作业2题目及答案
国开电大数控机床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c.提高运动平稳性
d.消除轴向间隙和提高传动刚度
【答案】:消除轴向间隙和提高传动刚度
题目13.数控机床进给系统采用齿轮传动副时,为了提高传动精度应该有消隙措施,其消除的是()。
a.齿根间隙
b.齿轮轴向间隙
c.齿侧间隙
d.齿顶间隙
【答案】:齿侧间隙
题目14.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采用齿轮传动副时,如果不采用消隙措施,将会()。
d.抗振性差
【答案】:抗振性差
题目5.数控机床各个部件的热变形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是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有效措施。
a.对机床热源进行强制冷却
b.提高数控机床构件的静刚度和固有频率
c.改善数控机床结构的阻尼特性
d.消除进给传动系统中的间隙
【答案】:对机床热源进行强制冷却
题目6.数控机床在高速和重负荷条件下工作,机床()的变形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引起工件的加工误差。
图2
a.由调速电动机直接驱动
b.以上答案都不对
c.通过带传动
d.带有变速齿轮
【答案】:由调速电动机直接驱动
题目27.在下列特点中,()不是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具有的特点。
a.转速高、功率大
b.变速范围窄
c.主轴组件的耐磨性高
d.主轴变换迅速可靠
【答案】:变速范围窄
题目28.ATC是(),数控机床采用其后数控加工的辅助时间主要用于工件的安装和调整。
d.辅助装置
【答案】:主传动系统
题目3.数控机床()的功用是将伺服驱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传给执行件,以实现进给切削运动。
a.主传动系统
b.基础支承件
c.辅助装置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B.类设计、用例设计、构架设计
C.系统构架设计、用例设计、类设计
D.用例设计、构架设计、类设计
【答案】:系统构架设计、用例设计、类设计
题目27.面向对象设计首先要进行高层设计: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风格,构造系统的(),将系统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
A.数据模型
B.物理模型
C.用例模型
D.逻辑模型
【答案】:物理模型
题目28.面向对象设计首先要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风格,构造系统的()。
A.数据模型
B.物理模型
C.用例模型
D.逻辑模型
【答案】:物理模型
题目29.在面向对象方法中,描述系统控制结构的模型是()模型。
A.对象模型
B.静态模型
C.功能模型
D.动态模型
【答案】:动态模型
B.都是特殊用
C.都是一般用例
D. F是一个特殊用户,T是一个一般用例
【答案】:F是一个一般用例,T是一个特殊用例
题目21.软件需求分析产生两个重要文档,一个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另一个是()。
A.概要设计说明书
B.软件维护说明书
C.可行性报告
D.初步用户手册
【答案】:概要设计说明书
题目22.下面建立功能模型的步骤哪个顺序是正确的()。
题目1.面向对象设计强调定义(),并且使它们相互协作来满足用户需求。
A.软件对象
B.接口
C.物理模型
D. E-R模型
【答案】:软件对象
题目2.()是从用户的观点描述系统功能,它由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关系所组成。
A.对象图
B.类图
C.顺序图
D.用例图
国开电大地基基础形成性作业2参考答案

题目1.01.外荷载(如建筑物荷载、车辆荷载、土中水的渗流力、地震作用等)作用下,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增量指的是()A. 地基应力B. 基础应力C. 附加应力D. 自重应力【答案】:附加应力题目2.02.下列关于土中应力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计算自重应力时,假定天然土体在水平方向及在地面以下都是无限大的B. 土中某点的应力按产生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C. 在自重作用下,地基土产生侧向位移及剪切变形D. 一般情况下,地基是成层的,各层土的重度各不相同【答案】:在自重作用下,地基土产生侧向位移及剪切变形题目3.03.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必须先知道基础底面处单位面积土体所受到的压力,即()A. 基底压力B. 地基反力C. 水的浮力D. 自重应力【答案】:基底压力题目4.04.当仅有一层土时,土中自重应力与深度的关系是()A. 线性增加B. 线性减少C. 不变D. 不能确定【答案】:线性增加题目5.05.下图是刚性基础基底反力与上部荷载的关系图,其中P1、P2、P3关系正确的是()A. P2>P1>P3B. P1>P3>P2C. P1>P2>P3D. P3>P2>P1【答案】:P3>P2>P1题目6.06.基底面积为A的基础受中心荷载F作用,基础及回填土总重量为G,其基底压力p 为()A.B.C.D.【答案】:题目7.07.关于土中应力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土中应力按产生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B. 由建筑或地面堆载及基础引起的应力叫附加应力C. 由土体自重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D. 地基的变形一般是因自重应力的作用引起【答案】:地基的变形一般是因自重应力的作用引起题目8.08.土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称为土的()A. 固结B. 压缩性C. 变形【答案】:压缩性题目9.09.在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的快慢取决于()A. 土中水排出的快慢B. 土中孔隙减小的多少C. 土颗粒本身的压缩量D. 土粒发生相对位移大小【答案】:土中水排出的快慢题目10.10.下列关于土的压缩性及变形指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颗粒及孔隙水的体积压缩变形量非常大,不可以忽略B. 土的压缩性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C. 对于渗透性大的饱和无黏性土,压缩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D. 研究受力变形特性必须有压缩性指标【答案】: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颗粒及孔隙水的体积压缩变形量非常大,不可以忽略题目11.11.随压力的增加,压缩曲线变缓,说明土的压缩性随压力的增加而()A. 保持不变B. 先大后小C. 增大D. 减小【答案】:减小题目12.12.土的压缩曲线越陡,土的压缩性越()A. 不变B. 小C. 大【答案】:大题目13.13.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A. 压缩系数B. 压缩指数C. 变形模量D. 弹性模量【答案】:变形模量题目14.14.土的抗剪强度是指()A. 土体抵抗剪压破坏的极限能力B. 土体抵抗拉剪破坏的极限能力C. 土体抵抗拉压破坏的极限能力D. 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答案】: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题目15.15.工程实践和室内试验都验证了建筑物地基和土工建筑物的破坏绝大多数属于()A. 拉压破坏B. 剪切破坏C. 弯曲破坏D. 弯压破坏【答案】:剪切破坏题目16.16.实际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挡土墙的土压力及土坡稳定等都受土的()A. 抗剪强度控制B. 抗扭强度控制C. 抗拉强度控制D. 抗压强度控制【答案】:抗剪强度控制题目17.17.下列关于库伦定律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库伦定律可知土的抗剪强度与试验时的排水条件有关B. 库伦定律中砂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擦阻力构成C. 库伦定律中黏性土的抗剪强度则由内摩阻力和黏聚力两部分构成D. 库伦定律中土的抗剪强度是一个定值【答案】:库伦定律中土的抗剪强度是一个定值题目18.18.当土某一点任一方向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称该点处于()A. 极限平衡状态B. 过渡状态C. 屈服状态D. 抗拉极限状态【答案】:极限平衡状态题目19.19.图中半圆Ⅱ的状态为()A. 破坏状态B. 极限平衡状态C. 屈服状态D. 弹性状态【答案】:极限平衡状态题目20.20.土的强度问题实质上就是土的()A. 抗剪强度B. 抗压强度C. 抗扭强度D. 抗拉强度【答案】:抗剪强度题目21.01. 基底附加应力,即基底净压力,指基底压力扣除因基础埋深所开挖土的自重应力后,施加于基础底面处地基上的单位面积压力。
2022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二(作业练习2)试题及答案

[2022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二(作业练习2)锹墓及拳案一、草项透靠题题库按照世界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属于正常状态。
[答案]超过0.4被公认为是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奠基人和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答案]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主要研究对象是政体和法律制度,但实际上,他对制度的分析是与对社会结构的分析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孟德斯鸠的中心论点是批判“科技理性”对人类的控制,他严厉批评科技理性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坏影响,并指出实证论者以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研究的典范和对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存在的强调。
[答案]哈贝马斯根据维系群体成员的关系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社会群体划分为()« [答案]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角色借用”理论是()提出的。
[答案]米德较少带有政治色彩,几乎不直接触及社会结构的社会运动是()。
[答案]表意运动阶层固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答案]社会流动比较通畅具有极鲜明的政治色彩。
[答案]亚洲型城市科层制是社会学家()提出的?[答案]韦伯连续出版了《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
[答案]孔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第一本社会学教材、第一批研究生教育、第一个专业学会和期刊,都出现在()。
[答案]美国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是依据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和经济学的功利主义理论而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的理论。
[答案]社会交换理论是经济制度的调节方式。
[答案]市场和计划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答案]社会事实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属于(),这种家庭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家庭的主要类型。
[答案]核心家庭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属于()。
[答案]畸变现象中国属于典型的()国家。
[答案]后发外生型资本主义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全球性影响,正是由于它是一种经济秩序,而不是一种政治秩序”,持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数据结构》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数据结构》网络课形考任务2作业及答案形考任务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目1若让元素1,2,3依次进栈,则出栈顺序不可能为()。
选择一项:A. 3,1,2题目2一个队列的入队序列是1,2,3,4。
则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选择一项:D. 1,2,3,4题目3向顺序栈中压入新元素时,应当()。
选择一项:D. 先移动栈顶指针,再存入元素题目4在一个栈顶指针为top的链栈中,将一个p指针所指的结点入栈,应执行()。
选择一项:C. p->next=top;top=p;题目5在一个栈顶指针为top的链栈中删除一个结点时,用 x保存被删结点的值,则执行()。
选择一项:A. x=top->data;top=top->next;题目6判断一个顺序队列(最多元素为m)为空的条件是()。
选择一项:A. front==rear题目7判断一个循环队列为满的条件是()。
选择一项:B. (rear+1)%MaxSize==front题目8判断栈满(元素个数最多n个)的条件是()。
选择一项:A. top==n-1题目9设有一个20阶的对称矩阵A(第一个元素为a1,1),采用压缩存储的方式,将其下三角部分以行序为主序存储到一维数组B中(数组下标从1开始),则矩阵元素a6,2在一维数组B中的下标是()。
选择一项:A. 17题目10在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时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缓冲区中,而打印机则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打印,该缓冲区应该是一个()结构。
选择一项:D. 队列题目11一个递归算法必须包括()。
选择一项:D. 终止条件和递归部分题目12在一个链队中,假设f和r分别为队头和队尾指针,则删除一个结点的运算为()。
选择一项:A. f=f->next;题目13在一个链队中,假设f和r分别为队头和队尾指针,则插入s所指结点的运算为()。
国开JavaScript程序设计形考作业2试题及答案

第二次任务(预备知识:第二、三章;分值:10分;选做:3选1;需辅导教师评分)实训二:显示数据列表1.题目显示数据列表。
2.目的(1)掌握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
(2)掌握函数的使用。
(3)理解闭包的概念。
(4)应会设计基本的应用程序。
3.内容在所设计的项目中,实现显示数据列表。
数据以表格的方式显示,不同的行显示不同的颜色。
当单击每行数据的标题时,将会弹出窗口,显示详细信息。
4.要求(1)数据存放在数组中,用程序实现数据显示。
(2)以闭包的方式定义工具,窗口函数封装在工具中。
(3)通过循环生成数据行,用条件判断实现不同行显示不同的颜色。
参考答案:这个任务可以通过JavaScript和HTM1实现。
我们需要一个HTM1表格来显示数据,然后使用JaVaSCriPt来填充数据和控制行颜色以及弹出窗口。
这里是一个简单的示例:首先,创建一个HTM1文件,例如叫做index.htm1:htm1复制代码<!DOCTYPE htm1><htm1><head>CtitIe>数据列表显示<∕tit1e><sty1e>tab1e{width:100%;border-co11apse:co11apse;)th,td{border:Ipx so1idb1ack;padding:8px;text-a1ign:1eft;}.odd-row{background-co1or:#f2f2f2;).even-row{background-co1or:#FFfFFf;}<∕sty1e><∕head><body><tab1e id=,,data-tab1e"><∕tab1e><script src=',script.js,,><∕script><∕body><∕htm1>然后,创建一个JaVaSCriPt文件,例如叫做SCriPt.js:javascript复制代码//定义数据数组var data=[{name:"张三∖age:23,gender:“男"},{name:,1李四,,,age:24,gender:,,女,,},{name:“王五",age:25,gender:“男"},//更多数据.・・];//创建并返回一个函数,该函数用于创建并返回一个表格行元素function createRow(data1tem){//使用数据项创建并返回一个表格行元素var row=document.CreateE1ement(,tr,);var nameCe11=document.cReateE1ement(,td,);nameCe11.textcontent=;row.appendChi1d(nameCe11);var ageCe11=document.CreateE1ement(,td,);ageCe11.textcontent=data1tem.age;row.appendChi1d(ageCe11);var genderCe11=document.CreateE1ement(,td,);genderCe11.textcontent=data1tem.gender;row.appendChi1d(genderCe11);return row;)//创建并返回一个函数,该函数用于创建并返回一个带有标题的表格行元素,并且该行在被点击时会弹出一个窗口显示详细信息function CreateTit1eROW(titIe){//使用标题创建并返回一个表格行元素,该行在被点击时会弹出一个窗口显示详细信息var row=createRow({name:tit1e,age:'点击查看"gender:'点击查看’});//使用“点击查看”作为占位符文本,直到实现弹出窗口的功能为止row.addEvent1istener('c1ick'function(){//为该行添加一个点击事件监听器,当该行被点击时,将弹出一个窗口显示详细信息var win=WindoW.open(,,,新窗口中创建一个新的表格,其中包含标题行(Name,Age,Gender)win.document.write(,<tr><td>,+data[0].name+,<∕td><td>,+data[0].age+,<∕td><td>< +data[0].gender+,<∕td><∕tr>');//在新窗口中添加第一行数据(假设第一行数据是标题行)for(var i=1;i<data.1ength;i++){//对于数据数组中的每一项数据,在新窗口中添加一行数据(除了标题行)win.document.write(,<tr><td>,+data[i].name+,<∕td><td>,+data[i].age+,<∕td><td>,+d ata[i].gender+,<∕td><∕tr>,);//在新窗口中添加一行数据(Name,Age,Gender)} win.document.write('<∕tab1e>,);//在新窗口中关闭表格标签,完成表格的创建和数据的添加win.document.c1ose();//关闭新窗口的文档对象模型(DOM),完成新窗口的创建和数据的添加,然后使新窗口可读或可写(取决于用户的设置)});//在该行上添加一个点击事件监听器,当该行被点击时,将弹出一个窗口显示详细信息(Name,Age,Gender)的表格,其中包含所有数据项的数据(Name,Age,Gender)实训三:随机显示题头图片1.题目随机显示题头图片。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1、《天路历程》a. 约翰·德莱顿b. 拉辛c. 约翰·班杨d. 高乃依2、《熙德》a. 拉封丹b. 莫里哀c. 高乃依d. 布阿洛3、《鲁滨逊飘流记》a. 孟德斯鸠b. 伏尔泰c. 斯威夫特d. 笛福4、《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a. 博马舍b. 伏尔泰c. 菲尔丁d. 卢梭5、《阴谋与爱情》a. 席勒b. 赫林格尔c. 歌德d. 狄德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诗人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填国名)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晚年全力投入诗歌创作,完成了三部借宗教题材表现革命内容的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长诗《失乐园》。
7、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
喜剧代表作家主要有(莫里哀)。
8、18世纪德国的(莱辛)是美学理论家、作家和戏剧家,他的理论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对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18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英国感伤主义作家中,以(斯忒恩)和哥尔德斯密斯最为重要。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感伤的旅行》和《威克菲牧师传》。
10、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的代表作有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等。
11、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的代表作有作者的自传《忏悔录》。
12、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创作历时60年。
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主人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人生理想的道路和他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3、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题要点: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古典主义要求作家们在创作中必须体现的一个最高原则,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
因此,歌颂贤明君主的文治武功、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宣扬公民的义务与责任,成为作家们表现的重要主题。
②思想上崇尚理性。
古典主义作家往往借助于各种形式,强调人们的行为应收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谴责非理性行为,表现荣誉、责任、义务等理性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4-6章)

形成性考核作业 2(4-6章)答案一、填空(每空 1分,共 10分)1、根据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近代地方行政制度和现代地方行政制度。
812、根据地方政府所具有的职权和地位,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有充分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和没有实质性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813、根据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非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半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和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
814、根据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一般地域型地方行政制度、市镇型地方行政制度、民族区域型地方行政制度和特别地域型地方行政制度。
815、根据地方政府的层级,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多级制地方行政制度和一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816、根据地方政府所属国家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联邦制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和单一制国家地方行政制度。
817、根据地方政府组织的典型特征,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美国型地方行政制度、德国型地方行政制度、英国型地方行政制度、法国型地方行政制度。
818、英国的品位分类模式考虑的是文官的外在三大要素:学历(文官的受教育程度)、资历(文官的经验)、职位(文官的任职)。
1349、《彭德尔顿法》是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法,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139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地方行政改革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ABC)92A.削减陈旧规制B.改革预算制度C.改革人事制度D.改革决算制度2、一般来说,政府改革的进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BCD)96A.准备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不适阶段3、公共事务有以下突出特点。
(ABD)100A.整体性B.集中性C.道德约束性D.政治强制性4、从国体意义上讲,反映国家性质的核心政治制度有(ABCD)。
127A.政党制度B.总统(元首)制度C.议会制度D.内阁制度5、英国普通行政人员实行品位分类,划出的等级有(AB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商品生产过程考察,又可这样规定,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不管这个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非体力劳动(科学方面的劳动)。这是适用于商品经济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
(3)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为资本家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对于资本家来说,只有生产或者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这反映劳动从属于资本,是直接为资本充当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这表明生产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同他的物质规定性相脱离。反映物质规定性的生产劳动概念与反映其社会规定性的生产劳动概念,前者有扩大的趋势。
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即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形成。首先商品生产者在流通之外不可能与其它商品生产者接触,也就不可能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流通中形成;其次,在流通中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产生价值增殖,所以价值增殖必须在生产中产生。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由于流通领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那么价值变化只能发生在总公式的第一阶段所购买到的商品——劳动力上。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即劳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能创造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
2.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及其关系。
参考要点: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答案仅供参考,对此有任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经济学院办公室802
影响或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基本因素:
(1)剩余价值量中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当剩余价值量一定时,积累基金的比例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大。
(2)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剩余价值率越高,那么同量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资本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
(3)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会下降,通过几个方面的影响,资本积累量增加。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人口过剩,给无产阶级的命运带来严重的影响。相对人口剩余是指劳动的供给超过资本对它的需要。虽然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而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绝对量有可能增加,但是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却下降。因为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取决于总资本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原来资本在提高有机构成的基础上更新,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追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新式机器代替旧式机器则不仅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较少,而且会造成“机器排挤工人”。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相对的,有时甚至是绝对的减少了,但是劳动的供给却在资本积累的进程中增加了,因为妇女、儿童的供给,小生产者沦为雇用工人等等。这样相对剩余人口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既可以通过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来实现,也可以由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联合起来成为新的更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的区别是:
第一,资本积聚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因此,随着个别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只是原有资本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所以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v表示。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会与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会增加,按照供求规律,这将会引起工资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是有利的。但是,由于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任何企业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含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见,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2.试述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参考要点:
资本的构成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有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有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c:
(4)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的大小。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那么无偿提供服务的劳动资料越多,产品中用于补偿资本耗费的部分就越小,产品价值下降,个别企业得到超额剩余价值;一般企业得到相对剩余价值,从而使资本积累量增大。
(5)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量越大,可变资本量就越大,可以使用的劳动者数量就越多,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多,从而资本积累量就越大。
(2)实际上,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此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工资的特点及其支付形式本身产生的。
(3)马克思是在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的工资理论。
(4)工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社会主义工资是社会主义市场型按劳分配的结果和形式。
(3)本月的剩余价值率=(9000 + 4000)m÷4000v = 325%
答:
(1)每千克棉纱的社额剩余价值是90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325%.
第四章
1.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决定和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参考要点:
把剩余价值在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私人资本积累的实质。无论在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由于剩余价值和竞争规律的作用,资本积累都具有客观必然性。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 25000元÷100 =
2.5元
(2)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即产量增加到200斤,
原料耗费为16000元×2 = 24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2)C+4000V+4000m = 41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
2.5元×200斤= 500元
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 500元–41000元= 9000元
试计算:
(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解:
(1)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 600元÷(12×5)= 1000元
每月工人工资= 80×50 = 4000元
每月总产值=(1000+16000)C+4000V+(4000×100%)m=25000元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
第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使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已使劳动者实际上隶属于资本。第四、资本主义早期经常使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到一定时期,多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事实上两种方法是经常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多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速度、剩余价值数量及其分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等条件限制,因此资本增大的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集中大量的资本。他们的联系:
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增加,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约有条件获得剩余价值或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增加资本积累的规模,加快资本积聚。
5.某资本家纺织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生产棉纱100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00元,平均使用年限5年;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6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月平均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3.试述生产劳动的内涵。
参考要点:
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这里所指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1)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理解,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只在于是否直接、间接创造物质产品有关。马克思认为,从劳动过程本身来看,只有以产品为结果的劳动才是生产的。因此这里所指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
4.试述工资的本质。
参考要点: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把工资看成是劳动的价值是一种虚幻的外观或假象,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第二,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第三,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
3.试述资本积累、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参考要点: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又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越多,资本积聚的规模就越大,个别资本的总额就越大。资本积聚受到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财富增长总量、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