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统计学》第⼆次作业题答案第五章动态数列⼀、判断题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X )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前⼀期的增长程度(应为逐期发展程度)。

(X )3、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V )4、环⽐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X )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V )6、⽤⽔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平和最末发展⽔平,与中间各期发展⽔平⽆关。

(V )7、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发展速度(应为增长量)⼤致相同。

(X)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法,即⼏何平均法和⽅程式法,这两种⽅法是根据分析⽬的不同划分的。

(V)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种序时平均数。

(V)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平指标对⽐,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X)⼆、单项选择题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A. ⼏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D.⾸末折半法2、已知环⽐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8.12%X 6.42%X 5.91%X 5.13%B、8.12%X 6.42%X 5.91%X 5.13%-100%C、 1.0812X 1.0642 X 1.0591X 1.0513D、1. 0812X 1.0642 X 1.0591X 1.0513-100%3、某企业某年各⽉⽉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 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 。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A、 5.2B、4.1(⾸末折半法)C、4.133D、54、已知某地粮⾷产量的环⽐发展速度1998 年为103.5%,1999 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 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 年的环⽐发展速度为(A、103%B、101%C、104.5%5、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A、某地区某年⼈⼝⾃然增长率C、某地区“⼋五”期间年均⼈⼝递增率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C.保持不变D.⽆法做结论D、113%)B、某地区某年⼈⼝增长量D、某地区⼈⼝死亡率6、某银⾏1⽉1⽇存款余额为102 万元,1⽉2⽇为108万元,1⽉3⽇为119万元,则A、102/2+108+119/2C (102/2+108+119/2 )-37、若各年环⽐增长速度保持不变A. 逐年增加B. 逐年减少B、(102+108+119)-3D、102+108+119, 则各年增长量()15、某地国内⽣产总值2005年⽐2000年增长53.5%,2004年⽐2000年增长40.2%,贝U 2005年⽐2004年增长()① 9.5% ② 13.3%③33.08% ④⽆法确定16、某企业第⼀季度三个⽉份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和832件,分别超计划0% 2呀⼝4%则该⼚第⼀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① 102% ③ 2.3% ②2%④ 102.3%第⼀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程度(500 612 832)/3 (500 599.76 798.72)/3 1944102.3% 1898.488、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 D 平均数时间数列9、时间数列是()①将⼀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形成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形成③将同⼀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形成④将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形成10、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①某地历年⼯业增加值③某地历年⼯业企业职⼯⼈数1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①绝对数时间数列③时点数列12、时间数列中的发展⽔平()①只能是绝对数③只能是平均数13、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①环⽐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③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④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发展速度14、在实际⼯作中计算同⽐发展速度是因为(①资料易于取得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②某地历年⼯业劳动⽣产率④某地历年⼯业产品进出⼝总额)②时期数列④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②只能是相对数④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②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②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④⽅便计算④既受最初⽔平和最末⽔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平的影响19、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实质()①从最初⽔平出发,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 期正好达到第n 期的实际⽔平②从最初⽔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 期正好达到第n 期的实际⽔平③从最初⽔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实际⽔平之和④从最初⽔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末期的实际⽔平20、已知某地1996—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 10%, 2001 — 200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 8%,则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①乌0.1 0.08②!°1.1 08 1③10 0.1 5 0.08 5 ④ 10 1.1 5 1.08 5 121、直线趋势⽅程y ? a bx 中,a 和 b 的意义是()① a 表⽰直线的截距,b 表⽰x 0时的趋势值② a 表⽰最初发展⽔平的趋势值, b 表⽰平均发展速度③ a 表⽰最初发展⽔平的趋势值,b 表⽰平均发展⽔平④a 是直线的截距,表⽰最初发展⽔平的趋势值;b 是直线的斜率,表⽰平均增长量22、若动态数列的逐期增长量⼤体相等,宜拟合()①直线趋势⽅程②曲线趋势⽅程③指数趋势⽅程④⼆次曲线⽅程23、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预测,应拟合的⽅程是()①直线趋势⽅程96⼈,则第⼆季度该⽹站的⽉平均员⼯⼈数为()①84⼈②80⼈③82⼈④83⼈18、⼏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①不受最初⽔⼲和最末⽔⼲的影响②只受中间各期⽔平的影响③只受最初⽔⼲和最末⽔⼲的影响17、某⽹站四⽉份、五⽉份、六⽉份、七⽉份平均员⼯⼈数分别为 84⼈、72⼈、84⼈、②曲线趋势⽅程③指数趋势⽅程④⼆次曲线⽅程①直线趋势⽅程③指数趋势⽅程①削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②削弱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①30 年② 28 年③25年④26 年2、计算和应⽤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A 、⽤分段平均速度补充总平均速度C、联系基期⽔平进⾏分析E、正确选择报告期⽔平3、平均增减量是()A 、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C、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E、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4、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B、联系每增长1 %的绝对值进⾏分析D、结合环⽐发展速度进⾏分析B、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D、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24、若动态数列的⼆级增长量⼤体相等,宜拟合(25、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是③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④预测未来26、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率时,各季的季节⽐率之和应等于(27、① 100%③ 120%② 400%④ 1200%已知时间数列有30 年的数据,采⽤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的数据?28、29、30、趋势值项数= 原数列项数-移动平均项数序时平均数中的“⾸尾折半法”适⽤于计算①时期数列的资料③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①增长量②发展速度+1)②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④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资料③增长速度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总速度的指标是(①环⽐发展速度③定基发展速度三、多项选择题④平均增长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④定基增长速度1 、下列指标中分⼦为时期指标的有()A 、⼈均粮⾷产量B、C、平均分摊到每吨粮⾷上的⽔库容量数D、E、平均分摊到每万元农业产值上的农业机械马⼒数⼈均钢铁产量平均分摊到每万⼈的零售商店数②曲线趋势⽅程④⼆次曲线⽅程A 、某⼯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 C 、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 E 、某⾼校历年招⽣⼈数 5、下⾯哪⼏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年来的耕地总⾯积 C. 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B 、某⾦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D 、某地区历年年末⽣猪存栏头数E. 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利税率6、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间有如下关系()A 、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B 、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C 、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D 、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E 、两相邻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7、研究长期趋势的⽬的在于()A 、认识现象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和规律 C 、研究趋势变动的经济效果E 、剔除趋势影响以分解数列中的其他因素四、计算题1、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如下表:(单位:万辆)①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环⽐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②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经济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第二次

《经济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第二次

《经济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第二次1.(2.5分)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一个()。

A、结构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2.(2.5分)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3.(2.5分)某企业某重产品上年实际成本为45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A、95%B、98.96%C、1%D、1.04%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4.(2.5分)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C、该数列无众数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5.(2.5分)受极大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数是()。

A、位置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6.(2.5分)下列关于总量指标,说法错误的是()。

A、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B、是反映国情和国力的重要指标C、是实行社会管理的重要依据D、可用来比较现象发展的结构和效益水平E、只能根据有限总体计算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7.(2.5分)平均指标说法错误的是()。

A、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D、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8.(2.5分)分子与分母可互换的相对指标是()。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9.(2.5分)编制时期数列时,各个指标所属时期长短要求()。

A、相等B、不相等C、一般应相等,但有时也可能不相等。

D、一般应不相等,但有是也可能相等。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一单选题1. 次数分配数列是(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标准答案: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2.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必须是重叠的必须是间断的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必须取整数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必须是重叠的标准答案:必须是重叠的--------------------------------------------------------------------------------3.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标准答案: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4. 填报单位是( )调查标志的承担者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重点单位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标准答案: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5.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题目总指数的大体形式是()选择一项:a. 个体指数b. 平均指数c. 综合指数d. 平均指标指数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题目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需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项: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份调查单位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 按随机原那么选出的调查单位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份调查单位题目持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那么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1025b. 1050c. 1100d. 1150正确答案是:1050题目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那么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109%b. 110%c. 103%d. %正确答案是:%题目以下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选择一项:a. 平均单位本钱b. 人口诞生率c. 人口死亡率d. 人口密度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本钱题目时刻序列由两个大体要素组成()(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时刻,即现象所属的时刻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c. 指标名称d. 计量单位e. 计算公式正确答案是:时刻,即现象所属的时刻,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题目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性别b. 年龄c. 职业d. 月收入e. 职称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题目在时刻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心义的有()(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绝对数时刻序列d. 相对数时刻序列e. 平均数时刻序列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刻序列, 平均数时刻序列题目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进展水平b. 增加量c. 进展速度d. 增加速度正确答案是:增加量题目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在数量上不确信的彼此依存关系b. 在数量上确信的函数关系c. 在数量上恒等的关系d. 在数量上无法表现的平行关系正确答案是:在数量上不确信的彼此依存关系题目某产品单位本钱打算今年比去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那么打算完成程度为()选择一项:a. 150%b. %c. %d. %正确答案是:%题目用最小平方式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那么这条直线是()(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进展趋势不明显正确答案是:下降趋势题目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最小值b. 最大值c. 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 零正确答案是:最小值题目估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选择一项:a. 2000—2020年间增加了3倍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c. 20年间每一年平均进展速度为%d. 每一年增加速度必需维持在%以上正确答案是: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题目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1( r (1b. 0( r (1c. -1( r (0d. r=0正确答案是:-1( r (1题目以下统计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零售价钱指数b. 产量指数c. 收购量指数d. 销售量指数e. 工资总额指数正确答案是:产量指数, 收购量指数, 销售量指数, 工资总额指数题目组距数列中,计算组中值的方式有()(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上限+下限)/2b. 上限–邻组组距/2c. 下限+邻组组距/2d. 上限+邻组组距/2e. (上限– 下限)/2正确答案是:(上限+下限)/2, 上限–邻组组距/2, 下限+邻组组距/2题目统计指数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正确答案是:个体指数与总指数题目属于数量标志的是()选择一项:a. 性别b. 民族c. 健康状况d. 年龄正确答案是:年龄题目用最小平方式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那么这条直线是()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进展趋势不明显正确答案是:下降趋势题目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那么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a. 不变b. 增加1倍c. 增加2倍d. 减少1倍正确答案是:不变题目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项:a. 最小值b. 最大值c. 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 零正确答案是:零题目和算术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标准差系数b. 平均差系数c. 全距d. 平均差e. 标准差正确答案是:全距, 平均差, 标准差题目关于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的商品销售价钱指数的明白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选择一项:a. 商品销售量的变更幅度b. 商品销售价钱的变更趋向c. 商品销售价钱的变更程度d. 销售价钱变更对销售额产生的阻碍正确答案是:商品销售量的变更幅度题目持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那么末组的组中值为()选择一项:a. 1025b. 1050c. 1100d. 1150正确答案是:1050题目估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2000—2020年间增加了3倍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c. 20年间每一年平均进展速度为%d. 20年间每一年平均进展速度为%e. 每一年增加速度必需维持在%以上正确答案是:2000—2020年间增加了3倍,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 20年间每一年平均进展速度为%, 每一年增加速度必需维持在%以上题目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是()(多项选择)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是不同情形下同一指标对照的比率b. 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c. 一样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d.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总量指标对照的结果e. 一样是以出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纳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正确答案是: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一样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总量指标对照的结果, 一样是以出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纳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题目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选择一项:a. 幸免记录的重复和遗漏b. 具体确信调查单位c. 确信调查对象的范围d. 统一调查时刻,一路行动正确答案是:幸免记录的重复和遗漏题目统计的三种含义中,作为基础的是()选择一项:a. 统计分析b. 统计工作c. 统计学d. 统计资料正确答案是:统计工作题目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 人口按年龄分组b. 人口按性别分组c. 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 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正确答案是:人口按性别分组题目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单项选择)选择一项:a. 职工按工龄分组b. 职工按职别分组c. 职工按民族分组d. 职工按性别分组正确答案是:职工按工龄分组题目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选择一项: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正确答案是:品质标志题目某班学生别离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合分组。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一.单选题(共20题,50.0分)1社会经济统计是从( )入手认识社会的工具。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宏观方面•D、微观方面我的答案:B得分:2.5分2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

•A、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中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

我的答案:B得分:2.5分3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我的答案:D得分:2.5分4全国人口普查,其调查单位是( )。

•A、各街乡单位•B、各社区单位•C、全部人口•D、每个城乡居民我的答案:D得分:2.5分5••••••••••••计算算术平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是( )。

•A、=•B、=•C、=•D、H=我的答案:A得分:2.5分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减少1/2,每组次数都增加1倍,中位数( )。

•A、减少1/2•B、增加1倍•C、增加2倍•D、不变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0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

•A、正态•B、左偏•C、右偏•D、无法判断我的答案:B得分:2.5分11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

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样本量为30•B、总体合格率的点估计值是85%•C、总体合格率是一个未知参数•D、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2点估计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 )。

•A、代替总体指标数值•B、估计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C、估计总体旨标的可能范围程度•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数据的方差越大,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量( )。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练习答案

各章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2.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工作3.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信息职能5.统计设计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统计数据分析6.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7.总体单位名称总体单位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9.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10.数量指标质量指标11.统计指标体系12.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范畴具体数值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三.多项选择题1.A E 2.ABCDE 3.ACD 4.ABDE 5.BCEF6.ACDE 7.DE 8.BDF 9.BC 10.ACE四.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对五.论述题1.答:对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从指标所反映现象的数量性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从指标的计算形式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从指标的作用和功能方面,可以将统计指标分为描述性指标、评价性指标和预警性指标三种。

2.答:指标和标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未必都可量,其中品质标志就不可量。

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承担者是统计总体;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其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③指标具有综合性,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能。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指标的数值以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为基础,是由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经过综合汇总而得到的,没有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院 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二次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院 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二次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学院
经济统计学原理-第二次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1.(
2.5分)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一个()。

A、结构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某企业某重产品上年实际成本为45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A、95%
B、98.96%
C、1%
D、1.04%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
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受极大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数是()。

A、位置平均数。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2,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报告单位3,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4,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D )。

A,老王今年55岁。

B,钢材 C,宁波至北京机票1480元。

D,公司今年利润50万。

6,某市进行一次零售业质量与价格抽查,其调查单位是( C )。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 B,每一个食品商店 C,每一种零售食品 D,全部零售食品7,某市组织一次物价大检查,要求12月1日至12月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则是( B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时间8,规定普查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的( A )。

A,准确性 B,时效性 C,周期性 D,可比性9,对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应采用( D )的方法。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抽样检验10,对现象总体最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要推( D )单位。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11,某市工业企业2004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时间规定在2005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二、填空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问题有自己的特点,即(数量性)、总体性和(变异性)三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题目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选择一项:a. 个体指数b. 平均指数c. 综合指数d. 平均指标指数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题目2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项: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题目3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选择一项:a. 1025b. 1050c. 1100d. 1150正确答案是:1050题目4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选择一项:a. 109%b. 110%c. 103%d. 109.18%正确答案是:109.18%题目5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选择一项:a. 平均单位成本b. 人口出生率c. 人口死亡率d. 人口密度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题目6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c. 指标名称d. 计量单位e. 计算公式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题目7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性别b. 年龄c. 职业d. 月收入e. 职称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题目8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绝对数时间序列d. 相对数时间序列e. 平均数时间序列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题目9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a. 发展水平b. 增长量c. 发展速度d. 增长速度正确答案是:增长量题目10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选)选择一项:a. 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b. 在数量上确定的函数关系c. 在数量上恒等的关系d. 在数量上无法表现的平行关系正确答案是: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题目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今年比去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选择一项:a. 150%b. 94.4%c. 104.5%d. 66.7%正确答案是:94.4%题目1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单选)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发展趋势不明显正确答案是:下降趋势题目13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单选)选择一项:a. 最小值b. 最大值c. 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 零正确答案是:最小值题目14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c.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正确答案是: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题目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单选)选择一项:a. -1( r (1b. 0( r (1c. -1( r (0d. r=0正确答案是:-1( r (1题目16下列统计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零售价格指数b. 产量指数c. 收购量指数d. 销售量指数e. 工资总额指数正确答案是:产量指数, 收购量指数, 销售量指数, 工资总额指数题目17组距数列中,计算组中值的方法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上限+下限)/2b. 上限–邻组组距/2c. 下限+邻组组距/2d. 上限+邻组组距/2e. (上限–下限)/2正确答案是:(上限+下限)/2, 上限–邻组组距/2, 下限+邻组组距/2题目18统计指数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选)选择一项: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正确答案是:个体指数与总指数题目19属于数量标志的是()选择一项:a. 性别b. 民族c. 健康状况d. 年龄正确答案是:年龄题目20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发展趋势不明显正确答案是:下降趋势题目21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a. 不变b. 增加1倍c. 增加2倍d. 减少1倍正确答案是:不变题目2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项:a. 最小值b. 最大值c. 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 零正确答案是:零题目23和算术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标准差系数b. 平均差系数c. 全距d. 平均差e. 标准差正确答案是:全距, 平均差, 标准差题目24对于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幅度b. 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趋向c. 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d. 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正确答案是: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幅度题目25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选择一项:a. 1025b. 1050c. 1100d. 1150正确答案是:1050题目26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c.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65%e.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正确答案是: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题目27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b. 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c.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d.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e.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正确答案是: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题目28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选择一项: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d. 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正确答案是: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题目29统计的三种含义中,作为基础的是()选择一项:a. 统计分析b. 统计工作c. 统计学d. 统计资料正确答案是:统计工作题目30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 人口按年龄分组b. 人口按性别分组c. 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 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正确答案是:人口按性别分组题目31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单选)选择一项:a. 职工按工龄分组b. 职工按职别分组c. 职工按民族分组d. 职工按性别分组正确答案是:职工按工龄分组题目32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选择一项: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正确答案是:品质标志题目33某班学生分别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合分组。

请判断正误()(单选)选择一项:a. 对b. 错正确答案是:错题目34人口按年龄分组()(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品质标志分组b. 数量标志分组c. 可采取单项式分组d. 可采取组距式分组e. 复合分组正确答案是:数量标志分组, 可采取单项式分组, 可采取组距式分组题目35农产品收购量指数是()选择一项:a. 质量指标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 环比指数d. 定基指数正确答案是:数量指标指数题目36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4,均值为20,则标准差为()(单选)选择一项:a. 80b. 0.02c. 4d. 8正确答案是:8题目37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选择一项:a. 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b. 均值大的,离散程度大c. 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小d. 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正确答案是: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题目38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单选)选择一项:a. 人口按年龄分组b. 人口按性别分组c. 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 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正确答案是:人口按性别分组题目39下列统计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批发价格指数b.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c. 产量指数d. 劳动生产率指数e. 平均工资指数正确答案是:批发价格指数,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劳动生产率指数, 平均工资指数题目40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单选)选择一项:a. 发展速度b. 增长速度c. 发展水平d. 增长量正确答案是:增长速度(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