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生物3_1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导学案无答案必修1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导学案

南宫中学导学案学·议·练·思生物必修一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学习目标】1.能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的名称和功能2.能说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知识导学】1.观看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视频(约4分钟),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视频内容和相关资料,填写右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1)粗准焦螺旋;(2)细准焦螺旋;(3)镜筒;(4)转换器;(5)物镜;(6)载物台;(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目镜;(2)根据视频填写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内容:①首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空,调整遮光器将最大光圈对准能光孔。
②调整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显微镜里面。
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调整好的视野应是亮白的圆形。
如果过亮、过暗或半明半暗,则是因为反光镜或遮光器没调整好。
③在显微镜下快速找到物像的关键一步是什么?将装片上生物材料放在通光孔的正中心④下降物镜的方法: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到最低。
⑤左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至视野内出现物像,再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观看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视频(约4分钟)回答有关问题:⑥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镜头的区别:低倍物镜的镜头长,放大倍数小,光学镜片的外观直径大;高倍物镜的镜头短,放大倍数大,光学镜片的外观直径小;⑦使用高倍物镜前,先要用低倍物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细胞称到视野中央部位,直接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⑧高倍物镜观察细胞物像时,为什么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用高倍物镜时,镜头的距离装片距离很小,由于转动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下降幅度较大,可能会造成镜头接触装片而损坏⑨高倍镜视野比低倍镜暗,为什么?高倍物镜的光学镜片的外现直径比低倍物镜的小,进光量少,所以高倍镜下视野较暗【知识运用】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2.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表皮保卫细胞时的实验操作,要把视野下的图甲转化成图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更换目镜②调节光源③转运转换器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⑥移动玻片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⑥C.⑥③②④ D.⑥③⑤④3.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B.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C.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D.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需增加进光量2.某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显微镜使用学案(无答案)

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学生经过对显微镜图片的察看,能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2.学生经过对显微镜演示视频的观看,能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学生经过对显微镜的学习,可以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色及有关计算的方法。
【要点难点】要点: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成像特色和显微镜的有关计算。
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成像特色及显微镜的有关计算。
【导学流程】认识感知回想初中所学的显微镜有关知识,掌握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先记着后再填写)深入学习察看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2)目镜与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①物镜越长 , 放大倍数越, 距装片距离越,如H1。
②目镜越长 ,放大倍数越。
规律:( 3)使用显微镜察看时,为何在降落镜筒时眼睛要凝视物镜?为了防备( 4)低倍镜变换高倍镜时,是直接转动变换器吗?此过程需要注意什么事项?提示 1. 在低倍镜下找准 2. 挪动装片,使目标位于3. 转动变换器换4. 察看并用调焦(视线暗,可调反光镜或光圈)(二)显微镜的成像特色(1)显微镜下察看的图像是像。
1 / 2(2)假如察看到的图像在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线中央,玻片应向哪移?玻片向挪动。
规律:(三)显微镜的有关计算(1)长度为 1cm 的线段,放在 10× 40 显微镜下边察看,看到的图像的长度是多长?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提示看到的长度是,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的是(2)显微镜放大倍数变大,视线中细胞数量和细胞大小如何变化?有两种状况:10×10 10 × 40细胞单行摆列16 4除以细胞平均散布64 4除以迁徙运用1.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的比较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量视线亮度物镜与载片的距离视线范围高倍镜低倍镜2.如图 6-4 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获取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为()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 D 、②③⑤3.下边①~⑤是用显微镜察看时的几个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线中的物像“E”从右图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理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变换器⑤挪动标本A.①→②→③→④B.⑤→④→②→③C.②→④→⑤→①D.④→①→③→②4.某学生在显微镜下察看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这是因为( )A. 标本切的厚薄不均B. 反光镜未调好C. 细准焦螺旋未调好D.显微镜破坏2 / 2。
【高中生物】3.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第一章走近细胞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主备人:董晖审核人:袁金江【实验目的】知识目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使用显微镜。
【知识链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这将为第三章第二节学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基础知识: 1.结构: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和(有平面镜和凹面镜)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播放)(1)一般的使用程序:取镜安放→放置玻片标本→观察→高倍镜观察。
(2)低倍镜的使用方法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上,用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②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镜的使用方法选好目标:在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换用高倍镜:转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调节亮度:调节,使视野亮度适宜↓调焦:缓慢调节,使物像清晰。
●分析、讨论3.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4.为什么换高倍镜之前要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5.换上高倍镜后能不能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典型例题6. 【A级】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7. 【A级】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二、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基础知识:8.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物镜长小而暗小目镜小大而亮短9.显微镜成像特点: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像。
显微镜使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学科生物年级高一时间课题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主备教师学习目标1.显微镜的结构。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知识填空(自主完成)1、显微镜的结构物镜和目镜比较比较项目有无螺纹镜头长度放大倍数关系物镜目镜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与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下仔细观→高倍镜观察方法①找: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②移: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③转: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④调: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适宜。
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习题检测1.(2022 石家庄月考,★)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下列哪一组有因果关系 ( ) A 换用低倍物镜--视野范围变大 B.缩小光圈--视野范围变小 C.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亮 D.放大光圈--视野变暗2.(2021 江苏淮安期末,★★★)图甲和图乙是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
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④→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 →⑤→③→②比较项目物像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高倍镜低倍镜3.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A .目镜 B .物镜 C .光圈 D .反光镜4.下列关于高倍物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选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5.用显微镜来观察血涂片。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用哪一组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图A 、B 、C 、D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物镜 载玻片物镜载玻片物镜 载玻片物镜载玻片ABCD3、显微镜的考点①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的放大倍数指的是______或宽度,而不是_________或________②显微镜成像为__________,若实物为“p”,物像则为“d”。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导学案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3、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二、知识链接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微小物体和细胞结构。
三、显微镜的构造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有 5×、10×、16×等不同的放大倍数。
6、物镜:装在物镜转换器上,一般有低倍物镜(10×)、高倍物镜(40×)和油镜(100×)。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7、转换器:可自由转动,上面装有 3 4 个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8、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9、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能使物像更清晰。
10、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有压片夹。
1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
12、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可将光线反射到镜筒内。
四、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7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厘米左右距离)。
(2)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导学案-显微镜的使用

第一章走近細胞實驗一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主備人:審核人:【實驗目的】知識目標:認識顯微鏡的結構,初步掌握使用顯微鏡的方法。
能力目標: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情感目標: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重點、難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規範使用顯微鏡。
【知識連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這將為第三章第二節學習《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實驗打下基礎。
【學習過程】一、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和顯微鏡的使用●基礎知識:1.結構:光學部分:目鏡、鏡筒、物鏡、和(有平面鏡和凹面鏡)機械部分:鏡座、鏡柱、鏡臂、(上有通光孔、壓片夾)、鏡頭轉換器、、。
注:目鏡無旋轉螺絲,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有旋轉螺絲,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2.顯微鏡的使用(視頻播放)(1)一般的使用程式:取鏡安放→放置玻片標本→觀察→高倍鏡觀察。
(2)低倍鏡的使用方法①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上,用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
②轉動,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
③眼看目鏡內,同時反向緩緩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直到看到物像為止,再稍稍轉動,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鏡的使用方法選好目標:在下將需要觀察的目標移到視野中央。
↓換用高倍鏡:轉動移走低倍物鏡,換上↓調節亮度:調節,使視野亮度適宜↓調焦:緩慢調節,使物像清晰。
●分析、討論3.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和要點是什麼?4.為什麼換高倍鏡之前要把觀察的目標移到視野中央?5.換上高倍鏡後能不能用粗准焦螺旋來調節?●典型例題6. 【A級】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調光和觀察時操作者的兩眼應()A.左眼注視目鏡,右眼閉著B.右眼注視目鏡,左眼閉著C.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著D.右眼注視目鏡,左眼睜著7. 【A級】關於“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的實驗,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應是()①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於低倍鏡的正下方②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離標本0.5 cm處③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④調節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再用細准焦螺旋調節,使視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⑦轉動細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二、呈像原理、放大倍數計算方法●基礎知識:8.鏡頭種類有無螺紋長度放大倍數視野大小、明暗物鏡長小而暗小目鏡小大而亮短9.顯微鏡成像特點:與實物相比是倒置的,即顯微鏡成像。
高中生物 第1章 1.2 显微镜使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1章 1.2 显微镜使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第1章1、2 显微镜使用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说出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原理、性能及操作方法。
2、运用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维护事项。
3、制作临时装片。
【预习检查】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搬动显微镜的时候,一只手应托在显微镜的,另一只手握住。
2、显微镜摆放位置:将显微镜摆放在离实验台边缘约 cm处,朝着自己。
略偏左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不要再随意挪动。
3、低倍镜的使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旋转,选取物镜(10X),和在一条直线上。
对光:左眼注视(右眼睁开,不用手捂,视觉注意力集中到左眼。
经过数次练习,会养成左眼眼中有物而右眼眼中无物的习惯)调整,使镜面朝向光源,反射光进入镜筒,视野由暗变明,看见一个明亮的圆形光圈,这就是。
将玻片标本放在上;使标本正好在小孔的。
用玻片夹固定。
调焦:从面看着显微镜,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降至物镜的透镜很接近玻片的标本(但切勿接触玻片标本!!!)左眼注视目镜;先用使镜筒缓缓上升。
使视野在焦点上(密切注意视野中出现被观察物体的物像),然后用细调焦螺旋作微调,小结:下降=>上升=>看见=>看清只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关键是自我调整视野的思维),可用来画图,两眼都睁开能防止。
使物像最清晰=>用移位尺将观察的主要目标移到视野的,以备高倍镜的观察。
4、高倍镜的使用:(1)低倍物镜调校准确,物象清晰(注意:此刻不必上升或下降镜筒不准再使用粗准焦螺旋!!)=>转动直接换取高倍物镜(2)调焦:只准用螺旋聚集图像,调至最清晰(3)必要时通过移位尺,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观察。
5、显微镜使用后的整理:(1)取下玻片。
取玻片标本前,一定先通过粗调螺旋使镜筒上升1cm,使物镜远离玻片标本,然后从容地取下玻片标本。
(2)转动,使物镜离开光轴位置,以防灰尘落入镜头内。
(3)将反光镜竖立。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1、用滴管在干净的加上滴清水。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

(3)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
化的角度看,你认为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年7月12日,美国《科学快报》报道了纽约州立大学几位病毒学家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的消息和简略的研究过程。用人工合成的病毒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人工合成的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只是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回答下列问题.
(2)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3)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
(4)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2.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新细胞是通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3.观察人体皮肤纵切片和迎春叶横切片的 光学显微镜图像,回答问题.
(1)在两张切片的图像中,尽可能多地写出 你认识的细胞名称以及它们可能的功能.
人体皮肤纵切(局部)迎春叶横切(局部)
(2)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描述它们的 共同点和区别.
(3)为什么把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称为器官
一 糖类
二 脂质
第4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 蛋自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一氨基酸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四 蛋白质功能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一 核酸的种类及其分布
二 核酸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课标解读】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并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知识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活动一:阅读书本P28--P29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完成表格内容填空。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现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_______(实质上是________)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植物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聚合体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整个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__的集合物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
细胞是先前的细胞通过_______产生的,细胞是
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________。
1.建立者: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3.细胞学说的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__________的基础上,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
________,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二、显微镜的结构
活动二:观察书本P29图3-1显微镜结构并通过观
察实物完成下图填空
(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①___________ ②镜筒(2)放大倍数
①观察到的物体的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
【观察比较】观察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填写下表 【合作探究】
1.若观察的直尺中数字“2”,则在显微
镜下呈现形状如何?这说明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有何特点?
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那么实际该细胞在装片的哪个方向?若想将该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的调节角度不对。
那么,调节显微镜视野亮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4.如果在视野中发现有个污物,如何来判断该污物是在物镜、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
知识点三、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操作步骤
活动三:阅读教材P30-P31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
1.如何使用低倍镜观察标本装片?描述操作程序,并说明其操作要领。
(对光、低倍观察)
镜头 有无螺纹
长度和放大倍数关系
目镜 物镜
2.下图是低倍镜换高倍镜的过程,试总结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上述操作试比较高倍镜与低倍镜的视野差异
物镜与玻片的
视野范围项目物像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
距离
低倍镜
高倍镜
【合作探究】放大倍数的相关计算问题
(1)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的是直径范围内有8个细胞
连成一行,物镜转换为40×后,那么在视野中央还能看到这行细胞中的几个?
(2)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物镜转
换为40×后,那么在视野中还能看到这些细胞中的几个?
【随堂练习】
A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胡克 D.沃森和克里克
A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
A.细胞的多样性
B.细胞的种类
C.细胞的统一性
D.细胞是一个完全
独立的单位
A3.根据细胞学说,所有的细胞来源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细胞分裂 D.培养皿培养
A4.一个细小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A5.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A.目镜5×物镜40× B.目镜10×物镜15×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A6.“q”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A.b B.d C.q D.p
A7.要将视野内的物象从右侧移至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标本()
A.左侧 B.右侧 C.上方 D.下方
A8.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首先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点
B.对光后,从低倍镜到高倍镜进行观察
C.眼睛注视着镜筒内视野,将镜筒下降,调节焦点
D.换用高倍镜时,应先将镜筒升高少许
B9.用低倍镜观察某一细胞时,如要换上高倍镜观察,首先需要调节()
A.装片的位置 B.粗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细准焦螺旋
A10.换用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错误的操作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凹面镜 D.转动转换器
A11.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
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
视野变暗
B12.下列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右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A转换为图B,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B13.功能完好的显微镜,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般()
A.先用粗准焦螺旋后,后用细准焦螺旋
B.只用粗准焦螺旋
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
D.先用细准焦螺旋,再用粗准焦
螺旋
B14.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左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B15.某学生的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
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好
B.标本切的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
显微镜损坏
B16.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B1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
或看不清楚原来所观察到的物体。
其不可能
...的原因是()
A.低倍镜下物像没有移到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放大倍数变小,看不清物
像
B18.用低倍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个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高倍镜后异物还在,这异物可能是在()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上
D.
目镜上
B19.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B20.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转动【】__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____________,并保持2cm的距离。
然后转动【】_____________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最后_______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__________,得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2)在用低倍镜观察时,首先应将玻片中的标本放在通光孔的_____________。
然后双目注视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转动【】___________,使两者靠近但不能接触。
最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要求_________),先转动____________,直到出现物像,再转动【】_____________,调节至物像清晰。
(3)在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要将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____________。
然后转动___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
最后再调节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4)若想获得细胞表面形态和结构的三维立体图像,则需要使用_________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