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上古诗-子夜吴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子夜吴歌》课件(省一等奖)

结合注释
联系插图
发挥想象
反复读诗
理解古诗方法
串联词义
小组讨论:综合运用上述方法理诗境,读透诗心
从诗句中,你能体会到长安妇女 们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的?
请圈画批注,并在组内交流。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来。
任务四: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为什么作者开头先描写“长安一片 月”?你还从哪句诗能找到相同的写 法?
情景交融
子夜吴歌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táo)?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驿使: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的人。 絮:缝制。
作业
• 1、熟背这首诗。 • 2、课外搜集其他望月怀人的诗句,摘抄下
捣良罢征虏
任务一:反复诵读,熟读古诗
大声地自由朗读全诗4遍 前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要读的字正腔圆, 后两遍把全诗读通顺,努力读出韵律和节奏。
个人读 小组展示读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任务二:理解词句,感悟诗意
子 唐夜 李吴 白歌
诗题简介
《子夜吴歌》这种曲辞名相传是晋代 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因为主要在吴地 (今江苏、浙江一带)流行,所以称为 《子夜吴歌》。李白沿用乐府旧题创作新 词,变四句为六句,颇有新意。李白的 《子夜吴歌》也分咏四季,这里所选是第 三首《秋歌》。
我会读
dǎo liáng bà zhēng lǔ
李白《子夜吴歌 秋歌》古诗词PPT

诗词赏析
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 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 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 “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 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 作结,力抵千钧。
诗词赏析
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 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 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 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 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平胡虏,良人 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平安定的 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 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 愈发浓厚。
基本内容
诗词翻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
的亲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 途。
基本内容
创作背景
《子夜吴歌·秋歌》 的创作背景是李白沿用了六朝乐 府 《吴声歌曲》 中的题材和韵律。六朝乐府是中国文 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流派之一,其选材广泛、风格多变, 被誉为“汉魏六朝乐府之盛”。李白善于借鉴前人的灵 感与创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他对乐府 的传统题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高了其韵律和 意境的表现力。 《子夜吴歌·秋歌》 是李白在此背景 下创作的一组优秀诗歌作品,它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 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 学才华。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子夜吴歌·秋歌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汇报人: 汇报时间:
唐代·李白
目 01 录 02
03
04
作者简介 基本内容 诗词赏析 诗人典故
古诗诵读子夜吴歌课件鄂教

古朴典雅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古朴典雅,遣 词用句严谨,表现出了古人对诗
词的敬畏和崇敬。
平易近人
虽然使用了古语,但表达方式平易 近人,容易为现代读者所理解。
形象生动
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 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使读者能够 更好地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和景象。
意境营造
01
02
03
雄浑壮阔
诗中描绘的景象雄浑壮阔 ,如“长安一片月”等句 ,营造出了一种恢宏的气 势。
细腻婉约
同时,诗人也运用了细腻 婉约的表达方式,如“思 君如满月”等句,表现出 了一种柔情似水的感觉。
情景交融
诗人将情感与景象融为一 体,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 ,使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 、生动。
审美体验
音乐美感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读 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享受
。
视觉美感
诗中的画面和形象也给人以视觉 上的美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沉
著作推荐
《中国诗词名篇解读》、《唐诗三百首详注 》等,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和深入解读。
相关文化活动与节日介绍
要点一
文化活动
参加诗词朗诵比赛、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 的魅力。
要点二
节日介绍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介绍《子夜吴歌》 等经典诗词与节日的关联及节日习俗。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格 式和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欣赏和背诵 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敬意。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个人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方法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古朴典雅,遣 词用句严谨,表现出了古人对诗
词的敬畏和崇敬。
平易近人
虽然使用了古语,但表达方式平易 近人,容易为现代读者所理解。
形象生动
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 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使读者能够 更好地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和景象。
意境营造
01
02
03
雄浑壮阔
诗中描绘的景象雄浑壮阔 ,如“长安一片月”等句 ,营造出了一种恢宏的气 势。
细腻婉约
同时,诗人也运用了细腻 婉约的表达方式,如“思 君如满月”等句,表现出 了一种柔情似水的感觉。
情景交融
诗人将情感与景象融为一 体,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 ,使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 、生动。
审美体验
音乐美感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读 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享受
。
视觉美感
诗中的画面和形象也给人以视觉 上的美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沉
著作推荐
《中国诗词名篇解读》、《唐诗三百首详注 》等,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和深入解读。
相关文化活动与节日介绍
要点一
文化活动
参加诗词朗诵比赛、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词 的魅力。
要点二
节日介绍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介绍《子夜吴歌》 等经典诗词与节日的关联及节日习俗。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格 式和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欣赏和背诵 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敬意。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个人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方法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子夜吴歌 》4

相关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 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 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 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 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 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 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 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亲人 的思念的深情。
子夜吴歌
唐· 李白 执教:柿子小学汪翠兰 2015.11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小 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 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 若天成。
李白
生字
dǎo
liáng
bà
zhēng
捣
捣衣 捣鬼
良
良人 良好
罢
罢工 罢市
征
长征 远征
注释 一片月:一片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 吹不尽:吹不散 何日:什么时候
诗意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声音。捣衣 声任凭秋风吹,怎么也吹不尽, 总是牵系玉门关的亲人。不知何 日能平定北方的入侵者,丈夫才 可以停止远征 ,返回家园?
谢谢!
练习
一,填空
长安(一片月 ),万户( 捣衣声 )。 (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
拓展
课外阅读李白的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优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古诗诵读:子夜吴歌课件1 鄂教版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作者简介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小 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诗侠”、“酒 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 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 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 若天成。
谢谢!
6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5.人,要有梦想,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你的人生就没有方向。 81.立志,就是在为你的人生打基础。有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99.给自己一些时间,原谅做过很多傻事的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过去的都会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 36.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33.关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三个字总结:会过去。 16.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87.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70.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24.不要相信唯心,那是阶级的统治工具,唯物是硬道理。这个和你的宗教信仰无关,即使菩萨会帮助你那也是有N多条件的,求人不如求己。 75.跟正常人讲道理,不正常的人不需要道理。该和善的时候一定要和善,该骂的时候千万别忍让,时时处处的彬彬有礼那是烂好人。 94.没有背景的人更需要加倍的努力。 34.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失眠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不要着急,不要烦躁,心平气和地接受。躲不开就接着,晚上睡不着那就白天睡。 53.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时断了翅膀一样,永远不能前进。 11.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 19.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磨难,都有生命的财富。每一次伤痛,都是成长的支柱。每一次打击,都是坚强的后盾;活 着必定要经历一些挫折,而我们依然坚强战胜每一次挫折,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值得庆幸。
唐·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作者简介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小 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诗侠”、“酒 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 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 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 若天成。
谢谢!
6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25.人,要有梦想,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你的人生就没有方向。 81.立志,就是在为你的人生打基础。有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99.给自己一些时间,原谅做过很多傻事的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过去的都会过去,该来的都在路上。 36.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33.关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三个字总结:会过去。 16.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87.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70.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24.不要相信唯心,那是阶级的统治工具,唯物是硬道理。这个和你的宗教信仰无关,即使菩萨会帮助你那也是有N多条件的,求人不如求己。 75.跟正常人讲道理,不正常的人不需要道理。该和善的时候一定要和善,该骂的时候千万别忍让,时时处处的彬彬有礼那是烂好人。 94.没有背景的人更需要加倍的努力。 34.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失眠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不要着急,不要烦躁,心平气和地接受。躲不开就接着,晚上睡不着那就白天睡。 53.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书籍,就好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时断了翅膀一样,永远不能前进。 11.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 19.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磨难,都有生命的财富。每一次伤痛,都是成长的支柱。每一次打击,都是坚强的后盾;活 着必定要经历一些挫折,而我们依然坚强战胜每一次挫折,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值得庆幸。
(精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古诗诵读:子夜吴歌课件1 鄂教版[1]
![(精选)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古诗诵读:子夜吴歌课件1 鄂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f082ba1ed5bbfd0a78567324.png)
89.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74.上苍不会给你快乐也不会给你痛苦,它只会给你真实的生活。有人忍受不了生活的平淡而死去,却不知道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100.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是勤奋与努力的,而不是躺在床上说大话。 93.还没死就别把自己当废物。 3.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43.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 40.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67.我是最棒的! 70.多用善眼看世界;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75.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31.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96.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 62.竹密无妨溪水过,天高不碍白云飞。 24.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37.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63.改变自己会痛苦,但不改变自己会吃苦。 57.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相关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 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 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 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 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 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 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 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 的深情。
谢谢!
29.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34.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21.生活,是一张胶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风景,黑白也好,彩色也罢,没有谁可以重复谁,没有哪一个故事可以重复昨天的故事,温暖或苍凉都是今生的唯一。学会开心,给自己一份明媚;学 会自信,给自己一份温暖;学会承受,让心领悟坚强。风景,因走过而美丽;人生,因行进而精彩!
相关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 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 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 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 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 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 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 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 的深情。
谢谢!
29.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34.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21.生活,是一张胶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风景,黑白也好,彩色也罢,没有谁可以重复谁,没有哪一个故事可以重复昨天的故事,温暖或苍凉都是今生的唯一。学会开心,给自己一份明媚;学 会自信,给自己一份温暖;学会承受,让心领悟坚强。风景,因走过而美丽;人生,因行进而精彩!
古诗《子夜吴歌》PPT课件

5
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2
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6
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2
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注释
•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 万户:千家万户。 • 吹不尽:吹不散。 •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
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 罢:结束。▲
2
作品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3
赏析:
这首《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 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 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 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 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 氛。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 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 彼起的捣衣声。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诚 挚情意。
4
赏析:
• “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妇的深沉 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 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 “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 断。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 执着,一往情深。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 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 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 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这首民歌朴素自然, 流丽婉转,真切感人。
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2
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6
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2
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注释
•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 万户:千家万户。 • 吹不尽:吹不散。 • 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
此处代指良人戍边之地。 •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 良人: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 罢:结束。▲
2
作品译文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3
赏析:
这首《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 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 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 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 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 氛。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 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 彼起的捣衣声。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诚 挚情意。
4
赏析:
• “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妇的深沉 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 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 “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 断。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 执着,一往情深。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 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 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 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这首民歌朴素自然, 流丽婉转,真切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长安一
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 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 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制衣的布帛须 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 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 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 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 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 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 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 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
.
16
随堂练习
一、补充诗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二、解释诗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 衣的声音。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 玉关的亲人。
.
21
拓展提升
《冬 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哪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tao)?
.
22
资料宝袋
李白(7 01—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 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 律和谐多变。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 诗人之一,又称为“诗仙”。有 《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 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 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 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 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 型音调。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 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 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 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 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 的赞誉。
.
7
课文详解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8
.
9
.
10
.
11
捣衣是指古代妇 女把织好的布帛, 铺在平滑的大石 头上,再用木棒 敲平,让它平整 柔软,好用来裁 剪衣服。
.
12
课文详解
译文: 皎洁的秋月带给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捣衣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散, 声声总是牵系玉门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
13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14
概括主题
《子夜吴歌》整首诗语言明转天然, 形象鲜明集中,情感委婉深厚,情景 交融地表现了长安女子对征夫的思念, 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形象, 读来令人怦然心动。
.
15
写法点拨
笼统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语后 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 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 “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 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 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 有兴义。
.
17
.
18
笼统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 “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 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 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 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 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 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 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 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 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 味。
.
23
.
19
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 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 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 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 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 怪王夫之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 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 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 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 其实未必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 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 语。
子夜吴歌 唐·李白
.
1
资料宝袋
.
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体会诗的意境。
.
3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 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 多变。是华夏史上最伟大 的诗人之一,又称为“诗 仙”。有《李太白文集》 三十卷行世。
.
4
预习检查
1、会认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 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 意,体会诗的意境。
.
5
字词乐园
我会读
捣衣 优良 罢工 远征 捣乱 良心 罢免 长征 玉关 胡虏 良人 吴歌
.
6
字词乐园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 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 吹不尽:吹不掉之意。 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 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 罢:结束。
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 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 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制衣的布帛须 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 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 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万户”,写光写声, 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 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 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情 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 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
.
16
随堂练习
一、补充诗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二、解释诗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 衣的声音。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 玉关的亲人。
.
21
拓展提升
《冬 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哪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tao)?
.
22
资料宝袋
李白(7 01—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 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 律和谐多变。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 诗人之一,又称为“诗仙”。有 《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 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 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 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 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 型音调。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 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 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 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 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 的赞誉。
.
7
课文详解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8
.
9
.
10
.
11
捣衣是指古代妇 女把织好的布帛, 铺在平滑的大石 头上,再用木棒 敲平,让它平整 柔软,好用来裁 剪衣服。
.
12
课文详解
译文: 皎洁的秋月带给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捣衣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散, 声声总是牵系玉门关的亲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敌人平定, 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
13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14
概括主题
《子夜吴歌》整首诗语言明转天然, 形象鲜明集中,情感委婉深厚,情景 交融地表现了长安女子对征夫的思念, 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形象, 读来令人怦然心动。
.
15
写法点拨
笼统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语后 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 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 “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 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 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 有兴义。
.
17
.
18
笼统而言,它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 “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秋月扬 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 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故写月亦有兴义。此外, 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 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何等一种挑拨呵!制衣的布帛 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 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 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 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得咏叹 味。
.
23
.
19
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 飘扬”,便是对思妇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 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著“总是”二字, 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 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俨在,“玉关情”自浓。无 怪王夫之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 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遂有 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过分偏爱“含蓄”的读者责难道:“余窃谓删去末二 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田同之《西圃诗说》) 其实未必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 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不必故作吞吐 语。
子夜吴歌 唐·李白
.
1
资料宝袋
.
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体会诗的意境。
.
3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 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 多变。是华夏史上最伟大 的诗人之一,又称为“诗 仙”。有《李太白文集》 三十卷行世。
.
4
预习检查
1、会认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 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 意,体会诗的意境。
.
5
字词乐园
我会读
捣衣 优良 罢工 远征 捣乱 良心 罢免 长征 玉关 胡虏 良人 吴歌
.
6
字词乐园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 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 吹不尽:吹不掉之意。 玉关:玉门关。这两句说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 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了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平胡虏:平定侵扰边境的敌人。 良人:指驻守边地的丈夫。 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