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内容资料】有关于元旦的资料摘抄
关于元旦节的知识

关于元旦节的知识元旦节是每年的1月1日,也是公历的新年第一天。
它被公认为全球性的传统节日,是世界各国共同庆祝的节日之一。
元旦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是人们渡过年关、迎接新希望与幸福的时刻。
下面将从元旦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全球庆祝方式以及元旦节的意义等方面来介绍元旦节的知识。
一、元旦节的起源元旦节起源于公元前46年的罗马帝国朱利叶斯·凯撒所制定的儒略历,当时元旦是以原始宗教崇拜太阳精灵为目的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流逝,元旦成为公历的第一天,在西方国家迅速传播开来。
而中国则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纳了公历并设立了元旦为法定公休假日。
二、元旦节的传统习俗元旦节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在西方国家,人们会打扮成圣诞老人或者穿着盛装参加跨年派对、烟火表演等庆祝活动。
而中国则有许多独特的元旦节习俗,例如:贴春联、贴年画、祭祖、放鞭炮等。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庙会、灯会等庆祝活动。
三、全球庆祝方式元旦节是全球范围内庆祝的节日之一,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在澳大利亚,人们会去沙滩、公园或者举办野餐,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在巴黎,有一场世界著名的烟火表演在埃菲尔铁塔上演。
而在纽约,人们会聚集在时代广场倒数迎接新年,并且有著名的水晶球下降仪式。
四、元旦节的意义元旦节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人们对于过去一年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
这一天,人们会制定新的年度计划和目标,以期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元旦节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家人和朋友会相聚一起欢庆新年,分享快乐和美食。
同时,元旦节也象征着希望和改变的开始,人们用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来表达对幸福和美好未来的期待。
总结起来,元旦节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与发展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元旦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元旦节都具有相似的意义:新的开始、回顾和展望、团聚和希望。
元旦节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并且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稍作停留,享受与家人朋友分享欢乐的时刻。
元旦知识 小知识

元旦知识小知识
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节日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关元旦的小知识:
1. 元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年罗马儒略历改革。
当时,罗马元老院决定将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新年。
2. 1月1日被选作新年的日期,可能是因为它是罗马阳历年度的第一天,或者是因为这一天是神殿门户开放的日子。
3. 元旦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例如,中国的春节通常在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庆祝。
4. 元旦是公共假日,许多公司和机构会在这一天放假。
但在有些行业,如医疗保健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需要继续值班。
5. 元旦往往被视为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人们会在这一天制定新年的决议和计划,并庆祝过去一年的成就和经验。
6. 元旦的标志包括“元旦钟声”、“元旦晚会”、“元旦升旗仪式”等活动,也有些人会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向朋友和亲人致以祝福。
这些小知识让我们更加了解元旦的历史和传统,也让我们更好地准备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元旦节黑板报资料文字内容(10篇)

元旦节黑板报资料文字内容(10篇)1.元旦节黑板报资料文字内容篇一在中国古代,元旦指夏历(农历、阴历)岁首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
在西方和中国现代,元旦指公元纪年每年的岁首第一天。
自公历传入中国,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
据传说,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4000多年前,尧天子在位时勤政爱民,深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其子无才,他没把“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元旦。
西方的元旦,始于公元前40年,埃及人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
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
前46年,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罗马神话中的门神)。
“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
2.元旦节黑板报资料文字内容篇二1、元旦狂欢夜,越夜越精彩。
2、祝大家新年快乐。
3、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
4、商场购物送大礼,新年狂欢惊喜多。
5、岁月年轮,承载辉煌。
6、新年新气象,商场大酬宾。
7、新年到,送欢喜。
8、庆祝元旦,欢度元旦。
9、快乐元旦,购菜谱赠礼品。
10、魅力龙年,惊喜连连。
3.元旦节黑板报资料文字内容篇三在中国古代,“元旦”具体日期随朝代更替而不同:夏代为夏历正月初一;商代为夏历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夏历十一月初一;秦朝时期为夏历十月初一。
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改称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
公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xx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改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
元旦知识科普

元旦知识科普元旦,也被称为新年之日,是格里高利历和西历中的第一天。
在主要的天主教圣人纪念日上(一月一日),元旦庆祝活动通常会在除夕的晚上开始。
元旦是国际公认的节日,在许多国家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传统。
下面是一些与元旦有关的知识科普:1. 元旦的起源:元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年的古罗马。
当时,罗马帝国的儒略·凯撒将一月一日定为新年的开始。
这一传统在罗马帝国的领土上逐渐推广,最终成为现代元旦的起源。
2. 元旦的意义:元旦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往往被视为全球性的庆祝日。
它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机遇,是人们反思过去并制定新年决心的时刻。
3. 元旦的庆祝方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但一些共同的传统活动包括燃放烟花、聚餐、舞会、音乐演出和家庭聚会等。
一些国家还会举办阅兵、游行和其他大规模的活动来庆祝新年。
4. 元旦的象征物:与元旦相关的象征物包括烟花、报时钟、新年贺卡、圣诞老人和新年焰火。
5. 元旦的传统食物:许多国家都有特定的传统食物与元旦相关。
例如,中国有“团圆饭”、法国有“圆形玛德琳”、美国有“黑眼豌豆汤”等。
6. 元旦的全球性庆祝:元旦是一个全球性的庆祝日,在世界各地都有特殊的活动和庆祝方式。
例如,悉尼的悉尼海港大桥烟花表演、纽约的时代广场倒计时和伦敦的大本钟敲击声都是世界知名的元旦庆祝活动。
7. 元旦的重要性:对于许多人来说,元旦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会回顾过去一年的成就和挑战,并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
许多人会庆祝元旦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总而言之,元旦是一个全球性的庆祝日,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它有着丰富多样的庆祝方式和传统,是人们共同欢庆和展望未来的时刻。
关于元旦的资料大全

关于元旦的资料大全元旦是每年的1月1日,也是公历的开始。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它在各国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从历史、传统,到庆祝活动和习俗,下面将为你综合介绍关于元旦的资料大全。
1. 元旦的起源与历史元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年,当时罗马共和国的儒略·凯撒将1月1日定为新年。
此后,元旦的庆祝传统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并在1582年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推行了现代公历,将1月1日作为全球新年的开始。
元旦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文化有关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 元旦的国际庆祝活动在不同国家,元旦往往伴随着盛大的庆祝活动。
例如,在法国,人们会举行大规模的烟花和热气球表演;在澳大利亚,人们会聚集在悉尼港,欣赏世界著名的悉尼烟花表演等等。
这些庆祝活动不仅展示了各国的独特风情,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3. 中国的元旦传统在中国,元旦在20世纪初逐渐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人们会放假休息,举家外出旅游、观光或举办家庭聚会等。
此外,元旦期间还有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音乐会、舞台演出、电影放映等。
中国人还会以亲朋好友互送问候与祝福,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4. 元旦和全球性的新年庆典元旦的庆祝不仅限于个别国家,世界上一些城市也举办了特殊的庆祝活动。
例如,美国的纽约时代广场的跨年庆祝活动,吸引了全球观众;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大型倒数烟花表演则以其独特的气氛而著名;而德国的柏林大街派对,更是吸引了数百万人参与。
这些全球性的庆典充分展示了各国人民团结与欢庆的精神。
5. 元旦的意义和寓意元旦作为新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机遇。
对于许多人来说,元旦是时刻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的良机。
人们会借此机会,反思过去的一年,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个人成长。
同时,元旦也意味着在原有基础上展望未来,为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的幸福和成功。
总结:元旦作为全球性的节日,在世界各地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与文化内涵。
有关元旦的资料-有关元旦的资料介绍

有关元旦的资料-有关元旦的资料介绍元旦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每年的1月1日。
它不仅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还代表着希望、愿望和新的开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与元旦相关的资料。
以下是有关元旦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起源与历史:元旦最早起源于公元前45年的罗马帝国,当时的罗马人将1月1日定为新年。
后来,元旦的概念传入欧洲其他地区,并逐渐被接受和庆祝。
在中国,元旦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定的节日之一,以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二、元旦的意义:元旦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它象征着过去的一年已经过去,人们可以在新的一年中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元旦也是一个思考过去的一年所得的经验教训,同时也是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的时候。
三、全球庆祝方式:元旦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在世界各地受到不同的庆祝方式。
例如,许多国家会放烟花、举行庆祝游行、举办音乐会等活动来迎接新的一年。
在澳大利亚,人们喜欢参加海滩派对,而在日本,人们通常会去寺庙祈福和跨年。
四、中国的元旦庆祝:在中国,元旦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被定为法定假日。
人们通常会放假一天或更长时间来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举行庆祝活动、看烟火、亲友聚会等。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办文艺演出和庙会等活动,来欢庆元旦。
五、元旦与新年:元旦与新年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元旦是指1月1日这一特定的日子,而新年则更广泛,通常指的是新的一年。
新年可以是公历的新年(1月1日),也可以是农历的新年(例如中国的春节)。
因此,元旦可以被视为新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元旦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代表了希望、新的开始和庆祝新的一年到来。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人们都会以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元旦。
让我们怀着新的期待和愿望,一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元旦的资料简介实用三份

元旦的资料简介实用三份元旦的资料简介 1__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公元21世纪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
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公历元旦于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
随后又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__人民__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
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__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
元旦的资料简介 2按公历计,__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现代,__元旦流行寄贺年卡,聆听新年钟声等习俗。
各个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
1、__新年里,__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
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叫做“门松”。
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
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__。
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
邮政省还大量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__称它为“飘舞的风筝”,遥致深情。
在新年里谁收到的贺年片多,谁就会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财运亨通,格外喜悦。
新年里,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孩子之间拜年的习惯仍然盛行。
关于元旦的资料内容

关于元旦的资料内容元旦,即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今的元旦在中国也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节日,许多人会用英文方式来称呼它——New Year's Day。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关于元旦的资料内容。
一、元旦的来源元旦最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每逢新年,人们都会在家中放炮,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燃放烟花爆竹来祈求平安和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旦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国家节日,是庆祝新年的日子。
二、元旦的庆祝方式在中国,元旦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人们会向亲朋好友道贺,互相送上祝福,一般会用“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等话语来祝福。
在庆祝元旦的时候,人们还喜欢吃年糕、饺子等传统食品,同时还会去看灯谜、逛庙会等活动。
在国外,元旦庆祝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美国,人们会在新年前夕参加跨年晚会,计时钟会在午夜敲响,全场人实行倒计时,为新年的到来欢呼。
在俄罗斯,人们会在新年夜吃12道菜,代表着一个月中的12个星座。
在西班牙,人们也会在新年夜参加成人礼仪式,象征着一年的成长和进步。
三、元旦的文化活动除了以上的庆祝方式外,许多地区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以丰富元旦的庆祝氛围。
比如,北京百年老字号的“狗不理包子”和“老北京涮羊肉”会推出新年特别款式,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
上海的外滩会在元旦夜向公众免费开放,人们可以在这里观看到美丽的烟火表演。
香港的元旦游行更是一个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了许多参加者和旁观者。
另外,越来越多的人也会在元旦期间选择出游,去享受新年的欢乐氛围和美好时光。
许多景点也会推出元旦特别价,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四、元旦的意义元旦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的国际节日,它代表着新的开始、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可以放下过去的一切,迎接新的挑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元旦象征着希望和未来,我们可以在这一天祈求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和健康,同时也祝愿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旦内容资料】有关于元旦的资料摘抄【--元旦节】1月1日是元旦,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好的有关于元旦的资料摘抄,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元旦的由来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
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
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2天。
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
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由来的美丽传说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
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
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
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
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
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
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海外各国的元旦习俗泰国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
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
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
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
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
很是精彩动人。
日本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
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
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
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
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
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
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
1—3日为“三贺日”。
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
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
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
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新年里,日本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
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叫做“门松”。
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
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平安。
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
邮政省还大量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日本人称它为“飘舞的风筝”,遥致深情。
在新年里收到谁收到的贺年片多,谁就会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财运亨通,格外喜悦。
新年里,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孩子之间拜年的习惯仍然盛行。
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恭贺新年”。
埃及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
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
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
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印度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
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
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
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
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
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
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
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
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朝鲜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
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
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
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
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
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
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
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
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
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