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卷2高考化学

合集下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版解析)

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参考解析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考点: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反应类型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氢元素,a、b、c、d为短周期元素,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为氧元素,C为Na元素,d与b同族,则d为硫元素,据此解答。

A. H与O、S形成化合物为H2O和H2S,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A项错误;B.氧元素与其他元素能形成H2O、H2O2、SO2、SO3、Na2O、Na2O2,B项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Na>S>O>H,C项正确;D.d和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硫化氢的溶液呈弱酸性,D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 7种B.8种C.9种D.10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一共有9种,分别为1,2-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1,4-二氯丁烷;1,1-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1,1-二氯-2-甲基丙烷;1,2-二氯-2-甲基丙烷;1,3-二氯-2-甲基丙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23年北京奥运会地"祥云"火炬所用燃料地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地叙述中错误地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地一种产品2.(5分)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地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地CH 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3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3.(5分)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错误地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Si、C、Ge地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SiO2和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该族元素地主要化合价是+4和+24.(5分)物质地量浓度相同地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地pH=12.则原溶液地物质地量浓度为( )A.0.01 mol•L﹣1B.0.017 mol•L﹣1C.0.05 mol•L﹣1D.0.50 mol•L﹣15.(5分)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地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几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地是( )A .逸出气体地体积,a 电极地小于b 电极地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6.(5分)(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地一种同位素X 地质量数为A,含N 个中子,它与1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g H m X 中所含质子地物质地量是( )A .(A ﹣N +m )mol B .(A ﹣N )mol C .(A ﹣N )mol D .(A ﹣N +m )mol 7.(5分)(NH 4)2SO 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 2、H 2O 、N 2和NH 3.在该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地产物分子依次是( )A .SO 2、H 2O 、N 2、NH 3B .N 2、SO 2、H 2O 、NH 3C .N 2、SO 2、NH 3、H 2OD .H 2O 、NH 3、SO 2、N 28.(5分)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 )+H 2(g )⇌CO (g )+H 2O (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地物质地量见下表物质物质地量实验CO 2H 2CO H 2O甲a mol a mol 0mol 0mol 乙2a mol a mol 0mol0mol丙0mol 0mola mol a mol 丁 a mol 0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 (CO )地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B .乙>丁>甲>丙C .丁>乙>丙=甲D .丁>丙>乙>甲二、非选择题9.(15分)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地△H表示生成1mol产物地数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地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地热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地分解率为α2,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现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5地△H 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5地△H 4 △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10.(15分)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地五种,Q地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地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X、Y与Z不同族,Y和Z地离子与Ar原子地电子结构相同且Y地原子序数小于Z.(1)Q地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 晶体,俗名叫 ;(2)R地氢化物分子地空间构型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地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地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 ;(3)X地常见氢化物地空间构型是 ;它地另一氢化物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地成分,其电子式是 ;(4)Q分别与Y、Z形成地共价化合物地化学式是 和 ;Q与Y形成地分子地电子式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11.(13分)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为了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所得溶液呈碱性;②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地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③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地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地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地结论与理由.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⑤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地离子是 .12.(17分)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1)B和C均为有支链地有机化合物,B地结构简式为 ;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地结构简式为 .(2)G 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地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地结构简式 .(3)写出:⑤地化学方程式是 .⑨地化学方程式是 .(4)①地反应类型是 ,④地反应类型是 ,⑦地反应类型是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地H地同分异构体地结构简式为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参考解析与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5分)2023年北京奥运会地"祥云"火炬所用燃料地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地叙述中错误地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地一种产品【考点】I3:烷烃及其命名.【专题】534:有机物地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地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D、属于石油分馏地产物,是液化石油气地成分之一.【解答】解:A、烷烃分子中有多个碳原子应呈锯齿形,丙烷呈角形,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B、丙烷等烷烃在光照地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C、烷烃中碳个数越多沸点越高,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丁烷,故丁烷沸点高,更易液化,故C错误;D、丙烷属于石油分馏地产物,是液化石油气地成分之一,故D正确。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类汇编1.【2020年全国I卷】XXX公布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2.【2020年全国II卷】北宋XXX《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

“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3.【2020年全国III卷】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改写:1.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可有效灭活病毒。

其中,NaClO 不能通过氧化来灭活病毒。

2.北宋XXX《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其中,浓缩结晶过程并非“熬之则成胆矾”。

3.宋代《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然而,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低于Cu(OH)2·2CuCO3.1.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2.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Vpy是乙烯的同系物3.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

全国新课标二卷高考化学选修三物质与结构汇编

全国新课标二卷高考化学选修三物质与结构汇编

全国新课标二卷高考化学选修三物质与结构汇编(新课标U)2020新课标n.钙钛矿9@叮03)型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固体电阻器等的功能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⑴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Ti的四卤化物熔点如下表所示,TiF4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自TiCl4至TiI4熔点依次升高,原因是。

(3)CaTiO3的晶胞如图(a)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金属离子与氧离子间的作用力为, Ca2+的配位数是。

(4)一种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的组成为Pb2+、I-和有机碱离子CH3NH+ , 其晶胞如图(b)所示。

其中Pb2+与图(a)中的空间位置相同,有机碱CH3NH+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若晶胞参数为a nm,则晶体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0 Ca Ti I- CH,NH;刊产图1 a )图(h )(5)用上述金属卤化物光电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单质铅和碘,降低了器件效率和使用寿命。

我国科学家巧妙地在此材料中引入稀土箱Eu)盐,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其作用原理如图(c)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

10.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铁系超导材料,其中一类为Fe-Sm-As-F-O 组成的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As与N同族。

预测As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其沸点比NH3的 (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

(2)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 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比较离子半径:F-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 一种四方结构的超导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中Sm和As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2所示。

图1 图2图中F-和02-共同占据晶胞的上下底面位置,若两者的比例依次用x和1-x代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为,通过测定密度p和晶胞参数,可以计算该物质的x值,完成它们关系表达式:p=g-cm-3o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例如图1中原子1的坐标为(1,1,1),则原子2和3的坐标分别为、。

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mol L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5-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①*****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12.20XX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 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CuSO 5H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5HO(s) =====*****++++--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 B.△H1△H3 C.△H1+△H3=△H2 D.△H1+△H2△H3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大题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大题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大题1.题目:化合物G的合成路线已知信息:①芳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1 mol A 充分燃烧可生成72 g水。

② 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2CO3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种氢。

④ RCOCH3+R′CHORCOCH=CHR′回答问题:1) A的化学名称是什么?2) 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3) E的分子式是什么?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什么?4) G的结构简式是什么?5) D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6) 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2∶1∶1的是什么?2.题目:制备液晶材料中间体化合物I的合成路线已知信息:① A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②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④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回答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什么?2)D的结构简式是什么?3)E的分子式是什么?4)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类型是什么?5)I的结构简式是什么?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14,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1.J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什么?这篇文章缺少前置信息,无法回答问题。

2.合成G的路线中,D的化学名称是什么?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D的化学名称未给出。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D + HNO3/H2SO4 → E + H2O.3.G的结构简式是什么?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哪种?G的结构简式未给出。

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二甲苯。

4.立方烷衍生物I的合成路线中,C和E的结构简式是什么?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什么?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CH3)-CH3,E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I和II。

2020全国卷2高考化学(供参考)

2020全国卷2高考化学(供参考)

2017全国卷二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称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考点】化学与生活中基本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正确答案:C解析:A选项:糖类通式:C n(H20)m又称碳水化合物,故A正确;B选项:维生素D是固醇类衍生物,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故B正确;C选项蛋白质中主要元素为:C、H、O、N,还含P、S等,故C错误;D选项,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少硒会降低祛病能力),但硒有毒,不易摄入过多,故D正确。

8、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0.1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 AB. 2.4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 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考点】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的计算,涉及: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混合气体计算。

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NH4+易水解,则1L 0.1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0.1N A,故A错误;B选项:Mg与H2SO4反应:Mg – 2e- == Mg2+,1molMg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mol, 2.4g Mg 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故B错误;C选项: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则分子数为N A,故C错误;D选项,H2+I2⇄2HI是可逆反应,但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其分子总数为0.2N A,故D正确。

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四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 c的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D.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考点】元素周期律与物质性质。

2020届高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以及答案(全国2卷)

2020届高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以及答案(全国2卷)

2020届高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全国2卷)姓名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绝密★启用前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作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监考员将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下列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烧碱醋酸B.硫酸铜醋酸C.高锰酸钾乙醇醋酸D.磷酸二氧化碳硫酸钡2.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闭合K1构成原电池,闭合K2构成电解池B.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B.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C.充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阳极有1 mol Fe(OH)3被还原D.充电时,电池的锌电极接电源的正极4.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右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5.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溶于稀醋酸:CaCO 3+2H+Ca2++H2O+CO2↑B.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 3-+8H+3Cu2++2NO↑+4H2OC.向NH 4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HCO3-+OH-+Ba2+H2O+BaCO3↓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Ag(NH3)2]++2OH-CH3COO-+NH4++NH3+Ag↓+H2O 6.下列醇类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类的物质是()A.B.C.D.7.如图为对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17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全国卷二理综--化学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称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考点】化学与生活中基本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正确答案:C解析:A选项:糖类通式:C n(H20)m又称碳水化合物,故A正确;B选项:维生素D是固醇类衍生物,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故B正确;C选项蛋白质中主要元素为:C、H、O、N,还含P、S等,故C错误;D选项,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少硒会降低祛病能力),但硒有毒,不易摄入过多,故D正确。

8、阿伏伽德罗常数是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0.1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1N AB. 2.4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 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考点】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的计算,涉及: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混合气体计算。

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NH4+易水解,则1L 0.1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0.1N A,故A错误;B选项:Mg与H2SO4反应:Mg – 2e- == Mg2+,1molMg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mol, 2.4g Mg 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故B错误;C选项: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则分子数为N A,故C错误;D选项,H2+I2⇄2HI是可逆反应,但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其分子总数为0.2N A,故D正确。

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四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 c的氧化物水化物是强碱D.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考点】元素周期律与物质性质。

正确答案:B解析: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则a为:C;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则c为:Al;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8,则b为Na或Mg;d与a同族,d为:Si;a、b、c、d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A选项:原子半径:b>c>d>a,故A错误;B选项:金属性:b(Na或Mg)最强,故B正确;C选项:c的氧化物水化物是Al(OH)3是弱碱,故C错;D选项: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弱,故D错。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考点】无机实验与有机实验,考察物质性质。

正确答案:A解析:A选项: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无色、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有机溶剂),故A正确;B选项:乙醇和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由反应的剧烈程度(乙醇与钠反应得剧烈程度<水与钠反应得剧烈程度)可判断出乙醇分子中的氢没有水分子中的氢活泼,故B错误;C选项: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强酸制弱酸,酸性:CH3COOH>H2CO3,故C错;D选项: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CH3Cl(气)、CH2Cl2、CHCl3、CCl4,其中HCl显酸性,故D错误。

11、用电解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制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Al3++3e- == 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考点】电解池正确答案:C解析:电解池Al活泼为阳极,发生反应:2Al- 6e- + 3H2O == 2Al2O3 + 6H+;电解质溶液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阴极H+放电:2H+ + 2e- ==H2↑,故A对,C错;B选项不锈钢可以导电作阴极正确;(阴、阳相吸)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SO42-)移向阳极,故D正确。

12、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C(H2A)=C(HA-)B. lg[K2(H2A) ]= - 4.2C.PH=2.7时,C(HA-)>C(H2A)=C(A2-)D . PH=4.2时,C(HA-)=C(A2-)=C(H2A)【考点】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PH=1.2时,H2A与HA-得物质的量分数相等,C(H2A)=C(HA-),故A正确;B选项,K2(H2A)=10-4.2 lg[K2(H2A) ]= - 4.2,故B正确;C选项,PH=2.7时,由图可知:C(HA-)>C(H2A)=C(A2-),故C正确;D选项,PH=4.2时,溶液中不存在H2A,故D错。

13、由下列实验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向2mL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2+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生成CO2具有氧化性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防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 向2只盛有2mL相同浓度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只试管中无明显现象K sp(AgI)<K sp(AgCl)【考点】物质性质检验正确答案:C解析:A选项,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发生反应Fe+2Fe3+==3Fe2+,则还原性Fe>Fe2+,故A正确;B选项,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Na + O2Na2O2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2 Na2O2+2CO2==2Na2CO3+O2,瓶内有黑色颗粒生成,则发生4Na+ 3CO2==C + 2Na2CO3,其中CO2做氧化剂;故B正确;C选项,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受热分解:NH4HCO3NH3↑+ CO2↑+ H2O,产生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故C错误;D选项,向2只盛有2mL相同浓度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 溶液,先生成黄色AgI沉淀,因而K sp(AgI)<K sp(AgCl),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26(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的主要成分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再分解水泥样品的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要加入几滴硝酸。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还可使用代替硝酸。

(2)沉淀A的主要成分: ,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4- + H+ + H2C2O4→ Mn2+ + CO2 + H2O。

实验中称取0.400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mol/L的KMnO4溶液36.00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解析:(1)将Fe2+氧化为Fe3+H2O2(2)SiO2 SiO2 + HF = SiF4 ↑+ H2O(3)防止胶体生成,易沉淀分离Al(OH)3Fe(OH)3(4)2MnO4- + 6H+ + 5H2C2O4 == 2Mn2+ +10CO2 + 8H2O2mol 5mol0.0500mol/L*0.036L 0.0045mol则n(Ca)= n(H2C2O4)= 0.0045molm(Ca)= n * M = 0.0045mol *40g/mol=0.18g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0.18÷0.40=45%27.(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 C4H8(g) + H2(g) ΔH1已知:②C4H10(g)+ O2(g)= C4H8(g) + H2O(g) ΔH2=-119KJ/mol③H2(g) + O2(g)= H2O(g) ΔH3=-242KJ/mol反应①中ΔH1为KJ/mol。

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平衡转化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填标号)A.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2)丁烷与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

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产生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

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解析:(1)ΔH1=ΔH2-ΔH3 123 KJ/mol 小于(①反应正向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其它条件一定,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AD (升温、降压平衡正向移动)(2)H2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3)升高温度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28、(15分)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所示:I.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

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32- + I2 == 2I- + S4O62-)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