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报告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1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展成足溃疡,85%的糖尿病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的[2]。

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高达46倍[3]。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医疗成本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

在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6]。

依据中医的辨证分型,辨证施护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全面、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达到控制病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效果。

本文就目前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糖尿病足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阳衰不能温煦,气虚不能帅血,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7]。

糖尿病足病机多认为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气滞、血瘀、热(火)毒、寒凝、湿热、痰浊等[8]。

2.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的范畴[9]。

最早见于《灵枢?痈疽》:“发于足指,名日脱疽。

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

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至今缺乏统一标准。

李晓军[10]等参照《中医外科学(第七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脱疽》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将糖尿病足分为气阴两虚淤阻型、气血两虚淤阻型、脉络热毒型。

张兰蓉[11]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肝肾亏虚型、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痰瘀阻络型四型。

陈琳婷[12]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血脉痹阻证、寒湿阻络证、湿热毒盛证三型。

3.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方法3.1.情志护理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干预,心理治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在多学科方法中用于促进疼痛强度的减少[13]。

心理护理即为中医的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14]。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doc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doc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任冬梅 201800[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中医药应用,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细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

据统计,有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2]。

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给身心造成极大痛苦。

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

在糖尿病足的预防、控制继发感染和促进溃疡愈合,护理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良好护理的糖尿病足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

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到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护理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近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应用越来越多,也为我们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

1.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良好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能够使截肢的发生率减少45%-85%[3]。

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治愈糖尿病足的基础,因此,需做好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1.1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了解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要学会自我管理,不能当作一种负担。

1.2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是如何引起的及其危害程度,发放糖尿病宣传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增强足部的防护意识。

1.3加强检查,由于足部感觉迟钝或障碍,患者对疼痛、冷热、压迫感等不能清楚感知。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注意有无水疱和皮肤擦损,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全面检查。

糖尿病足的护理与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与研究进展

经验交流糖尿病足的护理与研究进展吴春丽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医院,上海浦东 200120【摘要】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导致血糖升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科技检测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伴有诸多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作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通过 介绍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糖尿病足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 破坏,通常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周围血管病变有关[1]。

糖尿病足治疗难度大,周期长,截肢率、致死率、复发率高, 一旦患病,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过程痛苦,且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据文献报道, 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1%〜2%[2]。

因此,加强糖尿病 足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护理界所面临的挑 战。

现将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糖尿病足的成因糖尿病足以微血管病变、血粘度增高、微血流紊乱等 因素导致的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病因。

病理学基础, 亦是糖尿病足预后的决定因素。

糖尿病足形成、发展及导 致坏疽的重要原因是足部感染,分局部因素如脚部皮肤受 损、高危足、足部死腔、引流不畅等,全身因素如:代谢紊 乱、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2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2.1生活护理临床调查发现:糖尿病足患者和存在足病危险因素的 患者,应加强其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其自护行为[3]。

1)每日检查脚趾间和足底,有无皮肤破损、水疱、红肿、脚癖及鸡眼等。

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足底专项检查。

使 足部皮肤处于干净和滋润状态,尤其脚趾间应保持干燥。

最好让双脚一直处于被保护状态,以防出现外物性皮肤 损伤。

2)勤换袜子,最好选择全棉制品,袜口不宜过紧。

认真检查鞋子,挑选鞋子时,注意检查大小、鞋头宽度、透气 性、质地等。

穿鞋前,注意鞋内有无异物或不平整。

穿新 鞋时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磨泡或淤伤。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最新资料推荐------------------------------------------------------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综述题目:综述题目: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学生姓名:王贺班级:2019 级专升本 3 班学号:201926040325 完成日期:2019 年 11 月 5 号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王贺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且以其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

合理而恰当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unceasing enhancement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idence rapidly diabetic foot a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its incidence is rapidly rising trend,and for its high incidence,morbidi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Reasonableand appropriate nursing is reduce pain in patients1 / 10with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rat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Key words] Prevent;Nursing;Researchprogress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四大血管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是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缺血、合并感染失去活动能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以及糖尿病病程的增长,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和以及患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或延迟病足发生,控制病足发展,从而减少致残率,达到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社会对于糖尿病足了解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不断的探索更新。

现综合近几年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标签: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和下肢远端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溃疡、感染以及深层组织破坏,其作为糖尿病慢性病变中复杂的靶器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糖尿病足发生的主要原因,却暂未获得根治性治疗技术,所以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迫在眉睫。

1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1.1代谢紊乱有多位学者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所表现的血糖的高水平状态,主要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体内脂酶活泼性就会减低,因此血脂容易增高,血脂的升高后,血管中血液粘稠度增加,成高凝状态,影响了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血液中血脂的长久积累可造成血管硬化,血管壁的糖化反应病变、脂类物质在血管内皮细胞下沉,进而引起血管壁弹性减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血流量减少,引起全身大小血管病变。

1.2周围血管病变根据韩东亮等人研究表明,周围血管异常是糖尿病足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起病早,进展快,它随患者的病程及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者患肢疼痛、神经病变加重了血管痉挛和损伤,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导致下肢周围血管易发生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病变时血管管壁不断增厚,管腔变狭窄,同时微血管及微循环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下肢血供逐渐减少,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机体不能有效调节血流分配,容易发生周围血管供血间断和缺血而致肢端缺血、溃烂、感染、坏疽或坏死。

糖尿病足部护理的研究进展和启示

糖尿病足部护理的研究进展和启示
防 止糖 尿 病 足 的 发 生 与 发展 , 一 项 不 可 忽视 的 工作 。 是 关 键 词 :糖 尿 病 足 : 理 方 法 : 示 护 启
1糖 尿 病 足 发 生 机 制 的 研 究进 展
中, 相互影响 , 互为因果 , 并形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 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 血管结构的改变上。病理研究发现糖 尿病微血 管病 变的特征为毛细 血管基膜 增厚 , 内皮细胞肿 胀 、 生 、 明变性 。 增 透 这些改变继而将引起
将仪器 的生产厂 家 、 购进 时间 、 名称 、 规格 、 型号 、 格记 录在 价 案, 并将每种仪器使用的电压 、 险度数贴在机身外面 。为便于查 寻 保 档室 内容 , 使机内 、 档室仪器标签 内容一致 , 使用说明 由专人保管。
4 制定 操 作 程 序
将仪 器操作程序按操 作步骤逐条 打印 , 贴于仪器 醒 目处 , 供操 作时参照。并将可能 出现 的异常情况及排除方法一并列出。
9 加 强 操 作 人 员 的 管 理
大型仪 器由院内器械师定期维修保养 , 内故 障由厂家专 业维 机 修师维修保证正常运转。
3 建 档 室
专人 管理 , 日总结贵重仪器 的使 用次数 , 每 出现问题次数并 分 析原因 , 操作 中不能漏掉 每个 细小环节 , 提高工作 质量 , 增强对仪 器 的保养 及使用熟练程度 , 提高工作 主动性。要求操作 者学会并熟 练 掌握排 除仪器常 见故障 的能力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 , 更新知识 内容 , 提 高工作能力 。 通过建立以上精密仪器管理措施 ,使手 术室 的工作质量有 了很 大提高 , 也使手术 的安全性 、 可靠性有 了保 障 , 使病人 能按期手 术 , 同时也提 高 了手术 速度和 手术质量 , 延长 了仪器 的使 用寿命 , 医 使

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足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足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全 科 护理 2 O 1 4年 1 月第 l 2卷 第 1 期( 总第 3 1 0期 )
・ 1 3 ・

综 述
社 区 2型 糖 尿 病 病 人足 部 护 理 的研 究进 展
Re s ear c h p r o gr e s s o n f o o t c ar e o f pa t i en t s wi t h c omm u n i t y t y pe 2 di a be t e s 丁 娜, 孔令磷 , 张红 菊
Di n g Na, Ko n g Li n g l i n g , Z h a n g He n g J U
( Nu r s i n g Co l l e g e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Hu b e i 4 3 7 1 0 0 Ch i n a ) 摘要 : 从 2型 糖 尿 病 足 部 发 病 的 相 关 因 素 、 社区 护 理 措 施 以 及 应 用早 期 护 理 干 预 和 筛查 预 防 糖 尿 病 足 的 发 生 等 方 面综 述 社 区 2型 糖 尿 病 病 人 足部 护理的研究进展 , 指 出 我 国 社 区 护 理 的 体 制和设施还不够 完善 , 引进 和 开 发 早 期 筛 查 技
术至关重要 。
Ab s t r a c t i t r e vi e we d t h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f oo t c a r e o f p a t i e nt s wi t h c o mmu ni t y t yp e 2 di a b e t e s f r o m r e l a t e d f a c t or s of f o o t on s e t , c omm un i t y c a r e me a s u r e s o f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a nd a p pl i c a t i on o f e a r — l y n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 s c r e e ni n g f o r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di a be t i c f o ot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中医特色护理如中药外用、中药内服、足部日常护理以及情志调护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旨在有效提升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为同行们落实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患者由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造成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破坏,从而形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情况重者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约85%的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

糖尿病足属中医学“脱疽”的范畴,其发生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主要病机,具有“本虚标实、毒浸迅速、腐肉难去、新肌难生”的特点[1]。

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西医主要是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足部溃疡者予以减压、清创、伤口敷料、控制感染,血管重建和截肢等局部处理,并配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表皮细胞生长、氧疗、负压封闭、电刺激、超声雾化、基因治疗、外科治疗等,费用较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中医护理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基础,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和体质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效果。

1 发病机制1.1现代疾病观认为,糖尿病足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上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其中血糖升高是基础,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关键,足底压力异常是诱因,在此基础上合并感染可使肢体缺血进一步加重而引发糖尿病足[2]。

此病是全身慢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源于糖尿病足感染、周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三大方面。

1.2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属于“消渴”和“坏疽”范畴,其基础病因是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以及经络瘀阻等,其病机为消渴日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与热毒血瘀而成,具体是指阳气不能温养四肢即为标实,淤血停滞加重阴亏即为本虚,标本虚实,两者相互转化,整体以虚为病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综述题目: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学生姓名:王贺班级:2016级专升本3班学号:5完成日期:2016年11月5号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王贺[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且以其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

合理而恰当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unceasing enhancement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idence rapidly diabetic foot a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its incidence is rapidly rising trend,and for its high incidence,morbidi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Reasonableand appropriate nursing is reduce pa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rat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Key words] Prevent;Nursing;Researchprogress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四大血管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是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缺血、合并感染失去活动能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1糖尿病足的定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1]。

目前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发病最主要的原因[2-3]。

2糖尿病足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戴建英等[4],通过度57例糖尿病足患者职业、糖尿病病程、入院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约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部溃疡,而且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坏疽和截肢。

而糖尿病足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重视不够,包括不注意足部卫生,穿鞋不合适,热水、炉火对足部的烫伤、灼伤以及修足导致足部破损等,均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3糖尿病足护理的历史发展1956年由Oaklay提出本病,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

根据报道,全世界约15%的糖尿病人发生过足部溃疡;我国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为1.6%~6.4%,1994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世界糖尿病大会就强调要加强糖尿病教育,认为糖尿病足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该疾病认识而致的“无知的代价”。

如何护理好糖尿病足、预防其发生、保护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截肢率、防止病情恶化,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4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及分级4.1发病机制糖尿病足主要是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5]。

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足部受到外伤,如果伤口有感染存在就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周璇[6],提出根据糖尿病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护理。

4.2分级糖尿病足目前最常用的分级方法是Wagner分级法[7],包括 6 级。

0 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Ⅰ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Ⅱ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组织感染;Ⅲ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Ⅳ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足背);Ⅴ级:全足坏疽。

5糖尿病足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的发现米春梅[8],对收治的15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提出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是糖尿病足预防的关键,教会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密切注意足部有无如下改变:(1)皮肤温度很低,但是感觉不到腿脚发凉或自觉腿脚发凉。

(2)用手摸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的血管或超声及造影等客观检查可以发现病变血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斑块或狭窄等。

(3)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肢体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减弱或消失。

(4)皮肤色泽异常,当稍微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

(5)出现皮肤干燥角化,变脆,常易裂口,变薄且发亮,弹性差,这些都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

6糖尿病足的预防蒋琪霞等[9],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干预尤其是高危者可使足溃疡发生率由干预前38.89%降低至6.88%欧洲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贯彻St.Vincent宣言[10],部分地区已经将糖尿病病人截肢率降了50%以上。

预防措施:积极控制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积极预防动脉硬化、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改善肢端循环,适当运动,禁止吸烟,可服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淤药物;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清洁、通气良好、穿软底布鞋、棉织袜,禁止赤脚行走;对鸡眼、胼胝、脚癣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化脓;注意保温,洗脚水不宜超过体表温度,禁用热水袋,电毯、理疗、火炉取暖,以防烫;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预防外伤;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11]。

7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7.1积极控制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

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能量消耗间的平衡。

糖尿病足部坏死的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热量10%~20%[12]。

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疾病好转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

7.2加强足部护理每年1次全面的足检,了解有无神经病变,病变等。

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糖控制情况及之前有无足部疾患、胼胝或溃疡形成等[13]。

如有危险因素存在,至少每半年检查。

如有并发症,则应每季度检查1次,并积极治疗并发症[14]。

7.3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7.3.1局部清创清创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关键,既有利于控制创面感染,又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

但每次清创面积不宜过大,可采用“蚕食法”分期、分次地清除坏死组织,特别是对于有出血倾向、免疫系统疾病、组织灌注不足或长期服用抗凝剂者更应谨慎[15]。

7.3.2局部换药陈小芬等研究认为,清创后可选用银离子抗菌辅料覆盖、包扎,以通过氧化银或银离子的作用使细菌蛋白变性,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16]。

徐荣祥教授创立的MEB0-DFU再生疗法指出,MEB0(湿润烧伤膏)能够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创面坏死组织,将创面置于生理性湿润环境中,促进创面血管的形成和成熟,恢复患处神经功能,最终实现创面的生理性再生复原[17]。

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实现糖尿病足溃瘍愈合的有效疗法[18-19]。

7.4饮食护理糖尿病以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为目的,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饮食和血糖的变化有密切相关性,给予清淡低胆固醇饮食,禁食动物内脏、蛋黄、胆、脂肪或糖含量较高的食物,多食绿叶蔬菜。

7.5运动护理运动可促进葡萄糖利用,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低抗情况进行改善,特别是对肥胖患者更有益处。

强调循渐进、因人而异、制定时,依据患者的体力、病情、年龄及有无并发症的情况对体育锻炼进行安排,并给予指导,在运动时需做好足部检查防止低血糖,以对糖尿病足进行预防,指导患者做下肢功能锻炼。

7.6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因长期生病,并面对致残率、截肢的危险和经济负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

对血糖、食欲和睡眠均造成影,需依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

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情况向患者告知。

我们通过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每天换药都给患者看或讲解患者的创面进展顺利情况,让患者看到希望,从而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0]。

8健康教育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缺乏保护足的知识教育,截肢的危险性增加3.2%[21]。

已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8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

教育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加强预防、保护意识,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小结糖尿病足患者的病程长,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其能够正确进行足部护理,消除足部隐患,防止足部各种损伤,有效预防足溃疡,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致残!致死率,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享受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1]Pate M,McCormick K. Managing Diabetes in People with Foot Complications [M].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Springer,2015,22(8):39-49.[2]AM Gilligan,CRWaycaster.Epidemiologyof advanced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Diabeticfoot ulcers in outpatient care settings[J].Valuein health,2015,18(3):39-8.[3]AM Gilligan,CRWaycaster.Pharmacoepidemiology of Clostridialcolla-genase oint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InOutpatiebt Care Settings [J].Value in Health,2015,18(3):231-45.[4] 戴建英.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2012,24(6):301-45.[5] 刘继前.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6):375-377.[6] 周璇.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预防及转归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20-21.[7] LiX,XiaoT,WangY,etal.Incidence,riskfactors foramputationwith diabetic foot ulcerin aChinese tertiary hospital[J].DiabetesResClin Pract,2011,93(1):26-30.[8] 米春梅.糖尿病足的防治[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3):234-31.[9] 蒋琪霞,耿广莉.188例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5-87.[10] 许樟荣.于世界糖尿病日重谈糖尿病足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491-493.[11] 陈巧妃,褚玉珍.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07-108.[12] 俞匀.糖尿病足溃疡研究进展.中国校医[J].2005,19(6):665-666.[13] 安美叶,张庆兵,王晓燕,等.糖尿病足60例临床护理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8):767-768.[14] 鲁萍.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5):769-771.[15] 周忠志,黄新灵,向聪莲,等.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81-85.[16] 陈小芬,林白浪,符小玲,等.慢性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银离子抗菌敷料应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2016,26(5):1086-1088.[17] 徐荣祥.MEBO-DFU再生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规范化流程[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5,27(1):1-16.[18] 王雁.MEBO-DFU再生疗法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5,27(2):94-107.[19]Xiao Mo,Zhang Xiang-dong,WangJing,et 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of In-situ Regenerative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y in Treating Diabetic Skin Ulcer[J]. ChineseJournal of Bums,Wounds and Surface Ulcer,2012,24(2):81-96.[20] 潘君.糖尿病足常见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08,19(11):98-99.[21] 王爱红,李家兰,许樟荣,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500-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