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3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2.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2.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常见天气系统练习题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3题。

1.当甲锋面3月份影响北京时,出现的天气现象可能是()A.寒潮、沙尘暴B.狂风暴雨C.风和日丽D.连续降水2.关于A、B、C、D四处的描述正确的是()A.A处天气晴朗B.B处为冷空气控制C.C处降水丰富D.D处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3.所示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的曲线是()A.a线B.b线C.c线D.d线下图为2017年2月26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时刻()A.上海风力大于北京B.②地为台风中心C.①地气压值小于②D.北京吹东北风5.此时控制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准静止锋D.暖锋下图为4月某日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四城市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A.扬州、长沙B.石家庄、哈尔滨C.石家庄、扬州D.长沙、哈尔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所示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B.D天气系统是反气旋C.此季节我国北方容易产生沙尘天气D.夏威夷高压达一年中最强盛状态读下图“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8~9题。

8.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9.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10.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于7月11日下午16时40分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下图天气系统与之有关的是()下图是某地区水平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若M地的风向为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A.北半球的气旋B.南半球的气旋C.北半球的反气旋D.南半球的反气旋12.当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南亚地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地区盛行偏南风B.北京寒冷干燥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D.地球运动到近日点附近二、非选择题13.图中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A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册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作业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册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作业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锋面系统1.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2.图L2-3-1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

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海陆因素及地形因素)( )图L2-3-1下表为我国东部某地4月18日—22日天气状况统计表。

读表,完成3~4题。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天气状况4月18日92微风晴朗4月20日114南风3级小到中雨4月22日166微风晴朗月20日,该地应位于以下列图中的()图L2-3-2A.②B.③C.④D.⑤4.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 18日—22日气温变化状况的是 ( )A BC D图L2-3-35.以下我国天气的形成原因与以下列图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 )图L2-3-4A.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①B.冬半年的寒潮、沙尘暴——①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③D.一场春雨一场暖——②图L2-3-5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读图答复6~7题。

图L2-3-56.假设该地有一锋面活动,那么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A.①附近B.②附近C.③附近D.④附近7.以下关于图中各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风力8.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 ).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B.过境时气压升高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D.降水都发生在锋前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L2-3-6是2月10日—12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回答9~10题。

图L2-3-69.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10.12日没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锋面移动速度减慢B.锋面性质发生变化C.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D.冷气团中水汽含量很少图L2-3-7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作业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作业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某年1月6日,青岛市迎来当年入冬以来首场弱降雪,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雨夹雪或小雪。

据此完成1~2题。

❶形成青岛市此次降雪的天气系统应该是()A B C D图2-3-1❷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中气压变化的是()A B C D图2-3-2读图2-3-3,回答3~4题。

图2-3-3❸图示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的B.气旋造成的C.冷锋造成的D.暖锋造成的❹此天气系统易造成()A.我国南方地区春季阴雨连绵的天气B.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天气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D.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图2-3-4),回答5~6题。

图2-3-4❺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所属气压系统分别是()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❻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形成的天气为()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台风天气D.寒冷天气图2-3-5为2016年8月某日某台风气象卫星遥感图像。

读图完成7~8题。

图2-3-5❼下列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的是()A B C D图2-3-6❽甲处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❾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的资料。

图2-3-7中能正确反映该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A BC D图2-3-7图2-3-8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个锋面,其中②③为准静止锋。

读图完成10~11题。

图2-3-8○10从出现的时间看,冬半年常出现的天气系统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1当②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读天气系统图(图2-3-9),回答12~13题。

(a)(b)图2-3-9○12图(a)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b)中()A.①线绘制的B.②线绘制的C.③线绘制的D.④线绘制的○13图(b)所示天气系统()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D.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上一般不会出现○14图2-3-10为某日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1.教材第42页活动(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天气的。

(2)“连日大风……铁甲如冰”,这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3)“彤云压阵……云势越重……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锋面过境时,天气活动频繁,先是云,后为雪。

(4)“那雪……已没过马膝",此时降雪过程已经停止,说明冷锋已经过境,天气转好。

(5)根据描写判断,这个冷锋移动速度快,一是天气过程很短,二是强度很大,有“大雪”为证。

2.教材第44页活动(1)气旋中心的气流是辐合上升的,而反气旋中心的气流是下沉辐散的.(2)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因气流上升形成降水.(3)冬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可能出现寒冷、干燥、晴朗的天气,还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出现寒潮。

夏季,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则可能出现高温、晴朗的天气。

[课堂小结]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据此回答1~2题。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2-3-4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2-3-4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常见的天气系统(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019·潍坊高一检测)2018年11月上旬,潍坊市经历了一次天气系统过境,下表示意潍坊市11月4日~10日的天气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11月10日,潍坊市与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关系是( )2.潍坊市在11月10日气温日较差变大的原因是( )A.暖气团影响明显B.无大风天气C.天气转晴D.气压降低【解析】1选A,2选C。

第1题,根据潍坊市11月4日~10日的天气变化特点可知,潍坊市天气经历了气温下降,阴雨天气之后天气转晴;信息显示11月10日天气转晴,气温下降,说明了潍坊市处于冷锋过境之后。

第2题,据表格信息可知,11月10日天气转晴,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故气温的日较差变大。

【补偿训练】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所示两图中表示暖锋的图是( )A.①图B.②图C.①图、②图都是暖锋D.①图、②图都不是暖锋(2)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C.都出现连续性降水D.天气转晴【解析】(1)选B,(2)选D。

第(1)题,读图可知,①图中冷气团强势,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冷锋;②图中暖气团强势,冷气团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暖气团主动抬升,形成暖锋,故B项正确。

第(2)题,由上题可知②图为暖锋,暖锋过境后由暖气团单独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①图为冷锋,冷锋过境后由冷气团单独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两图共同的天气现象为天气转晴,故D项正确。

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下图中X、Y、Z为气压值。

读图完成3、4题。

3.该区域的位置及高空气压中心分别是(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4.此时该地近地面气压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气压高、晴朗B.气压高、阴雨C.气压低、阴雨D.气压低、晴朗【解析】3选B,4选A。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 第3节 常见天气系统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章 第3节 常见天气系统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根据下面四幅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

1.上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A.a B.bC.c D.d2.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的锋B.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骤降C.过境后会有雨雪天气D.快速移动的冷锋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降雨解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其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过境时多有阴雨、大风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答案:1.A 2.A(2012·北京高一检测)读下表,完成3~4题。

A.高压中心B.暖锋C.低压中心D.冷锋4.上题所述天气系统不同季节造成天气现象不同,下列与该天气系统无关的是() A.北方夏季暴雨B.冬季发生的寒潮C.东南沿海台风D.冬春季节沙尘暴解析:由表可知,此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了降温、阴天、刮风等剧烈天气变化,应为冷锋过境。

东南沿海的台风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答案:3.D 4.C2012年2月8日至11日新一股冷空气影响中国淮河以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等地降温达6~8℃,局地达10℃并伴有4~6级风。

据此回答5~6题。

5.形成本次降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6.对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连续性降水B.容易产生雾C.狂风、降温天气D.风力较弱解析:由材料可知,形成该降温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图示如B图。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下雪等天气现象。

答案:5.B 6.C7.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快行冷锋B.准静止锋C.暖锋D.反气旋解析:选B。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天气的能力。

准噶尔盆地的西侧山地有一些山口,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相对湿润的气流可以由山口地带进入盆地,在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形成一定量的降水,此降水的形成是由湿润气流行进中遇地形阻挡而较长时间在当地徘徊所致。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过境后天气转晴B.过境时气压升高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冷气团在锋面之上解析: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由于冷气团密度大,冷气团位于锋面以下;锋面过境后,都因受单一气团控制而使天气转晴。

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而暖锋反之。

冷锋降水多在锋后,而暖锋降水多在锋前。

答案:A2.下图中能表示形成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暴雪的天气系统是(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暴雪为冷锋过境形成。

A图为冷锋示意图,B图为暖锋示意图,C、D两图存在错误。

答案:A读“江苏某地某年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的是( )A.反气旋B.气旋C.冷锋D.暖锋4.这次降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气流下沉B.空气对流上升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D.暖气团被迫抬升解析: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使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为冷锋。

冷锋过境时,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答案:3.C 4.D右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

据此完成第5~6题。

5.判断该气压系统为( )A.北半球高压B.北半球低压C.南半球高压D.南半球低压6.判断E地的天气是( )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C.不可能有上升气流D.可能有下沉气流解析:依据A、B、C、D四地风向可知,该系统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为北半球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答案:5.B 6.A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性质上看,图甲中B是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

(2)图甲为锋天气图。

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

(3)图乙中F处是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天气。

答案:(1)冷 C(2)暖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高北晴朗能力提升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20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读图,完成第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1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1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1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安徽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A.B.C.D.2.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1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或移动十分缓慢时,称为准静止锋,简称为静止锋。

甲图为江淮准静止锋,乙图为云贵准静止锋。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3.云贵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季,下列关于乙图表述正确的是( )A.“天无三日晴”是昆明的真实写照B.云贵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关系密切C.昆明和贵阳都是四季分明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4.下列关于甲图中江淮准静止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夏季6~7月间B.“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诗句中梅雨就是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C.当副高移动速度较快时,6~7月间江淮地区降水较少D.当副高势力较弱时,会出现北涝南旱的现象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c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C.d>e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7.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是()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读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据图分析回答1~2题。

1.据图示推断,影响此地的天气系统是( B )
A.暖锋 a a B.冷锋
C.气旋 a a D.准静止锋
2.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气温日较差一直在扩大
B.气温持续下降,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保温作用较强,气温升高
D.8、9日天气转晴,9日回暖
【解析】根据图示判断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明显下降,应为冷锋天气。

由图示可知,6、7日冷锋控制该地区,天气多云转阴,8、9日该锋面移出该地,天气转晴,9日气温回升。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m地的风向是( A )
A.西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4.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D )
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
【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这是北半球近地面的锋面气旋图,根据水平气压梯度
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推断出m地风向是西南风。

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图示锋面是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根据暖锋降水区在锋前可以知道m地是晴天,n地有雨。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5~7题。

5.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状况是( A )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
6.当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为( D )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
C.台风登陆D.寒冷天气
7.当该天气系统中心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吹( C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第5题,从气流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天气系统是高气压,位于北半球。

第6题,当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应处于冬季,寒冷天气。

第7题,当该高压系统位于上海的正东海面时,上海盛行东南风。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7日5时30分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表示台风“鲇鱼”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C )
9.台风“鲇鱼”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9月27日7:00—11: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下列表示该时段台风中心与福州相对位置及进行方向正确的是( A )
【解析】第8题,登陆我国的台风为北半球气旋。

第9题,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说明台风中心开始位于福州南边,再转移到西边。

二、综合题
10.下图为“2017年1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城市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__扬州、长沙__。

(2)图中AB天气系统是__冷锋__,请绘制该天气系统的剖面图。

__见下图__
(3)AB天气系统在__冬__季对我国影响最大,它为我国带来__大风、降温等灾害性的寒潮__天气。

(4)图中D天气系统为__气旋__,一般产生在__热带海洋__,习惯上称之为__台风__。

把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方向画在下图中。

__如下图__
(5)D天气系统对我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__狂风、暴雨、风暴潮等会对我国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

__
【解析】第(1)题,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由图示等压线及锋面气旋的分布可判断:石家庄位于冷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后,扬州位于暖锋前,长沙位于冷锋后。

第(2)题,AB为冷锋,画图时注意气流运动方向、冷暖气团位置、云系及雨区等。

第(3)题,冷锋在冬季往往带来大风、降温等灾害性的寒潮天气。

第(4)题,D位于海洋上,气压很低,往往形成台风;画图时注意气压、气流的分布等。

第(5)题,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
和风暴潮会对我国造成巨大威胁。

a a
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2016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为应对极端天气,网络上“棉裤预警地图”新鲜出炉。

读2017年1月23-25日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的天气系统是( B )
A.暖锋B.冷锋
C.气旋D.反气旋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B )
A.地形类型B.纬度高低
C.地势高低D.距海远近
【解析】第1题,图示为2017年1月23~25日等温线分布图,该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低,经历了大幅度的降温,因此经历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所以B项正确。

第2题,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高低,纬度低,获得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获得光热少,气温低。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3~4题。

3.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及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D )
A.春季大雪纷飞B.夏季暴风骤雨
C.秋季晴空万里D.冬季阴雨冷湿
4.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C )
A.暖气团势力强B.冷气团势力强
C.地形影响D.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解析】昆明准静止锋形成于冬季,是由于北方来的冷空气受云贵高原阻挡而形成的,因此其成因主要是受地形影响。

受其影响,贵阳位于冷气团一侧,多冷湿阴雨天气。

2016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

据此完成5~6题。

5.致使上述地区在夏季大范围高温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C )
A.伏旱B.暖锋
C.副热带高压D.锋面气旋
6.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有( C )
①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晴天增多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持续时间长③大气环流异常,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较往年偏少④城市道路硬化以及湖泊面积的减少对高温起到加剧作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7、8月间我国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往往出现高温天气。

副热带高压势力强会导致梅雨期变短,晴朗天气持续时间长,导致高温天气长,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酷暑。

城市道路硬化属于人为因素。

(2016四川遂宁期末)下图为某城市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7~8题。

7.根据此时图中示意可以判断( B )
A.城市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B.a地大风降温,可能有降水
C.c 地正刮西北风D.b地雨过天晴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城市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a地位于冷锋之后,大风、降温,可能有降水。

8.如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是( D )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沿甲乙线的天气系统是暖锋,甲是冷气团一侧,乙是暖气团一侧,故D项符合要求。

二、综合题
9.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高压__中心,③地为__低压__中心。

(2)图中②地吹__西北(偏北)__风,②地与④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②__地,原因是__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__。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低温晴朗__,试简述其原因。

__冷锋过境后,由单一冷气团控制。

__
(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__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__
(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__不会。

因为①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

__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为高压中心,③为低压中心。

第(2)题,②地多吹西北风;②地比④地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②地风力较大。

第(3)题,④地在冷气团和高压脊控制下,低温晴朗。

第(4)题,⑤地将受冷锋过境影响形成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第(5)题,①地周围不会形成锋面,这是因为该反气旋(高压)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