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塔吊交叉作业施工方案(修改版)
多塔吊交叉作业施工方案

多塔吊交叉作业施工方案一、前言在建筑施工中,多塔吊的交叉作业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施工时间。
本文将探讨多塔吊交叉作业的施工方案,包括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多塔吊交叉作业流程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多塔吊交叉作业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确定作业范围、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配置足够数量的多塔吊,确保设备完好,设置工作区域标志等。
2. 工地布置在施工现场,需要合理布置多塔吊的位置,确保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以便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3. 作业过程多塔吊交叉作业的具体过程需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定位调整:吊塔位置的准确定位非常重要,需由专业人员进行调整。
•起吊装卸:根据施工计划,逐步进行起吊和装卸作业。
•吊物运输:确保吊物平稳运输,并在悬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吊塔协作:各塔吊需密切配合,确保作业同时进行,避免互相干扰。
4. 施工结束完成作业后,需彻底清理施工现场,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下次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多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1. 安全帽和安全绳所有参与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并正确使用安全绳,确保人身安全。
2. 临时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临时标识,指示作业区域、禁止区域等,以确保人员能清晰了解工作范围。
3. 安全防护设施需要在吊塔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防滑设施等,避免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4. 定期检查定期对多塔吊和作业区域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提高作业安全性。
四、总结多塔吊交叉作业是一种高效的施工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施工安全的挑战。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进行作业,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多塔吊交叉作业施工方案有所启发和帮助。
多塔吊交叉施工作业专项方案

多塔吊交叉施工作业专项方案在多塔吊交叉施工作业中,为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制定专项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多塔吊交叉作业通常存在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需要认真制定详细的方案并严格执行。
下面将对多塔吊交叉施工作业专项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任务背景作为一项复杂的施工作业,多塔吊交叉施工需要同时使用多台吊机进行吊装作业,存在着高空作业、吊装物体重量大、吊装空间狭窄等特点。
因此,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来规范吊装作业,降低施工风险。
二、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各项操作符合安全要求。
2. 确保吊装物体符合承载要求,严禁超载操作。
3. 在作业过程中,要保持吊装现场通风良好,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4. 定期对吊装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处理。
5. 撤离危险区域的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安全通道有序撤离现场。
6. 针对各种意外情况,要有紧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能够快速有序地处理危急事件。
7. 各种设备的通风系统应当正常运行,确保作业场地空气清新。
8. 在使用吊装工具时,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9. 在吊装作业进行中,必须有专门的监工负责现场指挥。
10. 作业现场应标明警示标志,禁止非作业人员靠近现场。
三、作业流程1. 具体吊装作业流程应提前制定详细计划,包括吊装物体的尺寸、重量、位置、高度等信息。
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吊装设备进行作业,确保吊装过程平稳、安全。
3. 在吊装作业进行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确保整个作业顺利进行。
4. 沟通配合是多塔吊交叉施工的关键,各个吊装作业点之间要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协调一致。
5. 在施工现场进行作业前,应进行足够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吊装设备、清理作业场地等。
6. 在作业过程中,要随时关注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吊装方案,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7. 确保吊装现场环境清洁整洁,避免因为杂物造成安全隐患。
8. 各个吊装作业点之间的协调沟通要及时有效,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
5台塔吊群置施工方案

5台塔吊群置施工方案在进行大型建筑施工时,塔吊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塔吊群置施工方案。
以下是五台塔吊群置施工方案的介绍。
方案一:单点悬挂施工将五台塔吊分别设置在施工现场的不同位置,各自负责所在区域的起重作业。
这种方案适用于施工面积较大、各个区域的起重作业相对独立的场合,如基础施工、土方作业等。
这样可以确保作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塔吊的作业范围。
方案二:双塔吊交叉施工将两台塔吊设置在施工现场的相对位置,通过交叉的方式进行起重作业。
这种方案适用于有重叠工作区域的施工现场,可以通过两台塔吊的组合来提高作业效率。
其中一台塔吊负责悬挂起重物,另一台塔吊负责将物料转运到目标位置。
通过合理的配合和协调,可以实现高效的起重作业。
方案三:三塔吊三角施工将三台塔吊设置在施工现场的三个角落,形成一个三角形布局。
这种方案适用于需要在三个不同位置进行起重作业的场合,如横跨建筑物的悬挑作业等。
通过三台塔吊的协同作业,可以实现跨越长距离的起重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方案四:四塔吊边拖施工将四台塔吊分别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四个边角,通过边拖的方式进行起重作业。
这种方案适用于有边角作业需求的施工现场,例如悬挑作业、建筑物拆除等。
通过四台塔吊的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多个作业点的高效起重作业,确保作业的安全和准确性。
方案五:五塔吊组合施工将五台塔吊进行灵活的组合,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设置在不同位置。
这种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多个不同起重作业的场合,例如高层建筑施工、桥梁施工等。
通过五台塔吊的多样组合,可以满足不同起重点和起重物料的需求,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灵活性。
以上五种塔吊群置施工方案都是根据不同施工现场的需求而设计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但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合理的施工方案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023年多塔吊交叉施工作业专项方案

2023年多塔吊交叉施工作业专项方案____年多塔吊交叉施工作业专项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位于某城市的一处高层建筑工地,项目名称为XXXX。
根据项目计划,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将使用多台塔吊进行交叉施工作业。
本方案旨在确保塔吊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
二、项目背景由于该建筑的主体结构相对较高,且存在風險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的单台塔吊施工难以满足工期要求,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风险。
因此,采用多台塔吊进行交叉施工作业,既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又能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方案1.塔吊选择:根据该建筑物的高度和重量要求,选用适合的塔吊进行施工。
塔吊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1)承载力强大,满足建筑物结构的要求。
(2)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3)具备高精度控制系统,保证每个塔吊之间的施工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塔吊布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塔吊位置,以确保每个塔吊之间的施工范围不重叠。
布置塔吊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布置应考虑施工的顺序和工序。
(2)不同塔吊施工范围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以防止发生交叉干扰。
(3)塔吊与周围建筑物、设施的距离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3.塔吊操作规范:(1)塔吊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书,并经过相关安全培训,确保熟悉塔吊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2)每个塔吊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
(3)塔吊操作人员要求保持专注、沉着、稳定的工作状态,避免分心或疏忽导致事故发生。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1)明确施工现场的标识,包括警示标识、安全通道标识等。
(2)设置施工现场围栏、防护网等安全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封闭性和安全性。
(3)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人员进出,合理分配出入口,并设立安全检查站进行检查。
2.日常巡检:(1)每天进行塔吊设备的巡检,包括主要构件、起重机械以及监控系统等。
(2)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如设备故障、材料短缺等。
3.风力控制: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合理安排塔吊的使用时间,避免在风力较大的时候进行高空起吊作业。
多塔吊交叉作业施工方案

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扩建工程———幼儿园塔式起重机多塔吊交叉作业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滨州城建集团公司编制日期:2013年9月2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塔吊安装现状三、塔吊交叉作业概况四、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扩建工程-幼儿园塔式起重机多塔吊交叉作业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黄河十路以北、渤海十一路以西,由滨城区第六中学投资,滨州城建集团公司总承包,建筑面积11020。
23㎡,其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高度:三层12。
300m(室外地坪到屋面板高度).1#塔吊安装在7轴/K轴,2#塔吊安装在33轴/R轴,塔身距建筑物5m.二、塔吊安装现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本工程塔吊安装现状为:1#塔吊高度28。
6m,2#塔吊高度21。
8m。
1#、2#塔吊基础底标高在同一标高上。
1#、2#塔吊塔身间距为45m,1#塔吊臂长48m,2#塔吊臂长42m。
三、塔吊交叉作业概况1#、2#塔吊在楼座中间区域交叉作业。
四、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1)、每台塔吊配备两名司机,保证塔吊司机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严禁疲劳上机。
(2)、每台塔吊配备一名专职地面指挥,保障塔吊在准确地指挥下运行,严禁无信号作业,超载作业和违章指挥。
(3)、司机每天上班时,首先对塔吊进行全面的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才能正常作业,并做好检查记录.(4)、两台塔吊在运行时,保证两部塔吊不在同一作业区且同一作业线上吊装作业.例如,当1#塔吊在臂向东面作业时,2#塔吊的大臂不得在1#塔吊的吊装作业区内运转,必须绕行,避让;同时,两塔吊要通向运转,不得两塔吊逆向运转. (5 )、两台塔吊的大臂水平垂直距离不得小于5米。
(6 )、2#塔吊的臂长与变压器防护架的安全垂直距离保证为3米。
(7)、两台塔吊相互传递吊物时,必须保证前一台塔吊离开后,后一台塔吊才进入吊装区域进行吊物转移。
下面总结范文为赠送的资料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201x年就快结束,回首201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
多台塔吊交叉作业施工方案(修改版)

X X X X X X X X工程多台塔吊交叉作业专项方案(修改版)审批人:审核人:编制人:XXXXX建设有限公司2016年1月2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四、安全使用措施(一)技术措施(二)使用作业具体规定(二)管理措施五、应急措施六、应急预案七、技术参数表八、附:塔吊平面定位图塔吊运行左视图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本项目为xxx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本工程共有10栋住宅,分别为1#~10#住宅楼及连体地下室,为一层结构地下室,地上20层~34层住宅楼,结构形式均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物最高高度为110.6m。
本工程拟使用型号为QTZ63-5610臂长56m的塔吊十台,最高楼层塔吊最终高度为130m。
塔吊基础底与地下室基础垫层地面同标高,为-5.800m。
施工与周边环境分析总结:1号塔吊:位于1#楼南侧偏东,1号塔吊西面无任何建筑物但覆盖范围与3#楼塔吊重叠,东面覆盖范围与2#楼塔吊覆盖面有交叉重叠,重叠距离为10.5m,南面为兴业路,北面与3号塔吊有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22.843m,重叠位置采取高低错开施工(2号塔吊低于1号塔吊10m,1号塔吊低于3号塔吊10m)。
与3号塔吊重叠部位限位71°,塔吊臂长56m。
2号塔吊:位于2#楼中间部位,东南面塔吊覆盖区域无任何建筑物,西面与1#楼塔吊有交叉重叠,重叠距离为10.5m,西北面与4#楼塔吊有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32.853m,重叠采取高低错开施工(2号塔吊低于1号塔吊10m,4号塔吊高于2号塔吊10m),与4号塔吊重叠部位限位76°,塔吊臂长50m。
3号塔吊:位于3#楼两个单元伸缩缝北面,3号塔吊与1号塔吊南北交叉,交叉距离为22.843m,采取高低错开施工(高于1号塔吊10m)。
北面与5#楼建筑物重叠,3#楼主体结构封顶后开始5#楼施工,因此3号塔吊始终高于5#楼,不采取限位措施,北面与5号塔吊重叠距离为38.25m,东、西面无障碍物。
塔吊交叉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塔吊交叉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前言
在施工现场,塔吊交叉作业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但由于作业环境复杂、作业高度较大等因素,安全风险较高。
因此,制定一份塔吊交叉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严格执行作业程序,不得擅自更改。
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
4.紧急情况下,应按照应急预案执行。
三、作业前准备
1.检查塔吊的设备完好情况,包括制动、限位等是否正常。
2.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人员或障碍物。
3.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确定安全作业范围。
4.与其他作业人员密切配合,确保作业过程中无冲突。
四、作业过程控制
1.严格遵守作业程序,确保操作无误。
2.注意监控天气情况,遇恶劣天气应暂停作业。
3.定期检查塔吊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尽量减少人员在高空作业,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五、应急措施
1.建立紧急疏散通道,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2.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如安全绳、安全帽等。
3.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置突发事故。
六、作业结束
1.检查作业现场,清除所有遗留物品。
2.归档作业记录,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就是关于塔吊交叉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塔吊交叉作业专项施工方案(修改版)

宁波华生国际家居广场市场项目C地块工程塔吊交叉作业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职务:审核人:职务:审批人:职务: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二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塔吊布置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塔吊基础设置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塔吊性能(见下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塔吊的顶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塔吊交叉作业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塔吊指挥人员安全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项目部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 X X X X X工程多台塔吊交叉作业专项方案(修改版)审批人:审核人:编制人:XXXXX建设有限公司2016年1月2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四、安全使用措施(一)技术措施(二)使用作业具体规定(二)管理措施五、应急措施六、应急预案七、技术参数表八、附:塔吊平面定位图塔吊运行左视图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本项目为xxx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本工程共有10栋住宅,分别为1#~10#住宅楼及连体地下室,为一层结构地下室,地上20层~34层住宅楼,结构形式均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物最高高度为110.6m。
本工程拟使用型号为QTZ63-5610臂长56m的塔吊十台,最高楼层塔吊最终高度为130m。
塔吊基础底与地下室基础垫层地面同标高,为-5.800m。
施工与周边环境分析总结:1号塔吊:位于1#楼南侧偏东,1号塔吊西面无任何建筑物但覆盖范围与3#楼塔吊重叠,东面覆盖范围与2#楼塔吊覆盖面有交叉重叠,重叠距离为10.5m,南面为兴业路,北面与3号塔吊有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22.843m,重叠位置采取高低错开施工(2号塔吊低于1号塔吊10m,1号塔吊低于3号塔吊10m)。
与3号塔吊重叠部位限位71°,塔吊臂长56m。
2号塔吊:位于2#楼中间部位,东南面塔吊覆盖区域无任何建筑物,西面与1#楼塔吊有交叉重叠,重叠距离为10.5m,西北面与4#楼塔吊有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32.853m,重叠采取高低错开施工(2号塔吊低于1号塔吊10m,4号塔吊高于2号塔吊10m),与4号塔吊重叠部位限位76°,塔吊臂长50m。
3号塔吊:位于3#楼两个单元伸缩缝北面,3号塔吊与1号塔吊南北交叉,交叉距离为22.843m,采取高低错开施工(高于1号塔吊10m)。
北面与5#楼建筑物重叠,3#楼主体结构封顶后开始5#楼施工,因此3号塔吊始终高于5#楼,不采取限位措施,北面与5号塔吊重叠距离为38.25m,东、西面无障碍物。
塔吊臂长56m。
4号塔吊:位于4#楼中间部位,南面与2号塔吊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32.853m,采取高低错开施工(4号塔吊高于2号塔吊10m),北面与6#楼建筑物重叠,因4#楼主体封顶后,开始6#楼施工,因此4号塔吊始终高于6#楼,不采取限位措施。
东、西面无障碍物,塔吊臂长50m。
5号塔吊:位于5#楼两个单元伸缩缝北面(与3号塔吊相对位置一致),5号塔吊与3号塔吊南北交叉,交叉距离为38.25m,措施在3号塔吊中已诉,采取高低错开施工。
北面与7#楼建筑物重叠,且与7号塔吊重叠,重叠为28.894m,采取限位措施,限位角度为98°,东、西面无障碍物,塔吊臂长45m。
6号塔吊:位于6#楼中间部位,南面与4号塔吊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31.76m,因4#楼先开工,所以4号塔吊与6号塔吊已错开形成高低差。
北面与8#楼建筑物重叠,待6#楼主体施工结构封顶后,开始8#楼施工,因此6号塔吊不采取限位措施。
东、西面无障碍物,塔吊臂长50m。
7号塔吊:位于7#楼东单元北侧,7号塔吊与5号塔吊南北交叉,交叉距离为28.894m,措施在5号塔吊中已诉,5号塔吊采取限位措施。
北面与9#楼建筑物重叠,且与9号塔吊重叠,重叠为35.217m,采取限位措施,限位角度为85°,东、西面无障碍物。
塔吊臂长50m。
8号塔吊:位于8#楼偏西侧,南面与6号塔吊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28.63m,措施在6号塔中已诉,西、北面分别与7号塔吊、10号塔吊有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29.36m,重叠部位采取高低错开施工(8号塔吊高于7号、10号塔吊10m),与7号塔吊重叠部位限位76°。
东、西面无障碍物,塔吊臂长45m。
9号塔吊:位于9#楼西单元南侧,9号塔吊与7号塔吊南北交叉,交叉距离为35.217m,措施在7号塔吊中已诉,7号塔吊采取限位措施。
东面与10#楼建筑物重叠,采取限位措施,限位角度为37°,北无障碍物。
塔吊臂长50m。
10号塔吊:位于10#楼偏东侧,南面与8号塔吊有重叠交叉,交叉距离为29.36m,采取高低错开施工(10号塔吊低于8号塔吊10m),东、西、北面无障碍物,塔吊臂长45m。
选用十台QTZ63型塔式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起重机使用说明及现行各施工、设计规范执行。
按照塔吊选择满足施工要求及便于安拆的原则,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将塔吊布置在地下室基础底板内筏板外(详细位置见附图所示),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垂直于塔吊卸臂方向,塔吊基础中心线离建筑物装饰外轮廓线不少于3.5m(已考虑脚手架宽度为1.2m)。
2、沿塔吊卸臂方向,塔吊基础中心线离建筑物边线不少于臂长。
3、各栋号塔吊有南北交叉的部位,除限位交叉重叠部位外,采取高低错开施工的塔吊注意吊装顺序。
4、严格控制升节附墙的审批管理。
严格按申请→审批→升节的工作程序进行。
QTZ63(5013)型塔机基本技术参数QTZ63(5610)型塔机基本技术参数该工程存在如下群塔施工安全风险:本标段内塔机交叉作业相互碰撞、临时设施高空坠物、塔机顶升作业碰撞、碰撞在建建筑物、碰撞已建建筑物等,为保障塔机使用安全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方案监督执行。
二、编制依据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6号令)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3、《武汉市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与监督管理办法》(武建【2008】142号文)4、《塔式施工起重机械操作使用规程》(JG/JT100-99)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规程》(JGJ196-2010)7、武汉市市城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武城建【2013】 4#文)8、武汉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武汉市政府令229号)8、塔机使用说明书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施工进度安排表及塔机周边环境1塔吊基本参数表页脚内容321三、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根据现场塔机布置及周围环境,分析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可能导致危险的情形,针对危险情形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表,各塔机分别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安全安全措施。
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表四、安全使用措施:(一)安全技术措施1、各相邻塔机高度错开,确保高塔吊钩部位与低塔交叉部位的最小距离大于5-15m的安全距离。
安装完毕后取消回转高速档,并设置幅度控制报警装置。
2、增设回转刹车备用电源即蓄电池,塔吊在工作状况时对其进行充电。
工作中突然停电,吊钩未提升到位时,应使用备用电源进行回转制动。
3、每台塔机上预备4块木楔,遇停电情况除利用备用电源回转制动外,还应及时将回转齿圈与回转小齿轮用木楔楔紧,防止风力推动起重臂旋转碰撞临时设施或建筑物。
来电时将吊钩收回后应及时将木楔松脱。
4、现场临时设施(钢筋加工棚、木工加工棚、场区道路等)按武汉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实施手册的要求搭设双层防护棚。
5、按需要控制各栋号主楼作业进度,所有有回转交叉区域设置回转警示标识,且设置塔机工作区域。
6、设立附着审批领导小组,建立附着升节审批制度:6.1塔吊顶升工作由塔吊安装公司负责。
6.2塔吊附墙部位,应对墙体或顶板结构进行验算,不满足强度要求时作加强处理。
6.3塔吊附着完毕后的标准节顶升,必须根据当时其他施工段塔吊的状况进行合理安排,若受其他施工段塔吊大臂影响,可将塔吊的标准节顶升分2次进行,先顶升本道工序的一部分标准节后,等所干涉的其他施工段塔吊下次附着顶升后,再顶升本塔本道工序所剩作的标准节,以便错开大臂的干涉,因此产生“一次附着,两次顶升”现象。
7、非工作状态时对塔吊的停置要求:非工作状态的塔机,严格按照图示方向停靠,并且各塔机吊钩必须回到大臂根部5m以内,夜间时必须开启碰撞警示灯。
8、各塔机工作时的运转轨迹及工作幅度及技术要求如下:8.1、各相邻塔机交叉幅度都比较大,所以取消1-4#塔机的回转高速档,为便于统一管理,所有塔机在起重臂15米处,安插红旗做警示标识,并设置幅度控制报警装置。
所有塔机在回转前,均将小车收回至15米范围内,再低速运转,相关高度差控制在至少五米的范围。
9、使用作业几项规定:9.1、各台塔机严禁在限定的作业区域外作业,特殊情况,必须另行制订安全措施。
9.2、风力达到6级及以上或回转刹车失灵或起重臂定位较困难时,严禁塔机作业。
9.3、塔机司机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回转刹车是否可靠、回转限位是否灵敏有效。
9.4、塔机工作状况下回转前应将吊物分别变幅至标示的范围内,然后方能动作;吊物遵循起钩→收小车→回转→变幅→落钩程序。
9.5、塔机回转时,必须提前减速,接近回转限位前低速运行并主动在回转限9.6、作业过程中突然停电,若起重吊钩不在安全范围内,应及时利用备用电源回转制动并采取木楔措施,塔机司机和指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9.7、塔机进入交叉作业区域应遵守以下规则:9.7.1、低塔让高塔:安装高度相对较低的塔机在回转前应先观察高塔运行情况再进行作业。
9.7.2、后塔让先塔:两塔同时在起重臂交叉作业区域内作业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应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9.7.3、动塔让静塔:在进入两塔起重臂交叉作业区域内作业时,正在运行的塔机应避让处于静止状态的塔机。
9.7.4、轻车让重车:两塔同时运行时,起吊重物较少(相对于塔机本身起重特性)的塔机,应主动避让起吊物较重的塔机。
9.7.5、客塔让主塔:当塔机进入另一台正在作业的塔机施工区域时,应主动避让该塔。
9.7.6、塔吊安全高差应针对交叉幅度进行调整:高差为5-15m。
9.7.7、各塔吊运行轨迹在平面布置图上标明,并严格按照:1、严禁围墙外吊物。
2、严禁两塔吊及以上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吊物。
3、明确塔吊顶升方向、顶升时周边塔吊停止作业。
(二)使用作业具体规定:1、风力达到5级以上或回转刹车失灵或起重臂定位较困难时,严禁塔机作业。
2、塔机司机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回转刹车、回转限位是否可靠。
3、吊物起升时,在吊物离地30至50cm左右应作停顿,塔机指挥应对吊物绑扎情况进行检查。
4、塔机回转或变幅时,吊物临近道路、临时设施、交叉区域前,必须注意观察并提前减速,吊物不得超过工地围墙。
5、每班作业后,塔机吊钩应停置在起重臂10m幅度内、距起重臂垂直距离2—3m,吊钩上不得悬挂吊物、吊索。
6、夜间保持塔机红色障碍灯开启。
7、起重作业“十不吊”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部吊;2)起重重量超负荷不吊;3)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体捆挂不牢不吊;4)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物不吊;5)安全制动装置不灵不吊;6)埋在地下的物件,带电的物体不吊;7)光线昏暗,看不清的物体不吊;8)物体偏离运行轨迹不吊;9)有棱刃的物体未垫好不吊;10)未封闭或严密封闭的容器内有烫性的介质或介质装的过满不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