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3000字

合集下载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10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10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1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穷查理宝典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篇1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自己打开书的方式错得离谱。

今天要推荐的《穷查理宝典》是一本收集了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一生的思想精华和人生体验的的书,在这本书里你们可以洞见查理对“如何过上更好人生”的真知灼见,当然本书的精华也绝不止如此。

虽然查理十分低调内敛,但是查理对巴菲特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查理的思考体系深深影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帮助其在投资邻域获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功。

近20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热潮,而作为巴菲特的精神导师——查理的思想价值也逐渐被人重视。

查理芒格一生阅书无数,他视富兰克林为榜样并用一生践行着“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这一人生教条,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他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了物理学、工程学、数学、化学、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并独创了“多元思维模型”和“误判心理学”两套理论体系。

十年磨一剑,查理将这两套理论融会贯通,应用在投资上,甚至人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为让更多人了解到查理的智慧和人格,《穷查理宝典》一书的作者皮特·考夫曼收集了查理发表的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演讲及对误判心理学的分析进行汇编,于是便有了《穷查理宝典》这一书。

《穷查理宝典》中提及的十篇演讲,内容汇集了查理对人生智慧的终身思考、对投资决策的分析、对如何用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系统说明、对当今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讲解、对金融大丑闻的剖析、对自创的误判心理学的解说等等,其内容涵盖范围之广、剖析之深、见解之独到,实为世间罕见。

但是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查理自始由终一直在强调的三个思维引导着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逆向思维:如何才能过上痛苦的人生书中查理对如何过上更痛苦的人生提出了四点建议。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查理·芒格,这个名字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在投资界,他可是如雷贯耳的人物。

他是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们共同创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传奇。

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到他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在书中,芒格反复强调了多元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不能只用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而应该掌握多种学科的核心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次和朋友一起去旅游,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镇。

这个小镇风景优美,但是交通却不太方便。

我们原本计划在那里待上两天,好好放松一下。

第一天,我们兴致勃勃地去参观当地的一个景点。

那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我们在那里欣赏了精美的壁画,感受着岁月的沉淀。

然而,当我们准备返回住处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们用手机导航,但是信号不好,地图加载不出来。

这时候,我的朋友开始着急了,他一直在抱怨,说这地方太糟糕了,连个路都找不到。

而我,想到了芒格说的多元思维模型。

我冷静下来,开始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

我想起了地理课上学过的一些关于方向的判断方法,比如通过太阳的位置来辨别东西南北。

我看了看天空,虽然有云遮挡,但还是能大致判断出太阳的方向。

然后,我又想起了在一本小说里看到的情节,主人公在迷路的时候会沿着水流的方向走,因为水通常会流向低处,最终会汇聚到有人居住的地方。

于是,我拉着朋友,沿着一条小溪的流向开始走。

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有荆棘丛生的小路,有陡峭的山坡。

但是,我一直坚信我们能够走出去。

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那一刻,朋友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说:“你怎么这么厉害,居然能想到这些办法。

”我笑着说:“这得多亏了平时的积累呀,不能只靠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多元思维模型的力量。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3篇)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3篇)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1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是上世纪最成功的投资人之一,拥有巨额的财富,与之相匹配的是博学多才和理性智慧。

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成功人士,他毫不吝啬的分享了他对生活的智慧,以及对投资的各种心得,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对后一辈的有所启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并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好处。

不知为何,我每次读完一本书,就有一种得亏这本书不是前几年读,也不是后几年读,因为芒格的书单,有几本我是已经读过了的,比如《自私的基因》、《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影响力》,好吧其实也就三本。

但是我对他的跨学科思维还是深有体会的,比如我掌握了健身的知识、营养的知识、市场营销的知识、管理的知识、历史的知识、时间的知识等,我看待一件事情可以采用多种视角,从而有不同的认识,这可能就是我们平时所的博学多闻的感觉吧。

这种体会,让我能感受到读书的一种乐趣,就好像缘分一样,只是此时此刻此地读到这本书,而书中的内容页刚好可以理解,能够得到运用。

我想,如果我前几年读了这本书,可能会认为这本书不咋样,因为这本书的翻译真的很蹩脚,内容真的缺乏条理,虽然芒格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形成体系,他只是为了给世界留下一种生活中的智慧,所以,我们也不要太为难整理者了。

我认为书中最有价值的启示是芒格的心理误判21讲。

综合了影响力的互惠、对比、联想、权威、承诺和一致等心理学倾向,又加入了好几种常见的心理倾向,对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自我提供了很多条线索。

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生活。

当然我忽略了书中最重要的关于投资的建议,因为我除了了解一点经济学的概念外,比如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对投资一无所知,也实在是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知识。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穷查理宝典》是查理·芒格的重要著作,其中第十一讲讲述了人类误判心理学。

在这一讲中,芒格提到了人类容易受到愚弄的特点,并整理了二十五条有用但经常误导人的心理倾向。

这些心理倾向不仅存在于个人行为中,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芒格提到了喜欢/热爱倾向。

人们会喜欢/热爱对他们好的人,同时忽略其缺点,并为了爱而扭曲事实。

这种倾向在许多情况下都有体现,如贪官为送钱来的人冒险犯事,父母为儿女的犯罪而包庇,恋人因爱人死去而不肯承认等。

然而,喜欢/热爱倾向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励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

如果我们喜爱的人做了好事,我们很可能会受到启发并跟随他们的榜样。

芒格探讨了避免怀疑倾向。

人类的大脑具有尽快做出决定以消除怀疑的倾向。

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行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倾向可能不再完全适用。

我们需要更加审慎地思考和分析,避免盲目接受和行动。

好奇心倾向也是芒格关注的重点之一。

好奇心能够让人在成年后仍然保持乐趣和智慧。

然而,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好奇心,停止思考和探索。

保持好奇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拓宽我们的视野,促进创新和进步。

此外,芒格还提到了其他心理倾向,如羡慕/妒忌倾向。

人们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是正常的,但在分析原因时往往存在片面性。

羡慕是将原因归结于自身,而妒忌则是将原因归咎于他人。

这种心理倾向可能导致人们产生不满和怨恨,而不是积极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窗口。

通过认识这些心理倾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避免被误导,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存在局限性,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心理学原理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交流。

例如,了解喜欢/热爱倾向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人。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穷查理宝典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1读本书的原因,是因为最近十分喜欢的作家连岳,看他的文章我获益良多,并且不断自省,十分想了解对他影响巨大的书本,恰巧看到他在自己的一篇热点文章《推荐几本理财书》中推荐本书。

于是毫不犹豫的下单,拿到书后,又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通过喜欢的作家或者作者荐书,是我发散阅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早晨五点起床读到现在,我意识到这本书通篇都是重点,决定开始做读书笔记,加深自己对本书的感悟,也分享自己阅读的感悟。

在开篇查理·芒格传略里,就提到查理最开始启动自己人生第一份律师工作时,谨记祖父教导的铁律: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

之后查理在谈到吸引客户时,也提到:“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找你。

”他创建的律师事务所成为当时美国一流商业律师事务所,也基于大家普遍认同查理的观点: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的工作做好。

可见这句话对查理自己和身边人都有巨大的影响。

而且这句话听着十分耳熟,跟传扬于网络的把握当下十分相似,只是比把握当下更加具体。

回望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及曾经的同事客户,包括我自己,我也曾经多次意识到,为什么有些人的事情能够越做越好?而有些人路越走越窄?就我曾经的猎头同事而言,至今为止都是我认为最优秀的猎头,就是贾同学,她身上有一个及其明显的特质就是专注手里的猎头单子,所有她经手的猎头单子,她都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专注完成。

服务产品不像其他产品,有明显的可看到的等级之分,特级一级等。

尤其是猎头服务,这种比较有要求的高级招聘服务,有些人马马虎虎结果可能也不错,有些人投入十二分精力把服务做到同类的五星级,也仅仅是完成任务,获取同样的业绩。

因为缺少必要的服务等级划分依据,大部分人在提供猎头服务的时候只侧重结果,至于服务过程无可把控,往往结果良好也无法给客户好的体验和收获,从而无法持续留住客户。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穷查理宝典》是一本记录了世界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思想和经验的书籍,作者是彼得·卢恩。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查理·芒格的智慧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对投资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这本书以杂志文章的形式呈现了查理·芒格的投资策略和思考方式。

作者通过24篇文章分析了芒格的投资哲学,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的成功原则。

芒格的投资原则可以总结为买入优质公司、买入低估股票、持有长期投资和广泛学习等。

同时,他的思考方式也十分独特,并且非常具有启发性。

他认为,投资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芒格一直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他认为,投资就是接受风险并进行决策的过程。

他在书中提到了许多风险控制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分散投资、避免盲从、精选投资对象等。

他强调要具备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建议投资者要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从而减少风险和提高回报率。

另外,芒格还关注心理学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他提到,投资者往往会受到情绪和心理偏见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他特别强调了避免羊群心理和过度乐观的重要性,提醒投资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避免跟风和冲动交易。

此外,他还强调了投资者要有长期的投资思维,避免过度追求短期回报。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芒格独特的思维方式所吸引。

他善于运用心理学和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

他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我的学习和成长。

此外,芒格的投资原则和风险控制方法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他的投资哲学和思考方式不仅适用于投资领域,也可以运用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芒格的投资哲学和思考方式引发了我对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投资决策的深入反思。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投资实践中。

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偏见和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试图通过深入思考和全面分析来避免错误的决策。

【最新】《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3000字-实用word文档 (5页)

【最新】《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3000字-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3000字《穷查理宝典》收录了查理过去20年来主要的公开演讲。

除简单而权威的查理传略外,其后的《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以及《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整理了芒格最精华的思维与决策方式和以往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犀利——和幽默——的评论。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 3000字,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有人说《穷查理宝典》是一本投资圣经,而在我眼里,它是一本“学习圣经”。

我用三天的时间,通读了全书。

在第一遍阅读中,我重点关注的是本书第四章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

因为,我非常好奇查理是怎样通过自学掌握心理学的,并且我也很想自学心理学。

在此,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读《穷查理宝典》这本书。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其实也是一个“选择”,而我做出这个“选择”只添加了一个必要条件:有用。

因为,对我而言,向聪明人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而巴菲特又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我相信他的合伙人——查理也是非常聪明的人。

而且,在我最近阅读的资料里,《穷查理宝典》曾被多次提及,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本书里到底传授了什么样的智慧?通过阅读,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五个关键词:问题、大量阅读、逆向思考、检查清单、经常使用。

正所谓,水滴石穿,重复的力量无比巨大,全书都只在不断重复这五个关键词,这就是大道至简。

简单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爱因斯坦说,“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我也喜欢追求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所以,我想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分享我的收获。

第一个层次,我初次看到了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Don't worry about things you can't get, stay away from things with negative energy. Life is not bad, so don't addsorrow to yourself.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穷查理宝典》读后感1这个时代,但凡对财富有追求的人,一定知道沃伦?巴菲特,而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穷查理宝典》就是一本全面介绍查理?芒格思想与伦理价值的经典。

在这本书中,芒格介绍了几个重要的投资原则:逆向思维,凡事总是反过来想;拥有良好的性格,毫不焦躁地持有看好的股票,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投资,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一旦出现,倾全力集中投资。

这些投资原则都有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影子,也是芒格与巴菲特成为当今投资界最佳搭档原因,正是两人的默契合作,才有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今天。

通过阅读这本《穷查理宝典》,我感受到了超越投资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普世智慧。

芒格认为,投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某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所能达到的,相反,需要基本、普世的智慧。

传统的教育,哪怕是哈佛、斯坦福这些高等学府,都没有传授给学生们这种普世智慧,人们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取,而最好的自学方式就是阅读。

读书在芒格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无论是在等车、用餐、开会空隙他都在读书。

正是这种阅读带来的洞察力,对芒格的投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与其说是商业投资书,不如说是人生智慧书或哲学书。

芒格与巴菲特这些优秀投资大师的智慧思想,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投资界的众多人。

也正是在这些投资大师思想的传承下,当前做投资的中国人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比如芒格的合伙人李路、高瓴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张磊、旅美独立投资人步步高总裁段永平等。

投资理念的传承与发扬,尤其是普世智慧的传播是没有种族、没有国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穷查理宝典》读书笔记3000字
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有人说《穷查理宝典》是一本投资圣经,而在我眼里,它是一本“学习圣经”。

我用三天的时间,通读了全书。

在第一遍阅读中,我重点关注的是本书第四章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

因为,我非常好奇查理是怎样通过自学掌握心理学的,并且我也很想自学心理学。

在此,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读《穷查理宝典》这本书。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其实也是一个“选择”,而我做出这个“选择”只添加了一个必要条件:有用。

因为,对我而言,向聪明人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查理。

芒格是沃伦。

巴菲特的合伙人,而巴菲特又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我相信他的合伙人——查理也是非常聪明的人。

而且,在我最近阅读的资料里,《穷查理宝典》曾被多次提及,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这本书里到底传授了什么样的智慧?
通过阅读,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五个关键词:问题、大量阅读、逆向思考、检查清单、经常使用。

正所谓,水滴石穿,重复的力量无比巨大,全书都只在不断重复这五个关键词,这就是大道至简。

简单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弗里德里克。

迈特兰德
爱因斯坦说,“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我也喜欢追求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所以,我想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分享我的收获。

第一个层次,我初次看到了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

查理说“如果你轻车熟路地走上跨学科的途径,你将永远不想往回走,那就像砍断你的双手”。

查理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

事实上,他在自己的“检查清单”中借用并完美地糅合了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

查理最喜欢的反面案例就是“铁锤人倾向”。

他说,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并试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

查理喜欢把人们的观念和方法比喻为“工具”。

如果有了更好的工具,为什么不换呢?大多数人永远舍不得他们那些较为没用的旧工具。

有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方法。

第二个层次,我切身感受到思维习惯的强大力量。

首先,解决问题是生活的核心。

查理有儿童一般的好奇
心,又有第一流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一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比如,查理之所以学习心理学,最初只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去思考“邪教”的问题。

因为那些邪教通常只需要一个长周末的时间就能够将完全正常的人转变为被洗过脑的行尸走肉,并长期让他们保持那种状态,查理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次,逆向思考,也就是反过来想。

查理最喜欢的一句妙语“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哪里啦”。

其实,这就是查理的人生追求,他在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

简单的说,查理一般会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采取的行动。

事实上,他只是不想成为一个愚蠢的人,为此他不断地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最后恰好成了大家眼中的聪明人。

第三,经常使用“检查清单”。

查理知道人类有“不用就忘倾向”,也知道重复的力量,所以创造了核对“检查清单”的终身习惯。

他不只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同
时也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和承认他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正如书中所说“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我看来,他所说的正确方法就是掌握并经常使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第三个层次,我再次意识到学习方法需要不断学习。

查理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

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

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我看来,查理是一个典型的终身学习者,他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带着问题学习,不断寻找错误判断的案例。

想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查理习惯于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如何避免。

比如,他用自己总结的25个心理倾向列表作为一张检查清单,完美解释了人类误判心理如何在麦道公司飞机乘客撤离测试中一步步推动了惨剧的发展。

同时,查理还喜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利用反面教材是他的特长,他真的喜欢讲那些结局很悲剧的故事,这也是一种重复使用错误案例的智慧。

二是掌握并经常使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查理说,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线之内,所
以,他完全无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界线。

事实上,我们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

简单的说,我们必须经常使用所有可以从各个学科的大一课程中学到的概念,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不会受到限制。

最关键的是,经常使用所有概念,查理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概念当作“检查清单”,并在作出决策前反复核对。

三是大量阅读,向比自己聪明的人学习思维方法。

查理喜欢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有用的思维方法,帮助自己避免犯一些自己所处年龄段的人容易犯的大错。

比如,查理虽然没有上过心理学的课程,但它通过《影响力》等书学到了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最后还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了25种人类误判心理倾向,并把它们当作“检查清单”在决策过程中经常使用,他为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查理说,你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这就是我第一次读完《穷查理宝典》后所有的收获,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原文摘要一:讲故事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查理经常利用家庭餐桌这个讲坛来教育他的子女。

他最喜欢的教育工具是德育故事,讲的是某个人面临道德难题,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有反面教材,讲的是某个人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遭遇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灾难,生活和事业
都损失惨重。

利用反面教材是他的特长,他真的喜欢讲那些结局很悲剧的故事。

查理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在故事里,他旗下某家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犯了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几十万美元的损失,那人发现错误之后,马上向该公司的董事长汇报。

当时董事长说:“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我们不希望你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人孰无过呢,我们可以不追究这件事。

你做了正确的事情,就是承认你的错误,如果你试图掩盖错误或者拖延一段时间再坦白,你将会离开这家公司。

不过,现在我们希望你留下来。


原文摘要二:人类误判心理“检查清单”使用案例
我最喜欢的事例是麦道公司的飞机乘客撤离测试:
政府规定,新型飞机在销售之前,必须通过乘客撤离测试。

测试要求满载的乘客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撤出机舱。

政府的指示是,这种测试应该和现实的情况贴近。

所以你撤离的乘客如果是一些只有20岁的运动员,那么肯定是通不过测试的。

于是麦道公司安排在某个阴暗的停机库进行撤离测试,请了许多老年人来扮演乘客。

飞机客舱离停机库的水泥地面大概有二十英尺高,而撤离的通道是一些不怎么结实的橡胶滑梯。

第一次测试在早晨进行。

有二十个人受了重伤,而且整个撤离过程耗时超过了测试规定的标准。

那么麦道公司接下来怎么办?它在当天下午进行第二次测试。

这次也失
败了,多了二十名严重受伤的人,其中还有一个还落下终身瘫痪。

哪些心理倾向对这个可怕的结果作出了贡献呢?
把我的心理倾向列表作为一张检查清单,我将会作出如下的解释:
奖励超级反应倾向驱使麦道公司迅速采取行动。

同样驱使该公司的还有避免怀疑倾向,这种倾向促使它作出决定,并依照决定采取行动。

政府的指示是测试应该和现实的情况贴近,然而在权威-错误影响倾向的驱动之下,麦道过度遵守政府指示,采用了一种显然太过危险的测试方法。

到这个时候,整个行动的过程已经被确定下来,于是避免不一致倾向使得这种近乎无脑的计划得以继续进行。

当麦道的员工看到那么多老人走进阴暗的停机库,看到飞机客舱是那么高,而停机库的水泥地面是那么硬,他们肯定觉得非常不安,但发现其他员工和上级对此并没有表示反对。

因此,社会认可倾向消除了这种不安的感觉,这使得行动能够依照原定的计划进行;而计划能够得以延续,也是受到权威-错误影响倾向的结果。

接着出现了灾难性的结果;当天早晨的测试失败了,还有许多人受受伤。

由于确认偏见,麦道公司忽略了第一次测试失败中强大的反面证据;而失败则激发了强烈的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促使麦道继续原初的计划。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使麦道就像赌徒,在输掉一大笔钱之后急于扳平,狠狠地赌了最后一把。

毕竟,如果不能按期通过测试,麦道
将会蒙受许多损失。

也许你还能提出更多基于心理学的解释,但我的解释已经足够完整,足够证明我的检查清单是很有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