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习题集教师版

合集下载

物理培优训练题2——光学(教师版)

物理培优训练题2——光学(教师版)

物理培优训练题2——光学1.(3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D)A.B.C.D.2.(3分)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OB夹角为θ,位于镜前P点的某人分别在OA、OB镜内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D)A.1;1 B.2;1 C.2;0 D.1;03.(3分)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D)A.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B.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C.一片漆黑D.没有墨点的像4.(3分)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象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C)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B.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C.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象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5.(3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D)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6.(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A)A.20°B.15°C.10°D.5°7.(3分)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B.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8(3分)(•西宁)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B)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9.(3分)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D)A.f B.L C.f+L D.f﹣L10.(3分)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D)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11.(3分)如图所示,光线AB经过某凸透镜的一个焦点,B点在薄透镜上.已知F是该透镜的另一个焦点.若使用圆规和刻度尺来确定透镜的位置,则还需知道的条件是(D)A.光线AB经过的焦点位置B.透镜光心的位置C.光线AB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D.不需要任何条件12.(3分)夜晚,人们仰望天空,有时能看到闪烁的人造地球卫星.地球赤道处有一观察者,在日落4小时后看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赤道正上方高空中经过,设地球半径为R,则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至少为(B)A.R/2 B.R C.2R D.4R13.(3分)如图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D)A.红、黄、绿亮点B.红、绿、黄亮点C.黄、红、绿亮点D.绿、黄、红亮点14.(3分)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 D )A . 圆形亮斑B . 圆型暗斑C . 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 . 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15.(3分)(宜春模拟)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 ,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 的成像情况是( D )A .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 .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 . 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16.(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 与ON 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 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 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D )A .B .C .D .17.(3分)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D)A.清晰的红色“F”字B.清晰的黑色“F”字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D.几乎看不出“E”字18.(3分)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x轴重合,透镜左侧x轴上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点光源经透镜所成的像将(D)A.一直向右移动B.一直向左移动C.先向右移动.接着向左移动D.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19.(3分)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A)A.A的左侧B.A B之间C.B C之间D.C的右侧20.(3分)如图所示,两平面镜A和B之间的夹角为9°自平面镜B上的某点P射出一条与B镜面成β角的光线,在β角由0°至180°范围内(不包括0°)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当β取某角度时,光线经镜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恰好能返回到P点,则符合该要求的β的个数有(D)A.1个B.4个C.6个D.9个21.(3分)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D)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D.感到整个房间是一片黑暗22.(3分)如图为潜望镜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 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的像的位置( B )A . 在图中的A处 B . 在图中的B 处 C . 在图中的C 处 D . 在图中的D 处23.一束光线经过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D )A. 只能是平面镜或凸透镜 B . 只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C . 只能是凹透镜或平面镜D . 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均可24.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 ,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B )A . 在S 的上方B . 在S 的下方C. 与S 重合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xoy 内,人眼位于P (0,4)位置处,平面镜MN 竖直放置其两端M 、N 的坐标分别为(3,1)和(3,0),某发光点S 在该竖直平面y 轴的右半部分某一区域内自由移动时,此人恰好都能通过平面镜看见S 的像,则该区域的最大面积为( D )(图中长度单位为:米)A . 0.5米2B . 3.5米2C . 4米2D . 4.5米226.(3分)用一支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一行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B.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C.白纸上的这一行字,由于它能发出红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D.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如果只用绿色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会是绿色的27.(3分)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金属圆筒内部轴线上A点.圆筒轴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光屏与圆筒轴线垂直且距离透镜足够远.此时,点光源正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测出此时凸透镜与圆筒右端面的距离为L;向右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了清晰的像.由于光源位于圆筒的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出A与筒右端面的距离d,为了求出d的大小,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测量出的一个物理是第二次成像时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如果用N来表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则可以得出d为N﹣L.28.(3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光的边长为X的正方体物块.在正方体正左方有一点光源S,点光源和正方体物块的距离也为X.若在点光源S的上方距离为H处水平放置平面镜,H大小固定不变,平面镜足够大.不考虑其他光源的存在,那么在正方体的另一侧水平面上,将会由于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而被照亮,现改变X的大小,当X增大到H时,照亮区域将消失.。

光学作图专项训练(教师版)

光学作图专项训练(教师版)

专项训练光学作图——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作图题1.(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室内有一吸顶灯S,人从平面镜MN中能够看到吸顶灯。

请在图中画出人眼A经平面镜MN看到吸顶灯的完整光路图。

【答案】【详解】人眼A经平面镜MN看到吸顶灯,是由于吸顶灯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浸入人的眼睛,作点S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请画出折射光线。

【答案】【详解】图中已画出法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3.(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OB是平面镜前的一个物体。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O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答案】【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分别作O、B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点O'和B',分别用虚线连接OO'和BB',画好垂足符号,再用虚线连接OB',B'端画上箭头,如图所示:4.(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 B''。

【答案】【详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所示:5.(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光从玻璃斜射入到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反射光线OC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OB的大致方向。

【答案】【详解】光从玻璃斜射入到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过O点作分界面MN的垂线即法线,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画出入射光线AO;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据此画出折射光线OB,如图所示:6.(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点光源S为图中平面镜左侧三点中的某一点,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确定点光源的位置并标出S。

《光学教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光学教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光学教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光学教程》考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和填空题1.C 2. B 3. C 4. B 5. C 6. C 7. D 8. A 9. D 10. B 11. B 12.A 13.B 14.C 15. B 16. B 17. B 18.D 19. D 20. A 21.A 22.D 23.A 24. D 25. C 26. C 27. C 28.D 29.D 30. D31. C 32. D 33.A 34. C 35. A 36. B 38. D 39. B 40. B 41.B 42. B 1.将扬氏双缝干预实验装置放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其条纹间隔是空气中的C A11倍 Bn倍 C倍 D n倍nn2.在菲涅耳圆屏衍射的几何阴影中心处BA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只与入射光强有关B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随着圆屏的大小而变C有时是亮点,有时是暗点。

3.光具组的入射光瞳、有效光阑,出射光瞳之间的关系一般为C A入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B出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C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4.通过一块二外表平行的玻璃板去看一个点光源,那么这个点光源显得离观察者BA 远了 B近了 C原来位置。

5.使一条不平行主轴的光线,无偏折〔即传播方向不变〕的通过厚透镜,满足的条件是入射光线必须通过CA 光心B 物方焦点C 物方节点D 象方焦点6. 一薄透镜由折射率为1.5的玻璃制成,将此薄透镜放在折射率为4/3的水中。

那么此透镜的焦距数值就变成原来在空气中焦距数值的: CA 2 倍B 3 倍C 4 倍D 1.5/1.333倍 7. 光线由折射率为n1的媒质入射到折射率为n2的媒质,布儒斯特角ip满足:DA.sin ip= n1 / n2 B、sin ip= n2 / n1C、tg ip= n1 / n2D、tgip= n2 / n18.用迈克耳逊干预仪观察单色光的干预,当反射镜M1移动0.1mm时,瞄准点的干预条纹移过了400条,那么所用波长为AA 5000?B 4987?C 2500? D三个数据都不对9.一波长为5000?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射到0.02cm宽的狭缝上,在夫琅禾费衍射把戏中心两旁第二条暗纹之间的距离为3mm,那么所用透镜的焦距为DA 60mmB 60cmC 30mmD 30cm. 10. 光电效应中的红限依赖于:BA、入射光的强度B、入射光的频率C、金属的逸出功D、入射光的颜色11. 用劈尖干预检测二件的外表,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观察到干预条纹如图,图中每一条纹弯曲局部的顶点恰与右边相邻的直线局部的连续相切,由图可见二件外表:B?A、有一凹陷的槽,深为4?B、有一凹陷的槽,深为21? C、有一凸起的埂,高为4?D、有一凸起的埂,高为212. 随着辐射黑体温度的升高,对应于最大单色光发射本领的波长将:AA、向短波方向移动B、向长波方向移动C、先向短波方向,后向长短方向移动D、先向长波方向,后向短波方向移动13.用单色光观察牛顿环,测得某一亮环直径为3mm,在它外边第5个亮环直径为4.6mm,用平凸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1.0m,那么此单色光的波长为A 5903 ?B 6080 ?C 7600 ?D 三个数据都不对 14. 一束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于平板玻璃,那么: CA、反射光束偏振面垂直于入射面,而透射光束偏振面平行于入射面并为完全线偏振光B、反射光束偏振面平行偏振于入射面,而透射光束是局部偏振光C、反射光束偏振面是垂直于入射面,而透射光束是局部偏振光D、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都是局部偏振光?15.仅用检偏器观察一束光时,强度有一最大但无消光位置,在检偏器前置一 4 片,使其光轴与上述强度为最大的位置平行,通过检偏器观察时有一消光位置,这束光是: BA、局部偏振光B、椭园偏振光C、线偏振光D、园偏振光 16.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应:BA、尽可能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选用波长较红限波长更短的光波为入射光C、选用波长较红限波长更长的光波为入射光波D、增加光照的时间; 1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利用不同折射率的凸凹透镜相配,可以完全消除去球差和色差;B、近视眼需用凹透镜校正;C、扩大照相景深的方法是调大光圈;D、天文望远镜的作用是使遥远的星体成像在近处,使得人们能看清楚;18.将折射率n1=1.50的有机玻璃浸没在油中。

专题5透镜及其应用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版)

专题5透镜及其应用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版)

专题五透镜及其应用5.3凸透镜成像规律——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成像性质与投影仪成像性质相同的是()A.B.C.D.【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物距等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以判断凸透镜焦距,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不能在光屏上成实像,因此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因此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服务生活,科技改变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模拟制作一款“智能”行驶玩具车。

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完成“自动”驾驶。

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B.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答案】B【详解】AC.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AC错误;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遇障碍物时,要想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故B正确;D.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摄像头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D错误。

故选B。

3.(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

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A.B.B.C.D.【答案】C【详解】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人从平面镜看到蜡烛,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学习题及答案

光学习题及答案

光学习题及答案练习二十二 光的相干性 双缝干涉 光程一。

选择题1. 有三种装置(1) 完全相同的两盏钠光灯,发出相同波长的光,照射到屏上;(2) 同一盏钠光灯,用黑纸盖住其中部将钠光灯分成上下两部分同时照射到屏上; (3) 用一盏钠光灯照亮一狭缝,此亮缝再照亮与它平行间距很小的两条狭缝,此二亮缝的光照射到屏上.以上三种装置,能在屏上形成稳定干涉花样的是 (A ) 装置(3)。

(B ) 装置(2)。

(C) 装置(1)(3)。

(D ) 装置(2)(3).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C)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D )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3. 如图22.1所示,设s 1、s 2为两相干光源发出波长为λ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种介质(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2,且n 1〉n 2)射到介质的分界面上的P 点,己知s 1P = s 2P = r ,则这两条光的几何路程∆r ,光程差δ 和相位差∆ϕ分别为(A) ∆ r = 0 , δ = 0 , ∆ϕ = 0。

(B ) ∆ r = (n 1-n 2) r , δ =( n 1-n 2) r , ∆ϕ =2π (n 1-n 2)(C) ∆ r = 0 , δ =( n1-n 2) r, ∆ϕ =2π (n 1-n 2) r /λ 。

(D ) ∆ r = 0 , δ =( n 1-n 2) r , ∆ϕ =2π (n 1-n 2) r 。

4. 如图22。

2所示,在一个空长方形箱子的一边刻上一个双缝,当把一个钠光灯照亮的狭缝放在刻有双缝一边的箱子外边时,在箱子的对面壁上产生干涉条纹.如果把透明的油缓慢地灌入这箱子时,条纹的间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A) 保持不变. (B) 条纹间隔增加.(C ) 条纹间隔有可能增加. (D ) 条纹间隔减小.5。

用白光(波长为4000Å~7600Å)垂直照射间距为a =0。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docx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docx

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0448)在折射率n=1.50的玻璃上,镀上n' =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介质薄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1 600nm的光波干涉相消,对2 700nm的光波干涉相长。

且在600nm到700nm之间没有别的波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

**777. 8nm**( 0470)用每毫米有300条刻痕的衍射光栅来检验仅含有属于红和蓝的两种准单色成分的光谱。

LA知红谱线波长R在630nm-760nm的范围内,蓝谱线波长B在430nm-490nm 范围内,当光垂直入射时,发现在24. 46°角度处,红蓝两谱线同时出现。

(1)如果还有的话,在什么角度下还会出现这种复合谱线?(2)在什么角度下只有红谱线出现?** (1)红:10. 89° -13. 18° ;22. 2° -27. 13° ;34.54° -43. 15° ;49.11° -65. 78° ;70. 9° -90° 蓝:7. 41° -8.45° ;14.95° -17. 10° ;22. 77° -26. 17° ;31. 06° -36. 02° ;40.17° -47. 31° ;50.71° -61. 88° ;64. 56° -90°重叠部分:70. 9° -90° ;50. 71° -61.88° ;40. 17° -43. 15° ;22. 77° -27. 13°(2)10.89° -13. 18° **(0636)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S2P SIP r2 rl涉加强时最大强度Imax的比值。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100题(5套)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100题(5套)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光学知识:(1)现有一枚透镜,透镜类型未知,如图所示是不同方向的入射光束分别穿过透镜时的光路图,则该透镜是透镜,可以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小华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2)透明玻璃板前放一枚棋子,小华在A处看到棋子的像,在B处也看到了棋子的像(透明玻璃板与白纸垂直放置),则小华这两次看到的像的位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把蜡烛由C处移动到A处的过程中,像距不断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大小不断(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3.我们将红、绿、叫作光的三原色。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

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察觉,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的不可见光叫做。

4.如图所示,人的眼睛很像一架(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选填“实”或“虚”)像。

用眼过度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形成近视眼。

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二、单选题6.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光路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7.下面表示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B.C.D.8.观察水上风景的照片,总能看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冲洗的照片有质量问题B.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C.眼睛产生的感觉D.入射光线被反射掉了一部分9.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C.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振动也能发出声音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振幅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D.在常温下的空气中,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小11.如图是普通家庭住宅内的简易配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孔插座的右侧插孔不会使试电笔氖管发光B.图中a是电能表,b是空气开关C.当人发生触电时,空气开关会迅速切断电路D.空气开关“跳闸”后,可以立即闭合开关12.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有关现象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长啸声.山鸣谷应”一一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B.“真金不怕火炼”一一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D.“潭滴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13.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14.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B.C.D.1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16.阳光下,微风吹过天池湖,湖面上波光粼粼。

光的折射及透镜基础-教师版

光的折射及透镜基础-教师版

光的折射1.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正确答案:B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现在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1__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在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___2___.(选填“上升”或“下降”)正确答案:顺时针上升3.将两根筷子竖直插入一个注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插入水中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最后看到的情况是()A B C D正确答案:C4.手电筒发出的光垂直地照射到一个空的烧杯的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的光圈如图中虚线所示,把水倒入烧杯中,烧杯注满水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化为图中的()A B C D正确答案:B5.小浚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水,测得下表实验数据:(1)实验中会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___1_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2)当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___2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3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图中入射角α=60∘,则折射角γ=___4___°.(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当光从玻璃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将___5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正确答案:同一平面;小于;增大;30;大于6.在杯子中放一枚硬币,眼睛刚好看不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如图慢慢向杯中注入足够多的水,能不能看到硬币()A能B不能C都有可能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7.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A 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B 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C 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 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正确答案:B透镜及成像一、透镜的种类1. 透镜分两类:中间___1___、边缘___2___的是凸透镜,而中间___3___、边缘___4___的为凹透镜.如题图所示的玻璃元件被分成五部分.其中为凸透镜的是___5___部分,___6___部分是凹透镜.(选填序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字中间不需要用符号隔开)正确答案:厚薄薄厚134522.如图所示,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1)(2)(3)B(4)(5)(6)C(2)(3)(4)D(2)(6)正确答案:D3.有些老年人在看书或看报时,需带上老花镜,此时发现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而我们学生的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所以老花镜为___1___,近视镜为___2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正确答案: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4.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1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2___透镜.正确答案:凸凹5.干净的圆柱型玻璃杯,盛满纯净的水,装水的玻璃杯为___1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正确答案:凸透镜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正确答案:D2.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C水滴容易让阳光透过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正确答案:D3.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正确答案:D4.如图所示,太阳光从左上方射下来,在镜的附近放一小纸片,在纸片上可以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由此可以判断()A若纸片放在a处,则MN处放的是凸透镜B若纸片放在a处,则MN处放的是凹透镜C若纸片放在b处,则MN处放的是凸透镜D若纸片放在b处,则MN处放的是凹透镜正确答案:C三、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凹透镜对光线起___1___(会聚、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起___2___(会聚、发散)作用.正确答案:发散会聚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偏折方向更___1___ (“靠近”或“远离”)主光轴,显得___2___.(“会聚”或“发散”)正确答案:远离发散3. 在虚线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甲为___1___透镜,乙为___2___透镜正确答案:凸凹4.填上适当的镜子.(1)___1___(2)___2___(3)___3___正确答案: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正确答案:D6.往试管里注入清水,用橡皮塞堵住管口,留一稍大的空气泡.让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发现阳光透过空气泡在白纸上形成一橄榄状的暗影,如图所示,原因是:空气泡下的水相当于一个___1___对光线起___2___作用;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分析,阳光透过试管的其它部分,呈现在白纸上的是一条与试管___3___的亮线(选填:平行/垂直).正确答案:凹透镜发散平行四、凸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1.完成下列光路图.小明同学的答案:请判断小明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1)___1___ (2) ___2___ (3) ___3___(4)___4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正确答案:正确正确正确正确2.如图所示,MN为透镜L的主光轴,AB为一条从左边射向透镜后折射的光线,由此可以判定()A若L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L的焦点B若B点是L的焦点,则L一定不是凸透镜C若B点是L的焦点,AB的入射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D3.如图是自制的平行光的装置.实验时移动小水瓶的位置,当小灯泡位于水透镜的___1___处时,才会有平行光束从细缝中射出.正确答案:焦点4.矿井中所使用的矿灯(如图),优点是光柱射出去后非常集中,几乎相当于平行光,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则关于该灯头的镜头镜片和小灯泡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凸透镜,凸透镜前任意位置B凸透镜,焦点上C凹透镜,凹透镜前任意位置D凹透镜,焦点上正确答案:B五、凹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1.下列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图中,F是焦点,那么正确的图是()ABCD正确答案:D2.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各有一个透镜,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方框中填入的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有第___1___个和第___2___个.正确答案:133.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a)为凸透镜(b)为凹透镜B(a)(b)都为凸透镜C(a)为凹透镜(b)为凸透镜D(a)(b)都为凹透镜正确答案:D4.根据如图,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的情况判断,方框内的两个光学元件可能是()A两个凸透镜B两个凹透镜C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凹透镜在左,凸透镜在右D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凸透镜在左,凹透镜在右正确答案:C5.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正确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章光学一、简答题1、相干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知识点:相干光类型: A答:相干光产生的条件:两束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获得相干光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振幅分割法和波阵面分割法2、何谓光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使用凸透镜能不能引起附加光程差?请给出你的解释?知识点:光程光程差的物理意义类型:A答:介质折射率n和光在介质内走过的几何路程L的乘积nL叫光程,其物理意义是光程就是把光在媒质中通过的几何路程按相位差相等折合为真空中的路程.使用凸透镜不能引起附加的光程差3、什么是等厚干涉?什么是等顷干涉?试各举一例知识点:干涉的分类类型:A答:薄膜厚度d一定,光程差随入射角i 变化而变化,同一入射角i 对应同一干涉条纹级次,不同入射角对应不同条纹级次,这样的干涉叫等顷干涉。

入射角i一定(平行光入射),光程差随薄膜厚度d变化而变化,同一厚度对应同一干涉条纹不同厚度对应不同干涉条纹,条纹形状与薄膜等厚相同4、空气中的肥皂泡,随着泡膜的厚度的变薄,膜上将出现颜色,当膜进一步变薄并将破裂时,膜上将出现黑色,试解释之?知识点:薄膜干涉类型:B答:起初肥皂膜泡厚度很大,使得由泡膜上下表面产生的光程差大于光的相干长度,随着泡膜厚度变薄时,当在相干长度内以,泡膜上下表面反射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叠加,形成彩色条纹,当膜进一步变薄并将破裂时,厚度将趋于零,反射干涉消失,膜上出现黑色。

5、 大多数光学镜头上要镀一层增透膜,在计算增透膜产生的光程差时,并没有加上半波损失,为什么?知识点:多层介质的干涉 类型: A答: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薄膜,其折射率介于玻璃和空气之间,比玻璃的折射率小,比空气的折射率大,所以在增透膜的上下表面都有相位的突变,总的附加光程差为零,所以没有半波损失。

一、简答题1.什么是光的衍射现象?答: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大小比光的波长大得不多时,会偏离直线路程而会传到障碍物的阴影区并形成明暗变化的光强分布,这就是光的衍射现象。

知识点:光的衍射 类型:A2.简述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答: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经传播而在空间某点相遇时,也可相互叠加而产生干涉现象,称为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知识点: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类型:A3、什么是菲涅尔衍射、夫琅禾费衍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答:按光源、衍射物和观察屏三者之间的位置,可将光的衍射分为菲涅尔衍射、夫琅禾费衍射两大类,如果接收到的衍射条纹在有限距离称为菲涅尔衍射,如果收到的条纹在无限远处称为夫琅禾费衍射知识点:菲涅尔衍射、夫琅禾费衍射 类型:A4.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中,增大波长与增大缝宽对衍射图样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答:由中央明纹宽度b f x λ20=∆和其余明纹宽度bf x λ=∆可知,当增大波长,中央明纹和其余明纹宽度都会增大,当增大缝宽中央明纹和其余明纹宽度都会减小。

知识点:夫琅禾费衍射 类型:B5.什么是光栅衍射中的缺级现象?答:光栅衍射条纹是由N 个狭缝的衍射光相互干涉形成的,对某一衍射角若同时满足主极大条纹公式和单缝衍射暗纹公式,那么在根据主极大条纹公式应该出现主明纹的地方,实际不出现主明纹,这种现象称为缺级。

知识点:光栅衍射类型:A6.光栅衍射和单缝衍射有何区别?答:单缝衍射和光栅衍射的区别在于1.光栅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等间距等宽度的狭缝组成,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调制下的多缝干涉;2.从衍射所形成的衍射条纹看,单缝衍射的明纹宽,亮度不够,明纹与明纹间距不明显,不易辨别。

而光栅衍射形成的明纹细且明亮,明纹与明纹的间距大,易辨别与测量。

知识点:单缝衍射光栅衍射类型:B6、简述何谓自然光?答:光是电磁波,包含各个方向的光振动,如果没有哪一个方向的光振动占优势,这样的光称为自然光。

知识点:自然光概念类型:A7、简述何谓偏振光?答:光是电磁波,包含各个方向的光振动,如果只一个方向的光振动,这样的光称为偏振光。

知识点:自然光概念类型:A8、简述何谓部分偏振光?答:光是电磁波,包含各个方向的光振动,如果某一个方向的光振动占优势,这样的光称为部分偏振光。

知识点:自然光概念类型:A9、简述布儒斯特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发生该现象的条件是什么?二、选择题1、来自不同光源的两束白光,例如两束手电筒光照射在同一区域内,是不能产生干涉图样的,这是由于( )(A) 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B) 两光源发出不同强度的光(C) 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是相干光源 (D) 不同波长的光速是不同的 知识点:相干光 类型: A 答案:(C )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 ):(A) 分波阵面法双光束干涉 (B) 分振幅法双光束干涉(C) 分波阵面法多光束干涉 (D) 分振幅法多光束干涉知识点:光干涉的分类 类型: A 答案:(A )3、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知识点:光程 类型: A 型 答案:(C )4、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传播时,正确的描述是( ):(A) 波长不变,介质中的波速减小 (B) 介质中的波长变短,波速不变(C) 频率不变,介质中的波速减小 (D) 介质中的频率减小,波速不变 知识点:光波的特征量 类型: A 答案:(C )5、如图所示,折射率分别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1n 和3n ,且21n n <,32n n >,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的光程差是( ):(A) e n 22 (B) 222λ-e n (C) λ-e n 22 (D) 2222n e n λ-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A)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B)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7、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 则A 、B 两点光振动位相差记为ϕ∆, 则( ) (A) 当23λ=l ,有πϕ∆3= (B) 当n l 23λ=,有πϕ∆n 3= (C) 当n l 23λ=,有πϕ∆3= (D) 当23λn l =,有πϕ∆n 3=[ ] 知识点:光程 相位差 类型: B 答案:(C )8、一束波长为λ的光线,投射到一双缝上,在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那么对应于第一级暗纹的光程差为:(A) λ2 (B) 2λ (C) λ (D) 4λ[ ]知识点:光程差的计算 类型: A 答案:(B )9、在空气中做光的双缝实验,屏幕E 上的P 点处是明条纹。

若将缝S 2盖住,并在S 1S 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放一面反射镜M ,其它条件不变(如图),则此时( ):(A) P 处仍为明条纹 (B) P 处为暗条纹(C) P 处于明、暗条纹之间 (D) 屏幕E 上的P 无干涉条纹知识点:光程综合 类型: A 答案:(B )10、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正确的叙述是( ):(A) 增大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也随之增大(B) 增大缝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距增大(C) 频率较大的可见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 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入水中,干涉条纹间距变大知识点:杨式干涉的原理 类型: A 答案:(B )11、用白光(波长为400 nm ~760 nm)垂直照射间距为mm .a 250=的双缝,距缝50 cm 处放屏幕,则观察到的第一级彩色条纹和第五级彩色条纹的宽度分别是( ):(A) 3.6×10-4m ,3.6×10-4m (B) 7.2×10-4m ,3.6×10-3m(C) 7.2×10-4m ,7.2×10-4m (D) 3.6×10-4m ,1.8×10-4m知识点:双缝干涉 类型: C 答案:(B )12、用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如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上侧缝上,此时中央明纹的位置将( ):(A) 向上平移且条纹间距不变 (B) 向下平移,且条纹间距不变(C) 不移动,但条纹间距改变 (D) 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知识点:双缝干涉 类型: B 答案:(A )1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单缝宽度为t , 双缝间距离d ,双缝与屏距离为d’,下列四组数据中哪一组在屏上可观察到清晰干涉条纹:(A) t =1 cm, d =0.1 cm, d’=1 m (B) t =1 mm, d =0.1 mm, d’=10 cm(C) t =1 mm, d =1 cm, d’=100 cm (D) t =1 mm, d =0.1 mm, d’=100 cm 知识点:双缝干涉 类型: B 答案:(D )14、光波从光疏媒质垂直入射到光密媒质,当它在界面反射时,其( ):(A) 相位不变 (B) 频率增大 (C) 相位突变 (D)频率减小 知识点:光的半波损失 类型: A 答案:(C )15、如图所示, 薄膜的折射率为2n ,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1n ,透射介质为3n ,且321n n n <<,入射光线在两介质交界面的反射光线分别为(1)和(2),则产生半波损失的情况是( ):(A) (1)光产生半波损失, (2)光不产生半波损失(B) (1)光 (2)光都产生半波损失(C) (1)光 (2)光都不产生半波损失(D) (1)光不产生半波损失,(2)光产生半波损失知识点: 薄膜干涉 半波损失 类型: A 答案:(B )16、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

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 ):(A) λπ/e n 24 (B) λπ/e n 22 (C) λππ/e n 24+ (D) λππ/e n 24+- 知识点: 襞尖干涉 类型: A 答案:(A )17、由两块玻璃片(7511.n =)所形成的空气劈尖,其一端厚度为零,另一端厚度为0.002cm ,现用波长为7000 Å的单色平行光,从入射角为30︒角的方向射在劈尖的表面,则形成的干涉条纹数为( ):(A) 27 (B) 56 (C) 40 (D) 100知识点:襞尖干涉 类型: A 答案:(A )18、如图所示, 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柱之间的距离为L,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滚柱之间的距离L变小,则在L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A) 数目减少,间距变大(B) 数目不变,间距变小(C)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D) 数目减少,间距不变知识点:襞尖干涉类型: A 答案:(B)19、在图所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 ):(A) 全明(B) 全暗(C) 右半部明,左半部暗(D) 右半部暗,左半部明知识点:等厚干涉类型:A20、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点的( )(A) 振动振幅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