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雷达系统(第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雷达系统原理PPT课件

雷达系统原理PPT课件
旁瓣旁瓣电平为主瓣电平与最大旁瓣电平之差脉冲波束宽度脉冲宽度是指在主瓣中辐射功率密度为最大辐射功率密度3db的一半的角也被称为半值宽度雷达无线电波特性雷达的无线电波略沿地表方向传播主要视线
雷达系统原理
什么是雷达系统?
• 雷达是从天线发射称为微波的甚高频无线电波的导航设备。发射 的无线电波经过 目标(如其他船,浮标,小岛等)反射回来,并 通过相同的天线接受后转换为电 信号。再将这些电信号发送给显 示单元进行显示。雷达使在夜晚或大雾的情况下 发现视线以外的 目标成为可能,并可以使船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 由于天线发射 的同时在旋转,这样就使本船周边的情况便一目了然。 雷达发射 的微波信号被称为脉冲信号,发射和接收这些信号是交替进行的。 一次 360 度的旋转就有上千的脉冲信号被发射和接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关于 SART雷达应答器
• 根据 GMDSS(全球遇险与安全系统)要求,IMO/SOLAS 类型的 船必须配备 SART。当船遇险时,SART 可以自动发出信号,所以 其他船或飞机就可以确定 遇险船的位置。若本船配备了波段的雷 达,并且 8 英里内有船遇险,SART 可以 指引雷达回波到遇险船。 该信号包括了 12 扫频,并在 9.2 到 9.5GHz 的频段传输。 根据距 离的不同,SART 具有 2 种扫频时间,由慢(7.5μs)到快(0.4μs) 扫描或反 之亦然。当接收到该信号时,屏幕上出现一条总长为 0.64 海里被 12 个点平均的 线。最近的 SART 的光点指示遇险船 的位置。当本船接近 SART 1 海里以内时, 雷达上显示快速闪烁 的扫描信号,并有一根单薄的线连接 12 个光点。
弱反射目标
• 目标反射的回波强度不仅取决于与目标间的距离,目标的高度或 尺寸,还要取决 于目标的材料和特性。具有低发射或入射角的目 标,如 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船和木制船发射的都不好。所以, 必须注意 FRP 船,木船或沙,沙洲,泥礁等 物体都是弱反射目 标。 由于与海岸线的距离等,本船在雷达图像上看起来比实际的 海岸线要远,当船周 围有弱反射目标时,应更加谨慎。

雷达子系统02

雷达子系统02

(5) 极化形式
为了抗干扰,一般采用线极化/圆极化转换形式。
(6) 方位信号增量脉冲数
增量脉冲数NP决定了天线提供的可辨认的最小方位 角度,该最小方位角度θο即为方位量化单元。 θο =360˚/NP 目前交管雷达的方位单元数一般为4096。
3、发射机性能
1)脉冲宽度τ 2)脉冲重复频率 F 3)发射功率PT
图2.1 近似的垂直余割平方波束
2、特点 、 波导隙缝天线的特点: 1)容易实现理想的振幅分布,方向性图较 好(旁瓣可达-30dB); 2)频带较宽,风阻较小,转速均匀,驱动 功率低; 3)天线长度LA受到波导中脉冲信号过渡特性的 限制; 4)在结构上实现极化转换困难。
抛物面天线特点: 1)易于实现极化 2)风阻大,转速不均匀,旁瓣电平大(>-27dB)
第2章 雷达子系统 章
第2章 雷达子系统 章
2.1 交管雷达的功能与组成
一、基本功能与特点 1、主要用途 、
(1)监视 ) 监视管理水域内的船舶航行及违章行为,监视航路标 志及锚泊状况; (2)导航 ) 引导船舶进出港及锚泊,保证船舶雾航、夜航安全, 提高船舶营运效率; (3)提供信息 ) 包括向港航部门提供有关船舶航行的信息,协助进行 船舶调度、港区作业、航道工程、海难救助等。
(2)方位分辨力 )
表示雷达区分同一距离上的相邻两个目标的能力。 主要取决于:雷达天线水平波速宽度、方位量化精 度和显示分辨率。 范围:一般为0.2º-0.5º。
四、技术性能
雷达的技术性能表征雷达整机和各分机的技术 特性和质量指标,是实现使用性能的技术保证。 1、工作波长(射频工作波长) 、工作波长(射频工作波长) 交管雷达依据使用性能的不同要求选择工作波长。 主要考虑的因素:分辨率、探测能力、抗干扰等。 主要应用的波长:3cm,高分辨力; 10cm,高的抗雨雪衰减能力。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课件

雷达原理与系统PPT课件


收发开关
发射机
激励器/同步器
线
保护器
接收机/信号处理机 显示/录取设备
天线:将高功率发射信号辐射到特定空间,从特定空间接收相应的目标回波 信号
收发开关/保护器:发射状态将发射机连通天线,接收机输入端闭锁保护; 接收状态将天线连通接收机并对输入信号限幅保护,发射机开路
发射机: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频率和相位产生大功率电磁波 接收机/信号处理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解调目标回波中的信息 激励器/同步器:产生和供给收发信号共同的时间、频率、天线指向等雷达
n
发射信号载频
t 发射信号相位调制
雷达接收点目标信号
sr t st tr At A t tr , t tr rect t nTr tr , e j(ttr )ttr
各种传播损耗引起的振幅衰减 n
tr 2R c ,由目标距离R引起的传播时间迟延
1.1 雷达的任务
f0
f0
fm
B
dBc
P(f0) 例如:在频谱仪上测得主信号功率为20dBm,
测量带宽为100Hz,在偏离1KHz处噪声功率
为50dBm,则相噪为90dBc
P(f0-fm)
P(f0+fm)
f
f0-fm f0 f0+fm
2.3 单级振荡和主振放大式发射机
2.3.1 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射频振荡器:磁控管振荡器,微波三极管振荡器,固态振荡器等
窄脉冲,重频时变,诱饵发射等
接收机、信号处理抗干扰:接收机抗饱和,重频、脉宽鉴别,MTI,MTD,积累检测,恒
虚警,宽限窄,前沿跟踪等
隐身与反隐身
隐身:通过形体设计和材料选择降低目标的RCS()

雷达原理ppt课件68页PPT知识讲解

雷达原理ppt课件68页PPT知识讲解

雷达对抗的重要性
取得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典型战例1: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地登陆,盟军 完全掌握了德军德40多不雷达的参数何配置, 通过干扰何轰炸,使德军雷达完全瘫痪。盟军 参战的2127艘舰船,只损失了6艘。 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凭借高技术优势,在战争 的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各种电子对抗手段,使伊 军的雷达无法工作、通信中断、指挥失灵。双 方人员损失为百人比数十万人。
电子战(EW)的含义
电子战是敌我双方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破 坏敌方武器装备对电磁频谱、电磁信息 的利用或对敌方武器装备和人员进行攻 击、杀伤,同时保障己方武器装备效能 的正常发挥和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军事 行动。
电子战(EW)的含义
传统的电子战: 电子对抗(ECM),包括电子侦察、干扰、
隐身、摧毁。 电子反对抗(ECCM),包括电子反侦察、
先看几个著名的电子战经典战例:
——1982年6月9日,叙以贝卡谷地之战,以军一方面用 RC-707电子战飞机施放强烈电子干扰,同时用E-2"鹰眼" 空中预警机掩护导航,用"标准"和"狼"式反辐射导弹将叙 军苦心经营10年的19个导弹基地全部摧毁。
——1986年4月美军空袭利比亚。"软杀伤"与"硬摧 毁"手段紧密结合,双管齐下,仅仅12分钟就完成了代号 为"黄金峡谷"的军事行动,被称为"外科手术式"的攻击战, 使利比亚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
处于抗干扰和反侦察地需要,许多雷达具有改变发射 信号的载波频率、脉冲重复频率、脉冲波形或者其它调 制参数,变化的时间可能在秒、毫秒甚至脉间。 信号威胁程度高、反应时间短
2)近年的分类方法
电子干扰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2024鲜版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2024鲜版

雷达抗干扰与隐身技术探讨
2024/3/27
15
常见干扰类型及抗干扰措施
有源干扰
通过发射与雷达信号相似的干扰信号,使雷达难以区分目标回 波和干扰信号。
无源干扰
利用反射、散射等方式,使雷达信号偏离目标或产生虚假目标。
2024/3/27
16
常见干扰类型及抗干扰措施
01
02
03
信号处理技术
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 如脉冲压缩、动目标检测 等,提高雷达抗干扰能力。
2024/3/27
36
《雷达基本工作原理》PPT课件
$number{ 01}
2024/3/27
1
目 录
• 雷达概述 • 雷达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 雷达探测目标与定位技术 • 雷达抗干扰与隐身技术探讨 • 新型雷达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 总结回顾与课程安排建议
2024/3/27
2
01 雷达概述
2024/3/27
3
雷达定义与发展历程
03
通过发射宽带信号和接收回波信号,实现距离向 高分辨率。
25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原理及优势分析
• 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得到 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
2024/3/27
26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原理及优势分析
1 2
高分辨率 SAR成像技术可获得米级甚至厘米级的高分辨率 图像。
学术期刊
01
推荐学生阅读《雷达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学报》等学
术期刊,了解雷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网络课程
02
推荐学生参加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等网络平台上的雷
达相关课程,拓宽知识面。

电子对抗原理--雷达系统结构-信号处理 ppt课件

电子对抗原理--雷达系统结构-信号处理  ppt课件

Pi max D(dB) 10lg Pi min
式中 Pi max 为接收机不发生过载允许输入的最大信 号功率,Pi min 为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
接收机增益
接收机增益指输出信号功率与输入信号 功率之比,如下式所示:

po G pi
式中 po 、pi 分别为输出信号功率和输入 信号功率。
接收机增益控制
CLK
10MHz OSC 8xRocketIO
SPI
串行 FLASH
FPGA
TMS320C6748B ZCEA4 456MHz
IO
FPGA
FPGA
XC6SLX150T FGG676
XC6VLX240T-1FFG1156I
EMIF IO
XC6VLX240T-1FFG1156I
IO EMIF
TMS320C6748B ZCEA4 456MHz
雷达面临的威胁及对抗措施



电子干扰 反辐射武器: 反辐射导弹、反辐射无人驾驶飞机 超低空飞行器: 具有掠地、掠海能力的低空、超低空飞机和巡航 导弹 隐身飞行器: 隐身飞机、隐身无人机、隐身巡航导弹、隐身舰 船等,雷达散射面积比常规兵器小20~30dB
雷达对抗措施
低截获概率: 低截获概率雷达(伪随机信号,降低发射功率)、 双(多)基地雷达 波形捷变、频率捷变、极化捷变、超低副瓣 超宽带(UWB)雷达、毫米波雷达 对抗电子干扰:空域滤波、副瓣对消、副瓣逆影 对抗反辐射武器: 控制开关机时间、使用雷达诱饵、双(多)基地雷 达 对抗超低空飞行器: 机载雷达、气球载雷达、毫米波雷达等 对抗隐身飞行器: 米波雷达、 双(多)基地雷达
接收机噪声



雷达接收机噪声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 内部噪声 外部噪声 内部噪声主要由接收机中的馈线、放电保护器、 高频放大器或混频器等产生。接收机内部噪声 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振幅和相位是随机的, 通常称为“起伏噪声”。 外部噪声是由雷达天线进入接收机的各种人为 干扰、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宇宙干扰和天线 热噪声等,其中以天线热噪声影响最大。

雷达介绍PPT课件

雷达介绍PPT课件
方位360o L波段(1~2G)
05.12.2020 22
四、雷达的应用
3、引导指挥雷达(监视雷达)
能对多批次目标同时检测 测量目标的精度和分辨力较高
S波段(2~4G)
05.12.2020 23
四、雷达的应用
4、火控雷达
作用距离小 测量精度高
05.12.2020 24
四、雷达的应用
5、制导雷达
三、雷达的发展历史
•60年代,电扫描相控阵天线。美国AN/SPS-33防空相控阵雷 达工作于S波段(2G~4GHz,10cm),方位机械扫描,仰角 电扫描。 •1964年,美国装置了第一个空间轨道监视雷达,用于监视人 造地球卫星或空间飞行器。 •60年代,NRL美国海军实验室研制成探测距离在3700km以 上的“麦德雷”高频超视距雷达,首先证明了超视距雷达探 测飞机,弹道导弹和舰艇的能力,还能确定海面状况和海洋 上空风情的能力。
四、雷达的应用
10、气象雷达
05.12.2020 32
四、雷达的应用
11、空中管制雷达
05.12.2020 33
四、雷达的应用
12、合成孔径雷达
05.12.2020 34
四、雷达的应用
13、宇航应用
05.12.2020 35
四、雷达的应用
14、其它 ➢测高雷达 ➢雷达引信 ➢探地雷达 ➢防撞雷达
05.12.2020 15
三、雷达的发展历史
•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在70年代得到新 的发展。 •70年代中期,合成孔径雷达的计算机成像。装在卫星的合成孔 径雷达获得分辨率25×25m的雷达图像,1cm波段的机载合成 孔径雷达可以达到0.09m2的分辨率。 •70年代越南战争后期,出现用甚高频(VHF)雷达探测地下坑 道。 •空间应用方面,雷达用来帮助“阿波罗”飞船在月球着陆,在 卫星方面被用作高度计,测量地球及其表面的不平度。 •70年代,“丹麦眼镜蛇”雷达是一部又代表性的大型高分辨率 相控阵雷达,美国将该雷达用于观测,跟踪苏联勘查加半岛下 靶场上空的多个再入弹道导弹的弹头。

雷达原理ppt课件68页PPT知识讲解70页PPT

雷达原理ppt课件68页PPT知识讲解70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雷达原理ppt课件68页PPT知识讲解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幅频响应:H () K S() ,K 为常数 K 0
幅频与信号幅度谱相同
相频响应:() () t0
相频是信号相位取反(共轭)并附加线性相位
时间的恒定延时
8
2021/3/18
匹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幅频响应特性
幅频响应:H () K S() ,K 为常数 K 0
匹配滤波器幅频特性 = 信号幅频特性
S ( )
物理意义
信号谱分量通过匹配滤波器时
获得较大增益;
信号
噪声
噪声为均匀谱与 H () 不匹配
而被抑制
最大限度地保留信号能量,抑制噪声
So No
9
2021/3/18
匹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相频响应特性
相频响应:
匹配滤波器的相频与信号相频相反,附加线性相位项t0
y(t) 1 H () e j () S () e j ()e jtd
LTI
s(t)
g (t )
ni (t)
① s(t) FT S() g(t) FTG()
LTIG() S() H ()
IFT g(t) 1 S ()H ()e jtd
2
设 t t0时,g(t) 输出为最大值 -> 最大输对出1信负载号功率:So g(t0 ) 2
4
2021/3/18
白噪声条件下的匹配滤波器
噪声持续时间无限长,在 (0,ts ) 内不能获得最大输出。
So No
13
2021/3/18
性质①
匹配滤波器性质
➢ 匹配滤波器是在输入是已知信号加白噪声的情况 下,使峰值输出信噪比达到最大的最佳线性滤波 器,与信号的波形有关;
➢ 最大输出信噪比=信号能量/噪声功率谱密度,它 与信号的波形及白噪声的统计分布律无关。
max
2E N0
✓ 匹配滤波器与信号形式有关
✓ 输出最大信噪比与信号能量有关,与信号 形式无关
7
2021/3/18
匹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匹配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H () KS*()e jt0
H () e j ()
S () e j ()
H () e j () K S () e j ()t0
5
2021/3/18
白噪声条件下的匹配滤波器
根据许瓦兹不等式: x() y()d 2 x() 2d y() 2d
当且仅当 x() Ky*()时,取等号
So g(t0 ) 2
1
2
2
S ()H ()e jt0 d
No
No
N0 H () 2d
4
信号能量
1
So 2
S ()e jt0
第二章 雷达信号检测
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研究背景
① 信号受传播、反射影响呈现的不规则性 ② 噪声和外来各种杂乱对信号的随机性干扰 检测理论:获取目标回波的最佳处理方法
前提 雷达信号的检测是雷达最基本的任务。 估值理论:精确测定回波参量方法
研究方法——数学统计方法
(个别)观察随机量结果不规则,而观察的 规律性
2
d
H () 2d
2E
No
N0 H () 2d
4
N0
当且仅当
H
()
K
S ()e jt0
*
KS * ( )e
jt0时,上式取等号
6
2021/3/18
白噪声条件下的匹配滤波器
当LTI系统的传递函数为H () KS*
最大输出信噪比:
So No
1
2021/3/18
第二章 雷达信号检测
2.1 匹配滤波与相关接收 2.2 雷达信号最佳检测 2.3 二进制积累 2.4 恒虚警率处理
2
2021/3/18
背景
雷达方程
Rmax
PtG2 2 (4 )3 Smin
1 4
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 与接收SNR有关
(接收机发现目标所需SNR Rmax )
2021/3/18
可物理实现的匹配滤波器
匹配滤波器的物理实现
系统冲激响应为h(t) 0,若 t 0 因果系统或可物理实现的系统
t0
设s(t)为时间有限实信号,且s(t) 0,当
t ts
h(t)
h(t)
反折
h(t)可因果实现 h(t) 0,当t 0
t0 ts 通常取 t0 ts
当 R 一定时,S N 检测能力
提高SNR的方法
① Pt 受限于功率管,传输系统功率承受能力 ② 降低接收机噪声 取决于高频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③ 信号处理 匹配滤波等
3
输入为信号+噪声,
使输出信噪比最大
2021/3/18
白噪声条件下的匹配滤波器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噪比 So No
2
物理意义
1 S () 2 e d j () ()t 1 S () 2 e j(tt0 )d
2
2
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通过匹配滤波器后,在某一特定时刻全
部同相相加,从而获得最大信号输出;
而噪声的各频率成分的相位是随机的,与滤波器的相频特性
之间无任何确定关系,不能同相相加。
10
So No
14
2021/3/18
匹配滤波器性质
性质② 匹配滤波器对时延信号具有适应性。
系统输出 So
No
的条件是:H () KS*()e jt0 ,即:
max
匹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是接收信号频谱的共轭,并
即 t0 大于等于信号长度 12
h(t) 延时
2021/3/18
可物理实现的匹配滤波器
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h(t)
Ks*
(t0
0,
t),
0t 其余
t0
匹配滤波器仅在 (0,t0 ) 内对信号响应
若信号在 (0,ts ) 内存在,且 ts t0时,信号在滤波响应 时间内全部通过滤波器,即获得最大输出。
② 滤波器输出的平均白噪声功率:
什么是白噪声? 均值 为零,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N0 2 。
平均输出噪声功率为:No
N0
4
H () 2d
③ 滤波器输出端信噪比
使峰值信号功率与平均噪声功率之比
So g(t0 ) 2
1
2
2
S ()H ()e jt0 d
No
No
N0 H () 2d
4
如何设计 H () ,使So No最大? 匹配滤波器设计问题
2021/3/18
匹配滤波器的时域特性分析
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h(t) 1 H ()e jtd
2
根据匹配滤波器频率响应 H () KS*()e jt0,得:
h(t) K S * ()e d j(t0t)
2
h(t) K
s* (t1 )
(t1
t0
t )dt1
K
s* (t0
t)
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是输入信号s(t)镜像s*(t)与共轭, 并有一个时延 t0 ,再乘上一个简单的增益常数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