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解剖讲述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肝脏功能及解剖学结构分析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的化学实验室和代谢中心。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泌胆汁、负责血糖的调节、合成蛋白质、代谢脂肪、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
在人体内,肝脏是最重要和最繁忙的器官之一,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肝脏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
一、肝脏解剖学结构肝脏的重量约为1.2-1.5kg,位于腹膜腔内,分为左、右、中三个叶,右叶最大,左叶次之,中叶最小,其中右叶占肝脏总重量的60%左右。
肝脏外表呈三角形,稍微隆起,下表面为平坦的底面,上表面呈不规则凸面,各裂隙浅深不一,隔以许多次级的小叶,每个小叶由同心排列的肝细胞构成,每个肝细胞的周围都有毛细血管,形成了肝窦。
肝脏的血管很丰富,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进入肝窦,牵涉到的静脉形成肝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
这些血管在肝窦中形成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内的净化作用,毒素、废物和过多的细胞代谢产物被分解和排出。
肝脏将大部分药物和生物化学物质处理掉,并将其转化为身体能够利用的形态或排泄出体外。
二、肝脏的功能1.分泌胆汁肝脏是人体内唯一的胆汁合成脏器,每天可分泌约500毫升的胆汁,经过胆囊逐渐储存,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将胆汁送入小肠,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脂肪、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
2.负责血糖的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是由肝脏进行调节和维持的。
当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时,肝脏会释放糖原储备,将其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液中,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肝脏会转化这些多余的葡萄糖为糖原储备,维持血糖平衡。
3.合成蛋白质肝脏负责合成人体内的许多蛋白质,如凝血因子、白蛋白和胆红素等。
这些蛋白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4.代谢脂肪肝脏的代谢作用包括脂肪代谢。
当人体内的脂肪摄入过多时,肝脏会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中,以供能源使用。
5.解毒和存储维生素、矿物质等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能够处理和中和许多有害的毒素和废物。
《肝脏解剖生理课件》

3 肝癌
指由肝细胞恶性转化而成的细胞或来自别的器官的细胞经过转移而到达肝脏后继续生长 繁殖形成肿瘤。
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简 便易行、可多次重复检查的肝脏 疾病筛查和诊断方法。
肝移植
肝病晚期患者通常通过肝移植来 治疗。
MRI检查
MRI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最常用 的影像学手段之一。
1 自主神经系统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主要 通过肝动脉入肝,而副交感神经则主要通过 门静脉入肝。
2 内分泌系统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可合成和分 解大量激素物质,调节各种代谢过程。
肝脏的代谢功能
葡萄糖代谢
肝脏合成和储存大量糖原,对血 糖水平进行调节。
脂肪代谢
肝脏参与胆固醇代谢和脂肪酸合 成、氧化等过程。
胆囊和胆管
胆囊为长约8厘米,位于肝下 缘胆囊窝内的存储胆汁器官; 胆道由肝内、外胆管、胆囊 组成。
肝脏内的血管系统
1
肝动脉
2
肝动脉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肝脏,占
用所有血液容量的20%。
3
门脉
门脉输送含有营养和其他物质的血液到 肝脏,占用所有血液容量的80%。
肝静脉
肝静脉从肝脏收集所有排泄产物。
肝脏的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
大小
成人的肝脏重量约为1.2-1.5千克,大小约为2025厘米长,14-18厘米宽,10-12光滑。
肝脏的血液供应和排泄系统
门静脉系统
门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分 布丰富的免疫细胞,代谢物质交 换,血液净化等。
胆道系统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通过内、外胆 管进入十二指肠,起到排泄代谢 废物、乳化脂肪等作用。
肝胆解剖知识点总结

肝胆解剖知识点总结一、肝脏的解剖结构1、位置: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上接膈膜,下靠近胃及肠道,向后凸起。
肝脏的上下边缘分别与膈上下缘相平行。
2、形状:肝脏呈楔形,上面宽而下面窄,前后缘后凸,左侧缘呈锐角,右侧缘呈圆角。
3、重量:成年人肝脏重约1500~2000克。
4、解剖结构:肝脏由左、右两叶组成,中间有肝门和韧带。
(1)肝门:肝门位于肝脏的中央,包含肝动脉、门脉和胆囊的出口。
(2)左、右叶:左叶大于右叶,左叶下缘有3个凹陷,为胆囊、血管、肝周纤维组成的三角区。
(3)肝脏的内部结构:肝细胞构成的肝小叶,由肝中央静脉和肝组织相交织的肝窦组成。
二、肝脏的功能1、代谢功能:肝脏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是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器官。
2、解毒功能:肝脏可以将体内的有害物质转化或排泄,是重要的解毒器官。
3、合成功能:肝脏可以合成尿素、胆汁酸、胆固醇、蛋白质等物质,并储存各种营养物质。
4、排泄功能:肝脏可以排泄体内消耗过多的代谢产物、代谢废物和药物残留。
5、免疫功能:肝脏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三、胆囊的解剖结构1、位置:胆囊位于肝右叶的下缘,隐藏于肝的下表面之下。
2、形状:胆囊呈梨形,一端狭尖为底部,另一端圆钝为颈部。
3、容量:成年人胆囊的容量大约为50ml。
4、结构:胆囊由颈、体、底三部分组成。
颈部与囊肝管相连,底部与胆囊管相连。
四、胆囊的功能1、储存胆汁:胆囊储存由肝脏合成的胆汁,当食物摄入时,胆囊可以收缩排放胆汁。
2、浓缩胆汁:胆囊可以对胆汁进行浓缩,使其浓度提高,以满足消化脂肪的需要。
3、排放胆汁:当胆囊收到胆囊管的信号时,可以通过肌肉收缩将胆汁排出,用于消化脂肪和清洁肝脏。
五、肝胆血管的解剖结构1、门静脉:从腹腔器官将含有营养物质和荷尔蒙的血液输送到肝脏。
2、门脉:将含有养分、氧气和代谢产物的血液从肝脏输送到全身。
3、肝动脉:为肝脏供应氧气、营养和激素的血液。
4、肝静脉:将含有代谢产物和废物的血液从肝脏排出,输送到全身。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正常肝脏解剖及组织结构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它的重量约
为1500克,占据了腹腔的大部分空间。
肝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如合成胆汁、代谢蛋白质和糖类、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解毒和排泄等。
一、肝脏的外部结构
肝脏呈橡皮筋形,由左、右两个叶组成。
右叶较大,位于心脏的下方,左叶较小,位于心脏的左上方。
肝脏的上表面呈现光滑的圆顶形,称为圆
顶面;下表面呈现凹陷的形状,称为凹陷面。
肝脏的前缘与腹壁相连,后
缘紧邻胃、十二指肠及胰腺。
二、肝脏的内部结构
1.肝叶
肝脏的两个叶之间有间叶隔分隔。
肝脏内部的组织结构由肝小叶组成,每个肝小叶都是由数百个肝细胞群组成的。
肝细胞是肝脏最基本的生物学
单位,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分泌胆汁,将胆汁输送到肝小管中,最终汇集
成胆管。
2.血液供应
3.胆汁系统
肝细胞产生的胆汁通过肝小管排泄到胆管中,最终经过胆总管进入十
二指肠。
胆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胆盐、胆固醇、磷脂等,它在消化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淋巴系统
肝脏还有一套独立的淋巴系统。
它将排泄物和细菌从肝脏引流到周围的淋巴结,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神经系统
总的来说,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对维持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肝脏的正常解剖和组织结构对于我们理解其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肝脏的解剖ppt课件

储存功能
肝脏可以储存铁、维生素等物 质,以备不时之需。
02 肝脏的解剖结构
肝脏的表面结构
01
02
03
04
肝脏位于腹腔内,紧靠胸骨后 方。
肝脏表面被一层致密结缔组织 覆盖,称为“肝包膜”。
肝包膜上有许多韧带和脂肪组 织,将肝脏与周围器官连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 “肝裂”分隔。
肝脏的内部结构
常见肝脏疾病的防治
肝炎
休息、饮食调整、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
病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预 防并发症
脂肪肝
戒酒、减肥、调整饮食、药物 治疗
肝癌
手术切除、放化疗、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肝脏手术及术后护理
手术类型
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射频消融 术等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饮食调整、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
肝脏的主要血管包 括“门静脉”、“ 肝动脉”和“下腔 静脉”。
肝动脉为肝脏提供 氧气和营养。
“胆管”负责将胆 汁从肝脏输送到胆 囊和胆道。
03 肝脏的组织结构
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呈多边形或类圆形,直径约 1-2mm。
肝小叶由中央静脉、肝细胞、 胆小管和Disse间隙组成。
肝小叶周边由结缔组织形成的 界膜包围,保护肝小叶不受损 害。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肝脏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肝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需要加强。
肝脏疾病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加有效和安全。
肝脏疾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
肝胆解剖学知识点总结

肝胆解剖学知识点总结一、肝脏的解剖结构1. 肝脏的位置和外形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呈楔形,上窄下宽。
左侧为锐角,右侧则有一个圆钝的外缘。
2. 肝叶的构成肝脏由左右两叶组成,右叶又分为前叶和后叶。
每个叶内有很多的肝小叶,犹如发泡水泡一样。
3. 肝窦和肝藏管系肝脏内有较为复杂的管系:肝纤维支架支撑着和包裹着肝小叶,包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在肝小叶内,可见由肝中动脉和门静脉排列成果实状的肝内窦状结构,而这些窦状结构汇入中心静脉,形成小肝叶再汇入肝静脉。
4. 肝门区结构肝门区是指肝脏中所有的管道汇合处,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胆道。
在肝门区结构中,门静脉、肝动脉和胆囊管结合处为维尔森三角。
5. 肝脏的功能肝脏是个重要的代谢器官,它有着非常多的生理功能:原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排泄代谢。
此外,肝脏还有很多与调节机体内环境相关的功能。
二、肝脏的血液供应1. 肝脏的血液供应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动脉侧,主要通过肝动脉供血;②静脉侧,主要通过门静脉供血。
2. 肝门静脉门静脉是肝的主要提供血液的动脉,占据了肝脏总血流量的75% - 80%。
3. 肝内血管系统肝内血管系统主要包括肝中动脉、门静脉和肝动脉。
它们在肝小叶内形成彼此交叉的分支网,更好地保障了肝小叶内的毛细血管的供血。
三、肝的解剖形态1. 肝实质及血管系统肝实质主要包括实质脉管系统和胆道系统,以及与之形成的胆小管-肝窦-内胆管系统。
而这些系统是血管系统的支持和血管系统用来传递新的营养和废物代谢产物的工具。
2. 肝叶的结构和功能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生化功能、排泄功能、免疫功能、代谢功能和生理调节功能。
同时,每个肝小叶也拥有这些功能。
其结构和功能皆由肝窦来提供便利的通道。
3. 肝脏的神经支配肝脏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所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改变肝血管的张力来调节肝脏的血液供应。
四、胆囊的解剖结构1. 胆囊的位置和形态胆囊为一个类似梨形的囊袋状结构,位于肝脏的下表面。
肝脏解剖及正常超声表现

1
一、肝脏的解剖概要
• 肝脏呈楔形,上面呈光滑圆顶形,下面 凹陷不平,有左、右纵沟和中间一条横 沟。
• 横沟为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肝 管等由此出入。
• 右纵沟前方为胆囊窝,内有胆囊,后方 为静脉窝,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2
二、肝内管道系统
3
肝动脉:常规超声较难显示,与肝外胆管伴行于门脉腹侧。
• 剑下纵切 肝左叶呈锐角(<45度)。 腹主动脉矢状切面测量左肝厚度,正 常值:5—7CM.
8
9
• 右肋缘下斜切面声像图 右肝缘呈钝角,约75度。可显示肝脏各 叶,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左、右分支, 左右肝管及胆囊等结构。
• 正常值:肝右叶最大斜径12-14cm。
10
11
正常肝动脉波形 特点是低阻型,
主要病理:肝细胞发生广泛性坏死,其后 在肝实质坏死区出现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和 肝细胞再生现象。
44
45
(3)胆汁性肝硬化 主要病因:胆道系统阻塞淤胆而发生的肝硬化.
A.持续性肝外胆管阻塞和胆道上行性感染。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小叶间胆管破坏 和损伤。 主要病理:肝体积常增大,晚期可轻度缩小。肝 表面较光滑或呈细小颗粒状。
65
66
67
4.胆囊变化
胆囊壁增厚,或呈双层。 原因:肝纤维化血管萎缩,胆囊静脉回流受阻,胆囊 静脉压增高,引起胆囊壁水肿。
肝功能障碍血浆蛋白降低。
68
4.门脉高压表现(后期改变)
(1)脾肿大 (2)侧支循环形成 (3)腹水
69
70
• 脾门区脾门静脉增粗>1cm。
71
72
73
74
脐静脉重新开放:肝 圆韧带呈液性管腔, 一端与门脉左支囊部、 矢状部相通,另一端 至肝下缘延续至腹壁。
肝胆系统解剖PPT课件

(四)肝静脉
1.肝V包括肝左、中、右V,肝右后V和尾状叶V,分别 由第二、三肝门出肝。
2.肝V特点:
(1)无V瓣,壁薄,管壁 被肝实质固定,故损伤时 出血量大,且易出现空气 栓塞; (2)变异多。肝V变异是 肝非规则性切除的解剖学 基础。
11
右后上缘V 肝右V 肝中V
肝右后下V
左后上缘V 肝左V 左叶间V 尾状叶V
包绕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形成,三者在肝内分支与分布基
本一致。
15
在门静脉系统中,肝 门静脉的分支较粗大且恒 定,故以肝门静脉的分支 为依据将肝分段:
Couinaud(1954年)
尾状叶
左、右半肝 五叶 右后叶
右段间裂
八段
右前叶
左外叶
左内叶
左段间裂
左叶间裂
右叶间裂
正中裂
16
Couinaud肝段(1954年)
冠状位T2W
横断位T1W压脂
肝静脉、门静脉和胆道在T1WI 上多表现为低信号影,在T2WI 上多表现为高信号影。
34
动脉期
肝脏动态增强MR表现
静脉期
35
36
37
2019/11/14
.
38
左半肝
尾状叶 (段Ⅰ) 左外上段(段Ⅱ)
左外叶 左外下段右前下段(段Ⅴ) 右前叶 右前上段(段Ⅷ)
右半肝
右后下段(段Ⅵ) 右后叶
右后上段(段Ⅶ) 17
经颈V肝内门腔V内支架分流
18
门静脉造影
19
正常腹腔动脉造影 肝总动脉及脾动脉起 源于腹腔干动脉。 肝总动脉又分出肝固 有动脉及胃十二指肠 动脉。 肝固有动脉分出肝右、 肝左动脉。 肝动脉分支走行正常, 管腔大小、形态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大部分被肋弓所覆盖,仅在腹 上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部分 露于剑突下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 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
2020/10/5
肝脏的毗邻
膈面呈凸形,大部分与膈肌 相贴附;
脏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 肠、胆囊、结肠肝曲,以及 右侧肾和肾上腺相毗邻
腹腔淋巴结;②肝右叶、方叶和尾状叶淋巴引流 致肝门区后入腹腔淋巴结;③肝左右叶
膈面即镰状韧带附近及冠状韧带、三角韧带内的 淋巴引流致膈淋巴结后汇入胸骨和纵隔
前后淋巴结;④肝左右叶外侧部淋巴引流致腰淋 巴结。深淋巴引流:一部分沿肝静脉致
膈淋巴结;一部分沿门静脉致肝门部淋巴结。
2、神经分布 主要由左右迷走神经,腹腔神经丛, 右膈神经的部分纤维参与肝神经分布
肝脏分段方法
肝脏分段的意义:可以了解病灶所处位置, 尤其对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从而指导治疗。 肝脏的分段和肝脏的解剖密切相关,了解了 肝脏的解剖并且应用到影像学的分析中去,
也就可以熟练的了解肝脏的分段了
肝脏的血管分布
肝动脉分支
2020/10/5
门静脉属支
2020/10/5
门体交通支பைடு நூலகம்(portosystemic collateralization):
膈面与脏面交界处成锐缘, 右肝的下缘齐右肋缘;左肝 的下缘可在剑突下扪到
2020/10/5
肝脏的下面观
肝脏的分叶 “H”沟 左纵沟: 前部——肝圆韧带 后部——静脉韧带 右纵沟: 前部——胆囊 后部——下腔静脉 横沟:肝门—左、右
肝管、肝固有动脉、 门静脉、神经、淋巴 管
2020/10/5
石不可缺少的。
4、解毒作用
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物或外来的毒物,在肝内主要通过 分解、氧化和结合等方式而成为无毒。
参与结合方式的主要是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等与毒物结合 后使之失去毒性或排除体外。
5、吞噬和免疫作用及再生能力
肝脏通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Kupffer细胞吞噬作用,将细 菌和其他碎屑从血液中除去;
2、脂肪代谢:肝脏能维持体内各种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的恒定性;
肝脏在脂肪代谢中脂肪的运输与脂蛋白有密切关系,而卵磷脂示合成脂蛋白的 重要原料;当卵磷脂不足时,可导致肝内脂肪堆积;造成脂肪肝。
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度,取决于胆盐与卵磷脂按比例的组成,若比例失调则 产生胆固醇结石
3、激素代谢:对雌激素、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具有灭能作用;肾上腺 皮质和醛固酮的中间代谢大部分在肝内进行。
肝脏组织学
• 肝脏外层富含弹性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被膜 • 肝小叶——不规则的棱柱状(2x1mm),成人50 - 100万
中央静脉 肝小叶 肝板(肝细胞索),界板
肝血窦 胆小管 门管区 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 和小叶间胆管
2020/10/5
肝的生理功能 分泌胆汁 代谢功能 凝血功能 解毒功能 吞噬或免疫功能 造血和调节血液循环
肝脏的解剖及生理
首康医院普外科
肝的解剖 肝外观及毗邻关系 肝内管道系统 肝的分段 肝门 肝的供血 肝的显微结构 肝的生理功能
肝脏的大体解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重1200克-1500克,左右径约25CM、前后径15CM、上下径6CM。 肝脏为不规则的楔形器官,分膈、脏两面。
肝脏的位置
肝脏脏面结构
2020/10/5
肝脏的韧带
2020/10/5
肝门 第一肝门 肝脏的横沟和肝蒂
肝动脉、门静脉 和胆管进出肝的
部位
2020/10/5
肝门 第二肝门 位于右纵沟上端
肝右、肝中和肝左 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的部位
2020/10/5
肝门 第三肝门 短小肝静脉注入肝后
侧的下腔静脉
肝短静脉 汇入下腔 静脉的部 位
2020/10/5
1、分泌胆汁
每日持续分泌胆汁约 600ml-1000ml; 帮助脂肪消化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2、代谢功能
1、蛋白质代谢:主要起着合成、脱氨及转氨作用;
合成人体各种重要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如肝脏损 害;可就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另外肝脏还能将大部分氨转变成尿 素,经肾脏排泄;肝细胞损害时,脱氨作用减退,血氨升高,可出现肝性脑病 。
2020/10/5
肝短静 脉
隔下间隙
2020/10/5
肝内管道系统
肝内存在两个管道系统:
一、是包裹于结缔组织鞘内的门静 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组 成的 Glisson 系统;
二、位于叶间、段间的肝静脉所组成的肝静脉系统。
Glisson 系统
肝静脉系统
肝脏五叶四段分法
肝脏的Couinaud分段
1.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2.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 3.前腹壁交通支 4.腹膜后交通支
门、腔静脉间的侧支循环-B
左、右半肝的肝门解剖
肝脏的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
1、淋巴引流 分深浅两层。浅淋巴管位于肝被膜 的深面,形成淋巴管网,与深淋巴管相
通。浅淋巴引流致:①肝左叶淋巴引流经贲门淋 巴结注入胃上和胃胰淋巴结或直接注入
这种血管内压力的下降梯度,可使血液流向心脏。 肝硬化时,肝内血流受阻,门静脉压力增高,最终导致门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当右三叶肝切除后,余下20%的 正常肝脏组织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并逐渐在1年左右 恢复至原来肝重量。
此外肝脏对缺氧非常敏感,常温下阻断肝脏血流20-30min ,可造成肝细胞不可逆缺氧坏死;因此肝脏外科手术时, 常温阻断肝门一般不应超过15-20分钟。
6、造血和调节血循环
肝硬化时灭能作用减退,体内雌激素增多;引起蜘蛛痣、肝掌及男性乳房发育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多;促使体内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腹水。
3、凝血功能
肝脏合成或产生许多凝血物质的场所。 除上述纤维蛋白和凝血酶原的合成外。还产生凝血因子Ⅴ
、Ⅶ、Ⅷ、Ⅸ、Ⅹ、ⅩⅠ和ⅩⅡ。 肝内的的维生素K对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Ⅶ、Ⅸ、Ⅹ的合成
造血:肝内储存铁、铜、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故 间接参加造血。
调节血循环:肝脏本身储存大量血液,急性出血时,能输 出相当量的血液,以维持循环血量的平衡;肝血流量为 1000-1800ml/min。
门静脉压力(7-10mmHg)→肝动脉压力→肝窦(2-6mmHg) →肝静脉(0.5-4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