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王晓鸿主编)思维导图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生态环境规划

公园以及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区,积极建设沿河、沿湖、
2021/4/14
7
❖ 沿路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绿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大力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种 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 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资源向优势区域与优势产业集中,从严控制“两高一资” 项目,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并壮 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块状经济;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积极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转移,大力提 高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 首先,我们要明确发展定位
❖ ——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鼓励率先探索生
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良好、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全国其他湖区综 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
❖ ——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发挥保障长江中下
❖ ——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切实保护鄱阳湖“一 湖清水”,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中国坚持生态与经济、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成就;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和技术交流, 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 机制。
❖ 围绕上述定位,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 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 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 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2021/4/14
5
❖ 第四节 功能分区
❖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 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依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发展现状和开发潜力,界定区域功能,明确发展方向。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引言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方法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结果
目录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提升策略建议
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物质生产功能价值评估结果
提供食物
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提供能源
湿地中的泥炭等资源可以作为能源,为当地居民提供能源保障。
提供建材
湿地的土壤和植物可以作为建材,用于建筑和道路建设。
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
01
引言
湿地生态系统概述
01
02
03
湿地,具有独特的生 态环境和功能。
湿地类型
包括河流、湖泊、沼泽、 海岸带等。
湿地功能
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点
01
02
03
04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是长江 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推出多样化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如观鸟、野营 、科普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3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 意度。
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湿地生态系统服
务功能的知识和重要性。
02
开展生态科普活动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都昌北鄱阳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都昌北鄱阳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张倩; 方朝阳; 黄鹏【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9(037)005【总页数】6页(P659-663,676)【关键词】都昌北鄱阳湖;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作者】张倩; 方朝阳; 黄鹏【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30022 南昌;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0022 南昌; 江西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 330046 南昌【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0 引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中获得的惠益[1],包括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物质产品以及接受和净化人类社会产生的废弃物等。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则是以货币形式对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做相应的价值估算。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Costanza等人在他们发表的《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文献中首次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48.79 亿$/a,单位面积价值为14 785 $/hm2[2],此次评估让人们意识到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研究的重大意义,掀起了世界各国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热潮。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3],在功能分类、评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
受湿地面积大小、生态功能和结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尽相同。
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样。
都昌北鄱阳湖湿地公园作为鄱阳湖的重要区域,在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因此,为了加强北鄱阳湖湿地公园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促进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必要立足于湿地小范围开展都昌北鄱阳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工作。
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8微专题二十九区域生态__沼泽赤潮咸潮河流断流思维导图学案

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8微专题二十九区域生态__沼泽赤潮咸潮河流断流思维导图学案1、沼泽的形成分析思路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
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10分)(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14分)2、赤潮的形成分析思路3、咸潮的形成分析思路2、读某海域水质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示河流河口处赤潮现象明显,请分析理由。
(4分)(2)每年的冬春季节,该地的河流往往出现咸潮现象,简述其解决措施。
(6分)4、河流断流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令河,也称作季节河,是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
某水文勘探队驾驶越野车对利比亚的河流和井泉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勘察,基本摸清了利比亚境内时令河和井泉分布状况及水文变化。
下图为利比亚区域图。
(1)分析利比亚多时令河的主要原因。
(8分)1.湿地的涵义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3.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1)数量在减少,泥沙淤塞,围湖造田,滥垦沼泽、滩涂等。
(2)质量在下降。
(3)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在降低。
(4)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4.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
举例如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第16卷增刊 湖 泊 科 学 Vol_27743

第16卷增刊湖泊科学Vol. 16, Suppl. 2004年12月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Dec. , 2004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王晓鸿1 鄢帮有1,2(1: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南昌330046;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提要由于人口过速增长和不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等种种原因,江西历史上也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区域性的环境与发展不协调问题,对江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江西省山江湖工程,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和生态经济理论,以流域为单元,按照流域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发育与退化规律,流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规律,系统考虑流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和组织布局生产力,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对水土及其他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寻求恢复和保持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实现流域内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本文总结了江西省山江湖工程过去近二十年来在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和借鉴.关键词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山江湖工程分类号1 背景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与粤、闽、浙、皖、湘、鄂六省为邻,自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平”之称. 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为鄱阳湖平原. 地貌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 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饶、修5大河流及其流域简称为山江湖(即鄱阳湖流域)(图1). 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特的水系,整个流域覆盖的面积为16.22×104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2003-08-17收稿;2004-09-26收修改稿.王晓鸿,男,1957年生,高级农艺师. E-mail: wangxhwy@38 湖泊科学16卷97.2%[1].由于种种原因,江西历史上也出现过山区毁林种粮、湖区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0世纪80年代初,仅江西赣南山区,每年泥沙流失就达5335×104t,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10×104hm2,占全山区总面积的35%以上,当时有“宁都要迁都,兴国要亡国”的说法. 全省森林覆盖率从解放初的60%左右下降到80年代初的31.5%,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全省水运航行里程由12000km锐减至5000km;泥沙俱下,造成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不堪负重,水体萎缩,湖泊功能下降,湖区洪涝灾害严重;另外土壤退化,生物资源衰减,环境污染加重,湖区血吸虫病区扩大和贫困人群增加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增刊王晓鸿等: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39图1 江西省山江湖区域图Fig.1 Sketch Map of Mountain-River-Lake Region of Jiangxi Province 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卫生、地质等部门,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鄱阳湖流域做了大量的考察研究工作,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方案,并实施了不同类型的项目,但因没有形40 湖泊科学16卷成综合的开发整治规划和集中力量,单项的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解决鄱阳湖流域众多相关的问题难以奏效.2 流域综合管理的方法与措施为了解决鄱阳湖流域中严重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和经济落后等问题,合理开发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江西省人民政府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对鄱阳湖流域资源综合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流域综合开发治理规划;并在规划的指导下,一方面开展流域生态恢复与环境整治工作,另一方面进行先导性开发模式的试验示范,以科技为依托,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培育新型产业,以点带面合理开发山水资源,促进流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有下几个方面:2.1 组织流域科学考察,确定发展战略为了摸清鄱阳湖流域的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找出鄱阳湖流域主要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在联系,自1983年开始,江西省政府组织省内17个厅局、省内外39个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共600多名科技工作者,联合对鄱阳湖和赣江流域进行全面的三次综合科学考察[2]:鄱阳湖区综合科学考察(1983-1986年),考察区域为25个县(市),面积约40,000km2;赣南山区农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1984年),考察区域为18个县(市),面积约39,083km2;赣江流域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1985-1987年),考察区域为64个县(市),面积约11.7 104km2. 经过考察发现,治理鄱阳湖的关键在于解决泥沙淤积问题,要解决泥沙淤积只有从山区和源头抓起. 由此达成了“山是源,江是流,湖是库”[2],山、江、湖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互为依托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共识. 这一科学认识,抓住了山、增刊王晓鸿等: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41江、湖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规律,体现了山江湖系统开发治理的理念,从而形成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山江湖开发治理的战略构想[2].2.2 设立山江湖工程,组建流域综合管理协调机构在对山江湖开发治理进行多次研讨的基础上,1985年7月,江西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设立山江湖工程,把山江湖开发治理作为振兴江西的奠基工程和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治本之策来抓,专门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山江湖开发治理领导小组”(后升格为“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 由省长任委员会主任,20多个有关厅局主要负责人为委员,对山江湖开发治理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下设办公室. 为保证山江湖工程的科学性、先导性和综合性,同时成立了由省内外3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学术委员会”,为山江湖工程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咨询与技术支撑[2]. 各市县根据本地区的需要,也先后成立了相应的市县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本区域山江湖开发治理工作;为此,形成了覆盖全省范围的山江湖开发治理管理、协调和实施机构体系.2.3 进行战略研究,编制流域总体发展规划在鄱阳湖流域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规划与实践经验,对鄱阳湖流域进行了宏观战略研究,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流域综合管理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根据鄱阳湖流域的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编制了《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该《规划纲要》在“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战略构想指导下,确立了鄱阳湖流域近、中、远期发展目标,确定了工业、农业、林业、水利、能源、交通等产业布局;根据“立足生态、着眼42 湖泊科学16卷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2],确定了各行业部门发展计划框架. 并且该《规划纲要》在经过国际研讨会的论证和修改后,通过江西省省人民代表大会审定立法,已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流域开发治理规划法规予以实施.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以《规划纲要》为指南,根据鄱阳湖流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别制定‘山江湖工程五年计划’,并由江西省人民政府纳入到‘江西省社会经济五年发展计划’中去,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广大农民在鄱阳湖流域开展开发和治理工作.2.4 依法整理环境,切实保护生态与自然资源针对鄱阳湖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不合理开发等重大问题,山江湖工程按照《规划纲要》的部署,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政策法规,一方面加大了建章立制力度,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性法规与条例,如《江西省公民义务植树条例》,《矿产资源开采管理条例》,《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江西省渔业许可证、渔船牌照实施办法》,《关于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增殖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命令》,《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征收排污费办法》和《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确保鄱阳湖流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 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主要具体工作包括以下3个方面:(1)植树造林,治理水土. 山江湖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全民运动,全面实施水保工程. 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全省于1994年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到2000年止,全省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3.48%,人均公共绿地5.86m2. 在实施《水土保持法》增刊王晓鸿等: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43十多年,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0⨯104hm2,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 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下降到占全省的21%,远远低于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38.2%的水平,年进入鄱阳湖泥沙量由5000⨯104t减少到2400⨯104t,江西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先进省份.(2)有序开发,持续利用资源. 全省先后共开展3次大规模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顿,坚决取缔违规开采、乱采滥挖,加强市场监管. 整顿中查处无证采矿、非法承包、转让采矿权等各类违法案件4235件,关闭非法矿井4267个,吊销勘查、采矿许可证403个. 实行统一开采、统一加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四统一”生产经营方式,有效规范了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与利用.为切实做好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至2001年底,江西省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11处,自然保护小区5000余个,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面积合计为96.16⨯104h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76%.开展对鄱阳湖地区定期和不定期的有害渔具渔法专项治理,坚持鄱阳湖十六年依法禁港休渔,改善了湖区的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得到恢复,经济鱼类年捕捞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渔业资源衰退趋势有所遏制.(3)抓住重点,整治环境. 在全省范围成立了多部门联合组成的环境检查小组,曾先后出动6000多人次,对近1700个企业进行环境检查,立案查处了299家企业,关闭数十家违规企业,有效防止和控制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4 湖泊科学16卷2.5 培育科技型发展模式,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在编制《规划纲要》的同时,山江湖工程在鄱阳湖流域的各个典型地区,引进国内外发展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采取“软硬兼施、虚实并举、内聚外引、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2],先后建立和完善了9大类26个试验示范基地和127个推广点,支持了112个三高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乡镇企业,实施10多个大型资源综合开发项目[3],其中主要模式有:赣南龙回河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泰和县千烟洲红壤丘陵立体开发模式,九江市永修县京发林业合作社山地生态林业规模经营开发模式,丰城市杜市乡南方水田农林复合生态经济模式,吉安地区畜禽良种场农区草地资源开发模式,鄱阳湖区余干县大水面综合开发模式,鄱阳湖官田湖治虫与治穷结合的开发模式,南昌县冈上乡风沙化土地开发治理模式,宜春市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工程和鄱阳湖星子县湖区湿地生态旅游模式. 这些试验示范基地和开发模式为鄱阳湖流域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样板,成为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培育基地,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2.6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在开展先导性试验示范工作的同时,山江湖工程非常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以位于南昌的江西省山江湖区域发展中心为核心,先后在江西的山区、丘陵区和湖区建立了三个可持续发展培训中心和在各类项目区建立了技术推广站,构成了培训、技术推广与信息网络. 针对各区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通过课堂授课、研讨和田间指导等不同方式,培训各类人员12万余人次[4],推广实用新技术、新方法200多项;同时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和技术服务,组建了一支科技人员与农民相结合的技术服务队伍,形成了以农村实用增刊王晓鸿等: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45技术为主的一个跨学科、跨部门和多层次联合攻关的农业科技网络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山江湖工程成效与基本经验3.1 山江湖工程成效山江湖工程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流域综合管的科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0年来江西省共植树造林230万公顷,基本上消灭了宜林荒山;水土流失面积从330⨯104hm2下降到130⨯104hm2;森林覆盖率由31.5%上升到59.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3.48%. 年均进入鄱阳湖泥沙量由5335⨯104hm2减少到2400⨯104hm2;鄱阳湖水域面积基本上恢复到1954年水平,增加蓄洪容积46⨯108m3,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加高加固了湖区主要堤防,提高了防洪能力;改善了水域水质,鄱阳湖主体达到Ⅱ类水域的水质标准,全省70%以上监测河段水质达到Ⅲ类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标准. 2002年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824.5⨯108元,比1985年增长2.33倍,其中农业增长1.74倍、林业1.63倍、牧业3.13倍、渔业12.1倍;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年均收入由1985年的287元提高到2003年的2458元,450万人口摆脱了贫困. 昔日“山光、田瘦、人穷”的荒凉山区,初步出现了“山青、水绿、人富”的喜人景象. 山江湖工程所采用的理念在国内外也引起了热烈反响. 1992年6月山江湖工程被我国政府选送参加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技术博览会;1994年7月山江湖工程入选《中国21世纪议程》首批优先项目;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沿京九线视察时,肯定了山江湖工程治穷治山相结合的战略;1997年4月,国务委员宋健召集会议,听取山江湖工程汇报并进行专题研究,同46 湖泊科学16卷年6月,在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主持召开的山江湖工程经验交流会上,国家部委以及19个省区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山江湖工程为中国,特别是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示范,其成果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并指出,山江湖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工程本身所产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更在于作为高标准治理生态环境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实践,为国内外相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4]. 2000年,山江湖工程入选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2001年,山江湖工程应邀加入了南南合作网;2002年参加了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高峰会活动,山江湖工程正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3.2 山江湖工程的基本经验山江湖工程把山、江、湖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开放促开发,治山、治江、治湖和治穷有机结合,推进区域的持续发展.3.2.1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山江湖工程的发展战略、工作方针和开发治理模式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鲜明特点. 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山江湖工程对鄱阳湖流域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系统开发,保证发展能满足本地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达到现代与未来人类利益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即山江湖工程在发展经济和社会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促使地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治山、治水和治穷的统一性,即通过治山治水,改善自然环境;通过培训与技术咨询,提高当地群众的技术水平,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先后培育了赣南亚热带水果、九江特种水产等支柱产业,扶持项目年新增产值4.5亿多元,利税1.1亿元,吸收农村剩增刊王晓鸿等: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47余劳动力六万多人,实现脱贫致富.3.2.2 坚持流域管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原则所谓流域管理的系统性,就是在宏观层次上把鄱阳湖流域的上游山区、中游丘陵区和下游湖区,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大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在微观层次上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小流域作为治理单元,进行统筹规划,整体部署,系统开发,综合治理. 所谓流域管理的综合性,就是流域管理工作涉及到农、林、水利、环境保护、交通、能源等众多部门和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众多学科,组织他们共同参与,协调他们联合工作. 山江湖工程的每一个发展模式和治理典型,都是联合有关行业部门和学科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当地农民共同参与的实践,其成果都凝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集体智慧.3.2.3 建立高效、开放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山江湖工程艰巨浩繁,如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整合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江西省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历届省政府领导一把手都亲自挂帅,参与山江湖工程的规划和指导,并强调“要举全省之力,抓好山江湖工程”.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是山江湖工程的决策机构,发挥强有力的决策、统筹、协调职能;由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是山江湖工程的决策咨询机构,为工程提供技术支撑;由精干班子组成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是山江湖工程的具体办事机构,起到组织、协调和实施山江湖工程的具体活动和项目;各地(市)、县设有相应的山江湖开发治理机构,形成多层次的有效管理网络,在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调动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在鄱阳湖全流域高效地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合理开发工作.48 湖泊科学16卷3.2.4 坚持以技术为依托和加强科技创新的原则山江湖工程始终贯彻用科学理论指导工程实践的原则. 在宏观上,工程首先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流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运用流域综合管理理念和生态经济理论,开展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和编制流域发展总体规划;在具体试验示范和模式开发工作中,工程以实用技术为先导,大力推广短平快、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随着工程的推进,又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联合协作的科技网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加速山江湖工程的实施进程. 如采纳和应用了田纳西流域的“多目标”滚动式的的规划方法;移植了日本琵琶湖“人工控湖”的概念和对严重水土流失地带采取快速复盖的工程与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等;研究和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小流域综合发展规划、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监测、洪水监测和评估等工作,并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引进参与式农村发展进工作方法,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调动了项目区广大农民参与资源合理开发、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引进两种新型小额信贷扶贫方法,以小额贷款为载体,运用参与式农村发展途径,培植农民自助组织,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和培育生产经营理念,为当地农村脱贫致富发挥积极的作用等.3.2.5 集中力量,解决流域重大水土流失问题山江湖工程通过考察和试验,发现水土流失是土壤退化、江湖淤塞和旱涝灾害频繁等问题的根源,它是由极其复杂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人行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山江湖工程抓住了治理水土流失这一根本,实行标本兼治. 针对自然因素,在全流域上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运动,采取山顶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水利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针对经济因素,通过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增刊王晓鸿等: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49济以增加农民收入,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针对人行为因素,则通过教育、培训措施,提高人口的素质,改变传统落后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引导人们的行为进一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工程—“猪沼果”工程的实施,根治了地方群众不顾生态条件的砍柴、割草当能源,造成森林植被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帮助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角度,使农村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者高度统一的良性发展路子.3.2.6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资引智山江湖工程始终贯彻“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已与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山江湖工程技术人员的足迹已遍布欧、美、亚、澳诸大洲,不断引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方法,结合省情加以应用、推广和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山江湖工程共争取到国内外投资、贷款约6亿美元,先后实施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江西省山江湖可持续发展项目三期、德国援助江西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二期、红壤开发二期、赣中南农业开发、吉湖农业开发、蚕桑、果业、鹅鸭、大水面开发等工程及林业开发等十多个大型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 江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财政投入很有限,只有开放,才能跳出江西看江西,以世界的眼光看江西,从而学习许多国家经验,争取到多方面支持.4 思考与展望山江湖工程二十来年治山、治水和治穷的实践,为流域综合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 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山江湖工程还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即如何由开发整治山江湖阶段向全面经营山江湖推进,变鄱阳湖流域的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
鄱阳湖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Ⅱ)——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

鄱阳湖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Ⅱ)——鄱阳湖双退区湿地生态补偿标准评估作者:倪才英, 汪为青, 曾珩, 黄和平, NI Cai-ying, WANG Wei-qing, ZENG Heng,HUANG He-ping作者单位:倪才英,NI Cai-ying(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22), 汪为青,WANG Wei-qing(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江西,景德镇,333000), 曾珩,ZENG Heng(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江西,南昌,330002), 黄和平,HUANG He-ping(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刊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10,34(5)参考文献(16条)1.周建春中国耕地产权与价值研究:兼论征地补偿[期刊论文]-中国土地科学 2007(01)2.赵雪雁;董霞;王飞基于最小数据方法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补偿标准[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9(11)3.谭秋成关于生态补偿标准和机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6)4.马爱慧;张安录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 2009(05)5.王晓鸿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评估 20046.于秀波;韩一军;雷光春长江中游地区堤垸经济与生态环境状况问卷调查研究报告(长江项目系列报告) 19997.周生贤将通过试点建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20108.毛端谦鄱阳湖区水旱灾害灾情分析 1992(03)9.国家林业局湿地办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模式 201010.中国生态补偿制度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制度与政策研究 200711.李金昌价值核算是环境核算的关键[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03)12.陈仲新;张时新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期刊论文]-科学通报 2000(01)13.倪才英;曾珩;汪为青鄱阳湖退田还湖生态补偿研究(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期刊论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14.鲍锋;孙虎;延军平森林主导生态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初探[期刊论文]-水土保持通报 2005(06)15.闵骞鄱阳湖退田还湖及其对洪水的影响[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04(03)16.毛端谦;刘春燕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期刊论文]-热带地理 2002(01)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sfdxxb201005021.aspx。
2023高考地理:专项思维导图:湖泊缩小

思维导图:湖泊缩小【思维导图】[考点精析]1、自然原因(1)气候变化,根本原因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属于干旱地区或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降水少。
2、人为原因(1)过度开发导致湖泊周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塞,湖水变浅;(2)围湖造田;(3)过度引用注入湖泊的河流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饮用),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4)人类工程(水库的修建)。
【典题精研】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A.云贵高原B.东北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2.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3.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答案】1.B2.A3.D【解析】1.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河道弯曲到一定程度,出现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出现牛轭湖,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河流较多,容易形成牛轭湖,B正确;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不易形成牛轭湖,AC错误;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水量小,不易形成牛轭湖,D错误。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结合图和分析可知,牛轭湖是由于流水河面的冲刷与侵蚀,导致河流越来越弯曲,裁弯取直体现了流水的侵蚀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3.牛辄湖形成后,由于底部植被发育覆盖,死亡后成为泥炭淤积,加上泥沙淤积,使得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D正确;牛轭湖形成后湖水不会外流,A错误;牛轭湖形成后,原河流变直,流速加快,上游不会发生河道淤积,C错误;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是人为原因,不是自然状态,B错误。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湖泊污染

思维导图:湖泊污染【思维导图】[考点精析]作为“生命体”,湖泊也会“生病”。
湖泊“生病”不仅会影响湖泊本身,同时还会对湖中的生物(如鱼类)造成危害,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也会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
湖泊“生病”的表现往往是湖泊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湖泊面积萎缩或者湖泊水量减少等。
一般来说,使湖泊“生病”的“罪魁祸首”往往是人类。
例如,人类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湖泊,导致湖泊的水质恶化,严重者甚至会使湖水变成黑色,并产生恶臭等,湖中的鱼类等生物也会死亡;由于过量地使用化肥,部分化肥被雨水淋溶到湖内,增加湖水中氮、磷等营养盐过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人类过渡使用和开发湖泊会使得湖泊面积萎缩、水量减少,如洞庭湖就是由于围湖造田,面积从原来的6000多k㎡萎缩到2600 k㎡,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和生态安全。
湖泊污染有哪些湖泊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富营养化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等。
富营养化污染是我国大多数湖泊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湖泊内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过多时,藻类会迅速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的氧,导致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同时水面上的藻类遮蔽阳光,使水底植物因光合作用受阻死亡,腐败后放出氮、磷等营养物质,供藻类利用。
这样日积月累,湖体内不断进行着恶性循环,最终藻类繁殖成灾,水质恶化腥臭,湖泊生态平衡被破坏。
相比于富营养化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虽然不易被察觉,但由于这两类污染具有难降解、高毒性、可在生物体内蓄积等特征,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高于富营养化污染。
湖泊的污染物源自何方?湖泊污染物的来源分为外源和内源,外源又包括点源和面源。
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及城镇生活污水,由排放口集中汇入江河湖泊。
面源污染是指溶解性和颗粒性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