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数学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元二次方程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2a二、具体内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未知数个数为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整式方程,可化为一般形式:2.正确识别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芥项及各项的系数(1)明确只有当二次项系数a^O时,整式方程ax2+bx + c = O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各项的确定(包括各项的系数及各项的未知数).(3)熟练整理方程的过程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与检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4.列出实际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明确一元二次方程是以降次为目的,以配方法、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法为手段,从而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2.根据方程系数的特点,熟练地选用配方法、开平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体会不同解法的相互的联系:4.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开平方法:对于形如x2 = n或(0¥ + /,)2=〃(。
0)的一元二次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而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可用开平方法求解-形如/ = 〃的方程的解法: 当〃>0时,X = ±yfn ;当n = 0 时,Xj = %, = 0 ;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2)配方法:通过配方的方法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x + 〃i)2=,?的方程,再运用开平方法求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①移项:把一元二次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②“系数化1”: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③配方:将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变形为(X + 〃?)2=〃的形式:④求解:若77 >0时,方程的解为x = —土丁?,若〃<0时,方程无实数解。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的根工=一”±?';耻:2a当b2-4ac>。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

九上数学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式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0(0)ax bx c a ++=≠。
其中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注意:三个要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2()(0)x a b b +=≥的方程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 a +=或者x a +=,∴x a =-。
注意:若b<0,方程无解(2)因式分解法:一般步骤如下:①将方程右边得各项移到方程左边,使方程右边为0;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相乘的形式;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他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3)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一般步骤:①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与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般的平方,把方程化为2()(0)x m n n +=≥的形式;④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变形后的方程。
注意:当0n <时,方程无解(4)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判别式:24b a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2b x a-±=(240b ac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0∆<⇔方程无实根3.韦达定理(根与系数关系)我们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式ax 2+bx+c =0之后,设它的两个根是1x 和2x ,则1x 和2x 与方程的系数a ,b ,c 之间有如下关系:1x +2x =b a -;1x ∙2x =c a4.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其步骤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类似①“审”,弄清楚已知量,未知量以及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②“设”指设元,即设未知数,可分为直接设元和间接设元;③“列”指列方程,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人教版21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21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等号两边是整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注意:〔1〕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 〔4〕二次项系数不能等于0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 bx c 0〔a 0〕,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三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注意:〔1〕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2〕要准确找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把它先化为一般形式.〔3〕形如ax2 bx c 0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当且仅当 a 0时是一元二次方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当x 2 . 2 2时,x 3x 2 0所以x 2是x 3x 2 0万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相等或不等〕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理论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 a是b的平方根,当b 0日寸,x a Vb , x a屈,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三种类型:(1) x2a a 0的解是x ja ;(2) x m 2n n 0的解是x 品 m ;(3) mx n 2c m 0,且 c 0 的解是x ————n. m2、配方法: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2 2ab b2 (a b)2,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那么有x2 2bx b2 (x b)2.(一)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在方程的左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3)把原方程变为x m2 n的形式.(4)假设n 0,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x的值,假设n<0,原方程无解.(二)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当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为ax2 bx c 0a 0,a 1时,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 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二项的系数;(3)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一半的平方把原方程化为x m2 n的形式;(4)假设n 0,用直接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解变形后的方程.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一i兀二次方程ax2 bx c 0〔a 0〕的求根公式: 2b b 4ac 2x ------------------------ 〔b 4ac 0〕2a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1〕把方程化为ax2 bx c 0 a 0的形式,确定的值a,b.c 〔注意符号〕;〔2〕求出b2 4ac的值;并判断方程根的情况;〔3 〕假设b2 4ac 0 ,那么把a,b,及b2 4ac的值代人求根公式b ' 4ac,求出x i,x2. 2a2x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因式分解法的理论依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这两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等于0,即假设pq=0时,那么p=0或q=0.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 〔即化为一般式〕;〔2〕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3〕令每个因式分别为0,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关键点:〔1〕要将方程右边化为0 〔即化为一般式〕;〔2〕熟练掌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方法有:提公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注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应遵循先特殊,再一般,即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 不能用这两种特殊方法时,再选用公式法,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不采用配方法,由于配方法解题比较麻烦.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i兀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中,b2 4ac叫做一i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 〞来表示,即b2 4acI 当4>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II 当4=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III 当△ <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步骤:①把所有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②确定a,b.c的值;③计算b2 4ac的值;④根据b2 4ac的符号判定方程根的情况.根的判别式的逆用在方程ax2 bx c 0a 0中,(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 4ac>0(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 4ac=0(3)方程没有实数根b2 4ac < 0注意:逆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未知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但不能忽略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条件.四、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如果方程ax2 bx c 0(a 0)的两个实数根是x1, x2 ,那么x i x2 b , x/2 -.a a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知识点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3)列方程,(4)解方程,(5)检验,(6)作答.关键点: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1) “审〞指读懂题目、审清题意,明确和未知,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步是解决问题的根底;(2) “设〞是指设元,设元分直接设元和间接设元,所谓直接设元就是问什么设什么,间接设元虽然所设未知数不是我们所要求的, 但由于对列方程有利,因此间接设元也十分重要.恰当灵活设元直接影响着列方程与解方程的难易;(3) “列〞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列方程就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即方程.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 “解〞就是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检验应注意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可能不符合题意,如线段的长度不能为负数,降低率不能大于100满等.因此,解出方程的根后,一定要进行检验.(6)作答知识点二用一元二次方程解与增长率(或降低率)有关的问题增长率问题的有关公式:增长数(增长了多少)=基数X增长率实际数(增长后的值)=基数+增长数增长率问题与降低率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表示法:1, 假设基数为a,增长率X为,那么一次增长后的值为a 1 x , 两次增长后的值为al x2;2, 假设基数为a,降低率x为,那么一次降低后的值为al x , 两次降低后的值为al x2.两次增长后的总和等于基数+第一次降低后的值+第二次降低后的值知识点三用一元二次方程解与市场经济有关的问题与市场经济有关的问题:如:营销问题、水电问题、水利问题等.与利润相关的常用关系式有:(1)每件利润=销售价-本钱价;(2)利润率=(销售价一进货价)+进货价X 100%(3)销售额=售价X销售量知识点四数与数字的关系两位数=(十位数字)X10+个位数字三位数二(百位数字)X100+ (十位数字)X 10+个位数字连续的整数:设其中一数为x,另一数为x+1; (x-1 , x, x+1).连续的奇数:设其中一数为x,另一数为x+2; (x-2, x, x+2).连续的偶数:设其中一数为x,另一数为x+2; (x-2, x, x+2). 和一定的两数(和为a):设其中一数为x,另一数为a-x 差一定的两数(差为a):设其中一数为x,另一数为x+a 积一定的两数(积为a):设其中一数为x,另一数为a/x 商一定的两数(商为a):设其中一数为x,另一数为ax (x/a)知识点五传染问题:传染源:1个【每一轮1个可传染给x个】【前后轮患者数的比例为1: (1+x)】患者:第一轮后:共(1+x)个第二轮后:共1+ x + (1+x) x = (1+x) ? (1+x),即(1+x) 2个第三轮后:共(1+x) 2+ (1+x) 2? x = (1+x) 2? (1+x),即(1+x) 3个第n轮后:共(1+x) “个[注意:上面例举的是传染源为“ 1〞的情况得到的结论.假设传染源为a,那么第n轮后患者共为:a (1+X) n个]知识点六翻一番即表示为原量的2倍,翻两番即表示为原量的4倍.知识点七银行利率应用题〔含利滚利问题〕年利息=本金X 年利率〔年利率为 a%知识点八 几何类题:①等积变形,②动态几何问题,③梯子问题,④航海问题,⑤几何与图表信息,⑥探索存在问题,⑦平分几何图形 的周长与面积积问题,⑧利用图形探索规律最常见的如: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面积S 一定,两直角边和〔和为a 〕 一定:设其中一边为x,另一边为 a-x ,贝U l x 〔a-x 〕 =S 2面积S 一定,两直角边差〔差为a 〕 一定:设其中一边为x,另一边为 x+a 或〔X-a 〕贝U l x 〔x+a 〕 =$或1乂〔x-a 〕 =S 2 2 斜边c 一定,两直角边和〔和为a 〕 一定:设其中一边为x,另一边为 a-x ,那么 x 2+ 〔a-x 〕 2=c 2④斜边c 一定,两直角边差〔差为a 〕 一定:设其中一边为x,另一 边为 x+a 或 x-a 贝1J x 2+ 〔x+a 〕 2=c 2或 x 2+ 〔x-a 〕 2=c 2知识点九 赛制循环问题:【单循环比双循环少了一半】单循环:设参加的球队为x,那么全部比赛共1 [x 〔x-1 〕]场;双循环:设参加的球队为x,那么全部比赛共x 〔x-1 〕场;注:双循环公式X 〔X-1〕,单循环公式1X 〔X-1〕,其实也就可以理 2 解为单循环循环赛就是和每个对手比赛 1次〔对手数量=参赛队数量 -1〕,而每场比赛有2队参加,就得除以2.双循环比赛场次是单循存一年的本息和: 存两年的本息和: 存三年的本息和: 存n 年的本息和: 本金X 〔 1+年利率〕本金X 〔 1+年利率〕本金X 〔 1+年利率〕本金X 〔 1+年利率〕,即本金x ( 1+ a%) ,即本金x ( 1+a% ,即本金x ( 1+a% ,即本金x ( 1+a%环的2倍.类似于此题其它题型如:相互握手;铁路沿线有n个站点要设计多少种车票;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含两个端点),①该线段上共有n (n-1)条有向线段,②该线段上共有:n (n-1)条线段、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1 .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a的平方根,其中正的平方根而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2 .二次根式: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3 .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4 .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两个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特别提示:二次根式,后有意义的条件是a>0 .二、二次根式的性质1. (1)三个非负性:①y>0(a>0);②册 2 a> 0(a> 0); 4a |a >0(a为任意实数).2.四个性质:_ 2① 4a a > 0(a > 0); =a (a>0)或-a(a <0)③ 7ab Va 而(a>0,b>0);④三、二次根式的运算:1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只需对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G x/b Vab(a > 0,b > 0) ^a^(a > 0,b>0)b特别提示:二次根式运算的结果应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讲_一元二次方程 讲义(无答案)

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讲:一元二次方程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 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统;c 是常数项 ➢ 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条件:✧ 是整式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0≠a ”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0=a ,0≠b 时,它就成为一元一次方程。
若方程02=++c bx ax 未指明0≠a ,则它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例1:下面关于x 的方程:①022=++x ax ;②()()119322=+--x x ;③xx x 1=+;④02=-a x (a 为任意实数);⑤11-=+x x 。
其中,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将此数代入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看是否相等,若相等,就是这个方程的根;若不相等,就不是这个方程的根例2:若31-是方程022=+-c x x 的一个根,则c 的值为( )A.2-B.234-C.33- D. 31+知识点三: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步骤1.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2.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 3.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例3:将一块矩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部分刚好能围成一个容积为15立方米的无盖长方体水箱,且此长方体水箱的地面长比宽多2米。
求该矩形铁皮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完整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知识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框架知识点、概念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 (1)含有一个未知数;(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
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
如果能整理为 ax 2+bx+c=0(a≠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时,应满足(a ≠0);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 2+bx+c=0(a ≠0)。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 2+bx+c=0(a ≠0)后,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化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变形为(x+p)2=q 的形式,如果q ≥0,方程的根是x=-p ±√q ;如果q <0,方程无实根.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第二十一章21.2.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在ax2+bx+c=0(a≠0)中,当b2-4ac≥0时,由求根公式可得x1= b
b2 4ac 2a
b b2 4ac
,x2= 2a
,
所以x1+x2=b
b2
2a
4ac
&(b2 4ac) 4a 2
=
c a
=-
b a
,x1·x2=
*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栏目索引
4.(2016山东德州中考)方程2x2-3x-1=0的两根为x1,x2,则 x12 + x22 =
.
13
答案 4
解析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 ba = 32 ,x1·x2= ac =- 12 ,∴ x12 + x22 =(x1+x2)2-
*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栏目索引
5.(2018上海静安期末)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2k)x+k2+1=0的两个实数
根分别是x1、x2,当|x1|+|x2|=7时,k的值是
.
答案 -2
解析 由题意得Δ=(3-2k)2-4×1×(k2+1)≥0,9-12k+4k2-4k2-4≥0,∴k≤ 5 ,
12
∵x1·x2=k2+1>0,∴x1、x2同号.分两种情况:①当x1、x2同为正数时,x1+x2=7,
把x1+x2、x1·x2的值整体代入,即可求出所求代数式的值.
*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题型三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栏目索引
例3 (2018湖北仙桃中考)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2=0. (1)若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最小整数值; (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x2)2+m2=21,求m的值.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典型例题: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1m-+(m-3)-1=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的值。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21.2.1 配方法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
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4)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方程()224(2)0m x x m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A .2±B .2-C .2D .4B 解析:B【分析】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根据定义解答.【详解】∵()224(2)0m x x m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240,20m m -=-≠,∴m=-2,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据网络统计,某品牌手机2020年一月份销售量为400万部,二月份、三月份销售量连续增长,三月份销售量达到900万部,求二月份、三月份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若设月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A .()40012900x +=B .()40021900x ⨯+=C .()24001900x +=D .()()240040014001900x x ++++=C 解析:C【分析】设月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三月及五月的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解:设月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400(1+x )2=90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中增长率的知识.增长前的量×(1+年平均增长率)年数=增长后的量.3.用配方法解方程x 2﹣4x ﹣7=0,可变形为( )A .(x+2)2=3B .(x+2)2=11C .(x ﹣2)2=3D .(x ﹣2)2=11D 解析:D【分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4变形得到结果即可.【详解】解:x 2﹣4x ﹣7=0,移项得:247x x -=配方得:24474x x -+=+ ,即2()211x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x a a x a +-+=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则a 的值为( )A .-3B .0C .1D .-3或0C 解析:C【分析】根据方程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得到两根之积为1,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 的值即可.【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 2-3a )x+a=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x 1•x 2=a=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能熟记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b 、c 为常数,a≠0,b 2-4ac≥0)的两根是x 1,x 2,那么x 1+x 2=-b a ,x 1•x 2=c a. 5.方程22x x =的解是( )A .0x =B .2x =C .10x =,22x = D .10x =,2x = 解析:C【分析】移项并因式分解,得到两个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移项,得220x x -=,因式分解,得()20x x -=,∴0x =或20x -=,解得10x =,22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因式分解法是解题的关键.6.若x=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2)x 2x+a 2+a-6=0的一个根,则a 的值是( )A .a ≠2B .a=2C .a=-3D .a=-3或a=2B 解析:B【分析】将x=0代入方程中,可得关于a 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注意a≥2这一隐含条件.【详解】解:将x=0代入(a+2)x 2- 2+a-6=0中,得: a 2+a-6=0,解得:a 1=﹣3,a 2=2,∵a+2≠0且a ﹣2≥0,即a≥2,∴a=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解、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隐含条件a≥0.7.若m 是方程220x x c --=的一个根,设2(1)p m =-,2q c =+,则p 与q 的大小关系为( )A .p <qB .p =qC .p >qD .与c 的取值有关A 解析:A【分析】结合m 是方程220x x c --=的一个根,计算p-q 的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m 是方程220x x c --=的一个根,∴220m m c --=∵2(1)p m =-,2q c =+,∴222(1)(2)212211p q m c m m c m m c -=--+=-+--=---=-,∴p <q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整式的运算,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某小区2018年屋顶绿化面积为22000m ,计划2020年屋顶绿化面积要达到22880m .设该小区2018年至2020年屋顶绿化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 )A .2000(12)2880x +=B .2000(1)2880x ⨯+=C .220002000(1)2000(1)2880x x ++++=D .22000(1)2880x +=D解析:D【分析】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如果设绿化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2000(1+x )2=2880.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即一元二次方程解答有关平均增长率问题.对于平均增长率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可归结为a (1+x )2=b (a <b );平均降低率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可归结为a (1-x )2=b (a >b ).9.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210x x +=B .ax 2+bx +c =0C .(x ﹣1)(x ﹣2)=0D .3x 2+2=x 2+2(x ﹣1)2C 解析:C【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不为0;是整式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详解】A 、是分式方程.错误;B 、当a =0时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错误;C 、是,一元二次方程,正确;D 、3x 2+2=x 2+2(x ﹣1)2整理后为x=0,是一元一次方程,错误;故选:C .【点睛】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10.一元二次方程(x ﹣3)2﹣4=0的解是( )A .x =5B .x =1C .x 1=5,x 2=﹣5D .x 1=1,x 2=5D解析:D【分析】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x ﹣3)2﹣4=0,∴(x ﹣3)2=4,则x ﹣3=2或x ﹣3=﹣2,解得x 1=5,x 2=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法是关键.二、填空题11.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很多植物的生长都有这样的规律:即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后,每个支干又会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现有符合上述生长规律的某种植物,它的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则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多少个小分支?设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x 个小分支,可列方程___________.1+x+x2=91【分析】如果设每个支干分出x 个小分支根据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可知:支干的数量为x 个小分支的数量为x•x=x2个然后根据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就可以列出方程【详解】解解析:1+x+x 2=91【分析】如果设每个支干分出x 个小分支,根据“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可知:支干的数量为x 个,小分支的数量为x•x=x 2个,然后根据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就可以列出方程.【详解】解:依题意得支干的数量为x 个,小分支的数量为x•x=x 2个,那么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1+x+x 2=91,故答案为:1+x+x 2=91.【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一元二次方程 x ( x +3)=0的根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x(x+3)=0x =0或x+3=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两个数的积为0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为0是解题关键解析:12x 0x -3==,【分析】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解:x ( x +3)=0,x =0或 x +3=0,12x 0x -3==,;故答案为:12x 0x -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两个数的积为0,这两个数至少有一个为0是解题关键.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且【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题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得又∵该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且故答案为: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属于解析:1k ->且0k ≠.【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题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4241440b ac k k ∴∆=-=-⨯-=+>,解得1k >-.又∵该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0k ∴≠,1k ∴>-且0k ≠.故答案为:1k >-且0k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掌握根的判别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4.当a =______,b =_______时,多项式22222425a ab b a b -+--+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_____.4315【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多项式转化为然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解:===∴当a=4b=3时多项式有最小值15故答案为:4315【点睛】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解析:4 3 15【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多项式22222425a ab b a b -+--+转化为22(1)(3)15a b b --+-+,然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解:22222425a ab b a b -+--+=22222691152b a a b b b a b --+-+++++=2222(1)(1)(3)15a a b b b -++-+++=22(1)(3)15a b b --+-+∴当a=4,b=3时,多项式22222425a ab b a b -+--+有最小值15.故答案为:4,3,15.【点睛】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5.将方程2630x x +-=化为()2x h k +=的形式是______.【分析】将方程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左右两边都加上9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所求的结果【详解】∵∴∴∴故答案为:【点睛】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解析:()2312x +=【分析】将方程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左右两边都加上9,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即可得到所求的结果.【详解】∵2630x x +-=∴263x x +=∴26939x x+++=∴()2312x+= 故答案为:()2312x+=【点睛】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为一个常数,开方即可求出解.1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______.4【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得:;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解析:4【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24440b ac k ∆=-=-=,解得:4k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17.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2016=0有一根为x =﹣1,则a +b =_____.2016【分析】将x=-1代入ax2﹣bx ﹣2016=0得到a+b ﹣2016=0然后将a+b 当作一个整体解答即可【详解】解:把x =﹣1代入一元二次方程ax2﹣bx ﹣2016=0得:a+b ﹣2016=解析:2016.【分析】将x=-1代入ax 2﹣bx ﹣2016=0得到a +b ﹣2016=0,然后将a+b 当作一个整体解答即可.【详解】解:把x =﹣1代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2016=0得:a +b ﹣2016=0,即a +b =2016.故答案是20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已知 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3112x -=的两个解,则12x x +=_______.2【分析】先将方程整理为x2-2x-3=0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整理为∵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x1+x2=2故答案为:2【点睛】解析:2【分析】先将方程整理为x 2-2x-3=0,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 1+x 2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3112x -=整理为2230x x --=,∵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3=0的两个根,∴x 1+x 2=2.故答案为:2.【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和等于b a-是解题的关键. 19.用因式分解法解关于x 的方程 260x px --=,将左边分解因式后有一个因式为3x -,则的p 值为_______1【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因式分解得到再展开去括号根据恒等式即可求出p 的值;方法二:将代入方程可得一个关于p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方法一:由题意得解得则;方法二:由题意得是关于x 的方程的解析:1【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因式分解得到26(3)()x px x x a --=-+,再展开去括号,根据恒等式即可求出p 的值;方法二:将3x =代入方程可得一个关于p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方法一:由题意得,226(3)()(3)3x px x x a x a x a --=-+=+--, 3p a ∴-=-,36a -=-,解得2a =,则1p =;方法二:由题意得,3x =是关于x 的方程260x px --=的一个解,则将3x =代入得:23360p --=,解得1p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和方程的解法是解题关键.20.将一元二次方程x 2﹣8x ﹣5=0化成(x +a )2=b (a ,b 为常数)的形式,则b =_____.21【分析】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再等号两边同时加上16即可【详解】解:∵x2﹣8x =5∴x2﹣8x+16=5+16即(x ﹣4)2=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掌握完全解析:21【分析】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再等号两边同时加上16,即可.【详解】解:∵x 2﹣8x =5,∴x 2﹣8x +16=5+16,即(x ﹣4)2=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用配方法解方程:22510x x -+=解析:154x =+,254x = 【分析】依据配方法的基本步骤解方程即可.【详解】解:22510x x -+=,系数化为1得:251022x x -+=,配方得:2255251()024162x x -+--+=, 即:2517()416x -=,两边同时开平方得:54x -=,即154x =254x =-. 【点睛】本题考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关键步骤在于配完全平方公式,此步需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8x ﹣k 2+4k +12=0.(1)求证:无论k 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ABC 的两边AB ,AC 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 的长为5,当△ABC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 的值.解析:(1)证明见解析;(2)k 的值为2或1或3.【分析】(1)先计算出△=4(k ﹣2)2,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即可得到结论;(2)先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为x 1=﹣k +6,x 2=k +2,然后分类讨论:当AB =AC 或AB =BC 或AC =BC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出k 的值.【详解】解:(1)证明:∵△=(﹣8)2﹣4(﹣k 2+4k +12)=4(k ﹣2)2≥0,∴无论k 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x 2﹣8x ﹣k 2+4k +12=0,(x +k ﹣6)(x ﹣k ﹣2)=0,解得:x 1=﹣k +6,x 2=k +2,当AB =AC 时,﹣k +6=k +2,则k =2;当AB =BC 时,﹣k +6=5,则k =1;当AC =BC 时,则k +2=5,解得k =3,综合上述,k 的值为2或1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3.解方程:2410y y --=.解析:12y =22y =【分析】方程移项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开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410y y --= 24=1y y -24+4=5y y -2(2)=5y -2=y -±解得,12y =22y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解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解下列方程:(1)2410x x --=;(2)(4)123x x x -=-.解析:(1)12x =22x =2)x 4=或x 3=-【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详解】(1)2410x x --=2445x x +=-2(2)5x -=则2x -=解得12x =22x =(2)解:(4)3(4)0x x x -+-=,(4)(3)0x x -+=,则40x -=或30x +=,解得x 4=或x 3=-.【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利用22米长的墙为一边,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仓库ABCD ,中间用篱笆分割出两个小长方形,在与墙平行的一边要开两扇1米宽的门,总共用去篱笆34米,为了使这个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96平方米,求AB 和BC 的长.解析:AB=8米,BC=12米.【分析】设AB 为x 米,然后表示出BC 的长为(36-3x )米,利用矩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AB 为x 米,则BC 为(36-3x )米,x (36-3x )=96,解得:x 1=4,x 2=8,当x=4时,36-3x=24>22(不合题意,舍去),当x=8时,36-3x=12.答:AB=8米,BC=12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设出一边的长,并用未知数表示出另一边的长.26.解下列方程:(1)2810x x --=;(2)2(2)6(2)80x x ---+=.参考答案解析:(1)1417x =,2417x =;(2)16x =,24x =.【分析】(1)先对原方程配方,然后再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答即可;(2)先对原方程配方,然后再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1)2810x x --=281x x -=281617x x -+=()2417x -=417x -=±1417x =,2417x =(2)2(2)6(2)80x x ---+=[]2(2)31x --=51x =±,16x =,24x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正确的对原方程配方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27.某地为刺激旅客来旅游及消费,讨论5月至9月推出全城推广活动.杭州某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共支付给该旅行社旅游费用54000元,请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旅游?解析:30名【分析】首先根据共支付给旅行社旅游费用54000元,确定旅游的人数的范围,然后根据每人的旅游费用×人数=总费用,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 名员工去旅游.即可由对话框,超过25人的人数为(x-25)人,每人降低20元,共降低了20(x-25)元.实际每人收了[1000-20(x-25)]元,列出方程求解.【详解】解: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 名员工去旅游.因为2000×25=50000<54000,所以员工人数一定超过25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000-40(x-25)]x=54000.解得x 1=45,x 2=30.当x 1=45时,2000-40(x-25)=1200<1700,故舍去;当x 2=30时,2000-40(x-25)=1800>1700,符合题意.答:该单位这次共有30名员工去旅游.【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本题应注意的地方有两点:1、确定人数的范围;2、用人均旅游费用不低于1700元来判断,得到满足题意的x 的值. 28.阅读下列材料:对于任意的正实数a ,b ,总有2a b ab +≥成立(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这个不等式称为“基本不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一些代数式的最小值.例如:若0x >,求式子1x x +的最小值. 解:∵0x >,∴112212x x x x+≥⋅==,∴1x x +的最小值为2.(1)若0x >,求9x x+的最小值; (2)已知1x >,求2251x x x -+-的最小值. (3)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COD △的面积分别为4和9,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解析:(1)6;(2)4;(3)25.【分析】(1)将原式变形为99x x x x+≥⋅ (2)结合阅读材料将原式变形为()411x x -+-后即可确定最小值; (3)设S △BOC =x ,已知S △AOB =4,S △COD =9,则由等高三角形可知:BOC AOB COD AOD S S S S =△△△△,用含x 的式子表示出36AOD S x =△,再按照题中所给公式求得最小值,加上常数即可. 【详解】 解:(1)∵0x >,∴99x x x x+≥⋅又∵296=,∴96x x+≥ ∴9x x +的最小值为6;(2)∵1x >∴10x ->, ∴222521411x x x x x x -+-++=--()2141x x -+=-()411x x =-+-≥∵∴22541x x x -+≥- ∴2251x x x -+-的最小值为4. (3)设(0)BOC S x x =>△,则由等高三角形可知:BOC AOB COD AODS S S S =△△△△ ∴49AOD x S =△,即36AOD S x=△, ∴四边形ABCD 面积364913x x =+++≥, ∵13=25,当且仅当x=6时,取等号, ∴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同时本题还考查了等高三角形的在面积计算中的应用.对不能直接应用公式的,需要正确变形才可以应用,本题中等难度略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作者:————————————————————————————————日期: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1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
形如:()200ax bx c a ++=≠ 例1.关于x 的方程(m -4)x2+(m+4)x+2m+3=0,当m__________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_________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4,=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可求得结果.由题意得当m≠4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4时,是一元一次方程.考点: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点评:熟练掌握各种方程的基本特征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例2.关于x 的方程(m2-m-2)x2+mx+n=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为___________.【答案】m ≠-1且m ≠2【解析】试题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由a≠0即可得到m2-m-2≠0,从而得到结果。
由题意得m2-m-2≠0,解得m ≠-1且m ≠2.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尤其注意a≠0.2、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例1.一元二次方程3x2-6x+1=0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分别是 ( )A .3,-6,1B .3,6,1C .3x2,6x ,1D .3x2,-6x ,1【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3x2-6x+1=0的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6,常数项是1.故选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例2.若关于x 的方程0142=--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满足的条件是( )A .a >0B .0≠aC .0<aD .4≠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 b c 都是常数,且a ≠0).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a ≠0即可.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例3.请你写出一个有一根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x+1)(x -1)=0(不唯一)【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利用因式分解法,保证其中有一个解为x=1就可以.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例4.关于x 的方程053)2(2=-+-x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m ≠2.【解析】试题解析: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m-2≠0,解得m ≠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例5.关于x 的方程221(1)50a a a x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_________.【答案】3.试题分析:221(1)a a a x --+是方程二次项,即221210a a a ⎧--=⎨+≠⎩,解得:a=3.故答案为:3.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1.2解一元二次方程21.2.1 配方法配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例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6x ﹣4=0,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x ﹣6)2=﹣4+36B .(x ﹣6)2=4+36C .(x ﹣3)2=﹣4+9D .(x ﹣3)2=4+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步骤:第一步: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第二步: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第三步: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原方程化为(x±m )2=n 的形式;第四步:用直接开平方解变形后的方程.解:x 2﹣6x ﹣4=0,移项,得x 2﹣6x=4,配方,得(x ﹣3)2=4+9.故选:D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例2.若把代数式化为的形式,其中为常数,则 .223x x --2()x m k -+m k ,m k +=【解析】配方得=4)1(2--x ,所以m=1,k=-4,则-3.例3.用配方法解方程:01422=--x x【答案】1612x =+ 2612x =- 【解析】 2122x x -=23(1)2x -= ∴ 1612x =+ 2612x =- 例4.用配方法解方程【答案】2694x x -+=2(3)4x -=32x -=± 15x =,21x =【解析】利用配方法求解21.2.2 公式法1. 24b ac ∆=-(1)2212440,,22b b ac b b ac x x a a-+----∆>== (2)120,2b x x a∆===- (3)0∆<,方程无实数根求根公式:242b b ac x a-±-= 例1.一元二次方程2x 2+3x+1=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223x x --m k +=0562=+-x x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可由24b ac =-V =9-8=1>0,可知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考点:根的判别式例2.方程x 2+4x -2=0的根的情况是( )A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先进行判别式的值,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2441(2)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答案:A考点:根的判别式.例3.若关于x 的方程(m -1)x 2-2m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m <2且m≠1.【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22412010m m m m ---+⎧⎡⎤⎪⎣⎦⎪≠⎨-⎩> 解之得m <2且m≠1.考点:1.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1.2.3 因式分解法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韦达定理:1212,b c x x x x a a+=-⋅=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9=x 2-2x+1(1)移项得__________;(2)方程左边化为两个平方差,右边为零得__________;(3)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之积得__________;(4)分别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得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答案】9-(x 2-2x+1)=0,32-(x -1)2=0,(3-x+1)(3+x -1)=0,4,-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步骤依次分析即可得到结果.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9=x 2-2x+1(1)移项得9-(x 2-2x+1)=0;(2)方程左边化为两个平方差,右边为零得32-(x -1)2=0;(3)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之积得(3-x+1)(3+x -1)=0;(4)分别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得x 1=4,x 2=-2.考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点评:熟练掌握各种解方程的一般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答案】(21)(3)0x x --=112x =,23x = 【解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例3.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 2-23x+3=0;【答案】x 1=x 2=303722=+-x x试题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出方程。
x 2-23x+3=0(x-3)2=0解得x 1=x 2=3.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要符合实际,看方程的根符合实际吗?不符合要舍去例1.一件商品的原价是100元,经过两次提价后的价格为121元,如果每次提价的百分率都是x ,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 .100(1+x )=121B .100(1﹣x )=121C .100(1+x )2=121D .100(1﹣x )2=121【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设平均每次提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得:100(1+x )2=121,故选C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例2.在一次学习交流会上,每两名学生握手一次,经统计共握手253次.若设参加此会的学生为x 名,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253)1(=+x xB .253)1(=-x xC .253)1(2=-x xD .506)1(=-x x【答案】D .试题分析:参加此会的学生有x 名,则每名同学需握手(x-1)次,x 名同学一共握手x (x-1)次,而两名学生握手一次,所以应将重复的握手次数去掉,由此可列出方程21x (x-1)=253,即506)1(=-x x ,故答案选D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3.某种手机经过四、五月份连续两次降价,每部手机由3200元降到2500元。
设平均每月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 、 2500)1(32002=-xB 、2500)1(32002=+xC 、2500)21(3200=-xD 、250032002=-x【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得:两次降价后的售价为3200(1-x )2=2500.故选:A.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例4.某学校准备建一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矩形花圃,它的长比宽多10米,设花圃的宽为x 米,则可列方程为:( )A 、x (x-10)=200B 、2x+2(x-10)=200C 、x (x+10)=200D 、2x+2(x+10)=20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宽为x 米,则长为(x+1)米.S=长×宽,即x (x+10)=20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例5.某商场将进货单价为18元的商品,按每件20元售出时,每天可销售100件,如果每件提高1元,日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若使商场投资少,收益大,那么该商品的售出价格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获得350元?【答案】25元.【解析】11 试题分析:设售价定为每件x 元,由:利润=每件利润×销售量,列方程求解.试题解析:解:设售价定为每件x 元,则每件利润为(x ﹣8)元,销售量为[100﹣(x ﹣10)×10],依题意,得(x ﹣8)[100﹣(x ﹣10)×10]=360,整理,得2281960x x -+=,解得12x x ==14.答:他将售出价定为每件14元时,才能使每天所赚利润为360元.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