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声现象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资料:有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第二章 声现象(精品资料:有答案)

2019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第二章声现象(更适合人教版教材)(用68套中考真题汇编成的精品资料)一、选择题。

1.(2019,青岛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2.(2019,长沙1)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2019,北京6)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 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4.(2019,福建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 音色D.频率5.(2019,甘肃武威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6.(2019,广东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7.(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很高B.“击鼓鸣金”的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8.(2019,广州1)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二○一三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答案:15.振动音调(2019年庆阳市)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B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019年武汉市)9.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答案:D(2019年福州市)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振动______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音调________。

(泰安市二〇一三年)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019年安徽)11.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答案: D(乐山市2019年)4.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答案: B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2019年苏州市)2.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答案:D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泰州市二O一三年)33.将钢锯条以图6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而发出声音。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声现象》汇编一、选择题
1.(2分)(2019?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准确的是()C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1.(3分)(2019?随州)据图分析,下列说法准确的是()B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2.(3分)(2019?海南)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
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A
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在声源和人耳处1.(3分)(2019?长沙)2019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
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准确的是()C
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2019济南)16、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

某些动物会接收到
并做出反应。

右图是几种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 A A狗 B猫 C蝙蝠 D海豚。

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3)——声现象(含解析)

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3)——声现象(含解析)

辽宁省2019年、2020年物理中考试题分类(3)——声现象专题二声现象【知识点回顾】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传播路程:S=V*T,距离L= S /2(注意:请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审题再下结论)四、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五、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六、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交谈,医生查病时的听疹,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120套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03——声现象

120套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03——声现象

120套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03——声现象 一、选择题6.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C .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D .成语“震耳欲聋”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接抽气机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 .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5.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 .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1.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很高B.“击鼓鸣金”的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2.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填空题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填空题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1.(2019玉林,)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2019铜仁,10)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产生的,钟声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的。

3.(2019云南,15)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音是由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会发生变化(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4.(2019辽阳,13)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当他首先到达山顶时,高兴地放声大喊,喊声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同学们在半山腰就能听出是康康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来判断的。

此时康康手腕上登山手表显示的大气压示数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山脚时的示数5.(2019辽阳,15)如图是一款智能便携超声波监测仪,它正在监测一名孕妇腹中的胎儿,此监测仪采用了与医院B超类似的超声波技术,并能通过无线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在手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胎儿清晰的实时影像。

这款监测仪利用了超声波来传递,智能手机通过波接收监测仪的数据;手机屏幕上的彩色影像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2019株洲,1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7.(2019邵阳,21)在音乐演奏会上,艺术家使用笛子、二胡、古筝、钢琴等乐器合奏传统名曲,听众能分辨出有哪些乐器正在演奏,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

9.(2019江西,3)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特征。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专题3(word版含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专题3(word版含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专题一、选择题1.(2019巴中,2)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火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2.(2019自贡,2)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3.(2019自贡,10)体育课上,有许多运动项目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应保持1s不动,等待裁判确认,在这1s内运动员仍对杠铃做功B.百米赛跑记时,裁判应是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C.掷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4.(2019乐山,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5.(2019遂宁,3)关于能源、信息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天然气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 广场舞的伴奏音乐“震耳欲聋”,这里的“震耳欲聋”指的是乐音的音调高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碱弱噪声6.(2019达州,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7.(2019内江,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8.(2019北海,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很高B.“击鼓鸣金”的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9.(2019南京,2)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10.(2019南京,6)小明看到闪电后12.3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光速约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声现象一、填空题1.(2020 河南)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频率为256 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 Hz的B 音叉中,(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答案】振动 B2.(2020 江苏连云港)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打电话呼叫手机,同时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直到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但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如果将手机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手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

【答案】(1).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 不能3.(2020 江西)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答案】(1). 振动(2). 空气3.(2020 辽宁)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

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发声,当车走到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1). 振动(2). 音色(3). 信息4.(2020 吉林)如图所示,松花江上,鼓声阵阵,百舸争流。

鼓声是由鼓面的产生的。

【答案】振动4.(2020 新疆)055型驱逐舰是我国新一代主力驱逐舰,也是我国打造蓝水海军的重要力量:(2)南昌舰进行反潜训练时,声呐系统是利用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敌方潜艇的。

【答案】超声波5.(2020 江苏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

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越低沉
7.(山东临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
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C)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8.( 2011 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
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再次用力拨动, 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 2011 自贡)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 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D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4.( 2011 乐山)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将听到:( B )
一、选择题
2019-2020 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 声现象
1.( 2011 杭锦旗)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D)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2.( 2011 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 用来探究( A )
D.小萍聲帶每秒來回動的次數逐漸增加
21.( 2011 江苏淮安)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D )
……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
A.频率
B .响度
C .音调
D.音色
22.( 2011 莆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
A.响度
B .音调 C.音色 D.频率
乐器发出声音的( A

A.音色
B .响度
C.音调
D .频率
15.( 2011 柳州)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
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C)
A.频率
B .振幅
C.音色
D.节奏
16.( 2011 肇庆)、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
B .声带振动变慢
C .声带振幅变小
D .声带振幅
27.( 2011 清远)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 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D)
A.振幅
B .响度
C .音色
D .音调
28.( 2011 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 是( D )
C .响度
D .频率
18.( 2011 襄阳)优美的乐曲《梁祝》,既能用小提琴演奏,又能用钢琴演奏。我们
能够区别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C)
A.音调 色
D .频率
B .响度
C.音
19.( 2011 天津)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
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
D.传播速度不同
25.( 2011 包头)喇叭里响起“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军军说:“是韦唯
在演唱”。他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C)
A.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26.( 2011 恩施)我们之中的小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A.声带振动变快 变大
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B)
A.音调
B .音色
C .音速
D .响度
17. (2011 龙岩)、 2010 年第 16 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 毛阿敏和孙楠合唱最具岭南 风情的会歌 《重逢》, 听众听歌声就可分辨是谁唱的。这主要是依据他们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B )
A.音调
B.音色
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C)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13.( 2011 泉州)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 判断的,该特性是( B )
A.响度
B .音色
C .音量
D.音调
14.( 2011 鞍山)口技演员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它主要是要模仿动物和
A.频率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11.( 2011 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 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12.( 2011 桂林)、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
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C)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9.( 2011 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 频率最大的是( B )
10.( 2011 湖南衡阳)使用随身听( 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 了声音的( C )
A.声音越来越大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B .声音越来越小 D .音调越来越低
5.( 2011 攀枝花)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C )
A.响度 B.音调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 答案: C
6.( 2011 大连)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
C)
A.音调越高
B .音色越好
C .响度越大
23.( 2011 徐州)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 各自具有独特的( C )
A.音调 色
D.频率
B.响度
C.音
24.( 2011 烟台)、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
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C)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

A.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速度
20.( 2011 台湾)下图是童謠「小蜜蜂」的歌詞與樂譜,在小萍唱到「大家一齊」這 四個字的期間, 聲波的音調逐漸升高。 此期間聲波音調逐漸升高, 主要是因為下列何種變化? (D )
A.聲波的振幅逐漸增加 B.聲波的頻率逐漸變低 C.小萍聲帶來回振動一次的時間逐漸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