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
防灾减灾宣传单内容

防灾减灾宣传单内容以下是 8 条防灾减灾宣传单内容:1. 嘿,你知道吗?灾难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随时可能蹦出来捣乱!地震啦、洪水啦,可吓人了!想想看,如果地震突然来了,你该咋办?就像玩游戏要知道规则一样,咱得了解应对方法呀!比如躲在坚固的桌子下,这可很重要哦!例子:“要是地震的时候你还傻乎乎地乱跑,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2. 哎呀呀,火灾可是个大坏蛋呢!一旦发生,那速度快得很。
你可别小瞧它!那火就像老虎一样凶猛。
那咱要怎么对付它呢?记住哦,千万别慌张,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赶紧跑出去。
你说是不是得记住呀?例子:“要是你慌乱得不知所措,那不就危险啦!”3. 嘿呀,台风也不是好惹的呀!那风呼呼地刮,就像要把一切都吹走似的。
那我们咋办?提前关好门窗呀,别让它闯进来呀!然后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不然等台风来了再着急,可就晚咯!例子:“你不会等台风到了才想起没关窗户吧?”4. 洪水一来可不得了,那水像猛兽一样冲过来。
我们能做啥?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呀,要是有洪水的迹象,赶紧往高处跑呀。
别贪恋家里的东西,命最重要呀,对不对?例子:“难道你要为了几件东西而不顾自己的安危吗?”5. 雪灾也挺可怕的呢!大雪下得那么厚,路都走不了啦。
那我们要咋办?提前准备好食物和保暖的东西呀,免得被困住了饿肚子受冻呀!这很关键呀,大家可别不当回事呀!例子:“你不会傻傻地啥都不准备,就等着被雪困住吧?”6. 滑坡泥石流可吓人啦,就像泥石流这个大怪物一下子冲下来。
我们可得小心呀!住在容易发生这些灾害地方的人,要多留意呀。
一旦发现不对劲,赶紧跑开呀,别犹豫呀!例子:“要是你还慢悠悠的,那可就危险在眼前啦!”7. 海啸的威力那可不容小觑呀!那浪头那么高,能把一切都淹没。
那怎么应对呢?听到警报就赶紧往高处跑呀,别贪恋海边的美景啦。
这可是保命的大事呀,你们说是不是呀?例子:“你不会还想着看海啸有多壮观吧,那太危险啦!”8. 灾害随时可能出现,但我们不要怕!就像打怪兽一样,我们有办法应对它们!只要我们平时多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关键时候就能保护自己啦!大家一定要记住哦!例子:“当灾害来临时,你不想从容应对吗?”观点结论:防灾减灾知识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多学习多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今年是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下面列举一些防灾减灾的应对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火灾1、由起火层,采取低姿势迅速往横的方向由安全门梯逃生。
2、非起火层,则可使用防烟袋,采取低姿势逃生,如无法逃生可在窗口、阳台呼救。
3、沿墙壁逃生易找到出口,且不被掉落物击伤。
4、千万不可冒然跳楼。
5、安全门梯是最主要、最好的逃生途径(安全门保持常关,但不可上锁,遇火灾才能隔绝烟火,才能利用安全梯逃生)。
6、火警发生时第一任务,先叫醒大家,通知邻居大家尽早逃生。
7、逃生过程需要换气,应将鼻尖靠近墙角或阶梯角落来换气。
8、为了保住安全,要经常维护消防安全设备性能。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致伤因素撞伤;挤压;碾挫;减速;烧伤和烫伤等。
这些因素可单独发生,也可几个因素同时作用于伤员。
(二)交通伤的特点:l、暴力大,伤情严重; 2、多脏器损伤多见; 3、脊柱骨折、脱位、截瘫多见;4、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多见;5、开放骨折多见;6、致残、死亡率高。
(三)对交通伤严重程度的判断交通伤伤员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同一个伤员可能同时有多处受伤。
现场急救要分清主次、轻重、急缓,以先救命、后救伤为原则。
1、判断生命体征变化(l)神志不清表明有颅脑损伤或休克,病情危重;(2)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表明有颅脑损伤或高位颈椎损伤、胸部外伤、呼吸道梗阻;(3)脉搏弱,或摸不到表明出血多,损伤严重,处于休克状态;(4)瞳孔不等大,或扩大表明有严重颅脑损伤。
2、对重要脏器损伤的判断(1)颅脑损伤头部出血或血肿,意识不清,瞳孔改变;(2)胸部损伤胸部有伤口或擦伤,胸廓变形,呼吸困难;(3)腹部损伤腹痛、压痛、肝区、脾区叩击痛,休克;(4)脊柱骨折脊柱畸形,四肢瘫痪(颈椎)或双下肢瘫痪(胸腰椎);(5)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宣传单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宣传单一、公众防震知识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一、宣传目的1、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灾害防治能力;2、增强全社会灾害应急处置能力;3、普及灾害防治知识,加强灾害防治宣传教育;4、加强科技支撑,促进灾害防治技术创新;5、建立全面减灾体系,提高社会减灾水平。
二、宣传内容1、什么是灾害灾害是指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有害的自然现象,可以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破坏。
2、常见灾害常见的灾害有洪水、地震、台风、干旱、泥石流、山洪等。
3、防灾减灾措施(1)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减少灾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根据灾害特征,建设具有较强防护性能的建筑物、设施、技术设备等,降低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程度。
(2)安全预警:发展气象预报、地震预报、海洋预报等专业预报技术,及时发布预警,动员人民做好防范准备。
(3)应急救援: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有效应对灾害,培训应急救援人员,及时处置灾害,减少损失。
(4)科学管理:科学安排抗灾建设,建立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确保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有序。
(5)公众宣传:开展灾害防治宣传知识,普及防灾知识,提高社会对灾害的预防意识,营造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
三、宣传方法(1)结合实际:围绕社会实际开展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把实际情况联系到宣传教育中。
(2)立体化教学:利用多媒体、图表和模型等,充分彰显灾害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性,加深人们的印象。
(3)社会宣传:利用媒体,定期发布灾害防治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了解灾害的避免和防治知识。
(4)社区宣传:在社区活动中,开展灾害防治知识普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实操性演示,让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灾害防治的方法。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防灾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以下是一些适合宣传的知识内容。
一、地震防灾减灾知识1.了解地震风险区: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政府会划定地震风险区,并公布在地图上,公众应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地震风险,做好应对准备。
2.家庭防震准备:在家中选择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或门边的墙角,躲避时保护头部;同时,家庭应该备齐急救用品、非常规照明、食品和饮用水等。
3.疏散和避难:地震发生后,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开阔地带,避免靠近可能倒塌的建筑物,以免被困。
4.开展防震演习:经常组织家庭和单位的地震演习,提高应对地震的自救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知识1.保持警惕:在汛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避免靠近河道、山区和低洼地带。
2.防洪准备:提前储备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紧急救援工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3.疏散和避险:当接到疏散指令时,应迅速高效地撤离,避开被淹的区域,尽量选择高地或安全的建筑物作为避难场所。
4.加强排涝措施:对于低洼地带的居民,要加强排涝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避免因排涝不畅导致严重淹水。
三、台风防灾减灾知识1.关注气象信息:在台风季节,时刻关注气象局发布的台风路径和强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2.预防物品固定:在台风来临前,将易受风害的物品固定好,如花盆、室外家具等。
3.做好备品储备: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电池、药品等。
4.室内安全:台风到来时,尽量留在室内,关好门窗,避免受到风雨的侵袭。
四、火灾防灾减灾知识1.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灭火知识和急救技能,以提高自救能力。
2.避免火灾隐患:不随意乱扔烟蒂,不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3.保持安全出口畅通: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的畅通,以便火灾发生时快速逃生。
4.定期检查电线设备:定期检查家中电线、插座等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2023-10-26CATALOGUE目录•防灾减灾概述•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事故灾害的防范与应对•公共卫生灾害的防范与应对•防灾减灾宣传教育01防灾减灾概述1什么是防灾减灾23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预测、预警、防范、应对和恢复灾害。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0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的防灾减灾可以提高社会应对灾害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01减少灾害损失通过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02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防灾减灾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球防灾减灾日的意义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全球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自然灾害的挑战。
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全球防灾减灾日可以促进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和支持,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发展。
提高全球防灾减灾意识全球防灾减灾日旨在提高全球范围内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重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02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地震的预防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获取地震信息。
•强化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避免建筑物倒塌和次生灾害发生。
•推广地震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地震的应对措施•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明确家庭成员的应急职责和分工。
•储备应急物资,包括食品、水、药品、急救用品等。
•学习正确的逃生方法和避震技巧,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撤离。
•台风的预防措施•关注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获取台风动态。
•做好建筑物的防风加固工作,避免建筑物受损。
•停止户外活动和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台风的应对措施•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明确家庭成员的应急职责和分工。
•储备应急物资,包括食品、水、药品、急救用品等。
•学习正确的避风方法和自救技巧,确保在台风发生时能够安全避险。
2023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宣传手册内容

2023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宣传手册内容防震减灾就是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
主要解决的办法是设计建筑物,提高防震能力。
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包括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震后过渡安置重建、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如下: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2、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3、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4、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6、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8、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9、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10、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1篇: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防灾减灾日宣传资料:雷电当出现电闪雷鸣时,要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附近。
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线杆较近的地方避雨;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如在户外行走发生电闪雷鸣时,应两脚并拢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栏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栏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栏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社区中设立的专门用于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信息栏。
它可以为居民提供丰富的防灾减灾知识,帮助居民提高应对天灾人祸的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栏的内容可以包括: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自然灾害的类型、防灾减灾的方法、应急救援知识、地震疏散基本常识、心理防御等内容。
同时,宣传栏还应该设置地图、逃生路线图、应急电话等实用信息,便于居民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为了保证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栏的有效性,要求宣传栏的内容需要及时、准确、生动、易懂,并定期更新。
宣传栏的设置需要符合人员密集、流动性高的场所,如社区广场、公园、商业区、学校、医院、火车站等。
通过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栏的设置,可以更好地提高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
一、触电
触电包括交流电和雷电击伤。
损伤包括外损伤和内损伤。
触电可造成体表人口和出口伤,均由电能通过身体产生的热能所致。
触电伤员轻者造成机体损伤,功能障碍,重者死亡。
◆触电现场表现
轻伤触电部位起水泡,组织破坏,损伤重的皮肤烧焦,甚至骨折、肌肉、肌腱断裂,能发现两处伤口。
重伤抽搐、休克、心率不齐。
有内脏破裂。
触电当时也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
如电源总开关在附近,则迅速切断电源,否则采取下一步措施。
2、脱离电源。
用绝缘物(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
要防止相继触电。
3、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包扎电烧伤伤口。
5、速送医院。
二、溺水
溺水是游泳或摔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
水进入呼吸道及肺中引起窒息。
另外,泥砂等异物堵塞鼻腔及口腔也是窒息的原因之一。
溺水现场急救致关重要,应争分夺秒。
◆现场急救: 1、迅速将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 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畅;
3、令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不要长);
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附;
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
三、火灾
1、由起火层,采取低姿势迅速往横的方向由安全门梯逃生。
2、非起火层,则可使用防烟袋,采取低姿势逃生,如无法逃生可在窗口、阳台呼救。
3、沿墙壁逃生易找到出口,且不被掉落物击伤。
4、千万不可冒然跳楼。
5、安全门梯是最主要、最好的逃生途径(安全门保持常关,但不可上锁,遇火灾才能隔绝烟火,才能利用安全梯逃生)。
6、火警发生时第一任务,先叫醒大家,通知邻居大家尽早逃生。
7、逃生过程需要换气,应将鼻尖靠近墙角或阶梯角落来换气。
8、为了保住安全,要经常维护消防安全设备性能。
四、地震时的应变要领
1、大震预警现象
地震虽然来势汹汹,但可能在短暂时间内给人们带来某些临震的宏观现象,称为大震预警现象。
主要有地面初期震动、地声和地光等。
1)地面初期振动:人们感到大地在“颤动”;
2)地声: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强烈、怪异,如雷鸣、大炮或机器轰鸣、狂风呼啸、大树折断声,好似刮风,但树梢和菜叶都不动;
3)地光:持续几秒到几分钟,明亮而恐怖,五光十色,呈片状、带状、柱状、球状等,亮如白昼;但树无影。
大震预警时间一般为十几秒。
地面首先微动(先颤),此时伴有地声和地光;然后地面大动(后晃);进而房屋倒塌,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地震远近与强弱
前已叙及,地震时人们感到“先颤”、“后晃”。
随着震中距的加大,“颤”与“晃”的时间差会加长,强度会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颤”,只感到“晃”了。
因此,地震时您如果感到颤动不明显,只感到晃动,且比较轻微,说明这个地震离您较远或刚刚开始,一般有十几秒“预警时间”,您可选择合适的避震场所;反之,地震时您如果感到上下颤动,又感到晃动,并且比较剧烈,说明这个地震离您较近或地震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如果颤动和晃动都不太强烈时,说明震级不大。
3、瞬间抉择
(1)室内避震:室内房屋倒塌以后,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安全地点,被称为避震空间或“安全岛”。
例如,炕沿下、床下、桌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角;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2)室外避震:拟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到至高点。
注意: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烟囱、胡同、架空管道、高压线、变电器、桥梁、山坡陡崖、危岩滚石、河岸地带。
汽车司机拟在安全地带刹车,火车司机拟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3)学校、工作岗位避震:拟躲在桌下或大设备下;特殊部门应按地震应急预案运作。
注意:关闭机器和易燃易爆有毒物阀门、切断电源。
(4)公共场所避震:拟选在排椅下、舞台脚下、课桌下、讲台旁、柜台下。
五、烧伤及烫伤
烧伤和烫伤由火焰、沸水、热油、电流、辐线、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物质引起。
最常见的是火焰烧伤、热水、热油烫伤。
烧伤和烫伤首先损伤皮肤,轻者皮肤肿胀,起水泡,疼痛;重者皮肤烧焦,甚至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
呼吸道也可烧伤。
烧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能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危及生命。
◆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险境,但不能带火奔跑,这样不利于灭火,并加重呼吸道烧伤。
2、带火者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灭火,也可用棉被、大衣等复盖灭火。
3、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
4、脱掉伤处的手表、戒指、衣物。
5、消毒敷料(或清洗毛巾、床单等)复盖伤处。
6、勿刺破水泡,伤处勿涂药膏,勿粘贴受伤皮肤。
7、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8、迅速转送医院。
六、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致伤因素
撞伤;挤压;碾挫;减速;烧伤和烫伤等。
这些因素可单独发生,也可几个因素同时作用于伤员。
(二)交通伤的特点:
l、暴力大,伤情严重; 2、多脏器损伤多见; 3、脊柱骨折、脱位、截瘫多见;
4、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多见;
5、开放骨折多见;
6、致残、死亡率高。
(三)对交通伤严重程度的判断
交通伤伤员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同一个伤员可能同时有多处受伤。
现场急救要分清主次、轻重、急缓,以先救命、后救伤为原则。
1、判断生命体征变化
(l)神志不清表明有颅脑损伤或休克,病情危重;
(2)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表明有颅脑损伤或高位颈椎损伤、胸部外伤、呼吸道梗阻;
(3)脉搏弱,或摸不到表明出血多,损伤严重,处于休克状态;
(4)瞳孔不等大,或扩大表明有严重颅脑损伤。
2、对重要脏器损伤的判断
(1)颅脑损伤头部出血或血肿,意识不清,瞳孔改变;
(2)胸部损伤胸部有伤口或擦伤,胸廓变形,呼吸困难;
(3)腹部损伤腹痛、压痛、肝区、脾区叩击痛,休克;
(4)脊柱骨折脊柱畸形,四肢瘫痪(颈椎)或双下肢瘫痪(胸腰椎);
(5)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交通伤现场急救程序
1、正确判断伤情和受伤部位;
2、注意正确的搬动伤员方法,保护脊柱和骨折肢体;
3、按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心肺复苏,后处理受伤部位,
4、迅速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
5、尽快转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