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大气运动练习题1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专练: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基础篇】一、选择题(2020·山东高三月考)浓雾发生时,有些农民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浓雾使()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空气能见度降低D.大气逆辐射减弱2.浓雾发生时对农田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地膜()A.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减弱了地面辐射【答案】1.C 2.D【解析】1.浓雾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太阳辐射减弱,A错误;浓雾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B错误。

浓雾产生后,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增强,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红外线部分,地膜可阻止红外线能量丧失,将能量保留在地膜内,减弱了地面辐射散失,D正确。

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太阳辐射的总量没有影响,ABC错误。

故选D。

3.(2019·甘肃武威月考)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如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湖、岸地形高低差异B.湖、岸热力性质差异C.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湖、岸植被类型差异【答案】3.B【解析】3.读图大湖和湖岸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相反,近地面从湖面吹向湖岸,高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说明近地面湖面气压高气温低,湖岸气压低气温高,湖面和湖岸之间存在着热力差异,形成热力环流,所以该题选择B。

(2020·河南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某一时刻我国部分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A.成都较昆明气压低B.三亚盛行东北风C.北京比上海风力小D.上海出现暴风雪5.此时成都较上海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B.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C.海拔较低D.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答案】4.B 5.B【解析】4.读图可知,成都气压在1046~1050之间(hPa),昆明气压在1034~1038(hPa)之间,故成都较昆明气压高,A错误;此时三亚盛行东北风(根据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东北风),故B正确;北京附近等压线较上海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上海大,风力比上海大,C错误;此时上海位于高压脊附近,不会出现降雪天气,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4大气的运动(答案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4大气的运动(答案版)

专题14 大气的运动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2022·上海浦东新·一模)下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①、①两地降水集中的季节分别是当地的()A.夏季、冬季B.夏季、夏季C.冬季、夏季D.冬季、冬季(2022·河北·模拟预测)下图为某海湾地理要素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下列区域中盐度最高的是()A.加勒比海B.密西西比河口C.阿查法拉亚湾D.西佛罗里达大陆架所在海域3.若大范围控制亚欧大陆的某天气系统与图中涡流的旋转方向一致,则该天气系统最强盛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2022·上海长宁·一模)2021年8月10日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

造成这种“倒黄梅”天气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副热带高压增强B.副热带高压减弱南退C.北方冷空气强度偏弱D.暖湿气流移动速度较快(2022·全国·模拟预测)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尘源之一,每年从这里吹出的沙尘超过1.8亿吨,这些沙尘随着强风影响多地。

2021年在撒哈拉沙尘暴活跃的时期,美国国家航空卫星在大西洋上空捕捉到了大量灰黄色的尘埃,哥白尼大气监测局监测到撒哈拉沙尘席卷了中东欧多个国家。

据此完成问题。

5.部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可影响到挪威和瑞典南部,其传输路线可能是()A.西南季风—中纬上升—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B.垂直上升—盛行西风—西北季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C.垂直上升—高空西南风—垂直下沉—盛行西风—极地东风D.东北信风—赤道上升—高空西南风—副热带下沉—盛行西风6.大量沙尘飘落各处,会()A.减缓阿尔卑斯山积雪融化速度B.影响高空飞机飞行视线C.影响当地的光照和降水D.增大风力,增加风力发电量7.(2022·上海静安·一模)下图表示北半球大气环流状况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秋季D.夏季8.(2022·上海奉贤·一模)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优选全文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优选全文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2022·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高三期中)读“城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A.气温高,气压高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2.如果要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A.甲B.乙C.丙D.丁3.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市区B.郊区C.远郊D.农村4.好莱坞影城在拍摄某影片时,一演员利用特种设备自高空缓缓降落,该演员感觉到风的变化情况是(假设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A.风速变小,风向改变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C.风速不变,风向改变D.风速不变,风向不变(2022·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高三期中)下图为亚洲东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P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图示M、N、P、Q四地中()A.M地气压最低B.N地气压最高C.P地风力最强D.Q地风力最小(2022·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高三期中)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

7.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8.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2022·福建省诏安县桥东中学高三期中)很多诗句、谚语中都蕴含了鲜明的地理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大气专题例题

高考地理大气专题例题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考向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1.(2019·全国Ⅱ卷,6~8)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据此回答(1)~(3)题:(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午夜2.(2015·四川卷,4)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图示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下题: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3.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而且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

据此回答(1)~(2)题:(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2015·海南卷,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 408平方千米。

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 ℃,最高曾达57 ℃,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考向二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1.(2019·海南卷,19~20)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

大气运动练习题高三

大气运动练习题高三

大气运动练习题高三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气体的垂直和水平运动,它对于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大气运动的练习题,帮助高三学生巩固和测试相关知识。

练习题一:大气是如何垂直运动的?1. 请简述大气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2. 大气垂直运动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简要阐述其作用机制。

练习题二:大气是如何水平运动的?1. 什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请举例说明。

2. 大气水平运动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别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影响。

练习题三:大气运动对天气的影响1. 大气运动是天气变化的根本原因,请简述其影响天气变化的机制。

2. 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有何影响?请从水汽输送、降水分布等方面进行阐述。

练习题四:整体大气环流1. 大气水平环流主要有哪些环流系统?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影响。

2. 大气垂直环流主要有哪几种?请简述其形成机制和影响。

练习题五:利用大气运动预测天气1. 利用风场资料如何判断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和速度?2. 如何利用温度和湿度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情况?3. 大气运动如何影响云的形成和演变?请简要说明。

练习题六:自然灾害与大气运动1. 暴雨洪涝灾害与大气运动有何关系?请简述其发生与原因。

2. 风暴潮和飓风的形成与大气运动有何关联?请简要说明。

练习题七: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运动1. 全球气候变化对大气运动有何影响?请简要说明。

2. 大气运动如何影响全球气候模式的形成和变化?请举例说明。

以上是关于大气运动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高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可以参考课堂讲义、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料,逐一回答练习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

通过练习和思考,相信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会更加深入人心,为应对高考提供有力的支持。

注意:此篇文章用中文书写,遵循整洁美观的排版要求,语句通顺,全文表达流畅,没有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

高三地理大气运动练习题

高三地理大气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大气运动的基本动力是:A. 地球自转B. 太阳辐射C. 重力D. 水平气压梯度力2. 下列哪种现象与大气运动无关?A. 海陆风B. 季风C. 台风D. 地震3. 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原因是:A. 地球自转B. 太阳辐射不均匀C. 重力D. 水平气压梯度力4. 下列哪种大气运动属于热力环流?A. 西风带B. 极地东风带C. 信风带D. 赤道低压带5. 下列哪种现象与大气运动无关?A. 气旋B. 反气旋C. 气压带D. 等压线6. 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 地球自转B. 太阳辐射C. 重力D. 水平气压梯度力7. 下列哪种现象与大气运动无关?A. 高压系统B. 低压系统C. 气旋D. 地震8. 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是:A. 水平运动B. 垂直运动C. 水平与垂直运动D. 无固定形式9. 下列哪种现象与大气运动无关?A. 风暴潮B. 雨水C. 雾D. 地震10. 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A. 温度升高B. 温度降低C. 气候干燥D. 气候湿润二、填空题1. 大气运动的基本动力是__________。

2. 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3. 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

4. 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

5. 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1. 大气运动的基本动力是地球自转。

()2. 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3. 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4. 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水平运动。

()5. 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气候湿润。

()四、简答题1. 简述大气运动的基本动力。

2. 简述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原因。

3. 简述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4. 简述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5. 简述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五、计算题1. 若某地气压为1013.25百帕,另一地气压为1005百帕,两地相距1000公里,求水平气压梯度力。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1.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回答下题.(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B.二氧化碳C.臭氧D.人类活动(3)下列关于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2.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据此完成下题.(1).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 )A.夏季的湖面可能出现"下现蜃景"B.夏季的沙漠可能出现"上现蜃景"C.冬季的暖流上空可能出现"下现蜃景"D.夏季的柏油路面可能出现"上现蜃景"(2).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 )A.对流运动强盛B.易出现逆温层C.等压面下凹D.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2013年11月18日,印度尼西亚的两座火山先后爆发,其中一座喷出的火山灰高达8000米.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两题.(1)依据材料可知,这次火山灰物质飘浮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2)该层的主要特征有(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天气复杂多变③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④厚度基本相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2014年7月17日23时左右,马来西亚MH17航班,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机上载有283名乘客与15名机组人员,298人全部遇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1)一般认为飞机在平流层中飞行是较为安全的,那么该客机在飞行中的安全高度为( ) A.10千米以内 B.13千米以上 C.50千米以上 D.3000千米以上(2)据统计,多数失事飞机基本上发生在对流层,以下解释最可能正确的是(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这一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空气密度最大C.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导致飞行环境不稳定D.该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5.飞行航向是指飞机在空中所在位置的经线由北端顺时针测量至飞机纵轴前方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2月5日22时43分某国际航班从我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往该国首都的飞行信息实况记录图(空中飞行航向总体在180°-220°之间).据此完成下题.(1).推测该国的首都国际机场可能是( )A.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B.加拿大渥太华国际机场C.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际机场D.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机场(2).该国际航班飞行到甲地上空后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改变飞行航线B.提高机舱温度C.遭遇云雨天气D.防止飞机失重6.“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据此完成下题.(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空气对流增强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下左图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右图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左图所示,在右图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 )A.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B.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C.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D.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2).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A;(2)C;(3)D.解析:(1)图中大气层高度位于12km—50km之间,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在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只有①曲线符合.故选A.(2)结合上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故选C.(3)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无对流运动.排除A、B、C项.读图分析①曲线可知其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故选D.2.答案:(1).C;(2).B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C项,冬季暖流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A项,夏季白天湖面气温较低,密度高,上层气温略高,密度低,可能出现“上现蜃景”.故A项错误.B项,夏季的沙漠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故B项错误. D项,夏季的柏油路面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选C.(2).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B项,此时上层空气可能气温高于底层空气,形成逆温层.故B项正确.A项,此时底层空气密度高,对流运动弱.故A项错误.C项,底层空气密度高,气温低,等压面上凸.故C项错误.D项,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同一水平面气压差.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故选B.3.答案:(1)A;(2)A解析:(1)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在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为17~18千米,中纬厚度为10~12千米,高纬厚度8~9千米.由材料分析可知,喷出的火山灰高达8000米,由此判断火山灰主要分布在对流层,故选A.(2)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对流层的厚度与纬度有关,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不同.因此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4.答案:(1)B;(2)C解析:(1)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高度范围为10~12千米.故选B.(2)对流层因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因此不利于飞机飞行,故选C.5.答案:(1).A;(2).C解析:(1).本题考查对飞机飞行航向的判断,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通常飞机起飞后多在平流层飞行,飞机到达平流层前需要穿越对流层.由于对流层在不同的纬度带高度不同,一般而言,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平均高度最高,中纬度地区次之,高纬度地区最低,并且夏季高于冬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在10-12km,在飞行的后半程飞行高度不断升高,且超过12km,说明这架航班的目的地应位于低纬度地区,再结合该航班空中飞行航向总体在180°-220°之间,飞机向西南方向飞行,所以可推测该国首都国际机场最可能是马来西亚吉隆坡囯际机场.故选A.(2).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对飞机飞行产生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读图可知,该国际航班在到达甲地上空后飞行高度迅速上升主要是由于甲地区上空的前方对流云团厚,为避免遭到云雨天气的干扰,给飞机造成安全隐患,飞机被迫爬升到云层上部.故选C.6.答案:(1).B;(2).B解析:(1).“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对. 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D错.下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故选B.(2).读图,图中甲、丁、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A、C、D错.乙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 B对.故选B.7.答案:(1).A;(2).C解析:(1).从图示可知,甲地为平地,只能借助热气流上升,乙地可以借助山脊气流上升.甲地为平地多为耕地,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地为山地,白天吹山风,上升气流比夜晚强.故A 正确, BCD错误.故选A.(2).滑翔运动要求大气稳定,起飞高度要适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应该在大气稳定地区安全,高度适中,不一定全年适合,起飞点应位于高处.由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起飞点海拔高度是410米,山麓地带的海拔高度是50米左右,其落差大约是370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答案:(1)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成一夹角;北(4)N;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与等压线成一夹角,从高压指向低压,应是风向;③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方向相反,应是使风速减小的摩擦力.。

大气环流练习题高三

大气环流练习题高三

大气环流练习题高三一、选择题1.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_________。

A. 水分循环B. 空气流动C. 光线传播D. 能量平衡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大气环流的主要因素?A. 地球自转B. 大陆地形C. 太阳辐射D. 水体分布3. 靠近赤道的地区,由于受到阳光直射,空气上升,形成了__________。

A. 低压带B. 高压带C. 北极冷气团D. 亚热带高压带4. 大气环流中的西风带位于_________。

A. 赤道附近B. 30°纬度附近C. 60°纬度附近D. 极地附近5. 在南半球,海洋气流受到__________。

A. 秋季风影响B. 寒冷气团影响C. 东南风影响D. 南极气团影响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在括号内标明对应的序号。

1. 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是地球自转。

( )2. 气温增加会导致地表气压增加。

( )3. 大陆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分布没有影响。

( )4. 赤道附近气温高,形成低压,空气上升,形成了风眼。

( )5. 赤道附近的大气环流是从赤道向两极方向流动的。

( )三、简答题1. 请解释大气环流带来的气候特点。

2. 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3. 解释西风带的形成原因和对气候的影响。

4. 什么是气压梯度力?它对大气环流有什么影响?5. 为什么大气环流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会发生变化?四、综合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以下问题进行回答,并且提供相应的解释。

1. 为什么亚洲地区的季风现象如此明显,其他地区相对较弱?2. 大气环流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3.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是否有联系?4. 请描述地球上的三个大气环流圈层,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5. 你认为大气环流对于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何重要性?总结:本文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对高三学生进行大气环流练习。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大气环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若此图是城市风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 )A .净化、增温B .净化、增湿C .增温、增湿D .减温、减湿34.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A B C D 35.图为海陆间等温线分布的状况,表示( )A .北半球七月的等温线分布B .南半球七月的等温线分布C .北半球一月的等温线分布D .南半球一月的等温线分布图2-30中的空间高度为300N ,600N 为宽度,读图后回答第8-9题。

36.设A 、B 、c 、D 四处的气压值分别为Pa 、Pb 、P c 、Pd 则 ( )A .Pa>Pb>P c>PdB .Pd >P c> Pa>PbC .P c > Pd > Pb > PaD . P c>Pd > Pa>Pb37.由C 处吹向D 处的风属 ( )A .东北信风B .东南信风C .西风D .极地东风图2-31是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

据图回答38~39题。

38.图示空间位于 ( )A .北半球高纬度B .北半球中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南半球低纬度39.设A-,B 、C 、D 四处的气压值分别为Pa 、Pb 、P c 、Pd 则A .Pa>Pb>P c>PdB .Pd >P c> Pa>PbC .P c > Pd > Pb > PaD . P c>Pd > Pa>Pb40. A 、B 、C 、D 四地气流运动方向是 ( )A .B →A →C →D →B B .A →B →D →C →AC .D →C →A →B →D D .D →C ,B →A41.如果该图为北半球一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 处气温低于C 处B .C 处附近易形成锋面C .D 处多云雨 D .C 、D 交接处盛行东南风读图2-32回答14~18题。

42.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 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 点的常年盛行风为 (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43.若该图为北极投影图,P 点在昏线上,M 点已经日落,则下列地点的昼长从长到短的正确排序为 ( )A .休斯敦、新加坡、悉尼、开普敦B .悉尼、新加坡、休斯敦、开普敦C .开普敦、悉尼、休斯敦、新加坡D .开普敦、悉尼、新加坡、休斯敦800 805 810810805800 1010 1005 100044.若图为北半球一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010x102Pa,M点气压为1000x102Pa,则M点的风向为( )A.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45.若图2-32为南极投影图且大圆为00纬线,则M处的洋流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顺时针、暖流B.顺时针、寒流C.逆时针、暖流D.逆时针、寒流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判断19~20题:46.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0N附近B.乙点位于300N附近C.①是冷性气流D.②时盛行西南风47.在甲处的气压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会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A.北旱南涝B.北涝南旱C.南北皆旱D.南北皆涝48、读某区域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地面气温a点<b点B.近地面气压a点>点bC.近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D.从冬夏季上说,一般是在冬季出现下图是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读图判断49—52题。

49.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A、亚速尔群岛B、蒙古高原C、夏威夷群岛D、东非高原50.形成该地区年气压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洋流D、海陆分布51.该地区主要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52.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是A、水稻种植B、热带经济作物C、畜牧业D、亚热带水果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53~54题。

53.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甲>乙>丁>丙D、乙>甲>丙>丁54.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甲→乙→丁→丙→甲B、丁→丙→甲→乙→丁C、乙→甲,丙→丁D、乙→甲→丙→丁→乙下图表示“某海陆等温线图”,其中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且①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据此完成55—56题55.①②的海陆位置可能分别位于A.大西洋、欧洲B.太平洋、亚洲C.地中海、亚洲D.太平洋、北美洲56.P处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是A.P处位于海洋,受寒流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陆地B.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陆地C.P处位于海洋,受暖流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陆地D.P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陆地右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57.该图所示可能是A.北半球的2月B.北半球的8月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58.“非典型肺炎”首先在我国广东发现,2003年2月开始向全国传播。

专家研究认为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播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最不利于它的传播。

下列四种气压的分布状况(单位:百帕)中最不利于“非典型性肺炎”病菌传播的是()5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哪个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

(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 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 2表示地转偏向力、f 3表示摩擦力。

1.(2009安徽文综27)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2009安徽文综28)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 点的数值将 ( )A .增大B .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

图8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

完成3—4题。

3.(2009安徽文综31)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4.(2009安徽文综3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完成5-6题。

5.(2009福建文综5)据图中信息判断()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6.(2009福建文综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2009江苏卷19)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8.(2009上海卷12)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A.对流层、电离层B.平流层、电离层C.平流层、中间层D.对流层、中间层9.(2009上海卷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10.(2009上海卷21)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①能源消耗加大②城市人口剧增③水域面积扩大④市效农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据此回答下题。

11.(2009辽宁文综5)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A.年降雪量较大B.气压较高C.年太阳辐射较强D.年均风力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