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

茶与酒文化一、选择题1.茶的故乡在(B)A日本B中国C印度D巴西2. 《茶经》的作者是(A)A陆羽B神农氏C有巢氏D共工氏3.《茶经》中记载茶的名子除了“茶”以外还称为(ABCD)A槚B蔎C茗D荈4.茶在我国什么时候成为一种饮品(D)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5.中国传统认为开门七件事中不包括什么(D)A柴米B油盐C酱醋D茶酒6.传说中,茶被发现是基于它的哪种功效(B)A贡品B药用C食用D饮用7.从制茶工艺角度看,红茶区别与其他茶的最主要特征是(A)A深度发酵B萎凋C揉捻、D干燥8.红茶与绿茶的区别有哪些(ABCD)A制作工艺B茶叶形态C茶汤颜色D饮用口感9.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种类是(D)A红茶B黑茶C花茶D绿茶10.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的红茶是(A)A祁门红茶B大吉岭红茶C锡兰高地红茶D阿萨姆红茶11.绿茶具有的特点有(ABCD)A香高B味醇C形美D耐冲泡12.绿茶制作工艺经过的过程(A)A杀青-揉捻-干燥B发酵-揉捻-干燥C杀青-发酵-干燥D杀青-干燥-压缩13.从茶叶干燥工艺看绿茶可分为(ABCD)A炒青绿茶B烘青绿茶C蒸青绿茶D晒清绿茶14.炒青特点:香气清高,滋味浓,收敛性较强,炒制杀青主要包括(ABCD)A长炒青B圆炒青C细嫩炒青D扁炒青15.白茶我国特产,属于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精品。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主要的种类有(ABCD)A银针B白牡丹C贡眉D寿眉16.青茶也称乌龙茶,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属“半发酵”茶。
下列哪个省不是乌龙茶主要产地(B)A福建B浙江C广东D台湾17.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其鲜叶制成青茶质量最佳。
铁观音是乌龙茶中之珍品,品质最好的产于(A)A福建安溪县B福建福鼎C福建崇安D福建政和18.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芽茶和黄大芽茶。
黄茶属于部分发酵类,制作方法与绿茶相似,具有绿茶的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库《中国饮食文化》试题(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先民开始懂得用火是在()。
A.100万年—50万年前 B.180万年前 C.50万年前 D.170万年—180万年前2.中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古农书是()。
A.《千金食治》B.《齐民要术》C.《四民月令》D.《食疗本草》3.关于茶神,人们公认的是()。
A.陆羽B.杜康C.仪狄D.彭祖4.在中国众多的餐具中,最具特色的餐具是( )。
A.匙B.碗C.盘D.筷子5.中国筵宴的孕育萌芽时期是()。
A.新石器时期B.夏商周三代C.秦汉时期D.元明清时期。
6.傣族最隆重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是 ( )。
A. 泼水节B.火把节C.雪顿节D.丰收节1.“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
”这句话出自()。
A.《醒园录》B.《随园食单》C.《本草纲目》D.《建国方略》2.切、剁、砍等方法属于()。
A.平刀法B.直刀法C.斜刀法D.剞刀法3.谭家菜是()菜的代表之一。
A.民族菜B.宫廷菜C.寺观菜D.官府菜4.回锅肉是()菜的代表菜之一。
A.四川菜B.福建菜C.湖南菜D.江苏菜5.有“液体面包”之称的是()。
A.黄酒B.果酒C.药酒D.啤酒6.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饮茶方法是()。
A.煮茶法B.煎茶法C.泡茶法D.点茶法7.宫廷菜初步形成规模大约在()。
A.清朝B.周朝C.宋朝D.唐朝8.“色绿、香郁、味醇、形美”高度概括了中国绿茶()的特点。
A.洞庭碧螺春B.西湖龙井C.黄山毛峰D.庐山云雾9. 浓香型酒的代表品种是()。
A.五粮液B.茅台酒C.泸州老窖特曲D.古井贡酒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烹饪原料有()。
A.胡豆B.番茄C.辣椒D.番薯E.茄子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菜肴的个性特征主要有()。
A.文化性B.新奇性C.精细性D.乡土性E.生态性3.在中国烹饪科学观念中,“饮食有节”包括()。
饮食文化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饮食文化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一、多选题1.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受传统、历史、地理、民族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文化体现。
对于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A. 饮食习惯与食品消费行为B. 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化C. 社会风俗与宗教信仰D. 地理环境与气候禀赋E.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国家的饮食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A. 法国B. 意大利C. 中国D. 印度参考答案:C. 中国3. 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由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以下内容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是:A. 食谱和烹饪技艺B. 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C. 食品产地和食物安全D. 饮食与健康E.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 以上都是二、问答题1. 饮食文化为什么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答案: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文化载体,它体现了历史、地理、民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还体现了当地人们对食物的烹饪技艺、餐桌礼仪以及对食品产地和食物安全的关注。
通过研究饮食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演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加深对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参考答案: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地理、民族、气候、宗教等。
历史因素使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传统美食。
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了当地的农业、渔业和畜牧业,从而塑造了地方特色的食材和烹饪技艺。
民族和宗教信仰也对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印度的素食文化和中东地区的清真食品。
此外,现代社会的全球化和信息交流也对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影响,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接触到各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食物和饮食习惯。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
全国1月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全国20XX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课程代码:0098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人衡量食品质量的第一标准是( )A.色泽B.形状C.营养D.味道2.我国最早关于米糕的记载,是在(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汉代D.唐代3.周代的“八珍”所表现出来的饮食风味大约分布于(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淮河流域D.汉水流域4.“武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种典型现象发生在(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5.从菜肴的名称上体现出菜肴发源地的是( )A.麻婆豆腐B.东坡肉C.文昌鸡D.游园惊梦6.传统名菜“松鼠鳜鱼”是典型的( )A.淮扬菜B.鲁菜C.粤菜D.川菜7.据清代郎廷极在《胜饮篇》中记载,适宜饮屠苏酒的良辰美景是( )A.元旦B.立春C.立秋D.中秋8.五粮液首次被评为中国名酒是在( )A.第一届评酒会B.第二届评酒会C.第三届评酒会D.第四届评酒会9.《黄帝内经》中提到一种古老的酒,是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即( )A.醴酪B.猿酒C.秬鬯D.醍醐10.开辟饮茶的新境界,把饮茶由一种习惯爱好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的著作是( )A.《茶录》B.《茶经》C.《大观茶论》D.《煎茶水记》11.四川人特别喜欢喝盖碗茶,有三位一体的茶盏、茶盏盖和( )A.茶杯B.茶壶C.茶盘D.茶托12.在国际市场上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的是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和中国( ) A.祁红 B.滇红C.铁观音D.太平猴魁13.菜肴的配色方案中,不同的颜色给人的心理感觉不同,其中,给人明亮、华丽、健康、引人注目、诱发食欲的是( )A.绿色菜肴B.红色菜肴C.橙色菜肴D.紫色菜肴14.中国古代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丧葬之事指的是( )A.吉礼B.宾礼C.嘉礼D.凶礼15.后世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每年腊月初八都要熬粥供众,称之为( )A.八宝粥B.腊八粥C.大米粥D.小米粥16.在文学中体现出混合的“北食”风味菜肴的作品是(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7.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中与饮食烹饪有关的要数《丽人游春宴》和( ) A.《吴樱桃》 B.《玉泉仙人掌茶》C.《酒边索赋》D.《槐叶冷淘》18.强调“长生不老”的饮食文化观的是( )A.儒家B.释家C.道家D.医家19.元代忽思慧的饮食专著在继承我国古代饮食学的经验上,第一次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身体健康的重要观点,这部著作是( )A.《食疗本草》B.《食医心鉴》C.《饮食须知》D.《饮膳正要》20.决定餐饮企业市场定位的是( )A.饮食风尚B.经营规模C.大众选择D.品种特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面点习惯上分为三大流派:京式、广式和()A.桂式B.川式C.鲁式D.苏式2.“鼎湖上素”作为一大菜系的代表菜之一,它出自于()A.四川B.淮扬C.广东D.山东3.伊尹与商汤关于烹调方面的对话,就是饮食文化史上最早的文献()A.《吕氏春秋·本味》B.《礼记·内则》C.《论语·乡党》D.《尚书·酒诰》4.最终与动物划清界限、使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的重要标志是()A.用鼎熟食B.用火熟食C.以水煮食D.以汽蒸食5.茶的发现和利用,相传起源于()A.女娲时代B.伏羲时代C.神农时代D.黄帝时代6.饮茶方法上的煮饮改为冲泡,通常被视为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期,它始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7.为了节约粮食,控制酗酒现象,周初的统治者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A.《酒典》B.《酒法》C.《酒诰》D.《酒制》8.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了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的礼仪,后人称为()A.觞政B.燕射C.投壶D.射覆9.《煎茶水记》一书叙述了茶汤品质高低与泡水有关,其作者张又新是()A.唐代人B.宋代人C.元代人D.明代人10.体现菜品发源地的菜名是()A.汽锅鸡B.文昌鸡C.贵妃鸡D.叫花鸡11.“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一语出自()A.《诗经》B.《礼记》C.《左传》D.《楚辞》12.影响中老年饮食者和青少年饮食者饮食消费行为的力度、并形成消费行为差距的一个原因是()A.食品质量B.烹调水平C.价值观念D.卫生水平13.决定饮食者的消费能力大小和消费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B.宗教C.历史D.经济14.表现主人公的活动地区主要是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而且宋代这些地方已形成了山东菜“北食”的基本特色的小说是()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15.可使饮食文化时尚变换的决定因素是()A.经济B.政治C.宗教D.历史16.原指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来为五斗米道所沿用的称号是()A.膳夫B.酒人C.祭酒D.祭醴17.从饮食养生看,遵循“养收”调摄原则,以保养内守之阴气,健康长寿的时令是()A.春令B.夏令C.秋令D.冬令18.人们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有两个重要原则:一个是辨病施食,另一个是()A.同病异食B.异病同食C.辨证施食D.平衡膳食19.决定餐饮企业市场定位的要素是()A.地理位置B.大众选择C.原料特点D.烹饪方法20.餐饮产品的科学化是中国餐饮界拓展的又一方向,科学化的主要食品之一是()A.绿色食品B.方便食品C.快餐食品D.速冻食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_考试题库

中国饮食文化_考试题库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
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
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五世长者知饮食”:语见魏文帝曹丕《诏群臣》,全句是:“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
”意即只有那些历代为官的贵富之家的上层社会成员,才可能对高层次的穿衣吃饭一类生活之事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10、仪狄:中国古史传说夏禹时期的女性酿酒师,是见于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酿酒师,事见《战国策》等先秦典籍。
11、陆羽:陆羽(733~804)唐中叶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饮食文化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饮食文化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区别不同饮食风味流派的重要标志是(A)A.口味B.地区C.制作者D.消费者2.下列名茶中属于乌龙茶的是(C)A.祁门红茶B.滇红C.武夷大红袍D.湖南黑茶3.A.4.A.5.A.6.B)A.7.A.8.A.9.A.10.A.11.A.12.A.多血质的消费者B.抑郁质的消费者C.黏液质的消费者D.胆汁质的消费者13.饮食消费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具经济功能和(B)A.政治功能B.社会功能C.宗教功能D.艺术功能14.“满汉全席”最能代表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融合,最早记载关于满汉全席的一份食单,见于李斗的(A)A.《扬州画坊录》B.《随息居饮食谱》C.《成都通览》D.《古食谱》15.首先研制“红楼菜肴”,打出“红楼宴”牌子的是(B)A.南京的金陵饭店B.北京的来今雨轩饭庄C.北京的红楼饭庄D.扬州的西园大酒店16.西汉时期文学作品《七发》描述了大量淮扬风味菜肴,其作者是(B)A.刘勰B.枚乘C.张衡D.司马相如17.着作《士大夫食时五观》将佛教要求僧人在进食前所作的五种观想融入到儒家的理念之中,作者为宋代的(A)A.黄庭坚B.苏东坡C.王安石D.陆游18.清代官场饮茶有着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一般的茶道,主人若端茶,对客人说“请喝茶”,这表明(B)A.对客人的尊敬B.会谈结束送客C.请客人品茶D.对客人不满19.A.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文着中。
33、《随园食单》:179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上成熟典范的食学着作,被誉为中国古代“食经”,着者袁枚。
该书约二万字,由十四单和一序组成,记载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个别食品上溯至元明时代)的326种肴馔茶酒等名食,系统的食学理论和详确可行的烹调方法。
(最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课程代码:0098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人衡量食品质量的第一标准是( )A.色泽B.形状C.营养D.味道2.我国最早关于米糕的记载,是在(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汉代D.唐代3.周代的“八珍”所表现出来的饮食风味大约分布于(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淮河流域D.汉水流域4.“武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种典型现象发生在(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5.从菜肴的名称上体现出菜肴发源地的是( )A.麻婆豆腐B.东坡肉C.文昌鸡D.游园惊梦6.传统名菜“松鼠鳜鱼”是典型的( )A.淮扬菜B.鲁菜C.粤菜D.川菜7.据清代郎廷极在《胜饮篇》中记载,适宜饮屠苏酒的良辰美景是( )A.元旦B.立春C.立秋D.中秋8.五粮液首次被评为中国名酒是在( )A.第一届评酒会B.第二届评酒会1C.第三届评酒会D.第四届评酒会9.《黄帝内经》中提到一种古老的酒,是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即( )A.醴酪B.猿酒C.秬鬯D.醍醐10.开辟饮茶的新境界,把饮茶由一种习惯爱好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的著作是( )A.《茶录》B.《茶经》C.《大观茶论》D.《煎茶水记》11.四川人特别喜欢喝盖碗茶,有三位一体的茶盏、茶盏盖和( )A.茶杯B.茶壶C.茶盘D.茶托12.在国际市场上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的是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和中国( ) A.祁红 B.滇红C.铁观音D.太平猴魁13.菜肴的配色方案中,不同的颜色给人的心理感觉不同,其中,给人明亮、华丽、健康、引人注目、诱发食欲的是( )A.绿色菜肴B.红色菜肴C.橙色菜肴D.紫色菜肴14.中国古代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丧葬之事指的是( )A.吉礼B.宾礼C.嘉礼D.凶礼15.后世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每年腊月初八都要熬粥供众,称之为( )A.八宝粥B.腊八粥C.大米粥D.小米粥16.在文学中体现出混合的“北食”风味菜肴的作品是(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7.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中与饮食烹饪有关的要数《丽人游春宴》和( ) A.《吴樱桃》 B.《玉泉仙人掌茶》2C.《酒边索赋》D.《槐叶冷淘》18.强调“长生不老”的饮食文化观的是( )A.儒家B.释家C.道家D.医家19.元代忽思慧的饮食专著在继承我国古代饮食学的经验上,第一次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身体健康的重要观点,这部著作是( )A.《食疗本草》B.《食医心鉴》C.《饮食须知》D.《饮膳正要》20.决定餐饮企业市场定位的是( )A.饮食风尚B.经营规模C.大众选择D.品种特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098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菜分为汉族菜、苗族菜、傣族菜等,划分的依据是
A.地方风味
B.民族风格
C.消费对象
D.消费者喜好
2.中国人衡量食品质量的第一标准是
A.食味
B.形状
C.营养
D.色泽
3.恩格斯称“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指的是
A.火的使用
B.制造工具
C.直立行走
D.创立了原始农业
4.周代的宴会种类繁多,其中亲朋好友之间的宴饮被称为
A.乡饮酒礼
B.射礼
C.燕礼
D.献礼
5.鲁菜的典型代表之一是
A.松鼠鳜鱼
B.油爆双脆
C.金龙脆皮乳猪
D.樟茶鸭子
6.中国清真菜的分支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广式面点的代表品种之一是
A.翡翠烧卖
B.五芳斋粽子
C.拨鱼面
D.叉烧包
8.“击鼓传花”酒令属于
A.雅令
B.通令
C.筹令
D.签令
9.在酒宴中,体现中国传统酒德的敬酒方式是
A.文敬
B.武敬
C.回敬
D.互敬
10.康熙南下巡视时,根据产地和形态将名茶“吓杀人香”赐名为
A.西湖龙井
B.碧螺春
C.黄山毛峰
D.六安瓜片
11.回族喝茶的一大特色是喝盖碗茶,俗称
A.奶茶
B.三生饮
C.三炮台
D.酥油茶
12.消费过程本身的物质活动以及伴随而来的饮食消费者的心理思维、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称为
A.饮食美学
B.饮食消费文化
C.饮食心理
D.饮食文化
13.中国古代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吉礼指的是
A.宾客之事
B.冠婚之事
C.祭祀之事
D.军旅之事
14.标志着明清时期人情小说的问世,使得饮食描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的作品是
A.《喻世名言》
B.《西游记》
C.《红楼梦》
D.《金瓶梅》
15.清代官场饮茶有着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一般的茶道,主人若端茶,对客人说“请喝茶”,这表明
A.对客人的尊敬
B.会谈结束送客
C.请客人品茶
D.对客人不满
16.对于新科进士,唐宋时代都按例赐宴,称为
A.“恩荣宴”
B.“谢师宴”
C.“曲江宴”
D.“闻喜宴”
17.夏季阳气最盛,易于新陈代谢,要使肌体气机宣泄自如,就要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心胸,重点保护
A.心脏
B.肝脏
C.肺脏
D.肾脏
18.冬季人体最容易感受寒邪,为保护人体阳气,可多进食温热食品如
A.百合
B.海带
C.羊肉
D.苦瓜
19.在企业系统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由此产生的群体行为规范,是一种具有企业特色的共同价值观,我们将其称为
A.企业内涵
B.企业目标
C.企业精神
D.企业文化
20.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的绿色食品标准是
A.A级
B.AA级
C.AAA级
D.AAAA级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在整个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熟食活动中大致经历了________、石烹和陶烹3个阶段。
22.筵席的种类主要有宴会席、________和酒会席。
23.北魏贾思勰著的________ 记录了40多种酒的酿造方法,其中有作者亲历的,亦有辑自古籍的。
24.从红茶汤中是否添加其他调味品来划分,又可分为清饮法和________两种。
25.蒙古族的日常饮食中,以________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也就是“红食”。
26.汉代枚乘在其代表作品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饮食具有淮扬风味的色彩。
27.佛教徒为了纪念________的成道日,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煮粥供众,称为腊八粥。
28.封斋节食是________的信仰习俗,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29.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________年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
30.未来世界食品业发展的趋势是食品营养明显地表现出天然、________、功能化的特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烧尾宴
32.风味流派
33.茶艺
34.饮食消费
35.饮食礼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从实名类菜肴的名称上可以反映出菜肴的哪些特点?
37.简述影响消费者饮食消费行为的因素。
38.《红楼梦》中所创造的“红楼”饮食文化体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39.简述伊斯兰教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关系。
40.简述现代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当代人不重视科学养生的弊端。
42.试述21世纪人类的饮食追求。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3.案例材料:
满汉全席,满清宫廷盛宴。
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溜、烧等皆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
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
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
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至尊。
结合案例材料,分析满汉全席的特点以及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