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行为.ppt
合集下载
礼仪之名片交换礼仪.ppt

修饰仪表的重点
•头部 •发部 •手部
修饰头部的基本要求
• ◆不蓄胡须 • ◆鼻毛不外现 • ◆干净整洁 • ◆口无异味
发部修饰
• 不染彩发、长度适中 • 最短一般不得为零(男士)
最长不长与七厘米 • 头发最长一般不得长与肩部(女士)
手部修饰
• ◆清洁 • ◆不使用醒目的甲彩 • ◆不蓄长指甲 • ◆腋毛不外现 • 正式场合不穿无袖服装
赠送礼品
• 赠送礼品的时间 • 赠送礼品的地点 • 赠送礼品的方式
赠送礼品的时间
• 在双方见面之初送上礼品 • 主人接待来访者时,应在客人离
2.不会使用名片的人是没有教养的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换名片的顺序
• 位卑者应当首先把名片递给位尊者。 • 多人交换名片时,应讲究先后次序:
由尊而卑 • 先女后男 • 由近而远进行
名片的索取
• 其一,交易法 • 其二,激将法 • 其三,谦恭法 • 其四,联络法
◆交易法
• 是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 把名片递给对方时,对方不回赠名
休闲场合
• 所谓休闲场合并不等于休息,这里的休 闲是指在工作之余一个人单独自处,或 者在公共场合与其他不相识者共处的时 间。
• 休闲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为舒适自然 • 人们所适合选择的服装有运动装、牛仔
装、沙滩装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便装
商务人员着装要遵守成规
穿着制服的禁忌
• 穿着制服最重要的一个禁忌,是不允 许制便混穿
1. 国旗与其他旗帜悬挂 2. 中国国旗与外国国旗
一起悬挂
国旗和其他旗帜悬挂
居前为上 以右为上 居中为上 以大为上 以高为上
中国国旗和其他国家国旗悬挂
a. 活动以我方为主时,外方国旗 挂于上位
第八章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 A.四类一般性报酬:金钱、社会赞同、尊敬、 服从。
• 金钱在大部分社会交换中都不适宜作为报 酬,它的价值是最小的。
• 社会赞同可以作为一种适宜的报酬,但是 也不具有很高的价值。
• 最能体现结构分化的报酬形式是尊敬和服 从,它们是具有最高价值的报酬。
• B.分化模式
• 根据报酬类型,布劳阐述了结构分化的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式:
• 交换理论反对结构功能主义把人当作社会 结构或社会制度制约下的角色的观点,主 张从人的行为、人际互动的最基本形式— —交换——中去发现形成社会结构的动因。
• 布劳的理论目标是:克服此前霍曼斯交换 理论只注重个人层次上的交换行为,而在 解释宏观领域的交换现象时暴露出的不足, 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和制度化的结 构关系提供一个交换理论框架,联接社会 学的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
• 工具性送礼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巴结性礼 物)和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
• 其中,“间接付酬”是在获得关系网络的 “局外人”的帮助后,通过送礼的方式来 回报人情,它有潜力成为长期性社会关系, 也可能向表达性礼物馈赠转换。“溜须” 发生在上级与从属者之间,而“上油”则 是我们一般理解中的“走后门”和“贿 赂”,当地人将它当成是“一锤子买卖”, 一般也只在本村以外的情景中发生。
• 一、社会交换的含义
• 1、交换是特定类型的交往
• (1)社会交换是这样一种交往类型:参与 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一旦他 人停止所期待的回报,交换关系就会中止。
• (2)社会交换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 上的自愿性活动。
• 2、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
• (1)类似:期待回报、以换取回报为目的
• 在自己的村庄内部进行礼物交换,人们常 常会有某种“人情”的压力,而在自己社 区之外进行工具性礼物馈赠,人们通常不 存在这种社会心理压力。
遗传的三大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定律ppt课件.ppt

精原细胞数AaBb 精子数
未交换精子 Ab aB
交换精子 AB ab
80个未交换 80*4=320 160 160
20个交换 20*4=80 20 20 20 20
100
400 180 180 20 20
精原细胞的交换值为 20% 2A%
交换值为 10%
A%
一种交换配子为 5%
A/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A
B
a
b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杂合体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四种类 型的配子:AB Ab aB ab,其中AB 、 ab 两种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 确表示应该是
A (A)
2.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依据产生配子的不同
情况,写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1 )只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则 A B
AaBb可表示为:
ab
( 2 )若产生四种配子,且Ab、aB
AB
特别少,则AaBb可表示为:
ab
(3)若产生四种配子,且AB 、ab A b
特别少,则AaBb可表示为:
aB
(4)若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则AaBb可表示为:
AaBb测交结果
A_B_ A bb aaB_
1
1
1
1
0
0
多
少
少
0
1
1
少
多
多
AaBb个体的 基因型
第三篇 交换理论 《现代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7.5 交换过程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实体中所蕴含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取决于单位商品生产者的活劳动新创造的价
值量,而且取决于生产该单位商品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量。由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新创造的价值量和转移价值量的统一,构成 该商品的社会价值量。
氏族部落 家庭内部
共同体扩大 人口增长
交往
自然分工
扩大
部落之间 交换产品
不同生产领域 演变 分离
相互依赖的 生产部门
产生 社会分工
Modern Political EconomicsBiblioteka 7.2交换的一般内容:商品
7.2.1 商品概念
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伴随着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的 产生而产生,商品是交换的一般内容。
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 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主要有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 产者物价指数。
通货紧缩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供应不足及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
位货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现象。
☆通货紧缩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
Modern Political Economics
(3)价值:交换行为的量度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 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是一种绝对的量。
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 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要素。
Modern Political Economics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其一,当某人的行动没有得 到他期望的报酬或者他得到 了料想不及的惩罚时,他将 被激怒并越有可能采取攻击 性行为,这样对他来说有价 值。其二。当某人的行动获 得了他所期望的报酬,特别 是报酬比预期的还要大,或 者他的错误行动没有受到预 想中的惩罚。继续做得到报 酬的行动或者避免错误行为 的再度发生。
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 ,人们会选择当时他所 认识到的行动结果与获 得这一结果的概率之乘 积较大的那一种行动。 报酬价值大但得到的概 率小,会降低人们行动 的可能性;反之,报酬 价值大且得到的概率也 大,则会提高行动的可 能性。
对霍曼斯行为交换理论的评价
• 霍曼斯忽视了社会因素在人际交 往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人际交 往以及社会交换中个人的目的与 动机,而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 个体活动的制约作用以及个人对 于社会结构的能动作用。 • 再次,就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 实质而言,他为了一味地反对帕 森斯的功能主义,只介绍了处于 微观水平上个体之间所进行的社 会交换原则,而没有深入揭示建 立在个体交换基础上宏观水平上 的社会交换。这一点就为布劳、 科尔曼等人所批判。布劳认为不 能把复杂的社会结构还原为简单 的心理现象,由于社会事实具有 与小群体完全不同的性质,因此 心理学命题无法取代社会学命题 去准确地把握和解释社会事实。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一)成功命题 (二)刺激命题
(三)价值命题
人的行动与动物有 着相似的地方,他 要遵循报酬原则。 也就是说,如果个 体的某个行动越是 经常受到报酬和奖 ,那么他就越有 可能有经常类似的 行动 。
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 .如果某一特定的刺 激或者一组刺激的出 现会给某人的行动带 来某种报酬或奖励。 那么现在的刺激与过 去的刺激越相似,个 体就越有可能进行类 似的行动。
社会交换理论PPT

理论介绍
• 倾向个人主义方法论和心理还原论,即以个人心 理的解释推导所有群体行为,这一原则把社会现 实看作个人行动的结果,把社会结构看作是由个 人行动创造维持的。他认为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 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而人们间接的交往不是 基本形式。
• 行动——是行动者个体的行为,旨在追求报酬,避免惩罚 • 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 • 情感——是指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趣 • 刺激——是指环境中的暗示,能引起个体做出行动上的反应 • 报酬——又称奖励,是指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对象 • 成本——有两种含义,一是实际成本,二是机会成本 • 投资——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社会地位、知识、专长等 • 利润——是指一项行动结果中,报酬减去成本所剩下的纯粹奖励
六个基本命题
• 成功命题 • 刺激命题 • 价值命题 • 剥夺——满足命题 • 攻击——赞同命题 • 理性命题
彼得·M·布劳(Peter M. Blau)
主要著作: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互动: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
• 人类行为成为社会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才能达 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手 段。”
未来展望
• 社会交换理论针对中国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 社会交换理论在宏观角度的发展前景
基本观点来自其他社会交换理论家,他们的 理论核心是:人是自私的,都按私利行事。因此 ,人们寻求最大限度的利益,这是和其他社会交 换理论不谋而合的。
• 交换模式:
获取最佳利益的途径经常受他人影响,人们 在交换关系中作出的决定是否公平,起作用的因 素之一是社会。
社会交换的方法论选择
一、个人的心理取向
南京邮电大学交换技术课件CH1_PPT

• 由于分组的长度较小,存储转发的时延将显著下降。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分组交换技术-2
– 每个分组包含一个分组头,其中有可供选路的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节点对所收到的各个分组分别处理,按其中的选路信息选择去向, 发送到能到达目的地的下一交换节点。
• 正是由于分成多个分组,也增加了开销。为此,分组长度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 4.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电路交换的特点总结-1
固定分配带宽,且为通信用户所独占。
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此连接也不能被其它用户使用。 这里的“连接”指的是“通信信道”。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就是实线连接;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就是PCM系统中的一个时隙,每个通信用 户被指定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称为同步时分(STD- 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1.2.1 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
• • • 电路交换建立的连接通路通常只有一种传送速率,例如64kb/s。 为了适应多种业务的需要,例如较高带宽的业务,可以采用多速率电路交换,也 就是将几条连接捆绑起来给用户使用。 虽然多速率电路交换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提供不同的带宽,但是其速率类型极其有 限,仅限于某个基本速率(例如8kb/s或64kb/s)的整数倍,无法满足业务多样 性的需求,而且交换机的实现比较复杂,成本将显著增加。 因此,多速率电路交换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报文
报文交换的基本过程和时延的构成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分组交换技术-1
• • 机制: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不同之处:
– 分组交换首先将报文分割为若干较小的数据包,称为分组(packet); – 然后分别发送各个分组; – 接收端再将这些分组组装为原来的报文。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分组交换技术-2
– 每个分组包含一个分组头,其中有可供选路的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节点对所收到的各个分组分别处理,按其中的选路信息选择去向, 发送到能到达目的地的下一交换节点。
• 正是由于分成多个分组,也增加了开销。为此,分组长度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 4.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电路交换的特点总结-1
固定分配带宽,且为通信用户所独占。
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此连接也不能被其它用户使用。 这里的“连接”指的是“通信信道”。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就是实线连接;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就是PCM系统中的一个时隙,每个通信用 户被指定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隙,称为同步时分(STD- 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1.2.1 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
• • • 电路交换建立的连接通路通常只有一种传送速率,例如64kb/s。 为了适应多种业务的需要,例如较高带宽的业务,可以采用多速率电路交换,也 就是将几条连接捆绑起来给用户使用。 虽然多速率电路交换可以根据业务需要提供不同的带宽,但是其速率类型极其有 限,仅限于某个基本速率(例如8kb/s或64kb/s)的整数倍,无法满足业务多样 性的需求,而且交换机的实现比较复杂,成本将显著增加。 因此,多速率电路交换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报文
报文交换的基本过程和时延的构成
版 权 所 有,请 勿 复 制
分组交换技术-1
• • 机制: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不同之处:
– 分组交换首先将报文分割为若干较小的数据包,称为分组(packet); – 然后分别发送各个分组; – 接收端再将这些分组组装为原来的报文。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课堂交换行为分析——基于课堂视频分析技术(聂语彤-沈阳师范大学)PPT课件

•整个分析系统侧重于教师语言的统计分析,忽视了课堂主体学生; •只关注于课堂的语言行为,忽视了课堂环境的其他组成部分; •关注于范畴化的课堂行为。 •在分析系统类别中,弗兰德斯将“沉默”(类别10)定义为无助于 教学的行为。
2020/2/24
6
正文
主题 概述 研究基础 分析框架 案例分析
顾小清依照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在原FIAS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 出ITIAS(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即“基 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2020/2/24
10
2020/2/24
11
正文
主题 概述 研究基础 分析框架 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二、采样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两节交互式电子白板环
境下的课堂教学实录为研究案例,分别为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人教版)和 “平移”(沪教版)。它们在教学内容上 有一定的相似性,且都是全国多媒体软件 大赛获国家一等奖的作品。之所以选择获 奖作品,是出于这种考虑即要尽可能排除 教学设计考虑不周对课堂交互及交互式电 子白板作用发挥的影响。两个教学视频案 例时间为43分钟和42分钟,无较大的差异, 故直接对原始课堂教学视频进行统计分析。
2020/2/24
12
正文
主题 概述 研究基础 分析框架 案例分析
三、分析与发现
1.人——人交互分析 按照时间取样,统计人——人交互维度中各种交互行为发生的时长,并计算每
一种交互行为的总时长占课堂教学总时长的百分比。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按 照课堂交互的类型,对教师控制(又分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学生控制(又分为 生师交互、生生交互)、师生同时活动和沉寂或混乱几种类型,分别统计总的百分 比。统计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2020/2/24
6
正文
主题 概述 研究基础 分析框架 案例分析
顾小清依照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在原FIAS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 出ITIAS(Information Technology-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即“基 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
2020/2/24
10
2020/2/24
11
正文
主题 概述 研究基础 分析框架 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二、采样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两节交互式电子白板环
境下的课堂教学实录为研究案例,分别为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人教版)和 “平移”(沪教版)。它们在教学内容上 有一定的相似性,且都是全国多媒体软件 大赛获国家一等奖的作品。之所以选择获 奖作品,是出于这种考虑即要尽可能排除 教学设计考虑不周对课堂交互及交互式电 子白板作用发挥的影响。两个教学视频案 例时间为43分钟和42分钟,无较大的差异, 故直接对原始课堂教学视频进行统计分析。
2020/2/24
12
正文
主题 概述 研究基础 分析框架 案例分析
三、分析与发现
1.人——人交互分析 按照时间取样,统计人——人交互维度中各种交互行为发生的时长,并计算每
一种交互行为的总时长占课堂教学总时长的百分比。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按 照课堂交互的类型,对教师控制(又分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学生控制(又分为 生师交互、生生交互)、师生同时活动和沉寂或混乱几种类型,分别统计总的百分 比。统计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论述一般,而与生产方式无关), 从“人的本性”(利己心) • 3、“经济人”的交换活动,是协调社会运 行的重要契机 • 4、社会分工与经济交换的密切关系
马克思的论述:
• 1、把交换行为与生产方式相联系 • 2、存在形式与本质的差异(表面平等,实
则存在剥削) • 3、不平等的交换会唤起劳动者的觉悟,进
一、交换行动:不同学科的理解
• 交换行为,是各经济社会主体为实现各自 的需求而开展的互相交易资源的行为。交 换行为,不仅是协调千百万人经济活动的 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宏观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的重要手段
• 下面从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进 行分析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亚当斯密的论述: • 1、最早论述交换现象(限于市场交换) • 2、探讨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交换(与马克思
而出现颠覆活动 所以说,马的交换论述,不仅仅是经济学的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马林诺夫斯基的论述(库拉交换) • 1、库拉交换的意义较功利主义的交换更为深远 • 2、心理的需求,是促进和保持交换关系的动力,
是解释社会行为的关键 • 3、如库拉交换所示,交换关系也能具有超越当事
人的意义,间接交换的复杂模式可以维持和延伸 社会网络 • 4、符号性交换是基本的社会过程,它可以造成等 级分化,也可以将社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Hale Waihona Puke • 正规市场:• 特征分析:1、制度化(非人性);2、高 度复杂,甚至超越时间与地域限制;3、市 场局限性与政府责任
非正规市场:
1、含义:非正规市场的典型形态是黑市场,它是指 那些地下的没有登记注册,也不纳税,政府无法 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产值又未纳入官方国民生产 总值中的那部分非规范的经济活动。
• 经济交换的理性化程度大大提高。 • 货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交换的理性化。 • 经济交换中包含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三、市场形态与交换
• 边缘市场: • 特征分析:1、边缘市场有着规定的市场界域。2、
不同的集市形式,交易活动的时间性也不同。3、 以这种市场的最简单的交换形式而论,买卖双方 包含许多独立的家庭,每一个家庭利用它控制的 资源来生产物品和劳务,用以和其他家庭生产的 物品和劳务进行交换。4、边缘市场中的经济交换 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际交换过程。5、边缘市 场不仅发挥经济交易功能,而且发挥诸如社会、 宗教及政治的非经济功能。
价值衡量
以货币为价值尺 度
主观判断
联系:
(一)整合中的关系 • 1、在一个互惠交换关系圈内,既包括纯经
济的交换,也包括非经济的社会交换。 (以马林诺夫斯基的库拉交易为例)。 • 2、社会交换行为成为有利于经济交易的手 段。(主要解释两种交换关系的互相嵌入 性)
(二)分化中的关系:
• 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交换促进了经济分化 和经济市场化。
霍曼斯把一切行动都看成是交换行动。
布劳的论述:
• 1、社会交换的界定(与霍曼斯不同,指部 分行为)
• 2、布劳的交换行动涉及到解释交换过程中 所产生的社会秩序、社会冲突、权力关系 等类型的社会结构
• 3、课本中提到,仅指交换过程:社会吸引 --交易--竞争--分化--整合/冲突
爱默森的交换网络理论:
• 1、爱默森理论的关键动力:权力;权力的 运用;平衡。
• 2、区分两种交换形态:谈判性交换与互惠 性交换
二、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 区别:
经济交换
社会交换
交换资源 经济商品
社会商品
目的取向
以赢利为目标: 非人格化
具有象征性社会意 义:人格化(可 引起个人责任、 感激、信任感)
约束方式
契约为准
互相信任、承担义 务
2、表现形式:偷税漏税、地下企业、“官倒”现象、 走私、第二职业等。
3、功能:提供就业;社会稳定功能 4、原因分析:一是正规市场的交换制度不完善,客
观上需要某种非正规的市场活动来弥补;二是由 于国家某些制度和办事程序的不合理,使一些企 业或个人无力按合法方式经营,只得以非法手段 去从事生产、销售和服务活动;三是法律制度不 健全,导致非法经济犯罪活动的泛滥。
列维-斯特劳斯的论述:
• 1、“一般交换”与“限定交换”的区分 • 2、人类在任何交换情景中都遵循一定的观
念和规则:(具体的交换原则)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交换
齐美尔的论述: • 1、社会交换关系发生的条件 • 2、四个交换原则 • 3、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所产生的社会
后果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 霍曼斯的六个交换命题(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 夺/满足命题;(5)攻击/赞同命题;(6) 理性命题
马克思的论述:
• 1、把交换行为与生产方式相联系 • 2、存在形式与本质的差异(表面平等,实
则存在剥削) • 3、不平等的交换会唤起劳动者的觉悟,进
一、交换行动:不同学科的理解
• 交换行为,是各经济社会主体为实现各自 的需求而开展的互相交易资源的行为。交 换行为,不仅是协调千百万人经济活动的 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宏观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的重要手段
• 下面从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进 行分析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交换
亚当斯密的论述: • 1、最早论述交换现象(限于市场交换) • 2、探讨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交换(与马克思
而出现颠覆活动 所以说,马的交换论述,不仅仅是经济学的
(二)人类学视野下的交换
马林诺夫斯基的论述(库拉交换) • 1、库拉交换的意义较功利主义的交换更为深远 • 2、心理的需求,是促进和保持交换关系的动力,
是解释社会行为的关键 • 3、如库拉交换所示,交换关系也能具有超越当事
人的意义,间接交换的复杂模式可以维持和延伸 社会网络 • 4、符号性交换是基本的社会过程,它可以造成等 级分化,也可以将社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Hale Waihona Puke • 正规市场:• 特征分析:1、制度化(非人性);2、高 度复杂,甚至超越时间与地域限制;3、市 场局限性与政府责任
非正规市场:
1、含义:非正规市场的典型形态是黑市场,它是指 那些地下的没有登记注册,也不纳税,政府无法 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产值又未纳入官方国民生产 总值中的那部分非规范的经济活动。
• 经济交换的理性化程度大大提高。 • 货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交换的理性化。 • 经济交换中包含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三、市场形态与交换
• 边缘市场: • 特征分析:1、边缘市场有着规定的市场界域。2、
不同的集市形式,交易活动的时间性也不同。3、 以这种市场的最简单的交换形式而论,买卖双方 包含许多独立的家庭,每一个家庭利用它控制的 资源来生产物品和劳务,用以和其他家庭生产的 物品和劳务进行交换。4、边缘市场中的经济交换 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际交换过程。5、边缘市 场不仅发挥经济交易功能,而且发挥诸如社会、 宗教及政治的非经济功能。
价值衡量
以货币为价值尺 度
主观判断
联系:
(一)整合中的关系 • 1、在一个互惠交换关系圈内,既包括纯经
济的交换,也包括非经济的社会交换。 (以马林诺夫斯基的库拉交易为例)。 • 2、社会交换行为成为有利于经济交易的手 段。(主要解释两种交换关系的互相嵌入 性)
(二)分化中的关系:
• 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交换促进了经济分化 和经济市场化。
霍曼斯把一切行动都看成是交换行动。
布劳的论述:
• 1、社会交换的界定(与霍曼斯不同,指部 分行为)
• 2、布劳的交换行动涉及到解释交换过程中 所产生的社会秩序、社会冲突、权力关系 等类型的社会结构
• 3、课本中提到,仅指交换过程:社会吸引 --交易--竞争--分化--整合/冲突
爱默森的交换网络理论:
• 1、爱默森理论的关键动力:权力;权力的 运用;平衡。
• 2、区分两种交换形态:谈判性交换与互惠 性交换
二、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 区别:
经济交换
社会交换
交换资源 经济商品
社会商品
目的取向
以赢利为目标: 非人格化
具有象征性社会意 义:人格化(可 引起个人责任、 感激、信任感)
约束方式
契约为准
互相信任、承担义 务
2、表现形式:偷税漏税、地下企业、“官倒”现象、 走私、第二职业等。
3、功能:提供就业;社会稳定功能 4、原因分析:一是正规市场的交换制度不完善,客
观上需要某种非正规的市场活动来弥补;二是由 于国家某些制度和办事程序的不合理,使一些企 业或个人无力按合法方式经营,只得以非法手段 去从事生产、销售和服务活动;三是法律制度不 健全,导致非法经济犯罪活动的泛滥。
列维-斯特劳斯的论述:
• 1、“一般交换”与“限定交换”的区分 • 2、人类在任何交换情景中都遵循一定的观
念和规则:(具体的交换原则)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交换
齐美尔的论述: • 1、社会交换关系发生的条件 • 2、四个交换原则 • 3、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所产生的社会
后果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 霍曼斯的六个交换命题(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 夺/满足命题;(5)攻击/赞同命题;(6) 理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