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件-抗日战争59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从制2造0惨世绝纪人3寰0的年大代屠初杀到40年代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 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者 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若干侧面...... 日军屠杀我同胞 南京惨案死难者 300000
被日本人屠杀后抛于野外的成堆的中国人尸体
主观原因是:
第第二第一,三在,,战国国略民战民党术军党上队,片派国系面民林党抗立军,事战各当为路局己没线谋有。造采在取成战积斗的极中防。往御往蒋的为方了保 介针的存赶,预石自到而备集己而是队的贻进,团实误行一在力战单旦,机纯被决不 。的敌能再阵心突协加地破抗同上防一作国御道战战民战防的甚党。线至军由,同互队于就时相纪兵会倾律力引,轧松分起却,弛散全常,,线又常内又动因部实缺摇援腐少和行军败强崩不,大片溃能部。及分时高 面级抗将战领畏的敌路如虎线,毫,无即斗志不,敢闻敌放即手溃,发弃动职而和逃。武装民 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 抗上,因而没有强有力的力量。
“一二·九”运动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合作?
第一,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实现 再次合作的主要动 力。
第“国二共,之国再共合两作党,都就作是了从政共策同上的的利让步。 害中从产中生国出共来产的党。方民面族看危,机中已国到共严产党的政策转变经过了 “重反关蒋头抗,日日”本到帝“国逼主蒋义抗要日灭”亡再我到们“,联蒋抗日”的过程。 中日从之国间民的党民方族面矛看盾,已国是民主党要政矛策盾的,转变经过了由内战和对 外这不个抵矛抗盾逐成步为转一向切和问平题、的民根主据和。抗”日的方向。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2.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日本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 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件》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件》抗日战争

1937.7.7,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 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 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 (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 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2.1.28晚,日军发出通牒: “帝国海军鉴于多数邦人住居闸 北一带,为维持治安计,欲以兵 力配备该处,以负保安之责。本 司令希望中国方面应将闸北方面 川岛芳子 所有中国军队及其敌对设施从速 撤退。”
23点30分,日本驻上海的海军陆 战队在未得到中国军队的答复之 前,向闸北发动猛烈进攻。
炮制伪“满洲国”
花园口决堤事件
1938.6,9,蒋命令军队在河南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大堤。破堤而出的滔 滔黄水,经流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60多县,夺淮入海,89万人民葬 身黄水,近2000万人流离失所,使在抗战中倍受煎熬的中国人民又蒙 受新的巨大灾难。 花园口决堤对日军只能称一般,仅使其主力由沿平汉线和淮河两路合围 改为沿长江推进,日军战略部署并未打乱,武汉到底也没能守住。
土肥原贤二
秦德纯
“华北事变”
1935.6,何应钦和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 罢免部分抗日将领的官职;撤退河北省内一切国民党党部; 禁止中国国内的排外排日;使中日关系造成妨害人员或组 织不得进入天津;希望中国任命省、市等职员时,应选择 不妨碍中日关系人物;第51军、中央军第25师撤出河北省。 1935.9,日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公开宣称,要把一切势力 驱逐出华北,实现“华北经济圈的独立”和“华北五省的 军事合作”,“改变和树立华北政治机构”;“组织华北 五省联合自治团队。” 10月4日,日外务、陆军、海军三省经过协商,共同指定 了对华政策三条纲要,确认了日本分离华北的政策。 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1941年1月制造 “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
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基本原则: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
与顽固势力斗争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国统区抗日民主力量的壮大,中间势力发展
标志: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 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1944
八·一三淞沪抗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海失陷。从淞沪抗战开始, 中国正式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历史翻开了最为惨痛的一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共中央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月8日,中共中央即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 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7月15日,中共中央提出《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年9月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会。民盟的建立,反映了皖南事 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孤立,推 动了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国际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敌后军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日本对沦陷区的残酷殖民统治
在华北推行凶残毒辣的“治安强化运动” ,对敌占区、 游击区、解放区分别进行“清乡”、“蚕食”和“扫荡”。 日本加紧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第五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战争史上的奇观 中华民族的壮举 惊天动地的伟业
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敌进攻,我战略防御阶段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全面抗战的爆发
芦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制造了
七七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揭开了全民 族抗战的序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 表宣言,号召武装抗日。1932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宣布对日作战,红军派出北上抗 日先遣队。
(五)七•七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 抗击日军的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 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制造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
☆南京大屠杀
☆“三光”政策
☆毒气战和细菌战
☆劳工和慰安妇
总共战争死伤者达3500万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瓦“窑八堡一会宣议言旧”址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国民 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张学良为了迫 使蒋介石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发动“兵谏”,扣押了 蒋介石。 ☆事变的和平解决为进行全国性抗战 创造了必要前提。
你认为这是 一次偶发事
变吗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对抗日根据地 集中大量兵力 进行“扫荡”
(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精卫一派
1938年底汪精卫等人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 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 据地。 ▲蒋介石一派

《抗日战争》课件全面版

《抗日战争》课件全面版
战役结果
中国军队失利,武汉失陷。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背景
1940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 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 发动的大规模破袭作战。
参战方
中国八路军与日本军队。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过程
八路军在多个地区对日军进行破袭, 包括正太路、同蒲路等铁路线及公路 、桥梁等。
战役结果
八路军取得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辟
1 2
敌后战场的开辟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 敌后,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争。
敌后游击战的作用
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伪政权、配合正面战场作 战等,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3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共产党在敌后广大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民 主制度,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长期抗战创造 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提升
战时外交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战后国际秩序参与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
05
抗日战争胜利及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过程回顾
抗日游击力量的壮大,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到争取人民民主、团结一切爱国 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奋斗在抗战的第一线,成为1938年以后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 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二)中国共产党为抗战所作的贡献
• 1、中共领导的军队
八路军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新四军
八路军
115师 八 路 军
129师 120师
八路军总部及三个师的领导机构
总指挥
朱德 师长 115师 林彪 120师 贺龙 129师 刘伯承
副总指挥 参谋长
彭德怀 政委 聂荣臻 关向应 张浩 邓小平 叶剑英 副师长 聂荣臻 萧克 徐向前
同顽固派作斗争必须坚持的原则
• 同顽固派作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 节的原则。 • 有理,即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有利,即胜利的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 胜。 • 有节,即休战的原则,适可而止。
4、根据地建设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建立“三三制”政权; • 开展减租减息,实行精兵简政; • 发展生产,进行大生产运动;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整风运动
战略相持阶段的评价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随着日军兵力 在敌后的不断增加,八路军、新四军抗击 侵华日军的比例也随之增加。据1943年3 月以前的统计,解放区战场担负着抗击日 伪军总兵力数134万人的84%,即100 余万人的兵力。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要 战场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 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林语堂
• 近七十年前就曾指出,“日本的武装侵略 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使中国团 结得像一个现代化国家应该团结的那样众 志成城。……于是,在这种血与火的洗礼 中,一个现代中国诞生了。”
•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国在国际 上政治大国的地位 •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 进步
八路军抗战史陈列 序厅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近代史PPT抗日战争

近代史PPT抗日战争

武 汉 会 战
长 沙 会 战
昆 仑 关 大 捷
仁 安 羌 大 捷
常 德 会 战
雪 峰 山 战 役
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 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日军大本营随即组建 了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率两 个师团开往上海增援,中国方面也不断向淞 沪战场增兵,先后调遣了70多个师赴沪参战。 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 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此 役改变了中日战争战略局势,成功吸引侵华 日军主力从华北战场南下华东,我方夺取了 战略主动权,更为我国工矿内迁、保存民族 工业实力赢得了宝贵时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 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 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 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 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 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 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 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被称为是 “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问题: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 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 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同福田首 相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这样的问 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更聪明,将来总能找到一个 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 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 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1997年 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 陪同下登上钓鱼岛。5月7日日本政府决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 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 逐。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华民族危急!!!
1、 “速战速决”战略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向华 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占领了中国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以及 北平(今北京)、天津、太原、上海、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在中国领土 上推进了1800多公里。 2、“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1938年10月 【1】国民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2】占领区 扶植傀儡政权 发展汉奸组织 【3】中共抗日根据地 扫荡 3、1944、4—1945、1 豫湘桂战役 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 线 平汉、粤汉、湘桂铁路
1940年3月 南京 “中华民国国民府” 汪精卫 苏、浙、皖等省大部 ﹐沪﹑宁两市和鄂、湘、赣、鲁、豫等省小部分
12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广东商学院
【2】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后,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 官松井石根指挥下,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之久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东北 1931-1945
1932年3月1日,日本宣布成立伪“满洲国”,扶持溥仪为 “满洲国”执 政,年号为“大同”。
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溥仪为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11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华北、华中:策动、拼凑地方傀儡政权
A、1937年7月 北平 “北平地方治安维持会” 北洋军阀江朝宗 B、1937年8月 天津 “天津地方治安维持会” 直系军阀高凌蔚 C、1937年12月 北平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王克敏 山西、河北、河南、 山东、北平、天津 “华北政务委员会” D、1938 年3月 南京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梁鸿志 苏、浙、皖、宁、 沪 E、1938年12月 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投降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