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2021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五答案

2021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五答案

2021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五答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重要知识点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2.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毛泽东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二大B.七大C.六届六中全会D.八七会议2.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A.中法战争B.甲午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3.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A.平型关战役B.枣宜战役C.豫湘桂战役D.台儿庄战役4.全国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A.平型关伏击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5.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A.《对华政策纲要》B.《昭和十二年度对华作战计划》C.《反共产国际协定》D.《大陆政策》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间是()A.1937年7月B.1938年5月C.1938年10月D.1941年12月7.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为()A.东北抗日联军B.东北义勇军C.东北人民革命军D.抗日游击队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的政策是()A.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齐头并进D.政治诱降取代军事进攻9.1939年1月,国民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D.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10.日本开始实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皇姑屯事变D.卢沟桥事变11.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12.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蒋介石在1931年7月的方针是()A.“绝对不抵抗”B.“以华制华”C.“自强之术,必先练兵”D.“攘外必先安内”13.延安整风运动的最主要任务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14.1941年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全面体现党关于根据地建设基本方针的是()A.《论持久战》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A.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B.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C.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签字D.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及澎湖列岛16.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联共政策C.国民党公布了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D.7月17日,周恩来,秦邦宪等在庐山同蒋介石、张冲等进行谈判17.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特点是()A.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国我大国;敌寡助我多助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C.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D.中国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战争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一次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大”D.洛川会议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土地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C.减租减息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的标志是()A.晋西事变B.陇东事变C.平江惨案D.皖南事变21.毛泽东比较完整阐明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纲领和政策的著作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22.下列关于抗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是()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时期D.大革命时期24.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苏联25.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论述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著作是()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论持久战》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26.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A.第十九路军抗战B.卢沟桥抗战C.华北事变D.一二九运动27.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是()A.经验主义B.宗派主义C.官僚主义D.主观主义28.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的战役是()A.长沙会战B.豫湘桂战役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29.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中共七大C.洛川会议D.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3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A.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B.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C.防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D.独自抗击日本侵略者参考答案1.C2.C3.D4.A5.A6.C7.A8.B9.B 10.A 11.D 12.D 13.A 14.C 15.D 16.C 17.A 18.C 19.C 20.D 21.B 22.D 23.B 24.D 25.B 26.D27.D 28.B 29.C 30.A(二)多选题1.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是()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B.轻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C.关门主义D.一切服从统一战线2.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从制2造0惨世绝纪人3寰0的年大代屠初杀到40年代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 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者 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若干侧面...... 日军屠杀我同胞 南京惨案死难者 300000
被日本人屠杀后抛于野外的成堆的中国人尸体
主观原因是:
第第二第一,三在,,战国国略民战民党术军党上队,片派国系面民林党抗立军,事战各当为路局己没线谋有。造采在取成战积斗的极中防。往御往蒋的为方了保 介针的存赶,预石自到而备集己而是队的贻进,团实误行一在力战单旦,机纯被决不 。的敌能再阵心突协加地破抗同上防一作国御道战战民战防的甚党。线至军由,同互队于就时相纪兵会倾律力引,轧松分起却,弛散全常,,线又常内又动因部实缺摇援腐少和行军败强崩不,大片溃能部。及分时高 面级抗将战领畏的敌路如虎线,毫,无即斗志不,敢闻敌放即手溃,发弃动职而和逃。武装民 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 抗上,因而没有强有力的力量。
“一二·九”运动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合作?
第一,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实现 再次合作的主要动 力。
第“国二共,之国再共合两作党,都就作是了从政共策同上的的利让步。 害中从产中生国出共来产的党。方民面族看危,机中已国到共严产党的政策转变经过了 “重反关蒋头抗,日日”本到帝“国逼主蒋义抗要日灭”亡再我到们“,联蒋抗日”的过程。 中日从之国间民的党民方族面矛看盾,已国是民主党要政矛策盾的,转变经过了由内战和对 外这不个抵矛抗盾逐成步为转一向切和问平题、的民根主据和。抗”日的方向。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2.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日本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 策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目的: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 庸经济。
2021/6/16
15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目的: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 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日本侵略者按照“以 华制华”政策和“思 想战”的方针,在其 占领区大力推行奴化 教育,企图以此泯灭 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 和反抗精神、达到维 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
对于国民党政府 对于日本占领区 政治诱降为主、 加紧扶植傀儡政权, 军事打击为辅 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对于敌后根据地 逐步将主要兵力用 于对共产党领导的 敌后抗日根据地 进行“扫荡”
2021/6/16
9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的妥协退 让政策及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 采取的对日姑息纵容政策,使得日本 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
2021/6/16
长沙“文夕大火”
7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局部侵华
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
伪“满洲国”执政就职典 礼
2021/6/16
10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2021/6/16
视频:南京大屠杀
11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Biblioteka 的侵略战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打乱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国共两党配合得较好的战役,八路军 取得平型关、雁门关战役和袭击阳明 堡机场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 重大胜利 武汉、广州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9月--10月
1938年4月--5月 1938年6月--10月
战略防御阶段
赵登禹1933年喜峰口抗战有功,晋升为二 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7月下旬,被任命为二 十九军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28日,在奉命转 移时,遭日军截击而牺牲。31日国民政府追赠 为陆军上将。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平津作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1937年7月 1937年8月--11月
1931年9月18日夜,依据石原莞尔的策 划,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 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 发动了“九· 一八”事变。 坂垣征四郎:号称“陆军 之花”。1929年任关东 军高级参谋,长期从事 侵华活动。1948年被判 决为甲级战犯,处以绞 刑。
1931年9月18日夜, 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
正面战场
形势恶化

政治诱降 枣宜 豫湘桂
陆 交 通 线


积极反共 “溶共、防共、 消极抗战 限共、反共”
四大家族垄断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
独裁统治的加强:保甲制度、特务统治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日本的 “诱降” 政策 国民党 的反共 立场
转向 反动
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五届五中全会”
“溶共、防共、限 共、反共”
消极抗战 分裂 投降 退步 积极反共
独裁 掠夺 垄断
抢夺 果实 果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 表宣言,号召武装抗日。1932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宣布对日作战,红军派出北上抗 日先遣队。
(五)七•七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 抗击日军的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 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制造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
☆南京大屠杀
☆“三光”政策
☆毒气战和细菌战
☆劳工和慰安妇
总共战争死伤者达3500万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瓦“窑八堡一会宣议言旧”址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国民 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张学良为了迫 使蒋介石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发动“兵谏”,扣押了 蒋介石。 ☆事变的和平解决为进行全国性抗战 创造了必要前提。
你认为这是 一次偶发事
变吗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对抗日根据地 集中大量兵力 进行“扫荡”
(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精卫一派
1938年底汪精卫等人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 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 据地。 ▲蒋介石一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单选题1、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D )A. 古田会议B. 遵义会议C. 直罗镇会议D. 瓦窑堡会议2、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成为时局转换枢纽的事件是( C )A. 红军长征胜利B. 一二九运动C. 西安事变D. 华北事变3、标志全国抗战爆发的事件是( A )A. 七七事变B. 华北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4、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个大胜利是(B )A. 平型关战斗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平津战役5、抗战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的错误倾向是(B )A.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B. 王明右倾机会主义C.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D. 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6、中国共产党确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B )A. 瓦窑堡会议B. 洛川会议C. 遵义会议D. 八七会议7.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指出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环节是( A )A. 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B.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C.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D. 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8、毛泽东全面总结抗战的经验,论述抗日战争客观规律和战略方针的著作是(B )A.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B. 《新民主主义论》C. 《论持久战》D.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9、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C )A. 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B. 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C. 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D.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10、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同顽固派作斗争的原则是( D )A. 抗战、团结、进步B. 针锋相对,寸步不让C. 坚决消灭,毫不留情D. 有理、有利、有节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政策是(C )A. 土地革命B. 平分土地C. 减租减息D. 发展生产12、抗战时期,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重要著作是(C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论联合政府》C. 《新民主主义论》D. 《论人民民主专政》13、皖南事变是( A )A.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一次反共高潮B.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大屠杀C. 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行动D. 蒋介石消灭党内反对派的阴谋活动14、1940年8月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史称(B )A. 平型关战役B. 百团大战C. 平津战役D. 忻口会战15、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A )A. 反对主观上义B. 反对官僚主义C. 反对宗派主义D. 反对党八股16、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D )A. 中共四大B. 遵义会议C. 中共六届七中会D. 中共七大17、抗战后期,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的政策直接导致了1944年的军事大溃败,这就是( D )A. 台儿庄战役B. 枣宜会战C. 长沙会战D. 豫湘桂战役18、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B )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战争19、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的军事战略是( A )A. 速战速决B. 持久消耗C. 又华制华D. 以战养战20、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B )A.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B.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C. 皖南事变D. 豫湘桂战役失败二、多选题1、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制造的事件有(ACD)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华北事变D. 卢沟桥事变E. 皖南事变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这些罪行是(ABD )A. 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C. 纵火焚烧圆明园D.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E.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ABCDE)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E. 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4、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著名共产党员有(ABCDE )A. 罗登贤B. 杨靖宇C. 赵尚志D. 周保中E. 赵一曼.5、以下人物中,与西安事变有关的人物有(ABCDE)A. 周恩来B. 张学良C. 宋美龄D. 杨虎城E. 宋子文6、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是(CD)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C.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E. 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7、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的大规模战役有( ACDE )A 淞沪会战B 桂南会战C 忻口会战D 徐州会战E 武汉会战8、在抗日战场上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有( ABDE )A. 佟麟阁B. 赵登禹C. 谢晋元D. 张自忠E. 戴安澜9、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的根据地有(ABCE )A. 晋察冀B. 晋绥C. 山东D. 湘鄂赣E. 东江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CE)A. 发展进步势力B. 消灭顽固势力C. 争取中间势力D. 分化反动势力E. 孤立顽固势力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ADE )A. 民族资产阶级B. 城市小资产阶级C. 知识分子D. 开明绅士E. 地方实力派12、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ACE )A.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 反对教条主义以整顿作风C.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D. 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政风E.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的主要原因是(ABCD)A、日本是亚洲的帝国主义强国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并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准备C、国民党对日本实行不抵抗主义和妥协退让方针D、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则采取对日姑息、纵容的政策E、日本和德意结成了轴心国14、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调整对华政策,其内容主要有(BCDE )A、速战速决,武力征服B、以战养战,以华制华C、残酷掠夺中国资源,以战养战D、扶植伪政权,以华制华E、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1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C )A、武装斗争B、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D、工农运动E、土地革命三、辨析题1、七七事变后日本实行了“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第六章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第六章思考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D )A.台儿庄战役B.雁门关伏击战C.奇袭阳明堡机场D.平型关大捷2.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采取的策略是( B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3. 1936年5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的标志是( A )A.《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4. 1936年,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为( A )A.东北抗日联军B.东北义勇军C.东北人民革命军D.抗日游击队5.1938年,国民党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大捷的战役是( C )A.淞沪战役B.忻口战役C.台儿庄战役D.武汉战役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 B )A.争取中间势力B.发展进步势力C.孤立顽固势力D.打击大资产阶级7. 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的文献是(D)A.《改造我们的学习》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8. 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 )A.抗日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C.中法战争D.解放战争9.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是(A )A.“满洲国”B.“国民政府”C.兴亚会D.冀东防共委员会1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人全民族抗战的标志是( B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华北事变D.“一二八”事变11.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C )A.“联蒋抗日” B.“反蒋抗日”C.“逼蒋抗日” D.“独立抗日”12.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B )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力争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C.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逆流D.争取民主,防止国民党一党专政1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D )A.十九路军抗战 B.卢沟桥抗战C.华北事变 D.一二九运动14. 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破袭进攻战是( A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D.忻口会战15.1940年,投降日本,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 A )A.汪精卫B.段祺瑞C.胡汉民D.石友三16.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特点是( A )A.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C.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D.中国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战争17.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着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D )A. 经验主义B. 冒险主义C. 机会主义D. 教条主义18.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第六章
重要考点讲解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以及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单选](1)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 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单选](2)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 主要任务。 [单选、多选](3)国民党爱国将士有: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等。 [单选](4)片面的抗战路线导致正面战场失利。 [单选]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 场对日军的进攻性打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区的建立以及中国远征军 的作战。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文化工作 [多选]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的若干有利于抗战的政策。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组织的抗日文化工作。
第六章
本章重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3、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不同地位和作 用。 4、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 地位。
5、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整风运动。
6、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多选、简答、论述]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加强政权建设。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 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接受党外人士“精兵简政 ”的建议,克服困难。 (2)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这既减轻了 农民负担,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 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3)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经济困难。针对抗日根据地出现的严重的 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 工作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 产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5年开始,日本入侵华北, 让华北政权“特殊化”,策动华北 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 傀儡政权。并开始着手全面侵华的 准备。
3、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日本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济南、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 1938年10月后,日本侵华政策调整:
淞沪会战(1937.8.13—11.12)
中国兵力:70万 日本兵力:30万
中国伤亡:30万以上 日军伤亡:6万左右
美国报纸发表的图片《中国娃娃》 (被日军轰炸后的上海火车站)
忻口会战(1937.9.13—11.8)
中国兵力:28万 日本兵力:7万
中国伤亡:10万 日本伤亡:2万
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军长 郝梦龄
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以后,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
中国共产党提出三大口号: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和同顽固派作斗争的策略原则
发展进步势力
策略总方针 →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策略原则 → 有理 有利 有节
A . 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B. 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c. 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殖民统治
在中国的东北和其他占领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生杀予夺、掠取资源和财富、奴化教育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1)民主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革命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8月中旬,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 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的 协议。接着,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 编陆军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 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 位。
卢沟桥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一二九运动
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
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西安事变。它的和平 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张学良将军
杨虎城将军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战争 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全面抗战路线,即全面的全民族的人民战争。
“战争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毛泽东
中国的抗战能取得胜利吗?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 日本: 强国
中国: 弱国
中国不能速胜
日本: 小国、退步、寡助

中国: 大国、进步、多助
——以上摘自日本历史教科书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931—1937)
一、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 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 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同日军进 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在伏击日军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1940年5月,在枣宜战役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 家、对民族、对长官可 告无愧,良心平安。”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将军
在1944年4月—1945年1月的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
通知
请每班选派一名代表,于17日(本周六) 下午1时,在东院车队乘车,前往辛亥革命博物 馆参观。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的正面战场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侵略的主要任务。
淞沪(上海)、忻口(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
武汉会战
这一时期,国民党抗战是比较 积极的,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梦 想,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郝梦 龄等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
“共产党人将成为最强有力的和最有建设性的统一中国的力量。”
——美国驻华使馆人员
五、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 的马克思主义。”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徐 州
武汉会战(1938.6.12——10.25)
中国兵力:100万 日本兵力:30万
中国伤亡:40万 日本伤亡:10万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为什么退却、失败?
客观原因:敌强我弱 主观原因: (1)片面抗战路线; (2)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3)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各为己谋;纪律松 弛,斗志不强(韩复榘、刘峙等为典型)。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 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 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 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 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一直冲 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大规模突 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孤立起来, 割吞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通道。 ”
日本在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2、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以南京大屠杀为例 烧:全市房屋被烧了三分之一; 杀:中国军民被杀30万人以上; 淫:仅在南京被占领后的一个月中,就发生2万多起强奸案; 掠:掠夺财富无以数计。
日军杀人比赛后的合影
“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松井石根
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
谷寿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公众宣布《终战诏书》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 密苏里号军舰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
武汉市民庆祝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向公众宣布《终战诏书》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 1945年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9日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10月25日 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
1939年底至1940年春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1年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1943年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还没发展成大 规模的武装进犯就被制止了。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及其地位
《陕甘宁边区施纲领》(1941年5月) (1)、政权建设: “三三制”原则。 (2)、经济建设: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 (3)、文化建设: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和研究机构。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 全国兴起。
中国共产党与部分国民党官兵合作。
抗日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
1935年底爆发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 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 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 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指战员伤亡60余万人,根据地人民伤亡600余万人。
左权(1905—1942)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彭雪枫(1907—1944)
(新四军第四师师长)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和原则
(1)、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既统一,又独立,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的方针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 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7月26日,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扔下两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公众宣布《终战诏书》。
2、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的正面战场
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内: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对外: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恢复卢沟桥事变前
的状态)
国民党军队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长沙会战、桂南 会战、枣宜会战等),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1942年起, 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
日本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
为什么日军对中国民众如此残忍?
1、日本军国主义把军人训练成了一群野兽; 2、畸形的民族优越感。
三、战后德、日两国反省战争罪行之比较
1、领导人的态度; 2、对下一代的教育(历史教科书等)。
西德前总理向犹太人下跪谢罪
日本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为保护青年人免受美化纳粹言论的毒害,学 校应把培养学生的政治判断力作为一项重要任 务,学校教育中应该积极抵制对“第三帝国” 及其代表人物所犯罪行的掩饰甚至赞扬。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东方主战场
揭开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抗击着日本陆军绝大部分主力, 牵制其北上和南下,减轻盟国压力,为盟国军队实施反攻创造了 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