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现代史
大学生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大学生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摘要]青年大学生继续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助于加强对历史的了解,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消除各种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全面地吸收历史中的智慧,对于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意义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全国高校普遍地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对此,不少青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不禁发出了疑问: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历史,尤其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对于历史学家、历史研究人员、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或许不是一个问题,但对其他学生来说,疑惑在所难免。
这里,就很有必要分析为什么还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说青年大学生继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有何重要意义?值此新课改方案实施之际,作些探究和回答,不仅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解除心中的疑惑,增强他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同时也是为新课改方案的贯彻和实施略尽绵薄之力。
一、部分青年大学生还缺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和了解,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并常为一些错误观点所影响,故很有进一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的必要中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他们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的脉络、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还不能够系统地、准确地把握,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况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历史经验还不是那么清楚。
特别是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应试导向和压力,大部分理科学生对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他们的高中历史会考往往是走了过场。
所以,青年大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完全必要的。
近年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相当~部分青年干部,对中国近现代史、对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的历史也不是很熟悉甚至很不熟悉,更有甚者,有的同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不太熟悉。
大学中国近代史课本电子版

大学中国近代史课本电子版
目录
一、中国近代史综述
二、中国现代史综述
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要求
第—童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第—节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三、鸦片战争的爆发
第二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第三节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一、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第四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

导语: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认识的调查报告,其中包含了一些对其他人的调查问卷,也包括我自己对这门课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上课的感受与收获。
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有重史的传统,有几千年不间断的历史记录,这在全世界是少有的。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中国人历史意识强,认识到历史学的重要性,以研究、编写历史作为自己的责任。
”对于学习历史和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从毛泽东到胡锦涛几代领导人都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为了使大学生了解更多的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我国专门要求本科高校都必须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 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了解中国的历史都是必要的。
但是大学生应该对学习中国历史都抱有不同的态度和认我在学校针对在校大学生做了这个项目的调查。
根据两天的调查和交流,发现总体来说大家对历史的了解程度还是很深的,但部分人也对历史的态度不太相同。
以下将是我对这次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第一个题是“您觉得学习历史有用么”,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有用,部分人还觉得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觉得一般,但是还是有少数人的人觉得是没用的。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资料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资料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资料近现代史是指19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历史。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包括内忧外患、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变等方面。
本文将整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为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帮助。
一、外患20世纪初,中国的外交和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当时,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分割和侵略。
其中最著名的是《九国公约》和《二十一条》。
《九国公约》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九个列强强迫清朝签署的公约。
公约规定,八国联军可以在华设立皇家租界,中国必须支付数额巨大的赔款。
《二十一条》则是对中国进行更为彻底的侵略。
这个条约于1901年签署。
它包括限制中国外交、军事和财政自主权,开放更多的港口和领土,允许列强在中国内地建立租界和办理贸易等内容。
二、内忧中国在近现代史中面临着极大的内部困难。
这些困难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
1.政治中国在近现代史中经历了两次政治变革。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它于1911年爆发,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最终,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然而,这次革命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国内政治和社会状况仍然非常不稳定。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夺取了政权,全国为之一变。
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治生态得到了重构,不再是封建王朝的政治,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下的政治。
2.经济19世纪末,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列强入侵中国,中国被迫接受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领土和资源。
20世纪中叶,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计划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则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3.文化中国在近现代史中也发生了许多文化变革。
这些变革涉及语言、教育和价值观等方面。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汉字的简化。
1949年以来,中国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通过普及教育形成现代教育体系。
大学近现代历史试题及答案

大学近现代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2.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推翻清朝统治B. 维护清朝统治C. 建立民主共和国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B3. 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4.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孙中山B. 毛泽东C. 邓小平D. 蒋介石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B. 辛亥革命C. 甲午战争D. 洋务运动答案:A6.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大捷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11年B. 1949年C. 1978年D. 1997年答案:B8.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遵义会议B. 党的七大C. 党的八大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B. 四个现代化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一国两制答案:A10.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上海C. 厦门D. 珠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孙中山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大捷D. 百团大战答案:ABCD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列哪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 香港回归答案:ABC4.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D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A. 经济B. 科技C. 文化D. 军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大学近现代史考试资料附答案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原因: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2、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3、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4、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认识。
3.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A、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意义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 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大学生学中国近现代史,是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之前首先应当弄清楚的一个墓本问题。
弄清这一问题,将会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学习的目标。
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回顾,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能够使青年一代在当今居安思危,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是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最主要的目的。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掌握历史的思维方式,还可以为大学生个人成长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智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目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说来,应当达到以下的目的与要求:一、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系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最新2020年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核题库100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试题库100
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的是()。
A.十九路军抗战
B.卢沟桥抗战
C.华北事变
D.一二•九运动
答案:D
2.“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A
3.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答案:A
4.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答案:B
5.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有()。
A.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实行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E.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答正确答案:ABC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团队:电气113班style团队
.
课标: 1.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 民国的历史意义。
.
.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兴中 会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中国 同盟 会
1905年
日本东 京
孙中山
.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建 立民国,平均 地权。” (三民主义)
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人说辛亥革 命胜利了。你是怎么认识的?请说明理由
.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 立宪派:迫孙中 山让位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
师生共探
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历史意义
革命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功绩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否定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封建君主专制
内 中容 华 民 国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
否定封建等级制 度,体现资产阶
级自由平等
三权分
临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立
时 约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三民主义 •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民权——建立民国 • 民生——平均地权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
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概况: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公 历,民国纪年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
.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 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 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 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 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 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 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 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
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特点 主权在民、三. 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4、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任命
清政府
袁世凯
军政 事治 进讹 攻诈
革命党人
施压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威锁经立外 胁军济 交
事封 孤
立宪派旧官僚
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 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 么结果?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
从政府成员 组成来看,南京 临时政府是一个 什么样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