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陈行甲的事迹材料

陈行甲的事迹材料

陈行甲的事迹材料陈行甲是一位中国现代军事英雄,他出生在湖北省松滋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在年轻的时候,他意识到国家面临的困境与威胁,决心为保卫国家的安全而奋斗。

陈行甲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在一次突袭中,他带领小队全副武装的日军,杀死了多名敌人,成功地摧毁了敌人的防线。

这个壮举使他成为士兵和指挥官的榜样。

在解放战争期间,陈行甲被派往中国西南地区执行任务。

在部队与敌人激烈的战斗中,他多次冲锋陷阵,带领部队攻占了多个敌人的据点。

在一次任务中,他率领小队悍不畏死,奋勇向前,最终成功地摧毁了敌人的重要设施,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行甲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对党和人民抱有深深的热爱和忠诚。

他经常对下属进行政治教育,鼓励他们坚定信念,保持战斗力。

他一直秉持“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无私奉献。

在他的领导下,部队士气高涨,训练有素。

他严格要求自己首先,时刻保持警惕和冷静,始终以身作则,成为战士们的楷模和榜样。

陈行甲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他对部队的日常生活和训练也非常关心。

他经常带领战士们一起进行体能训练,不断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和综合素质。

他注重培养士兵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成为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队伍。

陈行甲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广为人知,他被荣立一等功多次,并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兵”。

他积极参加各种军事训练和比赛,并多次获得冠军和优秀指挥员的称号。

在人们心中,陈行甲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不仅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牺牲,而且以自己的勇敢与忠诚感染了整个部队。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激励和鼓舞着后人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而不懈努力。

陈行甲的事迹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光辉一页,他的奋斗与牺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和永远的英雄。

一等功先进事迹

一等功先进事迹

一等功先进事迹
一等功是军队中最高的荣誉称号,表彰的是在战斗和工作中表现
出色、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每年,都会有许多人被授予一等功。

这些获得一等功的人都有着非凡的先进事迹。

他们不怕艰难险阻,冲锋在前,勇往直前。

有些人在参加战斗中表现出色,舍己救人,披
荆斩棘,为祖国流血牺牲;有些人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职责
中表现突出,精益求精,勤奋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巨大
贡献。

例如,某一次国家面临了突发事件,一位消防员在火场中最后一
分钟救出了一名被困群众,差点付出自己的生命。

他的勇敢举动感动
了无数人,最终被授予了一等功。

我们要学习这些获得一等功的人的先进事迹,向他们学习,传承
他们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勇往直前,不怕艰难险阻,
追求卓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报功事迹材料

报功事迹材料

报功事迹材料本篇事迹材料是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以供大家阅读学习。

个人一等功先进事迹材料杨凯,男,1969年8月21日出生,中共党员,法学本科学历,现任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二处处长,副处级检察员,四级高级检察官。

杨凯同志于1992年2月参加工作,1993年2月考入原崇文区人民检察院。

1997年12月,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XX 年3月起,担任反贪局侦查处副处长;XX年1月起,担任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期间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一年;XX年8月起,担任院办公室主任。

XX年9月两院合并后,担任反贪局侦查五队队长;XX年3月起至今,担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处处长。

杨凯同志自参加检察工作以来,长期奋战在反贪工作一线,屡破大要案,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连续四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公务员,四次被嘉奖,XX年被评为“人民满意的检察官”,XX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XX年、XX 年两次被评为崇文区“十佳执法模范标兵”称号,XX年、XX 年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XX年、XX年两次被评为“首都模范检察干部”荣誉称号,XX年因办理“”专案,荣立个人二等功。

XX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第八次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记个人一等功。

杨凯同志于XX年被借调参与中纪委“4·10”专案查办工作期间,作为机动组成员之一,主要从事对有关涉案人员的谈话、讯问犯罪嫌疑人、外围取证等工作。

杨凯同志先后出差大连、沈阳、锦州、盘锦、重庆、成都、深圳等地,对被调查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做了充足的调查取证工作,询问相关人员近三十人次,并十余次赴有关单位调取大量书证、物证。

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杨凯同志不叫苦、不怕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经常为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加班至深夜,为有关涉案人员能够最终被定罪量刑奠定了基础。

机动组的任务中有一些是临时下达并要求以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毕,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速度。

边检一等功个人事迹材料

边检一等功个人事迹材料

边检一等功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边检总队某机场边防检查站的一名边检民警,从2014年进入边防部队至今已有6年时间。

在这6年的时间里,我一直秉持着“一心为民、服务至上”的工作宗旨,严格遵
守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多次取得边检一等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接下来我将就此为大
家做一份个人事迹材料。

一、出色完成边境口岸出入境检查任务
二、冲锋在前,救援现场伤员
三、组织押解危险犯罪嫌疑人
四、关心军属服务社区
边防部队的民警不仅要完成边境口岸的出入境检查任务,还要参与基层社会服务工作,以维护部队和谐稳定。

在执行任务期间,我积极关心基层军属,及时为军属排忧解难、提
供帮助。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协助社区干部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这样的工
作方式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居民的支持,成功维护了边防的和谐稳定。

个人功奖事迹材料

个人功奖事迹材料

个人功奖事迹材料一、个人简介XXX,男,某单位职工,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他不断追求卓越,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为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功绩1.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XXX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提出了多项创新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如在某项重要任务中,他提出并实施了信息化管理方法,使得该任务得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

2. 坚守岗位,保障安全:在某次重大任务中,XXX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安全。

在关键时刻,他果断采取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为单位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培训新人,传承事业:XXX热心于新人的培养,多次参与培训工作,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新人,为单位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XXX不仅在本职工作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如他多次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建设、环保事业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影响与意义XXX的卓越功绩不仅体现在他对单位的贡献上,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他的事迹激励着广大职工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为单位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他的事迹也展示了当代职工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为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四、结语XXX的无私奉献和坚守岗位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应向他看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和支持像XXX这样的优秀职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共同推动单位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优秀个人的主要事迹(通用4篇)

优秀个人的主要事迹(通用4篇)

优秀个人的主要事迹(通用4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书包范文为大家分享了优秀个人的主要事迹(通用4篇),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2023年12月13日,东阳市六石街道康厦村77岁的xxx因车祸抢救无效死亡。

xxx老人生前爱读书,捡拾垃圾,住不通水电的房子,而他的身后却留下一叠助学凭证和寒门学子的感谢信。

生活俭朴,长年匿名捐资助学上世纪60年代,xxx从老杭大中文系毕业,走上三尺讲台。

退休前,他是中学一级教师。

在任教期间,有些学生家境贫困,xxx就会拿出一些钱来资助他们。

在上世纪90年代,教师每月的工资不高,但他还是经常拿出几百元资助学生。

退休后,每月有5600多元退休金,却每天省吃俭用,把钱都用于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

生前,xxx住在杭州天城路的万家花园小区,是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

房子没有装修,是交付时的毛坯房,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

吴女士说,包中的信件是一些学生写给“魏丁兆”的,虽然时间已久,但字迹依然清晰。

直到那一刻,她才知道,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化名资助寒门学子。

这些信中,有的学生表达了收到捐款后的感谢之情,有的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父亲从未在我们面前提起过这些事,他为人低调,不喜欢张扬。

”吴女士说,她在江西工作,到杭州的机会不多,每次到杭州,也是匆匆回程。

当时,有人跟她说,父亲在捡垃圾,她怎么也不相信。

这几天,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墙角堆着可乐瓶等瓶瓶罐罐,这些是父亲从外面捡回来的。

父亲平时过得很节俭,他把钱省下来,捐给寒门学子。

热爱学习,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根竹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口袋挑于肩后,透过塑料袋,塑料瓶和罐子隐约可见,这就是韦老师生前给大家的印象。

直到韦老师离开,身边的人都感叹,退休后,有钱有房,他应该可以过得很好。

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精选)

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精选)

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精选)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精选)根据对个人一等功事迹的深入调查研究,本文将选取几个典型案例来展示个人一等功获得者的事迹。

这些获得者倾尽全力,以自己的勇敢和无私奉献,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其中几位获得人一等功的事迹。

一、李明(化名)李明同志是一名年轻的特种部队战士。

在执行一次临危任务时,他所在的分队突然遭遇伏击,随即陷入激烈的交火中。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大部分队员无法进行有效还击,处境危急。

李明不顾个人安危,冲到战场最危险的位置,用自己的身躯为战友们进行掩护。

他奋不顾身地将手榴弹扔进敌人阵地,创造了敌我力量对比的转变。

这一举动不仅鼓舞了队友的士气,使他们得以利用战机反攻,最终将敌人全歼,还使全连的伤亡得到了极大的降低。

李明同志的高尚品质和英勇行为对于提振全体部队队员的斗志起到了巨大作用,他的事迹激励着大家,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定的军人品质。

二、王晓(化名)王晓同志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民警,他工作地点位于一个犯罪率较高的城市。

在一次执行抓捕任务时,他意外发现了一名潜逃多年的重大逃犯。

虽然王晓在追捕过程中多次遭遇暴力抵抗,但他从不退缩。

他果断采取行动,与逃犯进行肉搏,并成功将其制服。

这起案件由此被侦破,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安全感,也为社会治安维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晓同志的勇敢和专业素养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他的事迹成为了身边同事和社会各界人士学习的典范。

三、张磊(化名)张磊同志是一名出色的消防指挥员。

在一次大型火灾中,他亲自率领消防队员前往现场救援。

当他们到达时,火势已蔓延至几幢建筑物,情况非常危急。

在这种紧迫的时刻,张磊冷静果断地指挥队员进行救援行动,同时想尽办法协调其他相关机构提供支持。

在消防队员们奋力扑救的同时,张磊一直坚守在最危险的位置,对整个事故进行全面指挥。

由于张磊的高效指挥和带领下,最终火灾得到有效控制,人员伤亡得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受到帮助的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

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

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篇一:赵凤良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赵凤良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赵凤良,1997年入伍,上海市消防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抢险班副班长,三级士官,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黄浦支队优秀士官1次、优秀士兵3次、嘉奖5次。

十一年的磨砺,使赵凤良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抢险尖兵,每次抢险任务他都冲在最前,用智慧、经验和勇气应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在车站中队,有位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尽心尽职的士官,他叫赵凤良。

“我要在警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早在义务兵时他就立下了这样的铮铮誓言。

十一年来,赵凤良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但却谱写着绚烂的消防人生。

在赵凤良的心中,永远铭刻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消防事业的热爱,献身消防是他不变的理想和追求。

一、当党和人民召唤的时候2008年5月13日上午,赵凤良正在山东老家休假,当得知四川地震后,他马上意识到中队可能有任务,毅然决定结束休假归队,临出门前他特意向中队打了个电话,他对指导员说:“中队有赴川任务吗?如果有,一定要把我定在名单里。

我是个老同志,抢险工作有经验。

我东西都收拾好了,现在马上往回赶,飞机没有就坐火车,火车没有就坐汽车,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回中队。

”5月14日凌晨1时许,赵凤良终于赶在队伍集结前回到了中队,踏上了赴川之路。

坐在飞机上,赵凤良久久不能平静,透过飞机的舷窗,看着遭受重创的四川大地,一股莫名的力量涌遍全身。

他感受着压在废墟下痛苦的灾区人民,一种生命的力量催促着他迅速投入到救援中,他等不及了,他满脑子都是抢救生命的影像。

在拯救蒋雨航的战斗过程中,赵凤良作为攻坚力量,主动请战,毫不退缩。

在余震不断的现场,赵凤良带领车站中队救援官兵,英勇顽强,克服重重困难,顶着承重墙随时坍塌的危险,自始至终奋战在救援的最前沿。

他三次主动请缨,要求进入通道,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经过战友的紧密配合和10多小时的紧张营救,终于打开了生命通道,使被埋长达124小时的青年蒋雨航被成功营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一等功事迹材料篇一:赵凤良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赵凤良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赵凤良,1997年入伍,上海市消防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抢险班副班长,三级士官,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黄浦支队优秀士官1次、优秀士兵3次、嘉奖5次。

十一年的磨砺,使赵凤良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抢险尖兵,每次抢险任务他都冲在最前,用智慧、经验和勇气应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在车站中队,有位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尽心尽职的士官,他叫赵凤良。

“我要在警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早在义务兵时他就立下了这样的铮铮誓言。

十一年来,赵凤良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但却谱写着绚烂的消防人生。

在赵凤良的心中,永远铭刻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消防事业的热爱,献身消防是他不变的理想和追求。

一、当党和人民召唤的时候2008年5月13日上午,赵凤良正在山东老家休假,当得知四川地震后,他马上意识到中队可能有任务,毅然决定结束休假归队,临出门前他特意向中队打了个电话,他对指导员说:“中队有赴川任务吗?如果有,一定要把我定在名单里。

我是个老同志,抢险工作有经验。

我东西都收拾好了,现在马上往回赶,飞机没有就坐火车,火车没有就坐汽车,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回中队。

”5月14日凌晨1时许,赵凤良终于赶在队伍集结前回到了中队,踏上了赴川之路。

坐在飞机上,赵凤良久久不能平静,透过飞机的舷窗,看着遭受重创的四川大地,一股莫名的力量涌遍全身。

他感受着压在废墟下痛苦的灾区人民,一种生命的力量催促着他迅速投入到救援中,他等不及了,他满脑子都是抢救生命的影像。

在拯救蒋雨航的战斗过程中,赵凤良作为攻坚力量,主动请战,毫不退缩。

在余震不断的现场,赵凤良带领车站中队救援官兵,英勇顽强,克服重重困难,顶着承重墙随时坍塌的危险,自始至终奋战在救援的最前沿。

他三次主动请缨,要求进入通道,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经过战友的紧密配合和10多小时的紧张营救,终于打开了生命通道,使被埋长达124小时的青年蒋雨航被成功营救。

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报道,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赞扬。

此外赵凤良还参与了拯救尚婷、马元江等救援行动。

在救援过程中,他熟练运用手中的装备,充分发挥车站官兵在抢险救援中的经验和技术的优势。

所有的这些都得益于他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仔细认真、刻苦钻研,把业务当本领,在实战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他还在救援实战中积极向新战友本文来源:传授经验,因为他知道这是最最难得的实践战场。

二、奔跑出生命的绚烂1997年12月,怀着对军人的崇敬和对绿色生活的憧憬,赵凤良从山东临沂应征入伍来到了上海消防总队。

高高瘦瘦的他虽没有过人的天分,但却有着惊人的毅力:每天早晨四点多钟他都会准时起床开始跑步训练,或脚绑沙袋,或身穿沙背心,一跑就是几十圈,风雨无阻。

皮磨破、脚打泡、汗水浸透衣襟对赵凤良来说早已是不值一提的家常便饭。

努力的耕耘会收获鲜花,勤奋的攀援能到达顶峰:连续四次参加总队春运会,他取得了一次第一名,一次第三名和两次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支队举行的各类比赛中,更是囊括奖项无数。

2008年春运会报名时,已经三十岁的赵凤良主动请战继续参加3000米长跑项目。

“车站中队的每一名官兵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作为一名老兵,更应该为新同志做出表率,尽自己所能为中队贡献一份力量,为了中队的荣誉,关键时刻应该也必须冲到前面去!”虽然自己经验丰富,底子扎实,但在训练中赵凤良也一刻不敢松懈怠慢,“毕竟自己在年龄上不占优势,只能靠苦训来弥补了”,在近两个月的训练过程中,他每天到操场先热身1020圈,然后进行五、六次一百五十米冲刺,稍加休息后,跑一、两个3000米,再冲刺一个1500米或三、四个800米??一天训练下来,年轻战士都累得筋疲力竭有点吃不消,更不用说对有着严重骨膜炎的赵凤良了,他经常在跑完后连走路都迈不出腿,但这并没有成为阻止他训练的绊脚石,振奋和热情总是在到达训练场的那一刻就开始迸发,坚持和拼搏始终显现在他坚毅的脸庞上。

在荣誉面前,赵凤良总是笑得很憨厚“我只是做了一个兵应该做的分内事,不只是我,在面对我们车站中队的荣誉时,中队的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做的。

我们希望车站中队在我们这代兵里展现出他最辉煌的一面,我们也以能为这辉煌添砖加瓦而感到荣耀和无憾”!三、十年磨砺抢险尖兵十多年的磨砺,使赵凤良成为中队经验最丰富的抢险尖兵,每次抢险任务他都冲在最前,用勇气、智慧和经验应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抢险班是中队最后的杀手锏,为了党和人民,为了中队的荣誉,我们必须拿下每一个的任务!”这是赵凤良的抢险哲理,每一次的抢险任务中,他都践行着这句话。

虽已是三期士官的老同志,但他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虽是出了名的长跑健将,但10000米训练他不会少跑一步;器材装备性能早已了然于胸,但在熟悉训练中他不会有丝毫懈怠;高温、血腥等场面早已见怪不怪,但每次的心理训练他总是冲在最前。

每次执行任务时他都不忘带上一个新同志,高温烈焰的火场上,他总是带着新同志一起往里冲;血肉模糊的抢险现场,他一定会拉着新同志手把手地教。

“不是我心肠硬,作为抢险班的战士,必须直面这些,新同志必须适应。

有经历才有收获,经验就是这样积累的,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要把我知道的全教给他们,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接我的班。

”“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车站精神与经验、技术相结合,爆发出巨大的抗震力量。

这种力量支撑着赵凤良在救援现场斗志昂扬、不知疲倦,战斗不止,以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地震灾害的考验,充分展现了车站中队官兵的血性和拼搏不息的精神,焕发出车站精神夺目的光彩。

赵凤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上海消防官兵对“赴汤蹈火、追求卓越”精神的认识,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冰水之中的“一条龙”篇二:军人先进事迹材料部队优秀士兵先进事迹材料入伍两年来,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自身的严格要求,xxx同志已经成长为一名政治思想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作风纪律严谨,完成任务出色的优秀战士!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他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改造和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党的先进理论以及立身做人的道理。

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今年的“学习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为建设全面过硬战略预备力量做贡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期间,他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加班加点写体会,遇到疑惑及时向连首长和战友们请教,扎实的理论功底使他能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习、训练和生活,对开拓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标准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刻苦训练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真抓实干硬本领入伍初,部队严谨的作风,严格的管理,严酷的训练,严明的纪律,让他无所适从,单调的军营生活更是困扰着他,他也曾畏难甚至退缩过,在班长的教育帮助下,他知道作为一名军人只有面对,不能退缩。

由此他告诉自己别人能行的他也一定能行,又能力做好也一定能做好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磨练,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根本提高,体能素质有了明显进步,自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在新兵连被评为全优新兵。

下连后他积极参加训练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并时刻提醒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报务专业枯燥无味,他没有因此而厌倦,面对专业上的难点和疑惑,他积极向老班长和战友们学习,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方法,经过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他很快成为一名技术能手,身为列兵,就能够独自完成通信值班任务!三、扎根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干好各项工作他深深知道要想当好一个兵,就要事事想在前,干在先,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得到战友们的尊重。

作为一名青年团员,他时时刻刻向优秀看齐,工作中敢于叫响“跟我上,看我的”,切实做到冲在前,干在前,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为全班战士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训练中,他不怕苦不怕累,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专业训练,都在全排乃至全连叫得响。

篇二:优秀士兵事迹材料优秀士兵事迹材料李宁同志xx年12月入伍,xx年入党,现为大队小车班班长,任期士官。

多次因工作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和红旗车驾驶员。

李宁同志军事素质过硬,驾驶技术精湛,在工作中能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人员、不同车况适时开展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和车辆维护保养,确保大队正常运输要求。

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项交通安全竞赛活动,配合意识好,服从意识强,服务态度规范,受到官兵的一致好评,在装备管理过程中,能够以“爱装就是爱生命,管装就是保安全”为标准,做到勤检查、勤清洁、勤维护、勤保养,使大队车辆能够时时处于待命下的良好状态。

平时业务学习抓得比较紧,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善于总结工作学习经验,积极向新同志传授各种业务知识,较好地起到了骨干的那种传帮带的作用。

工作中责任心强,标准高,完成任务态度坚决。

李宁同志平时能够按照条令条例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正直,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群众基础较好,模范作用发挥明显,集体荣誉感强,生活中能够做到勤俭节约。

存在不足:工作中有急躁情绪。

x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xxx,男,汉族,19xx年xx月出生,重庆铜梁人,2007年12月入伍,共青团员,下士警衔。

现任武警xxx市xxx支队特勤中队灭火攻坚班班长。

入伍四年来,xxx同志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荣获各级嘉奖5次、多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兵”,并得到省xxx总队首长的亲切接见。

一、用双手撑起生命的屏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入伍至今,xxx同志先后参加各种抢险救援380余次,完成火灾扑救730余次,每一次红门开启,每一次警灯闪烁,每一次危难来临,他都会挺身而出,冲锋陷阵,救民于危难。

2008年8月30日16点30分, 四川xxx县交界处发生了里氏6.1级地震,一片片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曾经的美好家园如今却成了人间地狱。

xxx和战友们立即投入了抗震救灾之中。

在一间被地震震垮的房屋前,一对中年夫妇见到xxx队员来了,哭喊着奔过去跪在队员们的脚下“娃娃还在里面,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娃儿!”此情此景让坚强的xxx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悲伤,他发了疯一样的冲进救援地点,用机动链锯切,用支撑顶杆撬,用手刨??“叔叔救我??”在几块水泥板下传来一声稚嫩的呼救,xxx扑下去,用强光手电顺着水泥板照去,一个女孩,在水泥板的缝隙中。

“别怕孩子,叔叔来救你!”xxx一面安慰小孩子,一面大声呼喊战友们赶过来,小女孩所在的位臵非常危险,无法用大型机械进行援救。

救援队员只能像蚂蚁啃骨头一样,通过人工挖掘。

xxx红着眼睛,头上青筋绷起,死死盯住那个小小的生命通道,用手一块一块清理着砖石。

铁锹铲断了,就用手挖,手套磨碎了,尖利的石块和钢筋划破了他的手掌,血肉模糊,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挖,用尽全力的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