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教案(第4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中药制剂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3、球磨机:在不锈钢(或陶瓷)制成的圆 筒内,装有直径不同的钢球(或瓷球),当 电机转动时,这些钢球(或瓷球)正好能从 最高位置落下,使药物受到强烈的撞击和研 磨从而被粉碎,故而将这种粉碎机械称为球 磨机。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a)转速太慢
(b)转速适当
(c)转速太快
球磨机(转速示意图)(动画)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二)常用超细粉碎设备
1、流能磨:利用高速弹性流体(空气、蒸气或 ??高压气体从喷嘴喷出 惰性气体)使药物的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室 后在粉碎室膨胀产生焦耳壁之间碰撞而产生强烈的粉碎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二)粉体的特性
粒子大小的测定(粒径大小) 几何学粒径:显微镜看到的实际长度的粒子 径 有效粒径:用沉降法求得的粒子径,即以粒 子具有球形粒子的同样沉降速度来求出,又 称Stokes粒径或沉降粒径 比表面积粒径:用吸附法和透过球法求得的 粉体的单位表面积的比面积,这种比表面积 法是假定所有粒子都为球形求出的粒子径。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学习要求:
掌握药料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的目的与 基本原理。 掌握常用的粉碎、混合、制粒方法 熟悉粉碎、混合、制粒常用机械的构造、性 能与使用保养方法 了解粉粒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中药药剂之粉碎

中药药剂之粉碎

第四章粉碎. 筛析. 混合与制粒第一节粉碎一、粉碎的含义与目的1、粉碎的含义:是指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或是借助其他方法将固体物碎成微粒的操作。

2、粉碎的目的: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便于调剂和服用;③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④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如混悬液、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二、粉碎的基本原理粉碎是利用外加机械力,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使表面积增大,即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

粉碎的难易与药物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极性晶型物质具有相当的脆性,较易粉碎。

非极性晶体物质脆性差,易产生变形,可加少量挥发性液体,加液研磨粉碎。

非晶形药物具有一定的弹性,用降低温度来增加非晶形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植物药材粉碎前依其特性进行适当干燥。

对于不溶于水的质重药物如朱砂、珍珠等可在大量水中,进行水飞粉碎。

三、粉碎的方法及适用性(重点讲述)干法粉碎系指将药物适当干燥,使药物中的水分降低到一定限度(一般应少于5℅)再粉碎的方法。

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含义: 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只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

要求: 选用的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防碍药效的液体.特点: 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常见的方法有:1. 传统的“水飞法”2. 加液研磨法等。

低温粉碎系指在低温条件下(低温增加物料脆性)粉碎药料的方法。

特点:①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软化点低、熔点低及热可塑性物料,如树脂、树胶、干浸膏等。

(如乳香、没药)②含水、含油虽少,但富含糖分,具一定黏性的药物也能低温粉碎;(人参、玉竹、牛膝等)③可获得更细粉末;④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超微(细)粉碎系采用流能磨、微粉粉碎机等药材细粉粉碎的新型技术,可制得超细粉体(分为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 能大大提高丸剂、散剂等含原料药材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且粉碎效率高。

药剂学实验教案——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人卫版)

药剂学实验教案——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人卫版)

实验3 散剂、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硬胶囊剂的手工填充方法。

5.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包装:学会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6)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一)药物的粉碎与分剂量1.用玻璃乳钵粉碎硼砂10g过80目筛后,称取3g按目测法分成10包,包成长方包。

2.用固定的药匙分取药粉10包,包五角包,连同以上长方包用张大纸包好,写上班次姓名,留作差异限度检查。

3.用加液研磨法粉碎樟脑1g。

4.用切药刀将甘草50g切细,再用铁研船磨粉,全部过20目筛,称重,计算收得率。

[思考题]1.为什么使用同样工具,同样操作方法,而收得率却不一样。

(二)含普通固体药物及毒剧药散剂的制备1.碳酸氢钠、氧化镁散(西皮氏散I号)的制备[处方]碳酸氢钠 60g氧化镁 60g[制法]将碳酸氢钠与氧化镁分别研细过筛后,将硫酸氢钠加至氧化镁,研合均匀,分成100包,每包1.2g即得。

中药药剂学教案(分享版)

中药药剂学教案(分享版)

中药药剂学教案2012级药栽学时 2学时授课教师教学课题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及特点;2. 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及药剂工作者的依据;3. 熟悉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

【疑难点和重点】1. 中药药剂学的中医药理论指导;2. 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包括三方面;3.药剂学常用术语如剂型、制剂、药物等【指定的参考文献】《药药剂学教与学参考书》卫生部协编教材2001第一版【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第一节概述:1. 讲述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及特点(约25分钟);2. 讲述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约25分钟)3. 解释药剂学常用术语(约20分钟)【复习与思考题】(约5分钟)1. 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包括哪三方面?2. “五方便”的要求指什么?3. 药剂学研究内容有哪些?4. 药典、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与其他标准有何不同?学时2学时教学课题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中药药剂学在药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2. 掌握GMP与GLP的概念与含义;3. 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概况和任务;剂型的分类方法。

【疑难点和重点】1. GMP和GLP概念及内容2. 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3. 药典及各药品标准、药事法规的概况和作用第二节中药药剂学的发展:1. 了解古代和近代中药药剂学的简况(约5分钟);2. 了解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概况(约10分钟);第三节药物剂型的分类熟悉按物态、制法、分散系统的分类(约15分钟)第四节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1. 熟悉药典的性质、作用、发展简况(约15分钟);2. 了解药品标准和药事法规(约10分钟)第五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实验规范1.讲授GMP和GLP的基本概念(约15分钟)2.熟悉GMP和GLP的内容要求,观看录相,使学生有一直观认识。

(约10分钟)【复习与思考题】(5分钟)1. 简述GMP和GLP的概念。

2. 按分散系统分类,醑剂属于­­­____类,合剂属于__类,气雾剂属于___类,静脉乳剂属于__类,涂膜剂属于___类. 3. GMP和GLP在我国称为什么?学时2学时第二章中药调剂的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调剂工作制度和程序,审查处方和调配药剂的要点2. 熟悉中药“斗谱”排列的原则;度量衡;中药毒性药品种及用量;处方禁忌药。

中药药剂学—粉碎、筛析、混合

中药药剂学—粉碎、筛析、混合

中药药剂学—粉碎、筛析、混合(一)粉碎方法1.粉碎的目的2.干法粉碎的适用范围3.湿法粉碎的适用范围4.低温粉碎的适用范围(二)筛析1.筛析的目的2.药筛的种类与规格3.粉末分等(三)混合1.混合原则2.混合方法一、粉碎1.目的——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①增加表面积,促进溶解与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②便于制备多种剂型。

③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

④利用调配、服用和发挥药效。

2.粉碎方法:干法粉碎(混合/单独)、湿法粉碎(水飞/加液)、低温粉碎、超细粉碎(细胞破壁,灵芝孢子粉)粉碎方法的适用范围粉碎方法适用范围——举例★湿法粉碎水飞法:矿物、贝壳类——朱砂、炉甘石、珍珠、滑石粉不适于水溶性矿物药:硼砂、芒硝加液研磨法——樟脑/冰片/薄荷脑+乙醇、麝香+水低温粉碎树脂、树胶类药物——乳香、没药中药干浸膏QIAN粉碎方法串料黏串油仁动物药多蒸罐石头水飞极细二脑冰麝加液树脂胶膏低温二、筛析1.目的过筛+离析分等——制备不同制剂。

混合——保证组成均匀性。

2.药筛的种类与规格冲眼筛编织筛标准药筛:一~九号筛QIAN 筛号与工业筛目对照一十五八六到百九号最细二百目筛号工业筛目数(孔/英寸)一号筛10(2000μm)二号筛24三号筛50四号筛65五号筛80(180μm)六号筛100七号筛120八号筛150九号筛200(75μm)3.粉末分等最粗粉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粗粉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中粉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细粉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最细粉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粉末六等不难记,粗细对应中极细粗中全过一二四,混有粉末不超过细粉全过五六八,含有粉末不少于三、混合1.原则2.混合方法搅拌、研磨、过筛随堂练习A型题制备朱砂或炉甘石极细粉的粉碎方法是A.加液研磨法B.串油法C.串料法D.水飞法E.低温混合粉碎法『正确答案』D关于药材粉碎,以下错误的是A.湿法粉碎常用“加液研磨法”和“水飞法”B.“串油”适合粉碎含油脂性药材C.“串料”适合粉碎含黏性药材D.毒性药物、刺激性大的药物为便于劳动保护,防止中毒和交叉污染,宜与其他药物一起混合粉碎E.水飞法可得极细粉,适用于矿物药、动物贝壳的粉碎『正确答案』DB型题A.串料粉碎法B.串油粉碎法C.水飞粉碎法D.加液研磨法E.超微粉碎法1.处方中含有大量乳香、没药,粉碎宜采用2.处方中含有大量柏子仁、酸枣仁,粉碎宜采用3.炉甘石粉碎宜采用4.冰片粉碎宜采用『正确答案』A、B、C、DA.最粗粉B.粗粉C.中粉D.细粉E.极细粉1.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2.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3.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正确答案』A、D、E粗中全过一二四,混有粉末不超过;细粉全过五六八,含有粉末不少于。

02、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02、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三、粉碎的方法
(二)湿法粉碎 湿法粉碎:加入适量水或其它液体研磨粉碎 ①提高粉碎效率(樟脑、冰片) ②避免粉尘飞扬(毒剧药物) ③提高粉碎细度(水飞)
三、粉碎的方法
(三)低温粉碎 适用于熔点或软化点低,以及热塑性物料的粉碎 适用于富含糖分等粘性物料的粉碎 可获得更细的粉末 避免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三、粉碎的方法
混合:是指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的过程或操 作。 混合的目的: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 混合的原则: ①组分药物比例量:等量递增法 ②组分药物的密度 ③其它:粒子形态、分布、含水量、粘附性、色泽
二、混合机理、方法与设备来自二、混合机理、方法与设备
混合机理 ①切变混合 ②对流混合 ③扩散混合
筛孔内径(μm) 2000±70 850 ±29 355 ±13 250 ±9.9 180 ±7.6 150 ±6.6 125 ±5.8 90 ±4.6 75 ±4.1
三、粉末的分等
三、粉末的分等
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 过20%的粉末。 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 40%的粉末。 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 60%的粉末。 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
五、粉体学理论
孔隙率 ①定义:微粒中孔隙和微粒间的孔隙所占的容积与微粉容
积之比。 ②影响因素:微粉形态、大小、表面摩擦系数、温度。压
力等。
五、粉体学理论
流动性 ①影响因素:粒子间作用力、粒度、粒度分布、粒子形态、
表面摩擦力等 ②表示方法:休止角、流速
休止角 ①测定方法:固定漏斗法、固定圆锥槽法、倾斜箱法、转
(四)超微粉碎 超细粉体:纳米粉体(1-100nm)、亚微米粉体(0.11μm)、微米粉体(>1μm) 设备: ①流能磨:冷却效应、自动分级 ②振动磨:可用于干法与湿法粉碎

中药药剂学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中药药剂学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中药药剂学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一、填空题1、有效粒径是通过沉降法求得的粒径,所以又称或。

2、粉体的流动性可用、和内摩擦系数来衡量。

3、粉体的粒子大小也称粒度,含有和双重含义。

4、固体药物被机械粉碎的过程,就是借助机械力来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即机械能转变成的过程。

5、固体粒子在混合器内混合时,会发生、、等三种不同运动形式,形成三种不同的混合。

6、是混合过程中物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指标。

7、实验室常用的混合方法有、、。

对含有剧毒药品、贵重药品或各组分混合比例相差悬殊时采用的原则进行混合。

8、挤压制粒过程中,是关键步骤。

制软材的过程中及是非常重要的。

9、转动制粒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即、、。

10、药筛可分为与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1、表述粒子粗细的一种量度,也是表示固体吸附能力的重要参数是( ) A粒径 B比表面积 C堆密度 D孔隙率 E流动性2、休止角表示微粉的( )A流动性 B吸湿性 C摩擦性 D流速 E粒子形态3.以下关于粉碎目的叙述那一个不正确:( )A便于制备制剂 B利于浸出有效成分C有利于发挥药效 D有利于环境保护E有利于药物溶解4.以下除那一项外,均为粉碎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A.药物不宜过度粉碎 B.采用自由粉碎C.粉碎毒剧药时应避免中毒 D.药料必须烘干后粉碎E.粉碎过程中及时过筛5.《中国药典》六号筛相当于工业用筛目数是:( ) A.140目 B.120目C.100目 D.80目E.以上都不对6.以含量均匀一致为目的的单元操作称为( )A. 粉碎B.过筛C.混合D.制粒E.干燥7.流能磨的粉碎原理是( )A 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B 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C 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D 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E 高速弹性流体时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的碰撞作用8.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A串油法 B串料法 C串研法 D蒸罐法 E低温粉碎法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粉体物性的正确叙述 ( )A.粉体的全孔隙率=(V1+V2)/VB.调整粉体的孔隙率可增强片剂的崩解性能C.休止角大的粉体流动性好D.粉体的粒度越小其流动性越好E.两种粉体的密度差异大不利于混合操作2.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A.粉体的粒径B.粉体粒子的表面状态C.粉体物质的化学结构D.粉体粒子的形状E.粉体的溶解性能3.下列关于休止角的错误表述( )A.休止角小于300粉体流动性好B.粉体吸湿后休止角下降C.细粉率增高粉体休止角降低D.粒子表面粗糙的粉体休止角小E.粒径大的粉体其休止角也大4表述粉体流动性的术语有.A.流速B.比表面积C.堆密度D.孔隙率E.休止角5.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节约机械能()A水飞法 B加液研磨法 C混合粉碎 D低温粉碎 E自由粉碎6.宜采用单独粉碎的药物有()A含矿类较多的粘性药物 B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 C贵重细料药 D 刺激性药物 E含毒性成分的药物7.采用串料法粉碎的药物有()A熟地 B柏子仁 C天冬 D乌鸡 E桂圆肉四、判断题1.混合粉碎可使粉碎与混合操作同时进行,粉碎产品的粒度较一致、且混合均匀。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学习要求:1.掌握药料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的目的与基本原理。

2.掌握常用的粉碎、混合、制粒方法。

3.熟悉粉碎、筛析、混合、制粒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

4.了解粉粒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第一节粉碎一、粉碎的目的粉碎是指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也可是借助其他方法将固体药物碎成微粉的操作。

药物粉碎的目的: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便于调剂和服用;③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④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如混悬液、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

二、粉碎的基本原理固体药物的粉碎过程,一般是利用外加机械力,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使药物的大块粒变成小颗粒,表面积增大,即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

药物的性质是影响粉碎效率和决定粉碎方法的主要因素。

极性晶形物质如生石膏、硼砂均具有相当的脆性,较易粉碎。

非极性晶体物质如樟脑、冰片等则脆性差,当施加一定的机械力时,易产生变形而阻碍了它们的粉碎,通常可加人少量挥发性液体,当液体渗入固体分子间的裂隙时,由于能降低其分子间的内聚力,使晶体易从裂隙处分开。

非晶形药物如树脂、树胶等具有一定的弹性,粉碎时一部分机械能用于引起弹性变形,最后变为热能,因而降低了粉碎效率,一般可用降低温度(0℃左右) 来增加非晶形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药物经粉碎后表面积增加,引起表面能增加,故不稳定,已粉碎的粉末有重新结聚的倾向。

当不同药物混合粉碎时,一种药物适度地掺人到另一种药物中间,使分子内聚力减小,粉末表面能降低而减少粉末的再结聚。

黏性与粉性药物混合粉碎,也能缓解其黏性,有利于粉碎。

故中药厂对于粗料药,多用部分药料混合后再粉碎。

对于不溶于水的药物如朱砂、珍珠等可在大量水中,利用颗粒的重量不同,细粒悬浮于水中,而粗粒易于下沉,分离,得以继续粉碎。

为了使机械能尽可能有效地用于粉碎过程,应将已达到要求细度的粉末随时分离移去,使粗粒有充分机会接受机械能,这种粉碎法称为自由粉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______2007-2008_____学期 ______2_____ 课程名称 中药药剂学 题目 第 4 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时数 _______2________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授课,使学生掌握药料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的目的与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粉 碎与混合方法;了解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了解与中药药剂有关的微粉学 知识。
教材: 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药剂 学》,主编:张兆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3 年
第二节 筛析
1.筛析的目的 2.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3.粉末的分等 4.筛析设备
参考书: 《药剂学》,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 年
第三节 混合
1.混合目的 2.混合原则 3.混合机理 4.混合
方法。 4.了解与中药药剂有关的微粉学知识。
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 时间分配
2、组织教学(组织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与复 习旧课: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本章共 2 学时
3、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按教学大纲要求将
内容安排、难点、重点、新进展、课时分配
等摘要记录):
指定的参考文献:
第一节 粉碎
1.粉碎的目的 2.粉碎的基本原理 3.粉碎的方法 4.粉碎设备 5.微粉学理论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制粒 1.制粒的目的 2.制粒的方法与设备(略)*
难点、重点: 1. 中药粉碎的基本原理、粉碎的方法 2. 筛析的原理 3. 混合的机理、方法
复习思考题或课堂测验题: 1. 串油、串料的概念与操作 2. 微粉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备注: 第四节制粒简单讲述制粒目的,方法与设
备纳入第十六章 颗粒剂中详细讲解 。
授课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007-2008 年度 2 学期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第四章 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使用的教具(挂图、幻灯、投影、电视录像
1、目的要求: 1.掌握药料粉碎、筛析的原理。 2.掌握常用的粉碎方法。 3.了解常用机械的构造、性能与使用保养
撰写人
教研室
药剂
撰写日期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