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利润为负的会计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年末账务处理工作内容及流程

企业会计年末账务处理工作内容及流程

企业会计年末账务处理工作内容及流程1、提取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本年利润总额*25%-已预交企业所得税〕2、结转损益类科目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本钱贷:其他业务本钱贷:销售费用贷:管理费用贷:财务费用贷:营业税金及附加贷:所得税费用等借:主营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3、将上述损益类科目全部结转后的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进展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支付股利等: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贷:股本5、将利润分配其他明细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结转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就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期末余额。

岁末年初是企业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不但要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而且要对账、结账一直到最后编制财务分析^p 报告。

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有一些需要企业财务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比方涉税事项的调整等。

一、检查当年的税费缴纳情况年终时,企业应对当年的各项税费做一个总的分析^p ,再计算一下当年的税负情况,然后与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税负作一个比拟,根据税务机关规定的税负率进展适当调整。

这是因为税务机关的稽查选案,往往从年度税负率异常的企业中甄选,所以企业要在年终总体计算一下自己的税务情况。

假如异常,请及时作相应的税收调整。

如计算企业增值税税负率,计算公式为:企业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月“应纳税额”即为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纳税额合计数。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本年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本年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是对企业会计处理、报告和披露信息的标准规定。

其中,资产负债表和本年利润是企业财务报告中两个重要的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了全面的反映。

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基本的报表之一,它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进行了分类和排列,其中资产部分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部分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部分则包括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客观的核实和评估,确保资产负债表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还是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途径。

企业会计人员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二、本年利润本年利润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个特定会计年度内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本年利润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现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对本年利润的处理和报告提出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编制本年利润表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确保本年利润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

在编制本年利润表时,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各项收入和成本进行全面、客观的核实和确认,确保本年利润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年利润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外部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还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会计人员在编制本年利润表时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本年利润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外部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 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累计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 • 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累计盈利),则可进行后续分配。
15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的顺序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 再提取。
“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 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
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额,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给投资者 的利润,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亏损;贷方登记用盈 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等其他转入数,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实 现的净利润。年末,应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未分 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可能有余额外,其他各 个明细账户均无余额。
结转前,如果“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 额在借方,上述结转当年所实现净利润的分录同时反映了当年 实现的净利润自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因此,在用当年 实现的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不需另行编制会计分录。
23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
2.提取盈余公积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 积”账户,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账户;
借方
营业外支出
贷方
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即营业外支出的增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

会计年末扎账本年利润结转的账务处理

会计年末扎账本年利润结转的账务处理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顺序及分录 按照我国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
因为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存在着很多差异,会形成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我们确认“所得税费 用”会产生影响。
为了尽可能保证财报的准确性,我们不能直接根据“本年利润”计提或确认“所得税费用”、“应交 所得税”,必须要考虑“所得税递延资产”与“所得税递延负债”的影响,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影 响。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年末扎账本年利润结转的账务处理 首先是损益类科目结转入“本年利润” 这个就不多说了,到了年终,所有的损益类科目必须结转平。 1.收入、收益类科目结转: 借:收入类科目 贷:本年利润 2.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
进行纳税调整清理
并确认“所得税费用”
有人会觉得奇怪,还没有到企业所得税汇算的时候,为什么要做纳税调整清理呢?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4.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以盈余公积等弥补亏损 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第三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四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会计分录:
1.计提法定盈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说明: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 50%以上,可不再提取。 2.计提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司规章规定的比例或董事会决议计算)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XX 基金 如有优先股。应在“任意盈余公积”前分配股利。 3.分配股利(根据董事会决议):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一、说明《中级财务会计》是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行业会计制度,结合会计改革的实践,从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财务报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是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运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掌握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培养学生财务会计的应用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中级财务会计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内容选取上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们要将自己参与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真实感受会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在联系实际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实用性研究,不仅利用三尺讲坛传播知识,同时通过会计造假、会计贪污挪用等反面案例警示学生,让学生懂得做人的原则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让学生不仅从法律层面,而且从道德水准上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在课内外教学内容的结合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实验。

(四)考核方式1. 基本要求和比例课程考核以教学大纲为考核范围,平时考核除考勤之外,其他内容均以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为主;期末考试为全面考查,其中课程重点掌握、掌握部分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80%,了解部分和一般了解部分占20%。

2. 成绩构成与说明(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考勤情况和课堂提问。

平时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考勤和课堂提问占课程总成绩的12%。

每学期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至少上交6次;考勤按学校本学期的相关规定执行。

(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期末考试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80%。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
纳税所得调整数=10+15+20+8-5-5=43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数 =500+43=543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543 ×25%=135.75
应付税款法
(1)期末计算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135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2)实际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贷:银行存款 1357500
永久性差异
由于税法和现行会计准则条件不同,造成了会计 利润和应税利润的差异,按差异性质分为:永久性差 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 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 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 回。
永久性差异
造成永久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利润计量是企业进行财务预测的重要手段。
利润计量是企业经营效率的衡量标准。可以反映企业 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率,可以作为衡量其 业务能力的标准。
利润的构成
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现的各种收 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并加上各种利得和减去损失后的 余额。
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271250 贷:所得税费用 1271250
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 额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 分配到以后各期。
分析:
➢企业的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税收滞纳金会计上按规定列入
“营业外支出”处理,税法上要照章纳税不准扣减计税利润
➢对国库券的投资所取得的利息收益,属于国家免税对象,

调整分录例题

调整分录例题

调整分录例题年底关账,不少会计对跨年度账务调整感觉头疼,尤其是一些大公司的财务主管,表示常常会碰到诸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类会计处理事项,小则影响报告年度税费,大则影响报告期财报数据质量。

为此,笔者整理出几类常用账务调整和差错更正会计处理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工作学习有点帮助。

1.会计差错产生原因有哪些?答:会计差错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很多:有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环节等差错;有管理薄弱、基础工作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范围不明其他原因造成的会计记账、计算差错;有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责任心不强,对于经济业务中不确定因素的会计估计差错;滥用会计政策、差错更正方法;等等。

2.常见的差错更正账务调整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答:常见的差错更正账务调整方法有: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和综合账务调整法。

3.年底发现上月登记的分录多计金额,使用哪种调账方法;如果只是金额少记呢。

请分别阐述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答:多记金额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

先用红字冲销原错误的会计分录,再用蓝字重新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重新登记账簿。

该方法适用于会计科目用错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如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影响后续核算情况下多采用红字冲消法。

如果是金额少记,可以采用补充登记法。

通过编制调账分录,将调整金额直接入账,以更正错账。

该方法适用于漏记或错账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正确,但金额小于应记金额的情况。

4.会计科目和金额都有问题,适用什么方法?请阐释该方法的适用情况。

答: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综合账务调整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综合运用。

一般适用于会计分录借贷方有一方会计科目用错,而另一方会计科目没有错的情况;正确的一方不调整,错误的一方用错误科目转账调整,使用正确科目及时调整,且主要用于所得税纳税审查后的账务处理。

5.电子记账对涉及损益类账户差错更正有什么特别要求?答:在对涉及损益类账户进行调整时,要根据电子账特点,灵活运用账务调整方法进行差错更正。

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1.表结法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但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

表结法下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需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

2.账结法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合计数反映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数反映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账结法在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但增加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会计制度规定各种费用的结转在期末进行期末结转费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表结法、二是账结法。

账结法的优点是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其当期利润额记账业务程序完整但增加了编制结转损益分录的工作量。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当期利润额又不增加编制分录的工作量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利润”账页采用多栏式见附表。

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科目由一级科目转变为“本年利润”下的二级科目使用减少了结转时的工作量。

但“收入”、“成本”下设的产品明细账仍需按数量和金额登记。

按“附表”账页中期末结出发生额在编制损益表时不用查看多本账簿只通过“本年利润”就能满足编制损益表的需要。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费用每月的发生额不大或业务笔数不多也可直接作为“本年利润”的二级科目使用以减少结转的工作量。

如果上述费用较大或发生的业务笔数较多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明细账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本年利润亏损,年底是否同样要做"提取所得税,盈余公积,结转到利润分配"这些会计分录呀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6-1-25 18:49
我们是九月份开业的,到目前为止本年利润为亏损,不知到年底这笔账如何下才好,是不是和以前月份一个样,只做到本年利润那一步就可以啦,还是以负数继续往下做,
问题补充:如果要汇总的话,那该如何做汇总后的分录,汇总的依据是什么,要附上一张条吗,下年重新建账的时候,是不是也没有利润分配,所得税,盈余公积,,,那些科目呀
提问者:丹丹心- 助理二级最佳答案
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应当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应当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而不是直接以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下同)来进行计算。

在实务中,确实存在会计利润为负数,担仍需交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这时,在会计上体现为净利润反映的亏损额将进一步加大。

所以,你在核算所得税费用时,应当根据税法的规定来进行计算,而不能单以利润总额的正负来判断是否应当交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等利润分配业务,由于利润总额为亏损,净利润肯定也为亏损,因此,不涉及利润分配业务。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所得税(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如计算的应税所得为负数的,则无需交纳所得税)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2.结转各项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3.结转各项成本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
4.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亏损应以红字编制)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亏损应以红字编制)
5.利润分配业务
由于净利润为亏损,不进行利润分配。

关于补充问题。

1.在编制上述分录2和3时,应当根据除“本年利润”科目以外的其他科目在结转时的余额进行编制。

如,在结转时,帐面主营业务收入余额为贷方100 000元,则在编制结转分录时,应当借记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元。

其他科目同理。

对于“本年利润”科目应借记或贷记金额,则根据分录中其他科目的金额加总确定。

2.在编制上述分录4时,应当在分录2和3编制记帐后进行。

编制分录时,“本年利润”金额按照帐面本年利润余额来确定。

如帐面本年利润余额为借方1 000元,则编制时应当借记本年利润-1 000元。

3.经过上述会计处理后,你的帐面上,损益类科目、“本年利润”科目,年末应当无余额。

4.你在结转2006年帐时,应当根据2005年末科目余额进行,2005年末有余额的,2006年初也应当有余额,否则则反之。

结合题中来看,你在2006年初时,“利润分配”科目应当有期初余额,而“盈余公积”、“本年利润”、损益类科目应当无期初余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