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教师三年发展规划(2019-2022)表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心学校一、指导思想根据市教育局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关精神,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宗旨,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实现“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的办学目标。
二、师资现状学校专任教师32 人,其中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共9 人,中级职称有17 人;学历大专有24 人、本科4 人。
三、工作目标及要求1、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制定教师(个人)业务发展计划,有层次、针对性地做好各级各类教师的培养发展、管理指导,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2、落实做好校级的教师职务培训工作,尤其做好校本研修课程的设计和落实。
3、促使教师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共同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对于教师发展的过程评价与综合考评相结合的管理工作机制。
四、工作策略和途径1、激发自主。
学校通过自定目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等方式,使教师成为个体专业发展的责任人。
2、加强互动。
开展各学科跨年级的组际联合,认真搞好教研活动;开展互补互促的跨学科听课,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的听课笔记上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课是跨学科的。
3、结对共进。
师徒结对互助:两个甚至三个师傅共同带教一个或几个徒弟,师傅们或侧重带教学科教学,或侧重带教教育科研;业务水平相近的同伴互帮互助;教研组之间结对互助。
4、论坛交流。
通过师德论坛、业务交流、教学论文、读书体会等活动,使教师们不断深化信息化教育、尝试课程改革的深层认识与反思,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自身发展。
5、领导坐堂。
在教育科研课题的指导上,邀请市进修学校领导进行“坐堂问诊”,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专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
6、实战打磨。
教师人员三年发展规划

教师人员三年发展规划
教师人员的三年发展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专业能力: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参加相关领域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教学经验:通过参与教学实践、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拓展教学经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
3. 发表论文或著作: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撰写论文、教材或著作,提升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4. 参与评选荣誉:积极参与各类评选比赛,获得教育奖项和荣誉称号,增加个人荣誉和声誉。
5. 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担任学校的各类职务或工作小组,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提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
以上是一些教师人员三年发展规划的建议,具体的规划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
2019-2022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使用)学校本着“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学生舒心,教师安心,家长放心,社会称心”为办学宗旨,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规范办学行为,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团结协作,推进素质教育”、“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提高办学质量”的教育特色。
以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新的起点,以“德育塑造人格,学科推动发展,活动引领成长,艺体彰显特色,环境涵养气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重点,明确方向,统一思想,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县域影响力的标准化学校。
为此,对学校的办学做出如下规划:第一部分:学校办学现状分析一、学校基本情况xx乡九年制学校始建于1983年9月,学校共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4 人,占地10333.9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3462.4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9.02平方米。
学校布局合理。
学校绿化、美化因地制宜,校园绿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5.2平方米。
二、学校发展优势1、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作用,结合奖励性绩效工资与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学校制定了一套健全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在“统一领导、全程管理、分部负责、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下,重视纵横层次的协调性,强化各功能室室、教研组组、班级的全局意识,全员意识、民主意识,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形成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能体现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管理走向。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学校一直重视教师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强化校本培训,已逐步形成一个师德水平较高、业务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职工群体,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文体活动多样化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校园文化(运动会、广播操、篮球赛、大课间活动等)、标本采集、书法、绘画、写作、朗诵、演讲、手工制作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心学校一、指导思想根据市教育局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关精神,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宗旨,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实现“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的办学目标。
二、师资现状学校专任教师32人,其中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共9人,中级职称有17人;学历大专有24人、本科4人。
三、工作目标及要求1、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制定教师(个人)业务发展计划,有层次、针对性地做好各级各类教师的培养发展、管理指导,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2、落实做好校级的教师职务培训工作,尤其做好校本研修课程的设计和落实。
3、促使教师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共同发展有机融合,形成对于教师发展的过程评价与综合考评相结合的管理工作机制。
四、工作策略和途径1、激发自主。
学校通过自定目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反思等方式,使教师成为个体专业发展的责任人。
2、加强互动。
开展各学科跨年级的组际联合,认真搞好教研活动;开展互补互促的跨学科听课,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的听课笔记上至少有五分之一的课是跨学科的。
3、结对共进。
师徒结对互助:两个甚至三个师傅共同带教一个或几个徒弟,师傅们或侧重带教学科教学,或侧重带教教育科研;业务水平相近的同伴互帮互助;教研组之间结对互助。
4、论坛交流。
通过师德论坛、业务交流、教学论文、读书体会等活动,使教师们不断深化信息化教育、尝试课程改革的深层认识与反思,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自身发展。
5、领导坐堂。
在教育科研课题的指导上,邀请市进修学校领导进行“坐堂问诊”,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专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
6、实战打磨。
在各级各类教育研讨任务中,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实战的机会和交流的舞台。
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8年1月—2020年12 月)2018年4月26日七届六次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我校原为“扬中县聋哑学校”,创建于1988年。
1995 年迁入现址(三茅街道中兴路92号),2000年,学校开始招收智障类学生,2001 年更名为“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学校由单一的聋教育发展成聋弱一体(聋教育和智障教育)的综合性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由于聋生生源逐年萎缩,从2008 年暑期开始,学校成为以智障教育为主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
学校占地近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230 多平方米。
全校现有8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人,33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25 人,12 人毕业于特殊教育师范院校,另13名非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任教师中,有9 人接受过特教专业培训。
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100%达标,本科学历教师20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扬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3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2%,其中镇江市骨干教师1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
二、发展优势(一)学校精神初步形成特殊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人道主义大爱精神的事业。
多年来,全校师生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坚定“以为换位”的奋斗步伐,以博爱的情怀育残成人成才,初步形成了“奉献大爱、追求卓越”的特教精神,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明显改善近三年来,学校投入60 余万元,修缮校舍,增设皂艺室、烘焙室,建成了简易阳光花棚,添置了一体机、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为学校实现内涵和外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三)内涵发展进一步凸显德育工作初具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德育活动丰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显著增强;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初步构建了以“生存教育”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生活而教,为生存而学”的理念凸显,个别化教学、主题单元活动(社区化课堂教学)、学生成长平台建设以及烹饪、花卉种植等课程建设初显成效,得到了镇江市兄弟学校的广泛借鉴和省内特教同仁、专家的认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化,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教师个人三年成长规划9月9月

教师个人三年成长规划9月9月
制定一个三年教师个人成长规划,重点放在今年的九月开始实施。
以下是一个示例计划:
第一年(2021-2022)
- 九月:参加教育领域的专业培训课程,提高教学技能。
- 十二月:参加教师研讨会,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
- 三月: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
- 六月:进行自我评估,总结一年的工作经验并制定下一年的计划。
第二年(2022-2023)
- 九月: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提升专业知识。
- 十二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学习如何利用技术改进教学。
- 三月:参与学校的教学改进项目,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
- 六月: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过去一年的成长和不足。
第三年(2023-2024)
- 九月:申请参加国际教育交流项目,拓宽教学视野。
- 十二月:撰写教育专业的论文或研究报告,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 三月:主持学校的教研活动,带领其他教师一起成长。
- 六月:总结三年的成长经历,制定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以上规划仅供参考,具体根据个人情况、工作需求和学习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
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书:
第一年目标:
1. 提高教学水平:参加教学培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2. 提升专业能力:深入学习自己所教授科目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3. 开展科研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科研项目,发表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二年目标:
1. 探索教育创新:结合学科特点,尝试开展一些创新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教育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建设,做学生的榜样。
3. 参与学校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年目标:
1. 提升管理能力:学习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争取能够担任一定的管理岗位。
2. 开展教研活动:联合其他老师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分享教学经验。
3. 深化与学生的沟通:建立更加密切的与学生的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个人成长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规划,希望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调整。
青年教师成长规划表

(2019-2022)
基本情况
姓名
吴宇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时间
教龄
7
政治面貌
群众
[
学历
本科
毕业院校及专业
贵州师范大学物理学
职务小学二级教师
自我分析
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了解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课改为契机,教学中能注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足之处在于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略显落后,教育科研能力薄弱,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师语言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是简单的重复,进取心、进取意识不强,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工作中的思考。
困难与挑战
1.如何在新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
2.完善参与职称的评聘需要满足的条件。
3.如何更好更快的提高个人自身素养和专业素质。
4.如何让中差生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需要的帮助
1.~
2.创造机会,加强与其他学校交流。
3.多开展教师职称评审、课题研究、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等相关讲座。
4.创造平台,让老师们多参与各类教师技能竞赛,在竞赛中成长。
采取措施
1.深识教材,因材施教。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积极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
4.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逐步建立个人教学风格。
5.积极参与各教研活动,做好笔记及完成其相应要求和功课。承担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课题实验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自身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校教师三年发展规划(2019年9月—2022年8月)
教师姓名:
所属部门:
二0一九年八月
XX中心学校教师三年发展规划(2019年9月—2022年8月)
备注:
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求
一、教师专业精神形象的设计
教师专业精神形象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
教师的规划不能仅仅设想自己要达到哪些目标,获得什么职称,取得什么功名,首先应该是“思想的规划”。
思想的规划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气质,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就是一种专业形象。
这就要求教师要读书,多学习,否则就没有了思想。
二、教师专业生存方式的设计
专业生存方式的核心是教育行为方式或教育场景中的活动方式。
教师规划要回答将要形成以及如何形成教师的教育风格,如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方式。
教师的专业生存方式应该是一种研究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研究者”的要求;是一种学习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终身学习者”的要求;是一种合作型的存在,即符合“教师即伙伴”的要求。
这构成了教师文化的特质:研究型的教师文化、学习型的教师文化、合作型的教师文化。
三、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设计
每个有追求的教师,都应具有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这是教师发展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年内要达到哪些标志性的目标?每一年要达到哪些具体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设计:①学历提升;②教学成绩;③论文发表或获奖;④课题研究和教研成果;⑤专业培训;⑥教学业务比赛;⑦教学竞赛;⑧读书计划;⑨教育风格;⑩教育思想等。
具体目标的设计需要采取小步子的原则,宜细不宜粗,注重点滴成绩的积累。
所有项目均需有相对应的佐证材料,并据此形成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袋。
XX中心学校
二0一九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