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3_i5_i7处理器深度剖析比对

合集下载

i3,i5处理器专项测评(图片处理)

i3,i5处理器专项测评(图片处理)

英特尔酷睿i5笔记本的性能已经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和赏识,尤其是在大众消费领域,很多有视频压缩、图形处理、3D游戏需求的用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酷睿i5产品。

我们都知道,i5相较于i3,拥有更高的主频,并且还有睿频加速功能,能够瞬间提升笔记本的主频,达到快速运算的目的。

继2月份之后,英特尔又于今年10月份现次更新了32纳米Nehalem架构处理器酷睿i系列产品,补充了不少新鲜血脉,。

尤其是主流领域产品的更新力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酷睿i5处理器由之前的四颗,增加到12颗(如下图所示),主频升级到了2.66GHz,睿频最高可达3.33GHz,能与之前的i7产品相媲美。

i3产品也由之前的两颗增加到六颗,并且有很多产品,主频与i5重合,进一步拉近了二者之前的差距。

面对更多的选择,相信很多初次接触本本的朋友都会迷茫,选i3还是i5呢?i3和i5的性能差很多朋友在初次接触笔记本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i3和i5的区别是什么?仔细观察英特尔酷睿i3和i5的参数,不难发现,i5与i3最大的区别为是否支持睿频技术。

i5处理器凭借对睿频技术的支持,相同主频的情况下,在测评成绩上,领先i3处理器400分~600分左右。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同主频的情况下,一般与i5主频相同的i3处理器,价格也与i5极为接近,并不能很好体现性价比优势。

睿频是一种什么技术呢?睿频简单来说可以认为他是一个处理器内置的主动超频技术,在处理复杂程序时,能够自动提升运行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最底主频的酷睿i5-430M,当使用过程中激发睿频加速功能时,处理器速度可由原来的2.26GHz最高提升至2.53GHz。

不过为了保证稳定性,睿频加速时,会自动停止其它核心的运算,也就是说,睿频其实是单核超频技术。

但仅凭这一招鲜,也足以让i5的性能凌驾于i3之上。

i3和i5图片处理及其他软件应用专项测试我们之前对市场上售价在5000元以内的笔记本做过一个横向对比评测,其中包括了四款i5产品。

电脑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有哪些

电脑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有哪些

电脑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有哪些酷睿i3和i7性能差多少应该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吧,可能还有用户对于酷睿这两款电脑处理器还不是很清楚。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大吗,希望你们喜欢。

睿i3和i7性能相差的数据i3和i7的主要区别:i3双核四线程。

不支持睿频。

i7四核八线程,支持睿频。

1,酷睿i3可看作是酷睿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

2,酷睿i7可看作是酷睿i5的进一步扩展版,四核模拟八核心(即八线程) 功耗大性能强。

主要参数对比如下:i3和i7的区别仔细从规格上分析一下。

默认情况下,目前主流台式SNB/IVB核心,I3为2C4T(2核心4线程),I5为4C4T,I7为4C8T。

主频方面默认情况下差距也就是零点二零点三的区别。

所以理论性能上,整体性能I7比I3高一倍多一点(主频和睿频的因素,I3没有睿频自动超频能力而I5/I7有),而I5则因为没有超线程技术,所以性能比I7在8个以上线程高负载的情况下低20-30%。

笔记本主流SNB/IVB核心,I3 m和I5 m都为2C4T,区别主要在I5主频高一些也而且有睿频.I7 m则是货真价实的4C8T,整体性能比I5 m 高一倍.特例就是台式机的K系,支持随意调节倍频(其他I5和I7只能向上超4个倍频),以一般2500K和2550K超频到4.5GHz为例,这个频率的I5足以秒杀默认状态下的I7.另外I7超线程技术的优势在应用中不容易表现出来.比I5多出的4线程经常没有任何作用,比如在几乎所有单机游戏时.这种情况下I7多出的超线程技术反而变成了累赘,导致I7的单机游戏性能还不如I5.但是有的时候超线程技术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巨大提升,比如渲染和压片.I5 和I7之间怎么选择需要根据用途决定.这就是intel的定位策略.酷睿i3/i5/i7处理器的区别自从Intel推出酷睿系列处理器以来,i3、i5、i7处理器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这是商品很流行的一种根据级别定位命名的方式,即数字越大,代表相应产品价格越贵、性能越好。

电脑i5和i7有什么区别

电脑i5和i7有什么区别

电脑i5和i7有什么区别电脑的处理器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i5和i7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两种不同级别的中央处理器。

i5处理器通常被认为是中档处理器,而i7则被称为顶级处理器。

它们之间有很多区别,涉及到处理器性能、功能和价格等方面。

首先,i5和i7之间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处理器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

i5处理器通常只有四个物理核心,但它使用超线程技术可以模拟出额外的四个线程,总共可达八个线程。

而i7处理器可以有四个、六个或八个物理核心,再加上超线程技术,总线程数量可以达到16个。

因此,i7的多核心优势比i5更显著。

其次,i7处理器的性能通常更高。

它的时钟速度更快,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和计算需求。

此外,i7处理器通常包括更多的缓存,这可以提高处理器的访问速度,增加系统效率。

第三个区别在于功耗和散热。

i7处理器因为其更强大的性能,会产生更高的功耗和更多的热量。

因此,任何使用i7处理器的电脑通常需要更好的散热系统。

与之相反,i5处理器通常比i7更省电也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散热系统。

第四个区别在于价格。

因为i7处理器通常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因此价格也更高。

它通常会超过i5数百美元。

但是,价格越高,性能也越好,这也意味着i7处理器是更高端的选择。

以上是i5和i7处理器之间最明显的区别。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i7拥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但在一些日常应用和游戏中,i5处理器也可以表现得出色。

在选择电脑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决定选择哪种型号的处理器。

过去的几年中,不少新的i5和i7处理器已经问世,这些处理器旨在消除以往各种型号之间的差异,使它们的性能更为接近。

然而,对于需要最高性能的用户来说,当前的技术中,i7仍然是最好的处理器选择。

I3,I5,I7参数比较

I3,I5,I7参数比较

最新cpu I3,I5,I7参数比较以及睿频加速技术解决方案:英特尔® 酷睿™ i7 处理器intel 睿频加速技术: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仅适用于指定型号的 2010 年全新的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家族,它可根据工作负载的需求动态调整性能和功耗。

以前,芯片未使用的部分可能会被“关闭”,这使得一些内核闲置。

英特尔? 睿频加速技术将未使用的性能分配给活跃的内核,在不浪费功率的情况下提升这些内核的性能。

这样,您便可在需要时自动获得额外性能,并在不需要所有内核都处于活跃状态时提高能效。

i3是Intel准备替换Core2 E7400及以下产品的系列,集成显示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集成PCIE×16控制器,1156针插槽,主要对应H55,H57芯片组,不支持睿频技术,支持HT超线程技术(2C4T),32nm核心工艺i5是Intel准备替换Core2 E7500~Q8400的产品的系列,其中,i5 6系列集成显示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集成PCIE×16控制器,1156针插槽,主要对应H55,H57芯片组,支持睿频技术,支持HT超线程技术(2C4T),i5 7系列不集成显示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集成PCIE×16控制器,1156针插槽,主要对应P55芯片组,支持睿频技术,不支持HT超线程技术(4C4T),支持QPI总线(4.8GT/S),45nm核心工艺i7是Intel准备替换Core2 Q8400以上的产品的系列,其中,i7 8系列不集成显示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集成PCIE×16控制器,1156针插槽,主要对应P55芯片组,支持睿频技术,支持HT超线程技术(4C8T),i7 9系列不集成显示核心,集成内存控制器,集成PCIE×16控制器,主要对应X58芯片组,1366针插槽,支持睿频技术,支持HT超线程技术(4C8T,i7 980X是6C12T),45nm核心工艺笔记本电脑i5处理器号内核/线程数时钟速度英特尔® 智能高速缓存芯片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1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2英特尔®核芯显卡(HD raphics技术◊3标准电压处理器i5-2540M*2 个内核/4 条线程2.60 GHz 3 MB 32 纳米是是i5-2520M*2 个内核/4 条线程2.50 GHz 3 MB 32 纳米是是i5-2410M 2 个内核/4 条线程2.30 GHz 3 MB 32 纳米是是i5-540M 2 个内核/4 条线程2.53 GHz,采用英特尔® 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06 GHz3 MB 32 纳米是是i5-520M 2 个内核/4 条线程2.40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2.93 GHz3 MB 32 纳米是是i5-430M 2 个内核/4 条线程2.26 GHz,采用英特尔® 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2.53 GHz3 MB 32 纳米是是超低电压处理器i5-2530UM 2 个内核/4 条线程1.40 GHz 3 MB 32 纳米是是i5-540UM 2 个内核/4 条线程1.20 GHz 3 MB 32 纳米是是i5-520UM 2 个内核/4 条线程1.06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1.86 GHZ3 MB 32 纳米是是i5-430UM 2 个内核/4 条线程1.20 GHz 3 MB 32 纳米是是台式机i5处理器号内核/线程数时钟速度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芯片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1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2英特尔®核芯显卡HD Graphics技术◊3i5-2500K 4 个内核/4 条线程3.30 GHz 6 MB 32 纳米是无i5-2400S 4 个内核/4 条线程2.50 GHz 6 MB 无是无i5-2400 4 个内核/4 条线程3.10 GHz 6 MB 无是无i5-2300 4 个内核/4 条线程2.80 GHz 6 MB 32 纳米是无i5-750S 4 个内核/4 条线程2.40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20 GHZ8 MB 45 纳米是无i5-750 4 个内核/4 条线程2.66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20 GHZ8 MB 45 纳米是无i5-670 2 个内核/4 条线程3.46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73 GHZ4 MB 32 纳米是是i5-661 2 个内核/4 条线程3.33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60 GHZ4 MB 32 纳米是是i5-660 2 个内核/4 条线程3.33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60 GHZ4 MB 32 纳米是是i5-650 2 个内核/4 条线程3.20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3.46 GHZ4 MB 32 纳米是是笔记本电脑i7至尊版处理器号内核/线程数时钟速度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芯片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1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2英特尔®核芯显卡HDGraphics技术◊3i7-2920XM 4 个内核/ 2.50 GHz 8 MB 32纳米是是8 条线程i7-920XM 4 个内核/8 条线程2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 3.20 GHz8 MB 45纳米是是台式机i7至尊版处理器号内核/线程数时钟速度英特尔®智能高速缓存芯片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1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2英特尔®核芯显卡HD Graphics技术◊3i7-980X 6 个内核/12 条线程3.33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 3.60 GHz12 MB 32 纳米是是i7-975 4 个内核/8 条线程3.33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 3.60 GHz8 MB 45 纳米是是i7-965 4 个内核/8 条线程3.20 GHz,采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后高达 3.60 GHz8 MB 45 纳米是是i7 支持3通道i5 、i3不支持i7 QPI总线技术i5 、i3采用SMTi7 4核8线程i5 4核4线程i3双核4线程I7 1366接口(9**系列)i7其他系列、i5 、i3 1156接口i7 X58芯片(双芯片)i5 、i3 P55 H57 H55芯片(单芯片,集成了以往的南北桥功能)i7 目前的I7没有集成GPU i5 、i3 新出来的i5 6** 系列和i3集成了GPUi7 四核并支持超线程i5四核,不支持超级i7、i5支持睿频技术(也就是在运行某些程序的时候可以比默认频率更高)i3不支持此技术i3都是双核四线程的。

了解电脑CPU的不同型号和性能

了解电脑CPU的不同型号和性能

了解电脑CPU的不同型号和性能电脑CPU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和速度。

不同型号的CPU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电脑CPU的不同型号和性能。

一、Intel酷睿系列CPUIntel酷睿系列CPU是目前市场上最为知名和广泛使用的CPU之一。

酷睿系列CPU以其强大的性能和节能功效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1. i3系列 CPU酷睿i3系列CPU适合一般家庭和办公使用。

i3系列CPU采用的双核心四线程设计,可以满足常见的日常办公和娱乐需求。

无论是处理文档还是浏览网页,i3系列CPU都可以轻松应对,而且功耗较低,散热效果较好。

2. i5系列 CPU酷睿i5系列CPU适合中高端用户和游戏爱好者。

i5系列CPU采用的多核心处理器设计,可以处理更加复杂和高强度的任务。

对于平时的办公应用以及高画质游戏的运行,i5系列CPU表现出色,响应速度快,并且具备较高的功耗控制能力。

3. i7系列 CPU酷睿i7系列CPU定位于高端用户和专业领域。

i7系列CPU拥有更多的处理器核心和更高的频率,可以处理更加复杂和多线程的任务。

无论是3D建模、视频制作还是游戏开发,i7系列CPU都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和流畅的使用体验。

二、AMD锐龙系列CPUAMD锐龙系列CPU作为Intel酷睿系列CPU的竞争对手,也深受用户的喜爱。

AMD锐龙系列CPU以其强大的多核运算能力和高性价比在市场上有着较大的份额。

1. 锐龙3系列 CPUAMD锐龙3系列CPU适合日常办公和娱乐使用。

锐龙3系列CPU 采用的四核心设计,可以快速处理办公应用和一般游戏。

而且锐龙3系列CPU采用了先进的7nm工艺,性价比高,为用户提供了较为经济实惠的选择。

2. 锐龙5系列 CPUAMD锐龙5系列CPU适合高端用户和游戏发烧友。

锐龙5系列CPU采用了更多的核心和线程,可以处理更为复杂和高强度的任务。

对于图形设计、视频编辑和大型游戏的运行,锐龙5系列CPU表现出色,价格相对较为亲民。

英特尔i3_i5_i7处理器型号及参数总览表+CPU型号大全

英特尔i3_i5_i7处理器型号及参数总览表+CPU型号大全

英特尔i3_i5_i7处理器型号及参数总览表+CPU型号⼤全英特尔i3/i5/i7处理器型号及参数总览表请仔细看完本⽂,看完后你将会对笔记本芯⽚有⼀定了解,买笔记本才不会被JS坑骗。

~~Kiong前⾔:随着英特尔全新32nm移动处理器的推出,英特尔移动处理器⼤军的规模进⼀步膨胀。

粗略地计算⼀下,现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Core i、酷睿2、奔腾双核、赛扬双核、凌动处理器⼏⼤家族的成员已经超过了80款,即使是经常关注笔记本技术的达⼈,也很难记住每⼀款处理器的技术规格。

名词解释前端总线:是指CPU与北桥芯⽚之间的数据传输总线,⼈们常常以MHz表⽰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名字是Fr Bus,通常⽤FSB表⽰。

睿频: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

是英特尔酷睿i7/i5 处理器的独有特性。

也是英特尔新宣布的⼀项技术。

英特尔官⽅技术解释如下:当启动⼀个运⾏程序后,处理器会⾃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原来的运⾏速度会提升10%~20% 以保证程运⾏;应对复杂应⽤时,处理器可⾃动提⾼运⾏主频以提速,轻松进⾏对性能要求更⾼的多任务处理;当进⾏⼯作任务切换时,如果存和硬盘在进⾏主要的⼯作,处理器会⽴刻处于节电状态。

这样既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使程序速度⼤幅提升。

三级缓存(L3):⽬前只有酷睿I系列才有,之前的都是L2(⼆级缓存)。

是为读取⼆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 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这进⼀步提⾼了CPU的效率。

制程:制程越⼩越好。

越来越⾼的⼯艺制程可以提⾼芯⽚的集成度,增加晶体管的数量,扩展新的功能。

同时随着晶体管尺⼨的缩⼩,每颗的单位成本也有所降低。

此外,更⾼的⼯艺制程可以帮助降低CPU的功耗,另外,降低CPU的成本以前扩⼤CPU产能也是新⼯艺制的积极影响。

TDP:TDP的英⽂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直译是“散热设计功耗”。

InterCPUP、T、Q、E、i3、i5、i7的区别

InterCPUP、T、Q、E、i3、i5、i7的区别

Inter CPU P、T、Q、E、i3、i5、i7的区别Q系列:是指台式的45nm和65nm酷睿四核CPU。

E系列:是指台式的65nm酷睿双核CPU(如E6300)和台式的65nm的奔腾双核CPU (如E2160)。

P系列:是指笔记本的45nm酷睿双核CPU(如P8400)。

T系列:是指笔记本的65nm酷睿双核CPU(如T7500)、如笔记本的45nm酷睿双核CPU(如T8100)、笔记本的65nm奔腾双核CPU(如T2300)和笔记本的45nm奔腾双核CPU(如T3200)等。

Core i7: 核心数 2个或4个、线程数 4个或8个、支持Turbo加速模式。

Core i5:核心数 2个或4个、线程数 4个、支持Turbo加速模式。

Core i3:核心数 2个或4个、线程数 4个、不支持Turbo加速模式。

大体性能排列:笔记本系列:i7>i3>P>T; 桌面平台系列:i7>i5>i3>Q>E 酷睿i3、i5、i7处理器的区别: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

Core i3最大的特点是整合GPU(图形处理器),也就是说Core i3将由CPU+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

由于整合的GPU 性能有限,用户想获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显卡。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显示核心部分的制作工艺仍会是45nm。

在规格上,Core i3的CPU部分采用双核心设计,通过超线程技术可支持四个线程,三级缓存由8MB削减到4MB,保留内存控制器、双通道、智能加速技术、超线程等技术。

同样采用LGA 1156接口,相对应的主板是P55/P57。

Core i5是一款基于Nehalem架构的双核处理器,其依旧采用整合内存控制器,三级缓存模式,L3达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术的新处理器。

它和Core i7(Bloomfield)的主要区别在于总线不采用QPI,采用的是成熟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并且只支持双通道的DDR3内存。

电脑i3和i7的区别

电脑i3和i7的区别

电脑i3和i7的区别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并且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使广大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脑i3和i7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电脑i3和i7的区别1,酷睿i3可看作是酷睿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

2,酷睿i7可看作是酷睿i5的进一步扩展版,四核模拟八核心(即八线程) 功耗大性能强。

主要参数对比如下:i3和i7性能差多少?仔细从规格上分析一下.默认情况下,目前主流台式SNB/IVB核心,I3为2C4T(2核心4线程),I5为4C4T,I7为4C8T.主频方面默认情况下差距也就是零点二零点三的区别.所以理论性能上,整体性能I7比I3高一倍多一点(主频和睿频的因素,I3没有睿频自动超频能力而I5/I7有),而I5则因为没有超线程技术,所以性能比I7在8个以上线程高负载的情况下低20-30%.笔记本主流SNB/IVB核心,I3 m和I5 m都为2C4T,区别主要在I5主频高一些也而且有睿频.I7 m则是货真价实的4C8T,整体性能比I5 m 高一倍.特例就是台式机的K系,支持随意调节倍频(其他I5和I7只能向上超4个倍频),以一般2500K和2550K超频到4.5GHz为例,这个频率的I5足以秒杀默认状态下的I7.另外I7超线程技术的优势在应用中不容易表现出来.比I5多出的4线程经常没有任何作用,比如在几乎所有单机游戏时.这种情况下I7多出的超线程技术反而变成了累赘,导致I7的单机游戏性能还不如I5.但是有的时候超线程技术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巨大提升,比如渲染和压片.I5 和I7之间怎么选择需要根据用途决定.这就是intel的定位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组化设计再建新功,CPU中塞进GPU模组化设计的Nehalem微架构,可灵活组合英特尔在去年发布的Nehalem微架构非常成功,关键在于它采用可扩展的技术,每个处理器单元均采用了Building Block模组化设计,组件包括有:核心数量、SMT功能、L3缓存容量、QPI连接数量、IMC数量、内存类型、内存通道数量、整合GPU、能耗和时钟频率等,这些组件均可自由组合,以满足多种性能需求,比如可以组合成双核心、四核心甚至八核心的处理器。

正因为这样的模组化设计,英特尔可以灵活的制造出各种差异化的核心,比如在CPU中加入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就是Bloomfield核心(研发代号,Core i7-900系列),加入双通道DDR3控制器和PCI-E 2.0控制器就变成了Lynnfield 核心(Core i7-800/i5-700系列)。

1月8日,英特尔推出2010全新Core(酷睿)处理器家族到了2010年,英特尔将GPU图形单元和CPU核心组合在一起,再加上双通道DDR3控制器和PCI-E 2.0控制器,搭配出了全新的Clarkdale核心(Corei5-600/i3-500系列),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严格上说,Clarkdale核心是基于Westmere微架构的,不过Westmere只能算是Nehalem的轻微改良版。

Clarkdale是CPU史上首款整合有GPU的处理器,同时也是首款采用32nm 制程技术的CPU,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在2010年1月8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Clarkdale核心的处理器,这样它与之前上市的Bloomfield核心和Lynnfied核心处理器组成了全新的Core(酷睿)处理器家族,即Core i7/i5/i3系列处理器,形成一个完整的高中低产品线。

Core i7以英特尔桌面旗舰处理器的身份统领高端消费市场,Core i5则是中端桌面处理器的领军人物,Core i3定位于Core家族入门处理器。

在Core品牌之后,还有经典的Pentium品牌主导普通应用,Celeron系列提供入门级的解决方案,Atom处理器则是为上网本和手持设备量身定造。

◆Clarkdale:首款32nm制程CPU英特尔的“Tick-Tock”战略众所周知,“制程技术-微架构”交替更新,比如说在2008年将CPU制程技术升级到了45nm,在2009年将微架构升级到了Nehalem,在2010年伊始,英特尔就非常精准地将制程提升到了32nm,Clarkdale 乘此东风,成为首款采用32nm制程技术的处理器。

Intel 首次在45nm制程中使用了High-K+Metal Gate技术,漏电情况大幅降低在45nm制程中,英特尔首次使用了High-K栅极介质和Metal Gate金属栅极,也就是“HK+MG”技术,使得晶体管漏电率大幅降低,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英特尔在32nm制程中,将“HK+MG”技术发展到第二代,同时改用第四代Strained Silicon( 应变矽) 技术,用SiGe、Dual-Stress Strained Silicon( 双应力应变矽) 以及先进的应变记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和电源效率,这样可以让处理器频率和功耗获益匪浅。

32nm中的High-K等价氧化物厚度从45nm的1.0nm下降到0.9nm,Gate length(栅级长度)达到30nm,Gate Pitch(栅极间距)从160nm下降到只有112.5nm,也是有史以来最紧密的栅极间距。

从性能上来看,与45nm制程相比,N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减少5倍多,PMOS晶体管的漏电量则减少10倍以上,驱动电流也达到史上最高,晶体管整体性能提升22%,同比封装尺寸是45nm工艺产品的70%。

Clarkdale的诞生,正式宣告了处理器制程工艺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而且制程技术的提升,是微架构进步的基石,明年,基于32nm制程技术的Sandy Bridge 新架构尤其令人期待。

◆Clarkdale:首款整合GPU的CPUAMD在收购ATI后,首先提出了CPU与GPU融合的概念,然而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英特尔后发却先至,发布了首款整合GPU图形单元的处理器Clarkdale。

一颗CPU里其实有两颗“芯”但是现阶段的Clarkdale处理器,只是简单的将GPU和CPU封装在一起,并没有真正达到“融合”,一颗CPU里其实有两颗“芯”。

这样双“芯”独立并存的方式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流。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Clarkdale中的CPU核心是采用的32nm制程技术,而GPU核心还是采用的45nm制程。

两个核心采用MCP(Multi-Chip Package)的方式封装在一起。

英特尔解释说,32nm制程Westmere处理器微架构比预期提早成熟,因此直接更新CPU核心至32nm的Westmere,图形核心还是停留在45nm制程,这样可以让Clarkdale尽早上市。

另外,CPU核心与GPU图形核心是分开研发,如果全新GPU图形核心完成研发,英特尔可以将之取代旧有GPU芯片,并配合现有的x86处理器一同封装,立即应市。

如此一来产品升级更具弹性,更能发挥Building Block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Clarkdale内核结构图从上面这张结构图可以很清楚看到Clarkdale的内部构造,它主要由CPU Die和GPU Die两个核组成。

CPU核内包含有两个处理器内核,每个内核独享256KB 的L2Cache,共享4MB的L3 Cache。

原来和CPU内核一起封装的内存控制器和PCI-E 2.0控制器这次都移到了GPU核中,除此之外,GPU核中还有GPU内核以及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模块,整个GPU Die更像以前整合主板的北桥芯片。

CPU Die与GPU Die两个核之间通过高速的QPI总线进行通讯。

45nm制程的Lynnfield(Core i7-800/i5-700系列)处理器核心大小为296mm2,晶体管数为7.74亿个,而32nm制程的Clarkdale处理器中CPU Die大小为81mm2(不含GPU Die),晶体管数为3.82亿个,除了制程上的影响外,CPU Die不再包含内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再加上核心和L3 Cache只有Lynnfield 的一半,使得CPU Die的大小和晶体管数急剧减少。

对于GPU Die来说,其大小为114mm2,晶体管数为1.77亿个。

◆Westmere:Nehalem微架构的改良版Clarkdale核心处理器采用的是Westmere微架构,Westmere实际上是脱胎于大名鼎鼎的Nehalem微架构,并作了少少的增强设计,可以看作是Nehalem 的改良版。

Westmere微架构最主要的改进在于增加了AES指令集Westmere继承了Nehalem微架构的优秀设计,虽然Nehalem仍是基于上一代Core微架构改进而来的,但它的改进是全方位的。

我们可以把这些重要特性分为计算内核(Core)和非计算内核(Uncore)的上的特性。

Nehalem在非计算内核(Uncore)方面的改进:.三级包含式Cache设计——L3采用共享式设计,被片上所有内核共享.放弃FSB使用QPI总线——20位宽的QPI连接其带宽可达惊人的每秒25.6GB.整合内存控制器,支持多通道DDR3——内存读取的延迟大幅度减少,内存带宽大幅提升Nehalem计算内核(Core)方面的改进:.重拾超线程技术——第三代SMT超线程技术.内核加速模式Turbo Boost——根据需要开启、关闭以及加速单个或多个内核的运行.SSE4.2:新增7条扩展指令——加速字符串和文本处理我们在以前的Core i7/i5处理器解析中已对这些改进作了详细介绍,因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相关链接进行查阅。

对于Westmere这个新的微架构来说,它主要的改进在于增加了7条新的指令,其中包括六条AES-NI指令和一条Carryless Multiply(PCLMULQDQ)指令。

AES是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的缩写,而AES-NI (New Instructions)也就是支持这项高级加密标准的x86指令集。

另外增加的Carryless Multiply(PCLMULQDQ)指令可以让处理器在一个周期内处理两组64Bit的Carry-less Multiplication,这是很多加密标准所必须要处理到的部分。

然而不是所有的Clarkdale处理器都支持这些新指令的,比如Core i3-500系列和Pentium G6950就不支持,目前只有Core i5-600系列是支持的。

◆AES-NI:加速AES算法应用程序密码学中的高级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又称Rijndael加密法,是美国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目前已然成为对称密钥加密中最流行的演算法之一。

Westmere中增加的六条AES指令中包括了四条的加密解密指令(AESENC、AESENCLAST、AESDEC、AESDECLAST)和两条的密钥生成(AESIMC、AESKEYGENASSIST)指令,英特尔称硬件支持AES加速可以比软件快四倍以上。

AES-NI不但支持三种符合AES官方规范的密钥长度(ASE128、ASE192、ASE256)和所有符合AES官方规范的运算模式,还可以支持若干种并不在AES官方规范中的算法。

AES-NI的应用领域在Westmere微架构中增加新的AES指令集,旨在强化AES数学操作,因此有助于加速一些AES算法的应用程序。

就现在的应用来说,快速加密已成为许多计算任务的一部分,像全盘加密、文件存储加密、高清内容加密、互联网安全和网络电话等方面,加密解密的计算日趋繁重。

上面那些离我们的实际应用可能比较遥远,来看看非常熟悉的WinZip压缩软件。

WinZip具有强大的AES加密能力许多用户购买WinZip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功能强大且简单易用的AES加密能力,能够实现256位AES加密文件压缩。

如果搭配支持AES-NI的Clarkdale 处理器,就可以通过硬件支持加密作业的速度提高数倍,像7-Zip这个软件也具有AES加密功能,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就此进行针对测试。

在去年,富士通发布了首批采用256-Bit高级加密标准AES技术的500GB硬盘MJA2 CH系列,显然这样的硬盘与Westmere微架构处理器是天衣无缝的组合。

◆新一代图形核心的架构与3D特性在Clarkdale处理器中整合了GPU图形核心,英特尔并没有为这个GPU核心取一个正式的名字,统称为“Intel HD Graphi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