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2
《平面镜成像 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对于平面镜成像,大部分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个认识中由于视觉的问题存在误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
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对称之美。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替代物”与所成的像进行比较。——两支相同的蜡烛
b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展示镜子和玻璃板两种平面镜,学生根据经验进行选择像比较清晰的镜子作为平面镜,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但遇到找不到像的位置的困难。
选择什么器材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放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不同位置看去,板后的蜡烛B好像点燃似的。蜡烛B所在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
平面镜成像
课型
新课
第___1、2___教时
教学重点
重点: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难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原理
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玻璃板,刻度尺,白纸,方格纸,光屏,蜡烛等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活动目的
备注
情境导入
实验探究
原理讲授
总结
“天空之镜”
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它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在这里你无法区分天与地,现实和梦境,很多热爱旅行的人把它称之为“有生之年必到之地”。
其实“天空之镜”并不是乌尤尼的常态,干旱才是,这里只有雨季会有一层薄薄的积水,形成特殊的盐沼水层,所以行人可以在上面凌空漫步;另一方面乌尤尼盐沼面积巨大而且是世界上最平整的地方之一,所以无风情况下会形成震撼的镜面效果。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形成的倒影,实际上是蓝天白云的像。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平面镜成像 (2)

第3节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知识详解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
2.改变光路。
例: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功时如图所示,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因此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教材问题解读】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典型例题】考点一:平面镜成像检查视力时,眼睛距离视力表应为5m,检查室内视力表和平面镜正对着挂在相距3m的墙上,人正对着平面镜从镜中看身后的视力表,则眼睛到镜面的距离应为:A.1mB.2m.C. 3mD. 1.5m【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仍然是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因此,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只要2m就符合5m的要求了。
【能力提升】针对训练1.以下物品应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是()A.照相机B.投影机C.穿衣镜D.放大镜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1.5mB.2.0mC.2.5mD.3.0m1.【答案】C【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穿衣镜是平面镜,掌握平面镜成像现象。
知道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的构造特点,知道它们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在物距大于2f时,成缩小、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所以A不符合题意。
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处于f、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属于凸透镜成像。
所以B不符合题意。
穿衣镜是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 (2)

作图题
1、请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B 2、现已知两条反射光线是 由同一个点光源射出经平 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请找 出点光源S 的位置及其在 镜中的像。
A
图1 图2
3、光源A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 射,反射光线经过B点,做出光的 反射路径。
A
B
课堂小练习
1: 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 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2: 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 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面镜, 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
小孔成像
实际光线穿过小孔到达光屏形成实像 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潜望镜原理图
五. 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 更大的范围.
2.凹面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球面镜成像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平面镜的应用
达标反馈
1.某人远离竖直悬挂的穿衣镜,他在镜中 的像将( D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不变
3: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
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 去.
4: 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 可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 点,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 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 它不仅可以烧水、煮饭,还可以发电、冶 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料又不_________ 的环保型能源.
端正坐姿
保持安静 做好课前准备
预习《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球面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1. [太原百校联考]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立在水平地面 上,长6 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 尖离平面镜10 cm。现铅笔以2 cm/s的速度向平面镜匀速 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铅笔的像为实像且笔尖向右 B. 铅笔的像笔尖变粗、笔尾变细 C. 像的笔尖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移动速度 D. 运动3 s后笔尖与笔尖的像的间距为8 cm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2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球面镜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03 3星题 提升练
平面镜的应用 1. [太原小店区月考]如图所示为某轿车通过后视镜(看成平面
镜)看到的情景,该公交车线路为( A ) A. 公交806 B. 公交860 C. 公交608 D. 公交086
(3)关于体验馆橱窗周围的环境灯光设计应该采用的方案 是D。
A. 橱窗内外都比较明亮 B. 橱窗内外都比较黑暗 C. 橱窗内较亮、橱窗外较暗 D. 橱窗内较暗、橱窗外较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资治通鉴》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见兴替”,这说明我们的祖先会把粗糙物体磨光 滑作为镜子,给自己梳妆打扮。小佳站在平面镜前2.5 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5 m;若他向镜面靠近0.5 m, 则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此时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4 m。
大 (填“扩大”或“缩小”)视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面镜成像》光现象(第2课时)

3.应用:
①利用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
太
用,如太阳灶、奥运圣火采
阳
集器等。
灶
利
②由光路可用光 逆原理可知,过凹面镜焦点的光经反射后 可成为平行的 光,这一特点的常见应用:探照灯、各种
反
机动车的前射 灯、医用头灯的灯罩等。 , 遵 循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光 路 可 逆
新知探究 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作平面镜成的像主要有两种方法: 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即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图。 如下图所示,S为平面镜MN前的一点光源,我们可作 出它的像S′。
S
M
N
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即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从S射向平面镜的所有光线,源自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的两种方法(分别根据反射定 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熟悉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和它们对光的作用及其应 用。
课堂导入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那么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作出物体在平面 镜中所成的像吗?你知道平面镜成像作图有哪些方 法吗?
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凸面镜 B.太阳灶使用的是凸面镜 C.马路拐弯处设置的反光镜是凹凸面面镜镜 D.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凹面 镜
平面镜
课堂小结
平面镜 成像
凸面镜和 凹面镜
平面镜成 像的作图 方法
根据光的反射作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 点(对称)作图
M
2_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实际例子感知平面镜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情感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理解,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教学难点虚像的概念.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安排一对双胞胎同学面对面站,然后根据老师的指令分别做出对称动作,然后引导:这两位同学表演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个场景?(照镜子)同学们,为什么我让他俩做对称的动作才能模拟到照镜子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平面镜成像。
2.教师: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镜子观察镜中的你,除了你手里的镜子能够照出镜中的你,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能代替镜子?学生思考回答并显示课件。
老师总结:生活中像平静答案水面、玻璃面、油漆面等它们表面都是平的.用它能够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平面镜中的像与你有什么关系?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相关系吗?学生实行猜测假设,老师给予鼓励总结:同学们,那就让实验来验证咱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吧。
平面镜成像(二)

平面镜成像(二)学案编写:杜星亮三维目标:1.知道实像和虚像的概念,能区分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4.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自学指导:(一)阅读P44:虚像1.注意观察P43图2.3—2(1)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有条射到平面镜上;(2)画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再画一条入射光线,也画出它的反射光线;(4)这两条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相交,它们的反向延长线(选填“能”或“不能”)相交,交点在平面镜的,这个不存在的交点就是点光源在平面镜的,(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选填“实像”或“虚像”);2.光路特征(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2)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会经过;例:点光源S 射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请画出光线光路图;3.虚像特征(1)从光线上讲,它不是 ; (2)从能否用光屏承接上讲,它不能 ; (二) 阅读P:凸面镜和凹面镜思考:要利用一个灯炮形成平行光源,应将灯炮安放在 镜的 处(如图2.3—4);自学检测:1.利用平面镜可以()A.成缩小的像;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成倒立的虚像;D.成正立的实像;2.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看到好象鸟在水中游动,有时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B.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的反射形成的;D.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3.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A.平面镜的大小B.物体本身的大小C.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D.与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关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和物体间的距离总是不变的;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规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B.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观察范围更大一些;C.在手电筒里,要把小灯炮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D.太阳灶中,要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凸面镜的焦点处;6.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m,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m,当人沿平行于镜面的直线以2m/s的速度移动时,人与像间的距离将;7.教学楼门厅位置竖立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站在镜前成(选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进镜子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如图,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9.用两种方法作出发光点S的像;课堂反思:(对照三维目标思考)1.我今天学到了什么?2.我感受到了什么?3.还存在什么疑惑?。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之二

有 的观 察、 认识 , 有效地 促 进学 生的前
概念 向科 学概念转化。 尽 管本 课是 学生在 光学 中的首 次 科学 探究活动 , 但在前几章 的学习中已
教 师用多媒 体课件 展示 中国古代 铜镜 ( 如图2 。 )
经历了几 次科学 探究, 这就为 本课 的探
科技发展 , 践行过程注重从生活走向物
的问题 , 并重新展 示 了学 习情境 , 突破
理, 从物理走 向生活的新课程 理念 。 此
了 教学的重难 。
外, 整节课以学生自 主探究为主, 并用
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之 二
张虹 安 徽 省 芜 湖 市 二十 九 中
喧 舔
本 节课 的教 学将信息技 术和物理进 行 了有机
本节课知识容量大, 物理实验探究 课程 与信 息技术有效整合, 用图片与视
生探 究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适时地采用 Fa 动画呈现 了 体的动态的实验过 lh s 立 程, 来帮助能力弱的学生继续完成尚未
实现的探 究项 目 在 这一环 节 中, 师 。 教 利用信 息技术 播放演示功能, 决了传 解 统课堂教 学中部分 演示操作可视度 差
的整合 , 要 特 色: 主
◇ 利 用多媒 体 演 示 小魔 术 引入 课 题 , 发学生 激
0 教材分析
本课 是司南版 物理 年级第四章 第二 节 八 光的反 射 第 2 课时 “ 平面镜成 像”具体 包括 : 。 认识平面镜; 探究平面镜的成像
特点; 平面镜的应用。 面镜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光学 用具, 平 应使学 生知道它对光的作用和成像 特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 更好地理解知 识, 高学 习兴趣, 节从日常生活现 象引入 , 提 本 着重突出学生是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练习
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 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 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 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
课堂小练习
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可以 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凹面 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它不仅可以烧水、 煮饭,还可以发电、冶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 料又不_________的环保型能源.
课堂小练习
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 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 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 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D.远离了平面镜20cm
课堂小练习
设计实验
设计表格 次数 1 2 物到平面镜的 像到平面镜的 像与物大小比较 距离/cm 距离/cm (放大或缩小)
进行实验
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点燃的蜡烛 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 的蜡烛在平面镜前成像,把一支完全相同,没 有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使之与像 重合,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 小关系,改变点燃蜡烛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 试验,多次测量。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 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 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课堂小练习
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 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课堂小练习
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 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A.2:25 B.2:35 C.9:25 D.9:35
课堂小练习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主要考虑像与物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平面镜、刻度尺、蜡烛、火柴 平板玻璃、刻度尺、蜡烛、火柴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 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现象变换成理想、简 单的过程或现象来研究处理的方法。
课堂小练习
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 (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 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 _________的结果.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5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 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 动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课堂小练习
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 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 S和像点S′.
课堂小练习
如下图所示,L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你 画出能看到S在平面镜中像的范围.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身高1.8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个 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镜至少 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方?
课堂小练习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 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 射出去.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 2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 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 变为6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 变为8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m
课堂小练习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若小明同学 身高1.5,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他 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 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 变”)
2.3 平面镜成像
知识回顾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有一部分光被 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平面镜对 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 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 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和反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数学 知识理解为: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 平分线。
课堂小练习
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 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2)水中倒影 (3)立竿见影 (4)杯弓蛇影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 “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 _________,由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 来自平面镜后的“你”,所以把这个“你”叫 做_________.
分析论证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
实验研究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画出 像的位置。 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 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 像。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