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合集下载

学习监察法心得体会

学习监察法心得体会

学习监察法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学习监察法对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监察法是我国宪法的一部分,定位于国家监察制度的基本法律法规,对于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监察法的过程中,我深感监察法的相关内容与我平时工作的业务密切相关,学习监察法不仅是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更是加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必然要求。

在学习监察法的过程中,我对监察法的核心观点和基本原则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监察法明确了监察机关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监察法明确了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和权力,规定了监察机关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为监察机关履行职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需要按照监察法的规定,明确职责,保持公正廉洁,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监察法对违法失职行为的追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监察法规定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对于违反职责、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监察法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惩罚力度。

凡是违法失职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追究,监察机关将着重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肃处置,从根本上遏制腐败,保护人民利益。

此外,学习监察法还使我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监察法对国家监察体制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细化,明确了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改变了原有的纪检监察体制,将监察工作从党风廉政建设中独立出来,成为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

通过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了国家领导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提高了反腐败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监察体制改革是建立一个高效、权威、公正的国家监察机构,加强反腐败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学习监察法让我深感监察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监察法的相关内容,更要将监察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中有法,行动符合法律规范,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崇尚法治的精神。

深入理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入理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入理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作者:刘鸿池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0期摘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着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特色反腐败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更加强大的反腐败合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监察体制;改革;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形成不敢腐只是反腐第一步,要实现不能腐、不想腐尚需严密的制度体系和完备的法治保障。

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着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特色反腐败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更加强大的反腐败合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党和国家反腐败体制改革十八大以来,我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党和国家反腐败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北京、山西、浙江三地开展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16年11月7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揭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序幕,标志着我国党政监察制度建设迈入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

根据中央精神,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正在全国推开,制定国家监察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2018年2月18日至19日,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举行。

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和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 促进公正廉洁政治: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反腐斗争,促进公正廉洁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3.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监察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监督检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4. 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监督检查,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加强反腐斗争:监察制度通过对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反腐斗争,加强反腐工作,打击腐败行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

总之,监察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保障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公正廉洁政治、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反腐斗争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进程及意义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进程及意义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进程及意义作者:梅丽红来源:《党政论坛》2019年第01期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纪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着力解决纪律与法律衔接不畅、国家监察范围和职能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等问题,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扩大监察范围,整合监察力量,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并强调要“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

会上,王岐山在工作报告中进一步要求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使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互配套。

这样,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

这是监察机关首次列在人大、政府之后,司法机关之前,表明监察机关是与政府机关平行且相对独立的机构。

此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开始步入快车道。

一、从试点到推开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

按照方案要求,11月8日、9日、13日,山西、浙江、北京先后宣布成立省(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3省(市)党委书记担任组长。

11月25日,王岐山首次以“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身份到北京、山西、浙江三地调研,表明中央从全局层面把控、协调试点改革。

鉴于监察体制改革涉及我国宪制结构的变革,必须经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才能启动。

为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规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及所辖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

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国家机构改革解读

监察委员会监察体制改革国家机构改革解读

纪律检察委员会
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 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监 督 调 查 处 置
监督检查公职人员: 1、依法履职 2、秉公用权 3、廉洁从政 4、道德操守情况 调查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 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弊 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 犯罪行为。 对上述调查结果作出处置决定,对涉 嫌职务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 起公诉。
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
法律监督
如果将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通过法律明确监察委的职责、权限、运转 程序、具体措施,并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方式进行监督,会有很 好的效果。尤其对于这种权力大、涉及面广的重要部门,更需要强化法律对其职权行 使的有效监管。
-15-
第三部分
监察委与纪委有何区别?
监察委员会
针对人 谈话、讯问、询问 强力手段 搜查、留置 针对财产 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 勘验检查、鉴定
纪律检察委员会
针对人
措施
谈话提醒、约谈函询、通报曝光 强力手段 巡视、全面派驻、执纪审查、决定 处分
-20-
谢谢大家
备用党政标志和图标
备用党政标志
可编辑的备用图标
-22-
部产生,这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迈过关性节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监察委的背景、职能以及同纪委的区别。
目录
1 2
监察委设立背景和意义
监察委机构职能解读
3
监察委与纪委有何区别?
第一部分
监察委设立背景和意义
监察体制历史沿革 设立国家监察委的意义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监察委?
监察体制历史沿革
1927年4月 1928年7月 1949年10月 1954年9月 1955年3月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须重点把握好五个问题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须重点把握好五个问题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须重点把握好五个问题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举措。

当前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把握好“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归其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

从世界范围看,反腐败斗争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党模式、法律模式和社会模式。

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政党模式,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发挥法治反腐和群众反腐的作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对整个社会生活参与的力度、广度、深度以及发挥的作用是西方任何一个政党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

《监察法》的颁布实施,就是将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通过法律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机制固定下来。

此次改革,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全面加强,由原来侧重“结果领导”转变为“全过程领导”,确保了党牢牢掌握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权。

改革后,必须把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要求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必须切实落实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当好“施工队长”,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听取重大案情报告,不当“甩手掌柜”,不当“好好先生”。

坚决落实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自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重要问题线索处置、政治生态研判、重大案件查办等情况及时向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报告。

纪委要认真履行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加强对所辖地区和部门党组织管党治党情况的监督检查,用好问责利器,推动主体责任落地。

二、把握好“实现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这个总体目标监察体制改革前,影响反腐败工作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行政监察范围过窄,大量公职人员游离于监察范围之外;二是反腐败机构众多、力量分散、职能重叠,难以形成监督合力;三是对公职人员的日常监督不够,公职人员违反王希鹏文_622018.09国家法律但尚未触犯刑法的职务违法行为成为监督的空白。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一、引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它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和国家领导水平、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意义和任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1.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监察委员会,强化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高级公职人员的监察,能够更好地发挥监察和约束作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这对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提高党和国家领导水平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和国家领导水平。

通过建立监察委员会,使得纪检监察机关与行政执法、司法机关具有同等地位,形成纪检监察、公安、司法等多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

这样的改革举措使得对党员干部的监察更加有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党的各项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效能。

3.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

监察委员会的成立,使得对公职人员的监察覆盖面更广,监督力度更加有力。

这有助于形成严密的监察网,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贪官寝食难安,让干部更加敬畏纪法,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1. 健全监察体系在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健全监察体系。

这包括建立监察委员会组织架构,规定监察委员会的职能权限和工作程序等。

同时,要加强监察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察机关的专业化和专业素质,为监察工作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2. 完善监察法律法规体系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完善监察法律法规体系。

这包括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察委员会在人员监察、权力运行、程序保障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确保监察工作依法履行职责。

2018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2018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2018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一、【背景材料】2017年11月11日,经党中央批准的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太原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全面推开改革试点工作作出动员和部署。

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务。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居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耦合点,释放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带动国家治理体系深度变革的强烈信号。

从北京、山西、浙江等地试点的改革经验看,新一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强化内涵发展,不搞舶来品移植和外延式扩张,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新的治理效能。

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看,改革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沿着法治轨道行稳致远。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着力解决行政监察范围过窄、反腐力量分散等问题,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带来“一加一减一制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长远意义看,改革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有助于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拒腐防变的“中国方案”。

二、【考点链接】1、《政治生活》(1)权力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反之,则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更好地防止腐败,就必须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所有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2)党的知识①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沿着法治轨道行稳致远,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利于提高党的纯洁性,有利于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简介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博士研 究生导师。

1 5・
圈 家 行 欢 学 院 学 板
2 01 6. 6
窳 期 焦 点 : 圈 家 崎 襄 傩 制 改 晕
诉我们 ,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有效 的反腐败 力量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推进国家监察体
出: “ 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 ”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也要 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实
善,探索实行 “ 三个不固定” ,组长不固定 、巡视对
象不固定 、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巡视组
践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层次清晰、运行有效的党内监 督制度体 系,使管党 治党 建设党 有 章可循 、有规
党力量,形成高压态势,通过 ,有效预防腐败;也只有加快建立制度 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重建政 治生 态 ,建设廉洁政治。
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
方案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 的重大政治
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为什么此次改革 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什么样的改革属于重大政治改 革?如何认识改革的主要任务?本文重点讨论以下三
监督有机结合。
大之后 , 党 中央提出了 “ 四个全 面” 战略布局 ,全 面依法治国是重要战略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 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十八大之后 ,党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已经悄然发生
了变化。下级纪委书记由上级纪委提名考察,落实双
重领导体制的同时强化了垂直监督 ,增强了对地方反 腐败的领导。重大反腐败线索须上报上级纪委 ,有利 于腐败案件的查处。纪检组派驻实现了全覆盖。中央 派驻的4 5 个纪检组,覆盖 了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
[ 中 图分 类 号 ] D 6 3 0 . 9
[ 文 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9 3 1 4( 2 0 1 6 )0 6— 0 0 1 5— 0 7
2 0 1 6年 l 1 月 7日,中办 印发 《 关于在北京市 、 山西省 、浙江省开展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
个方面问题:
党紧密结合 ,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 关于新形势下
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
督条例》 ( 以下称 《 条例》 ) 。《 条例》第三十七条明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确规定 :“ 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 行监督。 ”随后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 关于在北京
圊 家 纤 政 学 院 学 报
2 01 6. 6
本 期 焦 氚 : 国 家 监 察 傩 制 改 量
国 家监察体制改革的 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马 怀 德
( 中 国政 法 大学 ,北 京 1 0 0 0 8 8 ) [ 摘 要 ] 中 央决 定 在 北 京 市、 山西 省 、 浙 江 省 开展 国 家监 察 体 制 改 革 试 点 。 这 是 一 项 事 关 全 局 的
可依。
长不搞铁帽子 ,一 次一授权 ,建立和完 善组长 库。 2 0 1 4 年在完成对 3 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
视全覆盖的同时,又探索开展 了专项巡视。由此 可 见,纪检机关在人事管理和案件查处程序等方面的体 制机制实际上在十八大之后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强化党内监督的同时,对国家机器的监督也提上
案》 ,部署在 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 ,从体制机
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 ,为在全国推开 积累经验。
划、严密的制度体系和完备的法治保障。实践证明,
惩治是最好的预防,制度是最大的保障。只有集中全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1 1 — 2 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 内监 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十八大以来的经验告
重 大政 治 改 革 。 本 文 重 点 讨论 了三 个 问题 :一 是 国 家监 察 体 制 改 革 的 重 要 意 义 ;二 是 国家 监 察 体 制 改革 的 主 要 任 务 ;三 是 国 家监 察体 制 改 革 的难 点 。
[ 关 键 词 ] 国 家监 察 体 制 改 革 ;意 义 ;任 务 ;难 点
制改革 ,特别是设置国家监察委员会 ,是全面从严治
的统一领导,使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 ,形 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保证我们的监督
力量能够覆盖延伸到所有的公职人员 ,使得我们的监
督体制和监督机制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国 家监察体 制改革是全 面依 法治 国的需要 。十八
党的需要,是加强党对反腐败统一领导 ,形成制度 化、法制化成果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
院办公厅 、中组部 、中宣部、全国人大机关 、全国政 协机关 、社会团体等 1 3 9 个单位。巡视制度也不断完
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 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 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邓小平 同志指
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
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腐,以雷霆万钧之势横
扫腐败官场 ,以霹雳手段重拳出击,创造了史无前例 的反腐记录。看到反腐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应当清醒 认识到,这是一场输不起 的斗争 ,形成不敢腐只是反 腐第一步,要实现不能腐 、不愿腐 尚需长远的战略谋
就国家法治监督体系而言,虽然政府内部有行政
监察和审计,政府外部有人大监督 、司法监督 、舆论
监督等监督形式,检察 院还有专 门的反贪污 、反渎 职、预防职务犯罪等力量,但这些反腐败资源力量过
于分散 ,很难发挥作用。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可以
议事 日 程 。党 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 器。我们是一党长期执政 ,制度优势 已经充分显现, 但也面临风险和挑战,最大挑战就是对权力 的有效监 督。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必须破解 自我监督这个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