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

合集下载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模版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模版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模版一、尊敬师长:1. 向老师问好,不大声喧哗、互相推搡。

2. 遇到老师,要主动给予问候,如:“老师好!” “谢谢老师!”3. 给老师留下爱护和尊重学校环境的好印象。

二、友善相处:1. 同学之间要友善相待,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嘲笑别人。

2. 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不争吵、不打架,解决问题要通过谈话和平对话。

3. 不打小报告,遇到矛盾应尽量自己解决。

三、待人有礼:1. 做到有请、致谢及时,不占用他人时间和精力。

2. 面对长辈要有礼貌,不回避问候,站好、坐好、说好。

3. 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四、文明用语:1. 说话要有礼貌,不说脏话、不说粗话,用文明语言交流。

2. 不用暴力、恶意嘲笑他人,遇到不满要耐心沟通,不憋屈积怨。

3. 不传播不良信息,不随意泄露他人隐私。

五、秩序井然:1. 不插队,排队整齐有序,不拥挤、不推搡、不踩踏。

2. 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尊重他人的休息和学习。

3. 上下楼梯要依次排队,手拉扶手,不奔跑、不追逐。

六、礼仪仪表:1. 穿着整洁,注意衣着卫生,不戴耳环、项链等过于鲜艳夸张的饰品。

2. 坐姿端正,不趴桌子、不扭动,保持文雅的举止。

3. 不在课堂上吃东西,不随意乱动,专心听讲、备课。

七、关心他人:1. 每天问候同学和老师,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 看到同学有困难,可以主动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尊重和理解同学的差异性,不欺负或嘲笑与自己不同的同学。

八、参与集体活动:1. 班级活动要积极参与,遵守规则,不迟到、不早退。

2. 班级活动中要保持秩序,听从组织者和老师的指导和安排。

3. 共同维护和谐的班级氛围,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注意卫生: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和健康。

2. 垃圾分类投放,保持卫生环境的整洁。

3. 上厕所要按时、按规定去,保持公共卫生间的整洁。

十、遵守交通规则:1. 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

小朋友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

小朋友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

小朋友去别人家做客的礼仪
小朋友去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以下礼仪:
1.去别人家做客前,要提前打电话沟通,确认主人是否方便。

2.到主人家时,要轻轻敲门,达到可以听到的音量即可。

3.见到长辈要打招呼。

到主人家后,不要直接进入屋内,应先向主人问好,并主动对主人的家属打招呼。

4.未经允许不随便动主人家的物品。

即使是主人家的玩具和书籍也要经过主人的同意才能动。

5.不随便进入私人领地。

房间和卧室是私人领地,没有允许不要进入。

6.接过主人递给的水果或食物要双手接并道谢。

吃饭时要等主人动筷后客人才能动筷,不翘二郎腿,不胡乱翻搅菜肴,不大声喧哗。

7.吃完饭后礼貌告知并离开。

吃完饭后要礼貌告知主人“我吃完了,大家慢用”,然后才可以离开。

8.看到主人家新奇的玩具不要擅自拿走。

如果有同龄孩子,要告诉孩子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经过主人允许后可以玩,离开时必须物归原主。

9.进门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

如果房间里有长辈,要先等长辈落座后再坐下。

10.在别人家不要左看右看,东张西望。

除非得到别人
的同意,否则不要乱动东西或乱开电视机。

11.离开时要向主人告别并请主人留步。

记住,别人家不是自己家,基本的尊重和礼貌是必须的。

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小学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礼仪的规范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都至关重要。

在校园中,小学生应该遵循各种礼仪规范,从细节处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文明习惯,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素质的小学生。

一、上下学礼仪1. 准时到校小学生应该有时间观念,每天按时到达学校。

如果因为特殊情况而迟到,应该事先通知班主任或老师。

同时,迟到后应该主动向老师请假,并且表示忏悔。

2. 到校后立即切断电子设备小学生应该尽量少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到校后应该将手机关机或者切断网络。

这样可以避免被这些电子设备所干扰,更能专注于学习。

3. 有序上下楼梯小学生应该按照楼梯的规则,沿着指定地方前往目的地,并注意保持适当的速度。

同时,一定要遵守左右分流的原则,在公共场合,务必保持队形,不要拥挤。

二、课堂文明礼仪1. 站立、鞠躬、问好小学生在进入教室后,应该先向老师鞠躬问好。

在老师讲话时,也应该保持站立,不要交头接耳。

同时,还要遵循教室纪律,不要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2. 整洁有序小学生应该保持自己的座位整洁有序,并且不要在课堂上乱动乱玩。

同时,要将使用过的纸、笔、橡皮等物品放回原处,不要乱扔,保持课堂整洁。

3. 尊重他人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同学、和其他工作人员。

在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听取老师的讲话和同学的问题。

对于同学间的误解和争端,应该立即沟通解决,不要在课堂上大声吵闹。

三、生活文明礼仪1. 保护环境小学生应该爱护周围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

在外出郊游、游览时不要踩踏花草,在公共场合不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等。

2. 礼貌待人小学生应该礼貌对待他人,言谈和举止应该符合礼仪规范。

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时,要注意言语的礼貌和举止的得体。

不要恶意调侃、侮辱他人,不捉弄同学,在人群交往中,不要挤骨碌,不要对他人有身体或语言的侵犯。

3. 诚实守信小学生应该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抄作业等。

不要欺负同学,不剽窃、不打架。

要学习守信,遵守自己的承诺,不随意透露他人的个人信息。

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常识 如何待人接物

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常识 如何待人接物

小学生如何对待他人?这里有一篇文章小学生如何对待他人?1.当你遇到你父亲的不知道如何称呼他的同事或朋友时,叫他“叔叔”或“老师”。

2.当遇到长辈、老师和朋友,甚至异性时,你应该早些伸出你的手,否则会让对方进退两难。

3.当进入电梯时,老师在场。

最好在进入后进入电梯。

离开电梯时,你可以先离开,但你需要当向导。

4.老师们在同一辆车里。

让老师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特别靠近老师的人除外,要亲自开车),最后上车,坐在车里的备用座位上。

5.和老师一起散步可以让客人沿着中轴走,并跟在他们后面。

6.当你和老师一起走在路上时,你可以为客人留下更安全的一面。

7.在楼梯、台阶、潮湿场所、易遇场所,应及时给予教师提示;8.如果可能的话,记得为你的老师提行李。

如果你的行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携带的,你可以表现出绅士风度,但是你不应该空手而归。

9.化妆欢迎客人是正常的,但是知识女性不应该化妆太多,也不要作为客人化妆。

10.不要在早上吃饭前坐下。

跟随前一个座位先坐最后一个座位,最后一个客人将跟随主人。

11.不需要座位时,最好不要坐在光线太强的地方。

12.游客不应该穿全新的衣服,最好不要穿新发型,但衣服没有纽扣或袜子有洞也是非常糟糕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在对方注意到之前微笑并道歉,但是他们不需要一直掩饰。

13.作为一个大三的人,刚开始社交,倒茶、酒等等,做得更多而不受阻碍;14.在正式的接待或交流中,包括宴会,尤其是在会议桌前,不要玩手机,包括发短信。

如果你必须使用手机,你也应该离开桌子,向主人或你周围的人道歉。

15.咳嗽,打喷嚏,擦嘴和鼻子,还有衣服上的脏东西。

尽可能背对着他们。

如果你做得太多,有时间,你可以离开桌子,然后轻声道歉或微笑示意。

16.教师有吸烟的习惯,并且没有表现出他们不习惯吸烟,但是出于健康原因,可以建议他们少吸烟。

如果他们在禁止吸烟的地方,他们将被提示切换到吸烟室。

17.说话要中速,不要太快;18.与人交谈时,一些学生的口语应该去掉,如“then”和“then”等。

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与待人接物能力ppt课件教案

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与待人接物能力ppt课件教案
谈吐艺术
她的言辞得体、表达准确,善于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气来表达自己 的观点他人交流时,始终保持着尊重他人的态度,她的倾听和关 注让他人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0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与实践 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表演
分组方式
将学生按照年级或班级进行分组,每 组4-6人,确保每组学生具有不同的 性格特点和表达能力。
礼貌待人
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友善待人 ,不歧视他人。
03
待人接物基本原则与技巧
尊重他人,友善待人
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
学会关心和体谅
教育小学生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 权利,不歧视或侮辱他人。
教育小学生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处境。
友善待人的态度
培养小学生以友善、亲切的态度对待 他人,传递正能量和温暖。
肢体语言
他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演讲的效果,如适时 的手势、眼神交流等,使演讲更具说服力和感染 力。
尊重多元文化
奥巴马在演讲中充分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与听众交流,赢得了广泛 的赞誉和支持。
案例三:杨澜的优雅举止和谈吐艺术
优雅举止
杨澜在公共场合始终保持着优雅的举止,她的仪态端庄、大方, 展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气质。
课程目标与预期效果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小学生了解基本的礼仪 规范和待人接物的原则,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能力目标
培养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运用礼仪和待人接物的能 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和应变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懂得尊重 他人、关爱他人,培养他 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社区服务活动

小学生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小学生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小学生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小学生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小学生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小学生待人接物礼仪1、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谦时回答:“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时说:“谢谢”。

2、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1)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

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眼注视前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是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的礼节。

a、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b、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c、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

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握双手;d、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招呼并点头致意。

招手时手臂伸开摆动。

(5)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谢的礼节。

双手掌有节奏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6)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过楼道或街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

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3、有客来访要起立迎接,面带微笑,主动问候:“您好”!“欢迎您”,回答客人提问要起立。

为客人让座、送水;客人与家长谈话时要回避;客人离去起身送至门外。

4、尊老爱幼,尊重妇女、残疾人和军人,在行路、乘车、购物及其他方面要坚持“让先”。

待人接物礼仪知识(3篇)

待人接物礼仪知识(3篇)

待人接物礼仪知识(3篇)待人接物礼仪知识(通用3篇)待人接物礼仪知识篇11、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

未请入,不可闯入;未请坐,不可坐下;雨伞等物,应留于室外或主人指定处。

2、主人有事,应速退去。

3、未见主人,可留便条。

4、旧客去时,新客应起立相送。

5、访问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

6、室中珍贵之物,未经主人允许,勿要拿起耍弄。

7、坐应讲究姿势,注意适当和自然,如坐得笔挺,不敢动弹,未免拘束,主人也尴尬;坐没坐相,翘腿乱抖,就放肆了,主人会难堪。

8、作客不可始终不作声。

9、不要时常看手表,或做出心烦意乱的样子。

10、初访,不宜久坐。

11、探望病人,应注意安静,要尊重医护人员的意见。

12、亲友、同事、同学、老师生病,应去探望,但不宜久谈。

13、平时不相识者,不可贸然造访。

14、说了告辞,应立即起身。

待人接物礼仪知识篇21、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

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

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

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

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

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

5、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

7、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

8、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

9、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

10、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

待人接物礼仪知识篇31、什么是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礼仪是由哪几项基本要素组成?礼仪是由(1)礼仪的主体;(2)礼仪的客体;(3)礼仪的媒体;(4)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3、什么是礼貌?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小学生生活礼仪

小学生生活礼仪

小学生生活礼仪
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举止和生活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首先,小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礼貌用语。

比如,遇到老师、长辈或者同学,要用“老师好”、“同学好”等礼貌用语来打招呼。

在向别人提出请求时,也要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表现出尊重和感激之情。

其次,小学生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比如,在教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不要插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让座给老人和孩子等需要的人。

这些都是小学生应该遵守的生活礼仪。

最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

要穿整洁的校服,不要随
意破损或脏乱;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保持整洁。

这样不仅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

总之,小学生生活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到小学生的形象和品质。

希望每
个小学生都能够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止优雅的人从小培养待人接物的礼仪
1. 遇上父亲的同事或朋友不知如何称呼时,以“叔叔”、“老师”称之。

2. 逢遇长辈、师友,即使异性,也当早点大方地伸出手来,否则会令对方进退两难;
3. 进电梯,有师长在,最好后入梯内,出电梯可以先出,但需作导引人;
4. 师长同车,让师长坐在司机身后座位(与师长关系特别亲密的人亲自开车除外),自己最后上车,坐车内空余的座位;
5. 与师长同行,可让客人走中轴线,自己侧后随之;
6. 在马路上与师长同行,则可把较安全的一侧留给客人;
7. 上楼梯、台阶,在湿滑处、易碰头处,均应及时给师长提示;
8. 有可能的话记得为师长提行李,如自己的行李有师长帮助去提,可以成全其绅士风度,但不宜让自己双手空空;
9. 上妆迎客是正常的,但知识女性不宜化妆过重,也不要当客人的面补妆;
10. 赴宴不要过早上席位,跟随上席先坐末座,而最终客随主便;
11. 在不用分座次的情形下,最好不坐光线过强的地方;
12. 会客不要穿崭新的衣服,最好也并非刚做的发型,但衣服缺纽扣或袜子有孔洞也很不好,万一有此情形,应在对方注意到之前微笑道歉,却无须一直遮掩;
13. 作为小字辈,刚走上社会,倒茶、斟酒之类,多做无碍;
14. 在正式会客或交流中,包括宴席上,尤其会议桌上,不要玩手机,包括发短信,不得已要用手机,也应离席并向主持人或身边人示意致歉;
15. 咳嗽、打喷嚏、擦口鼻、弹衣上脏物之类,尽可能背过身去处理,假如动作过大又来得及,可离席处理,之后轻声致歉或以微笑示意;
16. 师长有抽烟习惯,不要表现出不习惯,但可以以健康理由建议其少抽,如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则提示其换至吸烟室;
17. 说话语速适中,不宜过快;
18. 与人交谈,应去掉一些学生化口语,比如“然后”、“再就是”等;
19. 说话可以手势助之,但幅度不宜过大,比如挥手不过头,横摆不过肩;
20. 对话中或陪客时,如因专业不对口或知识结构不具备,可以少说话,但不可缺少会意的点头和微笑;
21. 对英语不好的交流对象,最好不要插入英文单词,实在必用也当随之译出中文;
22. 师长交待事项,最好以纸笔记下;
23. 接待你的人如接待条件稍次,倒的茶水也一定要喝,虽然不一定喝完;
24. 任何情况,酒都可以不喝,但应有替代品,且应征得或说服主陪同意;
25. 如有跳舞场合,大方出场,谁都希望自己的朋友或客人是多才多艺的,但适可而止,切忌卖弄或垄断现场;
26. 受到师长的接待,离开后应于下飞机或下火车时向其报平安;
27. 对师长的劝诫、建议或批评,事中表示接受,事后如可能应以短信之类方式向其表示感谢或言明自己进一步的理解;
28. 师长来短信应回复,哪怕“知道了”、“好的”、“明白”、“OK”也行;
29. 与人去短信,应留下自己的姓名,如对方连你的姓名也可能记不住则应留单位或相识之场合(确认非常熟悉并一定存有你的号码者除外);
30. 收到转交或邮寄来的礼物,应及时告知收到,并真诚地表示喜欢或言明对此礼物的理解;
31. 与客人告别,可大方握手,但德高望重之长辈或领导则应让对方先伸手;
32. 离席时,应将座椅推入桌下;
33. 出门时,应轻放回弹之门;
34. 关车门,需一次关牢,但不宜产生重重之声响,不要使人误以为你扫兴而去;
35. 分别时,有人送你,应放下车窗玻璃告别,挥手示意;
36. 客人离去,应送至楼下或电梯口,如送到车旁,应待车开动后目送客人离开可视范围为止。

如何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1、让孩子知道招待客人的常识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基本的待客“规矩”,知道什么才是招待客人的礼貌举止。

比如亲友来访时,听到敲门声要说“请进”;见了亲友按称谓主动亲切问好;拿出茶点,热情地请客人品尝;如果有小客人来访时,应主动拿出玩具与小客人玩;共同进餐的人未完全入席前,不得自己先吃;客人离开时要说“再见”,并欢迎客人再来。

2、鼓励孩子参与接待工作
在客人来之前,父母应告诉孩子,何时何人要来了,他来干什么,他与父母的关系,该如何称呼,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个准备。

同时,让孩子参与做一些接待客人的准备工作,如准备一些糖果、点心,或为小客人准备玩具、图书。

与孩子共同创造一种迎接客人的气氛,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是小主人,要招待好客人。

3、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有模仿的天性,父母待人接物的行为会在孩子心灵里种下种子并生根发芽。

父母应充分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给孩子示范,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文明、礼貌、热情的含义,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步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4、为孩子创造待人接物的机会
经常给孩子创造待人接物的机会对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很有帮助。

带孩子去朋友或亲戚家拜访、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学习交往的技能。

家长不要过于保护孩子,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问题,锻炼培养以礼待人、以礼处事的能力。

对孩子的礼貌行为要及时肯定赞扬,让孩子体验到礼貌行为带来的愉悦,从而重复这种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