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之一蒋亚朋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之一蒋亚朋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之一蒋亚朋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之一

蒋亚朋

1

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

蒋亚朋主编

I

2020年5月29日

5月

II 2020年5月29日

目录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循环模拟实训·错误!未定义书

签。

1.1实验目的和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实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考试方法与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实验项目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实训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实验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7上机实训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电算化软件及运行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上机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提交实训报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I

2020年5月29日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循环模拟实训

1.1实验目的和任务

1.1.1实验目的

经过使用”e会计电算化软件”对某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让学生初步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会计中的运用,帮助其加深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理解和计算机技能的使用。

1.1.2实验任务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模拟案例的会计电算化操作。具体任务包括初始化建帐、日常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实验完成后,需将全部数据备份到软盘,有条件的可将所有凭证、总账、会计报表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1.2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上机实验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上机模拟

1

2020年5月29日

基本要求:经过上机实训认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流程、工作内容和工作规范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会计软件操作模拟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掌握模拟企业初始建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基本会计实务操作,最终使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结构及各会计科目的内涵。

1.3考试方法与规定

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30%)、实验报告(70%),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2

2020年5月29日

中国石化财务报表分析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 学生:杨永生 专业:应用统计学 班级:一班 指导教师:古力 四川理工学院理学院 二O一六年六月

摘要: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本文以财务理论知识为依据,通过对中国石化的2013-2015年度的企业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分析,指出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问题;建议 ABSTRACT Financial statements to reflect comprehensively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an enterprise, operating results and cash flow, through financial analysis can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take effective competitive strateg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nancial theory knowledge, through the 2013-2015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financial statements related to data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data into useful information, help to improve decision making the report user. Key words: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Problem;advice 目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简明指导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 周2) ●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 功率计算。 ●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 电动机为Y 系列,转速选1000rpm ,1500,3000rpm 。 ● 传动方案:V 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足:21)35.1~3.1(i i ●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 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 20毫米以上。 ●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 超过50~60mm 。具体参看P30表4-2。 ●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0.001mm 。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 ,d1,d2,a ,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 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 仔细阅读第4章减速器结构,根据齿轮有关参数,填写表4-1。 ● 注意:表中83025.0≥+=a δ 表示如果83025.0<+=a δ就取:8=δmm 。 ● 注意,螺纹应选标准直径系列,不同的螺栓对应不同的扳手空间。 五、装配草图第一阶段(第一周5~第二周1): 1)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顺序画图和计算。 2) 仔细阅读《课程设计》第5章。准备一张大的白纸(做草图用)。 3) 参照P34的步骤,按1:1比例绘制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草图(图5-2),相关尺寸严 格按要求选取。其中:)12~8(212+++≥C C l δ太大,可取:)5~3(212+++=C C l δ。 4) 由于齿轮速度较低,轴承的润滑一律采用脂润滑,3?按图5-3b 选取。 5) δ>?2 6) 按纯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直径应满足《课程设计》P112表14-28要求,长度仅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经济与管理学部 会计学专业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关于江城学院在校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报告班级与组别:33000801 项目成员:分工 组长:王..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 组员:石.. 撰写报告 陈.. 发放问卷、数据整理 李.. 发放问卷 指导老师:俞良蒂 2010年12月15日

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单位: (四)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五)调查程序: (六)调查时间:2002年4月20日—2002年6月10日 (七)调查内容 (八)组织与实施(分工) 二、问卷设计 开头部分 甄别部分 主体部分 背景部分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三、问卷发放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层抽样,对在校本科生各个年级男、女生各发放问卷30份左右;我们在学一、学二、学八、学九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65份。现将各年级男女生回收有效问卷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大一:(男生)26 份(女生)31份 大二:(男生)34 份(女生)40份

大三:(男生)31 份(女生)32份 大四:(男生)41 份(女生)30份 总计:(男生)132 份(女生)133份 四、数据整理 为了便于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我们用数字代码来表示问卷信息,为了便于统一,对于问卷答案“A”、“B”、“C”、“D”、“E”、“F”,我们分别用“1”、“2”、“3”、“4”、“5”、“6”表示(答案缺省项为空项),例如:我们用“1”表示男性,用“2”表示女性;各个年级也分别用“1”、“2”、“3”、“4”来表示。 数据具体整理情况见附件1。 五、小组人员分工 第二部分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设样本一为抽样总体,样本二为男生的抽样总体,样本三为女生的抽样总体。 一、生活费水平的分析 1. 对样本一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和直方图(图1),结果如下: 表1 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按支出分组/元频率累积/ % 300以下4 1.51%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 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 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 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 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 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 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设汁任务I神服文现礴足列施的罐本原现-T星本T艺劭怦的即是I-二选揮执行机构亍■ 绘制机构运功祁画I_ 黴新瓦标詡示直图I一匹苻机狷矗尺可金豕迄功学设审一I绘制机购运动简圏I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If进行评价比较优选I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题的情况为依据, 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 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 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 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数理统计课程设计一元线性回归

二氧化碳吸附量与活性炭孔隙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 摘要:本文搜集了不同孔径下不同孔容的活性炭与CO2吸附量的实验数据。分别以同一孔径下的不同孔容作为自变量,CO2吸附量作为因变量,作出散点图。选取分布大致呈直线的一组数据为拟合的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参数确定,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利用ma tl ab 的r egress 函数进行直线拟合。结果表明:孔径在3。 0~ 3. 5 nm 之间的孔容和CO2吸附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字:活性炭 孔容 CO2吸附量 m atla b 一、问题分析 1。1.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同一孔径的孔容的活性炭和co2吸附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关实验数据是借鉴张双全,罗雪岭等人的研究成果[1]。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硝酸钾为添加剂,将煤粉、添加剂和煤焦油经过充分混合后挤压成条状,在600℃下炭化15 min,然后用水蒸气分别在920℃和860℃下活化一定时间得到2组活性炭,测定了CO2吸附等温线,探讨了2组不同工艺制备的活性炭的C O2吸附量和孔容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孔分布与CO2吸附值 编号1~12是在不同添加剂量,温度,活化时间处理下的对照组。因为处理方式不同得到不同结果是互不影响的,可以看出C O2的吸附量的值是互相独立 编号 孔容/(11 10L g μ--?) CO 2吸附 量 1/()mL g -? 0。5~0。8nm 0.8~1.2nm 1。2~1。8nm 1.8~2。2nm 2.2~2。2n m 2。5~3。0nm 3.0~3。5 nm 1 7.18 16.2 24.4 75.2 70 96 115 64 2 6.59 14.4 18.4 53.7 50 85。6 91 55.1 3 4.5 4 11 18.9 71 6 5 78.3 91 53.7 4 5.13 13.4 29。9 10。3 90 7 6 122 53。 7 5 4.16 10.5 18。9 83.8 78 80。5 113 61。7 6 4。92 12。1 23.4 81.6 72 56 99 53.6 7 5.0 8 12.6 23.8 93.5 86 77.8 122 65。5 8 5.29 13 25。1 88.4 69 66.4 107 57。7 9 7.47 16.9 26.9 46。4 78 93.2 107 58.2 10 5.44 13 21.4 44.1 91 98.6 137 76。6 11 1。81 64。6 18.3 53.1 114 110 142 75 12 1.24 27.7 39。5 126 114 98。6 183 98.7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统 计 学 实 践 报 告 实践题目:关于传统节日在80后心目中的印象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 B070507 指导教师:王育晓

时间:2009-12-24 关于传统节日的统计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节日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其中最为隆重也最具代表性的就非春节莫属了。关于春节,也有许多美好的传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春节带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程度不断发生着变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在我们80后青年心目中的印象。就此,我们对我们身边的同学中做了一个统计调查,以此来推断传统节日在该年龄段人们心中的印象。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80后青年人,因此抽样样本为在校大学生。每个人度过春节的快乐与否都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抽象的感官知觉,因此难以进行具体的量化。而要对80后过春节的感受进行统计调查,我们必须使用一种灵活的方法,将不可量化的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因此我们创新性的采用设置“欢乐指数” 这一衡量手段,将人们对过春节的感受转化为百分制,用打分的方法将人们的心理感受通过数字表现出来。从而使得人们对春节的感受变的可以统计。根据这种方法,我们设计了问卷,问卷将被调查对象划分为六个年龄段,分别为0-3岁,4-7岁,8-11岁,12-15岁16-19岁和20岁以上。让被调查对象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对以上年龄段中度过春节所获得的“快乐指数”进行打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最后,我们把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 三、调查项目 1、各年龄段欢乐指数调查; 2、春节欢乐指数最高的年龄调查。 四、统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表4-1原始统计数据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 设计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因子分析在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 姓名:王厅厅 专业班级:统计学级2班 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时间: 1月 3 日

目录 1.摘要: (1) 2.引言: (1) 2.1背景 (1) 2.2问题的研究意义 (1) 2.3方法介绍 (2) 3.实证分析 (10) 3.1指标 (10) 3.2原始数据 (10) 3.3数据来源 (13) 3.4分析过程: (13) 4.结论及建议 (25) 5.参考文献 (26)

1.摘要: 中国的环境问题,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法律日趋完善,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人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环境问题已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可是,仍存在着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主要为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关键词: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因子分析2.引言: 2.1背景: 中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进。可是,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环境质量还在恶化。大气二氧化硫含量居高不下,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量大面广,噪声扰民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居世界前列。 2.2问题的研究意义:

为分析比较各地环境污染特点,利用因子分析对环境污染的各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得到影响环境的内在因素,进一步对环境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各地区环境治理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政策改进环境问题,这对综合治理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3方法介绍 因子分析的意义:变量间的信息的高度重叠和高度相关会给统计方法的应用设置许多障碍。为解决此问题,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削减变量个数,但这必然会导致信息丢失和 信息不完全等问题的产生。为此人们希望探索一种更有效地解决方法,它既能大幅减少参与数据建模的变量个数,同时也不会造成信息的大量丢失。因子分析正是这样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变量维数的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的步骤: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要求原有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因子提取:将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因子是因子分析的核心内容。

课程设计格式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三阶段注意问题(2009年7月) 一、主要内容 1.零件工作图设计和绘制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注意:检查装配图 二、零件工作图设计 零件工作图是零件制造、检验和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技术文件。它既要反映出设计意图,又要考虑到制造的可能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零件工作图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全部内容。 ?零件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尺寸应与装配图一致,不应随意更改。如必须更改,应对装配图作相应的修改。 ●设计内容:1、低速级传动设计 2、高速级传动设计 ●零件工作图的要求: 1.正确选择和合理布置视图 2.合理标注尺寸 3.标注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4.编写技术要求 5.画出零件工作图标题栏 (一)轴零件工作图 1、设计 2、标注尺寸 主要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 首先应选好基准面,并尽量使尺寸的标注反映加工工艺的要求; 不允许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对所有的倒角、圆角都应标注无遗,或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3、表面粗糙度 ★轴的所有表面都要加工。表面粗糙度可查设计手册。 4、标注尺寸公差 凡有配合处的直径按装配图的配合性质标出尺寸的偏差。 键槽的尺寸偏差及标注方法可查有关手册。 (键槽深度标注(d-t)的尺寸偏差) 在零件工作图上对尺寸及偏差相同的直径应逐一标注,不得省略; 参见设计手册。 5、形位公差 在轴上应标注的形位公差项目,供设计时参考。 轴的形位公差标注方法及公差值可参考设计手册。 6、技术要求 在图上不便表示而在制造时又必须遵循的要求和条件。参见设计手册。(二)齿轮零件工作图 1、视图 ?这类零件图一般用两个视图表示。(主+侧) ?简化:侧视图只画轴孔和键槽。 ★注意:β角方向应在视图上清楚的画出。

湖南工程学院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班级: 1201学号:6 学生:申 导师:黄毅 完成日期: 2014年06月20日

目录 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 题目二:定类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 题目三:综合数据的描述性分析‥‥‥‥‥‥‥‥‥‥‥‥.........‥(6)题目四:定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3) 题目五:相关与回归分析‥‥‥‥‥‥‥‥‥‥‥‥‥ (16) 题目六: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18) 题目七:总量指标变动的三因素分析‥‥‥‥‥‥‥‥‥.........‥‥(19) 题目八:时间序列的分解分析‥‥‥‥‥‥‥‥‥‥‥ (20) 题目九:平均上网时间置信区间的确定‥‥‥‥‥‥‥‥‥‥ (25) 题目十:袋装食品平均重量置信区间的确定‥‥‥‥‥‥‥.........‥(26) 题目十一:正太分布概率密度曲线的绘制‥‥‥‥‥‥‥‥.........‥(28) 题目十二: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分析 (30) 参考文献‥‥‥‥‥‥‥‥‥‥‥‥‥‥‥‥‥‥‥ (33) 致‥‥‥‥‥‥‥‥‥‥‥‥‥‥‥‥‥‥...‥ (34)

题目一:抽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资料与要求 某企业已生产出A产品25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拟从中随机抽取由25件产品构成的样本。 要求: 1.请拟定抽取样本的方式与方法; 2.用EXCEL确定出样本的构成单位。 二、设计过程与结果 (一)步骤 第一步:给产品编号 从1到250依次给每件产品编号。 第二步:选定抽样方式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三步:使用Excell抽样 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Excell; 2.依次将产品编号输入到单元格区域A7:A256的不同单元格中; 3.单击“工具”菜单; 4.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然后从“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抽样”; 5.单击“确定”,弹出抽样对话框; 6.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产品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7.在“抽样方法”项下选择“随机”,在“样本数”框中输入50; 8.在“输出选项”下选择“输出区域”,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C7; 9.单击“确定”,得到抽样结果。 (二)设计结果 1.简单随机抽样; 2.等距抽样: 1)随机起点等距抽样:I7+(H8-1)*10 2)对称等距抽样: (L8-1)*10+$M$7*(1-POWER(-1,L8))/2+(10-$M$7)*(1-POWER(-1,L8+1))/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总学时: 42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使会计专业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受到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报表问题 的基本能力。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 (2)能够根据用户的信息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毕业后 能够很快适应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需要。 (二)能力目标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报表实际问 题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2)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新知掌握能力、科学研究和实 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报表分析人 才。课程设计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对财务报表分析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由此确定岗位基本职业能 力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所需具备的具体知识、 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设计思路:细分报表分析职业岗位--分解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能力标准--整合、序化教学项目--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课程能力标准--达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四、教学进程安排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能够学会阅读和分析资产负债表 学会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进行沟通和协调 会通过现代媒体等手段收集企业报表分析所需的资料 会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加工、整理资料 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能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财务分 析报告 能够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实习指导书 主编: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O七年八月

前言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属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个实习环节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掌握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发酵工程工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发酵工艺参数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本指导书主要叙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等内容,其中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本书重点,阐明了啤酒、酒精、味精和酶制剂工厂设计要求等指导性内容。 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微生物发酵工厂设计工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辨证的工程设计观点,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发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尽管作者力图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系统性、实践性和指导性,但限于作者能力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纰漏和不足,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环节 (4) (二)课程设计具体任务 (4)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6) (一)啤酒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6) (二)酒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8) (三)味精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0) (四)糖化酶发酵车间(工厂)设计 (14) (五)其他参考选题 (15)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6) 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 (18) 六、参考资料 (19) 附一: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指南 (20) 附二:课程设计报告样式与格式规范要求 (23)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 专业机械汽车工程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8日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定切削用量…………………………………………… 三.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宗旨…………………………………………………… 2. 零部件的选用…………………………………………… 3.对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前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增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一、零件的分析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状况设计报告 组长130509106 艾娟红 组员130509107 利娜 130509108 高千 1305 09109 高荣荣 130509110 郭祎 130509111 英 指导教师徐俊杰

2015 年6 月26 日

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情况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最喜欢喝的饮料类型 2.了解学生对饮料的关注因素(口味,包装等) 3.了解学生的饮料购买习惯(选择在何地购买,购买量,购买方式) 4.了解学生在饮料上的消费情况(学生在饮料上的消费观念和选择) 5.分析学生在饮料消费上的影响因素(生活费,价格等) 6.为各饮料企业在开发市场时提供市场依据; 二.调查对象是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全体大学生,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大学未央大学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容(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1.消费类型调查:通过问卷1,2题了解大学生群体饮料消费的要求和类型。 2.产品调查:通过2题了解产品质量、口味、包装等购买要素对引发大学生群体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 3.购买习惯调查:通过3,4,12题了解大学生饮料购买地点,方式和数量 4.消费情况调查:通过7,8题了解大学生群体购买饮料消费情况(推断总体)。 5.购买因素调查:通过5,2题了解大学生群体购买饮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调查项目为工业大学大学生夏季防暑饮料消费情况调查 四.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情况调查的实施方案如下

五.数据处理目标 六.费用预算

工业大学夏季防暑饮料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1 调查背景 夏季炎热来袭,冷饮成为炎炎夏日的必需品。如今的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其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比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年产量已达1300多万吨。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作为一种饮用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愈加密切。另外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饮料除了传统的解渴功能,还衍生成多种营养饮品。消费者对天然、低糖、健康型饮料的需求,促进了新品种的崛起。 大学生作为饮料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一直受到关注。面对酷暑,大学生更青睐于哪些饮品?对于饮料的口感、价位、色泽、包装、促销方式等方面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在消费日益冷静的今天,厂家又将如何面对呢?为了重点了解大学生群体的饮料消费现状、各种饮料品牌的满意度以及本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之一蒋亚朋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指导手册之一 蒋亚朋 1

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 蒋亚朋主编 I 2020年5月29日

5月 II 2020年5月29日

目录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循环模拟实训·错误!未定义书 签。 1.1实验目的和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实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考试方法与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实验项目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实训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实验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7上机实训指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电算化软件及运行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上机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提交实训报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I 2020年5月29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简明指导手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简明指导手册 ================== 一、进度安排 序号内容日程 1 准备阶段第一周周1 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周2 3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周3 4 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周4 5 装配图草图第一阶段(装配图的关键阶 第一周周5,6 段) 第二周周1 6 装配图草图第二阶段第二周周2

7 装配图草图第三阶段第二周周3 8 誊抄装配图第二周周4 9 完成减速器装配图第二周周5,6 第三周周1 10 零件工作图第三周周2-3 11 编写计算说明书第三周周4 12 答辩第三周周5 注意:每一阶段的结果必须得到老师认可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第一周周2) 由于是专用减速器,计算各轴的功率、转矩时,按所需功率计算,不是按照电机的额定功率计算。 电机的转速按满载转速计算。 电动机为Y系列,转速选1000rpm,1500,3000rpm。 传动方案:V带+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传动传动比:2~3比较合适,总传动比大时取大值 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高速级传动比i1与低速级传动比i2应满 足: 计算结果制成P19表2-6形式,交给指导教师检查。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第一周3)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参考课本。 小带轮半径不大于电机中心高。 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完毕后,应根据实际传动比来调整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确保总传动比误差不超过3%~5%。 由于功率较小,为了方便绘图,齿轮传动一律采用软齿面斜齿轮传动。 软齿面齿轮传动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即可。 齿轮传动不需要变位。 要求中心距圆整,为了绘图方便,要求两级齿轮传动中心距之和一般不大于280。 为了避免中间轴大齿轮与低速轴干涉,应保证中间轴大齿轮直径比低速轴大齿轮直径小20毫米以上。 为了便于中间轴大齿轮甩油润滑,中间轴大齿轮的直径与低速轴大齿轮直径的差值不能超过50~60mm。具体参看P30表4-2。 采用斜齿轮,螺旋角范围:8~20°。 ● 为了使中间轴上齿轮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两齿轮的螺旋角方向应相同。 ● 齿轮计算时,螺旋角应精确到秒,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等应精确到 0.001mm。 ● 齿轮的模数不小于2mm。 ● 带传动的关键数据(i,d1,d2,a,型号,根数(不大于5),带轮宽度)和两对齿轮传动的参数填入P22表3-1(有关变位部分删除),交给指导教师检查。四、减速器箱体关键尺寸的确定(第一周4)

统计学课程设计

课程:统计学课程作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 班号: _______ 学号: ____

目录 一.............................................. 调查方案4(一) .................................. 调查目的3 (二) .................................. 调查范围3 (三) .................................. 调查方法3 (四) .................................. 调查项目3 (五) .................................. 调查时间3 (六) .............................. 问卷发放方案4 二.............................................. 调查问卷............................................... .6 大学生关于食品安全调查问卷 (6) 三.SPSS数据分析 (19) (一).................................... 原始数据7(二)................................ 描述统计分析15(三)................................ 推断统计分析19 四.归纳总结 (20)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食品安全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从”三鹿” 奶粉事件以后,大家都对食品安全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将”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引例,调查大学生是否同意购买食品安全检测仪器以及它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程度,得出结论和一些建议。 (二)调查范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届到2010届在校就读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 (四)调查项目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被调查者对食品的放心程度 3.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检测仪的认知程度 (五)调查时间 2014年五月 (六)问卷发放方案 对于本科生共发放了160份问卷,大一至大三每个年级各50份,大四10份,男生女生各80份,专业属性各80份,理论上年级、性别、专业分别构成大样本,由于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方式,问卷的回收率比较低,因为被调查者往往不够重视,在完成问卷方面没有压力,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手册

现代机械制造课程 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南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 3.1零件的分析与毛坯的选择 (4) 3.2工艺路线的拟定 (4) 3.3工序设计及工艺文件的填写 (6) 3.4夹具设计 (7) 3.5模具设计 (9)

3.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4 课程设计应交的作业及成绩评定 (14) 4.1应交作业 (14) 4.2成绩评定细则 (14) 5 课程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经过本课程设计,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课程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经过机械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配合、金属材料等相关知识的能力。 2)经过对某一特定机构的分析、设计,以及正确解决其工艺流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最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材料,对运用设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机构进行分析,确定各零部件设计方案、设计出其中的重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或模具,并绘制相应机械设计图。具体内容如下: 1)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由哪些零件组成,并对各零件进行测绘; 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构上的作用、零件的材质、要求,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完成总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设计图。 3)拟定工艺方案,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 4)拟定零件的模具加工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或模具,绘制装配图或大件零件图。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一份完整的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目录。 (2)绪论或前言。 (3)对机构的整体分析,各零部件分析说明 (4)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如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工艺设计,如毛坯选择与说明,工艺路线的确定,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6)模具或夹具设计,如设计思想,夹具操作动作说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