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教案设计 (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推断题解答方法”教学设计推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技巧,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重要的也是特有的一种题型,它能很好地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此类题型的过程中存在畏难、记忆不准确、缺乏有效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此课题的教学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文讨论了笔者对于“物质的推断题解题方法”专题复习教学所做的思考与尝试。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巩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根据实验现象或有关物质的性质解推断题的方法;(3)熟记化学推断题常见“题眼”,简单了解推断的常见类型。

2、过程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推断让学生感悟事物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推断题的解答技巧和方法的培养。

三、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学法指导1、小组竞赛法;1、自主学习;2、对比讨论法;2、合作学习。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编印学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准备:1、要求教学班级学生级按化学学习小组(学期初分成人数、成绩相等的八个小组,并指定好小组长,平时课堂教学、实验均分组进行)做好预习。

2、完成学案“课前准备”部分,并记忆相关知识。

3、准备好相关学案及多媒体课件。

六、过程实录:〖情景导入,游戏激趣〗以物质王国发生刑事案件后,罪犯的抓捕为本课的导入情景。

学生的游戏规则为:当 屏幕上给出一个提示后,学生可不举手直接起立回答,每人只能有一个答案,答完后 保持站立,等待第二个提示;第二个提示出现后,如果该生的答案不符合条件则坐下, 自己或其它同学说明理由,如果有同学有新的答案可起立回答;直至找到正确答案。

[投影]…[投影]某日,物质王国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接到报案后,王国的刑警迅速展开调查有目ft 者称:它是一种黑色固体 现场痕迹分析证明:它是一种化合物 据知情者透露:它能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 审问同案犯得知:它能与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它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它能在空气中燃烧它的燃烧产物中有一种常用作溶剂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学生答题]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推断的解答思路与之类似,即根据条件做出多种猜想,再3 24 3 3 2逐个分析排除,直至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教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教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理解化学推断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 掌握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化学》;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实验室器材;3.实验材料:不同金属片(铁片、锌片、铜片等)、盐酸、硫酸、溴水、硝酸银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介绍化学推断的概念,并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化学推断的应用(如判断饮料中是否添加了防腐剂)。

2.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推断的意义和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1.教师通过具体实验例子,讲解化学推断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条件,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

3.介绍常用的化学推断方法和实验测试方法。

步骤三:示范操作1.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推断实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

2.通过示范实验,让学生掌握化学推断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步骤四:练习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进行解题。

2.教师辅导学生解答疑惑,重点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步骤五:巩固1.教师设计一道综合性的推断题,让学生合作解题,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2.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化学推断题解题规律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2.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化学推断题的掌握程度;3.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示范和学生练习,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教学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能熟练完成推断题。

2.过程与方法利用所学知识找出推断题的突破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推断题难点找出推断题的突破口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四、教学环节预设:导入1′-自主学习15′—合作攻关15′--小结8′---巩固5′学习过程导语:从两次适应性训练和平时练习,可以看出每次都有物质推断题,它具有条件隐蔽,变化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复习推断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知识储备以具有颜色特征的物质1、红色固体:2、黑色固体:3、红褐色固体:4、蓝色固体:5、白色固体:6、黄色溶液:7、浅绿色溶液:8、蓝色溶液:9: 银白色(二)反应特有现象1、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3、与酸放产生(CO2)的是4、与碱产生气体(NH3)的是5、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的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是6、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的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是7、白色固体遇水变蓝的是8、能使黑色CuO变成红色(使红色的Fe2O3变成黑色)的气体固体:9、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10、空气中燃烧能生成CO2和H2O的物质:11、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12、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13、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物质14、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的物质(三)物质之最1、密度最小的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2、常压下为液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中和反应必有的产物是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其次是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其次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其次为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6、质子数最少的元素7、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8、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锋芒初露1.(2010河南)某种矿石中的主要成分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能够做干燥剂。

人教版初中化学推断题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推断题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推断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初中化学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化学推断题,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应用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向学生介绍化学推断题的定义和重要性。

2.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推断题,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推断题。

第二步:教学
1.通过例题讲解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分析推断题中的化学反应过程,理清解题思路。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进行化学推断题的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答难题,互相学习。

第四步: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在化学推断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第五步:作业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要点:
1.化学推断题的定义和重要性。

2.解题方法和技巧。

3.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1.化学推断题中的化学反应过程理解。

2.如何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教学手段:
1.课堂讲解
2.示例分析
3.练习题讲解
4.小组讨论
教学反馈:
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2.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解题思路。

3.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推断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推断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推断题班级 小组 姓名【学习目标】1、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

2、利用所学知识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总结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推断题的类型】1、元素推断题2、物质推断题 【尝试训练】 1、元素推断题 有核电荷数都小于20的A 、B 、C 、D 四种元素,A 能形成氧化物AO ,其中A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且A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 元素原子内无中子,C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 -比B 原子多17个电子。

试回答:(1)写出A 、C 、D 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C ;D 。

(2)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酸 ;碱 ;盐 。

2、框图推断题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 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5)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文字推断题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红色固体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4已知:A、B、C、D、E、F六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 A + B → C + H2O (2)C + KOH → D↓(蓝色)+E (3)B + D → C + H2O(4) E + BaCl2→ 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KCl根据上述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E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专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专题(含答案解析)

沪教版九上推断专题1.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能生成另一种物质,A、B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C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生成E的过程中火星四射。

(1)写出B和E的化学符号:B____________(2)写出C生成D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描述该反应的现象________(3)再写出一个符合C生成F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答案】(1)H2O;Fe3O4(2)S+O2点燃SO2;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3)C+O2点燃CO2(合理即可);化合反应【解析】【解答】(1)由分析知,B是水,E是四氧化三铁,化学符号为:H2O,Fe3O4;(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O2点燃SO2;该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3)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点燃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

2.如图,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A、C两种物质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试回答:(1)写出D的符号________(2)按要求写出符号表达式:_____ ______ _____(3)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 ____【答案】(1)(2);点燃(3)助燃剂(或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等)【解析】【解答】(1)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2)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点燃。

(3)B物质是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或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等)。

3 .已知~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初中化学推断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推断题复习教案一、知识梳理1.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碳酸钠、氯化铁等。

2.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装置包括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等。

3.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生成等。

4.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二、重点梳理1. 如何用氧化铁试剂区分含铁和不含铁的物质?答:将待测试物质与氧化铁试剂混合,在产生黑色沉淀的情况下可以判断原料中含有铁。

2. 如何用氯化银试剂区分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答:将待测试物质与氯化银试剂混合,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可以判断原料中含有氯离子。

三、典型例题1. 实验室中有一瓶未标明成分的溶液,你应该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答:将待测溶液与氯化银试剂混合,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可以判断原料中含有氯离子。

2. 实验室中有一份未标明成分的固体物质,你应该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铁元素?答:将待测固体与氧化铁试剂混合,观察是否产生黑色沉淀,如果产生黑色沉淀,则可以判断原料中含有铁元素。

四、拓展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运用化学推断的方法来分析实验室中的未知物质,帮助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五、课堂练习1. 下列试验中,哪一种试验可以用来区分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A. 使用氯化铁试剂B. 使用氟化钙试剂C. 使用氯化银试剂D. 使用硫酸铜试剂2. 将待测试物质与氯化银试剂混合后,观察到产生了白色沉淀,这表明原料中含有的是:A. 氯离子B. 碳酸氢根离子C. 碘离子D. 碘化物答案:1. C 2. A六、课后作业1.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通过化学实验来区分硫酸根离子和氯化物离子。

2. 请列举三种不同的化学试剂,分别描述它们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以上为初中化学推断题复习教案范本,欲了解更多化学知识,请持续关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教案 (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教案 (含答案)

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内容摘要:推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技巧,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重要的也是特有的一种题型,它能很好地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此类题型的过程中存在畏难、记忆不准确、缺乏有效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此课题的教学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文讨论了笔者对于“物质的推断题解题方法”专题复习教学所做的思考与尝试。

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巩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掌握根据实验现象或有关物质的性质解推断题的方法;(3)熟记化学推断题常见“题眼”,简单了解推断的常见类型。

2、过程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推断让学生感悟事物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推断题的解答技巧和方法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编印学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准备:1、要求教学班级学生做好预习。

2、完成学案“课前准备”部分,并记忆相关知识。

3、准备好相关学案及多媒体课件。

六.复习过程〖例题讲解,方法归纳〗1.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 是单质,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 、C 、D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引导学生找出该题的突破口——即“题眼”(物质的特性或特征):浅绿色溶液——含亚铁离子;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2.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233423,,,,BaCl FeCl NaNO SO K CaCO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A 高温 ①BCD ② 高温EFG ③ 高温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推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技巧,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重要的也是特有的一种题型,它能很好地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在学习此类题型的过程中存在畏难、记忆不准确、缺乏有效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此课题的教学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文讨论了笔者对于“物质的推断题解题方法”专题复习教学所做的思考与尝试。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巩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根据实验现象或有关物质的性质解推断题的方法;
(3)熟记化学推断题常见“题眼”,简单了解推断的常见类型。

2、过程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推断让学生感悟事物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化学推断题的解答技巧和方法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编印学案;
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准备:
1、要求教学班级学生做好预习。

2、完成学案“课前准备”部分,并记忆相关知识。

3、准备好相关学案及多媒体课件。

六.复习过程
〖例题讲解,方法归纳〗
1.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 是单质,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
(1)写出A 、C 、D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引导学生找出该题的突破口——即“题眼”(物质的特性或特征): 浅绿色溶液——含亚铁离子;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
2.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233423,,,,BaCl FeCl NaNO SO K CaCO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A 高温 ①
B
C
D ② 高温
E
F
G ③ 高温 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结果可判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解析]引导学生找出该题 “题眼”:
上层清液无色——不含有色离子(不含铁离子);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含有可与酸反应的难溶物——碳酸钙
也含有不溶于稀硝酸的难溶物——氯化银或硫酸钡
(本题中应为硫酸钡——来自于硫酸钾和氯化钡)
解题思路归纳:寻找“题眼”,即物质的特征或特性。

3. A 、B 、C 、D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
应)。

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 可用于清除铁锈。

请回答下列问
题:
(1)D 的化学式是 ;
(2)A 物质在实验室可用于 ;
(3)写出B 转化成A 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首先引导学生在找出该题的“题眼”:
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
D 用于清除铁锈——稀盐酸或稀硫酸
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确定B 后,利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对A 和C 进行猜想,时而利用物质的转化进行推导和验证。

并引导学生对相类似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钙三角、碳三角、氧三角等。

4可以制取B 和G ,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D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B 、G 。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反应③: ;
检验气体C : 。

[解析]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推断题进行拆分,分别从反应①②③分别进行推导。

解题技巧归纳:化繁为简,逐个击破。

5.A 、B 、C 、D 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银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将它们两两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右表所示(“↓”表示生成沉淀,“↑”
表示生成气体,“-”表示不反应)。

请据此回答:
(1)A 、B 、C 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目的仍在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隐藏的“题眼”——B和D反应有气体生成、A和D不能进行反应,再从四种物质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物质。

解题技巧归纳:善于寻找题目中的隐藏条件。

〖课堂小结、知识整理〗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得推断题解答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技巧。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附:学案课前准备部分及参考答案
【知识复习】
物质的特征颜色或特性
常见的红色固态物质有、;
常见的黑色固态物质有、、、、;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

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是;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离子的特征颜色或特性
蓝色溶液中含、浅绿色溶液中含、黄色溶液中含;
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的物质中含有;
与可溶性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中含有。

常见化学之最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目前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密度最小的物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最理想的燃料是;
最常用的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