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秋节的习俗介绍:兔儿爷_节日庆典

合集下载

老北京的中秋节习俗一览

老北京的中秋节习俗一览

老北京的中秋节习俗一览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北京的中秋节习俗一览,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与共享哟!老北京的中秋节习俗老北京的中秋节习俗:兔儿爷老北京中秋习俗,中秋要放三天假。

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

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

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

此时此刻很少见了。

好像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

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

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忘却时间心自闲。

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

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的确很有气氛。

老北京的中秋节习俗:吃月饼果品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殊丰富。

《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

”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

并有叫卖:“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此时此刻,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

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廉价,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

美中缺乏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

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

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尽然也支起了煮毛豆的大锅,而且的确是带枝的毛豆。

老北京中秋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

“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

北京这两年好像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

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家挨户送。

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

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

中秋节由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

也称仲秋节、团聚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局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中秋节兔子爷

中秋节兔子爷

中秋节兔子爷
中秋节兔子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角色。

根据传说,兔子爷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兔子,在中秋节当晚,会在月亮上制作美味的月饼,送给人们庆祝节日。

兔子爷的故事和传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据说,古时候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使得大地干旱和作物凋零。

为了拯救人们的生活,英勇的弓箭手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太阳。

为了奖励后羿的英勇行为,天神将他送到了月亮上,成为了玉兔的伴侣。

兔子爷在月亮上继续着后羿的工作,制作着美味的月饼,并将它们洒落到世界各地,使得人们能够在中秋节这一天一起品尝到月饼的美味。

兔子爷的形象也因此成为了中秋节的象征之一。

在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中,兔子爷还和嫦娥有关联。

传说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因为偷吃了天神的长生不老药而被贬到了月亮上。

据说兔子爷是嫦娥的宠物兔子,陪伴她在月宫度过孤独的日子。

总而言之,中秋节兔子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有趣的角色,代表着聪明、善良和团圆。

他制作的月饼象征着中秋节的美好和人们的祝福。

兔儿爷中秋节的故事

兔儿爷中秋节的故事

兔儿爷中秋节的故事幼儿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可爱的小兔儿爷,他住在一个茂密的竹林中。

每逢中秋节,兔儿爷都会变得特别兴奋。

为了庆祝中秋节,兔儿爷会邀请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共度这个欢快的日子。

大家会聚在一起,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皎洁的月光。

一年,中秋节前夕,兔儿爷想为大家准备一场特别的庆祝活动。

他决定在竹林中设立一个美丽的月亮花园,用彩灯点缀,让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夜。

于是,兔儿爷开始动手准备。

他找来了五颜六色的彩灯,挑选了最美丽的鲜花,还请来了脚轻如风的小仙子们,让她们在月亮花园中跳起了轻盈的舞蹈。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升起,天空中弥漫着温暖的月光。

兔儿爷的月亮花园也亮了起来,五彩斑斓的灯光照亮了整个竹林。

小动物们欢聚一堂,开心地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互相分享着快乐。

兔儿爷看着他的小伙伴们笑得那么灿烂,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他知道,这个美妙的夜晚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从此以后,每年的中秋节,兔儿爷都会精心准备,为大家带来不同的惊喜。

他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团圆的温暖,快乐的时光将在竹林中传扬开来。

小兔儿爷的故事告诉我们,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时刻,无论我们
身在何处,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能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兔儿爷与中秋节的故事

兔儿爷与中秋节的故事

兔儿爷与中秋节的故事
好的,以下是一个关于兔儿爷与中秋节的故事:
《兔儿爷的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兔子,它非常聪明伶俐,深受人们的喜爱。

有一年,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准备庆祝这个节日。

这只兔子也想参加庆祝活动,但是它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礼物可以送给大家。

于是,它决定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为大家制作一件特别的礼物。

兔子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它用自己的毛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灯笼,然后在灯笼里放上了一些美味的食物和水果。

兔子把灯笼送给了人们,人们非常高兴,他们觉得这个灯笼非常漂亮,而且里面的食物也非常美味。

他们开始庆祝中秋节,兔子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从那以后,兔子每年都会为人们制作灯笼,人们也把兔子制作的灯笼称为“兔儿爷灯笼”。

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挂起兔儿爷灯笼,纪念这只聪明伶俐的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够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中秋节 兔儿爷

中秋节 兔儿爷

中秋节兔儿爷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叫做月圆节或团圆节。

中秋节有许多的民间传统和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象征,它是一个传说中的神兽形象。

根据传说,兔儿爷是一个能够制作长生不老药的仙兽。

古代人们认为,每逢中秋节这个时候,兔儿爷就会从月亮上降临到人间,提醒人们团圆、感恩和祈福。

人们在中秋节的时候通常会制作兔儿爷的形象,用纸或者其它材料做成兔子的形状。

有的人还会在庭院或者窗户上挂上兔儿爷的纸制品,表示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兔儿爷也是中秋节月饼的重要形象之一。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它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和圆满。

在月饼上通常会印刻着兔儿爷的形象或者月亮的图案,寓意着兔儿爷降临人间,带来团圆和好运。

总之,兔儿爷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象征,代表着团圆、祈福和吉祥。

人们通过制作兔儿爷的形象和食用兔儿爷图案的月饼来表达他们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祝福和热爱。

历史冷知识:中秋节的“兔儿爷”是什么?

历史冷知识:中秋节的“兔儿爷”是什么?

历史冷知识:中秋节的“兔儿爷”是什么?
中秋节不仅有美味的月饼,还有可爱的兔儿爷。

兔儿爷其实就是月宫里捣药的玉兔,人们把它艺术化、人格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的造型。

因为,玉兔毕竟是神物,为了表达敬意,人们便把这种中秋节的儿童玩具称为“兔儿爷”。

兔儿爷起源于明末,最初用于拜月。

据明人纪坤《花王阁剩稿》记载:“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朝,兔儿爷的制作日趋精致,有头戴盔甲的,有身披戢袍的,有背插纸旗或纸伞的,或坐或立,形态可掬。

不过,这时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了。

正如清人方元鹃《都门杂咏》所写:“儿女先时争礼拜,担边买得兔儿爷。


如今,过节的仪式已经不再那么讲究,兔儿爷也不再像古时那么稀罕,制作兔儿爷的民间艺人也越来越少。

但是,这种中秋节特有的小物品承载了千年的传统文化,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湮没于现代繁华之中。

八月中秋话兔儿爷

八月中秋话兔儿爷

八月中秋话兔儿爷作者:周志杰梁炳超来源:《中华瑰宝》2019年第09期八月十五,月儿圆,兔儿爷家住月里面。

兔儿爷,别婵娟,走向大地显灵仙。

采百草,做良药,去病除灾保平安。

月饼圆,苹果鲜,西瓜切成花口莲。

毛豆枝,九节藕,我把兔儿爷供中间。

迎中秋,记感恩,家家团团又圆圆……八月中秋月正圆,每当听到这熟悉的童谣,仰望空中一轮明月,似乎有一位兔儿爷正从月宫飘然而降,为人间带来平安吉祥。

玉兔禳灾除瘟疫什么是兔儿爷呢?兔儿爷是北京传统手工艺品,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关于兔儿爷的来历有个民间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家家有人被感染,久治不愈。

月宫中的嫦娥得知此事,心生怜悯,遂派身边捣药的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

玉兔拿了嫦娥的令旗,摇身变作一位白衣郎中,怀抱玉杵和药臼来到民间。

玉兔下界途中,因担心百姓家里有病人,忌讳白色装扮,便借了庙中神像的战袍和铠甲穿上。

玉兔来到凡间,不辞辛劳,逐户送药,为大家驱除瘟疫。

人们纷纷送东西给她表示感谢,但她一概不收,只向人们借取一些平常衣物。

她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忽而男装,忽而女装,有时像个卖油郎,有时又像个算命先生……老虎、大象、梅花鹿、麒麟等各种动物也来帮忙,载着她日夜东奔西走。

瘟疫终于消除了,玉兔却累倒在庙门外的旗杆下,现出原形。

北京城的老百姓这才知道救人的是玉兔。

人们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工匠以泥塑彩绘塑造出不同形象的玉兔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或“兔儿奶奶”。

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便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

后来,兔儿爷已经超出了中秋节的范畴,在过年、乔迁、嫁娶、升学、开张、生子这些喜庆日子里,亲友间也会送上一尊兔儿爷表达祝福,这成为了北京人的传统习俗。

这个兔儿爷不一般明代纪坤《花王阁剩稿》中說:“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这大概是关于兔儿爷的最早记载。

至清乾隆时期,兔儿爷的相关记录明显增多且愈加详细,兔儿爷形象也愈加鲜明。

中秋节与兔儿爷

中秋节与兔儿爷

中秋节与兔儿爷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其与兔儿爷的关系则源自民间传说。

传说中,有一个名叫嫦娥的仙女,她是月宫中的玉兔护卫。

嫦娥夫妇非常仁慈善良,关心世间万物。

然而,他们的美德被一个可恶的妖精所嫉妒,妖精偷偷将他们变成了一只兔子和一块玉。

兔子和玉分别流落到人间,成为了兔儿爷和月亮。

为了纪念和怀念这对善良的夫妇,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便开始崇拜兔儿爷。

他们相信,兔儿爷可以传递人们的祝福和愿望到月宫中,因此在中秋节这天,人们会向兔儿爷祈福,希望能够得到好运和幸福。

除了祈福,中秋节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比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无论是崇拜兔儿爷还是享受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这个传统节日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友情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秋节的习俗介绍:兔儿爷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例如赏月、观潮、猜灯谜、吃月饼、喝桂花酒等等,橙子掰着手指数了一遍还是没有数完,橙子发现一个有些陌生的习俗,就是兔儿爷,这个兔儿爷是中秋的什么习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秋节的习俗:兔儿爷
中秋节的习俗:兔儿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

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

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1 / 1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