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浅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市场兹贸易茹黝1豇琵黝翰,●l锄瞧。

浅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口文/周琬提要通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性贸易比较指数的国际比较,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距离,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概况1、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2007年旅游服务贸易都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全部服务贸易量的l好到l趁。

2、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旅游服务贸易则存在双面性,即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弥补贸易差额,缓解国际贸易摩擦.1980~2007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17%。

21307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3,18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47亿美元。

旅游服务贸易为我国的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境旅游快速发展。

1997~2007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2007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3,4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235亿美元。

3、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除2003年因我国发生。

非典,’疫情造成旅游服务贸易下降外,近年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

其中旅游服务贸易总量年均增长率14%,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年均增长率13%,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总量年均增长11%。

4、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潜力失.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潜力很大,除2003年我国因发生“非典”疫情入境旅游人数增长为负数外,其他时段增长率皆为正数。

其中,1995~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9%;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约为18%。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即1℃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又称比较优势指数CAI,是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总体一|:能够反映出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它是一个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问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浅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

浅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

浅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旅游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服务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62.9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5.72万亿元人民币。

国内旅游市场巨大,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我国也积极推动着“走出去”的战略,推动着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国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水平逐渐提升,国际旅游目的地数量和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因素都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1. 政策因素政府对于旅游业的政策支持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业发展政策,包括促进旅游业投资、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多项举措。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政策支持。

2. 人文因素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旅游、遗产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也成为了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 技术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旅游服务贸易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旅游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也提升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4.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国内外游客都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中国逐渐成为了出境游的重要旅游消费市场,也带动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国际旅游人数达到1.4亿人次,消费金额超过$1300亿美元。

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20年仅国庆节假期6天时间内,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7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82亿元。

因此,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反全球化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争端日益增多,旅游业作为贸易和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的视角出发,探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挖掘其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实际表现和国际竞争力分析?(2)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劣势在国际竞争中的体现?(3)探究世界主要国家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经验和模式?(4)提出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方法等综合方法,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统计年鉴、报告等进行分析,研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产业的现状和国际竞争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根据目前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学理论,总结影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关键性问题,并提出提高竞争力的建议和政策方案。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贡献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深入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实际表现和国际竞争力,总结行业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政府制定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首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规模逐年扩大,出境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我国的进境旅游收入却相对较低。

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是以低附加值的传统旅游产品为主。

同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在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可以加强旅游品牌建设。

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品牌战略的培育和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旅游市场营销,打造独具特色和世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另外,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素质和国际交流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在优化旅游服务贸易结构方面,可以加大旅游产品创新力度。

鼓励旅游企业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特色的旅游服务,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旅游服务外包,引入国际先进的旅游服务工具和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另外,推动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产品和综合性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在改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方面,可以加大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降低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门槛,减少各类隐性壁垒,提高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便利性。

同时,完善旅游服务贸易的监管机制,保护游客权益,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社会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实施了研究考察,并对我国当前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的地位实施了完整全面的分析研究,使用理论分析和事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增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质量的主要策略进行了制定,使我国经济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发展质量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一、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旅游生产方面的因素在进行旅游服务贸易开发的过程中,旅游开发团队需要进行各类硬件设置的资金投入,而在开发不同性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形式也不尽相同。

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投入会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受到影响,而成本的投入也不止简单的局限于现有的成本特点,而是涵盖了资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一系列成本资源。

另外,知识方面的成本也是提升旅游发展质量的重要成本。

旅游资源开发不简单的局限于市场因素的分析知识和旅游团队的管理知识,也包括旅游领域为提升国际竞争力而积累的一系列经验。

因此,旅游生产方面的多种类因素,都能在共同的作用下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使旅游服务贸易可以更好的进行形成性因素的科学分析,并受到生产要素的较大制约。

另外,旅游生产要素不仅较为复杂,也拥有较为多样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旅游生产要素受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主要影响,而在具备特殊性因素的旅游服务贸易开发领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开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生产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时间持续较长,而影响的效果也具备不可逆转的特点。

(二)国内旅游需求在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开发程度日渐加深的背景下,国内旅游的竞争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很多国内的购买力趋向了国内旅游服务贸易市场。

另外,国内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很大程度上受产业规模的限制,使得我国境内的旅游服务贸易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境内消费力。

因此,国内旅游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服务贸易作为近年发展迅速的行业,提高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国家增加经济发展,而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最为广范的服务贸易方式和国家主要外汇来源之一,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发展水平,通过吸引外国游客来华旅游还可以对外输出国家文化,增加国家软实力。

为此本文首先分析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并采用相应的衡量指标分析其国际竞争力,利用数据分析现阶段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结合前人研究估计影响旅游服务行业的要素,在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总结出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

最后,总结全文研究成果针对相关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波特钻石理论模型1.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背景中国自2009年开始大力发展国家的旅游行业,2009年首次明确了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制订往后一系列的发展方向及目标,往后相继出台的政策如《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等均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旅游行业得到了质的发展。

2010年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相较上一年度上升约500亿港元,并从2010年至2013年间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但至2014年起开始呈现下滑趋势,而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方面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较平稳的水平,波动幅度微乎其微,。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更偏向对国外输出旅游服务,但市场后续发展力度欠缺,前期支持工作并不足以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长期吸引力,总体而言市场仍处于欠成熟阶段。

除了政策支持,产业资源同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力作为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数量与质量决定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水平,在2010年至2018年间旅游服务类的招生数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在整体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中地位逐渐提高,可见中国对于旅游行业的劳动供给抱支持性的态度,但行业仍存在竞争力不足的情况,由此可进一步推断可能是由于专业化程度不足,或其他行业支持力度欠缺导致。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导论旅游服务贸易是指游客在国内或国际旅游目的地消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涉及到酒店、餐饮、交通、导游等各个旅游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旅游资源、服务质量、市场开放度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旅游资源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特色风情等。

首先,我国的文化遗产众多。

例如,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世界闻名的古迹可以吸引大量游客。

其次,我国的自然景观独特。

例如,黄山、桂林等山水胜地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再次,我国具有丰富的特色风情。

例如,四川的川剧、北京的京剧等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表演艺术吸引了许多海外游客。

二、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旅游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首先,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

例如,导游的服务能力、英语水平等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改善。

例如,旅游酒店的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满足了游客对于住宿环境的需求。

再次,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得到加强。

例如,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逐渐完善,从而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市场开放度我国的旅游市场开放度逐渐提高,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游客。

首先,我国的签证政策逐渐放宽。

例如,我国推出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方便了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

其次,我国的航空运输市场逐步开放。

例如,我国与许多国家签署了航空运输协议,增加了来华旅游的国际航班。

再次,我国的旅游目的地多样性提高。

例如,我国的旅游目的地从传统的大城市扩展到了各个地区,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四、政策支持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竞争力。

首先,我国推出了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了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例如,我国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创新旅游商务模式、完善旅游法律法规等。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服务和产品,如住宿、餐饮、交通、旅游娱乐等。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是吸引国外游客的重要因素。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旅游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

这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在服务贸易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例如,我国酒店业的服务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世界知名的酒店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大力发展。

此外,我国旅游服务行业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如携程、去哪儿等。

这些企业在旅游服务贸易中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品牌,也带动了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三,我国政策支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我国政府对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例如,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将旅游服务贸易作为其中重要的支柱,促进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第四,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我国的旅游电商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之一,这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

此外,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服务行业展开合作,共同推进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然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我国旅游服务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不够强,缺乏核心竞争力;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低;旅游服务贸易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
2007
2008
年份
国际旅行社 星级饭店
• 我国通信、金融、餐饮、住宿、娱乐等与旅 游相关的配套设施发展很快。航空运力提升 ,铁路提速,高速路加快建设,使得制约旅 游业发展的交通问题得到很大缓解。
• 旅游信息服务比较薄弱。除航空售票和酒店 业采取计算机处理信息以外,其他领域 信息 处理自动化程度低,依赖导游指南、旅游手 册、电话、信函、问讯等方式,游客难以得 到全面快捷的信息,对旅游业竞争力造成一 定影响。
100
28 20.2 3.1 2.5 2.5 4.2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22 5.8 2.9 3.5
11
33949
7376 6663 279 310 124 986 4897 3512 11207 1253 511 1201 3006
100
21.7 19.6 0.8 0.9 0.4 2.9 14.4 10.3
现实表现
• 国际市场占有率=该国出口额/世界出口总额
•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出口-进口)/ (出口 +进口);数值接近0表明竞争优势接近平 均水平;接近1竞争力越强;接近-1竞争力 越弱。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旅游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旅游服务贸易 出口总额+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总额)/GDP, 表示旅游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程度
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
• 旅行社数量增长很快,但大多是国内社,国 际社增幅不明显。
• 星级饭店的数量稳步增长,饭店数量增加及 服务质量提高有助于吸引大量外来游客。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中国星级饭店和国际旅行社数量趋势图
2004
2005
年份 2006 4.6 1.1 14.3 6.9 6.2 4.4 4.7 2 1.6 5.1
2007 4.4 1.1
14 6.8 6.3 4.2 4.5 1.8 1.5
5
2008 4.3 1.1 14.2 6.5
6 4.2 3.8 1.6 1.4 4.9
2009 4.6 1.2 13.9 6.1 5.7
0.24 0.26 0.20 0.20 0.21 0.20 0.14 0.18 0.14
-0.05 -0.11 0.14 0.07 0.19 0.17 -0.47 -0.48 -0.61 -0.63 0.63 0.63 -0.34 -0.36 0.16 0.15
-0.09 -0.13 0.15 0.15 0.20 0.16 -0.44 -0.44 -0.65 -0.61 0.58 0.52 -0.33 -0.32 0.15 0.16
指标
总计
长途交通 民航 铁路 汽车 轮船
游览 住宿 餐饮 商品销售 娱乐 邮电通讯 市内交通 其他服务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2929 6
8294 5928 904 718 744 1227 3775 2748 6378 1702 844 1030 3299
4 3.5 1.6 1.3 4.6
TC
各国历年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 travel)
澳大利 亚 加拿大 中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西班牙 英国 美国
2001
0.22 -0.06 0.12 0.17 -0.48 -0.63 0.65 -0.34 0.1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00
30.6 22.2 3.3 2.6 2.6 5.4 11.9 9.5 20.9 7.3 2.5 3.3 8.7
39675
11741 8584 1277 985 922 2080 4434 3614 9149 2882 955 1329 3491
100
29.6 21.6 3.2 2.4 2.3 5.2 11.2 9.1 23.1 7.3 2.4 3.4 8.8
国家
中国 日本 美国 西班牙 法国 德国 英国 加拿大 墨西哥 意大利
2003 3.2 1.7 15.5 7.4 6.8 4.3 4.2
2 1.7 5.8
国际市场占有率
2004 4.1 1.8 14.8 7.1 6.4 4.4 4.5
2 1.7 5.6
2005 4.2 1.8 15.1 6.8
6 4.1 4.3 1.9 1.7 5.6
中国旅游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现实表现 潜在能力
为什么?
• 中国旅游业属于超前型发展模式,不能就其产业 内存效益去评价,而应从旅游产业外存效益特别 是波及和连带效益去评价,才能得出客观评价。
• 发展中国家旅游业两种模式:超前型和滞后型。 超前型指旅游经济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 ,通过率先发展旅游业来引领国民经济相关行业 发展。滞后型是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总 体发展水平,在国民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相当高的 程度,基础设施已形成较强体系后,自行带动经 济发展。
亿美元
国际旅游收入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国际旅游收入
外汇构成
• 一国旅游外汇收入构成是否合理,主要取 决于游览、商品销售、娱乐在总收入中所 占的比重高低。
• 中国目前还是以传统的交通、住宿、餐饮 为主,作为未来旅游收入支柱的游览和娱 乐两项均占比较低。
-0.17 -0.23 0.17 0.11 0.17 0.17 -0.39 -0.39 -0.52 -0.48 0.51 0.49 -0.29 -0.30 0.16 0.19
-0.27 0.06 0.16 -0.39 -0.44 0.50 -0.31 0.22
-0.28 -0.05 0.12 -0.40 -0.42 0.52 -0.25 0.20
33 3.7 1.5 3.5 8.9
41919
11143 8791 771 694 887 1800 5938 3748
10494 2110 761 1242 4683
100
26.6 21 1.8 1.7 2.1
4.3 14.2
8.9 25 5 1.8 3
11.2
40843
12487 9047 1346 1047 1047 2202 4860 3873 8534 2970 1002 1355 3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