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大作业轴承部件的设计doc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轴承选择与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中的轴承选择与设计轴承在机械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地支撑和减少机械装置中的摩擦。
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轴承是确保机械设备顺利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轴承的基本原理、轴承的选择方法以及轴承的设计要点。
一、轴承的基本原理轴承是一种用于减少运动摩擦的装置,它通常由内圈、外圈和滚动体组成。
内圈固定在轴上,外圈固定在轴承座上,而滚动体则在内圈和外圈之间运动。
轴承通过滚动体的滚动来承受和传递载荷,从而减少了机械装置中的摩擦。
二、轴承的选择方法轴承的选择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载荷、转速、工作环境以及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轴承选择方法:1. 轴承载荷计算:根据机械装置的使用情况,计算所需承受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载荷的大小将影响轴承的尺寸和类型选择。
2. 轴承的寿命计算:根据设计寿命要求,选择具有足够寿命的轴承。
寿命的计算需要考虑载荷、转速和轴承的材料等因素。
3. 轴承的转速限制:根据机械装置的运行速度,在转速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轴承。
转速过高会导致轴承过热和损坏。
4. 轴承的工作环境:考虑机械装置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等因素,选择耐腐蚀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轴承。
5. 轴承的安装和维护要求:根据机械装置的安装和维护要求,选择易于安装和维护的轴承。
注意轴承的安装方法和润滑方式等因素。
三、轴承的设计要点在进行轴承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要点:1. 轴承的几何尺寸:确定轴承的内径、外径和宽度等几何尺寸。
合理的几何尺寸能够确保轴承在承受载荷时保持稳定。
2. 轴承的材料选择:选择适合工作条件的轴承材料,包括轴承内圈、外圈和滚动体的材料。
常见的轴承材料有钢、陶瓷和塑料等。
3. 轴承的润滑方式: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包括油润滑和脂润滑。
润滑方式的选择应考虑机械装置的运行速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4. 轴承的密封方式:选择适当的轴承密封方式,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轴承并确保润滑油或脂膜的有效性。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轴承选择与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轴承选择与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轴承选择与设计在机械设计中,轴承的选择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轴承的优良性能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轴承的选择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及润滑、密封和安装等相关注意事项。
一、轴承的选择原则1. 载荷计算:根据机械装置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确定轴承所需承受的载荷类型和大小。
轴承的额定动载荷和静载荷是评价其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
2. 转速要求:根据机械设备的转速要求和运行状态,选择适合的轴承类型。
普通轴承适用于低速转动,而高速轴承则需要具备优异的回转精度和高速稳定性。
3. 轴承的寿命:确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求,并通过计算和选择合适的轴承型号和尺寸来满足寿命要求。
常用的寿命计算方法有L10寿命计算方法和相当静载荷(P0)法等。
4. 安装尺寸: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尺寸和安装空间,选择合适的轴承外形尺寸和结构形式。
常见的轴承结构形式包括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等。
5. 环境适应性:考虑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应特定工况需求的轴承材料和润滑方式。
常见的轴承材料有高碳铬钢、不锈钢、聚四氟乙烯和陶瓷等。
二、轴承的设计方法1. 载荷分析:通过对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受力情况的分析,确定主要受力部位和受力方向,进而计算出轴承所需的载荷大小和方向。
2. 选型计算:根据已确定的载荷和工作条件,借助轴承手册或专业软件进行选型计算。
选型时需要考虑轴承额定动载荷、静载荷、转速限制和寿命等参数。
3. 轴承布局: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和轴承的尺寸,确定轴承的布局方式。
合理的轴承布局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4. 轴承内部设计:根据轴承所承受的载荷和运行条件,设计轴承内部结构,包括滚动体数量、尺寸、角接触、接触角度和保持架等参数。
三、润滑、密封和安装1. 润滑方式:根据工作条件和轴承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
哈工大_机械设计大作业_轴系部件设计_5.3.5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机械设计大作业题目:轴系部件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指导老师:姓名:学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录一、材料选择 (3)二、初算轴径 (4)三、轴系结构设计 (4)3.1轴承部件的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寸 (4)3.2及轴向固定方式 (4)3.3选择滚动轴承类型 (4)3.4 轴的结构设计 (5)3.5 键连接设计 (5)四、轴的受力分析 (6)4.1 画出轴的结构和受力简图 (6)4.2 计算支承反力 (6)4.3 画出弯矩图 (7)4.4 画出扭矩图 (7)五、校核轴的强度 (8)六、校核键连接强度 (9)七、校核轴承寿命 (9)7.1 当量动载荷 (9)7.2 校核轴承寿命 (9)八、轴上的其他零件 (10)8.1 毡圈 (10)8.2 两侧挡油板 (10)8.3 轴承端盖螺钉连接 (10)九、轴承端盖设计 (10)9.1 透盖 (10)9.2 轴承封闭端盖 (10)十、轴承座 (10)十一、参考文献 (11)轴系部件设计任务书题目: 设计绞车(带棘轮制动器)中的齿轮传动高速轴轴系部件结构简图见下图:。
原始数据如下:室内工作、工作平稳、机器成批生产一、材料选择通过已知条件和查阅相关的设计手册得知,该传动机所传递的功率属于中小型功率。
因此轴所承受的扭矩不大。
故选45号钢,并进行调质处理。
二、初算轴径对于转轴,按扭转强度初算直径:min d C ≥其中2P ——轴传递的功率,=2 3.0P KW m n ——轴的转速,r/min ,296.5/min m n r =C ——由许用扭转剪应力确定的系数。
查表10.2得C=106~118,考虑轴端弯矩比转矩小,取C=106。
≥=⨯=min d 10622.93Cmm由于考虑到轴的最小直径处要安装大带轮,会有键槽存在,故将其扩大5%,得min d 1.0524.07k d mm ≥⨯=,按标准GB2822-81的10R 圆整后取125=d mm 。
《机械设计》第8章 轴承

四 向心角接触轴承轴向力的计算
1 派生轴向力
R S0
P0 N0
1 派生轴向力
向心角接触轴承的派生轴向力
圆锥滚子轴 承
角接触球轴承
C型
AC型
B型
(α=15°) (α=25°) (α=40°)
S=R/(2Y)
S=eR S=0.68R S=1.14R
2 轴向力A的计算
R1
R2
2 轴向力A的计算
假设Fa+S1>S2,
滑动轴承的特点、应用及分类
在以下场合,则主要使用滑动轴承: 1.工作转速很高,如汽轮发电机。 2.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如精密磨床。 3.承受巨大的冲击与振动载荷,如轧钢机。 4.特重型的载荷,如水轮发电机。 5.根据装配要求必须制成剖分式的轴承,如曲轴轴承。
6.径向尺寸受限制时,如多辊轧钢机。
S1
R1 1被放松
A1=S1
S2
ΔS
ΔS
R2
2被压紧
A2=S2+ΔS =S1+Fa
2 轴向力A的计算
假设Fa+S1<S2,
ΔS
S1
R1 1被压紧 A1=S1+ΔS =S2-Fa
S2 R2 2被放松
A2=S2
结论:——实际轴向力A的计算方法
1)分析轴上派生轴向力和外加轴向载荷,判定被 “压紧”和“放松”的轴承。
1.基本概念
⑴轴承寿命
⑵基本额定寿命L10 ——同一批轴承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工作,其中90%
的轴承在产生疲劳点蚀前所能运转的总转数L10(以106r 为单位)或一定转速下的工作时数 Lh ⑶基本额定动载荷C
L10=1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由试验得到
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轴系部件大作业(完整版)

●与齿轮配合的轴段4
取d4=48mm,
l4=b-2=62-2=60mm
●轴环-轴段5
齿轮右端轴肩高 h=(0.07~0.1)d=3.36~4.8mm,取
d5=55mm,轴环长度为
l=1.4h=1.4(d5-d4)/2=1.4x(5548)/2=4.9mm,可取轴段5的长度 l5=10mm
●机体与轴段2,3,6的长度
轴承部件设计习题课
轴承部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 初估轴径: 2. 轴的结构设计: 3. 校核计算: (1)轴的强度;(2)键的强度;(3)轴承的寿命
4. 完成部件图设计:
5. 完成零件图设计(不做)。
轴承部件设计例题:
试设计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轴承部件。
已知输出轴功率P=2.34 kW,转速n=76.5r/min,输出轴上的齿轮 模数 mn 2.5 mm,齿数Z=81,螺旋角β=12.63o ,齿宽b=62mm, 载荷平稳,单向转动,工作环境清洁,两班工作制,使用5年, 大批量生产。
齿轮所受径向力
齿轮所受轴向力
Fa Ft tan 2815.3tan12.63 630.8N
(2) 计算支承反力 在水平面
d Fr L3 Fa 1050.1 60.5 630.8 207.52 / 2 2 R1H 1066N L2 L3 60.5 60.5 R2H Fr R1H 1050.6 1066 15.4N
齿轮端面与机体间留有足够的间 距( ≥箱体壁厚),取H=15mm. 轴承采用脂润滑,取轴承上靠近 机体内壁的端面与机体内壁间的
距离Δ=10mm,
轴承座应有足够的宽度L=δ(壁 厚)+C1(扳手空间)+C2(连 接边距)+(5~10) =8+18+16+8=50 mm。 调整垫片的厚度取为2mm。
机械设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润滑和密封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滚动轴承的配合
轴承内圈孔与轴配合
基孔制
轴的公差: k6、m6、n6、js6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
基轴制
座孔的公差: H7、J7、JS7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润滑和密封
滚动轴承的润滑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润滑和密封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轴承的固定:两端固定和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定义:一个支点双向固定,承受轴向力、 另一端游动。 适用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润滑和密封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轴承组合的调整:轴承间隙的调整、轴承的预紧、轴承组合位置的调整。
目的:减小摩擦、减轻磨损、吸振、降温、降噪。
分类: 润滑油润滑
特点:摩擦阻力小、能散
热;
适用:高速、高温环境;
黏度大些:高温、载荷大的
场合使用; 黏度小些:反之。 方式:浸油润滑、滴油润滑、
喷雾润滑。
润滑脂润滑
固体润滑
特点:强度高、可承受较大载
荷、不容易流失、便于 密封和维护;
适用:常用;
适用:重载或高温环境;
轴承间隙的调整:
一是加减垫片的厚度; 二是螺钉调整;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润滑和密封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轴承组合的调整:轴承间隙的调整、轴承的预紧、轴承组合位置的调整。
轴承的预紧: 目的:消除游隙。 方法:增加金属垫片、磨窄套圈。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润滑和密封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轴承组合的调整:轴承间隙的调整、轴承的预紧、轴承组合位置的调整。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轴系部件设计完美版

(4)轴段1和轴段7:
轴段1和7分别安装大带轮和小齿轮,故根据大作业3、4可知轴段1长度 ,轴段7长度 。
(5)计算
, ,
, ,
4、轴的受力分析
4.1画轴的受力简图
轴的受力简图见图3。
4.2计算支承反力
传递到轴系部压轴力
带初次装在带轮上时,所需初拉力比正常工作时大得多,故计算轴和轴承时,将其扩大50%,按 计算。
图2
3.2选择滚动轴承类型
因轴承所受轴向力很小,选用深沟球轴承,因为齿轮的线速度小于2m/s,齿轮转动时飞溅的润滑油不足于润滑轴承,采用油脂对轴承润滑,由于该减速器的工作环境有尘,脂润滑,密封处轴颈的线速度较低,故滚动轴承采用唇形圈密封,由于是悬臂布置所以不用轴上安置挡油板。
3.3键连接设计
齿轮及带轮与轴的周向连接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连接,齿轮、带轮所在轴径相等,两处键的型号均为12 8GB/T 1096—1990。
4.4画转矩图……………………………………………………………6
五、校核轴的弯扭合成强度……………………………………………………8
六、轴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9七、键的强度校核………………………………………………………………10
八、校核轴承寿命………………………………………………………………11
在水平面上:
在垂直平面上
轴承1的总支承反力
轴承2的总支承反力
4.3画弯矩图
竖直面上,II-II截面处弯矩最大, ;
水平面上,I-I截面处弯矩最大, ;
合成弯矩,I-I截面:
II-II截面: ;
竖直面上和水平面上的弯矩图,及合成弯矩图如图5.4所示
4.4画转矩图
哈工大 机械设计 大作业 轴系部件设计说明书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机械设计大作业设计题目: 院 班 姓 学 时 系: 级: 名: 号: 间:轴系部件设计 英才学院2012.12.05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 5.2.2 3nm (r / min)710nw (r / min)80i12.4轴承座中 心高 H/mm 200最短工作 年限 5年2班工作环境 室内潮湿一、选择轴的材料因传递功率小,扭矩小,机器工作平稳,单向回转,可选择 45 号钢并调质处理。
二初算轴径对于转轴,按扭转强度初算直径式中P——轴传递的功率; C——由许用扭转切应力确定的系数; n——轴的转速,r/min。
, 因弯矩比转矩小, 且齿轮装在悬伸端, 应取较小值, C由[1] 中表 9.4 查得 可取。
输出轴所传递的功率:输出轴的转速:代入数据,得考虑键的影响,将轴径扩大 5%,。
三结构设计1. 确定轴承部件机体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为方便轴承部件的装拆,机体采用剖分式结构。
取机体的铸造壁厚 δ=9mm,机体上轴 承旁连接螺栓直径 ,装拆螺栓所需要的扳手空间 ,故轴承座内壁至座孔外端面距离 ,取 L=49 mm。
2.确定轴的轴向固定方式因为轴的跨度不大,且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故轴的轴向固定采用两端固定方式。
3.选择滚动轴承类型,并确定其润滑与密封方式因为轴受轴向力作用,故选用角接触球轴承支承。
因为齿轮在机体外侧,无油滴飞溅, 故滚动轴承采用脂润滑。
因采用脂润滑,故选用毛毡圈密封。
4.轴的结构设计本方案有 7 个轴段的阶梯轴。
由最小直径得 带轮、齿轮倒角为 1.5mm,所以 因此 ,取要 和 轴 承 配 合 , 查 [2] 中 表 12.2 , 初 选 轴 承 7208C , 其 基 本 尺 寸 是 :。
因此采用凸缘式轴承盖,其凸缘厚度,。
为避免齿轮轮毂端面与轴承盖连接螺栓头相碰,并便于轴承盖上螺栓的装拆,齿轮轮毂端面与轴承盖间应有足够的 间距 K,取轴段①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设计实践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轴承部件设计
学院:
班号:
学号:
姓名:
日期:
机械设计基础设计实践任务书
题目:轴承部件设计设计原始数据及要求:
目录
一、估算轴的基本直径 (4)
二、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方式 (4)
三、轴的结构设计 (4)
1. 初定各轴段直径 (4)
2. 确定各轴段长度(由中间至两边) (5)
3. 传动零件的周向定位 (5)
4. 其他尺寸 (5)
四、轴的受力分析 (6)
1. 求轴传动的转矩 (6)
2. 求轴上传动件作用力 (6)
3. 确定轴的跨距 (6)
4. 按当量弯矩校核轴的强度 (6)
5. 校核轴承寿命 (8)
6. 校核键的连接强度 (8)
参考文献 (8)
一、估算轴的基本直径
选用45钢,正火处理,估计直径100d mm <,由参考文献[1]表11.4查得
600b Mpa σ=。
查表取C = 110
d ≥C √P
n 3
=110×√2.780
3=35.55mm
所求 d 为受扭部分的最细处,即联轴器处的直径。
但因该处有一个键槽,故
轴径应增大3%,即35.55 1.0336.62d mm =⨯=,查表可知,d 取38mm 。
二、 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方式
大齿轮d 2=mZ =3×81=243m ,圆周速度
222 1.02/2/60260
d d n n v m s m s ππ=⨯==<
故采用脂润滑。
多尘环境下,采用橡胶圈密封。
三、 轴的结构设计
1. 初定各轴段直径
2. 确定各轴段长度(由中间至两边)
3. 传动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及联轴器处均采用A 型普通平键,其中齿轮处为:键16×50GB1096-1990;联轴器处为:键12×40GB1096-1990。
4. 其他尺寸
为加工方便,并参照6010型轴承的安装尺寸,轴上的过渡圆角半径全部采用r =1mm ;轴端倒角为2×45°。
轴承支座宽度12(5~10)L C C mm δ=+++
查表得120C =,218C =,箱体壁厚取8mm δ=,则20188854L mm
=+++=
四、 轴的受力分析
1. 求轴传动的转矩
T =9.55×106
P n =9.55×106×2.780
=322×103 N ∙mm 2. 求轴上传动件作用力
齿轮上的圆周力
F t2=2T d 2=2×322×103243
=2650N
齿轮上的径向力
F r2=F t2tanαn =2650×tan20°=964.5N
3. 确定轴的跨距
左右轴承的支反力作用点至齿轮力作用点的间距皆为: 8020
12157222
mm ++++= 联轴器作用点与右端轴承支反力作用点的间距为 2070489322
mm ++= 4. 按当量弯矩校核轴的强度
(a) (b) (b)
BH F AH F 2r F H
M 34722
(c) 95400
V M
(d)
10522
M
(e)
322000
T (f)
作水平面受力图及弯矩图(b ),
M H =F r2
2
×72=34722N ∙mm
作垂直面受力图及弯矩图(d ),
2265072728540022
t V F M N mm =⨯=⨯=⋅
作合成弯矩图(e )
223472285400101522M N mm =+=⋅
作扭矩图(f )
T =322×103N ∙mm
按当量弯矩校核轴的强度
BV F AV F
2t F
218200e M N mm ==⋅
133
218200
14.66[]550.10.153
eB eB M MPa MPa d σσ-=
==<=⨯ 5. 校核轴承寿命
61010()60t h
f C L n P
ε
= 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6010型号轴承 2.2r C kN C ==,工作条件低于12℃,查参考文献[1]表12.6取t f =1,80/min n r =,964.5r P F N ==,对于球轴承3ε=,代入数据可算得610 2.4721024000h L h h =⨯>。
故选用6010号轴承能满足要求。
6. 校核键的连接强度
联轴器轮毂材料为钢,由表查得许用挤压应力[σp ]=125~150MPa ;A 型普通平键长度
L = L -b=40-12=28mm ,k = h /2 = 8/2 = 4mm 。
σp =2T =2×322×103
=144MPa <[σp ]
可知键连接的挤压强度足够。
参考文献
[1] 宋宝玉,王瑜,张峰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哈尔滨:哈尔滨工 业 大学出版社,2010.
[2]修世超,李庆忠,林晨. 机械设计习题与解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王黎钦,陈铁鸣. 机械设计(5版).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4]宋宝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