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11n标准及其关键技术
802 11n技术详解

目录
一、802.11n标准的提出及技术优势 二、关键技术-物理层
三、关键技术-MAC层
四、802.11n中的电源管理 五、802.11n中的AP运行模式
六、802.11n的速率
七、配置命令及网卡
2
11n的提出
(1)1997年制定的IEEE802.11标准定义了单一的MAC层和多样的物理
五、802.11n中的AP运行模式
六、802.11n的速率
七、配置命令及网卡
26
802.11n的关键技术
11nAP 的运行模式(operating mode) 4种运行模式
Set to 0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 all STAs in the BSS are 20/40 MHz HT, or — in a 20/40 MHz BSS, or — if all STAs in the BSS are 20 MHz HT STAs in a 20 MHz BSS
12
802.11n的关键技术
13
802.11n的关键技术
14
802.11n的关键技术
2.4G/5G 40MHz信道绑定列表 注:日本不允许使用 40MHz
15
802.11n
一、802.11n标准的提出及技术优势 二、关键技术-物理层
3
11n的技术优势
Throughput:802.11n带来的最大好处。但是要注意Throughput的具体
情况和802.11n的实际部署也有关。在Greenfield(后面有介绍)部署情况
下,Throughput能达到更大的值。
802.11n技术详解

9
802.11n的关键技术
Spatial multiplexing补充
MIMO技术运用了多径效应的正面
影响,使用多天线来实现多通道,传 输信息流经过空时编码形成多个信息 子流经过多个天线发射出去,多天线 接收机使用先进的空时编码处理能够 分开并解码这些数据子流,从而实现 最佳的处理。
SIFS的时间间隔是16usec
20
802.11n的关键技术
Block Acknowledgements
按照11n协议,对于MSDU聚合帧的确认,可以作为一个帧来确认。对于
MPDU聚合帧,需要对构成该聚合帧的每个帧进行分别确认。 为了提高MAC层效率,协议定义了block acknowledgement机制,可以通 过一个frame来实现对整个MPDU聚合帧的确认。 据了解:Block Acknowledgements+Frame Aggregation可以将文件传输 等流量的吞吐提高100%。 在AC上可以通过display wlan client verbose 查看已经建立的BLACK ACK
19
802.11n的关键技术
Reduced Interframe Spacing (RIFS)
按照11协议,在收到确认帧和发送下一帧之间需要一个时间间隔 (IFS)。较11协议,11n定义了更短的IFS并称之为RIFS,提高了发送 效率。但是该模式只能应用于greenfield模式,即纯n的设备。 RIFS将两个帧间的时间间隔缩短到2usec
层,随后几年IEEE相继提出了802.11b、802.11a和802.11g的物理层标 准。
(2)802.11b提供了最大11Mbit/s的传输速率,802.11a和802.11g提
802 11n技术及应用介绍

附件7:802.11n技术及应用介绍一、802.11n简介802.11n是基于IEEE 802.11系列WLAN标准的后续演进技术,致力于高吞吐量研究,正式标准已于2009年9月发布。
在传输速率方面,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 提供的54Mbps,提升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
在工作频段及带宽方面,802.11n可以工作在双频模式,即2.4GHz和5GHz两个工作频段,支持20MHz和40MHz两种信道带宽。
在兼容性方面,802.11n 产品可以支持对802.11a/b/g的兼容。
二、802.11n关键技术(一)物理层关键技术同802.11a/b/g相比,802.11n物理层引入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MIMO、信道绑定、更多子载波、短GI等,下面将逐一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MIMOMIMO技术已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中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之一。
同其他系统一样,802.11n也通过使用MIMO(多入多出)技术实现性能改进。
MIMO无线传输同时发送多个无线信号,并且利用多径效应,形成多个空间流。
每个空间流都利用独立的天线发送,使用单独的发射器。
多个发射机的应用体现了MIMO的优势:即采用不同的空间信息流分别承载各自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
在802.11n标准中定义了1~4空间流的MIMO技术,如采用2空间流可以将802.11的速率提升2倍,采用4空间流可以将802.11的速率提升四倍,达到600Mbps。
从目前产品实现角度来看,目前的11n产品普遍支持到2空间流,即理论峰值速率可达300Mbps。
2、信道绑定频带宽度是影响传输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802.11标准空口都工作在20MHz频宽,802.11n技术通过将相邻的两个20MHz 信道绑定成40MHz,使传输速率成倍提高。
3、更多子载波与802.11a/g 一样,802.11n继续采用OFDM调制技术。
802.11n中用来提高吞吐量的机制

802.11n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旨在提高无线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
在802.11n标准中,有几种机制被用来提高吞吐量,从而改善无线网络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802.11n中用来提高吞吐量的机制,并对其原理和实际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MIMO技术MIMO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的缩写,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802.11n标准采用了MIMO技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量。
MIMO技术能够在不增加频谱带宽的情况下,通过空间复用的方式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增强了信号的抗干扰性和覆盖范围。
利用MIMO技术,802.11n标准支持了1x1、2x2、3x3甚至4x4等不同数量的天线配置,能够实现更多数据的并行传输,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MIMO技术还能够通过空间复用和波束成形等手段来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和稳定性。
二、帧聚合技术802.11n标准引入了帧聚合技术,通过将多个数据帧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帧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吞吐量。
在传统的802.11a/g标准中,每个数据帧都需要经过一定的信道竞争和保护间隔,从而导致了较为低效的信道利用率和较低的吞吐量。
而在802.11n标准中,通过帧聚合技术,可以将多个数据帧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帧进行传输,减少了信道竞争的次数,提高了信道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帧聚合技术的引入显著改善了无线网络的性能,使得802.11n能够更好地满足多媒体数据传输等高吞吐量的应用需求。
三、频谱聚合技术802.11n标准还引入了频谱聚合技术,通过同时使用多个频段来传输数据,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量。
在传统的802.11a/g标准中,无线网络只能使用2.4GHz或5GHz的某一个频段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受到了频谱资源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IEEE802.11n介绍

IEEE802.11n标准发展历程
2002年9月11日 2003年9月11日 2003年9月15日 2004年5月17日 2004年9月13日 2005年3月 2005年7月 2006年3月 2006年5月2日 2006年11月 2007年1月19日 2007年6月25日 2007年11月 高性能传输研究小组(HTSG)第一次会议结束 IEEE标准委员会批准成立旨在定义基于IEEE802.11 PHY层和MAC层的最大速率超过100Mbps的项 目组 802.11新工作组(TGn)首次会议 通知提交议案 首轮32个议案提交 议案被合并,缩减为1个,但未获75%共识.该分歧造成后续3次会议均未对任何一个提案达成共识 竞争对手TGn Sync,WWiSE,MITMOT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合并彼此标准,并预期于2009年第二 季完成最终版本 IEEE802.11工作组发布第一个802.11草案,超过500个802.11选民检查了该文档并给出了修改和提 升建议 IEEE802.11工作组对draft1.0进行投票,仅达到46.6%通过率,该草案未获通过 TGn投票通过draft1.06, IEEE工作组一致通过(100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 802.11n工作组的draft2.0标准 WI-FI联盟宣布其设备认证基于Draft2.0 工作组批准Draft3.0
IEEE802.11n主要技术
1. 2. 3. MIMO-多入多出 Frame aggregation-数据聚合 SpatiEE802.11n主要性能介绍
传输速率(Mbps) MCS index 空间码流数 调制方式 20MHz带宽 800ns帧间距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BPSK QPSK QPSK 16-QAM 16-QAM 64-QAM 64-QAM 64-QAM BPSK QPSK QPSK 16-QAM 16-QAM 64-QAM 64-QAM 64-QAM 6.5 13 19.5 26 39 52 58.5 65 13 26 39 52 78 104 117 130 400ns帧间距 7.2 14.4 21.7 28.9 43.3 57.8 65 72.2 14.4 28.9 43.3 57.8 86.7 115.6 130 144.4 800ns帧间距 13.5 27 40.5 54 81 108 121.5 135 27 54 81 108 162 216 243 270 40MHz带宽 400ns帧间距 15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30 60 90 120 180 240 270 300
IEEE802_11n标准下的4G关键技术解析

1概述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的发放,中国通信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升温,对于今后要开展的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实时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来说,如何提高和优化无线局域网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 ),将有线和无线局域网进行无缝融合,已成为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
2IEEE 802.11系列标准1997年IEEE 802.11标准的制定是WLAN (无线局域网)发展的里程碑,它是由大量的局域网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
随着各种WLAN 技术的飞速发展,IEEE 802.11系列应用广泛,先后有802.11b 、802.11a 、802.11g 、802.11e 、802.11f 、802.11h 、802.11i 、802.11j 等标准制定,但WLAN 依然存在带宽不足、网管不强大、系统不安全、漫游不方便等一赵海宁刘潇万华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要第四代移动通信将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
OFDM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频谱资源,M IM O 系统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提高频谱效率。
M IM O-ODFM 已经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的热点。
本文结合IEEE 802.11n 标准分析了4G 中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一定展望,对于我国无线局域网标准的选择,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关键词IEEE 802.11n无线网络4G 移动通信M IM O-OFDMIEEE 802.11n 标准下的4G 关键技术解析(收稿日期:2009年7月10日)Network Elements Security Analysis of the Switching Core Network for Yunnan MobileZhang Jianqiang(China Comservice Fujian Design Institute ,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ecurity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re network of Yunnan M obile,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isaster recoverylevel and the disaster recovery goals of the core network bing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this paper further analyses core network elements of Yunnan M obile one by one and raises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network security.Key words mobile core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element eisaster recovery系列问题,目前以太网有线IP网络的速率已达到10吉比特级别(10Gbit/s)。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

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
IEEE 802.11系列标准主要使用以下技术:
1. 红外线技术:这种技术用于传输数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2. 跳频扩频技术:通过在多个频率上跳变传输数据,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减少干扰。
3.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将数据转换为低功率的宽带信号进行传输,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减少干扰。
此外,802.11ax标准还使用了以下技术:
1. OFDMA频分复用技术:通过时间段区分多个用户,单个时间段内,只有一个用户。
OFDMA通过引入时频资源块RU,也就是同一时间段内,将低、中、高频段划分为多组RU,分给多个不同的用户。
单个用户通过多个时间段的组合,来获取完整数据包。
2. UL MU-MIMO技术:支持多用户通过使用不同的空间流来提高吞吐量。
802.11ax新引入的是UL MU-MIMO。
802.11ax支持UL MUMIMO后,借助UL OFDMA技术(上行),可同时进行MU-MIMO传输和分配不同RU进行多用户多址传输,提升多用户并发场景效率,大大降低了应用时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ieee802.11n 标准

IEEE 802.11n标准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标准,旨在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大的覆盖范围。
该标准在2009年正式发布,并取代了之前的IEEE 802.11a和802.11g标准,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之一。
IEEE 802.11n标准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稳定、更快速的网络连接体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IEEE 802.11n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使读者对该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IEEE 802.11n标准的发展历程IEEE 802.11n标准最初的研发工作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IEEE无线局域网工作组启动了一个名为“高速组网”(High Throughput)的项目,旨在提高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该项目逐渐演化成IEEE 802.11n标准,并在几年后正式发布。
IEEE 802.11n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无线通信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用户提供了更便利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
二、IEEE 802.11n标准的技术特点1. MIMO技术IEEE 802.11n标准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天线并利用多径效应,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MIMO技术使得无线网络可以同时传输多条数据流,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
2. 40MHz信道和聚合技术与之前的802.11a和802.11g标准相比,IEEE 802.11n标准引入了40MHz信道和帧聚合技术,使得数据的传输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0MHz信道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进而加快了数据的传输速度;而聚合技术可以将多个数据帧合并在一起发送,有效地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3. 空间频率块调制(Spatial Frequency Block Coding,SFBC)IEEE 802.11n标准还引入了SFBC技术,通过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相位不同的信号,从而避免了多径信道的干扰,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Q= REJ HEMA5KIKOBEC KG 3444%"#,!!5 HK PE D<H GKFS@FL PJ 3444* @5L GB5@IIJ B5LBM@HEC HA@H 3444%"#,!!5 BC HAE LENEIKDTE5! H@I HFE5L KG G<H<FE /012 @MMECC HEMA5KIKOJ,
62’#7,’- $ 68-’-,!)
% 文献 标 识码 &
1
!"""#$%&’’( )(* +,- ./0 1/23(4546+/942: ;<5!*#* => ?<@5# +!" #$%&’&(&) *+ ,*--($’./&’*$ 0$1’$))2’$13 4.’)$.) /$5 6).7$*8*19 :$’;)2%’&9 *+ <=>3 ?/$@’$1 A!BBBC3 ,7’$/ $ A" #$%&’&(&) *+ ,7’$/ 08).&2*$’. 49%&)- 0$1’$))2’$1 ,*2D*2/&’*$3 E)’@’$1 !BBBFG3 ,7’$/.
#,( :Q[ 3\9+ 工 业 ’ 科 技 ’ 医 疗 . 频 段 & 采 用 直 接 序 列
扩频 和补码键 控 & 能 够 支 持 7,7 9PDC 和 !! 9PDC 两 种速率 % %"#,!!@ 工作于 7 :Q[ 频带 & 采用 VWX9+ 正 交频分复用 . 技术 % %"#,!!@ 支持的 数据速率最 高可 达 7( 9PDC % #""! 年 年 底 &3444 通 过 了 %"#,!!O 试 用 混 合 方 案 & 该 方 案 可 在 #,( :Q[ 频 带 上 实 现 7(
自适应算法
V9Vb
O.V
)
)
)
)
-MX8
ML"
收
并
Z
串
译 码
软 译 码
去循 环前 缀
天 线 选 择
天 线 阵 列
)
)
)
)
)
)
图0
9%%%&’6)00 系列标准在物理层和 V.8 层的分布
图6
9%%%&’6)00+ 系统实现结构框图
!"#
$%&’()*+!,$%&’()*+# 标准
在 9%%% 制订 &’6)00 系列 ,:./ 标准 的 同 时 "
%"#,!!B 是 对 %"#,!! 91Y 层 在 安 全 性 方 面 的
增强 & 它是多 层的安全标 准 & 共 有 - 个 安 全 层 !! (
9PDC 的 数 据 速 率 & 并 与 %"#,!!P 标 准 兼 容 & 这 是 %"#,!!O 相比于 %"#,!!@ 的优势所在 % 同 %"#,!!P 一
>?3@A-./0B>?3@A-./6 标 准 ! >?3@A-./0 发 布 于 0CCD 年 " 它 工 作 于 E F>G 频 带 " 采 用 的 调 制 方 式 为
高斯滤波最小移 频键控 <F1;H= " 它提 供的数据速 率 最 高 可 达 6E 1234 " 整 体 上 >?3@A:./0 与 &I67002 是 相 当 的 #>?3@A:./6 是 >?3@A:./0 的 第 二 代 版 本 " 于 6’’’ 年底通过 %";$ 批准成为 标准 ! >?3@A!
样 &%"#,!!O 也采用 VWX9 技 术 & 并 且 较 好 地 解 决 了
/012 接 入 层 $# ( 接 入 控 制 层 $- ( 认 证 层 % 它 与 %"#,!] 一起 & 为 /012 提供认证和安全机制 % %"#,!!^ 是一个新的标准 & 目前只是一个草案 &
目 的 是 解 决 %"#,!!@ 和 QBDEF0@5# 的 互 通 问 题 & 是
串
!"#$ 和 $%!! 的联合标准 ! &’()**+ " 下 一 个 无 线 新 标 准 " 该 标 准 希 望 将 ,-./ 的 传 输 速 率 增 加 至 0’’ 1234 以 上 ! 图 0 是 $!!!&56700 系列标准物理层和 1.8 层的比较 !
-MX8
9ML"
&’6)00gf0.XX V.8 层 &’6)00?f 安全性增强 &I(7**@fOP; 增强
9%%%&’6)00+ 引 入 了 很 多 \F 和 NF 的 无 线 通
信技术 " 如采用了 V9VK^KLMV 技术 %-M_8< 低密度 奇 偶 校 验 码=技 术 "智 能 天 线 %自 适 应 技 术 和 软 件 无 线电等新技术 ! 现讨论其物理层的主要关键技术 !
欧 洲 %";9 < 欧 洲 通 信 标 准 学 会 = 则 在 大 力 推 广
!"-
..*/ 标准
&I67**J 最 大 的 不 同 是 >?3@A:./6 不 是 建 立 在 以 太
网 基 础 上 的 " 而 是 采 用 的 "M1. 结 构 " 形 成 一 个 面 向 连 接 的 网 络 ">?3@A:./6 的 面 向 连 接 的 特 性 使 它 很容易满足 OP; 要求 " 可以为每个连接分配一个指 定的 OP; " 确定这个连接在带宽 % 延迟 % 拥塞 % 比特错 误率等方面的要求 ! 这种 OP; 支持与高传输速率一 起保证了不 同的数据序 列 & 如视频 % 话 音 和 数 据 等 ’ 可以同时进行高速传输 !
个标准 !%"#,!! &%"#,!!@ &%"#,!!P &%"#,!!O % %"#,!! 标 准 是 美 国 电 子 电 机 学 会 "3444 ( 于 !’’) 年 推 出 的 & 它 工 作 于 #,( :Q[ 频 段 & 物 理 层 采 用 红 外 ’X\\\+ 直 接序列扩频 . 或 W\\\+ 跳 频扩频 . 技术 & 共享数据速 率 最高可达 # 9PDC % 由于 %"#,!! 的数据速率不能满足 日益发展的 业务需要 & 于 是 3444 在 !’’’ 年相继 推 出 了 %"#,!!P &%"#,!!@ 两 个 标 准 % %"#,!!P 工 作 于
!"#$ %&’# ’()!*+, - )+&’./".."*’
文章编号 !!""#$%&’#"#""( #"%$""#)$"(
!"""#$%&’’( 标准及其关键技术
蒙 军 !*#! 于 全#
#摘
’ ’ 标准介绍
+!,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 江苏 南京 #!""")" #, 中国电子系统设备工程公司研究所 * 北京 !"""-’.
%./0 :49*- & /012U 3444%"#,!!5U VWX9U 939V$VWX9U 0X8Y
! 无线局域网标准简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对无线局域网通 信 速率要求上 的不断提 高 & 无线局域 网 的 标 准 也 在 不断发 展 &总 的 趋 势 是 数 据 速 率 越 来 越 高’安 全 性 越来越 好 ’ 服务质量 越来越有保 证 % 从 无 线 局 域 网 标准的支持 者及被采用 的地域范围 来 看 & 无 线 局 域 网 可 以 说 有 - 个 阵 营 ! 美 国 的 3444%"#,!! 系 列 标 准 ’ 欧 洲 的 QBDEF012!ZQBDEF012# 和 日 本 的 991Y 系列标准 %
除 了 以 上 - 个 比 较 完 善 的 版 本 )%"#,!!@ &
%"#,!!P &%"#,!!O ( 外 &3444 还出台了修正现存协议
缺陷的一些加强版本 & 作为以上协议的扩展 %
%"#,!!M 是关于 %"#,!! 网络 和普通以太 网之间
的互通协议 & 现已包含在大多数产品中 %
%"#,!!L 最 初 致 力 于 开 发 工 作 在 其 它 频 率 的 %"#,!!P 版本 & 使其在许多没有 #,( :Q[ 波 段的国家
要 $ 首 先简 要 介 绍了 /012 的 各 个 技 术 标 准 $ 其 次 重 点 分 析 了 3444 将 要 推 出 的 最 新 技 术 标 准 3444%"#,!!5 的 基 本 原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