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式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五段式作文法 蔡基刚

五段式作文法 蔡基刚

五段式作文法蔡基刚
五段式作文法是由蔡基刚博士提出的一种写作格式,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广大学习者锻炼并强化他们的语言用词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首先,如何使用五段式作文法?五段式作文法就像其他语言写作方法一样,首先要把思路梳理出来,它由五段组成,每段只包括一个主题,每段体现出的重点应该一致,明确了条理后,就可以动笔写作了。

第一段引出话题,第二段举例和阐述,第三段分解成因果步骤,第四段讨论,最后一段归纳总结。

其次,五段式作文法的优势是什么?首先,它鼓励作者准确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我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经常提到的“思维导图”,例如让作者在有一定认知、经验和深度的基础上梳理文章框架,以此让作者思考问题,从而产生新思想,从而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

其次,五段式作文法也有助于提高作者的语言思维,语言思维就是作者要思考文章的表达形式,在梳理文章框架的过程中,需要作者思考如何把每个主题表达清楚,把文章的主要思想表达出来,从而使文章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

再次,五段式作文法也有助于修改和完善作者的文章,无论作者的文章是否完美,五段式都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作者可以发现文章缺乏的信息,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修改完善完整的文章,将文章中的各种思想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文章的精炼效果。

综上所述,五段式作文法是由蔡基刚博士提出的一种写作格式,
它不仅有助于作者正确、有序地表达思想,提高作者的语言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助于作者完善文章,从而提高作者的写作技巧。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五段式作文法,学习它,掌握它,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提高文章质量,锻炼自己的文字功底。

五段法作文

五段法作文

利用“五段法”写作模式快速构思成文一、何为“五段法”写作模式所谓“五段法”写作模式,是就作文的章法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话题,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

全文一般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写作主题进行展开,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部分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话题。

中间三个部分通常以以下三种方式连接:小标题式:中间部分用三个小标题,一个标题紧扣一个角度。

章节式:中间部分分为三大章,以“一”“二”“三”标出。

诗句引领式:用三句诗分别引领三个部分。

二、“五段法”写作模式优势其一,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

其二,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

其三,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三、佳作示例感谢成长中的财富感谢生活,感谢成长,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很多。

学会接受,也懂得拒绝。

这些无疑都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一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我多么贪玩。

夏天,即使大雨滂沱,也要光着脚丫在大地的琴键上与雨滴一起击打欢快的节拍。

冬天,纵然天寒地冻,也要在雪地中与伙伴们打雪仗、堆雪人,尽管鼻子冻得通红,嘴里哈着热气,脸上却洋溢着快乐。

那时的我不用承担生活的艰辛,却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因为有亲人的微笑时时鼓励我,让我体会生活的幸福与甜蜜。

于是,我微笑着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是我的第一笔财富。

二时间老人慢慢老去,但他没有忘记把我拉长,没有忘记将健康与智慧装入我的身体与头脑。

我不再迷恋夏天的风雨和冬天的冰雪,开始探寻书本中的奥秘、探索人生的真谛、采撷奋斗的乐趣、体验成长的滋味。

可生活的风雨有时真的很强劲,让我有些不堪重负。

作文五段法教学课件

作文五段法教学课件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 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
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 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 “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 上。
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 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 “过”的,是怎样“过”的
文章第二部分(第二段)只是引出了文章的主 人公和事件,为下文的具体描写作好了铺垫。
3、第三部分——全文重点,进行具体描写(或 要求有具体事例)
考场作文的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在 亲情友情或成长经历类作文中,第三部分都要 通过具体的描写来突出中心,而在话题作文中, 通常第三部分需要安排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中 心。
修改后
“这次,我们一家人到海南岛旅游,我终于尝 试了潜海的滋味。”这句话略加修改,看看会 是怎样的效果“这次,我们一家人到海南岛旅 游,我终于尝试了潜海的滋味,那种奇特的体 验,超乎了我最初的想象“。在这段话中,增 加的部分,“到底什么体验?,读者心里会思 考”是用来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例2、有位同学在《把烦恼甩在身后》一文中 写到: 升学像一面阻力巨大的屏障横在所有 临考学生面前。 前不久,我升入好中学的机 会来了,五中要招特长生了。我凭借声乐特长 轻松通过初试。可复试依然困难重重,那里高 手云集,步入五中的前程依然遥遥无期。那几 天,我精神紧张得不得了,晚上根本睡不着觉。 即使睡着了还要做考试梦,每次唱错了,这个 梦就要重新来过……
如上面的例文《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将第 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混在了一起,使得文章缺少 必要的描写,而在但第三部分中,只有描写, 才能让文章做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
评点

中高年级习作五段式教学模式

中高年级习作五段式教学模式

中高年级习作五段式教学模式第一篇:中高年级习作五段式教学模式中高年级习作五段式教学模式三大误区第一、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误区。

很明显,“写”即是写作,“习”则习作。

写作和习作,顾名思义:写作是指写文章,其过程重在“写”,它对写作者的要求是一步到位的,要在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高而全面的要求;而习作则是指学习写文章,其过程重在“习”,即是学习,它对学习者(主要指学生)的要求相对低得很。

写作和习作,两相比较,它们对写者的要求的区别是显而易见而又相差甚远的。

但是,我们的许多“教者”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习惯性地把对写作者的要求强加在习作者的头上,这显然大大地拔高了小学生作文的要求,从而偏离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习作”本位。

第二、作文训练的以“篇”代“片”的误区。

这里的“篇”指的是完整的一篇文章;“片”则指的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断。

由于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从而导致了作文训练陷入了以“篇”代“片”的误区。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

随便翻开小学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题目要求、教学大纲特别是最新颁发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作文训练要求,三、四年级除了写一些书信、便条之外,大都是一些片断的练习;五、六年级亦是以写片断为主,最高的要求也是“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0分钟写出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这都是符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的。

但是,综观我们当下大部分的小学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大都“鬼使神差”地要求学生写完整的一篇文章。

这也无疑大大地拔高了作文训练的难度。

让初学写作文的学生一步到位,一开始就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无异于要一个连爬都还没学会的婴儿马上站起来走路一样“蛮不讲理”。

这样做,学生写作文不“怕”就奇,教师教作文不“难”就怪了。

第三、作文测评的评分标准过高和重“形式”轻“内容” 的误区。

由于受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和作文训练的以“篇”代“片”的影响,作文测评亦“顺理成章”地步其后尘而误入歧途。

作文五段法怎么运用关于作文五段法的写法

作文五段法怎么运用关于作文五段法的写法

作文五段法怎么运用关于作文五段法的写法一、“五段法”的基本结构“五段法”模式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小标题式。

全文分三个小标题,一个标题扣一个角度。

2、章节式。

全文分为三大章,以“一”“二”“三”标出。

3、隔行式。

全文分三节,每节间隔一行。

4、诗句引领式。

用三句诗分别引领三个部分。

5、三节连缀式。

没有明显标志,但有段首总括语或段末收束语、过渡语等,使层次显得非常清晰。

二、“五段法”作文的开头与结尾1、开头“五段法”作文的开头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1)类比点题法,即首段用类比的方式引出全文主题。

这种形式一般是由自然现象入用,引出社会现象。

(2)比喻点题法。

即首段用精彩的比喻,最好是排比式或连喻式,以此来点明主旨。

这种形式可以由实到虚,增添文采。

(3)议论点题法,即在开头用一段精彩的议论来直接点题。

一般而言,这段议论一定要精辟有力。

(4)题记法,即设计一个精彩的题记,用精警的语言扣住话题,引出正文。

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题记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到位。

(5)情境引入法,即先设定一种情境,然后由这个特定情境自然展开,引出正文,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写自己在受到外界的某种触发,而后引发出一系列的联想。

这种方式在展露文采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6)直入正题法,即直接进入文章主体部分,不在开头进行过多的纠缠。

2、结尾文章结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就“五段式”而言,一般可采用总结法进行收束,即对那三句画龙点睛的话进行概括升华即可。

当然我们为了强有力下豹尾,还可以进行一些加工,我们可以参看例文,寻找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捷径。

三、“五段法作文”的主体“五段法”作文的主体由“三个角度”和“三句画龙点睛”的话组成。

这三个角度是对话题的具体展开,这三句话是对这三个角度的精练概括。

角度的切分找准三个角度,总结出这三句话,是“五段法”作文成功的关键,只要能找到这三个角度,我们的思路就会豁然贯通,成文则不难矣。

角度切分的方式是非常灵活,因文而异的,它是对话题的具体化和明确化的过程。

作文模式之五——“五段式”写法

作文模式之五——“五段式”写法

作文模式之五——“五段式”写法作文模式之五——“五段式”写法“五段式”是议论文的一种常见写法。

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导入,第二段针对这个故事精要议论一下,议论时要点出话题的主旨。

第三段结合事例从反面证明,第四段结合事例从正面证明,第五段总结全文。

这种写法,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只要能扣住主题,选择的材料得当,一般都能在二类卷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五段式写法容易,但也需要有充实新鲜的事例和较高的语言功底,否则五段式就只能是无生命力的骨架。

例文示范:重视你的“阿喀琉斯之踵”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之战的希腊联军大将阿喀琉斯是神的儿子。

他出生后,他的母亲就提着他的脚后跟让他在天火中锻炼,全身变得刀枪不入,唯有脚后跟未受到天火锻炼。

阿喀琉斯最终在特洛伊之战中因脚后跟中箭而丧生。

这就是著名的“阿喀琉斯之踵”。

人身上都存在着弱点,虽然只是大或小的区别,但不能因为弱点较小就对其视而不见。

连阿喀琉斯如此英雄都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脚后跟而丧命黄泉,我们这些凡人就更应该重视自身的弱点了。

否则,你的任何一个弱点都有可能成为你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

历史上因小失大,因为一个人自身的弱点而葬送全局的事例不胜枚举。

张飞一代猛将,却脾气暴躁,酷爱饮酒,且好在醉酒之后暴打士兵,终在醉酒之后被不堪暴打的士兵杀死。

滑铁卢之战中的法军元帅鲁道夫优柔寡断,且唯拿破仑之命是从,在率领法军寻找并打击普鲁士军队的时候,发现普军向滑铁卢方向行进,众将一致认为这是增援英军的部队,并建议立即增援滑铁卢战场。

但鲁道夫迫于拿破仑之命迟迟做不出决定,坐失了战机,最终葬送了拿破仑和他的“百日王朝”。

他们或许知道自身的缺点在哪儿,但他们对此并不重视,更不用说改正了,最终酿成了失败的苦酒。

相反,因为及时改正自己的弱点而大获成功的事例也是非常多的。

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厂曾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而不受市场青睐,但该厂及时总结了教训,狠抓产品质量,不仅打开了国内市场的销路,还打入了国际市场,成为世界知名企业。

话题作文中“五段法”指导

话题作文中“五段法”指导

话题作文中“五段法”指导在写话题作文时,我们常常需要使用结构化的写作方法来组织我们的思路,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有序。

而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五段法”。

本文将以教你如何使用“五段法”指导写作话题作文为主题,详细介绍各段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第一段:引入第一段是作文的引入部分,主要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起对话题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建议:1.引言:可以以一个有趣的引言开始,或者就话题进行一个简要的定义。

2.背景信息:可以提供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让读者对话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提出问题:可以引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引发读者对话题的思考。

4.统计数据:可以列举一些数字或统计数据,用来支持或突出话题的重要性。

在引入部分,不要过分展开讨论,要将重心转移到接下来的论述上。

第二段:论述一第二段是作文的第一个论述部分,主要是对话题的一个观点进行详细阐述。

以下是一些建议:1.主题句:第二段的开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指出这一段要论述的观点。

2.例子和证据: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或统计数据来支持论述,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3.分析解释:可以对例子或证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

在论述一部分,要注意逻辑严谨、观点明确,尽量避免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达。

第三段:论述二第三段是作文的第二个论述部分,同样是对话题的观点进行详细阐述。

以下是一些建议:1.主题句:第三段的开头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指出这一段要论述的观点。

2.例子和证据:可以使用新的例子或统计数据,或者继续使用第二段的例子和证据来支持论述。

3.分析解释:同样可以对例子或证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以加强论述的说服力。

在论述二部分,可以选择与论述一不同的观点,或者对同一观点进行更深入的阐述。

尽量避免重复论述,保持内容的新颖性。

第四段:论述三(可选)第四段是作文的第三个论述部分,这一段是可选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加入。

以下是一些建议:1.主题句:如果选择加入第四段,同样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指出这一段要论述的观点。

作文:“五段法”写作模式例析

作文:“五段法”写作模式例析

作文:“五段法”写作模式例析所谓“五段法”写作模式,是就作文的章法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话题,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

全文一般分为五个部分: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话题进行展开,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部分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话题。

这种作文形式的最大好处在于结构清晰,主旨明确,且不易跑题,全文显得眉清目秀,身材可人,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心清气爽。

同时,这种结构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便于我们在考场打开思路。

另外,这种作文形式易学易练,便于操作,不仅在形式上易掌握,在语言上也易出彩,可以作为一种应考利器。

一、“五段法”的基本结构形式:请看下文:[例文一]人贵有自知之明刘红娟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鸵鸟身重翅小,不妄想飞向蓝天;海豚无脚不徒劳爬上陆地。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自知者能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不自知者往往一念之间前功尽弃,贻人笑柄……韩信甘受胯下辱闹市间,一位气宇轩昂的七尺男儿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一个市井无赖的胯下爬过。

难道他没有人格与尊严吗?不,他此举是为了实现他的鸿鹄之志。

他深知自己的价值绝不能与无赖等同,他深知自己的兵韬武略当用于救助天下苍生,而不是与一个无赖斗气。

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所为有所不为。

正因为自知,他才能临磨难而不苟,愈挫而愈奋,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帮助刘邦平定天下。

试想,韩信若没有自知,其人生怎能放出夺目光华;若没有韩信的自知,如何能有刘汉天下的一统。

人当须明了自己人生的价值!马谡“无知”失街亭马谡虽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但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无知----对于自身的无知。

没有了自知,便仅剩下了狂妄,甚至狂妄到连军师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

叹诸葛空爱马谡,却反被马谡的不自知误了统一大计;悲诸葛那惜才之泪,却洒给一个“无知”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段式”作文教学的模式
一、“五段式”作文教学的模式
所谓“五段式”,即把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大体的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酝酿——试写初稿——评议例文——自行修改——鉴赏总结。

以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见闻感受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写作主体的作用,学生的质疑与教师的指导贯穿始终。

1.准备酝酿阶段:
教师在写作文前4——6天提出习作的题目和要求,并通过检查、督促指导学生在课外准备,让学生感到心里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具体操作:
⑴布置题目。

在本组教材的重点讲读课结束时(离本次作文4——6天),向学生布置本次作文的题目和要求,要学生准备。

⑵督促检查。

每过一两天,教师可集体或个别检查一下:准备好了吗?想写什么内容?表扬准备好的学生,督促没有准备好的学生赶快准备。

⑶辅导质疑。

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向老师质疑。

老师及时给予指导点拨。

或明示,或要学生去查阅资料、访问当事人,或要学生去再观察、再实践。

2.试写初稿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对本次作文训练要求的领会,按照自己的愿望,以表达清楚自己的见闻感受为目标,进行作文练习,写出初稿。

学生试写时,教师不定调子,不划框子;只在试写过程中,当全班出现倾向性写作障碍时,进行评论性指导。

具体操作:
⑴学生自行起草。

学生根据自己对本次作文训练要求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愿望,把经过充分准备的作文材料加以整理,用文字表达出来。

⑵教师个别指导。

在学生起草的过程中,教师不定调子,不划框子,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

但是教师要巡视学生的起草情况,给个别差生以必要的帮助。

对全班学生,只在出现面上的倾向性障碍时,才进行评论性指导。

(收上学生的作文初稿之后,教师要做的工作:①把学生的初稿检阅一遍,分析初稿的情况,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②根据本次作文要求和学生的初稿情况拟定范文和病例。

③写好“例文指导课”的教案。


3.评议例文阶段:
教师在检查全班修改初稿的基础上,根据本次训练的要求,针对初稿的具体情况,提出修改要求,可借用“范例”帮助学生树立评价和修改作文的标准,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组织学生“诊断病情”,“分析病因”,探索修改方法,为下阶段“修改”创造条件。

具体操作:
⑴明确要求。

教师通过板书或投影把作文要求原原本本地显示出来,让学生审题,使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写清楚哪些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掌握标准。

⑵评议范文。

①出示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可作楷模的范文,供师生评议。

②评论学习范文是怎样体现本次作文要求的。

通过评论,师生共同总结出带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来。

如要写好《我和xx》,必须“抓住联系点,双方写全面”。

③评论学习范文中字词句篇方面的精妙之处。

⑶评议病例。

①出示在某些方面有毛病的例文(此毛病一般是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供师生修改。

②对照题目要求和范文,评议“病例”,诊断“病情”,找出修改点。

③根据“病情”,分析“病因”,讨论修改方法,同时教给学生修改符号。

④小结本节课从范文学到的写作方法和从修改病例学到的修改方法。

4.自行修改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修改”习惯之后,也可在课外)对自己写的初稿进行修改,直到能较好地反映出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表达水平,并定稿抄清。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时向教师质疑,教师有重点地面批指导;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助修改。

具体操作:
⑴自己修改。

学生根据例文指导阶段学到的方法对照作文题目要求,看自己的作文哪些意思写得不明白,哪些内容写得不具体,作文哪些语句写得不恰当。

学生自己修改主要是改文章内容。

⑵同学互改。

在自己改不下去的时候,可在小组里互相交换改,也可请自己信得过的同学帮助改。

请人帮助改主要是改文字形式。

⑶教师指导。

在修改的过程中,教师有重点地面批指导。

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也可随时向老师质疑,老师及时给予指点。

学生这样反复修改,直到反映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止。

(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工作: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主要有:了解全班学生作文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选学生中写得好的作文以备鉴赏、了解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好经验,加以总结。


5.总结鉴赏阶段:
教师在认真检阅全班作文(定稿)、重点批改部分作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准备”“试写”“修改”各个阶段的情况和体会,以总结本次作文训练的成绩和经验为主,进行综合评述,或者讲评优秀文章,帮助学生全面积累写作经验。

具体操作:
⑴重申要求。

此次重申,在于强化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同时也为下一步的鉴赏和总结树立标准。

方式可板书出示也可学生口头述说。

⑵鉴赏文例。

①鉴赏一两个学生的好文章。

依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全班对这一两篇好作文,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从思想内容到文字形式,进行全面的评论欣赏,进一步明确怎样才是好文章,为什么说是好文章。

(当然也包括指瑕)②鉴赏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可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鉴赏,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鉴赏。

③教师对鉴赏的情况进行小结。

⑶总结经验。

①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作文的全过程,对本次作文过程中的每一段进行反思。

哪一段体会最深、收获最大,在全班进行交流,使一人受益,大家受启发。

也可以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使一人受挫,大家引以为戒。

②教师总结。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写作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充分鼓励学生的进步,使全体学生满怀信心地去迎接下一次作文。

这五个阶段是五环节,不是五节课。

一次作文训练占用几个课时,要根据作文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而定。

但是,不论占用几节课的时间,都大体经历这样五个阶段。

一般来说,“准备酝酿”在课外进行;“试写初稿”占一节课;“评议例文”“自行修改”占一节课(也可用两节课);“鉴赏总结”占一节课。

一次作文训练的结束,就是下一次作文准备的开始。

以上说的是“五段式”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式,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因年级不同和教学内容不同,还需要有变式。

如一些简单的应用文教学就不必用“五段式”。

另外,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文时,有它的特殊性,遵循“起点要低”“指导要细”“由说到写”“先放后收”的原则,按照“指导准备——指导试写——指导评议——指导修改——指导鉴赏”。

五年级经过训练,已具备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可加快“五段”的进程,间或搞几次快速作文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