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相关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相关情况调查报告第一部分调查方案的设计一.调查方案1)调查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活动的增加以及收入的提高,去电影院看电影已成为一种大众化而又惬意的消遣方式。
可是,近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在看电影上的消费方式似乎并不局限于去电影院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去影院看电影的频率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些都受着各种情况的影响。
我们所进行的调查,是针对于大学生群体所展开的研究,调查分析这一群体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相关情况。
2)调查目的:为电影院的运营提高一定的参考3)调查地点:大学校园4)调查对象:各年级大学生5)调查方法:问卷调查6)调查时间:2013年5月—2013年6月二.问卷设计在我们的共同研究制定下,我们最终的调查问卷如下:关于大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相关情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请配合我们完成以下调查问卷,请选择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
1、性别()A 男B女2、文科生还是理科生()A 文B理3、性格(内向到外向1—5打个分)()A 1B 2C 3D 4E 54、你觉得你是理性还是感性些?理性到感性1—5打个分()A 1B 2C 3D 4E 55、月生活费()A 小于500B 500~1000C 1000~2000D 2000-3000E. 3000以上6、兴趣爱好(可多选)()A唱歌跳舞B看电影 C 看电视剧E看小说 F 体育类运动G 逛街H棋类运动I认真学习J 看书(名著,有关学习知识的书籍)K 宅M其他(可以说一下)F没有什么喜欢的7、对电影的喜爱程度()A非常不爱B,不太喜欢C,一般D,有点喜欢E,非常喜欢8、大学以来看电影频率(网上的各种都算)()A.一天几部B每天一部C2~4天一部D一周一部E偶尔很少9、去电影院偏向于看哪一类的电影?(最多可选三个)()A喜剧B爱情C动作D恐怖E科幻F剧情G犯罪H 奇幻I战争J悬疑K动画L伦理10、有没有偏爱哪一个地区的电影()A欧美B大陆C港台D日韩E泰国F其他11、大学以来多久去一次电影院()A一周B半个月到一个月 C 偶尔 D 不去12、觉得花钱去电影院的主要理由是?()A效果好B片子新 C 社交方式D浪漫E其他13、一般去看电影之前是从哪里得到关于电影的消息?()A 同学B网上 C 电影院宣传D其他14、你是否关注你准备去看的那部电影的影评?()A非常关注B有点儿关注C很少关注D不关注15、更愿意和谁一起去看电影?()A家人B朋友(同学)C男女朋友 D 一个人16、购票方式?()A直接去买B用学生证 C 会员卡 D 团购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参与!第二部分分析报告1、在我们的20个男生20个女生中有15个是文科生而25个是理科生,而且其中男身大多为理科女生大多为文科。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4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4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摘要电影自诞生以来,不过百余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影响力悄然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而今,电影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不同人群在诸多社会人格方面或多或少有影响,从而对社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本文通过展现了不同大学生看电影情况,分析大学生爱看电影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类别电影的吸引力,总结了电影对当代社会影响。
最后提出作者对电影态度。
看电影是一种良好的娱乐方式,是一种学习生活捷径。
是一种了解社会的途径。
: 关键词电影文化、文娱消费、大学生、影视风格、社会影响引言引言,近年,随着影视传媒产业的不断兴盛繁荣电影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与深刻。
特别是对初步接触社会当代大学生来说相对于,传统的家庭教育与成绩为主的中学教育在有丰富课余时间的大学,电影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其成长中的世界观、价值观、人际关系、道德观等起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从在1872年至1878年,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影视从那一刻开始走入人类世界,电影成为世界的一部份。
发展到今天,电影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我们把电影当做一种娱乐,但它却引领着社会的时尚。
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梅里爱制造了一整套机关、机器和舞台道具、无数个布景和服装以及创造了许多新的特技、新的剧本。
在无声电影阶段,对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苏联的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在1915年开创性地使用了“特写”、“圈入”和“切”的手法,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接手段。
苏联的著名电影大师谢盖爱森斯坦是无声电影时期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1927-1959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
大学生电影调查报告

大学生电影调查报告大学生电影调查报告近年来,电影行业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电影的喜好和观影习惯,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为我校100名大学生,调查内容包括电影类型、观影场所、观影频率以及对电影的评价等方面。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首先,关于电影类型的喜好,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不同类型的电影有着不同的偏好。
其中,喜剧片是大学生最喜欢的类型,占调查人数的35%。
喜剧片以其幽默搞笑的剧情和情节吸引了大部分大学生的关注。
其次,爱情片是大学生的另一大喜好,占调查人数的25%。
爱情片以其浪漫的故事情节和感人的表达方式打动了大学生的心弦。
此外,动作片、科幻片和恐怖片也是大学生们喜欢的类型,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5%、10%和5%。
其次,关于观影场所的选择,我们发现大学生更喜欢选择电影院观影。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大学生选择在电影院观影,而只有20%的人选择在家中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电影。
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电影院中享受大屏幕和音响效果所带来的震撼和沉浸感。
他们更喜欢与朋友一起走进电影院,共同感受电影带来的情感冲击。
再次,关于观影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电影的观看频率较高。
有60%的大学生表示每个月至少观看一部电影,其中有30%的人表示每个月会观看两到三部电影。
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电影的热爱和追求是持续而稳定的,他们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欣赏电影。
观影不仅是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思考。
最后,关于对电影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电影的评价较为客观。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他们会从剧情、演技、画面等多个方面来评价一部电影的优劣。
同时,大学生也会根据自身的情感和体验来评价电影的触动力和感染力。
他们认为一部好的电影不仅需要有精彩的剧情和演技,更需要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内涵。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电影的喜好和观影习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观看电影态度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观看电影态度调查分析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对电影看法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电影看法与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调查对象: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部分学生调查方法:问卷抽样调查调查人:王长龙邱梦雅陈赫张正汉成超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如下:一:电影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与地位二:大学生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电影的看法和喜爱程度三:大学生对电影票房要素的认识及看(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大学生观看电影态度调查分析报告)法四:大学生对现有制度与盗版的看法五:大学生看电影的方式六:大学生对中国电影前景的看法七:调查总结八:本次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与我们的观点现将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电影在大部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调查问卷的第一题中,%的大学生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平均每隔两到三天就会观看一部电影,%的大学生选择平均一周观看一次电影,%的大学生选择每隔半个月观看一部电影,%的大学生选择每隔一个月观看一部电影,而剩余的%的大学生在观看电影时并不会注意时间;并且在调查问卷第12题中,%的大学生会认为电影是平时调剂心情,消遣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电影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电影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二:大学生所喜爱的电影类型及电影产地在调查问卷第二题中,%的大学生选择观看电影时主动观看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大学生选择观看电影时主动观看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的大学生选择主动观看国产电影,最后,有%的大学生会主动观看港台电影。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往往会传达出一些英雄主义和侠义情怀,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心中所向往和喜爱的。
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美国电影外,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国产电影,这表明国产电影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如果能拍出更多高质量的国产电影,喜欢国产电影的人数比例想必还会增加。
同时还可以看出其他国家电影的观赏人数比例则略小于观看美国电影及国产电影的人数比例。
大学生看电影调查报告

大学生看电影调查报告大学生看电影调查报告【大学生看电影调查报告一】摘要:电影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影响力悄然渗进社会的各个领域。
xx城市发展迅速,文化活动也多姿多彩,电影市场更是百家齐放。
大学生作为电影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消费群体,他们有其独特的消费特点,如何吸引大学生走进电影院、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为电影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
调查并分析xx高校学生群体观影习惯,去电影院消费的行为特点及发掘潜在消费者对促进电影市场的发展很有意义。
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化,尤其是对电影产业化发展提供诸多政策支持。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首次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对电影产业提出具体规划。
2014年6月,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加大电影产业扶持力度。
根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票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今年全国电影票房已达246.86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的202.59亿元,增幅21.9%。
其中国产片票房131.1 亿元,占比53.1%,同比增长38.9%。
2016年上半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有14部,其中《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奥门风云3》、《功夫熊猫》票房超过10亿。
票房过亿的进口片共有21部,其中《疯狂动物城》、《美国队长3》、《魔兽》票房超过10亿。
随着技术的进步,观影渠道逐渐拓宽,网络视频、手机电影、数字放映等新的电影传播方式,使影视合流成为现实。
观众改变了过去聚集在影院中仪式般的集体观影的方式,通过电视、影碟、网络等多种媒介,人们观看电影的方式和选择与过去完全不同。
无疑,网络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冲击。
xx是一个城市化的进程很快的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地方也都建了许多电影院。
目前,xx在时光网的记录中已有40家影院,万达、华臣、博纳、金逸等院线影院品牌先后进驻xx,充分、良性的市场竞争和随之而来的互动共赢成为成都乃至全中国电影市场最值得汲取的经验。
大学生电影市场调查报告(共5篇)

大学生电影市场调查报告(共5篇)第1篇:关于大学生对电影看法的调查报告[优秀]关于大学生对电影看法的调查报告前言:电影是现代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早。
从中国最早的无声电影《定军山》开始到现在,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
这期间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在不断的进步着。
但是在近代由于种种原因,和世界影视的差距不断拉大。
然后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电影产业的政策使这一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即至2010年,国产电影的数量已经占有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与几年前中国电影市场中85%以上都是从外国引进的情形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然而,中国在电影产业方面仍旧还遗留了许多问题有待改善,如:国产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电影花下大量金钱制作后却取不到预期效果,票房收入更是远远低于引进的国外电影,产量更是拉下了世界的后腿。
而作为大学生,与高中相比课余时间多了很多,不少学生选择了观赏电影来娱乐和充实生活,所以作为电影的庞大观看群体。
了解其对电影的看法,会对影界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现在电影的看法,我们对宁波大学及科学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11.10.8—2011.10.25调查地点: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及宁波大学调查对象: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及宁波大学学生调查方法:问卷抽样调查调查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如下:一:大学生对不同国家电影的喜爱程度二:大学生对不同种类电影的看法和喜爱程度三:大学生对电影要素的看法四:明星是否参与电影对大学生选择电影的影响五:大学生对原声电影及中文配音的外国电影的看法六:大学生看电影的方式七:大学生对中国电影前景的看法八:调查总结现将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喜欢美国电影的群体庞大由调查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宁大还是科院,男生或女生,喜欢观看美国电影的比例都是最大的。
如今,“美国大片”已经深入人心,自然也深入大学生的生活。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报告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报告【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后,分析了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等,以求通过大学生这一观众群体来了解我国电影观众的特性和电影文化的现状,分析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并为探寻可能的出路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产电影电影院电影文化大学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逐渐增多,休闲娱乐内容也日益丰富多样,电影作为一项雅俗共赏的娱乐活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而在电影观众群体中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因其兼具了电影的艺术与商业双重身份所延伸出的艺术探索和轻松娱乐两种相对典型性的受众心理特点,研究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观影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当前众多电影观众的特性。
为此,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群体收看电影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分析和探讨。
本次调查在今年四、五月间展开,为期约三周时间。
考虑到研究成本和操作的可行性、便利性,随机选取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五所大学,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份,回收率为93.8%。
其中男生178人,占42.2%,女生244人,占57.8%,女生略多于男生。
具体调查主要由选修《大众传媒文化》课程的部分同学实施。
采用的调查方式以书面问卷调查为主,同时也结合了网络调查等形式。
调查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度、喜好度、观影动机、观影途径、观影行为及对电影的认知、评价、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
下面就这次调查结果做分析。
1.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较多,喜好度颇高本文对大学生电影接触度的调查,在对调查结果汇总梳理后发现,6.5%的大学生最近一个月来一部也没看,53%的大学生看了1—5部,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而看了10部以上的占11.3%,中位数是5部,可见,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程度相当高。
就大学生对电影的喜好度而言,回答“非常喜欢”的占23.7%,“比较喜欢”的占51.4%,二者合计达75.1%之巨,回答“一般”的占22%,表示“不太喜欢”的有2.6%,没有人“很讨厌”。
大学生观影习惯调查报告

大学生最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为喜剧类(32.36%)、 科幻类(12.83%)、悬疑爱情类(11.66%)。虽然
好像年轻人喜欢看恐怖片,但是实际得票率只有
7.29%。 。
男生最喜欢科幻片
除了喜剧片,男生最喜欢的是科幻片, 那些现实生活中不可及的幻想在科幻片 中变成了现实。
那些未来世界,巨型机械,宇宙飞船
的确很得男生欢心。
女生爱看爱情片
喜剧片的地位不可动摇,但是女生也很爱看爱情片 和悬疑片,或许罗曼蒂克之余也要开动脑筋刺激 一番?
男女对悬疑恐怖片的接受程度
比起男生,女生群体对悬疑片和恐怖
片的接受程度更高,现在的女孩子 可不是只会看风花雪月的柔弱女生了。
总结
作为情侣约会的必备一环,在知道了男女观影习惯 的差异以后,你是否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影片了呢?
当然风格迥异的电影是我们减压放松的好伙伴,
各种类型大家都可以尝试一下哦
谢谢
数据来自超级调查实验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电影自诞生以来,不过百余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影响力悄然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而今,电影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不同人群在诸多社会人格方面或多或少有影响,从而对社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本文通过展现了不同大学生看电影情况,分析大学生爱看电影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类别电影的吸引力,总结了电影对当代社会影响。
最后提出作者对电影态度。
看电影是一种良好的娱乐方式,是一种学习生活捷径。
是一种了解社会的途径。
关键词: 电影文化、文娱消费、大学生、影视风格、社会影响引言近年,随着影视传媒产业的不断兴盛繁荣,电影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与深刻。
特别是对初步接触社会当代大学生来说,相对于传统的家庭教育与成绩为主的中学教育,在有丰富课余时间的大学,电影媒介以其特定的传播影响力对其成长中的世界观、价值观、人际关系、道德观等起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从在1872年至1878年,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影视从那一刻开始走入人类世界,电影成为世界的一部份。
发展到今天,电影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我们把电影当做一种娱乐,但它却引领着社会的时尚。
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梅里爱制造了一整套机关、机器和舞台道具、无数个布景和服装以及创造了许多新的特技、新的剧本。
在无声电影阶段,对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苏联的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在1915年开创性地使用了“特写”、“圈入”和“切”的手法,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接手段。
苏联的著名电影大师谢盖爱森斯坦是无声电影时期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1927-1959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而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
先在意大利出现“新现实主义”电影。
法国自1959年新浪潮兴起。
电影从此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并在同其他艺术的关系上,从过去单纯的摹仿吸收进行到有取有舍的阶段。
中国电影自19世纪末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历史序幕,至今,中国电影已走过了80余年的路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先是把西方的电影艺术移植到中国的拓荒时期。
而自1949年,中国民族电影事业进入探索时期,确立了大众化的路线方针,汇入中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民主革命运动的时代洪流,发生了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历史性转折。
近年,中国电影迅猛发展,使得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高涨。
而且中国电影的票房和影片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今,在国际电影节上如今也备受欢迎。
一场电影是一种文化,从第一秒开始它就是一群人思想、行为与态度的展现。
看电影是看一种人生态度。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来反映,以便能够了解看电影方面的问题,为学校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大学生对看电影态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意见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
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
本次调查为了使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我们选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为调查地点。
从中选取不同年级、不同科别的样本。
在以上五个地点共发纸质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4份,其中有效问卷占111份,有效回收率为96.23%。
其中男问卷67份,女44份,男女比例约为1.5:1。
理科38份,工科48份,文科29份。
1.调查结果1.1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娱乐休闲方式也在不断增多。
看电影作为其中的一种,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青睐。
通过调查,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休闲方式得出以下结果:西安市内大学生较偏爱的娱乐休闲方式是上网、看电影和阅读。
由此看来,电影这一媒介的传播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着较深的影响与作用。
1.2 关于大学生在文娱消费这一块的支出,我们做出调查。
从中得出,上网的消费比重占47.37%,影院观影的比重仅次于上网,占35.08%,其次是购买影音类DVD,CD和购买文娱类书报刊,均占20.17%,而对于戏曲类的演出、音乐会、演唱会或是电子游戏类的支出占比重较小。
1.3 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如何?我们对此针对在校大学生做了调查,得出以下结果: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看电影的确是不错的休闲娱乐方式,仅有少部分人不喜欢看电影。
1.4对于大学生看电影的频率我们先做了粗略的调查,从中得出,偶尔看电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6.50%,经常看电影的人数占34.21%,几乎不看电影的人数占3.50%。
再进一步做了较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8.95%的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看1~4部电影,有21.05%的大学生平均每个月看5~10部电影,平均每个月看10部电影以上的人占到8.80%,而不经常看电影的人数仅占7.00%。
1.5大学生活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感受,或丰富多彩,或无聊无事可做,看电影或许成为无聊时的一种消遣方式,或许有着其他的目的。
从图表中能够明显的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目的是放松、愉悦身心。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有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交际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压力,看电影可以是大多数人缓解压力的好的方式。
1.6看电影的方式有许多,对此,我们也做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调查中,通过上网下载看电影视频的方式占66.67%,通过看DVD光盘的方式占41.23%,与此同时,通过一些移动设备看电影和去影院观影的方式各占28.95%和22.80%,因为条件的不具备,通过电视台播映的方式看电影只占14.01%。
1.7一部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一定有他们自己的独特与魅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因为有喜欢的演员和电影题材新颖成为了大学生选择一部电影的主要原因,他们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5.08%和33.33%。
摄影效果好所占比率为22.80%,主题健康向上占25.44%,电影的音乐、舞蹈、动作设计别具一格占20.18%,情节跌宕起伏、有悬念占21.93%,这些因素也对大学生的选择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8电影从无声迎来有声,从黑白走向彩色,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化,现在的电影从它的制作类型、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有序性的分类,给人们提供了选择的方式,对于哪类电影更赢得大学生的青睐,我们做了调查:由上面的饼状图可以看出,各个类型的电影大学生都有所涉及,而喜剧片颇受大学生的喜爱,悬疑片、爱情片和科幻片也是大学生经常观看的电影类型。
1.9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拍摄的电影,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大学生对不同地区的电影也有不同的选择。
其中有55.26%的人喜爱欧美电影,各有22.81%的人喜爱大陆和港台电影,有16.67%的人喜爱日韩电影,有2.63%的人选择其他地区的电影。
大学生对我国拍摄的电影的评价调查结果为:认为很好的占8.77%,认为一般的占61.40%,认为很差的占14.06%。
1.10作为大学生,摄取知识的能力是比较强的,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对于他们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哪些类型的电影对大学生产生好的影响,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有相同人数的人认为纪录片和科幻片对大学生有好处,它们均占41.23%,还有37.72%的人认为伦理片会对大学生有好处,有33.33%和19.30%的人分别认为剧情片和战争片会对大学生产生好的影响。
1.11总体概括来说,有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认为看电影对于他们自己是利大于弊的,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2.调查结果综合分析2.1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看电影是大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一种较为普及的方式,诚然看电影有利有弊。
下面是从问卷中得出的信息。
对大学生利处有如下几点:(1)现代快捷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时刻处于高压力的环境下,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社会压力使大学生在精神上有很大的负担,一些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能够缓解学习压力,放松、愉悦身心,而看电影对大学生来说是其中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且电影文化作为一种文艺方式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有力途径。
(2)现在许多电影以家庭、社会的人际伦理关系为叙事中心,而且更表现为它们都自觉地用传统的道德逻辑,突出了利他与利己、爱与恨、义与利、团体认同与个人叛逆之间的矛盾,张扬克己、爱人、谦让、服从的伦理观念,使大学生在这传统道德这一方面有更深的了解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3)创新型人才是中国社会极度渴求的人才,科技的发展使许多科技电影诞生。
由于中国大学生前期教育中对创新这一块的极度匮乏,使得这些电影在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埋下了种子,为大学生自主创新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对大学生的弊处有如下几点:(1)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一些低级电影和视频慢慢走近年轻人的生活,这些电影势必会腐蚀一部分年轻人的思想,使他们误入歧途。
(2)大学的四年时光正直我们的青春年华,学习和记忆处于黄金时段,但由于一些大学生娱乐与学习的时间比例处理不得当,在娱乐上面浪费了太多宝贵的时间,使得这四年匆匆虚度过去。
看电影也属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一种,如若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个上面,对于大学生的学业是很没有利处的。
2.2中国电影的近况在世界电影业蓬勃发展的大势下,中国电影业也迅速崛起。
此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文体娱乐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在逐渐赶超物质上的追求,这也使得电影业的发展进入百年不遇的黄金时段。
要点:(1)自从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摄制了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揭开了中国人摄制影片的序幕。
“五四”运动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诸多艺术领域中蓬勃兴起,同时兴起的向西方学习之风。
1946年,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进阶,中国有声电影也自此诞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事业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了繁荣电影事业,先后举办百花奖和金鸡奖的评选活动,还在长春、上海等地举办了国际电影节。
有不少优秀影片在权威性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2)同美国大电影产业相比,我们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很差的,美国的后产品营销占了很大的比例,电影产业总值中的70%是开发影片后产品所得,票房只占到30%左右,而我们的票房占到一半以上,电影后产品市场拓展是急需研究的。
(3)艺术的内在魅力是电影存在的基础,中国电影发展的桎梏因素复杂而多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时至今日,艺术,已经悄悄疏离电影,非艺术因素主宰了一切,无论是兴盛一时的娱乐片、风光一时的主流片、潜滋默长的新生代实验片,还是常规的生活片,都张皇失措多少淡忘了艺术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