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观察
温针灸用于1例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尿道狭窄的护理干预

当代 护 士 2011年 8A 下 旬 刊 (专 科 版 )
腰腿痛的 中医外治及 辨证 施护
·117·
高扑 香
摘要 总 结 了l01O例 腰 腿 痛 患者 的 中 医外 治 法及 辨 证 护 理 ,采 取 的 中 医传 统 外 治 方 法 有推 拿 、针 灸 、牵 引 、拔 罐 、中药 热敷 、药物 离子 导入等。辨证施护 包括 :生活起 居的护理 、情志调护 、饮食指 导、药膳治疗 、康复指 导等。认为 中医治疗腰腿痛有很好的疗效 ,而辨证施 护是 中医护理的精髓 ,可有效地预 防腰腿痛的发生、降低 腰腿 病的发 生率,减轻长期疾病给惠者带来的痛苦 ,提 高生活质量。 关键 词 :腰 腿 痛 ;中 医外 治 ;辨 证 施 护 中图 分类 号 :R248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06—6411(2011)08-0117—03
腰 腿痛 是一 组 以腰 或 腿 部疼 痛 为 主要 表 现 的 疾 病 症状 总称 。 中 医 学属 腰 痛 、痹 证 范 畴 。腰 痛 则 是 由于 腰 部 受 损 ,气 血 运 行 失 调 ,脉络 拘 急 ,或 肾虚腰 府 失养 所 引起 ,以腰 部 一 侧 或 两 侧 或 正 中 发生 疼 痛为 主要 症 状 。痹 证是 因感受 风 、寒 、湿 、热 之邪 侵 袭 ,经络 闭阻 ,气 血 运行 不 畅而 引起 的疾 病 。以 筋骨 、肌 肉 、关 节 酸痛 麻 术 、 屈伸 不 利 和 关节 肿 大 、灼 热 为 主要 临 床 表 现 。腰腿 痛 具 有 发 病 率 高 ,影 响 因素 复 杂 ,治 疗 周 期 长 ,症 状 多 样 性 等 特 点 。中 医外 治 具 有 其 独 到 之处 ,可 以 治 愈许 多 常 见 的 腰 腿 痛 病 症 。本 科 对 1010例 腰 腿 痛患 者 均采 用 中 医外 治法 治 疗 (排 除 手术 外 )。护理 方法 采 取 以中 医护 理 方 法 为 切 入 点 ,充 分 发 挥 中 医护 理优 势 ,对 患 者 进 行 辨证 施 护 ,取得 了很 好 的效 果 ,现将 体会 报 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骨科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 (2)

骨科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目的:观察为骨科卧床排尿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实际效果,探讨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患者8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骨科卧床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试验组顺利排尿率为95.0%、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度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的77.5%、15.0%、85.0%,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为骨科卧床排尿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效果显著,中医护理模式值得进一步应用。
标签:骨科;卧床患者;排尿困难;中医护理骨科患者接受手术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制动,需长期卧床,多数患者不适应新的排尿方式,若患者不能及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则会出现排尿困难,增加尿路感染发生率[1]。
排尿困难影响着骨科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中医整体护理,可促进排尿,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为了探讨骨科卧床排尿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实际效果,本文为2011年6月-2013年9月40例骨科卧床排尿困难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获得了较佳的效果,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6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卧床患者80例,入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按信封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
试验组:男女比例25∶15,年龄35~76岁,平均(51.7±2.5)岁,其中21例为胸椎骨折,10例为股骨骨折,5例为腰椎骨折,4例为盆骨骨折;对照组:男女比例26∶14,年龄35~76岁,平均(51.7±2.5)岁,其中20例为胸椎骨折,11例为股骨骨折,6例为腰椎骨折,3例为盆骨骨折。
两组骨科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血瘀气滞证:此为骨折早期伤后1-2周,骨折易移位,筋骨损伤,血液离经,经络闭阻。
血瘀气滞,故症见局部青紫肿胀,患肢胀痛或刺痛。
舌质淡,苔薄白。
2、气滞血瘀,筋骨未复证:此为骨折中期,伤后2-10周内,离经之淤血逐渐消散,瘀未尽去,新骨始生,骨折日趋稳定,气血日见通畅,故症见伤肢肿痛部分消退,疼痛逐渐减轻,舌质淡而干,苔白脉缓。
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淤血停积、血瘀气滞、肿痛并见,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脉弦紧。
3、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此为骨折晚期,伤后8-10周以后骨折已基本临床愈合,但筋骨未坚,损伤之筋脉初愈,气血尚不通畅,故症见伤部微肿胀,功能未完全恢复。
舌质红,苔薄白,脉缓。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髋部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程度、临床表现,针对引起疼痛的原因对症处理,辅以必要的镇痛药物、针刺等。
2.妥善保护骨折部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以免加重损伤。
早期正确手法复位,局部固定做到合理有效。
加强体位护理,在不影响固定骨折部位的基础上,尽量给予舒适体位。
3.遵医嘱患侧髋部予中药涂擦、中药塌渍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4.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患肢肿胀1.评估伤肢状况,查明肿胀原因,及时对症处理。
2.适当抬高患肢,如无禁忌应早期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以利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减轻或及早消除患者肿胀。
3.损伤早期局部可冷敷。
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宜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
4.检查夹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过紧,若固定过紧应及时解除压迫。
对严重的肢体肿胀,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中医科护理常规

消渴(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一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阴虚燥热患者病室宜凉爽通风。
三、定期检验空腹和饭后2小时的血糖和尿糖变化。
四、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五、观察患者饮水,进食量,尿量及尿的颜色和气味,观察患者的神志、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做好记录。
如观察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协作处理:1、患者突然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
2、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呼气右烂苹果气味的铜症中毒时。
3、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等症状。
一、对重症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严防口腔溃疡和褥疮发生。
二、若有皮肤瘙痒、疖肿和中风等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三、降糖药物的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
四、做好饮食调护、热者控制主食量。
五、轻者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六、加强情致护理。
、七、做好出院指导。
不寐(失眠)不寐又称失眠,是内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
一、按照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温湿适宜,光线宜暗,避免噪音,清楚异味,床铺舒适、干燥。
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寝前不做激烈的运动,不久看电视、小说,避免过度兴奋。
四、教会患者做“放松功”,以及其他帮助入睡方法,如默念数字等。
五、无脏腑器质性病变患者,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促进气血阴阳的调和剂脏腑功能的恢复。
六、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并做好记录。
七、中药汤剂服用,实证宜偏冷服,虚症者宜热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
八、饮食宜清淡可口,忌辛辣、肥腻等品。
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宜进食,饮浓茶、咖啡等。
有条件时可于睡前饮适量牛奶。
九、做好精神护理:协助解决患者思虑的难题。
十、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
胃脘痛(胃炎、胃溃疡)胃脘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骨折卧床病人排尿困难的护理

中图分 类号 :4 3 R7. 6
1 临床资料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0 7 (0 02— 18 0 10— 992 1 )4 06— l
23 保 持 良好的排 尿环 境 : 室宜 安静 , .1 . 病 通风 , 温湿度适 宜 。骨 折 20 年 5 20 年 5 在我 院住 院的骨折 卧床 出现不 同程 后 卧床 , 06 月一 09 月 排尿反 射减 弱 , 而且 大 多数病 人羞 于床 上排 尿 , 于求 更羞 度排尿 困难 的患 者 5 例 , 2 例 , 2 例 , 龄 2. 岁 , 均年 助于护 理人员 , 0 男 8 女 4 年 48 平 7 因此 , 理 中要 善于 观察 , 护 告知 患者 忍耐排尿 的危 龄 4.岁 。颈椎骨折 1 , 6 3 例 胸腰椎 骨折 1 例 , 4 骨盆骨 折 6例 , , 股骨 害性 。 上排 尿的不 习惯 , 床 以及 排尿 环境 中人员 较多 , 也是 引起排 骨折 1 例 , 2 髌骨 骨折 5 , 例 胫腓 骨折 8 , 身多处 骨折 4 。 例 全 例 尿困难 的原 因之一 。 因此 , 提供一 个隐 蔽的排 尿环境 , 应 多人 间的 2 护 理 病 房可 用屏风 遮挡 , 保护 患者 的隐 私 。 21 .心理 护理 : 定患者 情绪 , 心情舒 畅 , 患者 的信心 。 稳 保持 增强 对 2 . .2舒适 的体位 与适 当的 活动 :四肢骨 折 的病人 要避 免患 肢受 3 于 骨折这 一 突发 的意 外事 故 , 使得 病 人 的生 活 不 能 自理 , 出现 压 , 患 肢置 于功 能位 , 常 将 抬高 患肢 , 利 于血 液 循环 , 轻肢 体肿 有 减 焦虑, 紧张 , 等心理 症状 。患 者 的紧 张 , 虑 情绪 可引起 排尿 胀 , 进舒 适 感 。在病 情 允许 的情况 下 , 者 排尿 时取 舒适 的 坐 烦躁 焦 增 患 困难 , 护士需 通过 细致 的观察 , 面 掌握 病 人 的社 会 生活 和 心理 位 , 尿液 排 出。脊 柱骨 折病 人要 平 卧硬板 床 , 置气 垫 , 全 以利 可 四肢 活 动状态 , 帮助他 们尽快 实 现角 色转 变 。鼓励 患 者树 立战 胜疾病 置于功 能位 , 并给 予抬 高 , 进 舒适 感 。男性病 人 , 情允 许可 取 增 疴 的信心 , 时与家 属及 陪护人 员 沟通 , 找心 理 问题产 生 的根源 , 侧卧位 , 及 寻 以利尿液排 出。 鼓励 病人进 行肢 体 的主动及 被动活动 , 以 给予心理 疏导和 帮助 。告 知患者 尽 量放 松心 情 , 主要精力 放 在 促进 血液循 环 , 把 促进 代谢 。 疾 病治疗 上 , 使患 者相 信 医护人 员会 尽力 救 治护 理 。对床 上排尿 2 . 4疼痛 的护理 :疼 痛是 骨折 患者 最迫 切 ,最需要 解决 的一个 问 有 顾 虑的 患者 , 解释 床上 排 尿 的必 要性 , 知 床 上排 尿 的方 法 及 题 , 是 使患 者 精 神 紧 张 的主 要 因 素 , 易造 成 尿潴 留 , 尿 困 告 也 极 排 注意事项 , 做好家 属 或陪护 人员 的思 想 工作 , 持床单 整 洁 , 服 难 。因 此 , 士 要尽 量减 轻病 人 的 疼 痛 , 持 周 围及病 房 环境 安 保 被 护 保 污染时及 时更换 。 静。 分析疼 痛 的原因 , 好抚 慰和 解 释工作 。 做 让病人 听一些喜 欢的 2 饮 食护理 :骨折 卧床病 人 多 因害怕 床上 排尿 给 家属或 护理 人 音乐 , 散病人 的 注意力 , 躯体精 神 的痛苦 。 尿时使 患肢 . 2 以分 缓解 排 员增 加负 担而 限制 饮水 。在 护 理过 程 中要 指 导 患者 注 意个 人 卫 放置 舒适位 置 , 以减 轻疼 痛 , 对疼 痛难 忍患 者 , 医嘱 给予药 物镇 遵 生, 养成 良好 的饮 食 习惯 。 证 每 日 水量 >20 毫升 , 保 饮 / 00 但不 宜在 痛 , 只有减 轻 了疼痛 , 病人 才会 有 排尿 意识 , 否则 会 因痛疼而 有意 短时 间内饮用 大量水 分 , 以免膀 胱过度 充盈时 间。 有 意 即应排 尿 , 防止 膀胱 过度 充盈 , 如排 尿 不及 时 , 胱 过度 充 盈 , 2 膀 . 5穴位 注射 : 遵 医嘱 足三 里 注射 新斯 的 明 , 奋 膀胱 逼尿 肌 , 可 兴 抑制 使 小便 自通 。 会使排 尿力量 减弱 而诱 发尿 潴 留。禁 止 吸烟 , 饮酒 , 辛辣 , 禁食 刺 促进 膀 胱收缩 , 尿道 内括约 肌 , 尿道 内 口松 弛 , 激食 物 , 可每 日进 食蜂 蜜 , 香蕉 , 鲜 蔬 菜 , 新 水果 等 , 肠通 便 , 润 防 3 体 会 止便秘 。 排 尿困难是 困扰骨 折 卧床病 人 生活 的一大 难题 , 卧床患者 对 23生活护 理 . 身心舒适 护理 , 以使患 者 放下 心理 包袱 , 于增加 饮水量 , 可 敢 有尿 意时 进行 排尿 , 决排 尿 困难 给 患者 身 心带 来 的痛 苦 , 解 可促 进原 宁夏石 嘴 山市第 一人 民医院 (5 2 0 730 ) 发病 的早 日康 复 。 21 0 0年 1 月 2 O 2日收稿
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

t 5 3《 ± 2 . ) 岁 两组 患 哲 一股 资料 比较 .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5 1. 具 有 可 比性
注: 嗣红 l 比较 , P<0 . 0 5 3 讨 论
j . 2。 疗法 : 对照钮 接受 会 阴部 冲洗 、 听流 水声 、 吹 口哨 、 热敷 、 药物 止埔
观察 组
6 4 1 4 ( 2 1 . 9 )2 5 ( 3 9 . 1 )2 3 ( 3 5 . 9) l f 1 6 )
4 3 ( 4 . 7) 1 3 ( 2 0 . 3 )2 3 f 3 5 . 9 )8 ( I 2 . 5 )l 】 ( J 7 . 2)9 f 1 4 . 】 ) ( 5 4 . 7± 3 . 4 ) 岁: 对 照组男 3 4例 , 女 3 0例 ; 年龄 3 1 ~8 3岁 , 平 均 年 龄 对 照 组 6
者实施 中医护 理 , 取得 满意 效果 , 现报告 如 下。 1 资 料与 方法
表 l 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n{ %) ] 组别 例数—
】 h
j . J 般 资料 : 选取 : ( 1 i 4 v 2 0 t 5 年 本院 治 的 { 2 8别骨折 卧床 排尿 困
l 78
内蒙 古 中医药
霉骣 , 索砉 . { } 尿 困 难 亭考 窝 施 卞 医护 理 裁 . 累 四 ’
#
寄 石墙 毫’
译 ^ 。 ・ ’ j 一 ’ ” 。
.: 。 Fra bibliotek ’、
’
’ :
— ÷
p
。 ’ 车’
磐
。 。 7
果
行手 术治 疗或 刚发生 创伤后 的骨 折患 者需接 受严格 制动 与 固定 . 2 结
跟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及临床路径(贵定县中医院)

跟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骨折早期,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淤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道,局部淤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未尽、筋骨未愈证:骨折早期,伤后2周—4周,淤血未尽,筋骨未愈,淤肿减退,筋骨不舒。
3、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证:骨折后期,伤后4周后,筋骨未坚,肝肾不足,瘀肿已消,筋骨不舒,并可伴倦乏力,腰膝酸软等。
二、常见症候/症候施护(临症辩证护理)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1)复位后,管型石膏固定4—6周,(2)伤后抬高患肢,应早期进行膝关节、趾关节的屈伸活动,(3)早期可遵医嘱采用活血袪淤药物外敷。
2、关节面轻度受累的骨折:(1)骨折移位不明显者,做适当固定后即可扶拐逐步下地但不负重行走。
(2)关节面塌陷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后,可行手术治疗。
(3)有明显移位者,复位后科观察肿胀程度,肢端血供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的改变,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 解除外固定后,可遵医嘱以活血舒筋通络类中药熏蒸、熏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等治疗。
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生反馈。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手术复位外固定护理1、夹板外固定护理(1)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2)手法复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位。
(4)注意观察夹板固定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皮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冷,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可用中药药棒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艾灸等治疗。
(6)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而形成压疮,保持下夹板的清洁。
(7)解除固定后,可用中药熏蒸、熏洗、中药贴敷、中药热奄包等进行活血、舒筋、通络治疗。
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

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87例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进行分组。
尾数为偶数的患者有42例、纳入研究组范畴;另外45例患者为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
对两组的护理成效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尿困难改率善明显高于参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
结论:骨折卧床排尿困难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骨折卧床;排尿困难;中医护理;临床效果骨折属于常见疾病,骨折之后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很长的时间内制动、固定,甚至长期卧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1】。
患者以往的生活规律被打破、加上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排尿困难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严重的可能出现尿潴留【2】。
为了减少提高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本文对42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87例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进行分组。
尾数为偶数的患者有42例、纳入研究组范畴,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在48-81岁之间,平均为(55.4±9.2)岁。
45例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为奇数,纳入参照组,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为(56.0±8.4)岁。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例如常规的环境护理、导尿护理、心理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具体为:(1)中医推拿护理,卧床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推拿,主要在脐部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采取先重后轻的推拿手法,严逆时针方向推拿20次、然后由脐部耻骨联合方向推压,每次持续时间为15min,每间隔1h进行一次,直到患者排尿通畅【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观察
目的对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
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折卧床并出现排尿困难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实施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50%,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0.84%,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对长期卧床且有排尿困难的骨折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标签:骨折;排尿困难;中医护理
近年来,我院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采用中医方式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折卧床并出现排尿困难的24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且所有患者骨折后每天的卧床时间均超过10 h。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为26~85岁,平均年龄为(46.7±
2.5)岁;按照骨折类型进行划分,胸腰椎骨折患者34例,颈椎骨折患者2例,股骨骨折患者51例,骨盆骨折患者1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8例,全身多处骨折患者11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为25~83岁,平均年龄为(45.8±
3.1)岁;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颈椎骨折患者3例,股骨骨折患者49例,骨盆骨折患者1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10例,全身多处骨折患者1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中的1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患者严格按照制定的作息时间表进行活动和卧床休息,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给予镇痛药物,对患者进行腹部部位的按摩,患者需要排尿时,为了使其紧张、害羞等情绪得到缓解,要让其他人员回避。
与此同时,适当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使其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1.2.2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
①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实际上,患者病情恢复的情况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联系,骨折卧床患者因生活不能自理而成为家人的负担,出现焦虑不安、烦躁、喜怒无常等情绪。
相关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心理方面的疏导,让患者意识到患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面对,而且重要的是积极配合医师治疗。
②对
患者进行穴位护理:让患者家属用温水对其擦洗,擦洗完成后用松节油按摩神厥穴,而且每隔2 h进行1次。
为了使患者排尿困难的现象有所缓解,对其进行利尿穴位的推拿,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取患者平卧,用手掌按照逆时针方向推拿相关穴位,推拿时手法慢慢加重,持续15 min/次,根据患者是否能顺利排尿,每隔30 min或者1 h进行1次。
在对利尿穴位进行推拿的基础上,与耳穴埋豆法相结合效果更好,操作如下,用酒精对耳穴消毒,将王不留行籽粘在医用胶布上之后贴在耳穴位置处,按压3次/d,5 min/次左右为宜,出现酸胀感觉时便可停止按压。
③针灸方面的护理: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之所以出现排尿困难的现象,主要是由气血不畅、气化失司、不利于膀胱气化以及肾元亏虚所致,而采用针灸法可达到调和气血、通络活血、补肾益气等功效。
一般情况下,对于气淋患者,对肾俞、膀胱俞、中极、三阴交、气海、太冲等多种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而肾阳虚患者则是足三里、肾俞、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给予针灸。
由此可见,根据患病病情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穴位的针灸,从而使患者排尿困难的病症得到缓解。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2~8 h后排尿顺畅,腹胀、腹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好转:2~8 h后可进行排尿,但存在排尿不尽的现象,经检查之后发现膀胱内仍存在尿液;无效:2~8 h后排尿困难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护理的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数学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的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
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效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对于骨折长期卧床患者而言,排尿困难症状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存在不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打击,也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在常规护理方式中,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腹部按摩等方式为主,但是护理效果往往不理想。
而中医护理学在医学界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医护理可将因人而异的特点、疾病的性质、机制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并且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且产生的毒副作用小,临床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可高达97.50%,而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仅为70.84%。
可见,中医护理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两组之间具有明显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对骨折长期卧床且有排尿困难的患者进行护理,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不仅使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还对患者
病情的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志清.中医护理在改善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方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4,18(3):247-248.
[2]姚玉荣.骨折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52):24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