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2.2《河流的综合开发》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学习目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学习重点: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四、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点,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局(简称TVA)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治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复原和治理(图3.18)。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提高水质、旅行、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治理。
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⑴防洪⑵航运⑶发电摸索:1.读图3.18,梯级开发什么缘故成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2.读图3.22,田纳西河的水力资源充足,什么缘故还要大规模进展火电和核电?⑷提高水质⑸旅行⑹土地利用①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复原,建立②调整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③采取措施稳固,有效地操纵了水土流失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复原和治理。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行业得到了迅速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效益、效益和效益的统一。
阅读摸索:红水河的梯级开发介绍我国广西红水河梯级开发的现状,摸索田纳西河的那些治理措施能够借鉴到我国的大江大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中?活动:目前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要紧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行、土地利用六个方面。
在开发过程中,只有建立和保持这六个方面的合理关系,才能保持流域的生态平稳,实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和谐(图3.25)。
1.依照图3.26,说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导致其他五个方面的哪些变化。
点拨:依照图3.25和图3.26,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确实是要增加开垦荒地、进展畜牧业、增加旅行设施,为造纸厂采集更多的原料……。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教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_1

补给量大
航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无 并连通密西西比河, 通航里程长
水拓展量探究年:径怎流样量才大能改善田纳西河径的流航量运不条稳件?定
措施:修建大坝和船闸,减小河流径流量不稳定 的影响和河流落差大的影响。
规律总结: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 应从哪些方面评价河流的航运价
值?
(1)河流流程长短 (2)河流径流量大小和稳定程度 (3)河流落差大小 (4)河道水深和淤积程度 (5)河流结冰期长短
课前预习检查
预习检查三
• 19世纪后期,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造成 了哪些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由此而造 成的后果是什么?
课前预习检查
预习检查四
•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什么? • 田纳西河流域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综合开
发和治理?
课堂探究
探究一:(自主探究 )
阅读教材P50第一、二段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
课堂探究
探究三:
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 需水量大,而冬季需水量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 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 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探究思路:
(1)结合教材P50图3.14和气候条件内容分析田纳 西河流域的降水特征与农作物需水量之间的矛盾。
(2)结合降水特征分析水源补给对田纳西河水量的 季节影响,进而分析灌溉水源与农业生产需水量 之间的矛盾。
课堂总结
从以上探究过程可知,河流的利用方式主 要包括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河流航 运条件的利用和河流的供水功能三个方 面。田纳西河正是根据其流域的自然条 件,在河流上修建大坝,以梯级开发为 核心,在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提 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了 综合开发与整治,实现了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我们提供 了流域开发与整治的典范。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3章第2节导学案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3章第2节导学案流域的综合开发说课稿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课标要求说课内容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4二三四五教学过程本节为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本节主题是流域的综合开发。
该节内容既是对必修1河流地貌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必修2人类活动与河流关系的拓展。
流域的全面治理与开发,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了解和借鉴区域开发的成功模式,对促进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河流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分水岭、水系、流域等,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综合开发的措施。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辩论赛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进行综合分析,在活动中提高提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学生忧患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难点: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具体措施及意义。
五教学过程课前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分组。
请学生浏览课文,完成导学案上主干知识梳理部分。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干知识有一定认识,打好本节知识学习的基础。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设问:1河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人们是如何去影响改造河流自然景观?新课点拨1 流域(1)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归纳出干流、支流、分水岭、流域等基本概念,找出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2)看课本P49图3.13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快速提问,让学生找出田纳西河的干支流,分水岭的位置,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范围。
(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水系要素分析,将单一的地理概念应用到实际的地理区域分析中去,实现学以致用。
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3.2流域的综合开发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我的目标】1学会分析某流域综合开发的条件。
2了解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3了解流域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措施。
【我的预习】阅读教材P49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2、读“流域与水系图”,回答:(1)一条河流与另一条河流的分界线称为_________。
(2)水系是由_________和一系列_________构成,流域则是_________的集水区域。
(3)在密西西比河水系中,干流是__________,俄亥俄河属于密西西比河的__________支流,田纳西河属于密西西比河的__________支流。
3、阅读教材P49——P50,从哪些方面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典型例题】【例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21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
到2021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图2田纳西河流域示意1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依据材料和图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答案:1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2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必修三《3.2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

3.2河流的综合开发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省之间的合作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教学难点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前言过渡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过渡过渡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源于著名的大河流域,同学们能说出世界上哪些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流域和水系吗?展示图片:图3.14流域和水系图(学生回答问题)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各条大江大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常发生水旱灾害。
怎样才能发挥好一条河流的作用,合理开发河流的潜能造福人类。
下面我们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为例,探讨应如何进行流域综合开发。
板书:课题:3.2 河流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展示图片:3.15 3.16板书: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思考:1.田纳西河源于什么山脉?该流域内地形以什么为主?2.当地是什么气候,降水有何季节变化?3.其流域内蕴藏哪些丰富资源?4.若对一河流各段进行开发时,应各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分析某一流域综合开发必须抓住其自然特征历史上早期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引发了哪些问题?板书:二、流域开发及其后果(学生读课文归纳)探究活动展示资料和图片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流域开发的结果往往与该地的人口增长、生活水平及环境的承受能力有关。
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学案 (1)

【考纲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知识导读】一、几个基本概念1.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地面集水区。
流域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如黄河流域,包括了黄河上游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 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黄河中游汇入的较大支流30条等流经的区域统称黄河流域。
其中渭河和汾河是黄河流域中最大的支流。
长江流域包括了北部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乌江、湘江和赣江等流经的地区。
2.水系: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地下暗河彼此相连组成的庞大系统。
干流:一个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河流。
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叫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河流叫二级支流,以此类推。
河流的一级支流与河流的干流构成河流水系的主体,二级支流对一级支流和干流有着很强的补给作用。
河流水系沿地势走向而决定流向,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
3.分水岭:分隔两个相邻流域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线:分水岭上最高点的连线(山顶、山脊、鞍部连线)。
如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4、水源、水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辨析:水资源的范围最大,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淡水资源;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
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水力资源是指储存于水体中的能量资源,又叫水能资源。
水源是指工程用水的供水地,如河流湖泊等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学法指导】1、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包括:①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流域面积);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③结冰期;④水位的季节变化,或汛期长短(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⑤水能(与流量、落差有关);⑥流速(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 3.2流域的综合开发教案8

“区域河流特征分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建构和完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相关知识结构。
2、通过对大尺度区域下多条河流特征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河流主要特征的异同点。
3、通过对不同自然环境背景下的同一条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案例剖析,掌握影响河流不同河段径流量变化的因素。
【学情分析】我校是福建省示范性高中,一级达标学校,且针对我校高二文科班学生而言,初中和高一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厚实,在现有发展区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及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为学生搭建坚实的支架,着力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实现向最近发展区的转化。
【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自然环境背景下的同一条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案例剖析,掌握影响河流不同河段径流量变化的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对大尺度区域下多条河流特征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不同河流主要特征的异同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板图等传统手段与现代相融合。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学案导学助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河流特征主要指哪些方面的特征?问题:读下表填空,完善相关的河流特征的知识结构:以上图表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和完善的?尝试用自已的思维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图。
(画在下面空白处)【探究1】大尺度区域下多条河流特征的比较问题:说出尼罗河与刚果河(长江)水文水系各一个特点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水文特征差异:原因:水系特征差异:原因:【探究2】不同自然环境背景下的同一条河流在上游--下游河段中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案例1、下图为内蒙古部分地区略图,指出黄河从磴口到包头河段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8分)案例2、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题:(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9分)【归纳总结】河流流动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用思维导图绘制知识结构图)【巩固练习】练习1、读左下图,该流域拟选址建设大型水电站,指出最佳选址是A还是B?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河流的综合开发》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河流的综合开发》word学案——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学习目标:1、观看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差不多特点:专门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学习重点: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学习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流域的差不多特点学习过程:一、流域1.几个差不多概念(图示讲解)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流域:供水区,指地面的集水区。
⑵流域的特性①专门性:②整体性: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专门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点,进行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和流域的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进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关于田纳西河来讲,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幸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差不多情形田纳西河位于美国部,是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邻近注入俄亥俄河。
读图分析(图3.13)河流的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⑴地势: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
降水丰富。
多降水,降水相对较少。
摸索1.田纳西河水要紧靠大气降水补给。
依照流域的气候特点,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2.从农业进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要紧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进展有什么阻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进展农业?⑶水系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图3.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利用田纳西河的自然条件发展航运?
完成下表: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地形
气候 水系
水量 发展航运的主要措施: 规律总结: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应从哪些方面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探究三: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大,而冬季需水量少,田纳 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完成下表:
开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称为中国的
“田纳西 ”。
(1) 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能为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 理提供哪些借鉴?( 8 分)
(2) 试结合水电的优点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说明大力开发水电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 8 分)
知识点 1:流域的特点与河流开发的关系
当堂检测
3、田纳西河流域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地区之一。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田纳西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说明田 纳西河水能资源开发的措施。
地形: 气候: 水能资源开发措施: 规律总结: 怎样评价河流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探究二: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系、水量对田纳西河发展内河航运有什么影响?怎样
气候条件
特征
矛盾表现
田纳西河 水源条件
田纳西河流域发展农业对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措施: 小结: 探究四:结合下图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结果
完成下列问题:
1.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2. 在图中所列举的关系链中,什么工程居于核心地位?
3. 图中所示梯级开发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
B 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C 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是
,因此 ,要注意
是保护的重点。
和
。
5. 结合教材 P50 文字部分内容完成下表:
地形
流域内多
,地形
,水能资源
,陆地交通不便,
河流的
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
类型:
,特征:气候,年均温 Nhomakorabea,
多
降水,
降水相对少
水系
特征:
发达,
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
,并通过密
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
大,受
气候影响,
很不稳定。
矿产
资源
流域内矿产
,有煤炭、磷、铅锌、铜、云母、铁等矿产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读教材 P51 第一段至第六段,完成下列内容: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早期因
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生态环境
很好。 2、19 世纪后期田纳西河流域生态和发展问题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4. 图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结果: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核心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效益?
应用探究:
2011 年发布的电力 “十二五 ”发展规划显示, “十二五 ”期间,要继续加快开发乌江水电基地。整个乌
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目前,乌江流域的梯级开发已接近尾声,十多年的综合
()
A . 光化学污染 B.酸雨 C . 噪声污 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知识点 5:流域的综合开发
7.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
)
A.开发水能资源 B. 修建大坝 C. 梯级开发 D. 生态环境保护
8.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 “工业走廊 ”,最主要得益(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读图,回答 9 ~ 10 题。
第三章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导学案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使用说明】 1、课前根据自学指导部分,把握教材体系,预习教学内容。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当堂检测题限时 5 分钟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纠错。 【学习目标】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4、掌握河流开发的分析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C. 便利的航运条件
9.乌江流域 (
)
D. 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煤、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10.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前预习案
一、流域和水系 读教材 P49 第一段和图 3.12 完成下列内容:
1 、在下图中填注: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分水岭、河口
2 、对河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要考虑那两个方面的特征?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读教材 P49 第二段和图 3.13 完成下列内容 :
3. 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
A.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C. 河流水量不稳定
D.
B. 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4. 田纳西河流域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
A.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 水量丰富 C. 河流落差大
水补给量大
D.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
支
3、田纳西河流域的环境问题表现及原因:
土地退化
原因:长期高强度地种植
植被破坏
原因:为了扩大
、获取
及
环境污染
原因:
工业发展导致
问题
4 、后果:到 20 世纪 30 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读教材 P52—— P55 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 、流域的开发都以什么作为核心?
2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什么?
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
知识点 3: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 由于发展炼铜业, 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并使植被遭到破坏。 据此回答 5~6题 。
5. 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
A . 扩大耕地面积 B .修建水库 C. 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矿山开采
6. 田纳 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1. 下列关于流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
B.
流域作为一种区域,具有区域的特征
C. 对河流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又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
D. 流域各组成部分是独立的
知识点 2: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为主 B 流域内是一盆地,起伏不大 C.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D.流域主要位于高原
1、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
和流域的
2、田纳西河的源流概况 :
田纳西河的位置:位于美国
,发源地:
。 西坡,地位:是
流
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
3、田纳西河流域的那些条件决定了该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4、结合下图完成题目要求。
级支流。
A
C B
A 为河流的
,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
和
,因此应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