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征集方案

合集下载

德寿宫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

德寿宫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

德寿宫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德寿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祠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为保护和传承德寿宫的文化遗产,我们计划开展一次德寿宫文物征集活动,旨在收集德寿宫相关文物,丰富德寿宫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德寿宫。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德寿宫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寿宫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篇1一、活动目的德寿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祠庙,供奉着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祖先的牌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此次文物征集活动旨在收集德寿宫相关文物,丰富德寿宫的文化内涵,展示德寿宫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德寿宫。

二、活动时间本次活动将于 2023 年 3 月 1 日开始,截止日期为 2023 年 6 月 30 日。

三、活动范围本次活动的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品:1. 德寿宫的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品;2. 德寿宫的历史文献、碑刻、拓本等文献资料;3. 德寿宫的祭祀用具、器皿、家具等文物;4. 德寿宫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传说的故事、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四、活动方式1. 社会征集: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征集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德寿宫相关文物。

2. 捐赠征集:鼓励个人和机构捐赠德寿宫相关文物,对于捐赠者将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

3. 购买征集:对于一些非常珍贵的德寿宫文物,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进行征集。

五、活动流程1. 策划阶段: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的、时间、范围、方式等。

2.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征集公告,宣传推广活动。

3. 征集阶段:接收社会各界的文物捐赠,对购买文物进行鉴定和评估。

4. 展示阶段:将征集到的文物进行整理、分类、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德寿宫。

六、活动预算1. 宣传推广费用:30 万元。

2. 征集费用:200 万元。

3. 展示费用:100 万元。

4. 其他费用:50 万元。

七、活动效果评估1. 成功征集到一定数量的德寿宫文物,丰富德寿宫的文化内涵。

辽宁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

辽宁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

辽宁文物征集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和目的辽宁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辽宁的文化遗产,我们计划开展一次辽宁文物征集活动。

通过此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搜集到更多的独特文物,丰富展览内容,并为辽宁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源,促进公众对辽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

二、活动内容1. 博物馆巡展我们将邀请专业博物馆工作人员组织巡展活动,走进辽宁各地,向公众展示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

这不仅能够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有助于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文物藏品。

2. 征集活动我们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辽宁文物征集活动,包括个人、家庭、社区、企业等各个层面。

征集的文物可以是书籍、字画、器物、石刻、古代遗址等各种形式的文物。

活动期间,我们将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广播、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征集活动,并设立征集点进行文物收集工作。

3. 鉴定和评估征集到的文物将由专家进行鉴定和评估,确定其价值和重要性。

对于确实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性的文物,我们将争取出展和收藏。

4. 展览和出版通过此次文物征集,我们将对征集到的文物进行展览,展示辽宁丰富的文化遗产。

展览将分为多个主题,如历史、艺术、民俗等,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辽宁的多元文化。

同时,我们还计划出版相关书籍,将征集到的文物进行系统整理和介绍,以便更好地传播和研究辽宁文化。

5. 文物保护宣传和培训在征集活动期间,我们将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和培训活动,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大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也将组织相关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文物保护技术和方法,提高文物保护人员的专业能力。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将持续三个月,从今年的7月到9月。

巡展活动将在辽宁省各个城市进行,征集活动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展览和出版活动将在省会沈阳市进行。

四、活动预算1. 巡展活动预算:100,000元。

2. 征集活动预算:50,000元。

3. 鉴定和评估预算:30,000元。

4. 展览和出版预算:200,000元。

征集文物实施方案

征集文物实施方案

征集文物实施方案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和传承文物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我们现在征集文物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有关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创新性、实用性的方案。

一、背景介绍文物是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文物保护技术、传承与利用、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征集文物实施方案,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文物保护工作,促进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征集范围本次征集的文物实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物保护技术方案:包括文物修复、保护材料研发、文物防火防盗技术等;2. 文物传承与利用方案:包括文物展览、文物教育、文创产品开发等;3. 文物宣传推广方案:包括文物宣传策划、文物数字化推广、文物旅游开发等。

三、征集要求1. 创新性:提出的方案要具有创新性,能够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2. 实用性:提出的方案要具有实用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取得实际成效;3. 可操作性:提出的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得到有效实施;4. 可持续性:提出的方案要具有可持续性,能够长期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四、征集方式1. 网络征集:通过百度文库、知乎、微博等网络平台进行征集,接收电子版方案;2. 实地征集:在各地文物保护单位设立征集点,接收纸质版方案;3. 邮寄征集:接收邮寄方式提交的方案。

五、征集奖励1. 优秀方案将有机会得到国家文物局的资金支持和项目合作机会;2. 优秀方案将有机会在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3. 优秀方案将得到专家评审和指导。

六、征集时间本次征集活动自即日起开始,截止时间为三个月后,逾期提交的方案一律不予受理。

七、联系方式1. 网络平台:百度文库、知乎、微博等;2. 地址:各地文物保护单位征集点;3. 邮寄地址:具体地址详见相关通知。

关于文物征集方案

关于文物征集方案

关于文物征集方案一、目标与任务(二)任务:2.筛选和考证征集到的文物,确保其真实性和历史价值。

4.保证文物征集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策划与组织(二)组织:博物馆应建立专门的征集工作机构或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文物征集的相关工作。

设立征集部门,并配备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士,具备良好的文物鉴定和考证能力,为征集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征集渠道与拓展(一)征集渠道:1.博物馆内部渠道:利用各类文献资料、网络平台和研究资源,发现博物馆所需藏品的线索和线索。

2.社会渠道:通过与政府、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建立合作关系,争取从各个渠道征集文物。

3.博物馆与民众互动:通过举办文物鉴定活动、展览、讲座等形式,吸引民众参与文物征集,促进文物保护和传承。

(二)拓展征集渠道:1.与境外文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增加海外文物征集的机会。

2.与国内博物馆、文博机构建立征集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

四、文物考证与筛选(一)考证:通过文物鉴定、实地考察、资料比对等手段,确保征集到的文物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并为相关文物提供详细的考古、考古等资料。

五、宣传与报告(一)宣传:通过博物馆网站、社交媒体、媒体宣传等形式,积极宣传文物征集活动的意义和历史背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捐赠。

(二)报告:定期向上级行政机关和相关部门报告文物征集活动的进展情况、征集成果和文物的鉴定与筛选情况,以便监督和管理。

六、文物保护与鉴定(一)文物保护:征集到的文物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评估和保护处理,确保其保存完好,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二)鉴定:对征集到的文物进行专业鉴定和考证,确保其真实性和历史价值,并为文物提供详细的鉴定报告和资料。

七、资金与保密(一)资金:博物馆应充分重视文物征集活动的资金保障,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以通过政府补助、赞助和社会捐赠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二)保密:在文物征集过程中,必须保证相关信息和文物的保密,防止泄露和侵害。

关于文物征集方案

关于文物征集方案

关于文物征集方案1. 引言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代表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收集、保护和展示文物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提升国家形象,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文物征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文物征集方案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阐述。

2. 目的本文物征集方案的目的在于:•扩大文物馆的藏品范围,增加展品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促进公众文化参与,提升文物的传播和教育功能;•保护文物遗产,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3. 主要内容本文物征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征集范围本方案将征集以下类型的文物:•古代书籍、文献;•传统工艺品及其相关工具;•传统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的物品;•历史人物的书信、日记以及其他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物品;•公司、组织和个人的历史文献及相关物品;•其他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物品。

3.2 征集渠道本方案将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征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展览和活动;•文物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征集工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和赠与;•文物鉴定专家的甄选和推荐;•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

3.3 征集标准本方案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征集:•文物必须是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物品;•文物必须具备较高的保存完整性和原始性;•文物必须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政策;•文物必须能够提供详细的相关信息和证明材料。

3.4 征集程序本方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征集:1.搜集和筛选征集信息;2.鉴定和评估文物价值;3.进行征集申请;4.评审申请并给予回复;5.签订捐赠或赠与协议;6.对捐赠或赠与的文物进行鉴定和登记。

4. 实施步骤本文物征集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制定文物征集方案,明确目标和主要内容;2.设立专门的征集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职责;3.确定征集的具体范围和渠道;4.设计并发布征集公告,宣传方案的目的和要求;5.进行征集信息的收集、筛选和整理;6.依据征集标准对文物进行鉴定和评估;7.定期召开评审会议,对申请进行评审并给予回复;8.跟申请人进行洽谈,签订捐赠或赠与协议;9.对捐赠或赠与的文物进行鉴定和登记,开展相关保护和管理工作;10.定期对已征集的文物进行展览和展示,提高文物的传播和教育功能。

文物征集收购实施方案

文物征集收购实施方案

文物征集收购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文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物的征集和收购工作,是保护和传承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

针对当前文物征集收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制定文物征集收购实施方案,对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征集范围。

1. 文物征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画、古籍、古建筑等各类文物;2. 征集对象为个人、机构或者其他单位拥有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3. 征集范围涵盖全国各地,包括城市、乡村、民间等。

三、征集方式。

1. 主动征集,设立文物征集收购专项工作组,通过走访调查、广泛宣传等方式,主动寻找具有价值的文物;2. 委托征集,委托专业机构或个人进行文物征集,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征集对象;3. 网络征集,建立文物征集收购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征集活动,扩大征集范围。

四、收购标准。

1. 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符合国家相关规定;2. 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专业鉴定机构认可;3. 文物的交易价格合理,符合市场行情;4. 文物的交易过程合法、公开、透明。

五、收购资金。

1. 设立专门的文物征集收购资金,用于购买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2. 政府拨款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方合作的资金支持体系。

六、征集收购流程。

1. 征集对象提交文物信息,包括文物名称、来源、价值等;2. 专业鉴定机构对文物进行鉴定,确定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3. 征集工作组或相关机构与征集对象进行谈判,确定收购价格和交易方式;4. 签订收购合同,完成文物交易;5. 对收购的文物进行登记、保管和管理。

七、征集收购效果评估。

1. 对征集收购的文物进行档案管理和登记备案;2. 定期对征集收购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3. 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利用,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

文物征集主题活动方案策划

文物征集主题活动方案策划

文物征集主题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和目的文物是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物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地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宝贵的文物流失或被私人收藏,无法向公众展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物,增加公众对文物的了解和关注,我们计划组织一场文物征集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1. 增加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认识,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2. 寻找流失的文物,促使其回归公共领域,并向公众展示。

3.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形成全社会的文物保护共识。

4. 扩大文物收藏、展示和研究的范围,为文物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7月至9月活动地点:各地社区、博物馆、文化场所三、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策划组织机构的建立和活动组织1.1 活动策划组织机构的建立:成立一个由相关专家、学者、博物馆馆长、文物鉴定专家等组成的文物征集活动策划组织机构,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1.2 活动组织人员:活动策划组织机构负责招募相关专业人员作为活动的工作人员,包括活动接待、文物安全保护和日常管理等。

2. 活动宣传策划2.1 活动宣传渠道:利用各种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和地点,并邀请公众参与。

2.2 活动宣传形式: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撰写新闻稿件、制作宣传海报等形式,将活动的重要信息传达给公众。

3. 文物征集和鉴定3.1 文物征集范围:活动接受所有公众自愿捐赠的文物,包括各类材质、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文物。

3.2 文物征集方式:发放征集公告,公开征集文物,并提供文物捐赠咨询热线和邮箱,方便公众咨询和提交文物捐赠信息。

3.3 文物鉴定工作:组织相关专家对文物进行鉴定,为捐赠者提供鉴定结果,并做好鉴定报告的保存工作。

4. 文物展览和教育活动4.1 文物展览策划:根据征集到的文物情况,策划相关的文物展览,包括主题展览、专题展览等。

文物征集实施方案

文物征集实施方案

文物征集实施方案一、背景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我们制定了文物征集实施方案,旨在广泛征集各类文物,丰富国家文物库藏,促进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二、征集范围1. 传统文物:包括古代书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铜器、金银器、玺印、印章、古代文书、古代文物等。

2. 民俗文物:包括传统工艺品、传统服饰、传统建筑、传统节庆用品等。

3. 现代文物:包括现代书画、现代工艺品、现代纪念品等。

三、征集方式1. 线上征集: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征集信息,接受网上提交的文物征集申请。

2. 线下征集:在各地举办文物征集活动,设立征集点,接受现场提交的文物征集申请。

3. 走访征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地进行文物征集走访,邀请民间藏家和文物爱好者积极参与。

四、征集流程1. 提交申请:征集者需填写文物征集申请表,提供详细的文物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

2. 审核评定:专业评审团对提交的文物申请进行审核评定,确定是否符合征集条件。

3. 征集收藏:通过审核的文物将被收入国家文物库,享受国家级文物保护待遇。

4. 资料登记:对收藏的文物进行详细的资料登记和档案管理,确保文物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五、征集标准1. 文物的完整性:征集的文物应当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不得有严重缺损或修复痕迹。

2. 文物的真实性:征集的文物应当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来源,不得有虚假成分。

3. 文物的稀有性:征集的文物应当具有一定的稀有性和独特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

六、征集保障1. 征集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文物征集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文物征集活动的关注和参与度。

2. 征集奖励:对于成功征集的文物,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文物征集活动。

3. 征集保护:对于成功征集的文物将加强保护和管理,确保文物资源得到妥善利用和传承。

七、总结文物征集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各类文物,丰富国家文物库藏,促进文物资源的保护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区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方案博物馆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城市核心文化的载体之一和城市定位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终生学习的无声课堂,是提高社会群体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城市功能和品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大同区博物馆主体建设工程已经竣工,内部装修接近尾声,布展基础工作伴随建筑过程已经启动。

博物馆工作是一项长期永久性的事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大同区博物馆目前的性质和任务特点,为了扎实有效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公民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和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博物馆的窗口职能作用,把博物馆办成大同区对外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接待的重要场所;办成爱国主义和德育教育基地。

围绕大同区博物馆主题布展工作需要,认真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坚持质量第一、真品率百分之百的原则,高标准、高要求,促进全区文化发展和繁荣。

二、目的和意义大同博物馆建设刚刚起步,需要馆藏文物的支撑,特别需要反映大同区社会发展的文物,尤其需要珍贵实物。

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实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必需长期面向全社会征集。

博物馆是保护、宣传、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社会教育平台。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直接面向社会与公众的窗口,是进行宣传展示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博物馆阵地更好地记录、珍藏和宣传大同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大同的知名度,提高大同城市和居民文化生活品位。

三、组织机构:(一)、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大同区博物馆工作领导组织组长:王艳茹副组长:李文贺成员:厂、矿?驻区企事业单位?乡镇长财政局发改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新闻中心大同报档案局文体新局(二)、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申请成立大同区文物管理所、成立大同区博物馆,馆、站合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暂由?代理)主任:李娜成员:区文体局?各乡镇主管文化副乡镇长?(三)、成立大同区博物馆文物鉴定小组组长:王艳茹副组长:李文贺成员:省、市、区、李娜四、入藏标准:文物是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古代遗存。

在藏品征集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件东西,不一定同时具备以上三方面的价值,但至少具备其中之一。

入藏文物应是反映历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实物。

在藏品征集过程中,要注意征集对象的完整性、代表性。

对于能填补馆藏空白的,对其完整性可降低标准。

五、征集范围:历史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

这次文物征集的范围在区域上主要指大同地区有史以来发现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的各类文物;在时空上指远古以来直至近现代能够充分体现大同社会发展特征的所有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和革命文物。

在类别上包括石器、骨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木漆器、瓷器、石刻、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图书资料、照片、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

与大同有关的工业遗存、构件、机械、报刊、图书、文件、手稿、传单、标语、证件、题字、信件、照片、契证、印章、铭牌、商标、票据、账册、石碑、拓片、徽章、地图、旧建筑图纸、档案和有一定时代特征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戏剧道具、演出海报、演出节目单等。

(一)大同历史文物1.大同地区远古时代人类、动物、植物化石等。

如水牛头角骨化石、兽蹄骨化石和其他各类生物化石等等。

2.大同地区新石器时代反映各文化体系的实物。

包括陶器、石器等。

如石镞、尖状器、石叶、刮削器、石核石斧、石槌、石刀、石箭头、残铁车辖等等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遗留的代表物。

3.各朝代传世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

如铜器、瓷器、陶器、三彩器、书法、古建筑构件、雕刻、工艺品、枪械等。

4.各朝代墓葬出土文物标本。

如陶牛、陶鸭、陶鸡、陶俑、陶屋、陶熏炉、陶盒、陶罐、铜鼎、铜马、铜鼓、玉带钩、金戒指等等。

(二)大同民族、民俗文物标本1.大同地区平地和丘陵的生产工具。

如犁、锄、木耙、手锄、推车、风车、脚碓、石碾、石磨、石臼、木臼、竹筛、簸箕、榨油机等等。

2.大同地区的民族服装、装饰、食具等。

如老旧服装、汉族唐装、各民族老照片、各民族背带、各民族绣花鞋、纺纱机、织布机、传统炊具(如锅、铲、水瓢)、传统食具(如碗、碟、筷子、筷子筒)、传统茶具(如茶杯、茶壶、茶碟)等等。

3.大同地区民族生活、风俗的典型实物。

如古民居建筑木构件(门、窗格、雕花板、牌匾、石柱础、石鼓)、传统家具(如床、椅、凳、桌、案、几、柜、屏风、架具、箱)、传统酒具(如酒桶、酒提、酒杯、酒壶)、渔猎狩猎用具(如鱼篓、鱼网、鱼筌、鱼叉、鱼笼、铁夹、木压、弩、弓箭、猎枪、牛角硝筒、捕鸟索、鸟网、捕鼠器、鼠套)等。

4.大同民族宗教文物。

如佛、道、师神画像;师、道、巫经书;师、道、巫面具及法器等相关道具;各地望族族谱等等。

5.大同地区民族的戏剧歌舞道具。

如二胡、小锣、鼓、唢呐等乐器。

6.其他民族民俗工艺品及相关实物。

如民间印染、剪纸、编织、布雕等等。

(三)大同革命文物历代名人、历届领导、著名劳模、革命烈士等留存的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实物,如任命书、奖状、奖章、手稿、照片、珍贵文件、信函、重特大事项的记载文本、用过的物品等。

六、征集方法和原则(一)无偿征调。

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有关部门的大同文物属于国有资产,采用无偿征调的方法。

各单位应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大局意识教育,做好征集动员工作。

各单位在上交或移交文物时,要分别填写大同博物馆藏品收集记录表(一件一表)和汇总表;大同区博物馆收到文物后,进行交接验收,并出具接收文物清单;文物陈列展出,标明征缴单位名称。

定期通报文物征调情况。

(二)捐赠。

捐赠、征集文物活动,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坚持自愿捐赠的原则,把自愿捐赠和有偿征集相结合,根据文物的性质,依据文物保管者的意愿,采取捐赠、征集、借用、收购、代为保管、交换、交流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散留在民间的文物、博物得到充分利用。

大同区博物馆接受捐赠后,要向捐赠人出具收据,收据中标明捐赠物品名称、年代、质地等。

根据捐赠物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颁发荣誉证书。

捐赠数量大、价值高的,可举行捐赠仪式并视实际情况予以表彰奖励。

展出的文物标明捐赠人姓名。

捐赠的奖励金额依据赠物的价值适度确定。

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大同区博物馆建设,对无偿捐献所藏文物的单位或个人,区委、区政府将授予荣誉称号,博物馆将勒石立碑,使捐献人的姓名和义举永垂后世。

捐赠文物的奖励办法:捐赠家传普通文物、博物,由区文博部门发给捐赠文物证书和可供捐赠者本人一年参观博物馆的贵宾卡。

捐赠家传有重要价值文物,由区政府发给捐赠文物证书和可供捐赠者家庭一年参观博物馆的贵宾卡,并可根据文物价值奖励捐赠者50——200元奖金。

有特别重要价值的文物,可聘为博物馆名誉馆员;捐赠区内出土的有重要价值文物,由区政府发给捐赠文物证书和可供家庭一年参观博物馆的贵宾卡,根据文物价值,奖励捐赠者50——100元奖金,有特别重大价值的文物,可聘为博物馆名誉馆员;捐赠历史文物中的金、银、玉饰品,除按现市场价格兑现其经济价值外,给予100——300元的奖励;各基层行政部门在文物捐赠过程中主要领导或业务工作人员在宣传、组织、捐赠、征集有突出贡献的给予100——500元的物资奖励;乡镇捐赠普通文物、博物可直接交到乡镇文化站,统一送交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较有价值或贵重文物先与捐赠接收部门联系,经基本确认捐赠方法后,可直接交到文物、博物捐赠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负责报销往返路费。

(三)移交。

国家公安、司法、监察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查处案件中收缴、罚没的有关大同文物,通过有关手续进行征集并做好移交工作。

移交的文物要造册登记,向移交单位、部门出具收据,收据中标明移交物品名称、年代、质地等,移交清册双方各执一份。

(四)交换。

通过协商办法,与其他博物馆或收藏者交换有关大同方面的文物,互通有无,以调剂藏品品种结构。

交换文物需办理报批手续,造册登记。

通过文物管理部门的渠道,采取交流、协调的办法,解决一些必须的历史文物原件或是复制件。

(五)暂存。

民间收藏者不愿出售和捐赠的文物、标本,博物馆展出又十分需要,可通过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采用借展和适当支付一定费用的方法。

借展文物属暂存形式,所有权不变。

确有重大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收藏人既不愿捐献又不愿被征购的,可通过协议形式,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原则下,为持有者设立展示专柜。

(六)收购。

收购私人和非管辖系统单位(文物商店、拍卖市场、旧货市场)出售的文物标本,是征集藏品的一个重要途径。

大同区博物馆收购文物,必须根据本馆藏品征集范围和陈列需要,根据公平、合理和合法的原则,按照文物价值和博物馆藏品等级条件确定价格。

实行分级负责,集中管理,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按要求填报文物采购申报单,经批准后方能收购。

对确需征集布展,并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收藏人不愿无偿捐献的,根据该文物的实际情况,参照市场因素,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货币补偿,通过收购形式入库。

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要认真征集好有关的历史文字资料、形式、形制、形状等图片资料,为今后复制、塑制时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对重大事件、场景,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光电技术手段,参照历史记载再现当时景象。

七、集体保管文物、资料的征集我区除在个人手中散留着大部分文物外,区内国家相关部门也拥有大量的文物资料,特别是档案局等部门有很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件、文章、文献、资料、照片等,各单位要在坚持保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向博物馆提供革命历史资料,本单位可不保留原件的可把原件捐出,本单位需要保留原件的,可把复印件提供给博物馆,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同的光荣历史。

八、征集、入藏程序(一)根据征集范围、入藏标准确定收藏对象。

(二)清点造册,统计文物基本资料。

各文物征集小组、文物捐赠单位或个人填写《大同区博物馆文物征集登记表》,注明文物的详细情况,并统一汇总成册。

(三)组织专家评估。

对拟征集的文物先由文物专家组进行筛选、鉴定。

对单位、个人移交或捐赠的文物,由大同区博物馆颁发《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并按《大同区博物馆捐赠办法》进行奖励;对经鉴定达不到收藏标准的文物资料,由大同区博物馆说明原因并退还收藏单位或个人。

(四)建立、完善征集文物档案。

包括照片、征集时间、方式、文物出土地等有关文物的详细信息。

(五)统一移交、入库。

经鉴定后,按照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大同博物馆造册收藏或暂存。

九、征集工作时间安排全区文物征集是一项长期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