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浙工大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认识及对象特性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装置结构和组成及组态软件的组成使用。
2 熟悉智能仪表的使用及实验装置和软件的操作。
3熟悉单容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及阶跃响应曲线的实验方法。
4学会有实际测的得单容液位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辨识过程的数学模型。
二实验内容1 熟悉用MCGS组态的智能仪表过程控制系统。
2 用阶跃响应曲线测定单容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
三实验设备1 AE2000B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2 计算机,万用表各一台。
3 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实验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如图1-1所示,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1,出水量为Q2,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出水阀V2固定于某一开度值。
根据物料动态平衡的关系,求得: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式中,T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T=R2*C,K=R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R1、R2分别为V1、V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
阶跃响应曲线法是指通过调节过程的调节阀,使过程的控制输入产生一个阶跃变化,将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阶跃响应曲线记录下来,再根据测试记录的响应曲线求取输入输出之间的数学模型。
本实验中输入为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给定值OP,通过改变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给定单容过程以阶跃变化的信号,输出为上水箱的液位高度h。
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通过组态软件界面有计算机传给智能仪表,有智能仪表输出范围为:0~100%。
水箱液位高度有由传感变送器检测转换为4~20mA的标准信号,在经过智能仪表将该信号上传到计算机的组态中,由组态直接换算成高度值,在计算机窗口中显示。
因此,单容液位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是包含了由执行结构到检测装置的所有液位单回路物理关系模型有上述机理建模可知,单容液位过程是带有时滞性的一阶惯性环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近似看成与流量Q1成正比,当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为一常量作为阶跃信号时,该单容液位过程的阶跃响应为需要说明的是表达式(2-3)是初始量为零的情况,如果是在一个稳定的过程下进行的阶跃响应,即输入量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叠加上op的变化,则输出表达式是对应原来输出值得基础上的增量表达的是,用输出测量值数据做阶跃响应曲线,应减去原来的正常输出值。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实验报告第一章、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认识一、过程控制实验的基本容及概述本次过程控制实验主要是对实验室的水箱水位进行控制。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简单控制系统,所谓简单液位控制系统通常是指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变送单元(检测元件及变送器)、以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控制阀)所组成的单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也称为单回路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均有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即被控对象、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和执行器。
图1-1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这是单回路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
本系统所要保持的恒定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
二、主要设备1)水路装置的认识过程控制实验用的水路装置图如下图1-2 水路图由水路装置图我们看到,装置主要有水箱,交流电动泵,热炉,管道,电动阀,电磁阀,流量计,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组成,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控制实验平台。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装置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水路,管道,热炉,水箱等等物理对象,第二是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等的控制部分的装置。
实验装置具体介绍如下:装置简介加热控制器功率1500W 电源220V(单相输入)泵Q:40-150L/min 50Hz Hz:50H:2.5-7 rpm:2550Hmax:2.5m kw:1.1Qmax:150L/min Hp:1.5V:380 In:2.8AVL:450V ICL:BIP:44 MODEL BLC 120/110S全自动微型家用增压泵型号:15WZ-10单相电容运转马达最高扬程 10m 最大流量 20L/min极数:2 转速:2800rpm电压:220V 电流:0.36A功率:80W 绝缘等级 ESBWZ温度传感器 PT100 量程0—100摄氏度精度 0.5%FS输出:4-20MA DC电源:24VDCb)电气连接图由电气装置的图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电器连接都在这里,主要是一些传感器信号,电动驱动信号,用于电动装置的驱动。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过程控制实验报告引言:过程控制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过程控制的实际操作,理解和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过程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装置和原理实验所用的装置是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温度传感器负责测量温度,控制器根据测量值与设定值的差异来控制执行器的动作,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三、实验步骤1. 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被控温度区域,并连接到控制器上。
2. 设置控制器的参数,包括设定值、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等。
3. 打开控制器,开始实验。
观察温度的变化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控制效果,并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5. 重复步骤3和4,直到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温度的变化过程,并记录了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控制效果的好坏,并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
五、实验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践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了过程控制的过程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过程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实验改进与展望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实验。
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实验内容,涉及到其他参数的控制,如压力、流量等,以更全面地了解过程控制的应用。
结语:过程控制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过程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在工程领域中运用过程控制的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调试方法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程度。
2. 实验原理过程控制是指对一组物理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过程控制的目的是使被控制的物理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预期的目标,如稳定、精度、速度、延迟、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等。
过程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元件、控制器和执行器构成,其中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控制物理过程的状态,控制器根据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决策,并通过执行元件控制执行器实现对被控制物理过程的控制。
3.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的过程控制系统由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一台工业控制器和一组执行器构成。
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 将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将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
(2) 在计算机上启动控制软件,在软件中设置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参数。
(3) 将执行器与控制器连接,并调试执行器的控制参数。
(4) 在控制软件中设置控制策略和控制目标,并启动控制器。
(5) 监测被控制物理过程的状态,并记录相关数据。
(6) 对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直到被控制物理过程达到预期目标。
4.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控制了被控制的物理过程,并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结果表明,过程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物理过程,并提高物理过程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深入了解了过程控制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调试方法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程度。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过程控制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过程控制技术,为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做出贡献。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8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过程控制实验名称: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专业:自动化专业姓名:学号: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实验一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2014年4月28日一、实验要求1、了解调节器特性的实验测试方法;2、掌握依据飞升特性曲线求取对象动态特性参数和调节器参数的方法;3、熟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整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测得某工业过程的单位阶跃响应数据,如附表所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所示:0.20.40.60.811.2t/sy(t)0.20.40.60.811.2t/sy(t)图1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1、试用高阶传递函数描述该过程的动态特性;G(s)=K/(Ts+1) ²=1.25/(25.9s+1) ²*e^-10s2、在Simulink中搭建解算出的被控对象单回路控制系统;3、采用稳定边界法整定调节器参数,并给出P、PI、PID三种调节器的控制曲线;Kp=5,Pm=1/Kp=0.2时,等幅振荡,Tm80。
P: 2Pm=0.4PI: 2.2Pm=0.44 0.85Tm=68PID: 1.7Pm=0.34 0.5Tm=40 0.125Tm=10三种调节器的控制曲线:4、比较、分析实验结果P调节器稳态产生了静差;PI调节器相对P调节器稳态无静差,但是调节时间延长;PID 调节器相对前两者无论上升时间还是调节时间都变短了,稳态也无静差。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过程控制实验名称:串级控制系统专业:自动化专业姓名:学号: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实验二 串级控制系统实验2014年5月5日一、实验要求1、了解串级控制系统组成原理,串级控制调节器参数的整定与投运方法。
2、掌握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实现过程,并与单回路控制相比较。
二、实验内容测得某工业过程构成如图所示的串级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假设Gv(s)=1,Gm(s)=1,G o2(s )G c2(s )G o1(s )G c1(s )X (s )Y (s )其中,主对象的传递函数()2o11.03011253)(+⋅+=s s s G ,副对象的传递函数1.0109.0)(o2+=s s G 。
过程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对象特性测试班级:组员:实验二 对象特性测试1.本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特点,明确适用范围;基本原理:通过给被测对象施加一个阶跃测试信号,让被控参数在输入作用下产生“自由运动”,从而获得被控对象在输入作用下的自身变化的过程—响应曲线方法和特点; 通过改变执行机构—控制阀的信号,影响进入水箱的流量,观测水箱液位的变化过程,即开环测试。
特点:适于现场应用,测试时间短,数据处理简单;缺点是精度不高,易受干扰和仅适用于自衡对象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应用的自衡对象2.实验曲线MV 由60%变为50%曲线图t/3sm v /%10152025303540455055MV 由50%变为40%的曲线图t/3sM V /%MV 由40%变为50%曲线图t/3sM V /%1520253035404550556065MV 由50%变为605曲线图t/3sM V /%t/3sM V /%MV 往返变化曲线图有图像可以看出由高到低的起始值大于由低到高的终止值,这是由于系统内有机械损失使其达不到初始值。
3.所以,K = 2;T = 44.75;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 = 2/(44.75s+1)二阶系统等价为G(S)=1.97*e-0.788t/(183S+1)4.所以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为G(s)=1.97/(18.3s+1)(57.7s+1);5. 正向输入和负向输入的测试结果有一定出入,这可能是系统误差、外界干扰等造成的,参数选取的好,控制效果好。
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几个参数可作为控制参数,选择不同的控制参数,就相当于选择不同的过程特性,而过程的动态、静态特性直接影响着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动态性能和暂态性能。
控制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K0越大,表示控制作用越灵敏,克服扰动的能力越强,控制效果越显著。
时间常数T0的大小反映了控制作用的强弱,反映了控制器的校正作用克服扰动对被控参数影响的快慢。
若控制通道时间常数T0太大,则控制作用太弱,被控参数变化缓慢,控制不能及时,系统过渡过程时间长,控制质量下降,所以希望T0要小一些。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过程控制系统一、引言过程控制系统是指对工业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械等变量进行监控和调节的系统。
它能够实时采集与处理各种信号,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以达到所需的目标。
在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以及操作。
二、实验内容1.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2.过程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节;3.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化优化。
三、实验步骤1.复习过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基本组成;2.使用PLC等软件和硬件搭建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3.设计一个调节过程,如温度控制或液位控制,调节系统的参数;4.通过修改控制算法和调整参数,优化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加热器的功率来调节温度。
在调节过程中,我们使用了PID控制算法,并调整了参数,包括比例、积分和微分。
通过观察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温度的稳定性随着PID参数的调整而改变。
当PID参数调整合适时,温度能够在设定值附近波动较小,实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在优化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控制算法和参数,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些情况下,改变控制算法和参数可以显著提高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
通过优化,我们实现了更快的响应时间和更小的稳定偏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五、结论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操作方法。
我们掌握了搭建过程控制系统、调节参数以及优化性能的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控制算法和参数选择可以显著提高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然而,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系统搭建过程中,可能由于设备和软件的限制,无法完全模拟实际的工业过程。
其次,实验涉及到的控制算法和参数调节方法较为简单,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需要更为复杂和精细的控制策略。
过程控制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过程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高效和节能。
为了更好地掌握过程控制技术,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过程控制实训。
本文将总结实训过程中的学习内容、收获体会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期提高自身的过程控制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训模块:本次实训主要涉及THKGK-1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计算机及STEP7运行环境、MPI电缆线、组态王软件等。
2. 实训项目:(1)过程控制基本原理: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种控制策略。
(2)传感器特性:认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应用领域。
(3)自动化仪表:学习自动化仪表的使用方法、调试技巧以及常见故障处理。
(4)变频器:掌握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接线方式以及调试方法。
(5)电动调节阀:了解电动调节阀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调节特性。
(6)被控对象特性测试:学习测定被控对象特性的方法,包括单容水箱和双容水箱特性测试。
(7)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包括PID参数整定。
(8)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学习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包括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投运。
(9)控制系统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
三、实训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训,我们将所学的过程控制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2. 掌握过程控制技术:掌握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特性、自动化仪表使用、变频器调试、电动调节阀调节特性等过程控制技术。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项目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训不足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2. 实践操作经验不足:虽然我们掌握了过程控制技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操作不够熟练、故障处理不够及时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工大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202103120423徐天宇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认识及对象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装置结构和组成及组态软件的组成使用。
2 熟悉智能仪表的使用及实验装置和软件的操作。
3熟悉单容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及阶跃响应曲线的实验方法。
4学会有实际测的得单容液位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辨识过程的数学模型。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用MCGS组态的智能仪表过程控制系统。
2 用阶跃响应曲线测定单容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
三实验设备
1 AE2000B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2 计算机,万用表各一台。
3 RS232-485转换器1只,串口线1根,实验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
如图1-1所示,设水箱的进水量为Q1,出水量为Q2,水箱的液面高度为h,出水阀V2固定于某一开度值。
根据物料动态平衡的关系,求得: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式求拉氏变换,得:
式中,T为水箱的时间常数(注意:阀V2的开度大小会影响到水箱的时间常数),T=R2*C,K=R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
R1、R2分别为V1、V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
阶跃响应曲线法是指通过调节过程的调节阀,使过程的控制输入产生一个阶跃变化,将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阶跃响应曲线记录下来,再根据测试记录的响应曲线求取输入输出之间的数学模型。
本实验中输入为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给定值OP,通过改变电动调节阀的开度给定单容过程以阶跃变化的信号,输出为上水箱的液位高度h。
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通过组态软件界面有计算机传给智能仪表,有智能仪表输出范围为:0~100%。
水箱液位高度有由传感变送器检测转换为4~20mA的标准信号,在经过智能仪表将该信号上传到计算机的组态中,由组态直接换算成高度值,在计算机窗口中显示。
因此,单容液位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是包含了由执行结构到检测装置的所有液位单回路物理关系模型有上述机理建模可知,单容液位过程是带有时滞性的一阶惯性环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近似看成与流量Q1成正比,当电动调节阀的开度op为一常量作为阶跃信号时,该单容液位过程的阶跃响应为
需要说明的是表达式(2-3)是初始量为零的情况,如果是在一个稳定的过程下进行的阶跃响应,即输入量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叠加上op的变化,则输出表达式是对应原来输出值得基础上的增
量表达的是,用输出测量值数据做阶跃响应曲线,应减去原来的
正常输出值。
五、实验步骤
A、熟悉用MCGS组态的智能仪表过程控制系统 1、设备的连
接和检查
202103120423徐天宇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1)检查AE2000实验对象的储水箱,一般应有2/3以上最
高水位
(2)打开丹麦泵、电动调节阀、涡轮流量计组成的动力支路至上水箱的出水阀门
(3)打开上水箱的出水阀,阀8调至适当开度
(4)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关闭
(5)检查RS-232转换器的RS232端是否接到计算机的串口1、RS485端通过串口线连接到AE2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串口端 2、智能仪表的参数设置
给智能仪表上电,设置好以下参数: CtrL 1 P 3 I 500 D 0 Sn 33 dIP 1 dIL 0 dIH 50 oP1 4 oPL 0 oPH 100 CF 0
bAud 9600bit/s Addr 1
3、熟悉组态软件
(1)启动计算机,在显示桌面双击MCGS组态环境图标。
打
开AE2000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的组态软件,观察并熟悉组态方
法,熟悉实验内容及掌握组态软件与智能仪表之间的通讯的组态步骤及要求。
(2)操作软件中各个工具,学习并熟悉组态软件的一般应用。
(3)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开工程选项,打开已经组好AE2000实验系统工程软件。
(4)按F5进入运行环境,点击进入仪表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熟悉实验内容,进入每个实验,观看各项功能。
B、测定单溶液过程的数学模型 1、硬件连接及上电操作
(1)将I/O信号接口板上的上水箱液位的开关打到1~5V位置(2)按图2-4所示连线
(3)启动实验装置,打开总电源漏电保护空气开关,电压表指示220V,电源指示灯亮,按下电源总开关,开启实验装置电源。
(4)开启电动调节阀电源、智能调节仪电源(5)检查并调整好智能仪表各项参数
2、启动计算机MCGS组态软件,进入实验系统相应的实验界面。
3、双击设定输出按钮,设定输出值的大小,一般初次设定值新装置——30~35%。
开启单项泵电源开关,启动电力支路,观察系统的被调量:上水箱的水位是否趋于平衡状态。
待液位稳定后,读取液位高度,该液位高度为液位初始值,应为5CM左右。
4、记录上述步骤调整好的液位初始值。
当上水箱的水位处于平衡状态时,记录调节仪输出值,以及水箱水位的高度h和智能仪表的测量显示值并填入下表。
仪表输出值水箱水位高度仪表显示值 39% 6.1 5.8 5、迅速增加仪表手动输出值,增加约10%的输出量,知道水箱水位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再次记录平衡时的下列数据,并填入下表。
202103120423徐天宇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仪表输出值 50% 水箱水位高度 29.9 仪表显示值 29.7
6迅速将仪表输出值调回到步骤4的位置。
7 读取第二个过程的数值。
计算第二个过程上升至稳态值39%和63%时的高度,双击实时曲线读取对应的实验值。
初始值上升至39%时上升至63%时高度 5.7 15.08 20.9 时间 8:21 10:45 13:05
8观察第三个过程,直到水位进入新的平衡状态。
再次记录平衡时的下列数据。
仪表输出值 39% 水箱水位高度 5.7 仪表显示值 5.4
9读取第三个过程的数值。
计算第三个过程下降至稳态值的39%和63%时的高度,双击实时曲线读取对应的实验值。
初始值上升至39%时上升至63%时高度 29.6 20.2 14.4 时间 31:04 33:09 35:09 六、预习思考题
1、在做实验时,为什么不能任意变化阀8的开度大小?
因为T为水箱的时间常数,T=R2*C,K=R2为单容对象的放大倍数, R2为V2阀的液阻,C 为水箱的容量系数。
当改变水箱出水阀的开度大小时,R2会改变,那么G(s)也会改变,那样的话就不会测出G(s)中的参数了,因为每次都不一样。
2、用两点法和用切线法对同一对象进行参数测试,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两点法:从理论上来说两点就可以确定参数,但是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点总是在基准线附近不停地波动,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测量的不准确,但是两点法只需要测两个点的数据,相对切线法来说简单多了。
切线法:和两点法相比,切线法随机性小一点,可以近似地测量和计算出对象的特性参数,但是切线法需要侧大量的数据,用来近似地描绘出对象的特性曲线。
3、若要测试二阶双容水箱的对象特性,应如何进行?
202103120423徐天宇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同时附上拷贝的画面。
2、根据实验原理中所述的方法,求出单容液位过程传递函数的相关参数。
1.
2.T1=144*2-284=4 T2=125*2-245=5
实验二、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学会整定调节器参数的方法。
3)、定性地研究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AE2000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PC机, DCS控制系统,DCS监控软件。
202103120423徐天宇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
给定
液位变送器+ ─ PID控制器电动调节阀上水箱扰动液位
图4-1、实验原理图
图4-1为单回路上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单回路调节系统一般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调节器来保持一个参数的恒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
本系统所要保持的参数是液位的给定高度,即控制的任务是控制上水箱液位等于给定值所要求的高度。
根据控制框图,这是一个闭环反馈单回路液位控制,采用DCS系统控制。
当调节方案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整定调节器的参数,一个单回路系统设计安装就绪之后,控制质量的好坏与控制器参数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
合
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带来满意的控制效果。
反之,控制器参数选择得不合适,则会使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好以后,系统的投运和参数整定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般言之,用比例(P)调节器的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比例度δ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余差的大小,而且也与系统的动态性能密切相关。
比例积分(PI)调节器,由于积分的作用,不仅能实现系统无余差,而且只要参数δ,Ti调节合理,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是在PI调节器的基础上再引入微分D的作用,从而使系统既无余差存在,又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快速性、稳定性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在加入微分作用后都能改善系统品质,对于容量滞后不大,微分作用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对噪声敏感的流量系统,加入微分作用后,反而使流量品质变坏。
对于我们的实验系统,在单位阶跃作用下,P、PI、PID调节系统的阶跃响应分别如图4-2中的曲线①、②、③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