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物理 专题2.5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自由落体运动【含答案及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多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的甲、乙、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乙、丙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时间更容易测量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选项A正确,B错误;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与t成正比,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
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
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选项C正确,D错误。
2.(2021四川乐山高一期末)下图是一张在真空实验室里拍摄的羽毛与苹果同时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
已知频闪照相机的频闪周期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1、x2、x3一定满足x1∶x2∶x3=1∶3∶5B.羽毛下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x1+x2TC.苹果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2gTD.羽毛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x3-x12T2,从开始计时起,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x 1∶x 2∶x 3=1∶3∶5,A 点不一定是起点,A 错误;羽毛下落到B 点的速度大小为v=x 1+x22T ,B 错误;如果A 点是起点,苹果在C 点的速度大小为2gT ,题目无此条件,C 错误;羽毛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a=x 3-x 12T 2,D 正确。
3.(2020湖南湘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 cm 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含答案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D.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已知打点的频率为50Hz,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重物、铁架台、夹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_)
四、解答题
15.如下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
(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6.矿井深80米,在井口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落下一小球,当第9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求:(g取10m/s2)
A.加速度为0B.位移为2.5mC.速度变化为0D.平均速度为0
3.如图所示, 两棒的长度相同, 的下端和 的上端相距 。若 同时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 做竖直上抛运动且初速度 取 ),则 相遇时 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4.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1.5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 )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
10.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述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检测8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1.关于物体的运动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大的物体从静止起先下落的运动才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运动才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在忽视空气阻力的状况下,任何物体在空中下落时的运动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熟透的苹果从树枝上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被视为自由落体运动解析:选D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起先下落的运动,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A、B错误;忽视空气阻力,若物体下落的初速度不为零,则物体下落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C错误;熟透的苹果从树枝上自由下落的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较小可以忽视,故该运动可被视为自由落体运动,D正确。
2.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变更思维角度的探究中前进的。
”他在闻名的斜面试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起先滚下,他通过试验视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肯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肯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肯定时,小球从顶端滚究竟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肯定时,小球从顶端滚究竟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选A 伽利略通过试验测定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并证明白速度随时间匀称变更,故A正确,B错误;若斜面光滑,长度肯定时,倾斜角越大,斜面顶端高度越大,小球在斜面顶端的重力势能越大,滚究竟端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故C错误;斜面长度肯定时,小球从顶端滚究竟端所需的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
3.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
假如三尺为1 m,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忽视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 )A.100 m/s B.140 m/sC.200 m/s D.300 m/s解析:选B 下落高度h=1 000 m,由v2=2gh,解得v≈141 m/s,B项正确。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5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解析[12题]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2.5 自由落体运动) Word版含解析[12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294e024b73f242336c5f7b.png)
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5.自由落体运动第Ⅰ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 m/s2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3.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 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 s内下落位移的( ) A.2倍B.3倍C.6倍D.9倍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照片与实物按1∶1的比例冲洗)。
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距离约为( )A.6.5 m B.10 mC.20 m D.45 m5.甲、乙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物体重是乙物体重的2倍,而甲距地面的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的加速度是乙物体加速度的2倍1B.甲物体着地的速度是乙物体着地的速度的C.甲物体下落的时间是乙物体下落的时间的2D.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同6.从空中某处先后经过Δt时间释放甲、乙两个物体,两个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以乙为参考系,甲做加速运动B.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差恒定不变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D.甲相对乙做匀速运动,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7.某科技馆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只要耐心地、缓慢地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参观者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的位置不动(如图中的A、B、C、D所示,刻度尺上的单位是cm)。
专题2.5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练】(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同步讲练测

2v利用表中数据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打第1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是m/s。
B、第0点(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起点。
C、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 。
14.(2023春·江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甲、乙两同学在家庭实验中完成了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两位同学均采用滴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其中下图1是甲同学的数据测量及处理情况;下图2是乙同学的数据测量及其处理情况。
注意到两位同学,都测量了100滴水下落的总时间,然后测量了滴水起点和落点之间的距离,甲同学点水高度为122.55cm,测得重力加速度为29.804m/s,乙同学滴水高度为0.31m,测得重力加速度为29.84m/s。
两位同学在课堂上分享展示了自己的家庭实验活动后,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请完成下面有关思考与讨论:(1)两位同学在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中都采用了减小测量误差。
A.控制变量法B.累积法C.极限法D.理想实验法(2)同学们进行误差分析时陈述了下列一些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有。
A.水滴将受到空气阻力作用,这是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B.水滴下落高度测量困难导致高度测量有误差:C.测量水滴下落时间误差大小与总滴水数多少无关;丙同学对比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后,提出利用家住30层高楼的条件,通过水滴高楼法可以进一步减小实验误差。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实验建议,并说明理由。
15.(2023秋·重庆沙坪坝·高一期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图乙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时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
v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各点时,重物的速度分别是0.19m/sB0.39m/s C v =,0.77m/s E v =,0.96m/s F v =,请你计算D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D v m/s 。
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五课时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不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B.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一定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C.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下落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A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大
B.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所有物体在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相等,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由于惯性具有
=1
gt∶2∶ 3. 2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0,且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正确.
=1
gt
2
=12×
1 gt 1
g=1g1)
=1
2
gt
=2x
g =
=12gt -12gt =t =45 水平测试A.v B.v g 2v
D.
2-2v g h ,2v
点所需的时间
点时,位移为5 m,5 =1gt m,20 m =12gt 22,t 2=t 2-t 1=1 s.
滴下一滴水,当与第2滴分别位
滴水的运动等效为一滴水的自由落体,水运动的全过程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设每段时间间隔为
末、3T s末、4
gt
x 0 g =2×0.2
10
=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A.0.1 s B.0.5 s C.1 s D.2 s3.某学校的地理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某一竖直天坑时,从天坑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到天坑底部的声音,由此可知该天坑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 B.20m C.30m D.40m4.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A.3.0B.1.7C.0.4D.1.35.从楼顶上每隔时间t掉下一个水滴(不计阻力),当第4个水滴开始下落时,第1个、第2个、第3个水滴离开楼顶的距离之比S1:S2:S3为()A.9:4:1B.3:2:1C.5:3:1D.4:2:16.一石块由高出地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一半时,它距地面的高度为()A.14H B.34H C.12H D.38H7.如右图所示,A、B两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距湖面高度为H,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落下,测得它们落水声相差Δt。
如果球A距湖面的高度H减小,则Δt将()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 9.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全球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4自由落体运动(原卷版) 同步练习

2.4自由落体运动1.(2020·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为h 处自由下落,开始的3h用时为t ,则( )AtB .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3t Cgt D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3gt2.(2019·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景博中学高一期中)屋檐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 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10m/s²,则此屋檐离地面的距离为A .2.2mB .3.0mC .2.5 mD .3.2m3.(2020·湖北省高三三模)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2s 到达最高点,设小球通过第1 s 内位移的前23所用时间为t 1,通过第1s 内位移的后13所用时间为t 2,则12t t 等于( ) A1 BC .2D .4 4.(2020·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①没有空气 ①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①没有磁场。
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同一高处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氢气球体积大,所以氢气球不能看成质点B .铅球会对月球有吸引力,而氢气球对月球没有吸引力C .氢气球和铅球都将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D .氢气球上升,铅球落到月球表面5.(2020·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一期中)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
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像,假如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 取10 m/s 2)( )A .5.0 mB .3.6 mC .1.8 mD .7.2 m6.(2020·广东省高一月考)质点做竖直上拋运动,两次经过A 点的时间间隔为2s ,两次经过A 点正上方的B 点的时间间隔为1s ,已知g =10m/s 2,则A 与B 间距离为( )A .20mB .5mC .15mD .3. 75m7.(2020·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A B 两个小球用长为1 m 的细线连接,用手拿着A 球,B 球竖直悬挂,且A 、B 两球均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自由落体运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
数据表明:一个拇指大的小石块,在25楼甩下时可能会让路人当场送命。
忽略空气阻力影响,试估算一下25楼甩下的石块掉落到地面上,撞击地面的速度大约为()
A. 12m/s B. 22m/s C. 30m/s D. 40m/s
【答案】 D
【解析】
2.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即握住尺。
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 2.0 s
B. 0.30 s
C. 0.10 s
D. 0.04 s
【答案】 B
【解析】
反应时间就是直尺自由下落的时间,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可求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h=gt2得反应时间t=;将h=(60-20) cm=0.40 m,g取9.8 m/s2代入得t=s≈0.30 s,故选项B正确.
点睛:本题重点要知道什么是人的反映时间,即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措施所用的时间.并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3.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A. 0.1s
B. 0.5s
C. 1s
D. 3s
【答案】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4.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3 s着地,在下落的最后1s内位移大小是(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A. 5 m B. 15 m C. 25 m D. 45 m
【答案】 C
【解析】
【详解】
由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知,前3s内的位移为;前2s内的位移为
;故最后1s位移为H=h2-h1=45-20m=25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5.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上某点,让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小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AB=12 cm,且下落起点(题中未画出)到A点的竖直距离约为1.8 m,从这些信息可以粗略估算该相机的曝光时间最接近于(重力加速度g=10 m/s2)
A. 0.02 s B. 0.04 s C. 0.08 s D. 0.2 s
【答案】 A
【点睛】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留下径迹AB的对应运动时间即为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由位移公式分别石子从开始下落到A、B的时间,再求解曝光时间.
6.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一个2 s、第二个2 s、和第5 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A. 4:12:9 B. 2:6:5
C. 2:8:7 D. 1:3:5
【答案】 A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9,知第一个2s、第二个2s、和第5s这三段时间内,相对应的三段位移之比为(1+3):(5+7):9=4:12:9,故A正确, BCD 错误。
7.甲、乙两个物体所受重力之比是1:2,所在位置高度之比是2:1,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地时速度之比是:1 B.下落的时间之比是2:1
C.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1
【答案】 AD
【解析】
【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高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时间之比,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落地的速度大小,从而得出落地速度之比。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8.一石块从3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石块下落后
A.第1s内的位移为5m
B.第3s末的速度为
C.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
D. 3s内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 AD
【解析】
【分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的位移和时间,结合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度。
【详解】
第1s内的位移为:,故A正确;物体下落的时间为:
,可知3s末已经落地,所以3s末速度为零,故B错误;前2s内的位移为:
,所以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C错误;3s
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
所以AD正确,BC错误。
【点睛】
解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并理解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和平均速度的公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9.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试计算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一秒的位移是35m时,求下落时间是多少?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
【答案】 4s,.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平时学习过程中加强训练。
10.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游泳池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木球离水面5m高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后落入池底速度刚好为零假定木球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重力加速度求:
木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木球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木球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游泳池水的深度.
【答案】(1)1s(2)10m/s(3)
【解析】
【详解】
(1)木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
(2)入水的速度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故.
(3)在水中运动的时间为,
所以.
木球在水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
所以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