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接地系统部分

合集下载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 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通用部分)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 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通用部分)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通用部分)编号:020140005220160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03月本标书对应的专用技术标书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 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专用部分) 0201401052201603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标准技术标书使用说明1、本技术标书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标书。

技术标书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②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污秽等级、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压力释放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7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标书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8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与通用部分条款的差异也需填写在“表8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

5、技术标书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接口要求。

6、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目次1、总则 (1)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2)3、使用条件 (3)4、技术要求 (3)5、功能要求 (9)6、试验 (15)7、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 (17)8、双方工作安排 (18)1、总则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110kV~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下称“子站”)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_G4层级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_G4层级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G4 层级第一卷电气部分目录第1册电缆敷设模块(G4-DQ-DLFS) (5)质量目标 (5)设计要求 (5)施工工艺要点 (5)样板图片 (6)第2册电缆防火封堵模块(G4-DQ-FHFD) (9)质量目标 (9)设计要求 (9)施工工艺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样板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册接地系统安装模块(G4-DQ-JDX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样板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册管型母线安装模块(G4-DQ-GXM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工艺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样板图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册软导线安装模块(G4-DQ-RD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方电网110kV智能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五防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南方电网110kV智能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五防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2023年°4月CH1NA标;隹技术规氾书(专用部分)标书编号:一、工程概述 (1)1.1工程概况 (I)1.2使用条件 (1)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 (1)1.3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 (1)1.4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 (2)1.5投标人资料提交时间及培训要求 (5)1.6主要元器件来源 (5)2.5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27)三、投标方技术偏差 (27)3.1投标方技术偏差 (27)4.2投标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 (28)四、设计图纸提交要求 (28)4.1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28)4.2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 (29)4.3设备图纸及资料 (29)五、其他 (29)5.11CC数据文件 (29)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如下:表1I工程概况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1.2使用条件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外部条件如下:表1.2设备外部条件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2.1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具体规格、数量见表2.1: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

投标方应如实填写“投标方保证”栏。

2.2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

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方技术偏差表。

注:需按照以下类型参数填写方式准确填写:1、针对标准值特性“单一”,项目单位无需填写,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2、针对标准值特性“可选”,项目单位可选定参数,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3、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响应”,有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限制要求范围内的响应值,同时需将此部分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4、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提供",无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5、针对标准值特性“扩建”,项目单位根据原项目情况填写,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6、针对标准值特性“特殊”,项目单位提出的所有特殊要求,需附对应审批流程,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

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第一部分总论.

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部分总论1 概述标准设计V1.0继续采用模块化思路;整体框架分层级,使体系结构更加清晰,应用更为方便。

模块的数量根据已制定的建设规划进行调整,编制深度较2011年版有所突破,其主要特点包括:1) 杆塔模块库进一步完善,达到使标准模块覆盖率逐年提高的应用效果;2) 整体框架设置四层,设计深度逐层加深,不同设计阶段选择应用不同层级或其组合的设计成果;3) 模块深度达到施工图设计,实现杆塔施工图与司令图的一一对应,使标准设计能统一、规范、直接应用于施工图阶段。

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的总体原则为智能、高效、可靠、绿色,其设计思路主要包括:1)严格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规程、规范及国家有关强制性条文,符合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及反事故措施等要求;2)结合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及运行特点,贯彻绿色设计理念,运用先进设计手段,力求安全、经济、智能、高效,体现标准设计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并融入企业文化内涵,凸显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特征;3)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设计,对影响杆塔设计的因素进行组合,形成不同设计条件的模块。

实际使用中,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模块;4)杆塔设计标准化,统一设计依据、设计流程,统一材料属性、型钢规格,统一运行设施构造要求。

2 设计范围本版标准设计主要是对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基建项目所需的110kV、220kV和500kV三个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工作。

由于大跨越工程有其特殊性,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身订做”,故不在标准设计的范围。

考虑到110kV和220kV在城区线路部分沿绿化带走线需采用钢管杆,标准设计除传统的空间立体桁架式铁塔外,还包含部分110kV、220kV的钢管杆。

杆塔标准设计深度达到G3层杆塔结构图,满足施工图阶段的要求。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 将2011版标准设计已完成的大部分模块的司令图深化为施工图;2) 完成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所需新增模块的司令图和施工图设计。

最新南方电网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最新南方电网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南方电网2012年110k V变电站典型设计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第三卷 110kV变电站第六册 110B -G1a方案南方电网公司2012年12月一、设计说明目录1 总的部分 (1)1.1适用范围 (1)1.2主要技术特点 (1)1.3使用边界条件 (1)1.4方案的模块拼接 (1)1.5绿色设计原则 (1)1.6模块的电气二次部分 (2)1.7模块的建构筑物 (2)1.8本模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电气一次部分 (3)2.1电气主接线 (3)2.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2.3绝缘配合与设备的绝缘水平 (4)2.4电气总平面布置 (5)2.5站用电及照明 (6)2.6防雷接地 (6)2.7电缆设施 (6)3 电气二次部分 (7)3.1系统继电保护 (7)3.2安全自动装置 (8)3.3调度自动化 (8)3.4电能采集系统 (9)3.5二次安全防护 (9)3.6元件保护 (9)3.7计算机监控系统 (9)3.8同期 (11)3.9信号系统 (11)3.10直流系统 (13)3.11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13)3.12时间同步系统 (13)3.13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13)3.14视频及环境监测系统 (13)3.15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4)3.16二次设备的布置 (14)3.17抗干扰措施及二次电缆的选择 (14)3.18二次系统防雷 (14)4 电力系统通信 (15)4.1通信系统业务要求 (15)4.2设备配置原则 (16)4.3通信设备布置要求 (16)5 土建部分 (18)5.1变电站总体布置 (18)5.2建筑设计 (18)5.3结构设计 (20)5.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0)5.5给水排水 (21)5.6消防 (21)1 总的部分1.1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远期2台主变建设规模的110kV GIS全户内变电站。

1.2 主要技术特点CSG-110B-G1a方案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3 使用边界条件(1)方案不涉及系统接入论证,只是根据南方电网变电站普遍情况提出的典型建设规模。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接地网施工方案方案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接地网施工方案方案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接地网施工方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工程项目编号:DJ220708工程项目名称:220kV卓山输变电配套110kV线路工程版次:第1版批准人:审核人:编制人: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2009年10月20日编制220kV卓山输变电配套110kV线路工程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目录一、编制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二、工程概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1、工程简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2、接地装置型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3、接地装置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4、接地体埋设深度。

.。

......。

..。

.。

.。

.。

.。

.。

.。

.。

..。

..。

.。

.。

..。

........。

..。

.。

. (6)三、原材料定购及验收。

.。

.......。

.。

.。

....。

..。

.。

..。

.....。

..。

....。

..。

.。

.。

..。

..。

.。

.。

..。

...。

73.1、原材料定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3.2、原材料验收。

南方电网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宣讲资料PPT文档115页

南方电网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宣讲资料PPT文档115页
说明:耐张段长度由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确定。本规定 吸取2019年初冰灾的经验和教训,规定: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轻、中、 重冰区的耐张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m、5km、3km。当耐张段长度较长时 应考虑防串倒措施,例如轻冰区每隔7~8基(中冰区每隔4~5基)设置一基 纵向强度较大的加强型悬垂型杆塔,防串倒的加强型悬垂型杆塔其设计条件 除按常规悬垂型杆塔工况计算外,还应按所有导地线同侧有断线张力(或不 平衡张力)计算。
6 气象条件
6.3 对山区输电线路,宜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观测等方法,由邻近地区气象 台、站的气象资料推算山区的最大基本风速,并结合实际运行经验确定。如 无可靠资料,宜将附近平原地区的统计值提高10%选用。 6.4 110~220kV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3.5m/s;500kV输电线路 的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7m/s。
说明:上述三条文与“99行标” 内容基本一致,仅根据现阶段的国家基本建 设方针和政策,补充了线路设计要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广采 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等内容。
3总则
3.4 对重要和特殊区段的输电线路,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安全水平。
说明: 根据2019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严重冰灾,为确保供电设施的安全可靠,对重
说明: “99行标”条文修改。 针对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现已大量使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等航测新技术提出应用要求。
5路径
5.2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采动影响区以及严重影响 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尽量避开原始 森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5.3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并应考虑 与邻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 5.4 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所的进出线,应根据厂、所总体布置统一规划。 对规划中的两回路或多回路线路,在路径狭窄地段宜采用同杆塔架设。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接地系统部分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接地系统部分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第三册接地系统部分第3册接地系统安装模块(G4-DQ-JDXT)示范目标:不同设备的接地方式统一;接地设置规范、可靠、美观。

3.1 质量目标地网埋深符合要求,回填土符合要求,接地网布置符合设计规范。

接地网施工符合标准要求;安装整齐、规格统一,符合规程规范。

3.2 设计要求(1)接地网的埋深一般采用0.8m。

电气设备上部接地引下线材质采用扁铜或多股铜绞线,全站应采用统一材质。

(2)主接地线在经过电缆沟、电缆隧道等都应在其下方绕过,不应断开,不得浇注在混凝土中。

(3)室内有设备的房间设明敷的环形接地线或临时接地端子,沿墙敷设的接地干线离地高度为0.2m,每隔1.5~2m固定一次。

(4)接地线由室外引入或在室内穿墙,过楼板处应用镀锌钢管保护。

(5)室内接地网可由站区接地网、电缆隧道、夹层及电缆沟的接地干线引入,但连接点不得少于两处。

(6)变电站内应敷设独立的二次接地网。

该接地网全网均由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排构成,分为室内和室外二次接地网。

二次接地网应满足一下要求:a)沿二次电缆沟道敷设专用铜排,贯穿主控室、继保室至开关场地的就地端子箱、机构箱及保护用组合滤波器等处的所有二次电缆沟,形成室外二接地网。

该接地网在进入室内时,通过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与室内二次接地网可靠连接,同时在室外场地二次电缆沟内,该接地网各末梢处分别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接地。

开关场地的端子箱内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室外二次接地网连接。

b)在主控室、继电器室屏柜下层的电缆室内,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设首末端连接的专用铜排,形成继电器室的二次接地网。

继电器室内的二次接地网经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在控制室电缆夹层处一点与变电站主地网引下线可靠连接。

c)对于10kV保护下放于10kV高压室的,应在10kV高压室内的二次电缆沟中敷设截面不小于100mm2二次专用接地铜排,其末端在高压室内以截面不小于100mm2铜缆一点与变电站主地网引下线可靠连接,该铜排还应通过截面不小于100mm2铜缆与主控室、继电器室内二次接地网可靠连接,各10kV保护装置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导线与该铜排可靠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第三册接地
系统部分
第3册接地系统安装模块(G4-DQ-JDXT)
示范目标:不同设备的接地方式统一;接地设置规范、可靠、美观。

3.1 质量目标
地网埋深符合要求,回填土符合要求,接地网布置符合设计规范。

接地网施工符合标准要求;安装整齐、规格统一,符合规程规范。

3.2 设计要求
(1)接地网的埋深一般采用0.8m。

电气设备上部接地引下线材质采用扁铜或多股铜绞线,全站应采用统一材质。

(2)主接地线在经过电缆沟、电缆隧道等都应在其下方绕过,不应断开,不得浇注在混凝土中。

(3)室内有设备的房间设明敷的环形接地线或临时接地端子,沿墙敷设的接地干线离地高度为0.2m,每隔1.5~2m固定一次。

(4)接地线由室外引入或在室内穿墙,过楼板处应用镀锌钢管保护。

(5)室内接地网可由站区接地网、电缆隧道、夹层及电缆沟的接地干线引入,但连接点不得少于两处。

(6)变电站内应敷设独立的二次接地网。

该接地网全网均由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排构成,分为室内和室外二次接地网。

二次接地网应满足一下要求:a)沿二次电缆沟道敷设专用铜排,贯穿主控室、继保室至开关场地的就地端子箱、机构箱及保护用组合滤波器等处的所有二次电缆沟,形成室外二接地网。

该接地网在进入室内时,通过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与室内二次接地网可靠连接,同时在室外场地二次电缆沟内,该接地网各末梢处分别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接地。

开关场地的端子箱内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室外二次接地网连接。

b)在主控室、继电器室屏柜下层的电缆室内,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设首末端连接的专用铜排,形成继电器室的二次接地网。

继电器室内的二次接地网经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在控制室电缆夹层处一点与变电站主地网引下线可靠
连接。

c)对于10kV保护下放于10kV高压室的,应在10kV高压室内的二次电缆沟中敷设截面不小于100mm2二次专用接地铜排,其末端在高压室内以截面不小于100mm2铜缆一点与变电站主地网引下线可靠连接,该铜排还应通过截面不小于100mm2铜缆与主控室、继电器室内二次接地网可靠连接,各10kV保护装置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导线与该铜排可靠连接。

(7)避雷针(带)的接地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建筑物上的避雷带应设置多根接地引下线,应在各引下线距地面0.3~1.8m处设置断接卡。

b)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

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敷设卵石、沥青地面,也可铺设混凝土地面。

c) 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

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d)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得小于3m。

(7)建筑物内的接地网可以采用暗敷的方式,在适当的位置留有接地端子。

(8)在接地体(线)跨越建筑物伸缩进缝时,应设置补偿器。

补偿器可用接地体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9)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a)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
b)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
c)35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外,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

(10)设备两点接地时,接地引下线应分别与主接地网的不同干线相连。

(11)活动的金属门、网门等都应接地,材料选用25x4的热镀锌扁钢。

图3-2-1 金属门接地大样图
(4)若采用裸铜绞线接地网时,应采用紫铜材质,裸铜绞线与铜排之间的焊接应选用热熔焊,裸铜绞线与钢之间对的焊接应选用放热焊。

(11)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明示出来,接地漆间隔宽度全站统一为50或100mm。

(12)接地标识应统一并符合南网公司相关标准。

(13)室外二次接地网不可以首尾相连,否则当一次发生故障或者其他干扰侵入
时,二次接地网中容易形成环流,会对连接在整个二次接地网上的的设备产生长时影响。

图3-2-2所示为室外二次接地网示意图。

ad、be、cf分别代表室外电缆沟,在各末梢处,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主接地网D可靠连接接地;开关场地的端子箱内接地铜排P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室外二次接地网连接;该接地网在进入室内时,通过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与室内二次接地网N可靠连接。

图3-2-2室外二次接地网示意图
(14)图3-2-3所示为室内二次接地网示意图。

不妨设有3排保护屏,图中ad、be、cf分别代表此3排保护屏下电缆室内按屏柜布置的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各保护屏内的铜排网P通过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于a点处与室内二次接地网一点相连;室内二次接地网d处一点经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与室外二次接地网G相连;整个二次接地网铜排网通过控制室电缆夹层处f一点经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与变电站主地网引下线D可靠连接。

图3-2-3 室内二次接地网示意图
3.3 施工工艺要点
(1)电力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接地的部分。

(2)配电装置的构架或者屋顶上的避雷针(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并于主接地网连接。

(3)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或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

(4)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铜包钢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作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3.4 样板图片
图3-4-3 建筑物引下接地体(线)断接卡安装示例
图3-4-4 户外接地体(线)焊接示例(扁钢)
图3-4-5 支架接地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