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合集下载

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稳定性讨论

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稳定性讨论

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稳定性研究-摘要:研究了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自重、自重降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排土场边坡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和稳定性分析计算,提出了排土场边坡的综合治理安全措施。

关键词:排土场稳定性安全措施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ﻭSTranslation:Study on the geological racteristics of Jinduicheng open pitmine dump,analysis of the weight,weight influence of rainfall onthestability ofdumpslope, and the dumpslope deformationanalysis of numericalsimulation andcalculation ofstability, puts forwardthe 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dumpslopesafety measures。

Keywords: stability of dump safety measures前言ﻭ一、排土场的现状分析排土场典型坡面图排土场堆积范围内除少量小范围的人工堆积碎石(局部采矿矿渣)外,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地层以及元古界震旦系的高山河群和熊耳群地层。

区内地层呈单斜构造,走向NW,倾向SE,倾角20°~43°。

在场区内出露一逆断层,断层走向NNE,倾角70°,倾向南,出露长约800m,断裂带最大可见宽度2.3m,主要由断层角砾及断层泥组成。

该断层宽带较小,且以高角度倾向坡内,对该地段斜坡的稳定性无大影响,未来在该地段堆积废石时可不考虑该断层对排土场边坡稳定的影响.沟内水体有地表水和潜水。

地表水来自于天然降雨,马路沟最大暴雨日降水量114.1mm.潜水主要来自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

燕门凹断裂带影响下金堆城露天矿北帮边坡稳定性研究

燕门凹断裂带影响下金堆城露天矿北帮边坡稳定性研究

燕门凹断裂带影响下金堆城露天矿北帮边坡稳定性研究
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对保证露天矿的安全开采非常重要。

我国的许多大型露天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形成高陡的人工边坡,边坡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制约露天矿安全开采的一个主要问题,直接影响着露天矿的安全开采和经济效益。

因此,深入开展露天矿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的研究,对于保证露天矿安全、正常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金堆城露天矿北帮边坡因受区域性构造燕门凹断裂带的影响,岩体破碎松散,稳定性差。

本文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室内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对燕门凹断裂带和北帮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广义Hoek-Brown准则对边坡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分析北帮边坡已有变形破坏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采用赤平投影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综合分析北帮边坡的破坏模式;利用MIDAS GTS NX和
Geo-Slope软件,分别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计算分析北帮边坡在天然(有地下水但不饱和)和暴雨(饱和)工况下的稳定性。

研究表明:北帮边坡岩体以燕门凹断裂带内四种构造岩体为主,结构面发育,主要为碎裂结构,坡面受风化局部为散体结构,力学性质差,易发生较大规模的失稳破坏;北帮边坡破坏模式为浅部的倾倒、坍塌和潜在的深部圆弧形滑动破坏;北帮边坡在天然工况下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

本文对北帮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的研究成果与现场相符,对露天矿北帮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金堆城采矿场北帮高陡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金堆城采矿场北帮高陡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金堆城采矿场北帮高陡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陕西金堆城钼矿是我国有色金属中最大的矿山,目前采矿场已经开挖形成超过200m高的人工高边坡。

由于整个北帮边坡都处于燕门凹断裂带之内,导致北帮边坡岩体松散破碎、次级断裂及节理裂隙发育,使得北帮边坡部分台阶垮塌,局部出现了较严重的变形破坏现象。

若边坡继续开挖,将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因此有必要研究北帮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并评价其稳定性。

本文以金堆城采矿场北帮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勘探、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北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组成北帮边坡的燕门凹断裂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得出北帮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及破坏模式,并且采用FLAC2D对边坡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对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最后提出治理措施建议,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燕门凹断裂带主要由四种形式的构造岩组成:劈理化安山玢岩、张性角砾岩、压扭性角砾岩和压碎岩。

燕门凹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特征,其前期为张性,后期以压性~压扭性为主;(2)北帮边坡整体不会沿结构面下滑,在压扭性角砾岩出露地段的单台阶稳定性差,易失稳破坏。

整个边坡上部沿断裂带拉开,下部沿最大剪应力集中带剪出,滑面形式为圆弧形;(3)采用FLAC2D软件对边坡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天然、长期降雨和长期降雨加爆破振动三种工况,分别计算了现状边坡(1130m)、开挖至1010m平台以及开挖至910m平台的稳定性,由于开挖至1010m平台时边坡发生了失稳破坏,在1130m平台分别设置30m、40m、50m的宽平台来重新分析开挖至1010m平台的边坡稳定性。

根据模拟结果,现状边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22,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在长期降雨加爆破振动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06,边坡稳定性差。

随着边坡的进一步开挖,边坡稳定性降低,甚至发生整体失稳破坏,须进行工程治理才能继续开挖生产;(4)根据FLAC2D数值模拟的结果,建议采取局部设立宽平台、减少爆破振动以及边坡排水的工程措施,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分析

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分析

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露天煤矿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

露天煤矿作为一种非传统的采矿方式,其开采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尤为关键。

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开采条件的限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露天煤矿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涉及到地质、工程、环境等多个领域,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边坡失稳可能导致矿井生产中断,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边坡失稳可能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研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的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1 研究背景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露天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煤炭开采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如断层、顺倾边坡等。

这些地质条件对露天煤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露天煤矿的开采效率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持续增长,煤炭开采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我国不断加大对煤炭开采的投入,露天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煤炭开采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如断层、顺倾边坡等。

这些地质条件对露天煤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露天煤矿含断层顺倾边坡渗流与稳定性问题,对于提高露天煤矿的开采效率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矿山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环境条件:选择远离居民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交通条件:选择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和施工的地区
土地利用:选择土地资源丰富、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大的地区
经济因素:选择经济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
排土场设计
01
选址:选择地质条件稳定、地形适宜的地点
03
边坡设计:根据土质、坡度、高度等因素进行设计
02
设计原则:安全、环保、经济、美观
04
排水系统设计: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
排土场监测与维护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人员安全
3
1
2
4
监测内容:边坡稳定性、地表变形、地下水位、降雨量等
监测频率:根据排土场规模、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维护措施:定期清理边坡、加固边坡、设置排水设施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矿山排土场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原因分析
地质条件不稳定:边坡岩土体结构不稳定,易发生滑坡、崩塌等事故
设计不合理:排土场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边坡坡度、高度等参数不合理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
管理不善:排土场管理不到位,未及时监测边坡稳定性,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02
影响因素分析
地质条件:岩土类型、结构、强度等
边坡形状:坡度、坡高、坡面形态等
环境因素:气候、植被、地震等
水文条件:地下水位、降雨量、渗流等
工程活动:开挖、填筑、爆破等
管理因素:设计、施工、监测等
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标准
01
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包括边坡的坡度、坡高、坡面形态等
02
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包括岩土类型、地下水条件等

爆破震动荷载下金堆城钼矿排土场安全稳定性研究

爆破震动荷载下金堆城钼矿排土场安全稳定性研究

爆破震动荷载下金堆城钼矿排土场安全稳定性研究由于各种原因,金堆城钼矿排土场存在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重大的压力。

地质处置及控制灾害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论文针对金堆城露天矿南牛坡、北沟、甘江沟、马路沟等排土场的堆排稳定性,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论文在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岩土物理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金堆城露天矿采场爆破影响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行了振动监测,基于爆破震动监测和实验室测试数据,采用静力、动力计算分析方法,依据实测数据,分析总结出适合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的堆排高程影响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

测试结果证明,排土场的稳定性与日常采矿的爆破震动震距有定向关系。

论文研究中采用Geo-studio岩土分析软件,利用SLOPE/W模块进行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利用QUAKE/W模块进行了爆破震动动态分析,采用软件中Ordinary法、Bishop法、Janbu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完成了安全系数计算,对排土场多个断面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通过数值模拟的理论分析,归纳了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应力场分布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南牛坡排土场有些断面存在滑坡的可能性,局部可能存在泥石流;而北沟排土场不存在滑坡的条件,但局部存在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

最后,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排土场的多个断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法计算了各个断面可能破坏的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南牛坡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不论在自然状态下或在爆破震动中都处于基本的稳定状态,并做出了减灾防灾的安全预案。

金堆城露天矿安全评价研究

金堆城露天矿安全评价研究

金堆城露天矿安全评价研究姓名:专业:采矿工程指导教师:摘要金堆城露天矿位于陕西华县境内,为我国最大的钼业生产基地。

金堆城露天矿生产任务繁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对金堆城矿山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合理规划,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提升金堆城矿山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已迫在眉睫。

金堆城露天矿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进行安全评价必须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本课题在现场调研和危险、危害因素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金雄城露天矿山的实际情况和工艺特点,对深凹非煤露天矿山中常见的几种事故进行分析,并找出事故的致因因素,同时对非煤露天矿山的主要职业危害进行了分析。

本课题在评价过程中,依据事故理论的综合论观点,在危险、危害因素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评价单元划分,将整个过程划分为边坡治理单元、安全管理单元、爆破单元和矿石装运单元,并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金堆城露天矿山的安全评价中,结合生产过程的具体特点,对非煤露天矿的总体安全水平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因素权熏确定的原则,在确定深凹非煤露天矿山各评价因素权重时,采用了定性与定纛相结合的AHP分析方法,使权重的赋值更加科学、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备评价因素对露天矿山安全现状的重要程度。

通过分析和比较,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基础上,选择了较优的模糊综合算予,对非煤露天矿山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

本课题结合金堆城露天矿山的实际情况,对该矿山生产过程的危害效应进行分析、评价,提供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金堆城露天矿山的安全评价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露天矿山,安全评价,模糊综合评价,危险因素,危险辨识第一章引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非煤矿山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同时,矿业开采秩序混乱,非法采矿屡禁不止,乱采滥挖给国有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导致大量矿山灾害(隐患)积聚、开采环境恶化,重大矿山灾害性事故呈上升趋势,而且各类可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潜在隐患增多,已严重影响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14)排土场边坡形成和发展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4)排土场边坡形成和发展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边坡稳定设计与监测第一节露天矿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概况一、水文地质概况矿区属半沙漠、干旱-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阳光辐射强烈、日照丰富,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春季少雨多风。

年平均降水量350mm,且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2492.1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7倍。

最大冻土深度2.04m。

矿区内无地表水系,矿区边界外北部为奎洞沟,南部为蔓茎沟,均为季节性沟谷,旱季干涸无水,雨季暴雨过后可形成短暂的洪流,自西向东流入束会川,向东南流入勃牛川,向南与乌兰木伦河在陕西省境内汇入窟野河,最终注入黄河。

矿区内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空间以裂隙为主,孔隙次之,属孔隙、裂隙充水矿床。

最下一层可采煤层6-2煤层位于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q<0.1L/s〃m),其补给源以贫乏的大气降水为主,火烧岩体含水层的富水性在局部地段虽然较强,但其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仅发生在局部,据此将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第一~二类第一型,即孔隙--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二、工程地质概况本区各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多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构成直接顶底。

地质报告对各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均采取了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样,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泥岩单向抗压强度均小于300kg/cm2,属软弱岩石;粉砂岩单向抗压强度400~600kg/cm2,多为500kg/cm2左右,属于半坚硬岩石;砂岩类岩石抗压强度变化范围较大,胶结不好的砂岩,抗压强度一般小于300 kg/cm2,属软弱岩石;胶结好的砂岩,抗压强度介于400~600 kg/cm2,属半坚硬岩石。

从以上测试结果看,该矿区煤层顶底板均为软弱——半坚硬岩石,岩石抗压强度低,稳固性差。

因此,本区工程地质类型属第一类第二型,即以软弱岩层为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三、构造概况兰家塔煤矿位于东胜煤田东南部,基本构造形态与东胜煤田一致,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1°~3°,区内无断层及较大褶皱,亦无岩浆岩侵入,地质构造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W -Q03 -02 ) 作者简介:黄 鑫(1984—) ,男,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工程 地 质
及地震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 E-mail: kouzi84@ vip. qq. com.
第2期
黄 鑫,等:陕西省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41

2









Q
al 4
+
pl

主 要 由 碎 石 夹 土 组 成 ,厚 度 较 小 ,一 般 仅 数 米 ,与
中 图 分 类 号 :TU44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金堆 城 露 天 矿 位 于 陕 西 省 华 县 金 堆 镇 ,是 我 国 最 大的钼业生产基地。本文研究对象位于采矿场东北角 的北沟排土场,最大堆积标高为 1337. 0m,形成了最大 高度达 138. 0m 的松散碎石高边坡;在距离北沟排土场 前缘约 50m 处为露天矿开采现场,目前开挖深度已达 130 余米,为一大型深凹的露天矿边坡( 图 1) 。
上述 现 象 的 出 现,在 于 其 所 处 的 特 殊 地 质 环 境。 首先,该处堆积物位 于 天 然 斜 坡 之 上,该 天 然 斜 坡 物 质组成如下:地表为厚 0. 5m 的 耕 植 土,含 碎 石,透 水 性较强,疏 松 多 孔; 往 下 为 厚 0. 5 ~ 1. 0m 的 粘 土,饱 水 ,呈 软 塑 状 态 ,探 井 开 挖 时 沿 该 层 顶 面 有 水 渗 出 ,物 理力学性质 较 差;再 往 下 为 厚 0. 2 ~ 0. 4m 的 淤 泥 质 软土,灰 色,含 大 量 腐 植 物,呈 饱 水 状 态,软 塑。 废 渣 排到该斜坡之后,该 面 变 成 底 部 滑 移 控 制 面。 另 外, 排 土 场 人 工 高 边 坡 形 成 过 程 中 ,其 内 部 无 形 中 形 成 了 一系列平行于坡面 的 间 断 面,特 别 是 当 粗、细 颗 粒 分 阶段分别堆积时,这 种 现 象 就 更 为 明 显,结 果 形 成 了 如图 2( a) 所 示 的 坡 体 结 构。在 该 坡 体 中,上 部 废 渣 在重力作用下,沿底 部 的 斜 坡 产 生 下 滑 分 力,从 而 沿 底 部 的 软 弱 面 产 生 向 坡 外 的 蠕 动 变 形 ,进 而 导 致 废 渣 沿 平 行 于 坡 面 的 间 断 面 产 生 顺 层 剪 切 移 动 ,并 且 在 顶 部 形 成 大 量 的 拉 张 、下 错 裂 缝 。
3 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3. 1 计算参数的选择 计 算 参 数 根 据 室 内 土 工 试 验 成 果 确 定 ,均 采 用 饱
和值(表 1)。
表 1 物理力学参数 Table 1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材料 类型
弹性模 泊松比
量( MPa)
峰值
内聚力 ( kPa)
下伏基岩成角度不整合接触。
(3)前第四系
主要为下震旦系熊耳群( Snl) 和中震旦系蓟县系 高山河组( Sn2 ) 变质岩。熊耳群主要有黑云母安山玢 岩、黑云母角闪片 岩、板 岩、凝 灰 质 板 岩,有 时 夹 有 大
理 岩 。 在 蓟 县 系 高 山 河 组 中 有 石 英 岩 、含 砂 凝 灰 质 板
1. 4 水文地质条件
研 究 区 地 下 水 主 要 分 为 两 类,一 类 为 基 岩 裂 隙
水,含水层为石英 岩、安 山 玢 岩、片 岩、板 岩 和 花 岗 岩
的强风化层,主要分 布 在 北 沟 两 侧、露 天 矿 采 矿 坑 及
其周围、北沟排土场 公 路 东 侧 的 基 岩 裸 露 区;另 一 类
统人Βιβλιοθήκη 工堆积(
Q
m 4
l

主要由碎 石、块 石 组 成,分 三 个 台 阶 分 别 堆 积 而
成,厚度均在 30m 以上。堆积物棱角突出,大小混杂,
一般以数厘米到十多厘米居多,最大粒径超过 1m。
收 稿 日 期 :2009 -12 -23 ;修 订 日 期 :2010 -01 -30 基金项目:中国 科 学 院 知 识 创 新 工 程 重 要 方 向 项 目 ( KZCX2-
证 ,最 后 ,根 据 变 形 破 坏 方 式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处 理 措 施 。 为 高 边 坡 的 稳 定 性 评 价 、预 测 和 防 治 提 供 了 有 价 值 的 参 考 。
关键词: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圆弧法;FLAC;稳定性
文 章 编 号 :1003 -8035 ( 2010 ) 02 -0040 -04
的 地 方 ,透 水 性 明 显 降 低 。
陷凹槽出现,并与坡面走向小角 度 斜 交。 各 裂 缝 宽 3 ~ 10cm,最宽 处 达 60cm,裂 面 近 直 立,可 见 深 度 0. 5 ~ 1. 2m,最 深 达 1. 8m 以 上。 另 外,在 距 台 面 前 缘 28m 和 30m 远 处,也 有 宽 度 2 ~ 4cm、延 伸 长 度 大 于 15m 的 裂 缝 出 现,这 些 裂 缝 向 南 较 为 清 晰,向 北 则 掩 埋在表面未加平整的废石堆下。
这种破坏类型表现形式为:人工堆积废石在重力 作用下,沿 其 下 卧 软 弱 地 层 首 先 向 外 水 平 向 蠕 滑 挤 出,进而导致上部 坡 体 垂 向 拉 裂、下 沉,发 生 破 坏,如 图 2(a)所示。
目前典型剖面坡脚下宽 10 余米的台地在上部人 工堆积废石的作用 下,致 使 台 坎 前 缘 中 部 向 西 凸 出, 表 明 此 台 坎 整 体 已 向 西 位 移 ,并 在 此 台 面 上 产 生 了 一 系列纵向裂缝,裂 缝 宽 5 ~ 10cm,呈 近 东 西 方 向 延 伸 长度在 5 m 左 右,可 见 深 度 大 于 1. 5m。 在 人 工 堆 积 边坡的台面边缘可见多条近弧形的裂缝。这些裂缝 以距台面前缘 17 ~ 22. 1m 这一段的四条裂缝组成的 裂缝带最为突出,缝带宽 2 ~ 5m,呈深 5 ~ 10cm 的 下
2 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分析
通 过 野 外 调 查 发 现 ,研 究 区 高 边 坡 不 同 地 段 因 其 所 处 地 形 地 貌 条 件 、下 伏 岩 土 的 结 构 特 征 及 本 身 的 物 质 组 成 和 粒 度 成 分 的 不 同 ,产 生 了 不 同 的 变 形 破 坏 形 式 ,总 括 起 来 主 要 有 两 种 类 型 : 2. 1 蠕滑 - 拉裂破坏
第 21 卷 第 2 期 2010 年 6 月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Vol. 21 No. 2 Jun. 2010
陕西省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黄 鑫1 ,张晓辉2 ,薛 雷1 ,牛晶蕊3 ,王媛媛1
图 2 坡体破坏特征示意图 Fig. 2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ope
2. 2 拉裂 - 滑移破坏 这 种 破 坏 主 要 产 生 于 粗 、细 相 间 堆 积 的 人 工 高 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42
ZHONGGUO DIZHIZAIHAI YU FANGZHI XUEBAO
北沟 排 土 场 高 边 坡 主 要 成 分 为 碎 石 土,在 碾 压、 自重作用下较密实,由 于 其 特 殊 的 组 成 成 分,与 自 然 斜 坡 及 粘 性 土 边 坡 相 比 有 其 独 特 的 工 程 特 性 ,从 边 坡 的变形到破坏均有别于自然形成的边坡。该边坡是 否稳定,将 直 接 影 响 到 坡 脚 近 距 离 范 围 内 的 居 民 住 宅、学校及其过往 行 人、车 辆 等 的 安 全;另 外,由 于 该 排 土 场 的 特 殊 位 置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受 到 矿 山 生 产 爆 破 及 靠 帮 爆 破 的 影 响 ,其 稳 定 与 否 对 露 天 矿 的 正 常 生 产 及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且近年来又相继出现 坡体上部变形、开裂,排 土 场 地 基 变 形 等 坡 体 不 稳 定 现 象 ,因 此 该 排 土 场 的 稳 定 性 研 究 迫 在 眉 睫 。
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将破坏方式归纳为两种类型:蠕滑 - 拉裂破 坏,拉 裂 - 滑 移 破 坏。 通 过 圆 弧 法 和 破 坏 概 率 法 计
算和分析了高边坡在天然、爆破振动和 地 震 条 件 下 5 个 不 同 剖 面 地 段 的 稳 定 性 状 态,并 利 用 FLAC 数 值 模 拟 进 行 验
岩 、砂 质 板 岩 、千 枚 状 砂 质 板 岩 等 。
1. 3 地质构造
研 究 区 位 于 金 堆 城 — 黄 龙 铺 背 斜 的 倾 没 端 ,该 背
斜走向近东西向,属 于 复 式 舒 缓 褶 皱,褶 皱 轴 面 近 于
直 立 ,两 翼 基 本 对 称 且 发 育 有 次 级 平 行 褶 皱 。
内摩擦 角(°)
密度 ( g / cm3 )
破碎岩体 0. 20
2500
2000
34
人工堆渣 0. 33
15
30
26
2. 50 2. 30
表 2 各剖面稳定性计算结果
Table 2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stability
剖面号 斜坡状态 稳定系数 破坏概率(% ) 备注
图 1 北沟排土场高边坡典型工程地质剖面图 Fig. 1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file of the high slope
1—人工堆渣; 2—破碎基岩体
但 在 向 其 南 侧 、西 侧 及 西 北 侧 的 顶 面 附 近 都 有 一 些 裂
缝 存 在 。 与 一 级 台 阶 下 的 斜 坡 比 较 ,二 级 台 阶 上 的 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