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涌保护器基本知识与检测技术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of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 YD/T 1235.1-2002 2002-11-08 发布2002-11-08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使用环境条件 4.1 供电条件 4.2 气候条件 5 分类 5.1 按冲击测试电流等级分类 5.2 按用途分类 5.3 按端口分类 5.4 按构成分类 6 技术要求 6.1 标称额定值 6.1.1 优选值 6.1.2 SPD分类的冲击测试电流等级规定 6.2 整体要求 6.2.1 外观质量 6.2.2 保护模式 6.2.3 分离装置 6.2.4 告警功能 6.2.5 接线端子连接导线的能力 6.3 电涌防护性能 6.3.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6.3.2 等级限制电压 6.3.3 电压保护水平

6.3.4 动作负载试验 6.4 安全性能 6.4.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4.2 外壳防护等级 6.4.3 保护接地 6.4.4 着火危险性(灼热丝试验) 6.4.5 暂时过电压失效安全性 6.4.6 暂时过电压耐受特性 6.4.7 热稳定性 6.5 二端口SPD及带独立输入/输出端子的一端口SPD 的附加要求 6.5.1 电压降 6.5.2 负载侧电涌耐受能力 6.5.3 负载侧短路耐受能力 6.6 环境适用性 6.6.1 耐振动性能 6.6.2 耐高温性能 6.6.3 耐低温性能 6.6.4 耐湿热性能 7 检验规则 7.1 交收检验 7.2 型式检验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的内容 8.2 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8.3.1 运输 8.3.2 贮存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通信局(站)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构形 前 言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我国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的 技术要求,并为电涌保护器的设计、生产、检验、选择和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主要依据IEC61643-1:1998《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第1 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参考IEC 61312-1、UL 1449、IEEE Std C62.62 和YD/T 5098等标准,并结合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在我国通信局(站)的 实际应用情况而制定的。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的电气、结构、安全 及环境适用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并重点突出了防雷及电涌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以使标准具有科学性、更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编写方法上遵循 GB/T1.1-2000和GB/T1.3-1997的基本规则。 本标准于2002年11月 8日首次发布,2002年11 月8日起实施。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T 67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12-14发布2007-06-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技防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生、刘希清、张凡夫、施巨岭、张跃、马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着重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设计、实施和检验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1:1998,IDT) GB 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SPS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作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GB 50348-2004,2.0.2] 3.2 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 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3 雷电感应lightning induction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4 雷电浪涌lightning surge 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气(电子)系统中而产生破坏性的冲击电流或电压。 3.5 雷电活动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active zone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检测技术:完成检测过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检测的含义:对各种参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 要的信息。 3、检测技术的作用:①检测技术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②检测技术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③检测技 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检测技术的完善和 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4、检测系统的组成:①传感器②测量电路③现实记录装置 5、非电学亮点测量的特点:①能够连续、自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和 记录②电子装置精度高、频率响应好,不仅能适用与静态测量,选 用适当的传感器和记录装置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甚至瞬态测量③电 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④电子测量 装置能方便地改变量程,因此测量的范围广⑤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 相连,进行数据的自动运算、分析和处理。 6、测量过程包括:比较示差平衡读数 7、测量方法;①按照测量手续可以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 测量。②按照获得测量值得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 和微差式测量,③根据传感器是否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可区分为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8、模拟仪表分辨率= 最小刻度值风格值的一半数字仪表的分辨率 =最后一位数字为1所代表的值 九、灵敏度是指传感器或检测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的输入量变化的 比值 s=dy/dx 整个灵敏度可谓s=s1s2s3。 十、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 十一、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对被测量的转换,偶尔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十二、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 十三、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方法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可以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照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十四、绝对误差;指示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差值 =x—x0 十五、相对误差;仪表指示值得绝对误差与被测量值x0的比值r=(x-x0/x0)x100%

推荐-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精品

成都市城市照明管理处20XX年至20XX年路灯维护材料采购项目各包描述: A包:电线电缆采购 此包为20XX-20XX年每年度电线电缆采购预估总量,实际供货量以每批次采购为准,每批次实际供货价格按照同类金属价格的上下浮动进行调整,价格调整计

算公式为:调整合同单价=投标报价×(电缆入库合同签订当日金属价格/开标期间金属价格),其中开标期间金属价格固定为:铜元/吨,铝元/吨。电缆入库合同签订当日金属价格以上海金属网公布价格为准。 招标人每批次电缆采购需求,以各入库单位的调整合同单价为报价上限进行比价,价格合理者与招标人订立该批次电缆供货合同。 B包:光源电器采购

此包为20XX-20XX年每年度光源电器采购预估总量,实际供货量以每批次采购为准。其中镇流器价格因受铜价影响较大按可调单价的方式进行,调价条件是以开标期间铜价格为基准,变化超过10000元/吨,具体为调后价格=投标报价×(合同签订当日铜价格/开标期间铜价格),其中开标期间金属价格固定为:铜元/吨,均以上海金属网公布价格为准。 C包:浪涌保护器采购 此包为20XX-20XX年每年度浪涌保护器采购预估总量,实际供货量以每批次采购为准。 请参与本项目投标的投标人遵守上述规定,否则其报价将被视为无效报价。 二、技术要求: A包电力电缆和护套线技术要求 一、电力电缆技术要求 1.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符合《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产品标准以及其它相关规定; 2.投标人应提供招标产品所遵循的标准及生产工艺,并提供主要生产设备清单、铜杆及塑料的原产厂; 3.投标人应提供法定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本厂相同型号规格产品近期质检报告,其检验依据应符合GB12706标准的要求,控制电缆应符合GB9330标准的要求; 4.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套层折裂等机械损伤。标志牌齐全、正确、清晰;

电涌保护器的检测

电涌保护器的检测 黄克俭 2006年6月于武汉 1、什么是电涌保护器 2、电涌保护器的检测 1.1电涌保护器的定义 1.2电涌保护器的原理 1.3电涌保护器的分类 1.4电涌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1电涌保护器的定义 是一种保护电器。 英文:Surgeprotectivedevice,简写:SPD 目的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非线性元件。 电涌保护器的一些不同的叫法: 电压限制器、过电压保护器、电流放电器、避雷器、防雷器、浪涌保护器等。是利用某些物质或元器件的电阻非线性特性,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以达到保护用电设备的目的。 1.2电涌保护器的原理 如图1: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限压型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开关型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常用的非线性元件 开关型:放电间隙、放电管 限压型:压敏电阻(阀片Sic 、ZnO 、MOV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固体放电管。 传输线分流型SPD 的原理 高通滤波(用于高频信号)低通滤波(电源系统) 1.3电涌保护器的分类 按性质分类:开关型、限压型、组合型 按用途分类:电源、信号和天馈 I 点I I 启接 收 机 用 电 设 备

按外型分类:模块式、箱式 按接线端口分类:一端口、二端口 按接线方式分类(低压电源):“3+1”模式、“4+0”模式 图2二端口(串联SPD ) TT 系统中采用“4+0”保护模式接线方式 TT 系统中采用“3+1”保护模式接线方式 Li PE PE PE PE A L L L

按测试实验等级分类 Ⅰ、Ⅱ、Ⅲ类试验等级的电涌保护器 Ⅰ级分类实验:用标称放电电流In 、1.2/50us 冲击和最大冲击电流Iimp 做的试验; Ⅱ级分类实验:用标称放电电流In 、1.2/50us 冲击和最大冲击电流Imax 做的试验; Ⅲ级分类实验:用混合波(1.2/50us 、8/20us )做的试验。 低压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分类(进口产品) 分A 、B 、C 、D 四种等级: A 级,用于低压架空线路浪涌避雷器。 B 级,防雷保护等电位连接用雷电流避雷器。 A L L L

浪涌保护器原理分析

浪涌保护器原理分析 随着相关设备对防雷要求的日益严格,安装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SPD)抑制线路上的浪涌和瞬时过电压、泄放线路上的过电流成为现代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PC机、大中型计算机及相关信息设备的大量应用,使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由此,越来越多的过电压保护产品投入市场,浪涌保护器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1 雷电的特性防雷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以避雷针(带、网、线)、引下线、接地装置为主,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带、网、线)、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电感应、线路浪涌、地电位反击、雷电波入侵以及电磁与静电感应的措施。其基本方法是采用等电位联结,包括直接连接和通过SPD间接连接,使金属体、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将因雷击和其他浪涌引起的内部设施分流和感应的雷电流或浪涌电流泄放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元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常直接简称为电感。电感器在电子制作中虽然使用得不是很多,但它们在电路中同样重要。我们认为电感器和电容器一样,也是一种储能元件,它能把电能转变为磁场能,并在磁场中储存能量。 [全文] 雷电的特点是电压上升非常快(10μs

以内),峰值电压高(数万至数百万伏),电流大(几十至几百千安),维持时间较短(几十至几百微秒),传输速度快(以光速传播),能量非常巨大,是浪涌电压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2 浪涌保护器的分类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 2. 1 按工作原理分类按其工作原理分类, SPD可以分为电压开关开关型、限压型及组合型。开关是最常见的电子元件,功能就是电路的接通和断开。接通则电流可以通过,反之电流无法通过。在各种电子设备、家用电器中都可以见到开关。 [全文] (1)电压开关型SPD。在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高阻抗,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其阻抗就突变为低阻抗,允许雷电流通过,也被称为“短路开关型SPD”。(2)限压型SPD。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抗,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有时被称为“钳压型SPD”。(3)组合型SPD。由电压开关型组件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两者兼有的特性,这决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 2. 2 按用途分类按其用途分类, SPD可以分为电源电源线路SPD和信号线路SPD两种。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计算机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 2. 2. 1 电源线路SPD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

浪涌保护器工作原理

以下是电源系统SPD选择的要点: 欧阳学文 1、根据被保护线路制式,例如:单相220V、三相 220/380V TNC/TNS/TT等,选择合适制式SPD 2、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电压水平,选择SPD的电压保护水平Up。一般终端设备的耐冲击电压1.5kV,具体可参照GB 503435.4。Up值小于其耐冲击电压即可。 3、根据线路引入方式,有无因直击雷击中而传到雷电流的风险,选择一级或者二级SPD。一级SPD是有雷电流泄放参数的10/350波形的。 4、根据GB 500576.3.4里的分流计算,计算线路所需的泄放电流强度,选择合适放电能力的SPD,需要SPD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大于线路的分流电涌电流即可。 至于型号,不同厂家型号不一,没什么参考价值。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现在防雷市场鱼龙混杂,不要贪图便宜而使用劣质产品。 浪涌保护器设计原理、特性、运用范畴 设计原理

在最常见的浪涌保护器中,都有一个称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的元件,用来转移多余的电压。如下图所示,MOV将火线和地线连接在一起。MOV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根金属氧化物材料,由两个半导体连接着电源和地线。 这些半导体具有随着电压变化而改变的可变电阻。当电压低于某个特定值时,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将产生极高的电阻。反之,当电压超过该特定值时,电子运动会发生变化,半导体电阻会大幅降低。如果电压正常,MOV会闲在一旁。而当电压过高时,MOV可以传导大量电流,消除多余的电压。随着多余的电流经MOV转移到地线,火线电压会恢复正常,从而导致MOV的电阻再次迅速增大。按照这种方式,MOV仅转移电涌电流,同时允许标准电流继续为与浪涌保护器连接的设备供电。打个比方说,MOV的作用就类似一个压敏阀门,只有在压力过高时才会打开。 另一种常见的浪涌保护装置是气体放电管。这些气体放电管的作用与MOV相同——它们将多余的电流从火线转移到地线,通过在两根电线之间使用惰性气体作为导体实现

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长足进步,个人PC、各类中型、大型及超大型计算机、大型程控交换机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由于这类电子设备内部有大量的对过电压十分敏感的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由过电压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针对这种现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中加入了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内容。根据这一要求,一些生产厂家也推出了相应的过电压保护产品,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要保护电气和电子系统重要的是在电磁兼容性保护区内设置一套包括全部有源导线在内的完整的等电位联结系统。不同种类的过电压保护装置中放电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既有优点,亦有缺点,因此采用多种元件组合的保护电路运用得更为广泛。 但是,能满足具有当代技术水平的,能传导10/350μs脉冲电流的雷击电流放电器,用于二次配电的可插式浪涌保护器,电器电源保护装置直到电源滤波器所有技术要求的产品系列却是极为少见的。同样这种产品系列应该包括适用于所有的电路,即除电源外,还应包括用于测量、控制、调节技术电路和电子数据处理传输电路以及适用于无线和有线通讯的放电器,以便客户使用。 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浪涌保护产品做简单的介绍并对其特性及适用场合做简略分析。 1、等电位联结系统 过电压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瞬态过电压发生的瞬间(微秒或纳秒级),在被保护区域内的所有金属部件之间应实现一个等电位。“等电位是用连接导线或过电压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的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的导体物、电气和电讯装置等连接起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条文说明》)(GB50057-94)。“等电位联结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IEC13123.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规定:“第3.1.2条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在建立这个等电位联结网络时,应注意使相互之间必须进行信息交换的电器和电子设备与等电位联结带之间的连接导线保持最短距离。 根据感应定理,电感量越大,瞬变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压越高;(U=L·di/dt)电感量大小主要和导线的长度有关,与导线截面关系不大。因此,应使接地导线尽可能的短。多条导线的并联连接可显著地降低电位补偿系统的电感量。为了将这两条付诸实践,理论上可以把应与等电位联结装置连在一起的所有电路和设备连在同一块金属板上。基于金属板的构想在补装等电位联结系统时可采用线状、星状或网状结构。设计新的设备时原则上应只采用网状的等电位联结系统。 2、将电源线路与等电位联结系统连接 所谓瞬变电压或瞬变电流意味着其存在时间仅为微秒或毫微秒。浪涌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瞬态过电压存在的极短时间内,在被保护区域内的所有导电部件之间建立起一个等电位。这种导电部件也包括电路中的电源线。人们需要响应速度快于微秒的元件,对于静电放电甚至要快于毫微秒。这种元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将非常强大直到高达数倍于十千安的电流导出。在预期的雷击情况下按10/350μs脉冲计算,电流高达50kA。通过完备的等电位联结装置,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等电位岛,这个等电位岛对于远处的电位差甚至可高达数十万伏。但重要的是,在需要保护的区域内,所有导电部件都可认为具有接近相等或绝对相等的电位,而不存在显著的电位差。 3、浪涌保护器的安装及其作用 浪涌保护电器元件从响应特性来看,有软硬之分。属于硬响应特性的放电元件有气体放电管和放电间隙型放电器,二者要么是基于斩弧技术(Arc-chopping)的角型火花隙,要么是同轴放电火花隙。属于软响应特性的放电元件有压敏电阻和抑制二极管。所有这些元件的区别在于放电能力、响应特性以及残余电压。由于这些元件各有优缺点,人们将其组合成特殊保护电路,以扬长避短。在民用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浪涌保护器主要为放电间隙型放电器和压敏电阻型放电器。 闪电电流和闪电后续电流需要放电性能极强的放电器。为了将闪电电流通过等电位联结系统导入接地

浪涌保护器老化劣化测试

电源SPD老化劣化测试 1.SPD 1.1 SPD的概念 浪涌保护器(SPD),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 1.2 SPD的基本特点 (1)保护通流量大,残压极低,响应时间快; (2)采用最新灭弧技术,彻底避免火灾; (3)采用温控保护电路,内置热保护; (4)带有电源状态指示,指示浪涌保护器工作状态; (5)结构严谨,工作稳定可靠。 1.3 SPD的基本元器件 1)放电间隙(又称保护间隙): 它一般由暴露在空气中的两根相隔一定间隙的金属棒组成,其中一根金属棒与所需保护设备的电源相线L1或零线(N)相连,另一根金属棒与接地线(PE)相连接,当瞬时过电压袭来时,间隙被击穿,把一部分过电压的电荷引入大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这种放电间隙的两金属棒之间的距离可按需要调整,结构较简单,其缺点是灭弧性能差。改进型的放电间隙为角型间隙,它的灭弧功能较前者为好,它是靠回路的电动力F作用以及热气流的上升作用而使电弧熄灭的。 2)气体放电管: 它是由相互离开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Ar)的玻璃管或陶瓷管内组成的。为了提高放电管的触发概率,在放电管内还有助触发剂。这种充气放电管有二极型的,也有三极型的,

SPD浪涌保护器的分级

SPD浪涌保护器的分级 分级防护 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地方,必须进行CLASS—I的防雷。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 1、第一级保护 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 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开关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量不应低于60KA。该级电源防雷器应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一般要求该级电源防雷器具备每相100KA以上的最大冲击容量,要求的限制电压小于1500V,称之为CLASS I级电源防雷器。这些电磁防雷器是专为承受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设计的,可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它们仅提供限制电压(冲击电流流过电源防雷器时,线路上出现的最大电压称为限制电压)为中等级别的保护,因为CLASS I级保护器主要是对大浪涌电流进行吸收,仅靠它们是不能完全保护供电系统内部的敏感用电设备的。 第一级电源防雷器可防范10/350μs、100KA的雷电波,达到IEC规定的最高防护标准。其技术参考为:雷电通流量大于或等于100KA (10/350μs);残压值不大于2.5KV;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100ns。 2、第二级防护 目的是进一步将通过第一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限制到1500—2000V,对LPZ1—LPZ2实施等电位连接。 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二级保护时应为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流容量不应低于20KA,应安装在向重要或敏感用电设备供电的分路配电处。这些电源防雷器对于通过了用户供电入口处浪涌放电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更完善的吸收,对于瞬态过电压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最大冲击容量为每相45kA以上,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200V,称之为CLASS II级电源防雷器。一般用户供电系统做到第二级保护就可以达到用电设备运行的要求了 第二级电源防雷器采用C类保护器进行相—中、相—地以及中—地的全模式保护,主要技术参数为:雷电通流容量大于或等于 40KA(8/20μs);残压峰值不大于1000V;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 3、第三级保护 目的是最终保护设备的手段,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降低到1000V以内,使浪涌的能量有致损坏设备。 在电子信息设备交流电源进线端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三级保护时应为串联式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10KA。 最后的防线可在用电设备内部电源部分采用一个内置式的电源防雷器,以达到完全消除微小的瞬态过电压的目的。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最大冲击容量为每相20KA或更低一些,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000V。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电子设备具备第三级保护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用电设备免受系统内部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影响。 对于微波通信设备、移动机站通信设备及雷达设备等使用的整流电源,宜视其工作电压的保护需要分别选用工作电压适配的直流电源防雷器作为末级保护。 4、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第四级保护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5KA。

箱变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第2章技术参数与性能要求 1.技术标准 投标人所提供的箱式变电站应符合下列国家标准的最新版本,并满足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DL/T 403 6-35kV箱式变电站订货技术条件 DL/T 537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国家标准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L404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GB1094.1~1094.5 电力变压器 GB6451.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3906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330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16926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SDGJ14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GB772 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 SDJS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GB/T l5166 交流高压熔断器 GB 3804 3~63kV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4109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 GB/T16927.1~2 高电压试验技术 2.箱式变额定参数 2.1 电压 高压侧额定电压:11kV 低压侧额定电压: 0.69kV

2.2 额定频率: 50Hz 2.3 额定热稳定电流及耐受时间 高压侧: ≥12.5kA,2s 低压侧: 42kA,3s 2.4 额定动稳定电流值 高压侧: ≥31.5kA 低压侧: 121kA 2.5 额定绝缘水平 高压侧:对地及相间隔离断口间 工频耐压:42kV 49kV 冲击峰值耐压:75kV 85kV 低压侧工频耐压:2500V 2.6 相数:三相 2.7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 2.8 柜体防护等级:IP33,室门打开后 IP2X 2.9 变压器降容小于5% 3.箱式变元件技术要求 所有的元件应符合各自相应的标准,其中: ―变压器,应符合GB 1094.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应符合GB 3906和IEC 46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应符合GB/T 14048系列标准和GB 7251.1; 3.1 变压器 3.1.1 技术标准 变压器应符合GB1094.1~1094.5《电力变压器》和GB6451.1《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及本技术条件要求。 3.1.2 变压器型式 全封闭、三相、铜质、双绕组、油浸、无载调压、低损耗、全密闭、免维护电力变压器。

理化检验技术(基础知识100题)

理化检验技术/试题/基础知识100题 1食品卫生检验时,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1个月) 2农药六六六中以(γ-HCH)异构体的药效最高 3斐林试液由(硫酸铜、酒石酸钾钠与氢氧化钠两组溶液组成) 4与苯甲酸比较,关于苯甲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最正确的是(增大) 5标况下10.0L空气,在室温20℃和大气压1.013×105Pa时的体积是(10.7L) 6室温20℃,大气压1.000×105Pa时,二氧化碳测定仪读数是0.09%,标况下的浓度是(0.090%) 7下列污染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的是(可吸入颗粒物) 8下列污染物中,在空气中是蒸汽态的是(汞) 9在标况下,影响气体体积的因数是(气体分子数量) 10以下微量元素人体每日需要量最大的是(铁——碘铜锌钒) 11关于常量元素镁的生理功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镁离子主要参与ATP的能量传递反应过程) 12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是利用水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13淀粉属于(多糖) 14维生素C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C 6H 8 O 6 15在常规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中,两个空白试验值的相对偏差应(≤50%) 16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原子半径S>F) 17下列化合物,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晶体是(O 2 ) 18关于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说法正确的是(ⅦA族单质自上而下,随原子量的增大熔沸点增高) 19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其中水是(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0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氯水、四氯化碳)

21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0.5mol氨气——标况下11.2L的氧气,0.2mol 磷酸钠,36g氯气,40g氯化钠) 22说法正确的是(氨为弱碱则铵盐一定水解。铵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水解能力有差别,其水溶液可以是酸性碱性或中性) 23测得某浓度的NaH 2PO 4 溶液的Ph=5,据此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H 2 PO 4 ---电离的 趋势大于水解的趋势,溶液中离子浓度为Na +>H 2PO 4▔ ,此溶液的pH小于相同 浓度的Na 2HPO 4 溶液的pH,溶液中有存在HPO 4▔ ,多元弱酸的酸式根既能电离又 能水解,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24下列离子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是(HCO3)其 他不可CH 3COO,HSO 4 ,HPO 3 ,CO 3 . 25下列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后在干燥的空气中又会风化的是(氢氧化钠) 26关于周期表说法正确的(有7个周期16个族) 27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与稀溶液的浓度有关)根据渗透压=CRT可得 29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组分的浓度比)有关 30要配置pH=6.00的缓冲溶液, NaAc与HAc(Ka=1.8×10—5)的摩尔数比为(18:1) 31在滴定分析中,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硼砂) 32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是(20mol/L)(溶液的比重是1.56百分浓度是52%) 33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0.1 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所用的指示剂为(酚酞) 34在酸碱滴定中,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指示剂变色的pH必须在(化学反应等电点)范围内 35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范围在pH为(7.70~9.70) 36某一弱碱的浓度为Cb,其电离常数为Kb,在(Cb·Kb≥10—8)时该弱碱才可以用强酸直接滴定。

污水泵技术要求-完整版

污水泵技术要求 一、设备图纸污水泵功能控制要求 1、集水泵坑中设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潜污泵两台,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2、潜水泵由集水泵坑水位自动控制,当坑水位上升至高水位时,一台排水潜水泵工作;当水位下降至低水位时,此台排水潜水泵停止工作,另一台水泵工作。 3、当达到报警水位时,两台泵同时启动,并向中控室发出声光报警。控制箱设置运行故障报警显示,手动自动转换。废水泵坑的潜水泵采用自动搅匀无堵塞大通道潜水泵。 4、泵体均配冲洗阀。潜污泵、控制箱及相应附件均应配套供货。 二、执行标准 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验收规》 以上规要求如有新旧规更替,按照现行新版规执行。 三、电气部分 3.1、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控制箱采用非标控制箱。控制箱的质量及技术要求必须满足图纸及相关规要求。箱控制开关、断路器、漏电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设备品牌采用质量不低于国知名品牌,如明日、北元品牌,且通过强制性3C认证。

3.2 配电箱表面采用喷塑处理,颜色根据甲要求采用电脑灰与照明、动力配电箱相同,。保证使用期不出现反锈、褪色、漆面爆皮等现象。主要低压器件和附件采用国优质品牌产品。箱零排、地排使用六角螺栓,配电箱采用不低于2mm 厚冷轧钢板制作。 3.3 控制箱盖配置电源、启停指示灯,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及手动启停按钮。控制箱系统配置楼宇自控(BA)系统模拟和数字引入和输出接驳点,留有足够冗余量。箱断路器采用电动机保护型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口器整定、瞬时过流脱扣器整定应满足电动机过流、短路和启动要求。交流接触器选择必须与电动机额定电流相匹配。电动机运行时箱配线不能出现过热现象。 3.4 自动启泵功能配套液位计,控制线缆、电机电源电缆长度要满足现场使用要求,不低于15米。电缆应采用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低烟低毒且阻燃的柔性电缆,引出的双色线应为接地线,连接可靠,且接地标志明显,在使用期不易磨灭。电缆密封应选用使用寿命长、耐磨、耐热性能优异,转向灵活的新型材料和优质品牌产品。 3.5 依据图纸设计变更通知,位于管道井部位的污水泵控制箱均加装避雷器,具体控制箱部配置事宜待中标供货单位未加工制作前来现场校核。污水泵、控制箱及需加装浪涌保护器器控制箱数量见下表1备注部分。 四、潜污泵技术要求 (一)、设备及材料厂家的选用: 根据柏诚顾问公司的机电技术要求选用水泵设备的厂家及品牌。 1、潜污泵: 1)XX熊猫/国产

电涌保护器检验规范

电涌保护器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规范,符合相关国家归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特定本检验规范。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强制性认证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 职责 3.1 研发部:负责编制《检验规范》以确定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要求和方法。 3.2 低压部:责任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4 检验内容及方法(表格) 4.1 检验项目 序号试验项目名称技术要求检测手段 1 外观质量 1.1塑料外壳表面无明显刮花 目测 1.2产品颜色无明显色差 1.3金属件镀层完好无损 1.4螺钉、卡簧、铆钉完整无生锈、缺乏、损伤等不 良 2 外观结构 2.1外观结构符合图纸要求 3 标志和标识 3.1标志完整清晰、笔画完整、字迹清楚 4 电气检查 4.1压敏电压UlmA(V):558V~680V 专用测试台 4.2直流漏电(μA):≤15μA 4.3直流击穿电压(V):±30% 4.4遥信功能:带模块测试C-Nc,蜂鸣器鸣叫;

C-No,蜂鸣器不响 5 包装 检查 5.1内外包装盒(箱)质量完好无破损,包装牢固。 目测 5.2箱壳标志、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应与产品标志 相符。 5.3随机文件齐全(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每盒一份)。 5 注意事项 1检测结束后请再次检查核对其外观质量和规格品种、各种标识编号、日期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2 用于检测的器具、设备必须完好,而且在有效鉴定周期内; 3 测试中应及时做好各种检验记录, 检验记录必须正确清晰完整,有检验结论,并有检验员签字,检验记录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整理归档. 6 相关文件 GB 18802.1-2011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 7 检验方案 例行检验:外观质量、遥信功能、包装检查采用抽样检验,其余采用全检 确认检验:每年进行一次,每种规格至少抽取5只进行试验。 8 不合格处置 1 例行检验如发现不合格品,责令生产进行返工,并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对返工完成的产品进行复检。 2 确认检验如发现不合格品,如为单品不良,按照样品数量2倍重新进行抽样,如仍存在不合格品,则对本批次产品进行全检。不合格品,应退回生产返工,返工后重新检验。 3 如为批次不良,质量管理部组织研发部、工程技术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批量性不合格品评审,对本批次产品不良原因进行分析。 (1)对因原材料造成的批次不良,应立即核对此批次原材料的批号,核对购买使用记录,对使用此批次原材料的产品进行整改,如有产品已发至客户现场,应对已发货物进行召回,并抽检自上次确认检验后生产的其它批次产品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如存在类似问题,应对出现问题的批次进行召回。 (2)如因检测设备失效造成的批次不良,应立即封存设备,启用备用仪器并追回自上次运行检查以后所检测过的产品,并对产品进行重新检验。 (3)如因生产人员未按工艺要求加工,应立即对生产线做停线处理,并责成生产部进行整改,对有关人

电线电缆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电线电缆产品检验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对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颁布的电线电缆技术产品标准及有关保证产品质量的制度。实践证明,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用电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关系到企业的声誉。但是高产优质的电线电缆产品绝不是单凭检验判断出来的,而是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后年再经检验判断出优质产品。产品质量是企业综合反映,所以,提高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依靠群众,保证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检验不仅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不断地加强对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质量检验工作。 第一章检验 一、电线电缆检验在电线电缆制造中的作用和任务 二、电线电缆检验的内容及方式 三、电线电缆产品检验的名词术语 四、产品检验结果处理 第二章电线电缆结构及外观要求 一、控制外观结构尺寸对保证产品性能的意义 二、测量电线电缆常用计量工具 1 游标卡尺 2 外径千分尺 3 投影仪和读数显微镜 三电缆的结构 1 电缆结构 2 电缆型号组成 四电线电缆检查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1 电缆导体的测量 2 绞合导体的测量 3 绝缘和护套厚度的测量 第三章电气性能试验 一直流电阻的测量 二电线电缆成品耐压试验 三绝缘电阻的测量 第四章过程检验 一原材料检验 二工序检验

第五章有关带电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频火花试验机操作规程 二ZC—90型绝缘电阻试测仪操作规程 三ZNY—TA绝缘耐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四QJ直流双臂电桥操作规程 五25kVA电线电缆工频耐压试验机操作规程 文档来源:东莞中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邓斌 商务: 电话:-801

好天气公司C2 K-2766(说明书)浪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说明书

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测试仪 K-2766 使用说明书 介绍 谢谢您选购了K-2766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为了从此产品中获得最大收益,请在使用前先阅读此手册,并将其放在易于找到的地方,以便未来参照使用。 检查 当您收到产品后,仔细检查一下仪表,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没有任何损坏,特别要检查配件、面板开关及连接器。如果有损坏或者根据说明仪表也无法使用,请及时与销售商联系。 配置 K-2766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1部 测量电缆1对(黑:1.5m,红:1.5m);表笔1对(黑红各1只);转接电缆1对(黑:10cm,红:10cm);鳄鱼夹1对(黑红各1只);专用充电器1套; 使用说明书1册; 套装配置:感应数字式测电笔1只;防静电手套1副; (可选)SPD运行温度测试仪1部;漏电流钳形表1部; 专用仪表便携箱1个 安全提示 本手册包括此产品安全操作和在安全运行条件下维护的必要的信息和警告,在使用此产品前要仔细阅读下面安全提示。

△!提醒 ●在给电涌保护器安巡仪通电前,务必检查并确认连接于测量端 子的测试线无短路。 ●在测试过程中,可能有最大值为2100V的电压存在于测量端子 之间,注意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电击。 ●在没有确认可靠连接测试元件前,请不要进行测试键操作。 △!警告 ●为防止电击,不要把产品弄湿,以及手湿的时候不要使用此产 品。在使用户外元件时,要格外小心。 ●此仪表不要在腐蚀剂或易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否则仪表会损 坏或引起爆炸。 ●除了电池,不要将元件接电以阻止损坏或电击的危险。 △!小心 ●当仪表处于直接光照、高温、潮湿、结霜时,不要贮存或使用。 在这些条件下,可能造成绝缘损坏,使仪表不再满足指标。 ●此仪表并不完全防尘或防水,为了防止可能的损坏,避免在潮 湿或灰尘的环境中使用。 ●在使用仪表前,要确保测量电缆的绝缘没有损坏并且没有裸露 的导体暴露出来。在这种条件下使用仪表可能导致电击。 ●为了避免仪表损坏,在运输和操作中防止仪表撞击或震动,特 别小心不要坠落。 第一部分概要 1.1产品的概要 随着各种电源避雷器(SPD)的大量安装和在线运行,电源避雷器(SPD)的在线安全状态(即安全有效的在线运行状态)会直接影

最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t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f 为独 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离散性 , 谐波性 , 收敛 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准周期 信号和 瞬态非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 、 均方值 、 方 差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Y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Y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X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X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Y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T t T t t t x ||0||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 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傅立叶变换法 、 和 滤波器法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被测量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