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资料(资环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苦三1、岩土工程: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勘察探测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岩土工程问题: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

3、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4、地质环境:指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岩石圈的一部分,这部分积极地与水、气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着。

上限为岩石圈表面,下限为人类技术。

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大气、水、生物、岩石。

5、工程地质条件: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

6、工程地质测绘: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7、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

8、地形地貌条件: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尤其是微地貌单元)的变化情况。

9、强烈发育:是指由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招致建筑场地极不稳定,直接威胁工程设施的安全。

10、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11、一般发育:是指虽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并不十分强烈,对工程设施安全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

12、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13、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总长度包括比较完整的岩心和破碎的碎块、碎屑和碎粉物质。

14、岩心获得率: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它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15、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岩土工程勘查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查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及岩土体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不良地质现象定义为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破坏后引起的后果工程类型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不严重次要工程三级工程严重般工程二级工程很严重重要工程一级工程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由于地基问题造成建筑物破坏及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2.1.2.场地复朵程度等级划分7/23“地质环境”是指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缝、化学污染、水位上升等。

2丄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根据匸程匝婆性竽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以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岩七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级T.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的为三级时*岩丄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11/23鬲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风化程度,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

性标睚"(Gfi M2JS)执訂.3.当岩韩完整程Jt为橇戡晖时.可丰进塔律完■檸度舟娄拄*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 90)、较差的(RQD=5〜75)、差的(RQD=2& 50)和极差的(RQD<25。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 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场址选择阶段,应符合选址或确定场地的要求;初步勘察T初步设计阶段,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施工图阶段,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答:目的——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平安稳定、经济合理和适用正常任务——按照建筑物或建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

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工程提供地质资料何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和评价。

2.岩土工程的根本特点答: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立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立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即将来开展的趋势1.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集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

岩土工程问题分析的根本思路是什么?答:①分析工程建筑物语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过程、边界条件,作出评价。

②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展计算,做出定量评价,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开展的过程,预测工程施工过程和建成以后这种作用会产生的影响,做出确切的评价和结论,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

2.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哪些?答:①.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②.勘探和取样。

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④现场检验与检测。

⑤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3.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阶段所采用的勘察方法有何不同?答:①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方法:根据现有资料现场检测。

〕②初步勘察阶段〔根据已有资料进展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物探,原位测试为主〕③详细勘探阶段〔勘探和原位测试为主〕④施工勘察阶段〔检验与检测,施工超前地质预测施工和运营中突发性工程问题〕二章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1.工程地质测绘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答:①地形地貌。

②地层岩性。

③地质构造与地应力。

④水文地质条件。

⑤不良地质作用⑥人类工程活动2.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法的方法、特点及其程序。

答:①路线穿越法〔适合中小比例尺〕。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

岩土工程的工作内容按工程建设阶段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分: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测试、资料整理。

土按地质成因分: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

强夯法适用于从碎石到黏性土的各种土—采空区按开采形成时间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未来采空区。

在场地详细勘测阶段,对单栋建筑,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

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形黏土,判定为原生红黏土;液限大于45%的黏土判定为次生红黏土。

填土的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填土按堆填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古填土、老填土、新填土。

素填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它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渗透变形:流土、管涌、基坑突涌。

实地测绘法常用: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标准贯入试验:以15~30击/min的贯入速度将贯入器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 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锤击数N。

若地层比较密实,贯入击数较大时,也可记录贯入深度小于30cm的锤击数,这时需换算成贯入深度为30cm 的锤击数No 桩基工程检测的内容:桩基强度、桩基变形、几何受力条件。

桩身质量检测包括:桩的承载力、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结构完整性。

岩浆岩: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岩浆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再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所形成的岩石。

黏性土:塑形指数大于10的土。

大于10,小于等于17的土为粉质黏土;大于17的土为黏土地下硐室: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与岩体体内作为各种用途的建筑物的统称。

基坑工程:建筑物或构建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要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为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建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及安全防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完整版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完整版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岩土工程勘察》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5分)①地表移动盆地:采空区当地下开采影响到达地表以后,在采空区上方地表将形成一个凹陷盆地②曲率:采空区任意一点处的平均倾斜变化率③水平变形:采空区任意两点水平位移之差与两点的水平距离之比④地表倾斜:任意两点的沉降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⑤湿陷系数:试样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⑥自重湿陷系数:试样在饱和的自重压力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⑦湿陷起始压力:使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开始发生湿陷所需的最低压力⑧膨胀率:指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处于侧限条件下的原状土样在浸水膨胀稳定后,土样增加的高度与原高度之比⑨自由膨胀率:指人工制备的烘干土样,在水中增加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⑩线缩率:土的竖向收缩变形与试样原始高度之比○11膨胀力:土样在体积不变时,由于浸水膨胀产生的最大内应力○12收缩系数:以原状土样在直线收缩阶段,含水量减小1%时的竖向线收缩率○13胀缩总率:在一定压力下,收缩量与土的含水量可能减小的幅度之积与膨胀率的和○14冲填土:由于水力冲填泥沙形成的填土○15老填土:当主要组成物质为粗颗粒,堆填时间在10a以上者;或主要组成物质为细颗粒,堆填时间在20a以上者○15融化下沉系数:冻土在融化前后的高度改变量和冻土融化前的高度之比○16洞探:依靠专门机械设备在岩层中掘进,通过竖井、斜井和平硐来观测描述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并进行现场试验以了解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7探井:常用于土层中,查明地层岩性,地质结构,采取原状土样,兼做原位测试。

是经过地球物理勘探证实有希望的地质构造,为了探明地下情况寻找油汽田而钻的井。

二、问答题(20分)1、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的基本内容?1.工程名称及建设地点2.勘察阶段及技术要求3.制定勘察刚要的依据4.建筑场地的自然条件及研究程度5.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及要求①尚需继续搜集的各种资料文献②工程地质测绘③钻探④原位测试⑤土、水的试验分析⑥各种长期观测⑦资料整理及报告书中的内容及要求6.勘察工作进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7.附件:①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②勘察试验点平面布置图③勘察工作进展计划表2、滑坡稳定性计算应符合哪些要求?1.正确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断面,正确划分牵引段、主滑段和抗滑段2.正确选择强度指标,宜根据测试结果、反分析和当地经验综合确定3.有地下水时,应计入浮托力和水压力4.根据滑面(带)条件,按平面、圆弧或折线,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型5.当有局部滑动可能时,除验算整体稳定外,尚验算局部稳定6.当有地震、冲刷、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时,应计入这些因素对稳定的影响3、简述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及停止观测的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题(全面完整版)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题(全面完整版)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题(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绪论一、基本概念1、专门工程地质学二、简述题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第一章工程地质勘察的几个基本问题一、基本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2)、工程地质问题二、填空题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以及等六个要素,其中是最基本的要素。

2、工程地质勘察阶段按工民建可分为:(1)、(2)、(3)、(4)。

三、选择题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它包括六个要素。

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为以下哪个方面()。

A、地形地貌条件B、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C、地质结构D、水文地质条件E、物理地质现象F、天然建筑材料2、以下各勘察方法中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基本的勘察方法的是()。

A、工程地质测绘B、工程地质物探及勘探C、工程地质试验(室内、室外)D、工程地质长期观测3、砾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B、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4、卵石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B、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5、中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B、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C、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D、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四、问答题1、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具体有哪些?2、简述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种类。

3、工程地质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分别按水电勘察、公民建勘察、城市规划勘察分别论述)?4、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有哪些要素?第二章工程地质测绘一、基本概念1、工程地质测绘二、填空题1、是工程地质条件最基本的要素,是产生各种地质现象的物质基础。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整合版)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整合版)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岩土工程问题、评价工程建设场地,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及具体任务:(1)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为场地方案确定提供依据,应符合确定场地方案的要求(2)初步勘察:为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提供依据或计算参数,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3)详细勘察: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或计算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4)施工勘察:施工勘察就是配合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勘察资料。

3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①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②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③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并作出评价结论。

④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⑤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4岩土工程参数:一类是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岩土的性状,作为划分地层鉴定类别的主要依据;另一类是计算指标,用以设计岩土工程,预测岩土体在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化趋势,并指导施工和监测。

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2、场地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参数、岩土体工程性质和性状的设计参数3、预测拟建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4、提出地基与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各种岩土工程方案设计的建议 5、预测拟建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影响6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分了解工程结构的类型、特点和荷载情况和变形控制要求;2、掌握场地的地质背景,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和随时间的变化,评估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确定其最佳估值;3、充分考虑当地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经验;4、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岩土工程,可能过现场模型试验作足尺试验取得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1、基础:建筑物最底下扩大的部分,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部分。

2、地基:自基础底面以上某一深度范围内,有基础传递而引起岩土体中天然应力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的所以岩土层。

地基中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均为下卧层。

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承受由基础传来的荷载,包括持力层和下卧层。

3、水位埋深是指现况(也叫原状)指绝对标高,地面到地下水位的垂直距离。

4、水位标高是相对于黄海系绝对高程的标高,城市绝对高程零点与地下水位的距离。

简答题:1、砂土液化现象:砂土在地震时,受地震力作用使砂土颗粒处于运动状态。

位于地下水面以下的疏松饱水砂土颗粒细小,排水不良时,瞬时震动的水没有来及排出砂土体外,使砂土体中孔隙水压力上升,导致砂土颗粒间的有效应力降低,当孔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的有效应力成为0时,则砂粒在水中完全处于悬浮状态,砂体就会完全丧失强度的承载力。

2、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所附的图件:(1)①前言: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要求、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②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土性质指标、土和水的腐蚀性、不良地质作用③工程地质(岩土工程)条件分析评价,岩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论证与建议,设计、施工及监测的建议,预测可能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

④成果报告图件:a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b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室内试验成果图表c需要时:综合工程地质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素描、照片、综合分析图表、岩土工程计算简图及计算成果图表。

⑤任务需要时,提交专题报告:a岩土工程测试报告 b 岩土工程检验或监测报告c岩土工程事故调查与分析报告d 岩土利用、整治或改造方案报告e专门岩土工程问题技术咨询报告(2)所附图件:平面图(拟建工程位置图、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地下等水位线图、持力层层面等高线图)、工程地质剖面图、柱状图、测试图表(室内试验图表、原位测试图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问题:指的是拟建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影响拟建建筑物安全运行的地质问题。

岩土工程勘探:是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设备、工具直接或深入地下岩土层,查得地下岩土性质。

结构构造、空间分布、地下水条件的内容的勘查工作,是探明深部地质情况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岩土体原位测试: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岩土层的情况下对岩土层进行测试,已获得所测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计划分土层的一种现场勘测技术。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条件的综合。

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是沿着一定的观察路线做沿途观察,在关键的点上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测量和取样;选择典型地段测绘工程地质剖面;必要时还要进行简易的勘探工作。

工程地质单元:是指工程地质数据的统计工作中具有相似的工程地质条件或在某方面有相似的工程地质特征,而将其作为一个可统计单位的单元体。

工程地质测绘: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现场检验:是在施工阶段对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和施工质量的监控。

现场检测:是指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以及运营期间,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岩土体性状和地下水进行监测。

地基失效:指地震使软土震陷、砂土液化及其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

地震折射波法:指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的特点来探查地质体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面的破坏效应:指的是强震导致地面出现的断层和地裂缝,从而引起跨越破裂带及其附近的建筑变形或破坏。

斜坡破坏效应:指地震荷载作用所导致的边坡岩土体失稳破坏。

岩心采取率: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电阻率法:指依靠人工建立的直流电场,在地表测量某点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变化,从而推断地表下地质体性状的方法。

物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各种地质体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并对其数据及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划分地层、判定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勘探方法称为物探工程。

坑探工程: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在地下开凿挖掘的空间,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及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的岩土样或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不良地质作用:是指能够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危害的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

1.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包括岩土体的稳定性、地基与基础、地下工程及岩土体的治理、改造和利用。

2.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工作yu野外方法手段: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岩土工程勘探与岩土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监测、岩土工程资料整理与分析评价。

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决定因素: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

4.岩土工程勘察的划分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5.岩土工程勘探的主要方式:地球物理勘探工程、钻探工程、坑探工程。

6.工程地质条件r包括拟建场地的岩土类型及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及岩土体结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7.工程地质测绘的研究内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已有建筑物的调查、人类活动对地场稳定性的影响
8.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专门性测绘
9.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工程地质编录图、工程地质分析图、专门工程地质图、综合性工程地质图和分区图。

10.工程地质图的内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

11.工程地质测绘的研究内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已有建筑物的调查、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12.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拟建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13.地下水流向的测定:几何法:地下水流速的测定:指示剂法。

14.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及浮托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流砂现象、基坑突涌、地面沉降、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

15.地下水作用的评价方法的一般要求:①地下水力学作用的评价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作用的评价③工程降水评价要求。

16.观测点的定位的方法:①目测法②半仪器法③仪器法④GPS定位仪。

17.观测路线的布置方法:①路线法②追索法③布点法;原则:以最短的线路,观察到最多的工程地质要素或现象。

18.物探工程的特点:速度快、设备轻便、效率高、成本低。

具多解性,属于间接地方法。

19.坑探工程的类型:探槽、试坑、浅井、竖井(斜井)、平硐、石门(平巷)。

20.钻孔中采取原状试样的方法:击入法、压入法、回转法。

21.场地复杂程度等级的衡量: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条件和地下水。

22.渗透系数测定可选择: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压水试验。

23.地面破坏效应分为:地面破裂效应、地基失效、斜坡破坏效应
24.取样的两种方法:从探井、探槽中直接刻取样品;用钻孔取土器从钻孔中采取。

25.现场检测包含的三个内容:1.施工和各类荷载作用下岩土体反映性状的监测;2.对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结构物的监测;3.对环境条件的监测。

26.常用的钻探方法:冲击钻探、回转钻探、振动钻探、冲洗钻探。

1.岩土工程勘探的主要任务:⑴探明建筑场地的岩性及地质构造;⑵探明水文地质条件;⑶探明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⑷采取岩土样及水样。

2.岩土工程勘察的具体任务:①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做出评价,选择最优的建筑场地。

②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整治等做出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

③分析、研究工程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做出评价。

④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意见。

⑤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整治建议。

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内容:①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②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场地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几何参数、岩土体工程性状的设计参数。

③预测拟建工程对现有工程的影响,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④提出地基与基础方案设计的建议。

⑤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的内容?⒈工程概况⒉勘察方法和勘探工作量布置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①地形地貌②地质构造③地层岩性
④水文地质条件⑤不良地质现象和人类工程活动⒋场地的岩土工程评价:①区域稳定性评价②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评价③地基均匀性评价④岩土参数建议值⑤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5.地基基础方案选择:①天然地基方案②桩基方案③桩基设计参数④泥桩的可能性的施工条件对环境的影响⑤基坑支护与开挖⒍岩土的整治、现场监测方案⒎结论与建议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程序主要有?⑴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⑵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⑶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⑷划分岩土地质分层⑸编绘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他专门图件⑹编写文字报告。

6.工程地质测绘观察点、线的布置原则?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天然露头,当天然露头不足时则必需布置人工露头补充,所以在较大比例尺测绘时,常配合以剥土、探槽、试坑等轻型坑探工程,并选取少量的土试样进行试验。

观测线的布置以最短的线路,观察到最多的工程地质要素或现象。

7.工程地质测绘的要求:①工程建设引起的工程地质现象可能影响的范围。

②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阶段及其分布范围。

③对查明测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单元等问题有重要意义的邻近地段。

④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可适当扩大范围。

8.工程地质测绘的工作程序:①收集资料。

②现场踏勘。

③编制测绘纲要。

④现场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取样。

⑤测绘资料的整理及报告书的编写。

9.人工采用块状试样应注意什么?①避免对取样土层的人为扰动破坏,开挖至接近预计取样深度时,应留下20-30cm厚的保护层,待取样时再细心铲除。

②防止地面水渗入,井底水应及时抽走,以免浸泡。

③防止暴晒导致水蒸发,坑底暴露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风干。

④尽量缩短切削土样的时间,及早封装。

10.在分析岩土指标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时,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①取样方法和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②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

③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结果的分析比较。

④测试结果的离散教程。

⑤测试方法与计算模型的配套性。

11. 监测的目的和内容:①正确判定、评价已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危害性②为防止灾害提供依据③预测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和检验整治后的效果;①应进行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监测②岩溶土洞发育区应着重监测③滑坡监测④当需判定崩塌剥离体或危岩的稳定性⑤对现采空区,应进行地表移动和建筑物变形的观测⑥因城市或工业区抽水而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应进行区域性的地面沉降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