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教学设计
学会面对挫折和压力——心理复原力团体辅导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学会面对挫折和压力——心理复原力团体辅导教案高中心理健康.docx教案章节一:认识挫折和压力1.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挫折和压力情境,引发学生对挫折和压力的思考。
1.2 活动一:分享挫折和压力经历。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过的挫折和压力,并交流如何应对。
1.3 活动二:探讨挫折和压力的定义。
引导学生理解挫折和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介绍挫折和压力的概念。
1.4 活动三:分析挫折和压力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挫折和压力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1.5 总结:强调面对挫折和压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面对挫折和压力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教案章节二:认识心理复原力2.1 导入:通过引入心理复原力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心理复原力的思考。
2.2 活动一:探讨心理复原力的定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心理复原力的理解,并介绍心理复原力的概念。
2.3 活动二:分析心理复原力的要素。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复原力包括自我认知、情绪调节、社会支持等方面,并介绍相关研究。
2.4 活动三:分享心理复原力的案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功的心理复原力案例,并交流从中得到的启示。
2.5 总结:强调心理复原力对面对挫折和压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培养心理复原力对个人成长的帮助。
教案章节三:培养自我认知能力3.1 导入:通过引入自我认知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思考。
3.2 活动一:探讨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并介绍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3.3 活动二:自我认知练习。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练习,如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3.4 活动三:分享自我认知的案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功的自我认知案例,并交流从中得到的启示。
3.5 总结:强调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对面对挫折和压力的帮助,引导学生认识到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案章节四:培养情绪调节能力4.1 导入:通过引入情绪调节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情绪调节的思考。
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的压力来源和类型;2. 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压力和挫折的类型;2. 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压力和挫折?2. 引导学生认识到压力和挫折是大学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二、讲解压力和挫折的类型1. 压力的类型: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2. 挫折的类型:学业挫折、人际关系挫折、就业挫折等。
三、讲解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1. 调整心态:学会接纳压力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 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度运动;3. 学会沟通:与家人、朋友、同学分享自己的压力和挫折,寻求支持和帮助;4. 寻求专业帮助: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四、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压力和挫折产生的原因;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案例中的压力和挫折。
五、总结1. 强调压力和挫折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要学会应对;2.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压力和挫折的类型;2. 复习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
二、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三、角色扮演1. 模拟压力和挫折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过程;2. 各小组分享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四、总结1. 强调应对压力和挫折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心得体会;2. 学生尝试将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应对压力和挫折。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给予相应的指导;2.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挫折应对的心理课程设计

挫折应对的心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挫折的概念,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2.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种应对挫折的心理策略,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和自我安慰。
3. 学生能够描述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心理策略,有效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人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人应对挫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挫折是成长的机会,学会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提升自我价值感。
3. 学生能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形成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挫折的含义与表现- 理解挫折的概念,分析挫折的常见表现。
- 教材章节:第二单元“挫折与应对”,第一节“认识挫折”。
2. 挫折的心理学理论- 介绍挫折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等。
- 教材章节:第二单元“挫折与应对”,第二节“挫折的心理机制”。
3. 应对挫折的心理策略- 学习并实践积极思考、寻求支持、自我安慰等应对挫折的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单元“挫折与应对”,第三节“应对挫折的策略”。
4. 挫折与个人成长- 探讨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析积极应对挫折的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二单元“挫折与应对”,第四节“挫折与成长”。
5. 挫折应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第二课《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教学目标:1、学会调节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科学应对压力。
2、珍爱生命,学会为生命减压,对生命绝不轻言、永不放弃;3、掌握化解心理危机的方法途径,了解人生是一个风雨相伴的历程。
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播放上海市初中生跳楼自杀视频。
同学们在看视频时思考:面对压力和挫折我们中学生能这样做吗?生:不能师:对,无论遇到了多大难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展示课题(出示课题幻灯片)。
新授:一、成长需要压力出示两句话:没有压力的重荷,就没有喷水池喷射出的银花朵朵。
没有弹拨振动琴弦,就没有动人的旋律。
学生思考:我们的成长需要压力吗?引出第一个大问题(出示幻灯片:一、成长需要压力)ppt出示三个小问题:为什么说成长需要压力?生活中面临的压力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怎样理解压力具有双重性?1、师:下面我们逐一解决这三个小问题,先看第一个小问题:为什么说成长需要压力?请知道的同学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学生回答的差不多时,ppt出示问题答案:适当的压力是有益的,它可以激励人高效率的工作或学习,是人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催化剂。
没有压力的生活则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丧失进取心。
所以说成长需要压力。
2、师:再看第二个小问题:生活中面临的压力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请同学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ppt出示问题答案: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分类:生理压力:如饥饿,疼痛心理压力:如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受辱个人发展压力:如学业受挫,考试失败人际关系压力:如同学关系不好环境方面压力:如空气污染,突发灾难社会文化压力:如文化环境差异活动天地敞开心扉:(1)、最近你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为此你的感受如何?(2)、你面临着哪些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生: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后踊跃发言师:分别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把压力来自哪些方面进行正确分类。
大学生应对压力挫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来源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与挫折的定义及来源2. 压力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3. 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和技巧4. 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否遇到过压力与挫折?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压力与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并了解其影响。
(二)讲授新课1. 压力与挫折的定义及来源- 压力:个体在面对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事件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 挫折: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失败,导致目标无法实现的心理体验。
- 来源: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等。
2. 压力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 身体健康:影响睡眠、食欲、免疫力等。
- 心理健康:焦虑、抑郁、自卑等。
- 生活学习:影响学习效率、人际关系、事业发展等。
3. 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不逃避、不抱怨。
- 目标管理:合理设定目标,分解任务,逐步实现。
-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 资源整合:寻求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的帮助与支持。
- 心理调适:通过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4. 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 培养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压力与挫折。
- 增强心理韧性:面对困难,勇敢尝试,总结经验。
- 调整认知:理性看待压力与挫折,不过分放大。
(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面对压力与挫折,你有哪些应对方法?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四)总结1. 强调应对压力与挫折的重要性。
2. 呼吁同学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抗压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来源、影响及应对方法。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心理健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5篇

心理安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5篇心理安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5篇心理安康关于挫折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懂得挫折可以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
观看视频,设身处地的讨论总结出应对挫折的方法。
2.才能目的: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才能。
通过讨论应对挫折的详细方法,进步合作探究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究智慧。
擅长用名人、先进人物事迹鼓励自己。
感悟面对挫折要选择坚强,认同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初步形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2.难点: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出示图表──本班同学曾经遭遇挫折情况的统计表图表内容:初一(8)班共23人,其中8人认为在开展兴趣爱好和培养技能方面遇到困难;6人认为学习方面没能获得理想成绩;3人在新学校新环境适应方面有困难;3人身体受到意外伤害带来挫折;3人属于学习、兴趣爱好培养和人际关系方面都遇到问题。
师:通过课前调查,老师理解到了我们班同学遇到的挫折,有的同学已经解决了他面前的挫折,有的同学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同学的问题急待解决。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挫折与人生相伴,我们要用坚强的态度面对它。
那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
当挫折再次发生时,我们要沉着地打败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挫折面前也沉着。
教学环节一:播放视频一(4分半钟)2023年11月林丹参加央视节目开讲大时代讲述他的心路历程和自己的奋斗经历。
2023年的雅典奥运会,林丹在第一轮就出局了。
之后林丹陷入人生当中最痛苦的21天,他非常地难受地去面对自己完毕了这一次重要的比赛。
最难受的是他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所有关心他的人,甚至他的父母。
回到国内的时候他又特别害怕,他希望把自己关起来,可以让所有人都不看到他。
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心理健康教案

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和困难的普遍性,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积极心理策略,克服挫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挫折和困难的定义及其普遍性2. 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3. 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或故事引入挫折和困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挫折和困难的定义及其普遍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可以采取的心理策略。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态度和行为。
2. 评估学生运用心理策略的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挫折和困难认识的反馈,以改进教学。
五、教学资源1. 成功人士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案例资料。
2. 心理策略的相关书籍或资料。
3. 讨论小组所需的道具或器材。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挫折和困难。
2.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4.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使他们学会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遭遇挫折的人和给予支持的人,通过对话展示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
2. 心情日记:鼓励学生在课后记录自己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感受和应对措施,以提高自我认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提高心理韧性。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概念,认识到压力与挫折在大学生活中的普遍性。
2. 掌握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
教学重点:1. 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及特点2. 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2.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与挫折。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压力与挫折,互相交流感受。
二、主体部分1. 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及特点(1)讲解压力的定义,如生理、心理、社会压力等。
(2)讲解挫折的定义,如失败、受挫等。
(3)分析压力与挫折的特点,如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等。
2. 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1)调整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2)合理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压力。
(3)寻求支持:向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等寻求帮助,共同面对压力与挫折。
(4)自我调节: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如运动、听音乐、冥想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压力与挫折的概念及应对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的经验。
二、主体部分1.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与挫折案例,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这些案例中的压力与挫折?(3)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讲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应对压力与挫折的重要性。
(2)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
第二课《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教学目标:
1、学会调节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科学应对压力。
2、珍爱生命,学会为生命减压,对生命绝不轻言、永不放弃;
3、掌握化解心理危机的方法途径,了解人生是一个风雨相伴的历程。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播放上海市初中生跳楼自杀视频。
同学们在看视频时思考:面对压力和挫折我们中学生能这样做吗?
生:不能
师:对,无论遇到了多大难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展示课题(出示课题幻灯片)。
新授:
一、成长需要压力
出示两句话:
没有压力的重荷,就没有喷水池喷射出的银花朵朵。
没有弹拨振动琴弦,就没有动人的旋律。
学生思考:我们的成长需要压力吗?
引出第一个大问题(出示幻灯片:一、成长需要压力)
ppt出示三个小问题:
为什么说成长需要压力?
生活中面临的压力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
怎样理解压力具有双重性?
1、师:下面我们逐一解决这三个小问题,先看第一个小问题:为什么说成长需要压力?请知道的同学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学生回答的差不多时,ppt出示问题答案:适当的压力是有益的,它可以激励人高效率的工作或学习,是人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催化剂。
没有压力的生活则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丧失进取心。
所以说成长需要压力。
2、师:再看第二个小问题:生活中面临的压力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请同学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ppt出示问题答案: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分类:
生理压力:如饥饿,疼痛
心理压力:如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受辱
个人发展压力:如学业受挫,考试失败
人际关系压力:如同学关系不好
环境方面压力:如空气污染,突发灾难
社会文化压力:如文化环境差异
活动天地
敞开心扉:(1)、最近你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为此你的感受如何?
(2)、你面临着哪些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生: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后踊跃发言
师:分别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把压力来自哪些方面进行正确分类。
3、师:再看第三个小问题:怎样理解压力具有双重性?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ppt出示问题答案:
二、从容应对压力
导入:既然压力具有双重性,我们要善于利用适度的压力,将它转化为动力;同时还要从容应对压力,学会舒缓压力的策略,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
(出示第二个大问题:从容应对压力)
ppt出示两个小问题:
什么是科学应对压力的5R策略?
怎样让压力变成动力?
1、师:下面我们逐一解决这两个小问题,先看第一个小问题:什么是科学应对压力的5R 策略?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学生回答后,ppt出示问题答案:
策略一:反思。
改变自己对周围世界不合常理的观念。
策略二:减压。
最大可能地减少生活中压力的总体数量。
策略三:放松。
采用放松技巧,平和内心。
策略四:释放。
采用积极的方式,消除和降低生活中压力和紧张所导致的副作用。
策略五:重建。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构建完全的健康心理,达到面对压力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2、师:再看第二个小问题:怎样让压力变成动力?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学生回答的差不多时,ppt出示问题答案:
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为自己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积极寻找能给予自己支持的资源,找出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和释放压力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容应对压力,把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三、化解生命危机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刚上课时看的上海市初中生跳楼自杀事件,所有人都为花季生
命的凋落而惋惜,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呢,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第三个大问题:化解生命危机(出示第三个问题幻灯片)。
ppt出示三个小问题:
为什么要珍爱花季生命?
怎样理解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如何寻求援助,化解危机?
1、师:下面我们逐一解决这三个小问题,先看第一个小问题:为什么要珍爱花季生命?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ppt出示问题答案:
(1)、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花季,正是充满活力、求学上进的好时期。
(2)、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没有终止自己生命、毁灭生命的权利。
2、师:再看第二个小问题:为什么说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请同学回答。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ppt出示问题答案:
(1)、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坚守生的希望,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必将创造生命的奇迹。
(2)、挫折与痛苦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3、师:我们再看第三个小问题:如何寻求援助,化解危机?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ppt出示问题答案:
(1)、向心理热线寻求救助。
如自杀干预热线:8008101117.
(2)、到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咨询,如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
(3)、向他人寻求帮助,如家人朋友等。
(4)、化解生命危机,最关键的还在于自己,要控制最初的冲动。
四、风雨过后是彩虹
导入:有一首歌《真心英雄》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下面来学习第四个大问题。
(幻灯片出示:四、风雨过后是彩虹)
师:那么为什么说人生风雨过后是彩虹?
生:踊跃发言,回答问题
师:引导学生精炼问题的答案。
ppt出示问题答案:
(1)、人生是一个风雨相伴的历程。
(2)、生活中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跨越不过的坎坷。
经历了风雨的磨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加精彩、充实而富有意义。
出示幻灯片:两块石头的漫画
师生:谈感受
课堂小结:
生现谈学到了什么,然后师ppt出示四个问题:
一、成长需要压力
适当的压力是有益的,没有压力的生活则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丧失进取心。
二、从容应对压力
我们应该学会用反思、减压、放松、释放、重建等策略,从容的应对压力,把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三、化解生命危机
我们首先要珍爱花季生命,并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并在出现危机时,学会选用向心理热线求助、到心理咨询门诊咨询、向他人寻求帮助等方法寻求帮助,化解危机。
四、风雨过后是彩虹
经历了风雨的磨难,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加精彩。
作业布置:
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份如何面对压力的报告。
包括压力的主要来源,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打算如何来缓解,需要哪些帮助等。
宣布下课:
在《真心英雄》歌声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