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合集下载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第一部分:竞赛概述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物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性高中物理学科竞赛。

该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和选拔具有物理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平台。

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采用在线方式进行,决赛则在指定的考点进行。

竞赛主要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题、证明题等。

竞赛题目涵盖物理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难度适度。

竞赛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每场竞赛都会设置实验环节,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以及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竞赛评分采用加权平均分制,根据参赛学生在初赛和决赛中的成绩,对其进行综合评估,评出各个奖项。

除了一、二、三等奖之外,还设有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竞赛的获奖者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可以获得高校的加分录取政策和其他荣誉奖励,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竞赛经验与启示作为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的参赛者和获奖者,我深刻地认识到,这项竞赛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物理知识和解题能力,这迫使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全面性掌握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探究能力。

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能也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以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反思,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策略性思考的能力。

其次,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和交流学术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拓展自己的人际网络和交往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比赛获得荣誉和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推动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长足进步。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名, 一等奖100名(其中53人保送)、二等奖140名、 三等奖140名。)
力学
1. 运动学 ※平面极坐标 ※自然坐标系 ※角加速度 2.动力学 ※非惯性参考系 ※平动加速参考系中的惯性力 ※匀速转动参考系惯性离心力、视重 ☆科里奥利力 3.物体的平衡 ☆虚功原理 4.动量 ※质心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参考系 ※变质量体系的运动
1984年中国举办第一届物理竞赛,命名为: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物理学会

批准:国家教育部
全国决赛设奖: 一等奖(决赛人数的1/6)
二等奖(决赛人数的1/3)
三等奖
特别奖:总分第一、 理论成绩第一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物理竞赛的好处: 1 适用性 自主招生门槛 自主招生考试 2 前瞻性 大学物理 物理实验为理工科必 修课程 3兴趣培养:物理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关 联度高
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基本情况和要求 2.竞赛试题特点 3.几个典型题目的分析 4.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案例
※宏观热力学过程的不可逆性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熵、熵增 5.液体的性质
※球形液面两边的压强差 6.固体的性 7.物态变化 8.热传递的方式
※导热系数 ※黑体辐射的概念 ※斯忒番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9.热膨胀
电磁 学
1.静电场 ※高斯定理及其在对称带电体系中的应用 ※静电镜像法 ※球形、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 ※电荷体系的静电能,※电场的能量密度, ☆电偶极矩 ☆电偶极子的电场和电势 ☆电介质的极化与极化电荷 ☆电位移矢量
5.机械能 6.※角动量 冲量矩 角动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及培训原则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及培训原则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及培训原则
郑州一中董中奎
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英文名称: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群众性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并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批准.现在与高考挂钩,即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省赛区一等奖及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以上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如果再通过了大学的保送生考试可以提前被大学录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名称,如刚刚结束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名称是“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辽宁实验中学杯)”,前面是届别,后面括号里的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协办单位的冠名,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协办单位是辽宁省实验中学,主办单位一般都是主办省份的最好的大学, 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是由东北大学主办.
二、竞赛的目的
竞赛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三、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四、我带竞赛班的指导思想功课第一,竞赛第二.
五、如何正确处理竞赛和其余各科学习的关系.
六、竞赛培训应遵循的原则——循序渐进.
七、三段培训法
(1)打基础———培训到高考难度.
(2)拔高到竞赛难度.
(3)综合训练提高熟练程度.
八、我所用的教材(1)第一轮甲种本.
(2)第二轮用新编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指导.
(3)第三轮用综合练习试卷.。

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

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

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实用版】目录一、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的概述二、比赛的意义和价值三、比赛的历史和发展四、比赛的内容和形式五、参赛选手的准备和比赛策略六、比赛的影响和未来展望正文一、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的概述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全名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青年组比赛,是我国面向高中阶段学生举办的一项重要物理学科竞赛。

该比赛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物理人才,激发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比赛的意义和价值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参加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物理才能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

最后,比赛成绩优秀的选手将有机会获得高校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为他们的升学之路增添砝码。

三、比赛的历史和发展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已有 30 多年的历史。

比赛最初是由各地区物理学会组织的地方性竞赛,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比赛。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高中物理学科竞赛之一。

四、比赛的内容和形式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的内容涵盖了高中物理的全部课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为笔试,复赛为实验操作,决赛为综合能力测试。

比赛的形式既有个人赛,也有团体赛,旨在全面考察选手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五、参赛选手的准备和比赛策略要想在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中取得好成绩,参赛选手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扎实掌握高中物理课程的全部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要熟悉比赛的形式和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最后,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

在比赛过程中,选手要沉着冷静,注重时间分配,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六、比赛的影响和未来展望全国高中物理青优赛对选手个人的成长和整个物理教育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全国物理竞赛

全国物理竞赛

全国物理竞赛介绍全国物理竞赛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竞赛活动,旨在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选拔和培养物理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自1985年首届全国物理竞赛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的重要赛事。

竞赛内容全国物理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其中初赛为省级及以下赛区选拔赛,决赛为全国性比赛。

竞赛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部分则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精神。

竞赛分类全国物理竞赛分为高中组和大学组两个组别,其中高中组分为初中生组和高中生组两个年龄段。

初中生组要求考生具备初中物理知识及基础数学知识,高中生组则要求考生具备高中物理知识及基础数学知识。

大学组则要求考生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知识。

竞赛纪律全国物理竞赛非常注重竞赛纪律,对于考试作弊、迟到、早退以及其他违规行为均会进行惩罚,包括取消成绩、取消参赛资格、取消获奖资格等。

竞赛成果全国物理竞赛旨在选拔和培养青年科学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推广,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家,例如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等。

同时,竞赛成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加速器和粒子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量子信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突破。

结语全国物理竞赛是我国物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青年科学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广大高校和中小学积极参与竞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物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简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一项面向中学生的学科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
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这项竞赛旨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有助于选拔和培养物理学方面的人才,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初是由一些物理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单位共同组织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竞赛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在中学生中享有盛誉。

参赛对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参赛对象主要是各地中学生,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报
名参加。

参赛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或地方组织开展的选拔赛获得参赛资格,然后参加正式的比赛。

内容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内容涵盖了基础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物理问题求解等
方面。

竞赛形式包括理论试题和实验题,以及解答题等。

通过这些题目,考察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意义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作为一项学科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这项竞赛,可以选拔出优秀的物理学生,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有才华的人才。

结语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作为一项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活动,对于
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竞赛中,发掘自己的潜力,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图)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PHO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国中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考笔试3小时,满分200分。

复赛:笔试+实验=160分+40分,各考3小时。

决赛:笔试+实验=140分+60分,各考3小时。

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

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最初理论部分140分,实验部分60分,后改为理论部分160分,实验部分40分。

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

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

每届决赛设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

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学年举行一次。

现在决赛一等奖30~40名,二等奖60~80名,三等奖100名左右。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另据教育部11月19日公告,在2011年9月1日高中入学的一届学生以及其之后,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只有全国一等奖可以拥有保送资格。

二、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IPHO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正式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为IPhO。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导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中国教育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竞赛活动,旨在鼓励和提高中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该竞赛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型,旨在培养中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背景、竞赛形式、题型特点以及竞赛对中学生的意义。

一、背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自198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学科竞赛的一部分,该竞赛的目标是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生,并促进他们在物理学科中的长足进步。

通过参与竞赛,中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发展创造性思维,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竞赛形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多采用笔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赛一般由学校组织,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考试。

决赛则是由各省市组织,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决赛的题目更加综合性和难度较大,旨在选拔出具有较高物理学科水平的学生。

三、题型特点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题型多样,其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准确把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填空题则更加注重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物理图表数据的处理能力。

解答题则是竞赛的重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竞赛对中学生的意义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追求精神。

通过解决物理问题和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科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并专注于物理学科的学习。

其次,竞赛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无处不在,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竞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和压力处理能力,培养他们在竞争中保持良好心态、团队协作和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图)
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PHO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国中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
预赛:考笔试3小时,满分200分。

复赛:笔试+实验=160分+40分,各考3小时。

决赛:笔试+实验=140分+60分,各考3小时。

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

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最初理论部分140分,实验部分60分,后改为理论部分160分,实验部分40分。

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

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

每届决赛设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

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学年举行一次。

现在决赛一等奖30~40名,二等奖60~80名,三等奖100名左右。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另据教育部
11月19日公告,在2011年9月1日高中入学的一届学生以及其之后,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只有全国一等奖可以拥有保送资格。

二、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IPHO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正式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为IPhO。

IPhO是面向中学生的一种国际物理竞赛。

在波兰科学院W.Gorzkowski教授倡导下,于1967年在波兰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竞赛。

以后,IPhO每年在不同的国家举行,迄今经历了1/4世纪,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颇具有影响的青年智力大赛之一。

参赛国也由最的五个国家发展到有40多个国家参加,影响遍及世界五大洲。

鉴于Ipho在促进物理教育进步和推动国际交流上所取得的成绩,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1CPE)于1991年10月向IPhO颁发了永久性的铜质奖章,轮流由举办国保存。

三、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APHO
鉴于物理学在一切科学技术和青年的普通教育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 (International Asian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主席-- Waldemar Gorzkowski 教授建议举办亚洲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Asian Physics Olympiad, 简称APhO),此建议立即得到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欢迎。

2000年,首届APHO在印度尼西亚举行。

APHO的宗旨是:通过组织国际性中学生物理竞赛,宣传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推动亚洲各国在物理学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亚洲各国青少年间的联系与理解,激励有才华的青少年脱颖而出。

APHO作为物理学领域重要的国家赛事,为亚洲各国和地区的青少年表现本民族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交流和竞争的舞台,因而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APHO一般由政府部门(含主办城市政府)和科技团体共同主办。

自2000年举办第一届比赛以来,APHO已在印度尼西亚、中国台北、新加坡、泰国、越南、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泰国等地举办了十届。

我国从2000年第一届开始,从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优胜者中选拔优秀高中学生组成中国代表队参加该项竞赛活动,多年来,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7年第八届竞赛在我国上海举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